蒙太奇的由来与发展
影视欣赏—— 蒙太奇

3. 以维尔托夫、库里
肖夫、爱森斯坦、普 多夫金为代表的一批 苏联电影人使蒙太奇 的技巧探索上升到了 建立美学理论体系的 高度。
(2)库里肖夫实验
实验一:
镜头B1:桌上放着一盆汤
观众情绪
饥饿
镜头A
演员面无表 情的特写镜头
镜头B2:躺在棺材里的女人 悲伤
镜头B3:玩玩具的小孩
喜悦
结论:造成电影观众情绪反应的,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 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是镜头组接和剪辑的作用。
实验2: 将三个同样的镜头按不同的次序组接 镜头内容是: (1)一个演员在笑 (2)一把手枪 (3)这个演员恐惧的表情
方法一:按(1)→(2)→(3)顺序连接(胆小鬼) 方法二:按(3)→(2)→(1)顺序连接(勇敢的人)
视频欣赏《末代皇帝》、《大红灯笼高高挂》
4、对比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是将内容或形式上有强烈视觉 反差的形象连接在一起,用以强化所表现的 内容、情绪,传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小鞋子》:贫民窟--现代都市 《教父》:新生儿的洗礼仪式—疯狂的杀戮 视频欣赏《人在囧途》
法国
卢米埃尔兄弟
2.爱德文·鲍特和大卫·格里菲斯带来电影结构方式的突破 性进展。 如: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1902年)中把反 映消防队员活动的旧影片记录素材与补拍的抢救母亲和孩子 的表演镜头接在一起。
这一尝试至少有2点以上的启发意义: (1)探索了电影自由结构空间的可能性。
(二)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主要作用不是叙述情节,而是表达 某种心理、思想、情感和情绪。
蒙太奇发展

蒙太奇与长镜头
库里肖夫
库里肖夫的电影实验 一、“创造性地理”实验 • 1一个青年男子从左向右走来 • 2一个青年女子从右向左走来 • 3两人见面,握手,青年男子用手指着画外。 • 4一幢白色的建筑物 • 5两人登上一段台阶
蒙太奇与长镜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这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下 来的镜头,通过蒙太奇手法连接在一起, 便造成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电影空间和 时间,这种组接所创造出来的效果被库 里肖夫称为创造出来的地理环境。 • 利用人们的错觉把不同时空的片断 构成一个整体,在观众的视觉中构成一 个持续的、整体的动作与时空。
蒙太奇与长镜头
• • • • • •
代表作品之一《中国教会被袭记》 5分钟的影片分了4个场景 1、 开头是义和团拳师撞开教会的大门 2、教会的花园里发生了战斗,牧师被杀死 3、牧师的妻子在阳台上挥动手帕求救 4、英国海军陆战队望见信号,在一个骑马的 军官率领下向教会奔来,接下来,一方面是义 和团纵火,拖出牧师的女儿,一面是帅气的军 官冲进花园救出牧师的女儿,其他的士兵杀死 拳师,救出牧师的女儿
蒙太奇与长镜头
• 斯密士(乔治· 阿尔培特,斯密土) • 1900年,拍摄的影片《祖母的放大 镜》和《望远镜中所见的景象》 • 这种在同一个场面里交错使用特写镜头 和远景的方法就是“分镜头”的原则, 史密斯就通过这一手法创造了最初的真 正蒙太奇。 • 1902年,《玛丽· 珍妮的灾难》
蒙太奇与长镜头
艺术成就
1、充分运用电影时空自由转换和跳跃的特点
区别四个故事的主要方式 :
是那些来自画面内部的人物、服饰和布景等。是依靠各自叙事空间的造 型效果和视觉信息,而不是依靠字幕或是字幕衬底。 四个故事交替出现的转换处都插入了一个母亲摇晃摇篮的镜头 起到揭示影片主题的作用。,旨在告诉观众时代在周而复始,永远相继, 而党同伐异现象也永无停止之日。
前苏联蒙太奇学派

蒙太奇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
1.卢米埃尔:一种新技术的显示 ,缺乏蒙太奇构思 的自然主义式的纪录
2.梅里爱:把不同场景下拍摄的镜头连接在一起来 进行叙事,使电影开始具有“分解与组合”的特征
3.鲍特 :《一个美国消防队:电影史上第一个自觉地使用 “蒙太奇” 的人,创造了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没有 把他的蒙太奇方法条理化
of Don Basin 1931 等等
《持摄影机的人》
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电影眼睛”理论的 经典之作
1929年出品 摄影:米哈伊尔·考夫曼 长度:68分钟
蒙太奇学派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电影工作者把蒙太奇发 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电影理论体系, 从而形成了苏联 蒙太奇学派。
代表人物:
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维尔托夫
这些艺术家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各成体系:
1.库里肖夫:“库里肖夫效应” 2.普多夫金:“联想蒙太奇” 3.爱森斯坦:“理性蒙太奇” 4.维尔托夫:“电影眼睛”
狄加·维尔托夫
Dziga Vertov (1896—1954) 前苏联 原名 丹尼斯·考夫曼 纪录片理论的创始人
“电影眼睛”的理论
理论核心:
将电影摄影机比喻为人的眼睛,而电影工作者的任 务即手持摄影机,“在不知不觉中捕捉生活”,反 对人为的照搬与饰演。
《电影眼睛》1924,78分钟 ,表明了他的电影立场
动、镜头运动,以及使用各种最出人意外的透视法。 2.建立在对影片的纪实材料进行系统的组织的基础上。 (蒙太奇结构的剪辑) ·电影眼睛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蒙太奇手段。
真理电影
“真理电影”源自1922年到1925年维尔托夫所拍摄 的23集新闻纪录片《电影真理报》,内容主要反映 战后苏联人民的现实生活,在这些作品中,他应用 了一系列实验性技巧,如动画、特效摄影、重复曝 光、手持摄影等等。维尔托夫的电影理论也有“真 理电影”一说。
蒙太奇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到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电影学派力求探索新的电影表现手段来表 现新时代的革命电影艺术,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创立了电影蒙 太奇的系统理论并成功运用。至此,蒙太奇手法得以理论化。
蒙太奇产生与发展——重要人物的主要贡献
卢米埃尔兄弟
发明了电影,为后人探索研究蒙太奇 提供了先决条件。
大卫·格里菲斯
将剪辑手法运用纯熟,提出“最后一 分钟的营救”——交替蒙太奇。打破 了时空限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THANK YOU
经过多年的发展,蒙太奇这一手法已经相当完善。 它的应用,使得现代电影更加引人入胜,为我们的
生活注入了更加绚烂的色彩。
作为一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本门课程很好 地为我提前打开了蒙太奇这扇大门,让我能够在此
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
主讲人:XXX
目录
蒙太奇是什么 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蒙太奇是什么
蒙太奇,为法语“Montage”的音译词。“Montage”原为建筑学术 语,电影发明发展后,该词又被引申为“剪辑”之意。后经过不断的 发展与完善,“蒙太奇”逐渐成为现代最常见的电影表现手法之一。 像我们经常提到的“交叉蒙太奇”和“平行蒙太奇”等手法,都是蒙 太奇手法的重要门类。
的成果。
01 蒙太奇的由来
电影产生之初,人们只是单纯地使用一镜到底的手法拍摄,但后 来有人发现胶片可以剪开并用重新药剂黏合,于是人们开始探索 “剪辑”,蒙太奇萌芽产生。
02 蒙太奇的发展
在发现了“胶片的秘密之后”,有人尝试把摄影机放在不同位置,从 不同距离、角度拍摄。他们逐步增加摄像机的数量,改进镜头的运用 方法,使得蒙太奇手法不断发展。
后的相关学习中,保有高涨而持续的热情。 谢谢老师,谢谢“一切都,实现了景别突破与 多摄像机的拍摄。
04蒙太奇的由来与发展

饥饿
伤感
镜头B3:玩玩具的小孩
怜爱
蒙太奇
2
例:库里肖夫实验之一
库里肖夫的实验
结论:
单个镜头不具备明确表意功能, 只有镜头组接在一起才能产生意义。
蒙太奇
2
例:库里肖夫实验之二
库里肖夫的实验
将三个同样的镜头按不同的次序组接 镜头内容是: (1)一个演员在笑 (2)一把手枪 (3)这个演员恐惧的表情
蒙太奇
在你奋斗的路上,瀚泽林与你同行……
蒙太奇
2 结论:
库里肖夫的实验
“将孤立的镜头有机的组合,意义比单独 存在时更丰富”
语言文章: 字(词) → 句 子 → 段落 → 文章 视觉文章:镜头(画面)→镜头组→影视段→影视节目
蒙太奇
2 结论:
库里肖夫的实验
例:“我、电灯、镜子、看”→结构、组合。
“我看电灯和镜子” “看镜子里有我和电灯” “我从镜子里看到电灯” 蒙太奇—“影视文法”
1、 1903年发明了第 一代彩色胶片。 2、 1937年研制出了 立体电影。
蒙太奇
1
最早公映的电影
蒙太奇的由来
结论:
诞生之初的电影,只是作为一种新技术的显 示出现来。谈不上艺术表现,制作者也没有剪 辑的概念。
蒙太奇
1
20世纪初的电影
蒙太奇的由来
2、美国人爱德文· 鲍特和大卫· 格里菲斯带来电 影结构方式的突破性进展。 爱德文.鲍特:美 国早期电影的先 驱和导演。
蒙太奇 | 动画分镜头设计
1
20世纪初的电影
蒙太奇的由来
启发意义
1、探索 了电影自 由结构空 间的可能 性。 2、传达了 新的电影时 间观念。 3、确立了 电影利用不 同镜头组合肖夫的实验
蒙太奇

第二章蒙太奇第一节蒙太奇的含义一、蒙太奇发展的历史延革:1、1908年,美国的格里菲斯采用分镜头的方法,产生了多视点多空间的表现,电影可以表现复杂的生活,延伸时空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实际上创造了蒙太奇。
(1916年,《党同伐异》;他发现“不是实在的描绘整个动作,却使观众产生看到了全部动作的感觉”;由于发现视觉形象在受控制的环境中所反映的意义可以超出实际出现的实物,这就使电影有可能成为一种高水平的独特叙事艺术)2、20世纪20年代末,经电影创作者的反复实验,创作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表现方式—蒙太奇。
在此过程中,苏联导演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作出了重要贡献。
吉加.维尔托夫:蒙太奇可以选择电影观察最重要的瞬间,将这些观察按照联想的原则加以连接,有节奏地组织素材以加深其情绪感染力。
有声电影出现后,提倡声画结合,造成声画结合的蒙太奇效果。
(电影眼睛学派,反对一切艺术虚构是他的美学追求,一切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把照相本性提高到空前的高度。
但是在保持镜头内真实的前提下,该派允许应用镜头之间的剪辑去发挥电影分析综合现实的功能,这实际上是承认了蒙太奇在纪录电影中不仅是连接镜头的技术手段,而且是摄影师概括生活的有力工具—上升到了表现生活的高度。
同时,他们还强调“真实的诗意”,主张通过蒙太奇处理,去透露生活本来的节奏和诗情。
为苏联纪录电影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剪辑片”这一电影样式的问世,并对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创立蒙太奇学派带来了很大影响。
电影是观察大师——眼睛看到的生活的组织者)库里肖夫:认为电影是外部动作的艺术,需要由造型手段、蒙太奇手段来再现,他认为内容产生于各个镜头的组合和剪辑,中性镜头只有在蒙太奇中才能获得含义。
(两个著名的实验,楼房、天空、海潮,中性,不具体说明什么,哪儿都可能存在,无主体存在。
各人的理解不尽相同)爱森斯坦:他认为,蒙太奇的意义不仅仅归结为选择,也不仅仅归结为情节元素的联结,而是按照内在的叙事结构和联想之需要来联结材料。
第五章 蒙太奇

脚本对比分析
镜头
画面
1 一个小顽童
2 自以为没人看到他,小心翼翼拿石头朝一扇 漂亮的窗户扔去。
3 玻璃碎了,他调皮的笑了一下
4 突然,他的表情一下子变了,迈开双腿拼命 地逃跑了
镜头
画面
1 我转过街角,看见一个小顽童
2 他自以为没人看到他,小心翼翼拿石头朝一扇 窗户扔去。
3 我的眼睛立即转向窗户,看他是否砸碎了玻璃
C-Z
镜头1 12:00
镜头2 12:01
镜头3 12:02
镜头1 12:00
镜头4 12:04
镜头1 空间1
镜头2 空间2
镜头3 空间1
镜头4 空间2
镜头5 空间1
• D-X;D-Y;D-Z:
都属于闪回的运用,交代过去发生的 事件或者假设可能发生的事件通过设 想表现出来
• E-X;E-Y;E-Z:
镜头1 空间1
镜头2 空间2
镜头3 空间1
镜头4 空间2
镜头5 空间1
B-X
镜头1 12:00
镜头1 空间1
镜头2 12:00
镜头2 空间1
镜头3 12:01
镜头3 空间1
镜头4 12:02
镜头4 空间1
镜头5 12:03
镜头5 空间1
B-Y
镜头1 12:00
镜头2 12:00
镜头3 12:01
篇章 段落 句群 单句 词组
词 字
上层
下层 音位、音节: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
镜头段
镜头句
镜头组
上层 镜头
作品
下层 画面、音响:影视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
第二节 蒙太奇的分类及功能
一、蒙太奇的分类 叙事蒙太奇
第三章影视中的蒙太奇ppt课件

(一)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第 一次公开放映了电影,这是电影史的开端。
《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由一个固定摄影 镜头构成的片子,但它是世界电影文化的第一创举,
体现了影视的最基本元素:运动的影像。 牛牛 文档分享第二节 蒙太奇的分类
蒙太奇可以分成多种,基本有两种:
1.叙事的理解
叙事性蒙太奇用于叙述故事和交代情节,是蒙太奇 中最简明和直接的表现形式。
叙事性蒙太奇通常包括:
1.连续式蒙太奇,这是我们运用最多的一种形式,按 照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组接镜头,让影片条理 分明、层次井然地发展下去;
例如,有这样一组镜头: ①. 鸟在天上飞; ②. 猎人举枪、射击; ③. :
2.平行式蒙太奇,把发生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场合发 生的事件或同一场合不同时间发生的事件平行地叙述出来;
3.交叉式蒙太奇,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平行动作 或场面交替叙述,使之相互加强,造成惊心动魄的印象;
例如,普多夫金的《母亲》
工人游行示威的场面
+
春天河水解冻的画面
喻示:革命运动如不同内容、不同画面现象的 镜头组接起来,造成强烈的对比关系;
例如,《祝福》
鲁四老爷家点灯、放炮,辞旧迎新。
祥林嫂孤苦用“蒙太奇”的
人——格里菲斯
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和《党 同伐异》(1916年),开始有意识采用分镜头方 法,多视点多空间表现动作对象,同时,他还利 用镜头连接顺序、镜头长短安排来创造戏剧性效 果和节奏,使蒙太奇第一次具有了美学意义。
1 桌上的一盆汤
演员莫斯尤 金的无明显表情 的、静止的、面 部特写
2 躺在棺材里的女意特点 的实验(二):
将三个同样的镜头按不同的次序组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太奇语言的由来与发展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公开放映了电影,这是电影史的开端。
诞生之初的电影,只是作为一种新技术的显示和简单的游戏出现的,不过,诸如《火车进站》之类的由一个镜头构成的片子,无论被认为是实验镜头还是电影先驱,它的确体现了影视的最基本元素:运动的影像。
随后的一系列实验促进了影像语言的两个潜在发展方向雏形初现:一是朝忠实纪录现实的方向发展,即纪录电影前身;一是朝在银幕上再现世界的方向发展,即虚构的故事片前身,影视语言伴随着故事片的成长而成熟。
电影镜头结构方式的突破性进展是从爱德文·鲍特和大卫·格里菲斯开始的。
鲍特制作了一部《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1902年)。
片中,第一次出现反映消防队员活动的旧影片记录素材和补拍的抢救母亲和孩子的表演镜头接在一起,这在当时是空前的壮举,因为他探索了电影自由结构时间空间的可能性,确立了电影利用不同镜头组合表现同一运动的叙述形式。
格里菲斯进一步深化了影像表现的各种可能性。
他开始有意识采用分镜头方法,多视点多空间表现动作对象,由此归纳出"不是实在的描绘整个动作,却又使观众产生看到了全部动作的感觉"的剪辑技巧,同时,他还利用镜头连接顺序、镜头长短安排来创造戏剧性效果和节奏,使蒙太奇第一次具有了美学意义。
真正使蒙太奇技巧探索上升到建立美学理论体系高度的是以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为代表的一批苏联电影导演。
他们从不同侧重探讨了蒙太奇的内涵和美学意味,并且在实践中贯彻着各自的蒙太奇理念。
最早通过实验来研究蒙太奇叙事功能和表意特点的是库里肖夫、普多夫金。
库里肖夫曾经做过两个著名实验:实验(一):将演员莫斯尤金的无明显表情的特写镜头分别与三个不同的镜头相连接,这三个镜头是桌上的一盆汤、躺在棺材里的女人、玩玩具的小孩,结果,观众对演员的表情依次做出了饥饿、伤感、怜爱三种不同的判断。
实验(二):将三个同样的镜头按不同的次序组接,镜头内容是:(1)一个演员在笑(2)一把手枪
(3)这个演员恐惧的表情,如果按(1)(2)(3)顺序连接,这个人被认为是胆小鬼,反之,按(3)
(2)(1)顺序连接,观众则得到另一种印象--他是有勇气的人。
由此,他们发现了蒙太奇表意的基本特点:
1、单个镜头不具有独立的明确的叙事功能,只有镜头组接在一起才能产生意义;
2、不同顺序的镜头组接会传达出不同的意义。
这是影像语言及其语法规则的构成基础。
随着有声片的出现以及对影像语言表现手法探索的深入,一些电影工作者开始反思以苏联电影学者为代表的蒙太奇理论,在理论上开始研究电影与真实、电影与观众等基本问题,在实践中出现了新的电影语言表现方式。
法国导演让·雷诺阿在他30年代的作品中,首先表现出完全不同于蒙太奇理论风格的特征,即镜头之间的外部蒙太奇被镜头内的场面调度取代,固定镜头组接被运动镜头取代,利用移动摄影和深焦距镜头(景深镜头)来表现同一画面内多层次动作的空间及其内涵,在这里,传统的蒙太奇技巧和剪辑似乎已不起多大的作用。
一生从事电影评论工作的法国学者安德烈·巴赞将这种电影表现手法上升到美学观念,向蒙太奇理论提出了挑战。
他强调电影语言的演进应该向现实主义即真实的方向发展,要如实展现事物原貌的真实性、多义性和透明性,反对传统蒙太
奇对电影时间、空间的割裂,主张保持戏剧空间的统一和时间的真实延续,强调电影叙事结构的真实,事件的完整性应受到尊重,在局部表现上,可以用动作真实、细节完整来代替传统的省略法。
由此,可以看出,巴赞理论和蒙太奇理论的区别,前者强调事实,重视叙述;后者强调思维,着重表现。
由于长镜头和景深镜头最适合表现这种美学理念,因此,一般称之为长镜头理论,这一理论对现代电影创作影响很大,对电视纪实性节目也很有借鉴价值。
不过,他对蒙太奇的否定是偏颇的,在强调纪实属性的同时否定了艺术属性。
事实上,无论什么方法,只要能更好地表达创作者意图的,都是合理的,所以,有学者指出,被巴赞学派搞得截然对立的蒙太奇与非蒙太奇技巧,其实,只是蒙太奇效果的两种不同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