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下载

汞

汞在环境中的迁移、 转化与环境(特别是 水环境)的电位和pH 值有关。从图可以看 出,液态汞和某些无 机汞化合物,在较宽 的pH和电位条件下, 是稳定的。
各种形态汞在水中稳定范围
2、汞的甲基化 在天然环境中某些无机形态的金属元素能转化为有机金属 化合物,其中主要过程为环境甲基化,又叫生物甲基化。 甲基钴氨素是金属甲基化过程中甲基基团的重要生物来源。 CH3CoB12 + Hg2+ + H2O → H2OCoB12+ CH3Hg+
1、环境中汞的来源、分布与迁移
来源与分布 汞在自然界的浓度不大,但分布很广。主要开采应用后绝大部分以 三废形式进入环境。
迁移转化 与其他金属相比,汞的重要特点时能以零价的形式存在于大气、土 壤和天然水中,这是因为汞具有很高的电离势,故转化为离子的倾向小 于其他金属。 一般有机汞的挥发性大于无机汞,有机汞中又以甲 基汞和苯基汞的挥发性最大。无机汞中以碘化汞挥发性 最大,硫化汞最小。气相汞的最后归趋是进入土壤和海 底沉积层。
甲基钴氨素的再生: 水合钴氨素(H2OCoB12) 被辅酶FADH2还原,使其中钴 由三价降为一价,然后辅酶甲 基四氢叶酸(THFA-CH3)将正离 子CH3+ 转移给钴,并从钴上 取得二个电子,以CH3-与钴结 合,完成了甲基钴氨素的再 生,使汞的甲基化能够继续进 行。
在S2-或H2S存在下,甲基汞离子转化为二甲基汞。 2CH3Hg++S2- → (CH3Hg)2S (CH3Hg)2S → (CH3)2Hg + HgS
重金属元素

重金属是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一般
是指对生物具有显著毒性 元素,如汞、铜、 铅、锌、锡、镍、钴、锑等等。 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出现的水俣病,这是 重金属汞所引起的“公害病”。

汞的基本性质

汞的基本性质

汞的危害
汞蒸气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产生毒作用。 汞蒸气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产生毒作用。但不易经完整的皮 肤和消化道吸收。 肤和消化道吸收。汞进入人体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口 腔炎。 腔炎。 中毒表现:在一般条件下, 中毒表现:在一般条件下,一支体温计破碎所泄漏出的汞不足 以引起接触者中毒。 以引起接触者中毒。汞中毒是由大量汞蒸气通过呼吸道进入体 内而产生,表现为头痛、头晕、睡眠障碍、易激动、手指震颤、 内而产生,表现为头痛、头晕、睡眠障碍、易激动、手指震颤、 无力、低热等全身症状及口腔炎。 无力、低热等全身症状及口腔炎。 紧急处理:体温计摔破或被咬碎后首先要察看皮肤、 紧急处理:体温计摔破或被咬碎后首先要察看皮肤、黏膜是否 有破损。如无损害,不会产生危害, 有破损。如无损害,不会产生危害,故对接触者也不用作特殊 处理。对有皮肤刺伤者,如汞进入皮下则需要及时处理, 处理。对有皮肤刺伤者,如汞进入皮下则需要及时处理,须请 外科医生清创。如汞进入消化道,一般无须做特殊处理。 外科医生清创。如汞进入消化道,一般无须做特殊处理。
2.汞纯度的计算 2.汞纯度的计算
按差减法进行计算: 按差减法进行计算: ω=ω1-ω
2
汞纯度( ω—汞纯度(质量分数),% 汞纯度 质量分数) 汞的总质量分数, ω1—汞的总质量分数,% 汞的总质量分数 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 ω2—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 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 试验结果:高纯汞纯度精确至小数以下5 ;;零号汞纯度精确至小数以下 试验结果:高纯汞纯度精确至小数以下5位;;零号汞纯度精确至小数以下 一号汞纯度精确至小数以下3 工业粗汞纯度精确至小数以下1 4位;一号汞纯度精确至小数以下3位;工业粗汞纯度精确至小数以下1位。
HgHg-06 HgHg-055 HgHg-05 HgHg-03

汞介绍

汞介绍

汞的物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在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

熔点-38.87℃,沸点356.6℃,密度13.59克/立方厘米。

内聚力很强,在空气中稳定,常温下蒸发出汞蒸气,蒸气有剧毒。

天然的汞是汞的七种同位素的混合物。

汞微溶于水,在有空气存在时溶解度增大。

汞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一般动物植物中都含有微量的汞,因此我们的食物中,都有微量的汞存在,可以通过排泄、毛发等代谢。

合金:汞容易与大部分普通金属形成合金,这些合金统称汞合金(或汞齐)。

能与汞形成合金的金属包括金和银,但不包括铁,所以铁粉一直以来被用于置换汞。

其他一些第一行的过渡金属难于形成合金,但不包括锰、铜和锌。

其他不易与汞形成合金的元素有铂和其他一些金属。

钠汞齐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也被用于高压钠灯中。

当汞和铝的纯金属接触时,它们易于形成铝汞齐,因为铝汞齐可以破坏防止继续氧化金属铝的氧化层(毛刷实验),所以即使很少量的汞也能严重腐蚀金属铝。

出于这个原因,绝大多数情况下,汞不能被带上飞机,因为它很容易与飞机上暴露的铝质部件形成合金而造成危险。

[8]液态:作为金属的汞,在常温下却离奇地以液态存在。

相对论收缩效应理论能为这一不寻常的现象提供解释。

与金相仿,汞的6s 轨道在收缩的同时并趋于稳定化导致了一种称之为“惰性电子对”效应:汞的6s2壳层在成键过程中呈现惰性。

可以看到汞的6s26p激发能远远超过镉和锌的相应激发能。

按照一般周期规律能量间隔应随主量子数增加而减小。

所以,由锌到镉能量间隔变小在预料之中,然而由镉到汞该能量间隔反而陡然增加。

这里可以再次看到正是相对论收缩效应致使全满的6s2壳层安然稳定,于是汞的6s26p能量间隔骤增。

只要得不到所需的激发能,具有惰性6s2壳层的汞原子之间就无法形成强键。

基态Hg2仅靠范德华力相互维系,所以金属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8]化学性质: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分别生成硝酸汞和硫酸汞,汞过量则出现亚汞盐。

能溶解许多金属,形成合金,合金叫做汞齐。

“汞”知识

“汞”知识

“汞”知识1、汞是一种什么物质?有哪些种类?汞是一种元素,与其相关的化学物质有: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等。

金属汞是一种液态银白色金属,在常温下易挥发;无机汞多呈粉末状,常见的有硫化汞、氯化汞、硝酸汞等,无机汞化合物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吸收。

无机汞主要存在工业原料、药物及污染的水体中;有机汞化合物是指含汞有机化合物,如有机汞农药、甲基汞等。

甲基汞是环境中最主要的有机汞。

在特定条件下,不同形态的汞可以互相转化,例如水体中的汞可在有机物质的作用下氧化为无机汞,某些工业废水中的汞亦可还原为元素汞。

此外,微生物(尤其是水生系统的微生物)可把无机汞转化为甲基汞。

2.、金属汞的毒性如何?金属汞经呼吸道吸收的毒性较大。

据报道人吸入1~3mg/m3的汞蒸气数小时可发生急性中毒。

经其他途径接触金属汞很难引起人体中毒。

金属汞粘度小,流动性大,洒落地面或桌面形成无数的小汞珠使蒸发面积扩大,并易流入缝隙中不易清除。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主要以蒸气形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汞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蓄积在脑干和小脑。

主要经肾脏排出,经消化道排出一部分,少量经唾液、汗液、乳汁、月经排出,以及以蒸气形式经肺排出。

高浓度的汞可与细胞膜内的磷酰基结合,还可与酶系统中的氨基、羧基、羟基结合。

汞经唾液排出时与口腔内食物残渣分解产生的硫化氢作用生成硫化汞,对口腔粘膜有强刺激作用。

汞蒸气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口腔炎,高浓度还可引起肾脏损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2、哪些行业会接触到汞及其化合物?有关金属汞的生产很多,例如汞矿的开采与汞的冶炼,尤其是土法火式炼汞,对空气、土壤、水质都有污染;用热汞法生产危害更大。

制造:校验和维修汞温度计、血压计。

流量仪、液面计、控制仪、气压表、汞整流器等,制造荧光灯、紫外光灯、电影放映灯、X线球管等;化学工业中作为生产汞化合物的原料,或作为催化剂如食盐电解用汞阴极制造氯气、烧碱等;以汞齐方式提取金银等贵金属以及镀金、馏金等;口腔科以银汞齐填补龋齿;钚反应堆的冷却剂等。

关于汞的知识

关于汞的知识

关于汞的知识汞是一种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Hg,原子序数为80。

它是一种液态元素,常温下呈银白色液态,臭味刺鼻,易挥发。

它是地球上自然界中很少有的液态金属元素之一,可以在矿物中找到,但通常以汞矿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汞自古以来就被广泛使用。

它的高密度和流动性使得它成为锤子、温度计和血压计等设备的主要材料。

然而,汞同样是一种有害物质。

汞进入生态系统,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极大的危害。

在工业和生活中,汞的使用几乎无处不在。

它被用作化工原料和杀菌剂,用于生产肥皂、电子设备、药品等。

汞元素的主要来源包括汞矿开采和废弃物的处理。

这些活动不仅会产生汞污染,还可能导致地下水和水体的汞超标。

汞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类摄入汞会导致健康问题。

人类可以通过饮用带汞水的水源、食用带汞食品(尤其是海产品)、吸入汞蒸气等方式暴露于汞中。

研究表明,摄入大量汞可能导致神经官能障碍、头痛、记忆力下降、发抖和精神失常等症状。

在极端情况下,严重的汞中毒可能导致死亡。

汞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汞进入鱼类等水生生物的体内,鱼类是吃一次积一次的,随着食物链的升级,汞浓度也会逐渐升高。

当鱼类被食用时,人类会摄入这些鱼类的体内汞,从而导致健康问题。

此外,汞污染还会对水生物体的生殖和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破坏水生物的食物链。

现在,全球各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限制汞的使用和汞污染的释放。

这些措施包括禁止或限制使用含汞产品,并对废弃物的处理实施严格的控制等。

此外,人们还需要提高公众的意识,了解汞的危害性,学习如何减少汞污染的风险,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健康。

汞知识

汞知识
甲基汞的生物放大作用对动物和人类都有最重大的影响。鱼类似乎与甲基汞绑定,肉食性鱼类体内累积的汞几乎100%都是甲基汞。鱼类组织中的甲基汞多数都与蛋白质的巯基共价结合。这种结合使得降解的半衰期(约2年)很长。因此,甲基汞(相对于无机汞)从一个营养级到下一个更高的营养级有选择性的富集作用。甲基汞很快在鱼类所有物种和食鱼动物中发现。来源似乎是被淡水及海洋水体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的生物甲基化的无机汞。与其它汞化合物相反,甲基汞在鱼体内的降解非常缓慢。假设环境浓度稳定,由于甲基汞降解缓慢、加上鱼类长到更大尺寸时(即鱼类食用量增加并且捕食种类更多)因营养级地位改变使得吸收量增加,给定的鱼类个体内汞浓度趋向于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因此,较年长的鱼组织中的汞浓度比同类物种较年幼的鱼要高得多。每年仅有1克(87支4英尺荧光灯的汞含量,一只水银温度计的典型汞含量)空气传播的汞沉积到一个25英亩的湖泊,即可以将其中的鱼污染至食用不安全水平。
6个月~12个月
大于0.1
自觉的精神神经症状、早衰
在空气中含汞1.04mg/m3的场所工作3个月,可造成死亡。
对人体有害者不是金属汞,而是汞蒸气。汞蒸气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经口摄人金属汞时,只有极小部分从肠道被吸收。另外,通过皮肤也能吸收一部分。汞蒸气经肺泡吸收的量很高,吸收的速度也很快。由于汞具有较高的脂溶性。汞蒸气不仅通过肺泡膜扩散,并迅速以元素汞的形式溶解于血液的类脂质中。汞吸收入血中后一小部分保持元素汞的形式,大部分缓慢地被氧化为汞离子。汞在体内分布不均匀,在肾中最高,其次为肝、脑。最后,体内的汞主要经呼气、粪便及尿排出。
有迹象表明,全球平均起来,汞的人为排放已经导致现在的沉积速度比工业化前时代高出1.5到3倍。工业地区内及其周围的沉积速度在过去200年间增加2到10倍。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
汞具有很高的反应性,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高毒性和生物累积性
汞及其化合物对人类和环境具有很高的毒性,且容易在生物体内累积。
汞的原子结构和光谱特性
汞的原子结构
汞具有类似于铁的原子结构,具有未充满的4f电子壳层。
汞的光谱特性
汞具有特征性的光谱特性,包括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等。
02
汞的危害
对环境的危害
汞在生物体中的富集
汞在环境中不易分解,会在食物链中逐渐富集,尤其是鱼类等水生生物对汞的富 集作用明显。
04
汞的防治措施
污染源控制
控制工业污染源
严格执行汞污染排放标准,加强对涉汞企业的监管,禁止非 法排放。
控制生活污染源
推广无汞产品,减少含汞废弃物排放,加强生活污水处理设 施建设。
环境监测与治理
2023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
目 录
• 汞的基本性质 • 汞的危害 • 汞的来源和传播 • 汞的防治措施 • 相关政策和法规 • 研究展望
01
汞的基本性质
汞的物理性质
常态为液态
汞是在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形式存在的金属。
较高的蒸气压力
汞蒸气在常温下容易挥发,产生高毒性的汞蒸气。
汞的化学性质
高度反应性
汞污染的治理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
如土壤吸附、土壤电导、活性炭吸 附等,有效去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汞 及其化合物。
化学修复技术
利用化学还原剂将汞及其化合物还 原成低毒性或无毒性物质,如还原 沉淀法、化学还原剂还原法等。
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对汞及其化合物 进行吸收、转化或降解,如基因工 程菌、植物提取法等。
破坏臭氧层
汞可在大气中长时间停留,破 坏地球臭氧层,导致紫外线辐 射增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

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三篇)

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三篇)

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汞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汞的来源、毒性、危害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汞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气、废水和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工业生产和燃煤是汞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电子产品、能源灯等消费品中也可能含有少量的汞。

此外,汞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如鱼类和海产品中富含的有机汞。

汞的毒性十分强大,特别是有机汞。

它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

长期暴露于汞的环境中会导致慢性汞中毒,引发头痛、失眠、嗜睡、失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的中毒还会引发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首先,汞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危害十分严重。

它会穿越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胚胎发育问题、智力障碍、行为异常等。

其次,汞也会给儿童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尤其是对于儿童的智力发育。

长期暴露于汞环境中的儿童可能出现认知能力障碍、学习困难、行为异常等问题。

此外,汞还会影响成年人的生殖功能和免疫系统,增加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预防汞中毒,个体和社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个体应注意饮食安全,特别是海产品的摄入。

应选择质量可靠、来源可追溯的食材。

在使用温度计、血压计等含汞产品时要小心使用,防止破损和泄露。

家庭应密封储存含汞产品,防止汞蒸气的释放。

此外,个体还应避免接触含汞的化学品和废物。

在社会层面,政府和企业有责任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监管标准和法律法规。

对于汞排放有限制和监控,加大对汞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此外,加强汞中毒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汞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对于易受汞污染的工种和行业,要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监测。

总之,汞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个体应注意饮食卫生和正确使用含汞产品,避免汞中毒。

社会应强化监管,严禁汞排放和汞产品的滥用。

只有个体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预防和控制汞中毒,才能确保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二)汞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急性中毒
(1)短时内吸入高浓度汞蒸汽(>1mg/m3 )
1)神经系统及全身症状
2)口腔-牙龈炎 3)汞毒性皮炎 4)间质性肺炎 5)急性胃肠炎
6)肾功能损伤,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
管型
22
(2)口服汞盐 急性腐蚀性胃肠炎
汞毒性肾炎
急性口腔-牙龈炎
急性肾功能衰竭
23
急救处理
1.口服汞中毒者,应及早用碳酸氢钠溶液或 温水洗胃催吐,然后口服牛奶、蛋清或豆浆, 以吸附毒物,需注意的是,切忌用盐水,否则, 即有增加汞吸收的可能。 2.吸入汞中毒者,应立即撤离现场,换至 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有条件的还应给氧吸 入。 3.有吞咽困难者,应当禁食,并口服绿豆 汤、豆浆水、麻油三种物质混合的液体。注意 口腔护理,对抽搐、昏迷者,应及时清除口腔 内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4.汞从伤口处进入人体后,应当立即停止使 用汞溴红溶液.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方法对比
原子吸收法虽然广泛应用于大气颗粒物中微量和痕 量金属成分的测定, 但每次只能测定单一元素而不能做到 对同一份溶液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而且操作繁琐费时 , 灵敏度相对较低。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分析速度快,能进行多元素 同时测定的优点,在大气颗粒物研究中, 显示出巨大的优 越性,已成为大气颗粒物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析手段。 电化学形态分析方法以其特有的优势适应现代分析 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要求, 尤其适于现场实时检测. 现 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灵敏度方面已能基本满足大部分 实际样品的测定需要
固废监测方法的现状
由于固体废物的随意倾倒和堆放,对整个 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 长,有毒物会在空气中扩散,以及其随水体也 会浸出毒性,所以在填埋处理时,各种有毒物 质必须经过测定,当浓度合格时方可被填埋处 理,而众多有害物中,重金属是很重要的一项, 在测定固废中的重金属浓度时,原子吸收法较 为常用,可满足其测量要求。
4 0 多年前,在日本九洲南 部的一个沿海小镇—水俣镇, 当地居民中出现了一种奇怪 的病。患者开始口齿不清, 步态不稳,四肢麻痹,最后 全身痉挛,精神失常,在痛 苦的折磨中死去。后来染上 这种疾患的人越来越多,甚 至连猫和海鸟都出现了同样 的症状。后来,医务工作者 从死者的尸体和海鱼体内发 现了有毒的甲基汞,证明了 人是吃了被污染的鱼而中毒 的。经过调查,原来是当地 的日本氮肥工业公司常年向 水俣湾排放含汞废水,使海 水受到了汞的污染,当地捕 捞的海产品中都含有高浓度 的甲基汞。
女,42岁
1984年:头晕、 头痛、乏力、失眠、 多梦易醒,心悸, 灯泡厂退镀工 手颤记忆力明显减 退,经常性口腔溃 1977年-19849年,疡。 接触汞蒸汽7年 1987年尿汞: 0.350µmol/L。 1993年入院: 精神恍惚,牙龈充 血萎缩、咽部充血, 双手指震颤(+), 闭目难立(+)。
Hg进入人体的方式
• 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这部分占人 体汞吸入量的75%左右。 • 沿食物链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 这部分 量极少, 可以忽略不计。 • 由化妆品携带通过皮肤进入人体。
无机汞
• 无机汞化合物(如氯化汞)可通过胃肠道吸收, 对消化道和肾脏产生危害 。微量汞累积还 将直接导致心脏、甲状腺、肝、肾等发生 病变, 甚至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及慢性汞中毒。
后来为了恢复水俣湾的生态 环境,日本政府花了14年的 时间,投入了485亿日元,把 水俣湾的含汞底泥深挖4米, 全部清除。同时,在水俣湾 入口处设立了隔离网,将海 湾内被污染的鱼统统捕获进 行填埋。曾亲眼目睹过水俣 病爆发的日本水俣市市长吉 井正澄感慨地说:"经过近半 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我们终 于从水俣病的阴影中走出来 了,正在建设一个新的水俣 市。我希望全世界都吸取日 本水俣病的教训,摆脱愚昧 的生产方式,推行文明的生 产方式。"
各行业汞排放比例
汞污染及损害的特点
[3]
• 第一,汞污染来源种类众多,涉及多种环境介质; • 第二,汞在环境中可通过大气和河流/洋流两种 介质长距离传输,其长距离传输和远距离沉降特 征,使得汞的局地排放可能造成跨界污染,成为 区域性问题,甚至对个全球环境造成影响,成为 全球问题 ; • 第三,汞能在一个微小剂量下对人体健康造成损 害,并且会通过影响微生物作用对环境造成损害。 汞污染的持久性、生物累积性,使得汞对环境和 人体健康具有很大影响。
图片为日本某村妇 女抱着患病(汞中 毒)的女儿,这名 女孩的手因汞中毒 而畸形。这起汞工 业污染事件造成 1700多人丧生,许 多中毒得母亲生下 畸形宝宝。
汞的环境卫生标准
汞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元素,各种食物中均含有微量的汞, 通常每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汞约5~20ug。发汞50ug/g和血汞 0.4ug/g是引起成人汞中毒神经症状的最低汞量。为此WHO 提出每人每周总汞摄入量不得超过0.3mg,其中甲基汞不得 超过0.2g。 为了管理和控制环境汞污染,我国制定了汞在各种环境 中的限量标准:地面水、饮用水、农业灌溉水均为0.001mg/L, 居民区大气日平均允许标准为0.0003mg/m3,车间空气中金 属汞的允许标准为0.01mg/m3。

演讲:陈艺文 PPT制作:李函聪 张俊轩 资料收集:吴甘露 潘婷
汞的简介及案例
来源及其作用特点 汞进入人体的方式 汞的毒理作用、临床表现及其急救处理
土壤、水体、大气、固废中汞的检测方法 测
汞污染的防治措施
汞(Hg),又称水银,在各种金属中,汞的熔点是 最低的,只有-38.87℃,也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 并易流动的金属,外表似银珠。
自然来源
• • • • • 自然因素引起的汞污染通常占到汞排放 总量的1/4 。包含: 火山与地热活动 土壤、自然水体、植物表面的蒸腾作用 森林火灾 岩石风化等 姚学良研究认为, 成都平原的高汞异常区多 数来自平原内基底断裂中产生的地壳放气 作用。
【1】
[2]
人为污染
【3】
• 开采、运输和加工含汞的矿石。 • 排放工业废水进入江河湖海:电池制造业、 纸浆造纸业、氯碱化工厂、汞合金和催化 剂产生的汞废弃物相当严重。 • 燃料、纸和固体废弃物的燃烧。 • 农业耕作中不合理地施用含汞肥料和农药, 以及污水灌溉。 • 实验室汞的排放: 汞可通过实验室的废弃化 学药品、蓄电池、破碎温度计和药品等进 入环境。
水体重金属检测技术现状
新情况对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检测提出了新的挑战 与要求。 从目前的检测技术看, ICP - MS 优点众多, 在环境监 测领域, ISO 等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如美国) 在20 世纪就 先后制定相应利用ICP - MS技术的标准或技术规范。 由于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在阳极溶出伏安法中的应用 降低了仪器的检测限, 并且可以进行便携式的野外现场监 测, 美国EPA 将其列为标准检测方法。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由于灵敏度高, 可进行多元检测, 近年来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等新的重金属 检测方法, 随着检测技术的成熟也必将在水环境重金属检 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在安静或睡眠时震颤消失,也可伴头部震颤和运动失调)。
3)口腔-牙龈炎 流涎、牙龈酸痛、红肿、压痛、化脓, 出血倾向,口腔粘膜溃烂,齿龈可见暗蓝 色的色素沉着,重者可出现牙齿脱落。
19
女,39岁
1980年4月: 头晕、头痛、 乏力伴失眠、 灯泡厂电焊工 多梦,记忆力 减退。 1980年4月-1989年,接 1989年4月, 触汞蒸汽9年,每天工作 症状加重,情 10小时,生产工艺中改 感易变,易怒 管、封口、退镀、点焊均 爱哭,刷牙时 接触汞蒸汽 牙龈易出血, 口腔有异味。 车间汞蒸汽浓度:1977- 查体:T、P、 1984年0.02R、BP正常, 3 0.05mg/m ,1989年: 齿龈肿胀、充 3 0.0138 05mg/m 。 血、眼睑、舌、 双手指震颤 仅有工作服,纱布口罩。 (+),余()。
土壤中重金属监测
(2)分析样品的制备
土壤样品经风干后,去除砂砾、植物碎 屑等后,用研钵研磨,过直径为2 mm 的土 筛,再研磨全部通过 100 目筛,以四分法取 250 g 样品保存备用,称取样品4 g 放入模具 中用硼酸镶边垫底,在30 t 压力下,压成试 样直径为32 mm 的样片。
土壤中重金属监测
汞污染防治措施
• 针对汞污染的污染环境状况及污染产生的危害等诸多问题, 有关专家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 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汞总量目标、采用削减汞污染技术、 加大各用汞行业管理力度等措施,在治理汞污染的同时, 严防新的汞污染产生。
第一,建立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目前的 环境污染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因此,为减缓和 解 决环境污染问题,制定、推行有利于社会经济与环境 协调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 第二,完善有关法规控制汞排放总量。排污许可证是 环境保护管理机关为实现总量控制目标而限制污染源排放 程序的法律表现形式,其中总量控制为排污许可证奠定了 基础,而排污许可证又成为实施总量控制的有利工具。我 国汞的法规标准制定及实施应充分考虑总量控制。

第三,加大治理燃煤大气排汞技术力度。一是洗煤,洗 去煤中汞30%-41%,第二步是燃烧烟气除尘,这一步能除 汞15%-18%,第三步是脱硫,利用脱硫技术,附加一定设 备,能去除30.35%左右的汞。目前,我国的洗煤比例太低, 只占5%。因此,应大力提高洗煤的比例,这方面应有政策 扶持。 第四,加强对汞行业、汞污染排放源的管理。 第五,改进农耕技术 。对于耕地而言,首先应该科学地 施用化肥农药,尤其是注意进行污灌和施用污泥的过程中, 尽量减少汞的直接输入,且要积极慎重的推广污水灌溉,对 灌溉农田的污水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除此以外,应该提倡使用无汞电池,或是加强环保宣传, 使人们了解汞电池对环境及自身的危害,合理妥善处理用的 电池。
消解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