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化学错题集
化学120个中考易错题及详细解析

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5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其质子数也一定等于其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原子中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数
但离子中
质子数≠核外电子
53.向盛有硝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21.没有酸参加的复分解反应,反应物一定要均能溶于水,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才 可以发生。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注意:无酸需可溶。没有酸参加的复分解反应,要求反应物必须均能溶于水。即碱和盐、盐和 盐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反应物都必须可溶于水。氢氧化镁(不溶)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但不能与 氯化铜溶液反应。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药液因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药效降低,而铁质容器也会被腐蚀损坏。
20.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的过程,且三种微粒个 数一定相等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个数相等,这可让我们快速配平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6.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47.合金一般比纯金属硬度大、抗腐蚀能力强,密度小。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48.向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试管内温度升高,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判断 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无法证明中和反应放热。所以应把固体改为溶液。
34. 可用水区分氢氧化钠、硝酸铵和氯化钠三种白色固体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改变。
大学化学易错题150道附参考答案

大学化学易错题150道附参考答案
本文档为一份大学化学易错题目集,共包括150道题目。
下面
将提供每道题目的参考答案。
1. 问题: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速度,通
常用物质消失或生成的速度来表示。
2. 问题:化学反应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参考答案: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触媒等因素的影响。
3. 问题:什么是化学平衡?
参考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
一定比例,反应速度正好相等的状态。
4. 问题:化学平衡的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化学平衡的特征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且正好相等。
5. 问题:什么是酸碱指示剂?
参考答案: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化学物质,能根据环境酸碱性的变化,在不同pH值下显示不同颜色。
(接下来的题目以此类推,详细列出150道易错题目及其对应的参考答案。
)
以上为大学化学易错题150道及参考答案的文档内容。
*请注意:文档中的参考答案仅供参考之用,具体题目解答可能会因不同情况而有所变化,请以教师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为准。
*。
九年级化学高频错题集(后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高频错题集1.【题文】下列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B.都有腐蚀性C.都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D.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2.【题文】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稀盐酸除铁锈B.浓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C.氢氧化钠可以用于化工原料D.氢氧化钙固体用作干燥剂3.【题文】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变化中有颜色改变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在变化中有状态变化的一定是物理变化C.在变化中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化学变化中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4.【题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可看到白色的烟雾B.工业盐酸和纯净的盐酸都是无色的液体C.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D.将酚酞试液滴入盐酸中,可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5.【题文】如图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物质溶于水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下列物质放入试管的水中后,红墨水的左侧液面会明显上升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D.碳酸钙6.【题文】下列各组物质可由金属直接与酸反应生成的是A. B. C. D.7.【题文】小华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据此,以下选项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中涉及的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硫酸过量C.取少量实验后的溶液少许,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如果溶液不变色,可以证明小华的结论正确D.取少量实验后的溶液少许,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可证明小华的结论不正确8.【题文】现有的溶液,若想使其,应加入下列哪种溶液A.的溶液B.的溶液C.的溶液D.的溶液9.【题文】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C.铁和稀盐酸反应:D.镁与稀硫酸反应:10.【题文】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价。
化学错题本整理范例初三

化学错题本整理范例初三一、题目将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进行分类:空气、氧气、水、高锰酸钾、二氧化碳、糖水。
1. 错误答案混合物:空气、二氧化碳;纯净物:氧气、水、高锰酸钾、糖水;单质:水;化合物:氧气、高锰酸钾、二氧化碳;氧化物:高锰酸钾。
2. 错误分析我这错得可有点乱套了呢。
首先把二氧化碳当成混合物就大错特错啦,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
然后把水当成单质也是晕头转向啦,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
把氧气当成化合物也是没搞清楚概念,氧气就只有氧元素一种元素,是单质。
还有啊,把高锰酸钾当成氧化物简直是糊涂,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高锰酸钾有三种元素呢。
至于把糖水当成纯净物,这是忽略了糖水里有糖和水两种物质,是混合物。
3. 正确答案混合物:空气、糖水;纯净物:氧气、水、高锰酸钾、二氧化碳;单质:氧气;化合物:水、高锰酸钾、二氧化碳;氧化物:水、二氧化碳。
4. 知识点总结混合物就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像空气里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糖水有糖和水。
纯净物就只有一种物质。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像氧气只有氧元素。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像水是氢和氧元素组成的。
氧化物是化合物里特殊的一种,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像水和二氧化碳。
这几个概念一定要分清楚,不能再像这次一样稀里糊涂的啦。
二、题目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1. 错误答案2H_2O = 2H_2↑+ O_2↑(这个反应条件是通电,不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2KMnO_4=K_2MnO_4+MnO_2+O_2↑(这个方程式少写了反应条件加热);CaCO_3+HCl = CaCl_2+H_2O+CO_2↑(这个是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不是制取氧气的)2. 错误分析我这是完全没走心啊。
第一个反应是电解水制氧气,在实验室里咱不用这个方法制取氧气,而且还张冠李戴地写在这里。
大学化学错题集整理方法

大学化学错题集整理方法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大学化学错题集的整理方法。
通过正确的整理和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提高研究效果。
错题的收集收集错题是整理错题集的第一步。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收集错题:1. 课堂作业:将课堂上做错的题目记录下来。
2. 试卷:对于做过的考试试卷,将错的题目标记出来。
3. 练题:将练题集中做错的题目整理起来。
分类与整理收集到错题后,下一步是将错题进行分类与整理。
这样可以更好地对错题进行复和查漏补缺。
以下是常见的分类方式:1. 概念错误:将错题按概念分类,例如酸碱反应、离子反应、化学键等。
2. 计算错误:将错题按计算方式分类,例如物质的摩尔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等。
3. 实验错误:将错题按实验操作和现象分类,例如实验室安全、实验条件控制等。
标记与反思在整理错题时,标记和反思是很重要的环节。
学生可以在错题上做出以下标记:1. 标注错误原因:在错题旁边写明错误的原因,例如概念理解错误、计算方法不当等。
2. 指定复时间:将错题整理在一起,制定复计划,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复,强化对错题知识的掌握。
3. 总结解决方法:在错题旁边写出解题方法,以便以后复时能够更快地找到解题思路。
向里整理错题时也要进行反思,思考为什么会出错,以及如何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复与强化整理错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复和强化知识。
在复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针对性复:根据错题集的分类,有目的地进行复,将知识巩固和强化。
2. 错因分析:仔细分析每个错题的错误原因,并进行理解和记忆的加强。
3. 解题技巧总结:通过复错题,总结解题的常见技巧和注意事项。
结论通过正确的整理和分类,大学化学错题集可以成为学生复习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有力工具。
合理的收集、分类、标记和复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学习效果。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复习题库及答案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复习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A 乙醇B 丙醇C 2-丁醇D 1-丁醇答案:A解析: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具有甲基酮结构或能被氧化为甲基酮结构的醇。
乙醇被氧化后生成乙醛,乙醛具有甲基酮结构,能发生碘仿反应。
2、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A 乙醇B 乙酸C 苯酚D 碳酸答案:B解析:羧酸的酸性一般强于酚和醇,碳酸是无机酸,其酸性强于羧酸。
所以在这四个化合物中,乙酸的酸性最强。
3、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的是()A 乙烯B 丙烯C 2-丁烯D 1-丁烯答案:A解析:双键上的取代基越少,电子云密度越大,越容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乙烯双键上没有取代基,电子云密度最大,最容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4、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手性的是()A 2-氯丁烷B 1-氯丁烷C 2-氯-2-甲基丙烷D 氯甲烷答案:A解析:手性是指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重合的性质。
2-氯丁烷中的碳原子连接了四个不同的基团,具有手性。
5、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时,反应活性最大的是()A 苯B 甲苯C 硝基苯D 氯苯答案:B解析:甲基是活化基团,能使苯环活化,增强其反应活性。
硝基和氯是钝化基团,会降低苯环的反应活性。
所以甲苯的硝化反应活性最大。
二、填空题1、按次序规则,将下列基团由大到小排列:—CH(CH₃)₂、—CH₂CH₂CH₃、—CH₂CH₃、—CH₃。
()答案:—CH(CH₃)₂>—CH₂CH₂CH₃>—CH₂CH₃>—CH₃解析:根据次序规则,原子序数大的基团优先。
对于相同原子的基团,原子量大的优先。
比较碳原子所连的其他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基团越大。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CH₃)₂CHCH₂CH(CH₃)₂()答案:2,4-二甲基戊烷解析: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支链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按照取代基位置、个数、名称的顺序书写名称。
3、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时,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有()。
化学错题集

化学错题集1、有四种化学药品,标签上分别写着白砂糖、淀粉、加碘食盐和食用味精。
为进一步确认它们的实物和名称是否相符而进行化学实验,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一组是( ) ①观察比较它们的外观状态②各取少量分别放在手里试一试③各取少量分别放在口里品尝一下④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别⑤用物理方法进行鉴别A 、①②B 、③⑤C 、②③D 、①③⑤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分散系时,Ⅰ组对用3FeCl 与沸水制备的分散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分散系从分类来看属于多类型的分散系:即3Fe +(溶液)、3()Fe OH 胶体、3()Fe OH 沉淀的混合物。
他们查阅资料得知,3Fe +遇KSCN 溶液出现血红色,于是设计了鉴别和分离两套实验方案:(1)鉴别实验设计①看到液体浑浊,证明有3()Fe OH 沉淀;②用一束光通过盛有分散系的烧杯,有丁达尔现象,证明存在3()Fe OH 胶体;③取适量分散系于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 溶液,产生血红色,证明有3Fe +。
以上不科学的步骤是________。
(2)分离实验设计①将分散系过滤,可以滤出3()Fe OH 沉淀;②再将滤液放在半透膜内,浸入有蒸馏水的大烧杯中,通过渗析可以分离出3Fe +(溶液),半透膜内留下3()Fe OH 胶体。
分离实验达不到的目的是__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
Ⅱ组对3()Fe OH 胶体产生了兴趣:为什么3FeCl 溶液和N a O H 溶液混合会产生3()Fe OH 沉淀,而把3FeCl 溶液逐滴加到沸水中得到的却是3()Fe OH 胶体?同样是3()Fe OH ,为什么胶体中不能聚集成更大的粒子而沉淀呢?带着疑问,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
(3)Ⅱ组取Ⅰ组改进方法后制得的3()Fe OH 胶体于烧杯中,插上电极,接通直流电源,想看看胶体是否具有导电性。
结果却意外地发现,3()Fe OH 胶体的红褐色在接通电源负极的一极明显加深,在接电源正极的一极却明显变浅了。
化学错题集(含答案)

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到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B)A 硫酸铜晶体B 碱式碳酸铜粉末C 酒精D 浓硫酸Cu(OH)2是蓝色沉淀不能得到溶液的是不溶解固体,而硫酸铜是溶与水的固体1、下列做法肯定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C)A 将饱和食盐水溶液恒温蒸发(假设该溶液为饱和溶液是,蒸发多少说就有多少相应的晶体析出)B 将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硝酸钾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而增大)C 将饱和石灰水溶液升温(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降低)D 在饱和蔗糖溶液中再加少许蔗糖(蔗糖不溶解)该题主要是考虑溶解度的变化,且是否是饱和溶液,如果为饱和溶液,则晶体不再溶解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雾,放出大量热量(红磷产生的是白烟)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黄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现象:火光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下面要铺成沙或水,防炸裂)C25ML水和25ML酒精混合,混合溶液体积等于50ML(在溶液混合前后质量不变,但是体积改变,因为不同液体的分子间间隙不同,混合后间隙会改变一般小于混合前的体积)D 一块生石灰放到水中,一会而水剧烈沸腾,石灰石碎裂成粉末(石灰石和水发生反应)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D)A Cu+H2SO4(稀)=CuSO4+H2 (铜是不能和酸发生反应的,在氢之前的金属可以和酸发生反应)B4Fe+3O2=2Fe2O3(t条件是燃烧)(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C Mg+3O2=MgO2 (条件为燃烧)(镁和氧气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为氧化镁)D Na2CO3+2HCl=2NaCl+CO2 +H2O4、已知两种分子E和G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分子L和M(如下图所示)为氢原子氮原子为氯原子+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A 这是非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化合物的反应,故不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不分金属和非金属的)B E、G、L、M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1:6C产物都是化合物(产生氧气单质)D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不变(氯单质的化合价为0,而氯离子的化合价为-1)5、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B)(1)硝酸铵和水(2)锌和稀硫酸(3)氯化钠和水(4)氧化钙和水A(1) (2) B(2)(4) C(3)(4) D(1)(3)(1)硝酸铵溶解于水,但不发生反应(2)锌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气体(3)氯化钠和水不发生反应(4)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使得气体分子间间隙变大,从而体积增大,使气球鼓起来要使气球鼓起来的条件,是(1)有气体(2)放热7、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或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A 取少量某物质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该物质是碳酸盐(还有金属单质)B鉴别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时,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能使它烧得更旺的那瓶气体是氧气C鉴别铁粉和木炭粉时,各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稀硫酸,有气体的为铁粉D鉴别CO2和CO两瓶无色气体时,在两瓶中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瓶气体为CO2如何鉴别两物质,与其中以物质反应,且有明显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 1/2Lg2
P5 2.C(KCl)=0.0050mol·L-1 的 KCl 水溶液与 C(AgNO3)=0.0040mol·L-1 的 AgNO3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 AgCl 溶胶的胶团结构为? 解:{(AgCl)m·nCl-·(n-x)K+}x-·xK+
P6 3.土壤胶粒带负电荷,对它凝结能力最强的电解质是(B) A.Na2SO4 B.AlCl3 C.MgSO4 D.K3[Fe(CN)6] 解:与胶粒电性相反的电解质离子对溶胶起聚沉作用,且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 如对于带负电的 As2S3 胶粒,各粒子的据称能力为 Al3+>Mg2+>Na+;带正电的 Fe(OH)3 胶粒,据称能力 为:PO43->SO42->Cl注意:带相等电荷的离子半径越大,其水化半径越小,对胶粒的据称嫩那个里越大。 如:对于 As2S3 负电溶胶,离子聚沉能力为:Rb+>K+>Na+>Li+ P4 5.对于氢氧化铁溶胶,K2SO4 的凝结值与 KCl 的凝结值相比,哪个较小? 解析:凝结值/聚沉值:是指单位体积的胶粒发生聚沉的电解质的最小值(mmol·L-1) 因为在胶体中加入的电解质离子价数越高,使胶体越容易聚沉, 所以 K2SO4 易使 Fe(OH)3 胶体凝结,故 K2SO4 的凝结值较小 注意: 两种带有相反电荷的溶胶按适当比例相互混合, 也可使溶胶发生聚沉, 该现象称为溶胶的互聚。 必须按等量原则:两种溶胶的总电荷数相等,才能聚沉安全。 P6 9.在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会使其发生聚沉,影响溶胶聚沉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解:(1)离子的电荷数 加入的电解质离子电荷数越大,聚沉值越大 (2)离子的水化半径 水化半径越小,聚沉值越大 随着离子半径的减小电荷密度增大,对水分子的吸引力也增大,其水化半径也随之增大,故 聚沉能力也就下降
c NOBr2 →V=V2=k2c(NOBr2)c(NO)=k2c(NO)·k1·c(Br2)·c(NO) c NO cBr2
→V=kc²(NO)·c(Br2)
P20 2.根据反应速率碰撞理论,反应物浓度和压力不变时, 若加入正催化剂,则反应活化能 Ea 降低能量因子 f 升高 速率常数 k 升高 ; 若反应温度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则反应活化能 Ea 不变 ,能量因子 f 不变 ,速率常数 k 不变 解: 由阿仑斯方程及其变形: k A e RT
第 2 页 共 15 页
P11 6.298K 时,下列反应的ΔrGθm 等于反应生成的ΔfGθm 的为(D) A.H2(g)+Cl(g)=2HCl(g) B.HCl(g)+NH3(g)=NH4Cl(s) 3 C.P(红磷)+ Cl2(g)=PCl3(s) 2 D.2C(石墨)+H2(g)=C2H2(g) 解: ΔfGθm 定义是: A 中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不是 1 B 中 HCl 不是单质,也不是最稳定的状态 C 中红磷虽然是磷元素最稳定的单质,但不是参考态单质(磷的参考态单质是白磷)
P12 7.下列放热反应中,其中在标准状态下,任何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的是(C) A.2H2(g)+O(g)=2H2O(g) B.2CO(g)+O2(g)=2CO2(g) C.2C4H10(g)+13O2=8CO2(g)+10H2O(g) D.N2(g)+3H2(g)=2NH3(g)
<< 低温
<任意温度>
Ea
ln
k 2 Ea T2 T1 k1 R T2 T1
Ea
f e RT
式中 e 为常数 压力浓度不变→T 不变 ?A 受什么影响?
加入正催化剂,反应活化能 Ea 降低 f 升高,k 升高 温度不变,反应物浓度升高 Ea 不变,f 不变,k 不变
5.对于封闭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时(D ) 《联考化学》 P10 知识点 A.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Qv 与途径无关,故 Qv 是状态函数 B.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Qp 与途径无关,故 Qp 是状态函数 C.系统发生不确定变化,不同途径中,热肯定不相等 D.系统发生不确定变化,Q+W 与途径无关 解:热(Q)是系统与环境间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形式 Q 不是状态函数,A、B 错 在不作非体积功条件下,Qv 与 Qp 均与途径无关 C 错 ΔU=W+Q ΔU 是状态函数→W+Q 与途径无关。
>> 高温
《普通化学 P76 例 7.6》 将等体积、等浓度的 Na2C2O4 与 NaHCO3 水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 为 ( B ) A. pK θ a 1 H 2 C 2 O 4 C. B. pK θ a 2 H 2 C 2 O 4
1 θ θ pK θ D. pK θ a 1 - pK a 2 a 1 pK a 2 2 解析: 二者混合后组成 HC2O4-—C2O42-缓冲体系,则
lnKθ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
可知 A 正确
ΔrHθ ΔrSθ m m 可知, 相同温度变化对ΔrHθm 绝对值较大的反应影响较大。 RT R
P19 《普化 P43 例 4.4》 1.已知 2NO(g)+Br2(g)==2NOBr 的反应历程是( C ) (1)NO(g)+Br2(g)==NOBr2(g) (快) (2)NOBr2(g)+NO(g)==2NOBr(g) (慢) 此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能是: A.V=kc(NO) B.V=kc²(NO) C.V=kc²(NO)·c(Br2) D.V=kc(NOBr2)·c(NO) 解析: 此反应速率由慢反应(2)来决定 即 V=V(2) V2=k2c(NO)c(NOBr2) 根据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 → k1
第 1 页 共 15 页
P10 1.将 5molN2(g)和 5molH2 混合生成 1molNH3(g)时,反应 N2(g)+3H2(g)=2NH3(g)的反应进度等于( C ) A.1mol B.2mol C.0.5mol D.4mol
3.298K 时,OsO4(s)的ΔfHθm=-391KJ·mol-1,OsO4(s)的标准摩尔升化焓为 256KJ·mol-1,则反应 OsO4(g)=Os(s)+2O2(g)的ΔrHm(298)等于 解析:由题意知:Os(s)+2O2=OsO4 ΔfHθm=-391KJ·mol-1 故:OsO4(s)=Os(s)+2O2(g) ΔrHθm(1)=391KJ·mol-1 又因 OsO4(s)=OsO4(g) ΔrHθm(2)=56KJ·mol-1 故反应 OsO4(g)=OS(s)+2O2(g)的ΔrH(298)m 为 ΔrHθm=ΔrHθm(1)-ΔrHθm(2)=335KJ·mol-1
θ θ 2 2
θ
0.1 ,故 Q>K 反应逆向自发。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对于ΔrHθm<0 的反应,温度越高,Kθ越小,故ΔrGθm 越大 B.对于ΔrGθm>0 的反应,温度越高,ΔrGθm 越小,故 Kθ越大 C.一定温度下,1,2 两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之间的关系为ΔrGθm(1)=2ΔrGθm(2),则两 反应标准平衡常数间关系为:Kθ(2)=[Kθ(1)]2 D.对标准平衡常数 Kθ>1 的反应,标准状态下必可正向自发 解析: A 中前面的条件不能得出ΔrGθm 越大,只能得出反应逆向进行 B 选项中条件不知道ΔrHθm 大小,故不能确定 Kθ的大小
pH pK a2 H 2C2O4 - lg
c HC2O-4
24
cC O
2
二者浓度相等,故 pH= pK θ a 2 H 2 C 2 O 4
第 3 页 共 15 页
《普化 P76 例 7.7》
例 6.7 在磷酸缓冲对的控制下,正常尿液 pH=6.30。尿液中磷酸缓冲对为( )。 (已知: pK a1 2.1,pK a 2 7.2,pK a 3 12.7 ) A.H3PO4 -PO43C..H2PO- -HPO43B.H3PO4 -H2PO4D.HPO42- - PO43
He+中轨道能量高低顺序正确的为 ( B ) A.1s=2s=2p B.1s<2s=2p<3s=3d C.1s<2s<2p<3s<3p<4s<3d D.1s<2s<2p<3s<3p<3d<4s 2.在 He+中,3s,3p,3d,4s 轨道能量自低向高排列顺序为 3s=3p=3d<4s , 在 K 原子中,顺序为 3s<3p<4s<3d ; 在 Mn 原子中,顺序为 3s<3p<3d<4s 。 + 解:He 为单电子离子,同一能级的电子能量相等;能级越高,能量越高。 K 原子发生能级交错,电子不进入 3d 轨道而进入 4s,导致 3d 高于 4s 的轨道能级 Ca 原子电子排布同 K 一样,Mn 是 25 号原子,而元素周期表中,21 号元素 Sc 开始 4s 轨道能量 不变得高于 3d P29 3.活泼金属主要集中于周期表中 第一、二、三主族元素,第三副族元素及镧系 集中于周期表中 第六周期镧后元素
Q
PNO /P PN /P PO /P
θ θ 2 2
θ
0.22 4 0.1 0.1
Q>Kθ,反应逆向自发 因为ΔfHθm=90.25KJ·mol-1,为吸热反应; 当 T=2000K 时,Kθ<0.1
Q
PNO /P PN /P PO /P
第 5 页 共 15 页
P28 1.用 4 个量子数描述基态 N 原子外层 2S²2P³各电子。 解: 2s: (2,0,0,+1/2) (2,0,0,-1/2) 2p (2,1,0,+1/2) (2,1,1,+1/2) (2,1,-1,+1/2) 或(2,1,0,-1/2) (2,1,1,-1/2) (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