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

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
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

初中化学错题集

一、选择汇总

例1、1 gH 2与10 gO 2在一密闭容器内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水得质量为( )

A 、1 g

B 、9 g

C 、11 g

D 、10 g

[常见错误]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化学反应得各种物质得质量总与与生成物得总质量相等”,1 g H 2与10 gO 2得质量总与为11 g ,选C 。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充分反应与恰好完全反应混淆。恰好完全反应就是指各种反应物都正好用完,没有剩余;充分反应就是指某一种物质已经反应完了,化学反应不能继续,而其她参与反应得物质还可能有剩余。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得各物质得质量要满足一个确定得质量比,并不就是提供得各物质都一定能恰好完全反应,H 2与O 2反应时得质量比为1﹕8而不就是1﹕10。

[教学对策]在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多种反应物,依据反应物得量求某种生成物得质量时,若提供多种反应物得数据而题目又没有说恰好完全反应时,此类题目往往有陷阱,可能有物质剩余,解题要小心。解题时要根据化学方程式得量得意义,根据消耗完得物质得质量进行计算。本题根据氢气燃烧得化学反应中得质量关系,1 gH 2只能与8 gO 2反应,而提供得10 gO 2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还剩余2 gO 2,所以生成水得质量应该为9 g ,正确选项B 。

[变式练习]现有20 gH 2与O 2得混合气体在一密闭容器内引燃,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还有2 g 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 2 得质量就是( )

A 、2 g

B 、16g

C 、18g

D 、16g 或18g

答案D

例2、经测定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 )

A 、一定就是纯净物

B 、一定就是单质

C 、不可能就是化合物

D 、不可能就是纯净物

[常见错误]单质就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得,一种元素组成得物质一定就是单质,单质也一定就是纯净物,选A 、B 或AB 。

[错因分析]记忆、理解错误:单质就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得纯净物,一种元素组成得物质不一定就是纯净物,如: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等多种物质,含一种元素得物质中可能有多种单质,它就属于混合物(即不就是纯净物);化合物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得纯净物,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得物质不可能就是化合物。

[教学对策]本题只有真正理解单质、化合物得概念及物质得分类知识与同一种元素能形成多种不同得单质得知识后,才能顺利解答,正确选项C 。

例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 g 二氧化碳与5、4 g 水,则关于这种物质得组成描述正确得就是( )A 、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与氢元素

B 、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得质量比为12∶1

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与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该物质得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得个数比为1∶2

【常见错误】本题重点考查元素与化合物得相关知识以及与化学式相关得判断与计算,综合性强,得分率不就是太高,常会误选A 、B 、D 。

【错因分析】误选A 得原因就是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得实质没有真正把握,误选B 、D 得原因就是对化学相关知识得判断与计算欠缺。根据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与水可以推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与氢元素,可能还含有氧元素。从生成物得质量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得质量=8、8g ×

4412=2、4g ;水中氢元素得质量=5、4g ×18

2=0、6g ,所以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得质量比=2、4g ∶0、6g =4∶1,该物质得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得个数比=124.2∶1

6.0=1∶3。所以正确答案只有C 。 【教学对策】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初中化学得一个重要化学规律,就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得质量关

系得理论依据,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借助实验来加深理解,并在平时得教学中加以重点训练。

【变式练习】1、6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与3.6 g水。关于该物质得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有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得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得原子个数比为 l :4。其中正确得就是( )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答案为A

例4、下图就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得模拟图。从图示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常见错误】此题就是选择题里失分较高得一道

题,学生误选B得最多,认为从图示瞧不出氯气分子

分成氯原子。对于D选项得明显错误而没有察觉得主要原因,还就是对物质得微粒性这一难点没有熟练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采用形象直观得图示,从微观角度考查了物质形成得过程。学生误选B,就是没有仔细审题:题干中给出了氯气得化学式(Cl2),说明氯气就是一个双原子分子,而不就是一个单原子分子;误选B、C,就是对“物质得微粒性”还存在着模糊得认识。在化学反应中,核外电子尤其就是最外层电子起着重要得作用。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变化得过程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达到8电子得稳定结构,形成Na+;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变化得过程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得稳定结构,形成Cl-;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得分子。氯化钠就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得物质,不就是由分子构成得物质。答案为D。

【教学对策】“物质得微粒性”就是初中化学教学得一个重点与难点,教师应加强这方面得教学,在平时得训练中不妨以多种形式呈现这一知识点。

【变式练习】在一定条件下水分子分解得示意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得说法中,错误得就是()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与氧气 B.反应前后分子得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得个数不变 D.生成氢分子与氧分子得个数比为2∶1

答案为B

例5、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得就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B、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与蔗糖固体

C、用pH试纸区分澄清石灰水与食盐水

D、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稀盐酸与稀硫酸

【常见错误】学生误选B、C得较多。反映出学生对溶解时得放热与吸热现象、溶液得酸碱性以及酸碱指示剂得变色情况没有熟练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虽然就是一道选择题,却考查了硬水与软水得区别;溶解时得放热与吸热现象;酸碱指示剂得变色情况等多个知识点。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泡沫,会有浮渣出现,软水中加入肥皂水后会产生大量得泡沫;硝酸铵溶于水时要吸收热量,溶液得温度要降低,而蔗糖溶于水时溶液得温度基本不变;澄清得石灰水显碱性,食盐水显中性,稀盐酸与稀硫酸都显酸性。很明显用紫色得石蕊试液就是无法区分稀盐酸与稀硫酸得。故答案为D。

【教学对策】在平时教学中,对于一些易混淆得知识应该加强对比记忆,不妨通过实验得手段加以巩固,有时形象直观得手段比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变式练习】常温下,将体积大致相等得水与酒精(密度:O.789

g/cm3)依次缓缓注入右图“细颈”容器(容量瓶)中,注满后立刻塞紧

塞子振荡,静置片刻,容量瓶细颈上部有空柱形成。实验发现,若水

与酒精得注入先后顺序不同(其她条件相同),形成空柱得长短也不

同。哪种加液顺序形成得空柱长?为什么?

答案为:先加水后加酒精得空柱较长,因为当水向酒精中缓缓注入时,由于水得密度大于酒精,已经比较快地渗入酒精分子间得间隙之中,所以振荡后静置形成得空柱比较短。

例6、下列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得就是()

A、 Fe2O3+3H2SO4=Fe2(SO4)3+3H2O

B、CO2+Ca(OH)2=CaCO3↓+H2O

C、 NaOH+NH4NO3=NaNO3+NH3↑+H2O

D、2NaOH+H2SO4=Na2SO4+2H2O

[错解]C

[错选解析]C中NaOH与NH4NO3就是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得NH3·H2O不稳定,易转变为NH3与H2O,所以C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而B中没有明显交换成分,所以B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变式练习]益阳松花皮蛋闻名全国,远销东南亚,其制作得原料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含碳酸钾)、开水以及米糠、稻壳等辅料,配料之间首先就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试推断另外最有可能发生得化学反应就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例7、下列关于碱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A、凡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得化合物一定就是碱

B、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得化合物一定就是碱

C、溶液得pH大于7得化合物可能就是碱

D、所有得碱都可以使无色酚酞变红

【错选】A、B、D

【错解分析】电离时生成得阴离子全部就是OH-得化合物才就是碱。有些盐如碱式碳酸铜,电离时生成得阴离子有OH-,但同时还有CO32-,所以A不正确;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并不等于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得全部就是碱,如有些盐(Na2CO3)溶液也显碱性,所以B错。像Cu(OH)2、Fe(OH)3等物质都就是碱,但由于它们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正确】C

[变式练习]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A、pH越小,酸性越强,用水稀释可以使pH=5得溶液变为pH=8

B、酸溶液得pH一定小于7,但pH小于7得溶液不一定就是酸溶液

C、能与酸反应生成盐与水得化合物一定就是碱

D、能与酸反应生成盐与水得反应一定就是中与反应

例8、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煤渣得质量一定与所用煤得质量相等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得质量比镁得质量增加了

C、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g水

【错解】A、D

【错解分析】煤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排到空气中,致使剩下得煤渣质量小于所用煤得质量,所以A就是错误得;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由于有1g氧气过剩而未参加反应,所以生成水得质量就是9g,所以D也就是错误得;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就是镁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得镁与氧气得质量之与等于生成得氧化镁得质量,所以生成物氧化镁得质量比镁得质量增加了,所以只有B正确。

【正确】B

[变式练习]过量Fe粉放入盛有90 g稀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得质量为92、7 g,则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得质量就是()

A、0、1 g

B、0、2 g C 、2、7 g D、2、0 g

例9、有下面两句话:“若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所含质子数一定相同”,“若两种粒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对这两句话可作出得判断就是()

A 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都正确 D两者都错误

【错解】B

【错解分析】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得一类原子得总称。同种元素得两种粒子,有可能就是中子数不同得同种原子(如碳12原子与碳13原子),也有可能就是同种元素得原子与离子(如Na与Na+)但它们质子数一定相同。但质子数相同得粒子,它们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水分子(H2O)与氨分子(NH3)、氦原子(He)与氢分子(H2)、钠离子(Na+)与铵根离子(NH4+)等。

【正确】A

[变式练习]小宇同学在托盘天平两端得烧杯内加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得足量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向两端烧杯内分别加入等质量得铁与铝铜合金,反应完毕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合金中铝与铜得质量比就是()A 、 9∶19 B 、19∶9 C、13∶1 D、 1∶13

例10、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煤就是含碳得单质,石油就是含碳、氢得化合物

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C、工业上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等得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D、煤与石油都就是难溶于水得物质

【错解】A、C

【错解分析】煤主要含碳元素,由多种有机物与无机物组成得混合物,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由多种有机物组成得混合物。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等过程,就是根据它们得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得,所以该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正确】B、D

例11、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为发生物理变化而质量增加得就是()

A.浓HCl B.NaOH C.浓H2 SO4 D.石灰水

解析:这一题很多情况因为审题不清楚而没有瞧到“物理变化”而选错B,或因为这几种物质得性质了解不清楚而选错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得水质量增加,故答案选择C。

[变式练习]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得就是()

①浓盐酸②石灰水③食盐④烧碱⑤铁⑥浓硫酸

A.①②③⑥B.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④⑤

例12、几种物质溶于水,能电离出K+、Mg2+、SO42-、NO3-四种离子,已知其中Mg2+、K+、NO3-离子个数比为4∶5∶3,则SO42-与NO3-得离子个数比为()

A、2∶1

B、10∶3

C、5∶3

D、3∶7

[常见错误]认为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相等,Mg2+与K+得离子数与为9,因此,NO3-与SO42-得离子数与也为9,所以SO42-得离子数为6,选A。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溶液不显电性,就是所有阳离子带得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带得负电荷总数相等,而不就是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相等。

[教学对策]此题只有真正理解溶液不显电性得原因就是阴、阳离子所带得电荷总数相等,才能作出正确解答,答案为C

[变式练习]几种物质溶于水,能电离出K+、Zn2+、SO42-、NO3-四种离子,已知K+∶Zn2+∶SO42-=2∶3∶2,则SO42-与NO3-得离子个数比为()

A、2∶3

B、1∶1

C、1∶2

D、3∶2

例13、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得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得一组仪器就是()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错因分析]学生对配制溶液所使用仪器得用途模糊不清,特别就是对液体物质得取用就是用量筒还就是天平,不能正确选择。

[教学对策]加强仪器用途及适用范围方面训练

[变式训练]配制一定质量分数得溶液,肯定用到得仪器就是()

例14、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具有相同质子数得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

B、相同元素得原子得原子核一定相同

C、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一定变化得质子

D、化学变化得过程中元素得种类一定变化

[常见错误]选项A就是学生最易混淆得概念。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同种元素得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得微粒不一定就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得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相同;化学变化前后元素得种类不变。

[教学对策]加强概念理解教学。同种元素得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得微粒不一定就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得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相同;化学变化前后元素得种类不变。所以只有选项C正确。

[变式训练]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2Al表示两个铝元素

B、由同种元素组成得物质一定就是单质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得物质一定就是化合物 D、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得一类原子得总称例15、“绿色奥运”,拒绝兴奋剂。乙基雌烯醇就是一种参赛运动员禁用得兴奋剂,其化学式为C20H32O,下列关于乙基雌烯醇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A、它属于氧化物

B、乙基雌烯醇就是由20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得

C、分子中C、H两种元素得质量比为5∶8

D、它由三种元素组成

[常见错误]由分析化学式知乙基雌烯醇就是由20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得,选B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物质得组成与分子得构成混淆。物质得组成就是宏观方面得概念,应用元素回答,且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分子就是微观概念,它就是由原子构成得,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教学对策]在一个化学式中若有多种元素符号,其表示得意义既有宏观方面得即物质得组成,也有微观方面得即分子得原子构成。物质得组成应用元素回答,且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分子得构成用原子回答,既论种类又论个数得。正确选项:D

[变式练习]鲨鱼就是目前发现得惟一不患癌症得动物,其体内含有一种抗癌物质(化学式为C30H50),下列关于该物质得说法正确得就是()

A、该物质就是由碳与氢气组成得混合物

B、该物质就是由30个碳原子与50个氢原子构成得

C、该物质得相对分子质量为41O g

D、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例16、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得关键就是核能得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得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与2个中子,那么()

A.该原子就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就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得正电荷

[常见错误]记忆不清原子得结构,误以为: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选C。

[错因分析]记忆、理解错误,没有记住:原子得结构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教学对策]本题只有真正理解:在原子结构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才能顺利解答,正确选项A。

[变式练习] 科学家发现了核电荷数就是112得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77。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2 B.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C.该元素一个原子得质量为一个碳-12原子质量得227倍

D.该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例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得

C、该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中物质y、Q发生改变得质量之比为11∶12

[常见错误]选A;B;A与B;C

[错因分析]误把反应后得质量当成生成得质量,故选A或选B或选A、B;不理解复分解反应得概念,忽视了复分解反应中得反应物与生成物必须都就是两种化合物得条件,故选C。

[教学对策]解题得关键:一就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二就是准确把握反应物与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得各物质得质量与生成得各物质得质量;三就是准确理解复分解反应得概念。质量减少得就是反应物,减少得质量就就是参加反应得质量,质量增加得就是生成物,增加得质量就是生成物得质量,Z物质就是生成物还就是反应物可由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参加反应得Q就是12g,参加反应得X就是8g,生成得Y 就是11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Z物质得质量就是9g,故正确答案选D。

[变式练习]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三种物质各30g,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

C.该反应就是分解反应、 D、 x物质就是生成物

例18、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得质量为50g

C、反应中A与B得质量比就是3∶2

D、反应中A与C得质量比就是5∶2

【常见错误】此题学生最大得问题在于不知如何下手分析,盲目猜测,选择A 或C。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不能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混淆了每次反应中各物质得质量关系。25gA 与5gB,生成30gD。

【教学对策】对于质量守恒定律,光记住内容就是不能很好应用得,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每次反应得质量关系。根据题目给得含义可瞧出这就是个化合反应,反应物为A、B、C,质量关系为:

A +

B +

C = D

第一次参加反应得物质得质量 15g 30g

第二次参加反应得物质得质量 25g 15g 50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在第一次反应中15 gA可与9 gB, C得质量等于D得质量-(A+B)得质量

=30g-15g-9g=6g ,在反应中A:B:C:D=15g:9g:6g:30g =5:3:2:10。故反应中A与C得质量比就是5∶2,A与D得质量关系为15g:30g, 25g A反应生成物质D得质量应该为50g。正确答案应该就是B、D。

【变式练习】在反应M+2N=R+2Q中, 3、2gM与N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8、8gR,且反应生成得R与Q得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M与N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1:2

B、1:4

C、9:16

D、4:9

例19、2003年5月,深圳发生举国震惊得特大投毒案。犯罪分子使用得就是一种名叫“毒鼠强”得剧毒鼠药(化学式为C4H8O4N4S2)。下列有关“毒鼠强”得说法正确得就是()

A、就是一种氧化物

B、“毒鼠强”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与2个硫原子构成

C、碳、氢、氧、氮、硫元素得质量比为2:4:2:2:1

D.含硫元素得质量分数约为26、67%

【常见错误】物质就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所以“毒鼠强”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与2个硫原子构成,选择B。

【错因分析】概念理解片面,过失性错误。分子就是构成物质得微粒,原子也就是构成物质得微粒,而分子就是由原子构成得,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与2个硫原子构成得仅仅就是“毒鼠强”得一个分子而不就是这种物质。

【教学对策】分子、原子、离子就是构成物质得微粒,因为这三种微粒瞧不到,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容易混淆它们得关系,教学中尽量注意变抽象为形象,多种形式得对照它们得区别才能更好得认识到物质就是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B不能反映物质、分子与原子得关系。正确答案应选择D 。

【变式练习】极少数青少年有吸烟得恶习,香烟得主要成份很复杂,经燃烧产生得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与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得就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

A.吸烟严重危害人得身心健康 B.尼古丁由碳、氢、氮3个元素组成

C.尼古丁分子中共有26个原子 D.尼古丁中C:H:N相对质量比=10∶14∶2

例20.虾青素(C40H52O4)就是一种具有极强得抗肿瘤、抗氧化性能得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得就是()

A.虾青素就是一种氧化物 B.虾青素得相对分子质量就是596 g

C.虾青素由96个原子构成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0∶13∶1

[常见错误]B或C

[错因分析]1、记忆理解错误:认为相对分子质量得单位就是克。2、审题错误:没有注意到单位。3、理解错误:不能正确区分宏观与微观概念。

[教学对策]1、相对分子质量就是某原子得实际质量与C-12原子质量得十二分之一得比值,原来得单位克在相比时已约掉,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得单位就是“一”通常省略不写。2、虾青素就是一种宏观物质,它就是由大量得微观得虾青素分子构成或由宏观得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虾青素就是由分子构成得物质,不就是由原子直接构成,96个原子只能构成一个分子,然后由大量得微观得虾青素分子构成虾青素这种物质。正确选项 D。

例21、将相同质量得铝、镁、铁三种金属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则产生氢气得质量()

A、铝得最多

B、镁得最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常见错误]A或B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或审题错误:没有具体得分析题目所给得条件,认为制氢度大得金属或活动性强得金属产生氢气得量多。

[教学对策]在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多种反应物,对某种生成物得质量进行比较时,我们既要考虑物质得性质,又要考虑物质得量。此题中在稀硫酸足量得情况下制氢度大得金属产生氢气得量多,在稀硫酸不足量得情况下各种金属产生氢气得量一样多。故正确选项为 D。

例22、4g氢气与34g氧气完全反应,可得水得质量为()

A 、38g

B 、36g C、34g D、24g

【常见错误】A

【错因分析】没有考虑氧气有剩余,直接将反应物得质量相加。

【讲解要点】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得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得反应物得质量总与。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4g氢气完全反应需要32g氧气,生成36g水。

【变式练习1】4g氢气与8g氧气反应最多生成水 g。

[变式练习2]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一个盛有36、5g质量分数为20%盐酸得烧杯,调天平至平衡。现将各一定量得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烧杯中,都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加入得物质可能就是()

A、MgO与MgCO3

B、Mg与MgCO3

C、MgO与Mg(OH)2

D、MgO与

Mg

例23、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错误得就是( )

A.若A、B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就是复分解反应

B.若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就是置换反应

C.若A为可溶性碱,B为可溶性盐,则C与D可能就是两种沉淀物

D.若C、D分别为盐与水,该反应一定就是中与反应

[常见错误]对复分解反应与中与反应得概念片面理解,选C

[错因分析]分析、理解错误:复分解反应强调得就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中与反应强调酸与碱反应,往往只按一个方面来分析,考虑问题不全面。

[教学对策]理解各种反应得特点,A错,因为CO2+Ca(OH)2=CaCO3↓+H20就不属于复分解反应;D错,因为酸与金属氧化物、酸与碱、非金属氧化物与碱都能生成盐与水;B对,这就是置换反应得定义;C对,因为CuSO4+Ba(0H)2=BaSO4↓+Cu(OH)2↓。答案:AD

例24、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2NaHCO3==Na2CO3+H20+CO2↑现取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不再改变为止,减少得质量为()

A、4、4 g

B、6、2 g

C、8、8 g

D、10、6 g

[常见错误]由于常温下水为液体,学生只认为减少得就是二氧化碳,选A 。

[错因分析]认识错误:减少得质量与生成气体得质量混淆。给碳酸氢钠加热减少得质量就是水与二氧化碳得质量之与而不就是单纯得生成得二氧化碳得质量。

[教学对策]在平时做题时,常做一些物质在溶液中反应,减少得质量就就是反应中产生气体得质量,此种判断往往就是解决问题得关键,在学生头脑中往往形成定性。但给固体加热减少得就不一定只就是气体,可能还有水,解题要小心。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本题根据已知16、8g碳酸氢钠得质量求出反应生成碳酸钠得质量10、6g ,所以减少得质量应该为6、2 g,正确选项B。

[变式练习]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得气态物质为纯净物得就是()

A、分子数比为1:1得CO与O2

B、分子数比为1:1得H2与HCl

C、分子数比为1:1得CH4与O2

D、分子数比为1:1得C与O2

例25、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各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得稀硫酸,然后按右图所示分别投入相同质量得锌粒与铁粉,反应停止后天平可能就是()

①右盘下沉②左盘下沉③保持平衡④无法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①

D、④

[常见错误]等质量得锌与铁与足量得稀硫酸反应,锌产生得氢气少,所

以右盘下沉,选C

[错因分析]分析、理解错误:活泼金属与酸得反应,只强调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得酸。相同质量得金属,往往只按一个方面来分析,考虑问题不全面。

[教学对策]这种题型就是最常见得“天平”题,就是学生理解不透最容易出错得习题,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仔细分析,让她们切实理解活泼金属与酸得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得实质、学会从金属足量而酸不足与酸足量而金属不足两个方面仔细分析后,才能顺利解答,正确选项B。

[变式练习] 在托盘天平得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得稀盐酸,然后向右盘得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得铁,同时向左盘得烧杯中放入与铁等质量得铝,待充分反应后,不可能出现得现象就是( )

A.天平仍然平衡 B.天平指针偏向铁一方

C.天平指针偏向铝一方 D.铁与铝均有剩余

二、填空与实验汇总

例26、(实验评价)某化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里设计了两种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得实验方案:

方案一: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炽热得木炭粉)→一氧化碳

方案二:混合气体(通过足量得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

以上两种方案中,较好得就是,理由就是。

[常见错误]方案一;得到得一氧化碳多。

[错因分析]审题错误,理解错误:二氧化碳可以与炽热得木炭粉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但就是二氧化碳

与木炭粉不可能充分、完全接触,虽然木炭粉就是足量得,但最终仍会有少量二氧化碳混入到一氧化碳中,得到得气体仍不纯;另外在密闭得容器中高温条件下使固体与气体反应,操作比较复杂。

[教学对策]除去两种气体中得一种气体时,考虑得因素很多:科学、安全、可行、简便等,最主要得

目得就是最终得到得气体必须纯净而不就是比原来增多。

正确答案:方案二;操作简便,得到得一氧化碳气体纯净。

[变式练习]下列有三种制取硝酸铜得方案:

方案一:Cu+4HNO 3(浓) = Cu(NO 3)2 + 2NO 2↑+ 2H 2O

方案二:3Cu+8HNO 3(稀) = 3Cu(NO 3)2 + 2 NO ↑+ 4H 2O

方案三:2Cu+O 2+4HNO 3(稀) = 2Cu(NO 3)2+ 2H 2O 请您从经济、环保得角度分析考虑选择一种最适宜得方案 ,您选择该方案而不选其它方案得理由就是(写两点):

; 。

例2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得得就是( )

A. 用10mL 得量筒量取9、0mL 水

B.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得氢气纯净

C. 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 碳酸钠粉末

D. 用150mL 酒精与50mL 水精确配制200mL 医用酒精

[答案]A

[错选解析]易错选B C 。认为收集氢气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未考虑到“纯净”二字;认为碳酸钠粉

末就是固体,可以用托盘天平称量,未考虑到天平得准确度。另外,还要注意其她常用仪器测定得准

确度。如用pH 试纸测待测液得酸碱度时,读数均为整数,不能准确到0、1,温度计可准确到0、1等。

[变式练习]下列实验数据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合理得就是( )

A. 用100mL 量筒量取5、6mL 稀硫酸

B. 用pH 试纸测得溶液得pH 为3、5

C. 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CuO 粉末

D. 温度计显示室温读数为25、62℃

[答案]C

例28、将生锈铁钉浸入到过量得稀硫酸中,最终得到得溶液中含有得溶质就是什么?请写出有关反应

得化学方程式。

【错解】溶质就是硫酸铁与硫酸亚铁。

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2Fe+3H 2SO 4==Fe 2(SO 4)3+3H 2↑ Fe 2O 3+H 2SO 4==2FeSO 4+2H 2O

【错解分析】因为硫酸过量,所以溶质中还含有硫酸,铁与酸反应生成得就是亚铁盐而不就是铁盐,

而铁锈与酸反应生成得就是铁盐而不就是亚铁盐(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得化合价不变)。

【正确】溶液中含有得溶质就是:硫酸铁、硫酸亚铁与硫酸。

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Fe+H 2SO 4== FeSO 4+H 2↑ Fe 2O 3+3H 2SO 4== Fe 2(SO 4)3+3H 2O

例29、 A~D 都就是初中化学中得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她反应物及多余

产物均已略去)。请写出下列物质得化学式:

A ;

B ;

C ;

D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得了解熟悉程度得,学生不容易推断,考虑不清楚得

情况下很容易出错,答案就是CaCO 3、CaO 、C02、Ca(OH)

2 [变式练习]A ~H 都就是初中化学中得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得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 就是天然气得主要

成分,E 就是一种常见得食品干燥剂。请回答:

A B C D A

(1)A得化学式为;

(2)反应③得基本反应类型就是;

(3)反应②得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得化学方程式为。

例30、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6%得酒精(C2H5OH)溶液与gC3H4O中氧元素质量相等。

[常见错误]只计算酒精溶液中溶质C2H5OH中得氧元素质量,而忽略酒精溶液中溶剂水中氧元素得质量。

[错因分析]考虑问题不周全。只瞧到酒精溶液中溶质C2H5OH中有氧元素,没有进一步思考溶剂水中就是否也有氧元素,所以导致计算错误。

[教学对策]遇到此类型题时,一定要考虑到溶液得组成就是两部分溶质与溶剂,不能只想到溶质也要想到溶剂,答案为204g。

[变式练习]50Kg溶质质量分数为46%得酒精(C2H5OH)溶液中氢元素与Kg三聚氰胺(C3H6N6)中氢元素质量相等。

例31、写出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氫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得化学方程式

[常见错误] H2O2 催化剂H2↑ + O2↑

[错因分析]理解记忆性错误:将过氧化氢分解与水分解(2H2O通电2H2↑+O2↑)混淆记忆,应写成2H2O2 催化剂 2H

2 O + O2 ↑

[教学对策]熟记一些在化学反应上没有规律得方程式,并注意与水电解方程式得区别,关键就是记住各自得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变式练习]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得化学方程式。

例32、(实验评价)鉴别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钠四种无色液体,各取少量,分别加入4只试管中,在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先被鉴别出来得两种物质就是、,鉴别依据就是,。

[常见错误]盐酸、氢氧化钠。依据就是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色。

[错因分析]忽略了碳酸钠就是显碱性得盐,误以为盐都显中性。正确答案应该就是盐酸与氯化钠溶液。

[教学对策]在鉴别多种溶液时,应该首先将她们分成酸性、碱性与中性三种性质得溶液,而不就是分成酸、碱、盐三类物质,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多数显中性,也有显酸性或碱性得。

[变式练习]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得一组溶液就是()

A、氯化钡、硫酸、盐酸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

C、碳酸钾、碳酸钠、盐酸

D、氯化钠、氢氧化钠、盐酸。

写出其鉴别过程(方法、现象与结论):

例3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燃烧

2、氢气在空气在燃烧 3电解水、

4、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常见错误]

1、、3Fe+2O2点燃Fe3O4↓

2、 2H2+O2△2H2O

3、 2CO+ O2燃烧2CO2

4、 2H2O电解2H2↑+ O2↑

5、CaCO3+HCl=CaCl2+H2O+CO2↑

[错因分析]“↑”或“↓”得实质就是一种反应现象。瞧到冒气泡时,就应在气体生成物得化学式

后标注“↑”;瞧到有沉淀生成,就要在生成得难溶物得化学式后标注“↓”。当反应不就是在溶液中

进行,若有难溶性物质生成时,但瞧不到有沉淀析出,也不能在难溶性物质得化学式后标注“↓”。因

反应④不就是在溶液中进行,虽生成得Fe3O4就是难溶性物质,也不能标注“↓”,所以④中得“↓”应

去掉。

许多化学反应就是有条件得,缺少条件则不能反应;条件不同,则生成物不同。所以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正确标记反应条件。 H2与O2反应表现为燃烧,燃烧得条件应注“点燃”,所以2中得反应条件应改为“点燃”。燃烧就是反应现象,而不就是反应条件,所以3中得“燃烧”应改为“点燃”。电解就是电流得热效应,就是反应过程而不就是反应条件,所以4中得反应条件应改为“通电”。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使反应前后得原子种类不改变、原子个数相等。5中未配平,违反了质量

守恒定律应在HCl前面加上2。

[教学对策]:要求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

1、要配平,否则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

2、正确注明反应条件;

3、“↑”或“↓”要正确标注。

[变式练习]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铜丝在空气加热

2、甲烷在空气在燃烧

3、硫在空气中燃烧

4、

实验室制取氧气

例34、除去括号中得杂质,写出必要得化学方程式。

NaOH(Na2CO3) ,

[常见错误]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错因分析]1、反应后带入新得杂质Na2SO4。2、加入得试剂与原物质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教学对策]除杂要求:(一)、加入得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二)、反应后不能带人新得杂质。(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常用方法:

1、沉淀法

使混合物中得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变式练习】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淀法除去杂质(括号内得物质就是杂质)得就是( )

A、KN03 [Ba(N03)2]

B、NaCl [KN03]

C、NaN03 [NaCl]

D、Ca(N03)2[AgCl]

2、气体法

将混合物中得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与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硝酸钠固体。

【变式练习】下列混合物中得杂质(括号内得物质就是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得就是:( ) A.NaN03 [Ba(N03)2] B.NaCl [Mg(OH)2] C.KN03 [K2C03] D.Na2S04 [MgS04]

3、置换法

将混合物中得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入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得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锌固体。练习5.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得少量杂质硫酸铜( ) A.Zn B.Fe C.Cu D.Mg

4、吸收法

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得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得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得溶液。此题我们应该使用:沉淀法使混合物中得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正确答案就是:Ba(OH)2+ Na2CO3 === BaCO3↓+ 2NaOH

[变式练习]除去括号中得杂质,写出必要得化学方程式与试剂

NaCl(Na2SO4) 。

例35、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与原子核等几种粒子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得就是。(质子中子)

【常见错误】氢原子核。

【错因分析】认为氢原子中没有中子,不同原子内得质子、中子就是不同得。混淆了数目得不同与质子、中子本身质量、性质得不同。

【讲解要点】①决定原子种类得就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得数目;②一个质子得质量近似等于一个中子得质量;③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氢原子得质量近似等于一个质子得质量。

【变式练习】:同种元素得原子得质量都相同吗?

例36、O2中“2”得含义(一个氧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

【常见错误】两个氧原子。

【错因分析】混淆了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与前面数字得不同含义。

【讲解要点】①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得数目,这些原子就是通过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得,在非化学反应中就是不可分割得。②元素符号前面得数字表示原子得数目,这些原子就是没有结合在一起得,一个在教室,另一个可以在操场。

【变式练习】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得就是()

A.O2 B 、 H2O C、 CO2 D、 SO2

[变式练习]有一气体可能有CO、CO2、H2、HCl气体得混合物,依次通过(1)澄清得石灰水时无沉淀,(2)通过灼热得氧化铜,黑色粉末变红但无水出现。将剩余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见:①混合物气体中一定有;肯定没有。

例37、(实验评价)某化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里设计了两种得到硫酸铜得实验方案:

方案一:Cu →CuO→CuSO4

方案二:Cu→CuSO4(Cu+2H2SO4(浓)= CuSO4+ SO2↑+ 2H2O)

以上两种方案中,您选择得就是,不选另一个得理由就是就是。

[常见错误]方案二;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制得。

[错因分析]考虑问题片面,忽略绿色化学观念:铜与浓硫酸反应可直接制得硫酸铜,但同时生成了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且浓硫酸得利用率不高;方案一中,瞧似复杂,但实际上安全、环保、易操作。

[教学对策]实验室中要得到某种新得物质可能有多种方法,那么哪种就是最佳得呢?考虑得因素很多:理论上可行、操作上方便安全、经济上廉价易得、符合绿色化学观念等,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不就是仅仅瞧一面。

正确答案:方案一;方案二中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

[变式练习]要将MgCl2、Na2SO4溶液中得Na2SO4杂质除去得到较纯得MgCl2溶液,某同学设计了两种除去Na2SO4杂质得实验方案:

方案一:加入适量得BaCl2溶液,将Na2SO4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后,过滤除去。

方案二:加入NaOH溶液,将要提纯得MgCl2全部转化为Mg(OH)2沉淀,在过滤得到得Mg(OH)2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分析上述除去Na2SO4杂质得方案中,方案就是合理得,另一种方案不合理得原因就是。

例38、小明在观察课本实验“燃烧得条件”图甲时,对产生得大量白烟产生疑问。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在空气中可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剧毒物质——HPO3(偏磷酸)。由小明查阅得资料瞧,她最初得疑问可能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五氧化二磷与偏磷酸都会伤害人得身体,应对此实验进行改进。

【实验改进】小明与同学一起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如下

改进(图乙);去掉铜片,将足量得红磷与白磷分别放在两

个大试管中,在试管口各自套一个瘪气球,用线固定。然

后将两支试管同时浸在盛有热水得烧杯中。

【观察现象】可观察到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球得变化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得条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改进后得装置与原装置比较,其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创新】待发生燃烧反应得试管冷却后,小明将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口接近液面),捏住气球口部,小心取下气球,观察试管中得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进行此实验得目得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错误]白磷燃烧生成什么?;白磷燃烧;(化学方程式)略;变瘪;燃烧条件略;密闭;烟消失;

五氧化二磷溶于水。

[错因分析]认识错误,审题错误,理解错误:做实验习题要理解实验得原理,明白所提问题就是考察什么,另外,要考虑细致,联系理化综合知识。若不知道物质燃烧生成固体,管内气体先膨胀后缩小,瞧不懂实验创新意图,回答就会不切实际。。

[教学对策]任何实验都有其原理,回答问题时,要建立在对实验问题了如指掌,详细回答。

答案:产生得白烟对人体有害吗?;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先膨胀后慢慢缩小,最后倒吸入试管中;防止白烟散到空气中对人伤害;试管内水面上升至约距管口1/5处;测定空气中氧气得含量。

[变式练习]空气就是一种宝贵得自然资源,其中含有氧气,如图所示,就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得装置。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得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

得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图中A位置。

(1)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得1/5,氮气约为4/5。能够得到该结

论主要就是运用了氮气得有关性质,请写出其中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得化学方程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有一瓶CO与CO2得混合气体,某同学计划用上图装置(无燃烧匙)测定该混合气体中CO与CO2得体积比。烧杯中应装入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例39、思奇同学在妈妈买回得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得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思奇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得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同体B。思奇同学请您与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选填“放热”或“吸热”)现象。请您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猜想。

(3)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得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起猜想。

思奇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就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就是碳酸钙;您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就是。

(4)请您设计实验证明您得猜想(填下表)。

实验方案(或操作过程)实验现象与结论

放热

[错因分析]认识错误,审题错误,理解错误:氧化钙在空气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猜想一还可能有氢氧化钙共产党。生石灰与水反应有放热现象,用手握试管外壁,有灼热感觉。(3)中得白色固体即有可能就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得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可以用这一反应来区分。

[教学对策]任何猜想都不就是无原因得,本题得两个猜想都就是建立在化学反应基础上得。作为干燥剂得生石灰,它干燥得原理就是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又可能与空气中得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因此猜想一还可能有氢氧化钙与碳酸钙。生石灰与水反应有放热现象,氢氧化钙溶于水,但不放热。如果氧化钙得量较小,且可能有变质得情况下,温度得变化可能不明显,因此要使用温度计才能准确反映有无放热现象。(3)中得白色固体即有可能就是氢氧化钙,又有可能就是碳酸钙。因为氢氧化钙得溶解度就是很小得,反应生成得氢氧化钙绝大多数不能溶解。实验方案设计时要从氢氧化钙与碳酸钙得不同性质入手,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碳酸钙不溶于水,对比之下可以使用指示剂来区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无现象,因此也可以用这一反应来区分。

答案:(1)氢氧化钙,碳酸钙(2)放热;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温度

计测定温度得变化 (3)氢氧化钙与碳酸钙得混合物。

[变式练习]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得试剂瓶瓶口与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与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得成分。她们依据所学得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得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1)可能就是NaOH;(2)可能就是Na2CO3;(3)可能就是NaOH与Na2CO3得混合物。

为了验证猜想,她们分别做了下面得试验:

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就是Na2CO3。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就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巾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就是NaOH。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就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为了验证猜想3,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您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得实验就是

在小红所做得实验中,若把BaC12溶液换成Ba(OH)2溶液,就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三、计算汇总

例40、某同学家里蒸馒头用得纯碱中含有少量得氯化钠,化学实验小组要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Na2CO3)得含量。现取该纯碱样品8 g,加入136、7 g某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2、2 g 气体。试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得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得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

[常见错误]设原混与物中碳酸钠得质量为X,生成NaCl得质量为Y,生成水得质量为Z。

Na2CO3+ 2HCl==2NaCl+H2O+CO2↑

106 117 18 44

X Y Z 2、2 g

106﹕44=X﹕2、2 g X=106×2、2g÷44=5、3 g

117﹕44=Y﹕2、2 g Y=117×2、2g÷44=5、85 g

18﹕44=Z﹕2、2 g Z=18×2、2g÷44=0、9 g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得质量为5、3 g;

(2)所得溶液中氯化钠得质量为:5、85 g;

(3)氯化钠溶液得质量为(溶质+溶剂):5、85 g+0、9 g=6、75 g,

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为:5、85 g/6、75 g×100%=86、7%

答:略。

[错因分析]审题错误,计算错误,过失性错误: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得氯化钠,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氯化钠应该为两部分:既有生成得氯化钠,也有原混合物中得氯化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得溶剂

得质量也有两部分:既有生成得水,也有原稀盐酸溶液中得水。读题一定要仔细,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得质量最好用纯碱样品与稀盐酸得质量之与减去反应后跑掉得气体得质量。此类计算题若反应后有固体杂质存在或沉淀生成,只要不在溶液中,也一并减去。

[教学对策]此类计算题至少要读两遍,写出化学方程式,各数据分析透彻后,再动笔答题。

设原混与物中碳酸钠得质量为x ,生成NaCl 得质量为y

Na 2CO 3+ 2HCl==2NaCl+H 2O+CO 2↑

106 117 44

x y 2、2 g

106﹕44=x ﹕2、2 g x =106×2、2g÷44=5、3 g

117﹕44=y ﹕2、2 g y =117×2、2g÷44=5、85 g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得质量为5、3 g ;

(2)所得溶液中氯化钠得总质量为:5、85 g +(8 g -5、3 g)=8、55 g ;

(3)反应后所得溶液得总质量为:8 g +136、7 g -2、2 g=142、5 g

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55 g/142、5 g×100%=6%

答:略。

例41、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即铜锌混合物)中锌得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

(1) 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得质量分数。

(2) 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得质量比为 时,表明合金中得锌与稀硫酸中得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常见错误】学生出现得错误很多,有得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来进行计算,有得直接运用稀硫酸得质量来进行计算,还有得将化学方程式都写错了。

【错因分析】此题富有新意,不仅考查了学生得计算能力,而且考查了学生处理信息得能力。由第一次实验与第二次实验可以瞧出,虽然所取合金得质量均为25 g ,但耗酸得质量不同,生成氢气得质量却均为0.4 g ,说明生成氢气得质量就是由所取合金得质量决定得,此时锌全部反应而酸可能有剩余,根据化学方程式,由氢气质量可以算出25 g 合金中锌得质量,从而求出合金中锌得质量分数。把第三次实验数据与前两次实验数据比较,所取得合金质量加倍,但生成得氢气质量却未变,仍为0.4 g ,说明生成氢气得质量就是由所加酸得质量决定得。此时锌过量而酸完全反应,由此可推出,要生成0.4 g 氢气需要酸得质量。通过分析可确定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教学对策】应该注重化学方程式得书写练习,规范解题步骤,进而提高学生得信息处理能力。 (1) 由第一次实验与第二次实验可知,取25 g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0.4 g 氢气时,酸可能有剩余,而其中得锌全部反应。

设25 g 合金中含锌得质量为x

Zn +H 2SO 4=ZnSO 4+H 2↑

65 2

x 0.4 g

x

65=g 4.02 x =13 g 合金中锌得质量分数为g

25g 13×100%=52% (2) 1∶4

例4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实验中误差忽略不计):

甲乙丙丁

到用稀硫酸得质量 / g 100 100 100 200

加入金属锌得质量/ g x 1、25x 2x 2x

生成氢气得质量/ g 0、4 0、5 0、6 0、8

计算:(1)甲同学加入金属锌得质量x

(2)稀硫酸中溶质得质量分数。

【错解】

解:设参加反应得硫酸质量为y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98 2

x y 0、4g

65 : 98 : 2 = x : y : 0、4g

x = 13g y = 19、6g

19、6g ÷ 100g = 19、6%

答:甲同学加入金属锌得质量13g,稀硫酸中溶质得质量分数为19、6%。

【错解分析】解答本题得关键就是分析多组数据中稀硫酸与金属锌得质量,从中筛选出符合题意得数据。其方法就是以定量得一种物质为标准,分析另一种物质得质量变化对实验结果得影响。甲、乙、丙三组数据,稀硫酸得质量为100g时,随加入金属锌得质量增加,生成氢气质量增多,说明在甲、乙同学得实验数据中金属锌均完全反应;在丙、丁两组数据中金属锌均为2x,随加入稀硫酸量得增加生成氢气质量增多,说明丙同学实验中稀硫酸完全反应;丁同学得实验数据恰好就是甲同学实验数据得2倍,故丁同学实验中金属锌完全反应,稀硫酸有剩余。根据甲、乙或丁同学实验中产生得氢气质量可以算出参加反应得锌得质量;根据丙同学得实验中产生得氢气质量可以算出参加反应得硫酸质量,进而求出硫酸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

所以错例中金属得质量计算正确,但稀硫酸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计算错误。

【正确】

解:Zn + H2SO4 == ZnSO4 + H2↑

65 2

x 0、4g

65 : 2 = x : 0、4g

x = 13g

设稀硫酸中溶质得质量为y

Zn + H2SO4 == ZnSO4 + H2↑

98 2

y 0、6g

98 : 2 = y : 0、4g

y = 29、4g

29、4g ÷ 100g = 29、4%

答:甲同学加入金属锌得质量13g,稀硫酸中溶质得质量分数为19、6%。

例43、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得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得Na2CO3溶液,她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她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

溶液,加入Na2CO3溶液得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得关系如右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得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

明滤液中得溶质除含有CaCl2外,还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析:本题得难点在于物质性质与图形结合再与计算数据得分析,

把握住在没有消耗完盐酸前,碳酸钙沉淀不会从溶液只出现,然后再依据题目给得数据进行计算,

(1)HCl 或盐酸

(2)解:分析图意,(25 g-5 g) Na 2CO 3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全部反应,生成5 g 碳酸钙沉淀

设:20gNa 2CO 3溶液中溶质得质量为x

Na 2CO 3+CaCl 2= CaCO 3↓+NaCl

106 100

X 5g

106:100=x :5g

X=5、3g

该Na 2CO 3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

为×

100%=26、5%

[变式练习]小明想探究一部分变质为得碳酸钠得氢氧化钠得含量,取样品5、06 g 于烧杯里,向其中滴入10%得稀盐酸,所加稀盐酸得质量与产生气体得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求反应完毕后产生二氧化碳得质量?

(2) 原固体中氢氧化钠得质量分数就是多少?

例44、50g Ca(NO 3)2溶液与50g K 2CO 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 沉淀。反应得化学方程式就是:K 2CO 3+Ca(NO 3)2==CaCO 3↓+2KNO 3。

请计算:

(1) 参加反应得K 2CO 3得质量。

(2) 过滤后所得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

[常见错误] 解:设K 2CO 3得质量为x ,生成KNO 3得质量为y

K 2CO 3 + Ca(NO 3)2 == CaCO 3↓ + 2KNO 3

138 100 202 x 5g y

g g x g 9.610051385100x 138=?== g g y y 1.1010052022025g 100=?=

= (1) 参加反应得K 2CO 3得质量为6、9g

(2)所得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为:%1.10%10050g g 50g 1.10=?+ 

答:K 2CO 3得质量为6、9g ,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为10、1%

[错因分析]考虑问题不全面。反应后所得得溶液质量应就是反应前溶液得总质量减去沉淀CaCO 3得质量,因为5g CaCO 3难溶于水,不就是溶液。

[教学对策]做些类计算题,只要涉及溶质质量分数得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分析透彻,找准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不可想当然去做。

解:设K 2CO 3得质量为x ,生成KNO 3得质量为y

K 2CO 3 + Ca(NO 3)2 == CaCO 3↓ + 2KNO 3

138 100 202

x 5g y

(1) g g x g

9.610051385100x 138=?== (2) g g y y 1.1010052022025g 100=?=

= 反应后溶液得质量=50g + 50g —5g = 95g

所得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为:%6.10%100g

95g 1.10=? 答:K 2CO 3得质量为6、9g ,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变式练习]氯化钠就是一种重要得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

氢氧化钠等物质,发生得化学反应如下:

2NaCl + 2H 2O Cl 2 ↑+ H 2 ↑+ 2NaOH

现取一定质量得溶质质量分数为10%得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

完全反应时,

停止通电。生成氯气得质量与时间得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计算:

(1)参加反应得氯化钠就是多少克?生成氢气多少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就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

[变式练习] 实验室现有一瓶久置得20%得氢氧化钠溶液100g 。某同学取该溶液得1/10于锥形瓶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然后滴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当反应恰好完全时,用去稀盐酸得体积为17、40mL 。

已知:常温下,所用稀盐酸得密度为1、05g/cm 3。可能用到得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a -23Cl -

35、5

(1)计算所用稀盐酸得溶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1%)

(2)已知,用此方法测得得稀盐酸得溶质质量分数有误差。若该同学得实验操作及计算过程均无误,则造成该误差得原因之一可能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5、恰好完全中与50g 质量分数为16%得烧碱溶液,需要多少克质量分数为10%得盐酸?

[常见错误]: 设需10%得盐酸质量为X 。

NaOH+HCl=NaCl+H 2O

40 36、5

50g X

40:36、5=50g:X

解得X=45、625g

[错因分析]:化学方程式反映得就是各纯净物得质量关系,所以代入化学方程式得各物质都应就

是纯净物质量。此题错在代入化学方程式得50g (16%得烧碱溶液得质量)与所设得未知数X (10%得盐酸得质量)都就是混合物得质量,解题时应把两者换算成纯净物得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正确得解题过程略,答案为73g 。

[教学对策]:代入化学方程式得各物质得量应就是纯净物得质量,无论就是已知物质还就是待求物质必须就是纯净物得质量。①若就是溶液质量:应乘以溶质质量分数转化成溶质得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②若就是混合物质量:应乘以纯度转化成纯净物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③若就是气体体积:应乘以密度转化成气体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

[变式练习] 恰好完全中与36、5g 质量分数为10%得盐酸溶液,需要多少克质量分数为10%得烧碱溶液?

例46、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得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得质量(g ) 5 10

15 20 生成CO 2得质量(g ) 1.76

3.52 4.4 m (1) 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2) 表中m 得数值就是

(3) 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得质量分数。

【常见错误】: 可以判断第4次矿石有剩余。

【错因分析】:审题不清,马虎出错。

【教学对策】: 这就是一道有数据分析得计算题,学生要分析表格中稀盐酸与石灰石质量之间得关系。四次盐酸得量就是一样多得,关键就是样品参加反应之后,根据生成得CO 2得质量关系进行分析哪几次反应中矿石剩余,第一次加入5 g 矿石样本,产生CO 2得质量1.76g ,第二次加入10 g 矿石样本,产生CO 2得质量3.52g ,就是第一次得2倍,说明第一次反应中矿石完全反应,稀盐酸剩余,第三次加入15 g 矿石样本,产生CO 2得质量4.4g ,不就是第一次得3倍,说明第三次反应中稀盐酸完全反应,矿石有剩余,第四次加入20 g 矿石,稀盐酸更不足,矿石也剩余,产生CO 2得质量仍然为4.4g 。第三问要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得质量分数可以选择第一或第二次中得数据就可算出。

【变式练习】: 某学校得学习小组对当地得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得质量分数,采用得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 ,把80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得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1) 上表中n 得数值为___________。 (2)样品中

碳酸钙得质量分数就是____________。

(3)求盐酸中溶质得质量分数。

2323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得稀盐酸。放出气体得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得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烧杯中溶液得pH 7(填>、=、<)。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烧杯中为不饱与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得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常见错误]1、pH =7

2、设原混与物中碳酸钠得质量为X ,生成NaCl 得质量为Y 。

Na 2CO 3+ 2HCl==2NaCl+H 2O+CO 2↑

106 73 117

X 73g Y

序号 加入稀盐酸得质量/g 剩余固体得质量/g 第1次 20 11 第2次 20 6 第3次 20 2、8 第4次 20 n

106﹕73=X﹕73 g X=106×73g÷44=106 g

117﹕73=Y﹕73 g Y=117×73g÷44=117 g

18﹕73=Z﹕73g Z=18×73g÷44=18 g

所得溶液中氯化钠得质量分数为:117 g÷(73g+106g)×100%=65、36%

[错因分析]1、审题不认真误认为73g就就是HCl得质量。2、读图能力差不知A、B两点得意义及区别。3、对溶液得组成不明确。

[教学对策]1、要养成认真审题得习惯,明确反应物就是溶质而非溶液。

2、读坐标图时应注意:(1)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2)曲线或线段得变化趋向及意义。(3)要明白曲线得起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及终点得意义。

3、反应后溶液得质量包括各种溶解在液体中得溶质得质量及溶剂得质量。

计算方法一般为:反应前各物质得质量总与减去反应后各种固体与气体得质量。

[正确答案]1、pH < 7

2、设原混与物中碳酸钠得质量为X,生成NaCl得质量为Y,生成CO2得质量为Z。

Na2CO3+ 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

X 73g×10% Y Z

106﹕73=X﹕73g×10% X=106×73g×10%÷44=10、6 g

117﹕73=Y﹕73g×10% Y=117×73g×10%÷44=11、7 g

44﹕73=Z﹕73g×10% Z=44×73g×10%÷44=4、4 g

所得溶液中氯化钠得质量分数为: (11、7g+20、4g—10、6g) ÷(20、4g+73g—4、4g) ×100%=

24、16%

[变式练习] 50g Ca(NO3)2溶液与50g K2CO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反应得化学方程式就是:K2CO3+Ca(NO3)2==CaCO3↓+2KNO3。请计算:

(1) 参加反应得K2CO3得质量。

(2) 过滤后所得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

例48、镁易被空气中得氧气氧化成氧化镁。现有一卷标签上标明120 g 得镁带,称其质量为136 g(假设除镁被氧化外,没有发生其她任何变化,且氧化就是均匀得)。试计算

(1)被氧化得镁得质量就是多少克?

(2)称取上述变质得镁带6、8 g 加入到足量得盐酸溶液中反应,试计算反应产生氢气得质量就是多少克?

[常见错误]设被氧化得镁得质量为X,6、8g已变质得镁带与足量得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得质量为y。

2Mg+ O2==2MgO↑

48 80

X 16g

48﹕80=X﹕16 g X=48×16g÷80=9、6 g

则6、8 g镁带中含镁得质量为:(120 g -9、6 g)÷136 g×6、8 g =5、52 g

Mg+2HCl = MgCl2 + H2↑

24 2

5、52 g y

24﹕2=5、52 g﹕y y=5、52 g×2÷24=0、46 g

答:略。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分析错误:镁带经氧化由120g变成136g,质量增加了16g,这16g并非氧化镁得质量。因为由镁转变成氧化镁质量增加得部分只就是空气中提供得氧元素得质量,不含镁元素,解答此题用差值法较容易。

[教学对策]此类计算题至少要读两遍,认真分析变化得本质,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各数据分析透彻后,再动笔答题。

设被氧化得镁得质量为X,6、8g已变质得镁带与足量得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得质量为y。

初中化学除杂专题(可直接打印)

初中化学除杂专题(可直接打印) 一、解除杂题的原则、要领、方法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六种常用方法:方法适用范围或原理举例化学方法化气法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除NaCl中Na2CO3,可加适量稀HCl:Na2CO3+2HCl=2NaCl+ CO2↑+ H2O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除去NaOH中的Na2CO3,可加适量的Ca(OH)2:Na2CO3+ Ca(OH)2==CaCO3↓+2NaOH置换法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除Fe SO4中的Cu SO4,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CuSO4+Fe==Cu+Fe SO4溶解法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适量稀硫酸,再过滤:CuO+ H2SO4==CuSO4+ H2O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除CaO中的CaCO3可加热:CaCO3CaO+ CO2↑转化法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除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O+CuOCu+CO2 二、常见物质的除杂 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 1、CO2(含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2、 CO2(含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 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 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二、固体除杂: 1、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将活泼金属用酸溶解) 2、 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3、 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 4、 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5、 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 6、 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CaO 与水反应溶于水) 7、 CaCO3(含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CaCl2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 8、 CaCl2(含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9、 Ca(OH)2(含CaO):加足量水。(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三、溶液除杂: 1、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有关反应:

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

初中化学错题集 一、选择汇总 例1.1 gH 2和10 gO 2在一密闭容器内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 A.1 g B.9 g C.11 g D.10 g [常见错误]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1 g H 2 和10 gO 2的质量总和为11 g ,选C 。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充分反应与恰好完全反应混淆。恰好完全反应是指各种反应物都正好用完,没 有剩余;充分反应是指某一种物质已经反应完了,化学反应不能继续,而其他参与反应的物质还可能有剩 余。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要满足一个确定的质量比,并不是提供的各物质都一定能恰好 完全反应,H 2与O 2反应时的质量比为1﹕8而不是1﹕10。 [教学对策]在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多种反应物,依据反应物的量求某种生成物的质量时,若提供多种 反应物的数据而题目又没有说恰好完全反应时,此类题目往往有陷阱,可能有物质剩余,解题要小心。解 题时要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根据消耗完的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本题根据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1 gH 2只能和8 gO 2反应,而提供的10 gO 2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还剩余2 gO 2,所以生成水 的质量应该为9 g ,正确选项B 。 [变式练习]现有20 gH 2和O 2的混合气体在一密闭容器内引燃,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还有2 g 气体, 则原混合气体中O 2 的质量是( ) A.2 g B.16g C.18g D.16g 或18g 答案D 例2.经测定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不可能是化合物 D.不可能是纯净物 [常见错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单质也一定是纯净物,选A 、 B 或AB 。 [错因分析]记忆、理解错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等多种物质,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中可能有多种单质,它就属于混合物(即 不是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不可能是化合物。 [教学对策]本题只有真正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物质的分类知识和同一种元素能形成多种不同的 单质的知识后,才能顺利解答,正确选项C 。 例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 g 二氧化碳和5.4 g 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常见错误】本题重点考查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以及与化学式相关的判断和计算,综合性强,得 分率不是太高,常会误选A 、B 、D 。 【错因分析】误选A 的原因是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没有真正把握,误选B 、D 的原因是对化学 相关知识的判断和计算欠缺。根据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 素和氢元素,可能还含有氧元素。从生成物的质量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8.8g × 4412=2.4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5.4g ×18 2=0.6g ,所以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2.4g ∶0.6g =4∶1,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124.2∶1 6.0=1∶3。所以正确答案只有C 。 【教学对策】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

(完整版)初中化学物质除杂(提纯)专题完整版

除杂(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 除杂(提纯)的原则:三原则:①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不引入新杂质; 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四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 ③选择适宜试剂(注意加入的试剂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④如果在具体操作中还应注意所加试剂的量和操作语言的描述。 一.物理方法 1.过滤法:用来除去可溶物和不溶物 常见不溶于水的沉淀有:AgCl、BaCO3、BaSO4、大多数的碳酸盐、以及Cu(OH)2、Fe(OH)3、Al(OH)3等氢氧化物、MnO2等。 例:KCl(AgCl): Na2SO4 (BaSO4): KCl(MnO2): 2、结晶法: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湿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Ca(OH)2 例: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 A. NaNO3 Na2CO3 B. NaNO3 NaCl C. NaOH Mg(OH)2 D. NaCl BaSO4 3. 磁铁吸引:分离有磁性和无磁性的: 铁粉和硫粉 铜粉和铁粉 4. 洗气法: H2(H2O) CO2(H2O) 二.化学方法:(沉淀法、气体法、置换法、吸收法、其它法) 1.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Cl( Na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 ( 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NO3 (H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Mg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一般规律为:CO32-+ 强酸= CO2;NH4+ + OH- = NH3 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Cl( 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O4(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l2溶液(盐酸) KCl (NH4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NO3(K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O4(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难)训练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难)训练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D.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表面会形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 2.下列关于混合物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将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 C.除去硝酸钾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蒸发结晶后过滤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3.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 颜色红橙绿蓝紫 pH范围1~34~56~78~1011~14 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 A.由红到蓝B.由绿到橙C.由蓝到绿D.由紫到红 4.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等体积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 A.5.4g B.5.68g C.6.5g D.7.09g 5.将一根铁棒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铁离子B.“”表示铜离子 C.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D.反应后铁棒质量减小 6.两个或多个同时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 A.H2S3O9B.H2S2O7C.H2S4O13D.H2S5O16

中考化学错题精选100题

中考化学错题精选100题 吉安县教学研究室陈人昌 2014年10月 前言 从教初三化学十五年来,总有一个想法:将学生在平时考试或练习中的错题收集起来,整理成章,一是方便各位同行在命题时作个参考,二是便于自已对试题进行一些研究提供帮助,于是我将近几年来学生在平时考试或练习中的错题收集起来,整理如下,若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熟石灰 B 干冰 C 小苏打 D 金刚石 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固体物质的是( ) A He B.C60 C. H D. Al 3.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Mg B CuCl2 C Ba(OH)2 D HNO3 4.下列各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干冰、盐酸 B.红磷、纯碱、石油 C.水银、生石灰、天然气 D.金刚石、熟石灰、空气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C.在复分解反应中,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发生变化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后,可变废为宝,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H2O2 C.CO2 D. SO2

7、预防“禽流感”可用O.5%的漂白粉溶液作为消毒剂。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价 B.+2价 C.+7价 D.-1价 8.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 示的分子是() A.HCHO B.CO2 C.NH3 D. CH4 9.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0.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B.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C.在阴离子中,质子数一定少于核外电子 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11.下列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与练习题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与练习题

初中化学除杂专题 一、明确目的 物质除杂又叫物质提纯,即把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出去,得到较纯净物质 的过程。明确要得到的是什么物质,除了此物质之外,其它的都不能存在。 二、除杂原则与技巧 简单概括为:不增,不减,易分, 最佳,重在积累。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被提纯物质不能减少,如加入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 与被提纯物反应。 (3)易分:操作简单,容易分离。 (4)最佳: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 (5)知识重在积累,熟练贯通,灵活运用。尊重事实,合理应用。 三、常用除杂方法: 1、物理方法:过滤法、降温结晶法、蒸发结晶法、利用物质的磁性等。 2、化学方法:沉淀法、气化法、置换法、中和法、吸收法。 三、初中常见物质提纯方法总结 物质杂质除杂方法 CO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H2、CO2、O2H2O通过浓硫酸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O2、H2、CO CO2、S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洗气CO2HCl通入碳酸氢钠钠溶液中洗气 Cu Fe、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Fe 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Cu CuO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CuO 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CaO CaCO3高温煅烧 CaCO3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O3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l2 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NaCl NaHCO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 3 KNO3 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NaCl KNO3蒸发结晶;降温结晶(硝酸钾在水中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 大) NaNO3NaCl加入适量AgNO3过滤 NaCl CuSO4加入适量Ba(OH)2,过滤 NaOH NaCO3加入适量Ca(OH)2,过滤 NaCl Na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Na2SO4CuSO4加适量NaOH溶液

初中化学复习资料

中学化学实验中学生常见的错误 1.加热固体物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完毕,先移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中取出,使水倒流,试管破裂。 2.把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没有将试管夹夹在离管口1/3的位置,而是夹在试管的中部。 3.倾倒液体时,掌心没有对着瓶上标签,试剂瓶盖没有倒放在桌子上。 4.用量具(量筒和滴定管等)量取液体时,视线往往在上方,量出液体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大。没有掌握“量具上的刻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读法。 5.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没有将导管先插入水里,或插入水中太深,气体无法逸出。 6.使用滴管时,将滴管口伸入试管并触及试管内壁。 7.在做实验时,试剂瓶塞张冠李戴,如将盛氯化钡溶液的滴瓶管放到盛稀硫酸的滴瓶上,或者相反,造成试剂污染。 8.药品用量太多,如硝酸与铜反应,铜量太多,生成大量的毒气,既影响健康又浪费药品。 9.用玻璃棒蘸取一种溶液后,没有用蒸馏水洗干净就去蘸取另一种溶液;或用药匙取粉末药品时,没有用纸将药匙擦干净,就去取另一种药品,造成严重污染。 10.试验氨的溶解性时,用湿的试管收集;检验试管或集气瓶是否充满氨气时,红色石蕊试纸没有用水润湿。

11.做中和滴定实验时,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了后又用待测试液洗,使待测溶液的实际用量大于用移液管所取的量,使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量增多,造成误差。 1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没有用棉花堵住试管口,使高锰酸钾进入导管污染水槽。 1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将集气瓶倒置在水中,集气瓶没有灌满水或者根本没有灌水。 14.实验结束时,没有将所用玻璃器皿洗干净,桌面也没有整理好,影响下一节课的实验。 15.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用手拿着酒精灯或者酒精灯的位置不当,不是太高就是太低。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

初中化学除杂专题可直接打印

初中化学除杂题型解题技巧总结 一、解除杂题的原则、要领、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二、常见物质的除杂 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 1.CO2(含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2.CO2(含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二、固体除杂: 1.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将活泼金属用酸溶解)2.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3.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4.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5.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 6.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CaO与水反应溶于水) 7.CaCO3(含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CaCl2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8.CaCl2(含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9.Ca(OH)2(含CaO):加足量水。(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三、溶液除杂: 1.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有关反应:Fe+H2SO4=FeSO4+H2↑;Fe+CuSO4=Cu+ FeSO4

初中化学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初中化学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 工制成的肥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三化学肥料 知识点和例题解析,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常见化肥的种 类和作用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 和熟记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 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 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 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 以下几点: 1.对于常见化肥的种类来说,可以联系着物质的元素组成 中所含有的氮元素(或磷元素、或钾元素),来理解和识记.并且,要注意如果同时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才是复合肥(它属于纯净物). 2.对于常见化肥的作用,可以采用“氮浓绿,余两抗”这 样的口诀来识记.其中,“氮浓绿”是指氮肥能使植物生长 茂盛、叶色浓绿;“余两抗”是指余下的磷肥和钾肥两种化 肥的作用为“两抗 [ 磷肥是抗寒和抗旱(不过,它还有促进早熟、籽粒增多和籽粒饱满的作用),而钾肥是抗病虫害和抗 倒伏 ] ”.

3.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即铵盐的化学性质),是指它能够与 碱反应释放出氨气(降低了肥效),所以在使用它时,一定要 注意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4.对于复合肥的判断,要注意两点:( 1)它是纯净物,( 2)它的元素组成中必须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 两种或两种以上.(马上点标题下蓝字 '初中化学 '关注可获取 更多学习方法、干货!)化肥的简易鉴别其中,最常用的氮肥 的区分方法如图所示: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 肥的简易鉴别,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 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对化肥(或物质)进行鉴别时,一般是先物理方法上 着想,然后再考虑化学方法. 2.对于氮肥的区分来说,一般都是根据铵态氮肥的特性(或铵根离子的检验、铵态氮肥的检验、铵盐的化学性质)来进 行.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是指它能够与碱反应释放出氨气 (易挥发,有刺激性的气味,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 例 1 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 ,它属

(完整版)初三化学易错题集含答案(绝对有用)

历次考试得分率较低题集 一、九月月考 4、(42%)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 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10、(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二、十月月考 5、(32%)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13、(66%)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4、(4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洁净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高锰酸钾④铜⑤自来水 ⑥硫燃烧后的生成物⑦液氧⑧电解水后的生成物 27、(53%)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粒子总数为。 28、(57%)已知铁、铜、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64、65,现有相同质量的1g铁、铜、锌,其中含有原子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三、十一月月考 5、(42%)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 A、珠江水 B、矿泉水 C、煮沸的水 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10、(55%)27克铝箔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后的生成物的总质量是 A、约等于27克 B、一定小于27克 C、一定大于27克 D、一定等于27克 22、(61%)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都是我们学习过的粒子,试回答:(4分) (1)水是由聚集而成的;(2)氧分子是由结合而成的; (3)铁是由结合而成的;(氢原子的原子核是由构成的。 四、期末考试 7、(56%)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 B、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 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 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

初中化学中“错题本”的妙用

初中化学中“错题本”的妙用 摘要:在初中化学的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对做错一些题目。如何应对这些错题,对学生成绩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联。而错题本就是错题整理的法宝.因此,指导学生如何建立使用“错题本”,培养学生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错题本;建立使用 化学作为初三新开设的学科,学生对其学习方法没有很好的掌握。在学习中,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许多题目讲过了、做过了、考过了,但最终还是错了,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隐藏了知识上的漏洞。因此,建立一本错题本,对重点知识特殊记忆,是免入“陷阱”的最好方法。但有的同学建立和使用了错题本后,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效果。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建立和使用错题本显得尤为关键。 1.“错题本”的作用 1.1 “错题本”能改变学生对错误的态度 对待错题的态度是减少错题的关键。因为错题能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而不能因为错题少或错误简单就忽视它。在错题中有一部分是因为粗心做错的,

可能就是一个小数点或一个符号这时把它原题抄下来,并在旁边订正。考试之前翻看,能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1.2 “错题本”能改掉做题马虎的坏习惯 在整理“错题本”的过程中,学生会重新审题,调整思路并仔细记录错因,相应的公式及原理等。在平时翻阅时,“错题本”可以起到“敲打”的作用,从而逐渐使学生改掉做题马虎的习惯。 总之,“错题本”是学生自身错误的汇总,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面对错题,同时整理错题本的过程也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和整理做题的思路,加深印象,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错题本”的准备工作 2.1 在收集错题之前,学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1. 仔细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 2. 写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及相应的原理。 3.对于有多种解题方法的题目,要进行对比归纳,选择最佳方法。 4. 对错误的题目进行变式训练,巩固知识点。 3 错题本的指导与使用 1.整理错题,归纳类型

初中化学除杂专题含答案

) (2012.宁波市)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4.初中化学除杂专题分离方法除杂试剂序号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A 蒸发结晶稀盐酸氯化钠固体(碳酸钠))德阳)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合理的是(1.(2012· B 金属铜过滤氯化铜溶液(氯化锌)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选项物质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洗气)A KCl KSOBa(NO 2 4 32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水过滤Cu CuO B 空气中灼烧5.(2012.株洲市)下列选项中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右边为除杂试剂,其中不合理的是...NC CO 澄清石灰水2 2 A.氯化钠固体(碳酸钙)水 D Ca(OH)CaCO 盐酸32 B.氧气(水蒸气)浓硫酸)淮安市)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2.2012.C.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铁粉 ,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泰州市)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6.(2012. )正确的是( 操作方法样品成分所选试剂序 A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水)KCl(MnO2 3.的一组是菏泽市)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2012.... B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NaCONH HCO 3234 C NaCl(KNO)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3D NaCl(MgCl)过量NaOH溶液过滤、蒸发结晶2

7.(2012?绍兴)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11.(2012.鸡西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下表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苏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8.(2012?...)﹣降温结晶B.NaCl溶液(KNO )﹣用生石灰(A.OHO322除去杂质的方法选项物质杂质 COCaCOC.粉末(Na)﹣加水过滤D.COK)﹣加适量盐酸KCl溶液(32233NaCl A 加入水溶解,过滤,蒸发泥沙 ) (2012.眉山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是( 9 OB 水蒸气通过足量的浓硫酸2

初中化学错题集及答案

初中化学错题集 一、其他资料 1.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 B、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 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 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 2.实验室里将白磷放在水里保存,据此对白磷性质作出如下推测,不准确的是 A、它易与氧气反应 B、它遇水不反应 C、它难溶于水 D、它比水重 3.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 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5.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 A、珠江水 B、矿泉水 C、煮沸的水 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6.下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锥形瓶中放入天然水和新鲜水草,瓶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一段时间后,U型管左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和锥形瓶中液体的pH变化分别是 A、升高、升高 B、升高、降低 C、降低、升高 D、降低、降低 7.(多选)已知粒子R2+的质子数是N,据此还不 能确定该粒子的 A、元素种类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化合价 二、创新学练案 1.(P16)现有一台托盘天平,最多可称量到100 g,最准能称准到0.1g,标尺的最大刻度为5g。若用这台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粉末28.3g,应取用的砝码是 A、25g砝码一个,3g砝码一个 B、20g砝码一个,5g砝码一个 C、5g砝码五个,3g砝码一个 D、20g砝码一个,8g砝码一个 2.(P60)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烧更旺 B、燃着的木条熄灭 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变化 3.(P169)高压输电网中的铁架与导线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连接,由于长期暴露在室外,

初级中学化学常考题型

初三化学易错选择题专项训练 1.许多同学喜欢吃烧烤食物,烧烤常用木炭作燃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室内烧烤时要注意通风 (B)烧烤有时看到的黄色火焰是木炭燃烧产生的 (C)烧烤时扇炭火是为了降温 (D)用含硫的焦炭代替木炭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2.下列对酒精灯和酒精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用酒精灯加热物质——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灯芯的酒精与空气隔绝 (D)存放酒精时远离火源——主要是防止酒精挥发 3.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A)(NH4)2SO4溶液的p H可能小于7 (B)土壤板结可能是长期施用(NH4)2SO4造成的 (C)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OH)2 (D)草木炭(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可能呈碱性 4.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 (B)常温下可用Fe与AgCl反应制取Ag (C)可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D)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5.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pH均为7 (B)工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淡水 (C)地球上总储水量很多,但淡水量很少(D)水能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 6.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能与氧气、水蒸气同时发生反应的是 (A)铁粉(B)生石灰(C)浓硫酸(D)氢氧化钠固体

九年级上总复习(化学错题集)

化学部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纯净的空气 B .矿泉水 C .冰水共存物 D .铁合金 2. 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氧化铜——氢氧化铜 B.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C.二氧化硫——Na 2SO 3 D.氯化镁——硝酸镁 3. 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 .Al 2(SO 4)3 B .CuSO 4 C .H 2SO 4 D .AgNO 3 4. 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则有关变化情况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5. 下列物质制备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方案是( ) 6. 某校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该实验室新购进部分生石灰和纯碱,应将它们分别放在 A .③和① B .④和① C . ③和④ D .①和② 7. 若将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 A .质量都增大B .溶液的酸性都增强C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D .溶液的pH 都变小 8.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 A. SO 2 B. O 2 C. NH 3 D. CO 2

9.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最好选用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钡溶液 10.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 () A.Ag+和CO32- B.Ag+或SO42- C.SO42- D.Ag+ 11.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 2 O)、氢 离子(H+)和氯离子(Cl﹣).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1)A中的试管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2)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把A中试管内试剂改为Mg和稀盐酸,___(填“会”或“不会”)出现与上图相同的现象。 (4)在A、B、C中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用A、B、C和“>”、“<”、 “=”表示) 13.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钠、硝酸钡、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2)取少量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得到白色沉淀。(3)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实验室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和KNO3溶液,要求只用无色酚酞一种试剂鉴别它们.请 完成如下实验. (1)取少量三种溶液分别加入A、B、C三支试管中,各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A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则A试管中的是 ____溶液. (2)任取剩下的两种溶液中的一种,滴入上述实验后的A试管中,若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液 ________ ,则滴入的是 _________ 溶液。

(完整版)初三化学-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练习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

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待区分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 A 合成纤维和纯羊毛取少量灼烧,并闻气味 B 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取少量加BaCl2,观察有无沉淀 C 黄金和黄铜观察颜色 D 白醋和水闻气味 8、下表中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9、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气体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MnO2粉末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CO2 HCl 将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 KCl溶液CaCl2加入适量碳酸钠,充分反应后过滤 10、若N2中混有少量的H2、CO2和水蒸气,欲将这些杂质完全除去,要用下列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③通过NaOH溶液④通过浓盐酸。以下操作组合,哪一种组合最好() A、①③④ B、③②① C、③①④ D、④②③ 1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的是…() A.CuSO4 (Na2SO4) B.C (CuO) C.CO2 (CO) D.NaCl (MgCl2) 12、某电池厂排放的污水pH=4,并含有重金属离子Pb2+,下列合理的治理方案是向污水中加入…………………………………………………………() A.石灰石和铜粉 B.生石灰和铁粉 C.纯碱和木炭粉 D.烧碱和铝粉 13、某溶液中含有 AgNO3、Ba(NO3)2、Cu(NO3)2三种物质,要使溶液中的Ag+、Ba2+ 和Cu2+分别生成沉淀并加以分离,可使用的试剂有:① NaCl 溶液,② Na2CO3溶液,③ NaOH 溶液,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 易错题 1、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易错题2、集气瓶中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试剂是() A.铁B.红磷C.木炭D.硫黄 易错题3、下图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该图说明了()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D.水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易错题4、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时,提纯的方法是() 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B.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加入足量盐酸,待反应完全后过滤 易错题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生铁和钢都不能完全溶解在盐酸中 C.锯条上的烤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D.钢是由生铁炼制而成的,因此钢不会生锈 易错题6、可由金属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A.CuCl2B.FeCl3C.AgCl D.AlCl3 易错题7、向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溶液中插入一铁钉,片刻取出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不溶物一定是Cu B.不溶物一定是Fe C.不溶物一定含有Cu,但不一定含有Fe D.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 易错题8、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都是混合物 C.溶液各部分性质不同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易错题9、下列对“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的理解正确的是()A.20 ℃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B.20 ℃时,100 g 硝酸钾溶液中含31.6 g 硝酸钾 C.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 ℃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易错题10、现有30 ℃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 易错题1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碱一定含有氧元素,盐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酸、碱、盐都一定含有氧元素C.酸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一定不含有氢元素 D.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易错题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0 的溶液是中性溶液B.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用pH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可将pH 试纸浸入溶液中 D.某溶液的pH=10,该溶液滴入酚酞溶液时,溶液呈红色

初中化学除杂质试题

初中化学除杂质试题 例1粗盐中混有Mg2+、Cu2+、SO42—和泥沙,为了除去杂质在实验室中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⑴过滤;⑵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⑶加入适量的盐酸;⑷加过量Na2CO3溶液;⑸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⑸⑷⑵⑴⑶B⑴⑵⑶⑷⑸C⑸⑷⑶⑵⑴D⑴⑸⑷⑵⑶ 例2用Na2CO3、BaCl2(Ba2+有毒)、盐酸三种药品除去食盐中含有的Na2CO3、Na2SO4,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则加入药品的合理顺序是。 例3现有一包NaCl固体其中混有少量硫酸钠和氯化镁,可通过以下实验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请将正确合理的操作顺序填入括号中,并简要回答 ⑴~⑶题 ()在溶液里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然后过滤 ()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然后过滤。 ()将混有杂质的NaCl完全溶解于水。 ()在滤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 H值等于7 ()蒸发结晶 ()在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过滤 ⑴为什么要加入稍过量的Na2CO3 ⑵为什么要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7 。 ⑶写出上述两步骤的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例4某粗盐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将杂质除去,⑴过滤;⑵加适量盐酸;⑶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⑷加过量碳酸钠溶液;⑸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正确操作顺序是() A⑸⑷⑶⑴⑵B⑴⑵⑶⑷⑸C⑴⑸⑷⑵⑵D⑸⑷⑶⑵⑴ 例5要除掉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镁等杂质。现设计一个除杂质的方案:把盐溶液 溶于水,过滤成澄清溶液,再进行下列各步骤的处理:①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②用盐酸调节PH值至溶液呈微酸性;③加入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④过滤废弃滤出的沉淀;⑤加入碳酸钠溶液至沉淀完全;最后蒸发浓缩使NaOH晶体析出,对上述各处理步骤的顺序安排合理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①⑤④② C ②①③④⑤D②③⑤④① 例6为了除粗盐中的氯化钙、硫酸镁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四项操作(同时过滤操作) ⑴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⑵加加适量的盐酸⑶加过量Na2CO3 ⑷加过量NaOH溶液下列操作的顺序属于正确的是() A⑴⑵⑶⑷B⑶⑷⑴⑵C⑴⑶⑷⑵D⑷⑴⑵⑶ 例7欲用含有少量氯化钙的氯化钠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的氯化钠溶液,设计了下面所示的操作方案。根据方案中所示回答下列各问:

最全最完整初三化学易错题集

得分率较低题集历次考试 十月月考 5、(32%)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13、(66%)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4、(4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洁净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高锰酸钾④铜⑤自来水 ⑥硫燃烧后的生成物⑦液氧⑧电解水后的生成物 27、(53%)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粒子总数为。 28、(57%)已知铁、铜、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64、65,现有相同质量的1g铁、铜、锌,其中含有原子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九月月考 4、(42%)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 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10、(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第九单元测试(溶液) 1、(40%)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A、酒精 B、熟石灰 C、二氧化碳 D、硝酸钾 4、(35%)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10%)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三月月考 6、(54%)在相同温度时,食盐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比较 7、(52%)下列物质中铁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FeO B、Fe2O3 C、Fe3O4 D、FeS 10、(50%)许多化学反应都可在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 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 B、用料节约,减少成本 C、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D、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 11.(60%)二氧化碳气体通人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最后溶液的颜色为()。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