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阅读答案
《爷爷一定有办法》阅读题(有答案,内容全)

《爷爷一定有办法》阅读题(内容全,有答案)一、填空题1、故事里出现的人物有爷爷,有约瑟,有妈妈,还有(B)。
A.叔叔B.小老鼠一家2、当约瑟和妈妈不能解决问题时,约瑟就去找(A)。
A.爷爷B.爸爸3、每当约瑟找爷爷帮忙时,总会说一句(A)。
A.爷爷一定有办法B.爷爷真厉害4、故事最开始发生的时间是在约瑟(B)的时候。
A.读书B.还是娃娃5、在约瑟是娃娃的时候,爷爷给约瑟做了一条(A)。
A.毯子B.被子6、当约瑟的毯子又旧又破时,爷爷把它改成了(B)。
A.雨伞B.外套7、当约瑟的外套缩水、变小时,爷爷把它改成了(A)。
A.背心B.手套8、当约瑟的背心粘上了胶水和颜料时,爷爷把它改成了(B)。
A.围裙B.领带9、当约瑟的领带脏了,变形时,爷爷把它改成了(A)。
A.手帕B.毛巾10、当约瑟的手帕用得破破烂烂、斑斑点点时,爷爷把它改成了(B)。
A.抹布B.纽扣11、最后,约瑟的纽扣(A)。
A.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B.送给了同学12、约瑟的蓝色毯子被爷爷改得(B)。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13、小老鼠一家有了(A)的蓝色布料。
A.越来越多B.越来越少14、小老鼠一家的蓝色布料是从(B)那儿得到的。
A.约瑟妈妈B.约瑟爷爷15、从故事中,我们猜一猜,爷爷可能是一位(A)A.裁缝B.厨师16、《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中文的书名,原来的英文名是(A)。
A.《无中生有》B. 《犹太人的节日》C.《好人》17、当约瑟和妈妈不能解决问题时,约瑟就去找(A)。
A.爷爷B.爸爸18、每当约瑟找爷爷帮忙时,总会说一句(A)。
A.爷爷一定有办法B.爷爷真厉害19、故事最开始发生的时间是在约瑟(B)的时候。
A.读书B.还是娃娃20、在约瑟是娃娃的时候,爷爷给约瑟做了一条(A)。
A.毯子B.被子21、当约瑟的毯子又旧又破时,爷爷把它改成了(B)。
A.雨伞B.外套22、当约瑟的外套缩水、变小时,爷爷把它改成了(A)。
A.背心B.手套23、当约瑟的背心粘上了胶水和颜料时,爷爷把它改成了(B)。
《爷爷一定有办法》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爷爷一定有办法》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列括号里)。
1.《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爷爷看到小约瑟的背心坏了,就动手把它改成了()。
A.领带
B.背心
C.帽子
2.《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爷爷看到小约瑟的领带坏了,就动手把它改成了()。
A.背心
B.手帕
C.帽子
3.《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爷爷看到小约瑟的手帕坏了,就动手把它改成了()。
A.帽子
B.背心
C.纽扣
4.《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中文的书名,原来的英文名是()。
A.《无中生有》
B.《犹太人的节日》
C.《好人》
5.《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爷爷亲手做的毯子坏了,他就动手把它改成了()
A.领带
B.背心
C.外套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小约瑟的爷爷很聪明。
()。
2.《爷爷一定有办法》中,毯子坏了,爷爷把它改成了一粒纽扣。
()。
3.《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小约瑟很爱自己的爷爷。
()
4.《爷爷一定有办法》是菲比•吉尔曼写的。
()
5.《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约瑟的背心坏了,妈妈就帮他改成了手帕。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A
5.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阅读练习:齐白石爷爷(附答案)

齐白石爷爷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
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zhà)蜢(měng)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
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
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在地上画画。
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
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
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
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时双腿的动作为止。
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著名——()喜欢——()仿佛——()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昏暗——()仔细——()成功——()3.在“舒服”一词中“舒”是哪种意思,请选好在()里打“√”。
(1)伸展、宽解。
()(2)缓解、从容。
()4.仿照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越……越……”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 5.齐白石爷爷画画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答案1.闻名喜爱好像 49.明亮马虎失败2.(1)(√)3.经过不断的努力,他写的字越来越漂亮了。
4.齐白石爷爷因为勤于观察,刻苦练习所以他的画画获得了成功。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顽童”爷爷

“顽童”爷爷这两年街坊邻居都说俺爷爷越活越年轻,可奶奶老说他越活越孩子气,也别说,爷爷这两年真像个老“顽童”。
记得刚落实责任制那阵子,爷爷胡子一捋(l3),眼睛一眯:“吧嗒!财神爷这回可进门啦,嘿嘿!”那腔调连我这个调皮鬼也学不出来。
去年秋天,全家闹个大丰收。
爸爸从商店买回个小闹钟,爷爷可乐啦,他咧着嘴:“嘿嘿,小家伙,以后你当‘长官’,我保证服从命令。
”这以后,铃声一响,爷爷就起来,上山带着它,下田把小闹钟挂在锄柄上,走三步看两眼,生怕脚步快了。
第二年秋天,又来了个连续丰收。
妈妈从烟台买回个春雷牌收音机,爷爷一见就迷上了。
他手把开关,拧过来,又拧过去,遇上京剧就跟着哼几句,听到发家致富的好经验,就把耳朵贴在喇叭上,听得直流口水。
今年是第三年了。
春节前夕,爸爸又托人从上海买回一台二十英寸的彩色电视机,爷爷一下子又成了包场观众。
有时荧光屏上出现迪斯科舞,爷爷的身子也情不自禁地扭起来。
坐在侧面的妈妈看见了,憋得直吭哧(ch9)想笑又不敢笑。
爷爷呢,遇上这种场合也真会随机应变:“嘿嘿,这两天晚上点火,身上怪痒痒的……”今年夏天,我家一下子买了两台金龙牌电风扇,这下可把爷爷的魂给勾走啦。
他下工一回家,就搬把椅子坐在中间,“卡吧,卡吧”地转着电钮,嘴里美滋滋地哼:“一级二级不算风啊,三级四级好轻松啊,五级六级嘿嘿……冷飕飕啊,七级八级起了空啊,老汉我再活上二十年啊,返老还童要成仙哪……”我爷爷就是这样,整天价乐不可支。
咱顽童们想跟他比“顽皮”劲,也没门儿。
1.选择。
联系原文思考问题,在各小题的正确答案前边括号里打“√”。
(1)文中加粗词“顽童”的意思是:()A.是说爷爷整天价乐不可支,像个老“顽童”。
()B.是说爷爷言行反常,不像个老年人。
()C.是说爷爷已经变成了爱玩爱闹又调皮的儿童。
(2)作者把爷爷说成“真像个老‘顽童’”,是对爷爷的:()A.赞美()B.讥笑()C.厌恶(3)文中加粗的“财神爷这回可进门啦”这句话意思是:()A.爷爷认为党的政策好,使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就像财神进了门。
《爷爷》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爷爷》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爷爷①由于营养不良,我们几个孩子都很瘦弱。
15岁时,我在一家小商店里当学徒工,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尝到苹果的味道。
尽管它又小又绿没有成熟,上面还尽是洞,可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感觉到当初第一次吃苹果时那种“甘甜”的滋味。
②那天,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当时很多人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趴在地上呻吟,等待医生和救援人员。
爷爷却自己折了一根树枝做拐杖,一瘸一拐地整整走了三个小时才回到家。
③我很难描述爷爷刚刚踏入家门时,奶奶那复杂的脸色和心情。
先是担心和心疼,而后突然一阵暴怒……爷爷错过了一个难得的良机!④一个孩子将一位随访病人的铁路医生带进家里,医生仔仔细细地为爷爷作了检查,然后对他说:“恭贺你,老人家,你的健康状况良好。
”这时,我母亲来了,她坚决地说爷爷至少是脑震荡。
爷爷的表情却未置可否。
他又一次轻易地放弃了难得的机会。
⑤医生走后,奶奶和妈妈在床边又开始教爷爷如何应付医生和有关调查人员,爷爷只是机械地点头。
⑥铁路出事故的消息传到村里以后,几乎全村人都在等待着调查人员最后的善后处理结果。
当铁路上终于又来人时,爷爷似乎早已忘记家人的叮咛,面含微笑地迎接来访者,又不失时机地大谈天气和收成等。
当来访者终于问到他哪里受伤时,妈妈急忙指着头向他暗示。
谁知爷爷却不紧不慢地说:“我一切很好。
”说罢,脸上浮现出天使般的微笑,又说:“我如果有病,就是有十万元也治不好。
”妈妈愣住了,奶奶尖叫着失望地从房子里跑了出来,来访者也发出一阵莫名其妙的笑声、叹息声。
⑦当一切又复归平静时,他们发给爷爷5000元钱——他成了全村最富的人。
但是爷爷直到死也没明白为什么人家要给他这么多的钱。
1.概括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①段写出了怎样的家境?这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说说爷爷怎样三次“错过良机”。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现代文阅读答案及答案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现代文阅读答案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路①县政府拨款让修水泥路,我的爷爷不知怎么兴致高涨,自动请缨加入了修路的队伍。
六十七岁的老人家,任是由不得我们劝。
第二天五点多便起来,扛着水泥袋,推着独轮车,一路晃晃悠悠地向前去。
我的爷爷一一那个谢了顶、倔强地扛着水泥石袋走遍大街小巷的老人,他滴下的汗水折射了秋日里最凛冽的寒光,清冷的寒光里,我瞧见了令他愧疚一生、遗憾一生、迟来却未曾缺席的孝意。
②黄沙、水泥、石子堆成了三座小山,爷爷弓着身,操起铲子沿路将泥沙铲平。
蓝色的中山装袖口开了两三条缝,露出白色的长长的细线,像极了人生中永远绵延不断的思念。
浑黄的泥水在爷爷卷起的裤脚留下斑斑点点的痕迹,额角滑下的细密汗滴在衣领处迅速销声匿迹。
爷爷宽大的手掌牢牢地掌控住铲子,又稳又狠的一铲子下去,将凸出的沙石填补到凹处。
手肘一上一下,微微凸出的血管一收一缩,爷爷哼哧哼哧地喘着粗气,单薄的脊梁在空中形成优美而脆弱的弧度,铲子带起的黄沙在风里飘飘扬扬。
晚上吃过饭,爷爷在院子里的石阶上坐下,缓缓脱下鞋子,宽大的脚板踩在凉凉的地上,粗糙的皮肤里镶嵌着细细的沙子。
拧开水龙头,爷爷就着清水拿手抹下鞋沿的黄泥。
“我还在队伍里的时候规定都极严,过年放假都不能与母亲见上几面。
每每我回家,她总来接我。
那时候还没有水泥路,大伙儿来来往往,踩歪了野草,踏实了泥土,就成了‘路’。
母亲总喜欢穿小碎花的裙子,每到下雨天,来接我一趟都会弄脏,气呼呼地跟我保证下次不来了。
”爷爷歪头笑了一下,我却分明看见他眼里晶亮的光点,“可母亲总是口是心非的啊,每次都梳了大麻辫,眼睛弯成了月牙,笑着等我走过去。
我就琢磨着该给她修条正经的好路,那种笔挺挺又干净的路,心里总不愿苦了母亲……”一种不知名的酸涩和不可抑制的温暖渗进我心中,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的脑海里,形成了清晰的一条路的意识,一种不知名的心境。
《我的爷爷叶圣陶》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我的爷爷叶圣陶①住进八条胡同后,爷爷应下新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一职。
来北京的第三年,我出生了。
因为爷爷忙着教材编写工作,我们的相处并不多,更不用说他对我有什么“耳提面命”的教育了。
后来总有人问我:大教育家叶圣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想了又想,实在总结不出条条框框的法则来。
倒是小院里的那张八仙桌,像个临时课堂,留下了很多琐碎记忆。
②在八条胡同里,一大家人每天都要围着八仙桌吃晚饭。
首先,入席就是要讲规矩的。
爷爷和奶奶先坐,小辈们再依次坐下。
③爷爷在八仙桌上教我识字。
印象最深的是在冬天,爷爷一回家就换上棉袍,在八仙桌前坐定,掏出几张识字卡片——他将用过的台历裁成方纸,拿红色的毛笔写上字,教我认。
④爷爷建议,在饭堂的电话旁放一块小黑板,让我在接到电话后,用粉笔记录通话内容,留言给其他人看。
爷爷时刻关注着黑板上的各种小字,遇“佳作”一则,还会在饭桌上表扬一句。
爷爷的意思是,让我们在生活细节中,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
⑤当然,爷爷也有严厉的时候。
有一次,我急匆匆扒拉了两口饭,放下碗筷蹦达着离开,不小心“咣”地一声摔了门。
爷爷“噌”地起了身,厉声叫住我,“重新关一次门”。
结果他越严厉,我就跑得越快,躲到了北屋,不肯出来。
爷爷吃完饭,跑去北屋,揪着我的耳朵,一字一句地要求我,“把门再关一次”。
我只能老老实实、轻手轻脚地,又关了一次门。
这件事情,我现在想起,仍然记忆犹新。
⑥这些零零碎碎的生活日常,就是爷爷的“教育”。
爷爷说过:“我想,‘教育’这个词,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含义。
”⑦冰心老人就曾说过:“在我熟悉的作家中,叶老做事是最认真的。
”这习惯其实跟了他一辈子。
1913年,爷爷从苏州新式学堂草桥中学毕业,在家乡的小学当过几年老师,从授课、编教材,到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写生活动,都事必躬亲。
⑧1923年,他去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辑,每天和作家打交道,处理他们的书稿,替他们领取和支配稿费。
阅读题练习及答案

阅读题练习及答案“煮书”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非常奇怪:书只能读,如何能够煮呢?一天,爷爷刚才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
我指着条幅咨询爷爷:“书如何能够煮呢?书放锅里煮,别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了讲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如何别能够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汲取嘛爷爷看见我不明白别解的模样,便继续讲:“你懂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别可。
事实上,这算是‘煮书’。
如此,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
因此他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那么‘煮’,否则,就非常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如何‘煮书’呢?”“你能够从‘煮’语文书入手嘛。
语文课文基本上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认真品味一番,多故意思!如此煮下去,你别仅能体味到文章的情感,还能够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
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讲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1. 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 指内心疑惑,别相信。
()B. 形容运用自如,内心如何想,手就能如何做。
()C. 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理解了。
()2. 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咨询题是()。
(2)“我”以为“煮书”是。
而爷爷讲的“煮书”是指()。
(3)“煮书”的好处是()。
3. 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 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明白。
竺可桢的故事竺可桢别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考虑咨询题。
故乡雨水特殊多,屋檐上老是滴水,降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
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觉了奇迹,双眼盯住石板出神,他内心纳闷:哎,这些石板上如何有一具一具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
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事情。
他马上跑去请教爸爸。
竺嘉祥听了宝贝儿子的咨询话,由衷地激动,耐心地向他解释讲:“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不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啥厉害的,然而,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爷爷
由于营养不良,我们几个孩子都很瘦弱。
历岁时,我在一家小商店里当学徒工,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尝到苹果的味道,尽管它又小又绿没有成熟,上面还尽是洞,可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感觉到当初第一次吃苹果时那种“甘甜”的滋味。
那天,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当时很多人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趴在地上呻吟,等待医生和救援人员。
爷爷却自已折了一根树枝做拐杖,一瘸一拐地整整走了三个小时才回到家。
我很难描述爷爷刚踏入家门时,奶奶那复杂的脸色和心情。
先是担心和心疼,而后突然一阵暴怒一个孩子将一位随访病人的铁路医生带进家里,医生仔仔细细为爷爷作了检查,然后对他说:“恭贺你,老人家,你的健康状况良好。
”这时,我母亲来了,她坚决地说爷爷至少是脑震荡。
爷爷的表情却未置可否。
医生走后,奶奶和妈妈在床边又开始教爷爷如何应付医生和有关调查人员,爷爷只是机械地点头。
铁路出事故的消息传到村里以后,几乎全村人都在等待着调查人员最后的善后处理工作。
当铁路上终于又来人时,爷爷似乎早已忘记家人的叮咛,面含微笑迎接着来访者,又不失时机地大谈天气和收成等。
当来访者终于问到他哪里受伤时,妈妈急忙指着头向他暗示。
谁知爷爷却不紧不慢地说:“我一切很好。
”说罢脸上浮现出天使般的微笑,又说:“我如果有病,就是有 10万元也治不好。
”妈妈愣住了,奶奶尖叫着失望地从房子里跑了出去,来访者也发出一阵莫名其妙的笑声、叹息声。
当一切又复归平静时,他们发给爷爷5000元钱——他成了全村最富的人。
但是爷爷在到死也没明白为什么人家要给他这么多的钱。
1.概括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写出了怎样的家境?这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爷爷最突出的优良品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我奶奶和妈妈的表现,她们这样做的意图是_____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
《爷爷》答案:
1.起因: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结果:铁路上发给爷爷5000元钱
2.贫寒;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了一种衬托作用。
家境虽贫寒,爷爷却不贪财
3.不占公家便宜她们是想借此得到一些钱,以改善贫困的生活为了反衬爷爷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