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美术名词解释

美术名词解释

1、威尼斯画派:产生于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

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们对色彩特别敏感,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

他们的题材从宗教转向世俗,多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作品带有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

从绘画的体裁上看,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不适合壁画的创作,他们发展了油画的创作。

其主要画家有乔万尼·贝利尼、提香等。

2、印象主义:印象主义于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

他们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等的艺术营养,在十九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事物,并根据画家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其代表画家有:莫奈、雷诺阿等。

3、表现主义: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活跃于德国的一个艺术派别。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压制人性和个性的机械文明十分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汲取营养。

在艺术上,他们反对机械地摹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

其主要画家有康定斯基等。

4、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

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制造“整体情景”等等。

较有影响的流派有: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等。

1、与古希腊艺术相比,古代罗马艺术有哪些特点?(1)与希腊艺术相比,古罗马艺术没有希腊艺术那样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幻想成分,而具有写实和叙事性的特征。

(2)罗马艺术不像希腊艺术那样单纯,它的渊源复杂,既受了希腊艺术的影响,也吸收了西亚等地区艺术的影响。

美术名词解释

美术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彩陶: 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

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2、仕女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

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

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

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3、马踏匈奴: 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

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

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4、画像石: 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

盛行于东汉。

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

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5、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中国画术语。

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6、昭陵六骏: 唐太宗陵墓前浮雕。

刻划李世民征战时先后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

作品具有强烈的体积感。

7、帛画: 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

其表现主题是引魂升天。

人物造型带有风俗画性质,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谐调,具有装饰风味。

代表有战国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长安马王堆汉墓帛画等。

8、唐三彩: 中国唐代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

流行于盛唐武则天至中唐开元、天宝时期。

三彩釉以白、黄、绿三种釉色为主,也有少量蓝釉或黑釉。

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9、浙派: 明代山水画流派之一。

明初至武宗嘉靖时最为盛行。

该派承继南宋院体,取法于李唐、马远、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挫,形成水墨苍劲一体。

美术专业名词汇总

美术专业名词汇总

美术专业名词汇总美术专业名词汇总:1. 壁画壁画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主要是指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通过描绘、雕塑或其他造型方法制作的画,也包括在陵墓的墓壁上绘制的。

壁画作为建筑物的重要附属部分,它的修饰和美化功能使之成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发现的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

2. 正面律古埃及浮雕和绘画中坚持的一个共同程式: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其目的在于使人物能够最具完整性地显现。

正面律是古埃及绘画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与古埃及的宗教信仰、生死观念相一致的。

3. 风格风格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也就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显著性标志。

一般都包含了艺术家独特的创作思想和个性化的艺术特色。

在漫长的绘画史上,曾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4. 古希腊瓶画古希腊瓶画是指古希腊时期,绘制在陶制器皿上的图画,是实用物品与装饰性绘画相结合的产物。

曾出现过东方风格、黑绘制风格和红绘制风格等。

东方风格主要是受到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艺术风格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多纹样装饰的绘画样式。

黑绘制、红绘制则主要是从绘制的色彩来区分的绘画样式。

5. 湿壁画湿壁画是根据在壁面上绘制时,壁面的干湿不同而划分出来的壁画类型。

方法是,在半干的墙壁上,用清石灰水混合颜料绘制而成。

由于壁面不干,颜色会渗透到湿壁中,不能预先打草稿,重复再来,所以必须一次性完成,难度较大。

不过,也因为如此,可以产生浓重的色彩,形成特别的表现效果。

6. 干壁画干壁画是壁画的一种类型,主要指在已经干透的壁面上用混合颜料绘制而成的壁画。

一般是先要把墙面磨得很平,然后刷上一层石灰浆,干燥后再在上面作画。

因为壁面是干的,一般画面不变形,相对比较简单。

7. 蛋彩壁画蛋彩壁画是壁画的一种类型,以蛋黄或蛋清作为调和剂与各色颜料融合后,在干壁上作画。

因为蛋黄、蛋清干后透明有黏性,从而使画面也具有透明、坚硬等特点。

这是壁画中常用的简易而又效果明显的颜料组合形式。

美术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美术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美术专业术语名词解释01笔触笔触,是在绘画中的笔法,又被称为肌理,常指作画中运笔的痕迹。

绘画者运笔借助颜料的厚薄对比、落笔的轻重力度、运笔的快慢节奏及借助其他工具形成的痕迹,不同的笔触表达的效果有所不同,也体现着艺术家的不同风格特征和情感表达。

02投影投影指的是用一组光线,将物体的形状投射到一个平面上去,在该平面上得到的图像,称为“投影”,比如你的走在路上的影子,也称为“投影”,它可以交待物体的体积空间,物体没有投影,就是飘起来的,你想想要是人没有投影,那岂不是飘起来的,所以画画的时候记得交代好物体的投影。

03高光作为一张画里面画龙点睛的部分,高光是非常重要的哦~高光是一种美术用语,指光源照射到物体然后反射到人的眼睛里时,物体上最亮的那个点就是高光,高光不是光,而是物体上最亮的部分。

画画的时候要注意高光的位置、形状、大小,高光画好了,一张画会更好看哦~04三大面、五大调三大面:是指物体受光的影响后所产生的大的明暗区域划分。

亮面:受光线照射较充分的一面称之为亮面,暗面:背光的一面称之为暗面,灰面:介于亮面与暗面之间的部分称之为灰面。

五大调子指高光、中间调、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想要画出立体的效果,这五个缺一不可。

05构图平时无论我们画什么的时候,都会去想该怎么构图,一个好的构图是一张画的开始,构图即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摆放位置都组织好,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

构图的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哦~06虚实一张好的画里,肯定是虚实关系做的不错的画,虚和实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模糊和清晰,这两者是不可以分开的,就像冷暖,虚和实都是互相去对比的,虚不是不画,而是对物体处理的明暗对比弱,比较概括的去画,通常视觉中心点实,其他虚。

美术名词解释

美术名词解释

1、威尼斯画派:产生于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

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们对色彩特别敏感,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

他们的题材从宗教转向世俗,多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作品带有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

从绘画的体裁上看,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不适合壁画的创作,他们发展了油画的创作。

其主要画家有乔万尼·贝利尼、提香等。

2、印象主义:印象主义于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

他们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等的艺术营养,在十九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事物,并根据画家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其代表画家有:莫奈、雷诺阿等。

3、表现主义: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活跃于德国的一个艺术派别。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压制人性和个性的机械文明十分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汲取营养。

在艺术上,他们反对机械地摹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

其主要画家有康定斯基等。

4、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

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制造“整体情景”等等。

较有影响的流派有: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等。

1、与古希腊艺术相比,古代罗马艺术有哪些特点?(1)与希腊艺术相比,古罗马艺术没有希腊艺术那样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幻想成分,而具有写实和叙事性的特征。

(2)罗马艺术不像希腊艺术那样单纯,它的渊源复杂,既受了希腊艺术的影响,也吸收了西亚等地区艺术的影响。

美术名词解释

美术名词解释

雕塑:是指使用一定的材料通过雕刻、塑造手段制作的具有三维空间体积效果的艺术作品。

常见的雕塑材料有石头、木材、金属、黏土、玻璃、石膏、水泥、纺织物、纸张、植物、橡胶等。

临摹:是指按照一定的绘画程序,不需要学生的创意而完成美术作品的教学。

洛可可美术:亦为「路易十五式」,指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所崇尚的艺术。

特征是:具有微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运用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和轻淡柔和的色彩。

图案:图案是个多层次的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

有的器物(如某些木器家具等)除了造型结构,别无装饰纹样,亦属图案范畴(或称立体图案)。

狭义则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而言。

石版画:石版画是版画的一种,属于平板,指用各种硬蜡质的解墨条、解墨铅笔和能溶于水的解墨,在印刷用的石板或锌皮、铝皮上所做的版画。

晕染:也叫渲染或烘染,中国技法的一种,将两只湿笔中的一只蘸颜色,将颜色涂染于要求范围的一部分,再用另一只清水笔沿颜色的边缘运行,同时带少许颜色,一直涂到要求的范围,使颜色产生深浅自然的过渡效果。

工艺美术:工艺美术是以实用和陈设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按照美的原则设计制造的物质产品。

中国画:就是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绘出来的画,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国画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笔墨。

笔触:是指作画过程中画笔接触画面时所留下的痕迹。

笔触虽为一种技术因素,但也传达出画家的艺术个性和修养。

插图:又名插画,绘画的一种,指插附于书报杂志中的图画,一般分为插图和图解插图。

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故地吴地,故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

美术专业术语

美术专业术语

美术专业术语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

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

我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

例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一词时写道:为词译自英之爱忒。

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

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造型表现手段】造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手段。

如绘画借助于色彩、明暗、线条、解剖和透视;雕塑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

这些手法和手段,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这些造型艺术各自独具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并决定了这些艺术各不相同的表现法则,关系到塑艺术形象的成败,以及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艺术家对造型表现手段的规律性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是使艺术创作能够表现新的生活内容和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爱好的必要条件。

【黄金分割】亦称黄金律、黄金比例。

在一条线段上,按照最佳长短比例,将此线段分割为长段与短段,或按此最佳长短线段的比例构成一个矩形的最佳的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即构成黄金分割。

【二度空间】绘画术语。

指由长度(左右)和高度(上下)两个因素组成的平面空间。

在绘画中为了真实的再现物象,往往借助透视、明暗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造成纵深的感觉和物象的立体效果,即以二度空间造成自然对象那种三度空间的幻觉。

有些绘画,如装饰性绘画、图案画等,不要求表现强烈的纵深效果,而是有意在二度空间中追求扁平的意味,来获得艺术表现力。

【三度空间】绘画术语。

指由长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纵深)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

绘画中,为真实地再现物象,必须在平面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

【质感】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各种物体所具有的特质,如丝绸、肌肤、水、石等物的轻重、软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质的特征,给予人们以真实感和美感。

美术专业用语

美术专业用语

美术专业用语1. 画面构图 (Composition):指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中物体、图形的布局和组合方式。

2. 明暗对比 (Chiaroscuro):指作品中光与影的对比,用来增强立体感和表达情感。

3. 透视 (Perspective):指通过线条、颜色和灰度来表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远近关系的技法。

4. 肖像画 (Portrait):指以人物为主题绘制的画作,旨在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个性。

5. 静物画 (Still life):指以静物为主题绘制的画作,通常包括花、果实、器皿等常见物品,用以表现形状、材质和光影效果。

6. 风景画 (Landscape):指以自然环境为主题绘制的画作,表达对大自然的景色和氛围的描绘。

7. 抽象画 (Abstract):指表现形式上与现实世界脱离的艺术作品,强调色彩、形状和纹理等抽象元素。

8. 水彩画 (Watercolor):一种以水溶性颜料为主要材料的绘画技法。

9. 油画 (Oil painting):一种使用油性颜料进行绘制的绘画技法。

10. 速写 (Sketch):指用简要、迅速的线条勾勒出形象的绘画或素描作品,常用于捕捉形式、角度和构图等特点。

11.拼贴(Collage):指使用不同材料、图案和颜色进行剪切、粘贴,创作出新形象的艺术技法。

12.比例(Proportion):指作品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和关系,影响作品的平衡和可视感。

13. 纹理 (Texture):指作品中呈现出来的表面质感,可以是真实的纹理效果,也可以是绘画笔触的纹理效果。

14.色彩理论(Color theory):研究和应用颜色的规律和原理,包括色轮、对比、饱和度和亮度等概念。

15. 立体感 (Depth):指作品中表现出的空间感和立体效果,通过透视、色彩改变和明暗对比等手法来实现。

16. 观察 (Observation):指艺术家对于外界事物的仔细观察和描绘,是创作过程中的基础。

17.剪影(Silhouette):指作品中以物体轮廓为主要表现形式,通常是黑色的纯色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感】 借助明暗、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觉。如山 石的凝重,风烟的轻逸等。 绘画中表现实在的物体都要求传达出对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实在感。 运用量的对比关系,可产生多样统一的效果。
【空间感】
在绘画中, 依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 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 层次、穿插等关系, 使之在平面的绘画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
字的方法。 中国书法根据汉字的造型规则, 运用点画构 成各种形态以表情达意。有正(楷) 、草、行、隶、篆(大篆、小篆)等各种书体。书法美 的基本因素是点画,其次才是由点画组成的结体。故书法用笔至关重要,是对提按、藏露、 转折、轻重、缓急、方圆等矛盾关系的掌握和运用,须讲究指忌浮滑轻薄。就能篇而论,书 法美在于字里行间气势、 节奏、 韵律及其所传达的意兴情绪。 各种书体均讲究结构横直安排 有致,顾盼呼应;布局疏密得宜,首尾连贯。
是西方古典绘画透视学的应用方法.如《最后的晚餐》
中国画在的透视学应用:
(1)多视点
中国画善于表现丰富的情节,西方绘画注重单视点(类似于摄影).中国画讲求的丰富情节用单 视点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中国画用(类似于把摄象的多镜头分割再重新组合)多视点来表现.如
《清明上河图》
(2)高视高
采用微俯的视角表现,"远山即高"高山往往是画在远处的,其间再用云雾缭绕加以衔接.表现 一种人比山高的心情.中国画是不采用近距离仰视来表现高山的.
【三度空间】
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 、高度(上下) 、深度(纵深)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绘 画中, 为真实地再现物象,必须在平面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
【质感】
绘画、 雕塑等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 在作品中表现出各种物体所具有的特质, 如 丝绸、肌肤、水、石等物的轻重、软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质的特征,给予人们以真实感和 美感。
(2)远视距
中国画讲求"仗山尺树,寸马豆人"要求画中物体符合事物的正常比例,因此,画者必须采用远
视距来表现.
毕加索的作品打破了透视学的基本规律,把一个物体的正面反面,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全都表
现在一个二维的空间中.理解毕加索的画首先要抛弃透视学.
现在的画家已经开始无视一切规则,尝试打破所有的规则.但这些做法又在一个基本的哲学规 则之中打破一个旧的规则,创造新的规则.
【色调】
亦称调子。 在一定的色相和明度的光源色的照射下, 物体表面笼罩在一种统一的色彩倾 向和色彩氛围之中,这种统一的氛围就是色调。
【色性】 色彩的没属性。色彩基本分为暖色(也称热色)和冷色(也称寒色)两类。红、橙、黄 为暖色,给从以热烈、温暖、外张的感觉;绿、青、蓝、紫为冷色,给人以寒冷、沉静、内 缩的感觉。
【黄金分割】
亦称黄金律、 黄金比例。 在一条线段上, 按照最佳长短比例, 将此线段分割为长段与短段, 或按此最佳长短线段的比例构成一个矩形的最佳的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即构成黄金分割。 【二度空间】
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和高度(上下)两个因素组成的平面空间。在绘画中为了真 实的再现物象, 往往借助透视、 明暗等造型手段, 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造成纵深的感觉和物 象的三维效果, 即以二度空间造成自然对象那种三度空间的幻觉。 有些绘画, 如装饰性绘画、 图案画等, 不要求表现强烈的纵深效果, 而是有意在二度空间中追求扁平的意味, 来获得艺 术表现力。
【素描】 一种主要以单色线条和块面来表现物象的绘画形式。通常所为锻炼绘画基本功的手段, 以训练观察和表现客观物象的形体、结构、明暗、质感、量感和空间感的能力。素描亦可作 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运用于创作。如画家王式廓的作品《血衣》 ,即其一例。
【水粉画】 用水调合粉质颜料描绘出来的图画。 水粉颜色一般不透明, 有较强的覆盖能力, 可进行深细 致的刻画。运用得当,能兼具油画的浑厚和水彩画的明快这二者的艺术效果。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在线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壁画】
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 分为粗底壁画、 刷底壁画和装贴壁画等。 壁画是 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埃及、印度、巴比伦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壁画创作十分繁荣, 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作品。 我国自周代以来, 历代宫室乃至墓室都有饰以 壁画的制度;随着宗教信仰的兴盛,又广泛应用于寺观、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乐 宫,至今大量保存着著名的佛教壁画和道教壁画遗迹。 )
【雕塑】
“造型艺术”的一种。是雕、 、塑三种方法的总称。以各种可塑的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 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雕塑一般分为圆雕、浮雕两种。由于用途 的不同,也分为架上雕塑、纪念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建筑性雕塑等。
【工艺美术】
美术种类之一。 指具有一定美术意味的工艺品制作, 既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又满 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技术和艺术的统一。工艺美术分为两类:① 日用工艺。②陈设工艺。
【漫画】
绘画种类之一,又称讽刺画。高速画一词来源于意大利文Caricare,义为夸张,后来演变为专指具有讽刺和滑稽意味的图画,即Caricature一词。通过夸张、变形、假定、比喻、 象征等手法, 以幽默、风趣、诙谐的艺术效果, 讽刺、批评(或歌颂) 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写生】
中国画传统的术语。将描写花、木、鸟、兽等生物的绘画称为写生。如五代黄筌《写生 珍禽图》。在现代通常的绘画用语中, 凡是直接以实物、实景为对象进行描写,统称为写生。 【速写】
【轮廓】
造型艺术术语。指界定表现对象形体范围的边缘线。在绘画和雕塑中,轮廓的正确与否, 被视为对作品的成败至关重要。
【构图】
造型艺术术语。 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 它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 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这种透视有整齐、 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 就是任何一面都 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 较有变化。
透视:将选中的图像或文字,两端对称变化。
【透视】 绘画法理论术语。 “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 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 即成该景物 的透视图。 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 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 轮廓和投影 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透视有三种:NO.1色彩透视NO.2消逝透视NO.3线透视.这是达芬奇总结的其中最常用 到的是线透视.透视学在绘画中占很大的比重,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画者和被画物体之间假想 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一只眼睛看),连接物体的关键点与眼睛形成视线,再相交与假 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现的各个点的位置就是你要画的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点的位置.这
【西洋画】
指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西方绘画,简称西画。包括油画、水彩、水粉、版画、铅 笔画、 铅笔画等许多画种。传统的西洋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 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
【油画】
以易于油剂(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 制作的一个画种。 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押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 画面所附着 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
【色彩】
绘画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各种物体不同程度地吸收和反射光量, 作用于人的礼堂所显现 出的一种复杂现象。 由于物体质地不同, 和对各种色光的吸收和反射的程度不同, 使世间万 物形成千变万化的色彩。
【色相】 色彩可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自然界中各各不同的色相是无限丰富的,如紫红、银灰、 橙黄等。
【色度】 指颜色本身固有的明度。如七种基本色相中,紫色色度最深暗,黄色色度最明亮。
【造型表现手段】 造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手段。如绘画借助于色彩、明暗、线条、解剖和透视; 雕塑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 这些手法和手段, 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 形成了这些造型艺术各 自独具的特殊的艺术语言, 并决定了这些艺术各不相同的表现法则, 关系到塑艺术形象的成 败,以及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艺术家对造型表现手段的规律性的不断探索, 精益求精, 是使 艺术创作能够表现新的生活内容和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爱好的必要条件。
以迅速而准确的观察力,运用简练的线条,扼要地描画出对象的神态、 形体、 动作等特 征的一种画法。它是培养作画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把握对象特征的概括力的重要绘画手 段,也是记录生活,积累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
美术】
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 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 等。我“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例如鲁迅在 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 ,一词翻译“爱忒” ,“美术”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 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体积感】
绘画术语。指在绘画平面上所表现的可视物体能够给人以一种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感觉。 在绘画上,任何可视物体都是由物体本身的结构所决定和由不同方向、 角度的块面所组成的。 因此,在绘画上把握被画物的结构特征和分析其体面关系,是达到体积感的必要步骤。
【透视】 绘画法理论术语。 “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 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 即成该景物 的透视图。 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 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 轮廓和投影 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