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李白诗仙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教案

语文校本课程---《诗仙李白》教学设计李晓慧设计理念: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奇葩,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诗词不仅给我们艺术的熏陶,而且更能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所以背诵古诗词,继承先人的宝贵遗产很是重要。
李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伟大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现存三百多首。
古人云:诗以言志。
只有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了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准确的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所以通过回忆和欣赏李白的一些诗歌,从中感受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从而引领学生走近李白,培养他们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
活动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搜集交流资料了解李白生平。
2、感知古诗是诗人言志、言情的方式,通过诵读李白经典古诗了解李白的心路历程。
3、通过诵读李白与酒和月有关的古诗感知李白豪放浪漫的个性。
4、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搜集整理资料,欣赏古诗。
配乐吟诵或吟唱古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和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的情感。
活动形式:搜集整理资料、讨论、交流、欣赏、吟唱等。
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一首首诵传千古的经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诵读古诗的同时,我们结识了许多诗人:王维、杜甫、苏轼、孟浩然等等,在众多的诗人中李白的名字格外耀眼。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李白资料诵读李白古诗,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早就跃跃欲试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准备展示你的积累,让我们一起走近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二、师致辞:他有横绝千古的艺术才华,他有潇洒放达的绝代风流,他有啸傲天地的撼人气魄。
他就是李白——灿若星辰的中国诗坛上极具个性的一个。
千百年来,他以其独特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让后世倾慕不已。
今天的语文校本课程,就让我们走近李白,与这位1300年前的人物对话,去聆听他与众不同情怀。
小学语文古诗李白课程设计

小学语文古诗李白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李白的古诗,掌握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学生能够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认识他的诗歌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学生能够掌握古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和句式,理解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提高朗读、理解和赏析古诗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古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交流、分享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李白的诗歌,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 学生能够从李白的诗歌中汲取正能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小学语文课本中李白的古诗为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学生特点:小学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对古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赏析和写作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李白生平简介: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诗歌创作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 教材章节:小学语文课本中关于李白的相关内容。
2. 李白诗歌选读:挑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进行讲解和赏析。
- 教材章节:小学语文课本中李白诗歌选读部分。
3. 古诗朗读与赏析: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分析诗歌的韵律、意境和修辞手法。
- 教材章节:小学语文课本中关于古诗朗读与赏析的教学内容。
4. 创意写作:引导学生借鉴李白的诗歌创作,进行创意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 教材章节:小学语文课本中创意写作相关内容。
5. 小组合作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
诗仙李白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诗仙李白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被誉为“诗仙”,深受后世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李白的诗歌作品,本文将设计一堂以李白作品为主要内容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1. 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学习李白的代表作品,品味其独特的诗意和文化内涵;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和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激发兴趣。
活动流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1. 教师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他的诗歌创作和影响力。
2. 展示李白的画像和字体,让学生对李白有更直观的认知。
二、诗歌解读(30分钟)1. 选择李白的一首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如《静夜思》。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押韵、节奏等要素,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
3.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三、背诗比赛(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背诵李白的的诗歌比赛,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背诵。
2. 背诵完毕后,学生进行现场评选,评选出最佳组合和最佳个人。
四、课堂创作(3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李白诗歌的理解、感悟和想象,进行创作。
2. 可以让学生选择写一首模仿李白风格的诗歌,或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创作一首新诗。
3. 学生可以个别完成,也可以分组合作,鼓励他们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五、作品分享(2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诗歌作品进行分享,可以选择朗读、展示手工或表演形式。
2. 学生可以相互欣赏和评价,通过分享增进对李白和诗歌的理解和喜爱。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李白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李白的其他作品,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欣赏李白的诗歌作品中,了解他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欣赏其独特的诗意和文化内涵,并通过创作和分享,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诗歌的大门,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并且加深对李白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小学校本课程_《李白》教学课件设计

山东大学版传统文化四年级下册
《李白》
青
盛
莲
唐
文
诗
苑
酒
第
无
一
双
家
李白 士
李
白
行
吟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图
山东(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人誉为“诗仙”。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
白,赏之曰:“此天上
谪仙人也。”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李
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
醉 酒
长安市上酒家眠。
图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
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贺知章 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 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 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扬州谒见, 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 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死于宣 城。
李白教学设计文案

李白教学设计文案
教学设计文案:李白
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李白的诗歌,使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李白的代表作和相关背景知识。
3. 教学资源:李白的诗集、学习材料、多媒体设备。
4.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朗读、模仿创作。
5. 教学步骤:
a. 引入:通过展示李白的画像和简要介绍,激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
b. 诗歌欣赏:选择几首李白的代表作进行朗读,并让学生品味其中的意境和艺术之美。
c. 了解背景:介绍李白的生平、作品创作背景和影响等,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
d. 诗意解读:辅导学生逐句解读诗歌,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
e. 模仿创作:指导学生尝试用李白的诗歌风格写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f. 作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一起欣赏、讨论。
g. 总结反思: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对李白的诗歌产生的影响和启示进行总结。
6. 教学评价:学生的思维扩展、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7.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李白的其他作品,拓宽学生的文学知识面。
8. 融入课程:将李白的诗歌融入其他文学和语文课程,丰富学生的文学体验。
9. 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和指导。
10. 跨学科拓展:将李白的诗歌与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进行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综合学习。
11. 走进实践:组织学生参观李白相关的文化景点或参加相关活动,提升学生对李白的美学和人文价值的感知。
12. 艺术展示:将学生的模仿创作作品收集整理,举办学校内部艺术展览,展示学生的创意和艺术才能。
李白古诗词教学设计方案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李白及其生平事迹,掌握李白的代表作品。
(2)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学习如何鉴赏古诗词。
(3)掌握古诗词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李白的生平事迹2. 李白的代表作品3. 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4. 古诗词的朗读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白,激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
(2)展示李白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李白的诗歌风格。
2. 课堂讲授(1)李白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介绍(2)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3)讲解古诗词的朗读技巧3. 学生活动(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
(2)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
(3)朗读比赛:学生分组朗读李白的诗歌,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李白诗歌的特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一首李白的诗歌,并撰写一篇读后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朗读水平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和读后感,了解学生对李白诗歌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李白及其诗歌,使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和诗歌风格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朗诵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走近盛唐诗仙李白(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走近盛唐诗仙李白(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大量积累、吟诵李白的诗歌,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浓厚兴趣。
2、了解李白豪放、狂傲、自由的性格, 学会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3、通过交流, 了解更多的搜集信息的渠道, 掌握更多更好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课件播放古老蜀地风光图片及《高山流水》乐曲。
)四川, 是著名的文化之邦, 地灵人杰, 从这里走出了一位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李白。
他从秀美的巴山蜀水起步, 以隐隐雷声的脚步闯进诗坛, 唱响了盛唐诗歌的最强音。
走进盛唐诗仙李白( 字幕)(二)、汇报研究成果1、李白生平及创作简介第一小组两位发言人发言 ( 李白故里、墓园及诗集的图片, 相关字幕) , 再结合其他同学的补充, 全面了解李白。
2、李白前期诗风简介第二小组中心发言人简介前期创作 ( 屏幕显示作品并配以同类意境的图片) , 概括特点: 清新自然, 仙姿倜傥。
3、李白后期诗作简介第三小组两位发言人①简析转变的原因②列举后期作品并结合对《月下独酌》的赏析, 了解其后期诗作的风格: 高傲狂放、深沉强烈、瑰丽浪漫。
( 相关图片及字幕)③集体朗读《月下独酌》, 加深体会。
4、朗诵欣赏精彩的朗读或朗诵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会让听众沉浸其中, 深受感染。
欣赏第四小组同学的表演:①朗诵《将进酒》( 字幕!画面!音乐)②朗诵完毕, 师提问: 为什么要选择这首诗来朗诵?学生简析③小结: 这首诗全篇大起大落,情感如狂飙突进, 变化似江河百曲, 力能扛鼎。
特别是它的结句写出了一种豪情万丈的愁, 愁中自有一股浩然之气, 愁中自有一段唐人风流。
( 齐读结束句, 一起感受)5、长安之行李白的一生在诗歌上是一个辉煌的顶点, 然而在仕途上, 李白却痛苦万分。
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李白, 在长安并没有得到唐玄宗的重视, 李白离开长安之后, 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猜测和疑问, 让喜欢李白的人们久久不能释怀。
走进李白课程实施方案

走进李白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分析。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豪情万丈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白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深入学习李白的诗歌作品,了解其诗歌创作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学素养。
二、课程目标设定。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李白的生平、诗歌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诗歌发展历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能力。
三、课程内容安排。
1. 第一阶段,李白诗歌作品导读。
通过讲解李白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第二阶段,李白诗歌创作背景解读。
深入解读李白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唐代文学发展的特点和李白诗歌的时代价值。
3. 第三阶段,李白诗歌赏析与创作。
通过学习李白诗歌的赏析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李白诗歌作品及其相关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诗歌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课程评价与考核。
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诗歌创作等方面的评价。
2. 作业考核,布置相关阅读、写作、研究等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李白诗歌的论文,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能力进行考核。
六、课程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课程学习效果评估,了解学生对李白诗歌的认知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情况,为课程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古诗欣赏——《李白的故事》系列活动教学设计
梁才中心学校郭宜敬
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奇葩,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诗词不仅给我们艺术的熏陶,而且更能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所以背诵古诗词,继承先人的宝贵遗产很是重要。
李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伟大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现存三百多首。
古人云:诗以言志。
只有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了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准确的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所以通过回忆和欣赏李白的一些诗歌,从中感受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从而引领学生走近李白,培养他们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
活动对象:
小学高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诵读并且欣赏一些李白的古诗,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所了解。
2、感知诗歌是诗人言志,言情的方式。
3、了解诗歌背后的一些故事背景,更好的理解古诗。
4、学习吟诵古诗,从多方面提高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5、让一些学生用自己感悟到的李白的作诗方法来学习写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搜集整理资料,课堂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欣赏,理解古诗。
配乐吟诵或吟唱古诗,用自己稚嫩的文笔学习写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的情感。
活动形式:
搜集整理资料、讨论、交流、欣赏、办小报、诗歌比赛、出版诗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有关书籍、图片,主持人安排。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课前搜集资料,课余时间交流收获
李白生平简历——李白的故事
第二阶段:积累并且背诵李白的古诗(每人至少八首)
第三阶段:
学习分类欣赏李白的古诗——《走近李白(一)》——“李白是仙”
教学过程:
一、诵李白的古诗导入
1、今天,让我们走近诗歌王国中最亮的那颗星——李白。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点评。
)
2、师:李白前半生积极入世,后半生非常超脱。
他学了一生的才学,称为“诗仙”,他又是“酒仙”,人们一说到诗就能想到李白,一说到李白就能想到他的诗,所以说李白是诗。
板书
3、让我们看看杜甫的诗歌,前四句就是赞美李白的,学生齐读。
教师讲述故事(李白斗酒三百篇……)我们再诵诵:
二、重点欣赏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
1、出示:《望庐山瀑布》
教师诵诗,指名学生诵诗。
老师看多很多的山,我们也是山城的孩子,那你看到过白色的云烟,有看到过紫色的云雾?在李白的眼里为什么是紫色的呢?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紫烟产生的原因。
师:这样的景象只有诗仙看到,这是仙境那。
你认为哪里写的好呢?
“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是夸张,你可以用哪两个词语形容?(特别极其极度)
疑是……这是什么呢?这是怎样的想象?(大胆的想象非同寻常的想象惊人的想象奇特的想象……)
老师概括为“奇妙”的想象。
2、师:李白的诗歌把我们带进了奇妙的空间,他诗中有奇特想象。
谁再来读读。
生朗诵。
教师相机评价。
3、后人也想吟诵几句赞美庐山,但想到李白的诗歌,都不敢再写诗歌,怕被别人耻笑,自己没有了颜面。
但到了唐代后期,有位诗人徐凝来到庐山,看到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他不管李白曾经写下的诗歌,情不自禁地也写了一首赞美庐山的诗歌。
师生读诗《庐山瀑布》并做解释
想想他把瀑布比作什么?
(把瀑布比作白练、比作一把剑、还比作闪电)
4、师:对比两首古诗,你更喜欢谁写的诗呢?(生交流)
师总结:李白的诗歌给人内在的气势,充满浪漫的瑰丽。
而徐凝的诗歌更多的写实。
一位是浪漫主义的诗人,一位是现实主义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各有千秋。
让我们向徐凝学习,向名人挑战,向为人挑战,做突显个性的自我。
三、学习欣赏《夜宿山寺》
1、师配乐吟诵
2、诗歌往往有诗眼,这首诗哪个字是诗眼呢?“高”、“危”。
从哪里看出高?你的手最高摘过什么?摘过星星吗?(学生交流,谈感受)只有诗仙想到摘到天上的星星。
这是诗仙想象。
天上的人仙仿佛就在李白的哪里?又把我们带到怎样的境界?
3、谁能自己的朗读把这样的意境表达出来。
四、学习欣赏《秋浦歌》
1、“白发三千丈……”教师解释:我的白发有三千丈长……在明亮的镜子里我的头发一夜之间变成了白发。
”诗眼是“愁”
2、我和你们的忧愁都看不到,而李白的忧愁我们却看到了。
三千丈就像李白满腹的忧愁。
别人手下的忧愁是那样的凄惨,而诗仙笔下的忧愁却是那么飘逸,那么豪放。
他的诗歌是从他心中流畅出来的。
五、欣赏《湖州迦叶司马问白何人》
1、讲述李白的故事,
2、李白自称自己是“如来转世”,他的高傲,不屑一顾尽显其中。
六、学生谈学习收获,拓展学习
1、通过学习,你感受到了李白作诗怎样的风格?
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提升。
今后,我们将继续走近李白,感受李白的凡人情怀和侠客气概。
板书设计:极度夸张
李白是仙
奇妙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