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调料的不同使用方法
三十七种调味料的做法

三十七种调味料的做法为什么酒店里的菜肴味道那么独特鲜美?为什么同样的东西自己在家里就做不出那样的味道?答案就是酒店里的菜肴里添加了他们自己调制的秘制味汁!学会调制这些味汁,你也能做出一手色香味美的好菜!1.麻辣味汁【配方】(配制20份菜)红油海椒30克(或红油100克),花椒粉20克,红酱油30克(如老抽需加水稀释),精盐30克,味精20克(碾粉),白糖30克,料酒50克,姜末20克,小麻油等味料加开水750克(或鲜汤)调制而成。
【配制说明】本配方味重,口感麻辣、咸鲜、略带回甜,属四川口味。
可调制成味汁浇淋凉菜,也可将以上调料直接拌制肚丝、卤牛肉等。
此味型红油、花椒粉(或花椒油)要重。
2.红油味汁【配方】(配制20份菜)红油100克,酱油50克,味精20克,白糖30克,料酒75克,蒜泥50克,精盐约20克,姜末20克,五香粉15克等味料加开水750克(或鲜汤)调制而成。
【配制说明】本配方属四川口味,以咸鲜香辣味为主,红油味较重,略带回甜。
可调制成味汁浇淋凉菜,也可直接拌入卤牛肉片,夫妻肺片等凉菜中。
3.五香味汁【配方】(配制30份菜)八角10克,桂皮5克,丁香2克,草果2克,甘草2克,香叶2克,沙仁2克,山奈2克,小茴3克,精盐约20克,料酒50克,酱油50克,白糖10克,味精10克,姜末20克,小麻油100克等。
【制法】将以上香料加清水或鲜汤1200克,小火烧开5分钟后加入味料并倒入容器中,用小麻油封汁焖泡15分钟后即可使用。
【配制说明】本配方以五香咸鲜味为主,可直接淋入切好的凉碟中,也可将香料渣去掉,将汁直接拌入卤菜,另外可适量加入红油。
一般适宜拌肉类卤制品。
4.棒棒味汁【配方】(配制15份菜)芝麻酱50克,生抽100克,白醋50克,精盐20克,红油30克,葱花5克,味精15克,小麻油20克,花椒油10克,白糖10克。
【制法】将以上调料入碗碟调匀即成,如口味过重可适当兑入清水,调匀后淋入凉菜中或拌入肚丝、鸡丝中即成。
西餐调味品的用法

西餐调味品的用法
西餐调味品的用法根据菜肴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西餐调味品及其用法:
1. 盐:用于调味,增加食品的口感。
通常在烹饪过程中加入,或在摆盘后撒在食物上。
2. 黑胡椒:用于调味,增加食品的辛辣味道。
可以研磨后撒在食物上,或者使用现成的黑胡椒粉。
3. 迷迭香和百里香:用于烤肉、烤鱼和烤蔬菜中,增加香气。
可以切碎后撒在食物上,或者使用新鲜香草。
4. 西芹籽:用于肉、汤和蔬菜中,增加香气。
可以先用油炒出香味后再加入菜肴中。
5. 肉桂、丁香和茴香:用于烘焙、炖肉和烤蔬菜中,增加香气。
可以切碎后加入食材中,或者使用现成的香料粉。
6. 洋葱粉和大蒜粉:用于调味汤、肉和蔬菜中,增加味道。
可以替代新鲜洋葱和大蒜使用,或者作为调料的补充。
7. 马萝卜酱、薄荷胶、葡萄干胶、芥末、苹果酱和酸果萝酱:可以作为涂抹酱料或调料添加到食物中,增加口感和风味。
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使用。
8. 蛋卷和饼干用的果胶、果酱和蜜饯:可以用汤匙舀到面包或蛋卷上,或者作为配料添加到其他菜肴中。
9. 咖喱菜中的花生、椰子、酸辣酱等调料:可以混合后配咖喱食用,或者根据个人口味单独食用。
使用西餐调味品时,需要根据个人口味和菜肴的特点进行选择和搭配。
同时,要注意使用量,不要过度添加,以免影响食物的口感和风味。
全面解读各种常见调味料的特点与用法

全面解读各种常见调味料的特点与用法调味料是烹饪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们能够为菜品增添风味和口感。
不同的调味料拥有独特的特点和用法,正确使用它们可以提升菜品的味道。
本文旨在全面解读各种常见调味料的特点与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于烹饪过程中。
一、盐盐是最常见的调味料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能够提升食物的鲜味,并使调味更加均匀。
在烹饪过程中,盐的用量应该适当掌握,过多会使食物过咸,过少则会使食物变淡无味。
二、酱油酱油是中国传统调味料,具有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香味。
它可以用来增加色泽和调整菜品的咸度,尤其适用于炒菜和炖汤等烹饪方式。
此外,酱油还可以用来调制蘸料,搭配美味的生鲜食材享受独特的口感。
三、食醋食醋是一种酸味调味料,广泛应用于中式烹饪中。
它可以中和油腻感,增加食欲,还能使菜肴更加爽口。
在炖煮和腌制食材时,食醋也能够起到去腥、嫩化肉质的作用。
不同的食材搭配不同种类的食醋,可以呈现出丰富的口感和层次感。
四、料酒料酒是烹饪中经常使用的调味料之一,它能够除去菜肴中的腥味,提升食材的鲜美口感。
在炒菜和炖煮时,适量的料酒可以使菜品更加香醇,增加层次感。
需要注意的是,料酒的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菜品的口感。
五、味精味精是一种增味剂,能够提升菜品的鲜味和口感。
它通常用于炒菜和汤类烹饪中,可以使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然而,味精的用量应该适度,过多的味精会使菜品变得过于咸味,影响味觉的享受。
六、辣椒辣椒是一种具有独特味道和辣味的调味料,广泛应用于川菜和湖南菜等中式烹饪中。
它可以增添菜品的辣度和风味,提升食欲。
在使用辣椒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调整辣度,注意适度,以免影响菜品的整体口感。
七、蒜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料,在烹饪中常用于炒菜和炖汤等菜肴中。
它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辛辣味,能够提升菜品的口感和味道。
蒜可以切成片状、剁碎或压成蒜蓉的形式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味道效果。
八、姜姜是一种常用的烹饪调味料,具有辛辣味和独特的香味。
中餐调料必备知识点总结

中餐调料必备知识点总结一、中餐调料的分类1. 酱油类:酱油是中国广泛使用的一种调味品,其种类繁多,包括生抽、老抽、陈年老抽、鲜味酱油、酱油膏等。
其中,生抽味道鲜美,适合用于腌制、炒菜等;老抽颜色深红,味道重,适合用于烧烤、红烧菜肴等。
2. 醋类:中国的醋种类多样,以米醋、陈醋、醋酱等最为常见。
其中,米醋清香适口,多用于拌凉菜、腌制食材;陈醋色泽红亮,口感浓厚,适合用于烧烤、红烧菜肴等。
3. 豆瓣酱类:豆瓣酱是中国传统的发酵调料,常见的有郫县豆瓣酱、黄豆酱、辣豆瓣酱等,用于烹制川菜、湖南菜等地方特色菜肴。
4. 辣椒类:辣椒是中餐中常用的调味品,包括辣椒粉、辣椒酱、辣椒油等,用于提升菜肴的风味和辣度。
5. 调味料:味精、鸡精、鸡粉、五香粉、十三香等都是常见的中餐调味料,它们能够提升菜肴的口感和味道。
6. 香辛料:八角、桂皮、丁香、花椒等是中国烹饪中常用的香辛料,它们能够为菜肴增添香气和风味。
7. 酒类:米酒、黄酒、料酒是中餐用于腌制、烹饪的常用调料,它们能够提升菜肴的鲜美度和口感。
8. 调味酱料:蚝油、甜面酱、辣酱、沙茶酱等多种酱料为中餐赋予了丰富的口味,且每一种酱料都有其独特的烹饪用途。
二、中餐调料的使用方法1. 腌制:中餐腌制是将食材放入调料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吸收调料的风味,增添菜肴的口感。
常用的腌制调料包括酱油、料酒、生抽、姜、葱、蒜等。
2. 炒菜:炒菜是中国烹饪的重要方式之一,调料的使用对炒菜的口感和味道至关重要。
常用的调味品包括生抽、盐、味精、鸡粉等,可以根据菜品的口味需求进行搭配使用。
3. 酱料:中国烹饪中的酱料种类繁多,酱油、豆瓣酱、辣椒酱、蚝油等常用的酱料可用于烹制各种菜肴,赋予食物丰富的口味和层次感。
4. 调味汤汁:很多中餐菜肴需要使用调味汤汁,比如红烧、炖菜等需要用到的调味汁,调味品包括鸡精、鸡粉、白糖、盐等。
5. 烧烤:中国烧烤文化源远流长,在烧烤过程中,调料的使用能够增添食物的香气和味道,通常会用到酱油、料酒、蜂蜜、姜、葱等调料来提升烤食品的口感。
烹饪中常见的调味料及其使用方法

烹饪中常见的调味料及其使用方法烹饪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而调味料则是增添食物味道的关键。
熟练掌握各种调味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烹饪过程中调控口味,使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烹饪调味料及其使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盐盐是烹饪中最常见的调味料之一,它能提味、增加食欲,还可以促进食材的融合。
在使用盐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把握好用盐的分量。
过少的盐会导致食物口味较淡,过多的盐则会使食物变得过咸,影响风味。
2. 在炒菜时,最好在起锅前才加盐,这样可以保持食材的鲜嫩。
3. 有些食材含有天然的咸味,如带鱼、坚果等,烹饪时应适量减少盐的使用。
二、酱油酱油是烹饪中常用的调味料之一,它具有提鲜、增香、调色等作用。
酱油分为生抽和老抽两种,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生抽适用于炒菜、煮汤等烹调过程中,能提鲜增香。
老抽颜色较深、味道较咸,适用于卤菜、煲汤等需要调色的菜肴。
2. 使用酱油时,最好先加入少量再尝试,调整到合适的口味。
3. 如需减少食物中钠的摄入量,可以选择低盐酱油或者淡口味的酱油。
三、醋醋是一种能增加食物酸味的调味料,能使菜肴更加爽口。
常用的醋包括米醋、陈醋等,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醋可提鲜、去腥,一般适用于炒菜、拌凉菜等。
2. 醋的酸度不同,使用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
3. 长时间加热会使醋失去香气,所以最好在最后的煮菜阶段才加醋。
四、料酒料酒是烹饪中常用的调味料之一,它能去腥增香,提高菜肴的口感。
使用料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料酒适用于炒菜、炖汤等烹调过程,能更好地提鲜增香。
2. 料酒一般在炒锅中最后加入,快速翻炒均匀即可,以防止香味挥发。
3. 使用料酒时要注意用量,过量会影响菜肴的口感。
五、味精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味调味料,能增强菜肴的鲜味。
使用味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炒菜、煲汤等烹调过程中,适量加入味精能提升食物的味道。
2. 味精的加入时间应在炒熟食材后,或者最后加入锅中。
各种调料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各种调料的作用及使用方法调料是烹饪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增加食物的风味和口感。
各种调料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料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1.盐:盐是烹饪中最基本的调味品,可以增加食物的咸味。
适量的盐可以增强其他食材的味道,使食物更加美味。
使用时应当根据个人口味和食材的需要来控制添加量。
2.糖:糖可以增加食物的甜味,使其更加可口。
在烹饪中,糖不仅用于制作甜点,还可以用于增加肉类食材的味道。
使用时应注意控制糖的添加量,避免食物太甜。
3.酱油: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有咸味和鲜味。
它可以用于炒菜、腌制食材,还可以作为蘸料使用。
在料理中使用酱油可以提升食物的味道,赋予其深沉的色泽。
4.醋:醋可以增加食物的酸味,使食物更加开胃。
在烹饪中,醋可以用于调味和腌制食材。
适量的醋可以调节食物的味道,使其更加美味。
5.辣椒:辣椒具有辣味,可以增加食物的香辣味道。
在烹饪中,辣椒可以用于调味和增加食物的颜色。
适度地使用辣椒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和香气。
6.料酒:料酒可用于烹调和腌制食材,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去腥增香。
料酒还可以软化肉质,使其更加嫩滑。
使用时应注意量的控制,避免过多影响食物的味道。
7.味精:味精是一种增味剂,可以增加食物的鲜味。
适量的味精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削弱食物的原味。
8.香料:香料有许多种类,如八角、丁香、肉桂等。
不同的香料具有不同的香气和味道,可以用于烹调各种食物。
使用时应根据食材的特点和个人口味来选择合适的香料。
9.酱:酱类调料有许多种类,如番茄酱、花生酱、豆瓣酱等。
它们可以用于炒菜、做酱料和腌制食材。
不同种类的酱可以给食物带来丰富的口感和风味。
10.油:油是烹饪过程中常用的调料,可以增加食物的香气和口感。
不同种类的油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如橄榄油适合炒菜和凉拌、米油适合煎炒、花生油适合炸等。
使用时要注意控制油的使用量,避免过多影响食物的口感。
总的来说,调料在烹饪中起到了提味、调色、增香等作用,能够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味道。
各种调料的不同使用方法

特别提示:油脂能降低某些抗生素的药效。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服用硫酸亚铁时,如果大量食用油脂食物,会降低药效。
酱油在锅里高温久煮会破坏其营养成分并失去鲜味。因此烧菜应在即将出锅之前放酱油。
特别提示:服用治疗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以及抗结核药品的患者不宜多吃酱油。
用豆油、菜籽油做菜时,为减少蔬菜中维生素的损失,一般应炒过菜后再放盐;
用花生油做菜,由于花生油极易被黄曲霉菌污染,故应先放盐炸锅,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黄曲霉菌毒素;
用荤油做菜,可先放一半盐,以去除荤油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尔后再加入另一半盐;
在做肉类菜肴时,为使肉类炒得嫩,在炒至八成熟时放盐最好。
烧菜时如果在蔬菜下锅后就加一点醋,能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促进钙、磷、铁等矿物成分的溶解,提高菜肴营养价值和人体的吸收利用率。
特别提示:醋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同服,因为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形成结晶而损害肾脏;服用碳酸氢钠、氧化镁等碱性药时,醋会使药效减弱。
烧制鱼、羊等荤菜时,放一些料酒可以借料酒的蒸发除去腥气。因此加料酒的最佳时间应当是烹调过程中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此外,炒肉丝要在肉丝煸炒后加酒;烧鱼应在煎好后加酒;炒虾仁最好在炒熟后加酒;汤类一般在开锅后改用小火炖、煨时放酒。
制作糖醋鱼等时,先放糖后加盐
做菜什么时候放调料好,该放什么调料,既要保持烹调后菜的色香味,又要保持菜中营养素最大限度地不被破坏,对人体健康有益,这是一门大学问。
炒菜时当油温高达200℃以上,会产生一种叫做“丙烯醛”的有害气体。它是油烟的主要成分,还会使油产生大量极易致癌的过氧化物。因此,炒菜还是用八成热的油较好。
特别提示:糖不宜与中药汤剂同时服用,因为中药中的蛋白质、鞣质等成分会与糖起化学反应,使药效降低。
各种调料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各种调料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各种调料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如下:1.盐:盐被誉为“百味之首”,主要用于调出咸味。
在做菜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最后调味阶段再放盐,这样可以保证盐不会破坏掉其他的味道,也可以保证碘元素少挥发,还能保证菜品不会过咸。
但如果在准备食材时需要提前入味的情况下,就需要先放盐了,例如蒸肉、蒸鱼。
2.糖:糖在制作酸味的菜肴汤羹时,可以缓和酸味,使菜肴格外味美可口,如醋熘菜肴、酸辣汤、酸菜鱼等。
同时,它也是制作糖醋菜肴必不可少的调料,如糖醋鱼、糖醋里脊、糖醋排骨、糖醋茄子等。
在制作拔丝菜肴时,如拔丝苹果、拔丝香蕉、拔丝红薯等,也需要用到糖。
此外,糖还可以用于挂霜菜肴,如糖霜花生、糖山楂、糖霜核桃等。
3.酱油:酱油可使菜肴入味,更能增加食物的色泽。
酱油可分为生抽和老抽,生抽颜色较淡,味道稍咸,主要用于调味,炒菜或者凉拌菜时用得比较多;老抽吃到嘴里很浓稠,一般用于给食物上色提鲜。
4.料酒:料酒主要用于烹调鱼、肉类等,可去腥味。
5.葱、姜、蒜:葱常用于爆香、去腥;姜可去腥、除臭,并提高菜肴风味;蒜头常用作爆香料,可搭配菜色切片或切碎。
6.辣椒:可使菜肴增加辣味,并使菜肴色彩鲜艳。
同时,辣椒也是很多菜品的必备调料,如麻辣香锅、辣椒酱等。
7.芝麻酱:简称麻酱,是一种把芝麻磨成粉末并调制的酱料。
可以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凉拌调料,常用于麻酱菠菜、麻酱凉面、麻辣烫或火锅的蘸料,也可以拌食沙拉、制作三明治等。
此外,还有如米酒、甜面酱、辣豆瓣酱、甘薯粉、沙拉油、麻油(香油)、鲍鱼酱等调料,也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在使用调料时,需要注意适量使用,避免过量影响口感和健康。
同时,根据不同的菜品和口味需求,选择合适的调料进行搭配,才能制作出美味的佳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调料的不同使用方法
.txt37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烈;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显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
各种调料的不同使用方法
各种调料的不同使用方法
特别提示: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每人每日吃盐量以5克为宜,不要超过6克。
此外,使用降压药、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风湿病伴有心脏损害的患者,应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锅八成热时放油较好蔬菜下锅后最好就加一点醋
放料酒的最佳时间是锅内温度最高时味精在炒好起锅时加入
制作糖醋鱼等时,先放糖后加盐
做菜什么时候放调料好,该放什么调料,既要保持烹调后菜的色香味,又要保持菜中营养素最大限度地不被破坏,对人体健康有益,这是一门大学问。
炒菜时当油温高达200℃以上,会产生一种叫做“丙烯醛”的有害气体。
它是油烟的主要成分,还会使油产生大量极易致癌的过氧化物。
因此,炒菜还是用八成热的油较好。
特别提示:
油脂能降低某些抗生素的药效。
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服用硫酸亚铁时,如果大量食用油脂食物,会降低药效。
酱油在锅里高温久煮会破坏其营养成分并失去鲜味。
因此烧菜应在即将出锅之前放酱油。
特别提示:
服用治疗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以及抗结核药品的患者不宜多吃酱油。
用豆油、菜籽油做菜时,为减少蔬菜中维生素的损失,一般应炒过菜后再放盐;用花生油做菜,由于花生油极易被黄曲霉菌污染,故应先放盐炸锅,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黄曲霉菌毒素;
用荤油做菜,可先放一半盐,以去除荤油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尔后再加入另一半盐;在做肉类菜肴时,为使肉类炒得嫩,在炒至八成熟时放盐最好。
烧菜时如果在蔬菜下锅后就加一点醋,能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促进钙、磷、铁等矿物成分的溶解,提高菜肴营养价值和人体的吸收利用率。
特别提示:
醋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同服,因为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形成结晶而损害肾脏;服用碳酸氢钠、氧化镁等碱性药时,醋会使药效减弱。
烧制鱼、羊等荤菜时,放一些料酒可以借料酒的蒸发除去腥气。
因此加料酒的最佳时间应当是烹调过程中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
此外,炒肉丝要在肉丝煸炒后加酒;烧鱼应在煎好后加酒;炒虾仁最好在炒熟后加酒;汤类一般在开锅后改用小火炖、煨时放酒。
当受热到120℃以上时,味精会变成焦化谷氨酸钠,不仅没有鲜味,还有毒性。
因此,味精最好在炒好起锅时加入。
特别提示:
味精摄入过多会使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出现眩晕、头痛、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
此外,老年人、婴幼儿、哺乳期妇女、高血压、肾病患者更要禁吃或少吃味精。
在制作糖醋鱼等菜肴时,应先放糖后加盐,否则食盐的“脱水”作用会促进蛋白质凝固而难以将糖味吃透,从而造成外甜里淡,影响其味美。
特别提示:
糖不宜与中药汤剂同时服用,因为中药中的蛋白质、鞣质等成分会与糖起化学反应,使药效降低。
冷热食用皆适宜
蚝油用途广泛,适合烹制多种食材,如肉类、蔬菜、豆制品、菌类等,还可调拌各种面食、涮海鲜、佐餐食用等。
因为蚝油是鲜味调料,所以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凡是呈咸鲜味的菜肴均可用蚝油调味。
蚝油也适合多种烹调方法,既可以直接作为调料蘸点,也可用于加热焖、扒、烧、炒、熘等,还可用于凉拌及点心肉类馅料调馅。
不过蚝油的使用也有一些小窍门:
和调味品混合有讲究
蚝油不仅可单独调味,还可与其他调味品配合使用。
用蚝油调味切忌与辛辣调料、醋和糖共享。
因为这些调料均会掩盖蚝油的鲜味和有损蚝油的特殊风味。
久煮会失去鲜味
蚝油若在锅里久煮会失去鲜味,并使蚝香味逃逸。
一般是在菜肴即将出锅前或出锅后趁热立即加入蚝油调味为宜,若不加热调味,则味道将逊色些。
特别是焖制菜肴时,宜用中、慢火。
与xx拌匀再勾芡
使用蚝油做芡汁时,需注意的方面是不能直接上芡,而应与高汤拌匀稀释制成芡汁。
蚝油芡汁在菜肴八成熟时下锅最好,较易显色且蚝味香浓,且忌在炝锅操作时使用。
腌制食材的好调料
蚝油也是腌制食材的好调味料,可使蚝油特有的鲜味渗透原料内部,增加菜肴的口感和质感。
在烹饪肉类内脏时,用蚝油腌制后,可以去除内脏的腥味,令其酱味香浓、提鲜。
使用适当的蚝油腌制肉类,可去其肉腥味,补充肉类原味不足,添加菜肴的浓香,令味道更鲜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