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试大纲(20200930070430)
2020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中考物理)考试大纲及相对2020年变化

2020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中考物理)考试大纲及相对2020年变化一、试卷结构1、有3处变化,具体如下:(1)总题量由22道变为21道,填空题由7道变为6道,其他题型题量不变。
(2)总分值不变,实验探究题分值由19分变为18分,综合应用题分值由17分变为18分,其中第20题为8分,第21题为10分、(3)填空题有2道题为三空,选择题第7~12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3~14题为双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2、试卷结构考试方式:物理学科学业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试卷分值:总分为70分。
试卷内容比例:试卷中各部分物理知识所占分数的比例为:力学约占40%,电磁学约占40%,热学、光学、声学共约占20%。
题型比例:考试题型分为五类:(一)填空题,占14分;(二)选择题,占16分;(三)作图题,占4分;(四)实验探究题,占19分;(五)综合应用题,占17分。
试题难度及难易比例:试题整体难度系数为0、6~0、7,其中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所占分数的比例控制在4:3:2:1左右。
二、xx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一、科学探究《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将科学探究列人“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常,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只涉及部分要素。
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初中物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学科专业基础一、力学(一)质点动力学1、质点动力学方程:质点的位置矢量与运动学方程;位移---位置矢量的增量2、瞬时速度矢量与瞬时加速度矢量: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3、质点直线运动---从坐标到速度和加速度:运动学方程;速度和加速度;匀速与匀变速直线运动4、质点直线运动---从加速度到速度和坐标:从速度到运动学方程和位移;已知加速度求速度和运动学方程5、平面直角坐标系---抛体运动:平面直角坐标系;抛体运动;用矢量讨论抛体运动6、自然坐标---切向和法向加速度:自然坐标;速度、法向和切向加速(二)动量---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参考系: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参考系2、惯性质量和动量:惯性质量;动量、动量变化率和力;牛顿运动定律;伽利略相对性原理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质点的直线运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质点的曲线运动;质点的平衡4、非惯性系中的动力学:直线参考系中的惯性力;离心惯性力;科里奥利力5、动量定理:力的冲量;用冲量表达动量定理6、质点系动量定理和质点运动定理:质点系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7、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系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沿某一坐标轴懂得投影守恒;火箭的运动(三)动能和势能1、力的元功,用线积分表示功:力的元功和功率;利用不同坐标系表示元功;力在有线路径上的功2、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质点的动能定理;质点系内力的功;质点系的动能定理3、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力场;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4、动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质点系的动能原理;质点系的机械能守恒定律5、对心碰撞:对心碰撞的基本公式;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非完全弹性碰撞(四)角动量1、质点的角动量:质点的角动量;力对一参考点的力矩;质点对参考系的角动量定理和守恒定律;质点轴的角动量定理和守恒定律2、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系对轴的角动量定理和守恒定律(五)万有引力定律1、开普勒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物理性质2、万有引力定律---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万有引力定律;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引力常量的测量;地球自转对重量的影响;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3、引力势能:引力势能;三种宇宙速度的推导(六)刚体力学1、刚体运动的描述:刚体的平动;刚体绕固定轴的转动;角速度矢量;刚体的平面运动2、刚体的动量和质心运动定理:刚体的质心;刚体的动量和质心运动定理3、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转动惯量:刚体定轴转动对轴上一点的角动量;刚体对一定转轴的转动惯量;刚体定轴转轴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刚体的重心4、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力矩的功;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刚体的重力势能5、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学:刚体平面运动的基本动力学方程;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刚体平面运动的动能6、刚体的平衡:刚体的平衡方程;杆的受力特点(七)弹性体的应力和应变1、弹性体的拉伸和压缩:外力、内力和应力;直杆的线应变;胡克定律(八)振动1、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线性回复力;简谐振动方程2、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简谐振动的x--t图线和相轨道;简谐振动的矢量表示法3、简谐振动的合成: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互相垂直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4、阻尼振动:阻尼振动的动力学方程;阻尼振动三种可能的运动状态5、受迫振动的动力学方程(九)波动和声1、波的基本概念: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平面波与球面波2、平面简谐波方程3、波动方程与波速:波动方程;波速、色散现象4、波的叠加和干涉,驻波:波的叠加,群速;波的干涉;驻波5、多普勒效应(十)流体力学1、静止流体的压强:静止流体內一点的压强;静止流体內不同空间点压强的分布2、流体运动学的基本概念:流迹、流线和流管;定常流动;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方程3、伯努利方程二、热学(一)、温度和基本热现象平衡态;状态参量;温度和温标;几种常用的温度计;物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二)、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物质的微观模型;理想气体的微观机制;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的微观解释;分子力(三)、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和能量的统计分布律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律;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波尔兹曼分布律;重力场中微粒按高度的分布;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气体的内能;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热容量(四)、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过程;功和热量;热传递;态函数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准静态过程;热容量-焓;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循环过程及卡诺循环;热机和制冷剂(五)、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实际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卡诺定理;热力学温标;熵与熵增加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六)、固体晶体,晶体的空间点阵;晶体中粒子的结合力和结合能;固体的热运动,热容量,热膨胀(七)、液体液体的微观结构,液晶;液体的彻体性质;液体的表面张力;球形液面内外压强差;毛细现象(八)、相变单元系一级相变的普遍特征;气液相变;克拉伯龙方程;范德瓦耳斯等温线,物态方程;固液相变;固气相变,三相图。
上海市最新2020中考物理考纲(扫描版)

一、评价的性质、目的和对象
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落 实“教考一致”的要求,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引导初中学校深入实施素 质教育,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 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结果是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初中 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学习内容 力 力的图示 力的测量 重力 摩擦力 合力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二力平衡的条件 杠杆 杠杆平衡的条件 滑轮 压力 压强 液体内部的压强 连通器 大气压强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学习水平 A C A A A B C
学习水平 B B B A B B B B B C B A A A B
2
二级主题 声音 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 学生实验
学习水平 A A A A B B B B B B B
学习水平 B B B C B B A B A B B A A B A B B C C B B
3
主题四 能量
二级主题
机械能
4.1.1 4.1.2
4.1.3
4.2.1
内能
4.2.2 4.2.3
4.2.4
4.2.5
电能
4.3.1 4.3.2
4.3.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 恒
【知识内容】机械运动/简单机械/杠杆 杠杆平衡的条件
【难度系数】0.95
【例 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 30
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3 厘米
B.13 厘米
2024年全国中考物理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中考物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目标1、中考物理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在物理学科方面的学习水平。
2、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参考。
二、考试范围1、物质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11 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112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113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114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115 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12 物质的属性121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122 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3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124 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1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131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132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133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134 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2、运动和相互作用21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11 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12 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13 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22 机械运动和力221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完整版)中考物理考试大纲

中考物理考试大纲物理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
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习方面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中阶段物理毕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物理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20学校年《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20xx年《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制定的《物理课程标准》《大连市20xx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和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力求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评价对初中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市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命题原则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全面考查,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注意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仅在背景材料上联系实际,在试题的考点上也突出应用性。
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
进一步加强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以引导学校重视实验教学。
试题内容兼顾学生的性别、地域和民族等差异;试题内容科学、正确,表述无误;试卷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当,难点分散;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试卷形式规范。
注重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考试命题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学业考试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大连市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考查物理课程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注意学科内各部分内容的合理分布;全面考查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中考查。
安徽省2020年中考物理考纲新变化

8
知道内能和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即质量一定的物体(体积不变),它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
知道内能和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即质量一定的的作用,且知道该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即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0
能准确表述能量守恒定律;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说明一些实际问题
能正确表述能量守恒定律;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现象
◎例证性试题
例证性试题17道题中有12道例题被替换,其中涉及安徽往年真题7道,2020年其他地市真题5道(四川德阳、雅安各1道,湖南长沙、郴州各1道,重庆1道)。
2020年安徽中考物理考纲新变化
◎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内容与要求中的表述调整了10处,具体如下:
序号
2020
2020
1
能正确描述“冰(或其他晶体)的熔化、水的沸腾、碘物质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并给出知识说明
能正确描述“冰(或其他晶体)的熔化、水的沸腾、碘物质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
2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择参照物,能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对所研究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即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
◎参考试卷
参考试卷23道题中有16道试题被替换,且均为安徽往年真题。
5
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现象
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现象
6
能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以及如何进行相互转化的
能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
2020年-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考试大纲

要求
认识
认识 认识 认识 认识 认识 认识
说明
流及磁场方向的关系。 电
36.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和
磁
37.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认识 探究 认识
探究 认识
要求知道右手螺 旋定则,不要求 知道左手定则, 不要求判断力的 方向。
38.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认识
3.能量
一级
二级
主题
主题
能量、 能量的 转化和 转移
16. 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
理解 认识 认识 认识 操作
理解
认识 认识 认识
认识 认识
物质的属性 可 以是弹性、 硬 度、磁性、导电 性,也可以涉及 物质的其他 属 性。
了解
认识
2.运动和相互作用
一级
二级
主题
主题
科学内容
17.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多种多 样的运 动形式
18 .简单热现象及分子热运动;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 动的联系。
认识 不作要求。
动
力的测量。
和 相
机
二力平衡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操作 认识
互
械
作
运
2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探究
用
动
物体的惯性。
理解
和
牛顿第一定律。
认识
力
25.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探究 不要求运用物体
26.压强概念。 压强公式简单计算。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2020年-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考试大纲
1.物质
2020年福建省九年级物理初中学业考试大纲

2020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一、命题依据省教育厅制订的《2020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
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应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
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
3.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之中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试题和“机械性记忆”试题。
4.探究性: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该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侧重考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知识化、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
5.开放性: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
应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
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确保学生发挥其真实水平;试题及评分标准要科学、严谨,杜绝出现科学性、技术性的错误。
三、适用范围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物理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内容。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考查的内容分科学探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四个部分。
对于各部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根据《课程标准》对各部分内容要求的层次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中用字母A、B、C、D标出,他们的含义如下:A:了解和认识所列知识的内容。
能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举出例子,在有关问题中再认或识别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的内容。
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一、考试性质初中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指导,以《2015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为依据,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应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
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
3.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试题和“机械性记忆”试题。
4.探究性: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该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侧重考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知识化、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
5.开放性: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
应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科学性:严格按照科学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
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确保学生发挥其真实水平;试题及评分标准要科学、严谨,杜绝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四、目标内容1.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不孤立地对科学探究要素进行考查,而应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落实在科学内容的考查中。
2. 科学方法不应机械地考查方法的名称,而应在具体情境中考查理解科学方法、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于科学内容中各部分知识的认知水平要求层次,在“表:考试内容及其认知水平要求”中用字母A、B、C标出,其含义如下:A:能知道知识的内容及含义,并能在相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B:能理解知识的确切含义及内在逻辑关系,并能简单运用,如:简单作图、解释简单现象,进行简单计算等。
C:能将知识应用在新情境中,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
续表学生必做实验类别内容说明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基本操作类实验3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8.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性实验9.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10.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1.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2.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性实验14.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5.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6.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7.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8.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9.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 基本操作类实验,要求:根据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仪器;知道天平、弹簧测力计、常见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和测量原理;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求估读。
2. 测量性实验,要求根据测量原理,正确使用仪器,组装、连接实验装置,测量物理量。
3. 探究性实验应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4. 关于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简单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选择减少误差的方法,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20.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五、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卷面总分:100分)和实验操作考查。
六、试题难度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8:1:1 。
考试合格率达80%。
七、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其中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等题型。
题型分值比例:选择题约占35%,非选择题约占65%。
2.题量:30〜35道小题。
3.内容结构分值比例:力学约占38%,声学和光学约占12%,热学约占14%,电磁学约占36%。
八、试题示例(一)选择题【例1】谁也没有我跑得快! 我是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C.翱翔高空的超音速战机 D .运载宇宙飞船的火箭[答案] B[ 说明] 试题以拟人的手法,考查光速和速度的知识。
要求学生会识别让万物生长的阳光的运动速度即光速,比较三种人造运输工具和阳光的运动快慢,知道光速比目前人造的一切运输工具的速度都大。
试题表述简洁生动,考查光速的识别和速度大小的判断,属于容易题。
【例2】市区有许多智能节水环保公厕。
公厕门的插销相当于单刀双掷开关S,当有人进去并关上门时,“有人”指示灯亮起;手靠近水龙头时,感应开关S2闭合,电磁阀门线圈通电使水龙头出水。
门打开时“无人”指示灯亮起,同时水龙头也无法使用。
图1 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是有人HI ABCD 有人图1[答案]C[说明]试题以智能节水环保公厕的指示灯与水龙头电路为素材,考查串、并联电路知识。
要求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根据“关上门时‘有人’指示灯亮起”,判断S i与“有人”指示灯可以和电源单独构成一个回路;根据“ ‘有人’指示灯亮起时闭合S2,水龙头能出水”,判断电磁阀门线圈与“有人”灯是并联方式连接,且S2是接在电磁阀门线圈支路上的;根据“门打开时‘无人’指示灯亮起,同时水龙头也无法使用”,判断S与“无人”指示灯可以和电源单独构成一个回路。
试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理解和判断,同时渗透节约用水意识的教育,属于中等题。
(二)填空题【例3】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
钟声是由钟_____________ 产生的,钟声通过 ________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答案]振动;空气[说明]试题以考场钟声为情境,考查声音产生和传播。
要求学生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在试题提供的具体情境中再认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试题考查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再现,属于容易题。
【例4】雪橇是雪地常见的交通工具。
若狗拉着雪橇以10 m/s的速度在水平雪地上沿直线匀速滑行,雪橇受到的阻力是200 N,贝U狗在5 min内做了__________ J的功,功率为_______ W [答案]6X 105,2X 103[说明]试题以雪地常见的交通工具雪橇为载体,考查二力平衡、机械功和功率知识。
要求学生根据“雪橇沿直线匀速滑行”判断出雪橇受到的拉力和阻力平衡,即拉力的大小等于阻力的大小,根据机械功的公式计算出狗在5min内做的功,根据功率的公式计算出狗在5 min内做功的功率。
试题考查二力平衡、机械功和功率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属于中等题。
【例5】小龙同学重500 N,游泳时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他站立在水中快要浸没时,脚几乎没有受到池底的支持力。
此时他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身体的密度约为________ kg/m3[答案]500 1 X 103[说明]试题联系游泳的情境和感受,考查二力平衡、浮力、重力和密度等知识。
第1空要求学生对游泳时的受力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小龙同学他站立在水中快要浸没时,脚几乎没有受到池底的支持力”,推断出此时小龙同学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接近二力平衡,因此他受到的浮力大小约等于重力大小。
考查二力平衡和重力、浮力知识的理解,属于容易题。
第2空要求学生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以及小龙同学受到的浮力大小约等于重力大小,分析推理出小龙同学身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
考查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水的密度在实际情境中的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属于稍难题。
(三)作图题【例6】如图2所示,O为支点,请画出力F的力臂I。
[答案]如图3[说明]试题考查杠杠的知识和规范作图的技能。
要求学生根据力臂的定义画出杠杆受到的拉力F的力臂图。
试题考查杠杠知识的简单运用,属于中等题。
(四)简答题【例7】如图4所示,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 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黄色的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
请分析,为什么当火车驶过时,如果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答案]当火车行驶时,人与火车间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人会受到一个指向火车方向的压力差而倒向火车,造成危险图2 图3图4[说明]试题以火车站或地铁站站台上的黄色的安全线为素材,要求学生运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考查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知识。
试题要求学生能判断出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当火车驶过时,人与火车间的空气流速将加快,根据流体流速大压强小的知识, 推理出此时人与火车间的空气压强小于人体另一侧的空气压强,因此人会受到一个指向火车方向的压力差而倒向火车,造成危险。
试题考查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知识的简单运用,同时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属于中等题。
(五)实验、探究题【例8】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象,如图5所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6所示,该示数是图6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对应的温度(选填“0A、“AB'、“BC、、“0D或“DE)。
此实验室的大气压 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 如图5 (a)所示,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0A段与BC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3)冰与水的比热容不同(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吸收相同热量,冰的温度上升较快)[说明]试题以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为载体,考查熔化、沸腾和比热容知识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第(1)小题,要求学生根据两个实验的目的: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理解温度的变化指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判断出两个实验都需要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本小题考查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要素中的实验仪器选择,属于容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