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工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工初级培训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工(初级)培训教学大纲一、教学要求(一)熟悉汽车维修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二)掌握汽车维修的基础知识(三)掌握汽车构造及拆装工艺(四)掌握车辆维护和修理的工艺规程。
(五)熟练掌握车辆维修的实际操作。
二、课程内容(一)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职业道德1、教学要求:了解道德及职业道德的有关概念;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掌握汽车维修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2、教学内容:汽车维修职业道德;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评价。
(二)钳工工艺1、培训要求:使学员掌握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的使用,熟悉零件测量的方法及要求。
2、培训内容:常用工量具的使用;钳工操作的基本方法。
(三)机械识图1、培训要求:使学员了解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公差配合的基础知识和标注方法、以及识读简单的零件图。
2、培训内容: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视图;常用零件的表达方式;零件图。
(四)汽车维修基础1、教学要求:使学员了解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的各类传动型式;了解金属材料和车用非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
2、教学内容:机械传动;液压传动;金属材料与车用非金属材料。
(五)汽车构造1、教学要求:使学员掌握汽车的总体和各总成的结构组成与特点;掌握汽车各机构、系统的功用和工作原理。
2、教学内容:汽车总体构造;汽车机构、系统的功用与工作原理;汽车机构、系统的结构组成与特点。
(六)汽车维修工艺1、教学要求:使学员了解汽车技术状况和汽车故障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规律;掌握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掌握汽车维修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掌握汽车维护的工艺内容、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掌握汽车各总成、零部件的检修工艺和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2、教学内容:汽车维修的安全操作规程;汽车维护工艺;汽车修理工艺。
(七)汽车电器设备1、培训要求: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电器系统各总成的检修方法;了解汽车电路的基本接线规则和检测方法,以及现代汽车的电子控制原理。
汽车维修工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工教学大纲.doc本课程是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综合检验,学生需要在完成相关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基础上研究本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以汽车维修专业基础性知识和技能考核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汽车维修检验工>(中级)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对学生进行考证前的针对性强化培训,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完成本课程并考核合格后,学生将取得国家颁发的汽车维修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
本课程要求学生根据技能鉴定试题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展示其掌握的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内容由汽车维修、汽车故障判断与排除和相关技能三部分组成,具体要求如下:1.能够独立对汽车零件进行检验分类和互换代用。
2.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解体、清洗、检测、组装和调试工作。
3.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等总成竣工验收工作。
4.能够独立判断、排除汽车异响和油电路综合故障。
5.能够独立运用测试仪具判断汽车技术状况和故障。
6.能够独立绘制简单零件草图及改制维修工夹具。
本课程的中文名称是汽车维修工程,英文名称为Automobile Maintenance Engineering,适用专业为交通运输,总学时为32学时,总学分为2学分。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素质,因此将《汽车维修工程学》作为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汽车维修业在体制上的改革,汽车维修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维修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解决汽车使用中出现的新问题。
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十分重要。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汽车故障理论基础,第一章主要讲述国内外汽车维修业的发展与现状,汽车维修工程学的形成、研究范畴和维修思想,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工程学的研究范畴和维修思想;第二章则主要介绍汽车故障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汽车故障的分类、检修方法和技术要求,让学生了解汽车故障的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汽车维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今后的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维修设备的使用、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空调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维修内容。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和技能;2、掌握汽车主要部件的维修方法和工艺;3、学会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和工具;4、了解汽车维修行业的规范和标准;5、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汽车维修概述1、汽车维修的定义和分类;2、汽车维修的发展历程;3、汽车维修的重要性。
第二章:汽车维修设备与工具1、常用汽车维修设备;2、常用汽车维修工具;3、设备与工具的安全使用。
第三章:发动机维修1、发动机的基本结构;2、发动机的拆卸与安装;3、气缸体与曲轴箱的检查与维修;4、燃油系统与点火系统的检查与调整;5、发动机润滑系统与冷却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第四章:底盘维修1、底盘的基本结构;2、底盘的拆卸与安装;3、传动系统的检查与维修;4、制动系统的检查与维修;5、转向系统的检查与维修;6、悬挂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第五章:电气系统维修1、电气系统的基本结构;2、蓄电池的检查与维护;3、发电机与调节器的检查与维修;4、起动机的检查与维修;5、其他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护。
第六章:空调系统与排放控制系统维修1、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2、空调系统的拆卸与安装;3、制冷系统的检查与维修;4、暖风系统的检查与维修;5、排放控制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汽车营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汽车营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汽车营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汽车行业。
本课程涵盖汽车营销策略、销售技巧、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学生在汽车营销领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掌握汽车营销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方法;2、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3、掌握汽车营销策略和销售技巧,能够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和定位;4、学会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汽车维修工教学大纲DOC

广元通达职校汽车维修工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基本要求(65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以及为适应汽车工业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汽车发动机零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
3、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1、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4、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5、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
三、教学要求和内容基础模块(一) 汽车发动机总论了解汽车发动机类型,理解发动机总体构造、基本术语和主要技术参数。
(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1、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和维修方法,掌握曲柄连杆机构装配与调整方法。
3、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理解曲柄连杆机构异响故障诊断。
(三)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1、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理解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配气机构的维修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方法和维修方法,熟练掌握配气相位的调整方法,掌握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掌握气缸压缩压力测量方法和压缩压力失准的原因分析方法。
《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概要5篇

《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概要5篇第一篇:《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概要《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制订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化机系执笔人:郭会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汽车维修工程2.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Maintenance Engineering3.适用专业:交通运输4.总学时:32学时5.总学分:2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汽车维修业在体制上的改革,汽车维修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维修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解决汽车使用中出现的新问题。
针对汽车技术的新发展,更为了提高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素质,而把《汽车维修工程学》作为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第一章绪论(1学时)讲述国内外汽车维修业的发展与现状;汽车维修工程学的形成、研究范畴和维修思想。
掌握汽车维修工程学的研究范畴和维修思想。
2.第二章汽车故障理论基础(4学时)讲述故障的概念、故障分类及其等级划分;故障统计及分析原理;故障数据的收集方法以及数据的统计处理;汽车故障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汽车的维修性;汽车的有效性;维修性分配和验证;维修性设计。
教学要点是故障统计及分析原理、故障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处理。
掌握故障的概念和分类,理解故障统计及分析原理、故障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处理。
3.第三章汽车零件的损伤(4学时)讲述摩擦学的基础知识;零件磨损的含义和分类;气缸、活塞环、曲轴轴径与轴承的磨损;金属零件的变形和疲劳断裂机理;金属零件的腐蚀与气蚀;其他损伤。
掌握典型零件磨损机理、金属零件变形和疲劳断裂的机理,掌握金属零件的腐蚀与气蚀以及其他部件损伤机理。
4.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4学时)讲述故障诊断概述;汽车故障诊断原理;动态参数图形的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油质分析技术;模式识别方法和应用。
掌握动态故障信号的分析方法和油质分析技术。
5.第五章汽车维修管理(2学时)讲述汽车维修体制;汽车维修管理工作;汽车大修时机的确定和汽车大修经济界限的划分;汽车修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汽车维修工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工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汽车维修是现代汽车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主要任务:讲授汽车零件磨损规律及影响因素合理维护、修理改善或恢复汽车技术性能。
使学生获得汽车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120学时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一、绪论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在专业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国内外汽车维修概况二、汽车零件的失效零件的磨损理论零件的疲劳与腐蚀零件的变形零件磨损及影响因素重点:零件的磨损和变形零件磨损规律零件的疲劳断裂难点:零件的磨损理论三、汽车零件的检验分类零件检验分类的内容技术条件零件的磨损、变形、隐伤的检验零件和组合件平衡的检验重点:零件磨损、变形与隐伤的检验现场教学:零件检验方法的认识四、汽车零件的修复零件的机械加工修复、焊修、喷涂与喷焊、刷镀、粘接等修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艺过程、操作要点零件的校正及表面强化方法以及零件修复方法的选择重点:零件的机械加工修复中的修理尺寸法、镶套修复法零件修复方法的选择难点:修理尺寸的计算现场教学:零件修复方法的认识五、汽车的接收清洗和解体汽车的接收工作零件的拆解原则零件油污、积炭、水垢的清洗方法重点:汽车的接收汽车和零件的拆解原则和油污的清洗六、发动机维修发动机维护、气缸体与气缸盖、活塞连杆组、曲轴和飞轮组的修理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的修理汽油机、柴油机燃料系的修理发动机的总装和试验。
重点:气缸检验镗削、磨削活塞连杆组的选配组装曲轴磨削机构检修化油器的检修调整汽油喷射装置的维护喷油泵、喷油器的检修调试难点:曲轴磨削气缸镗、磨现场教学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检验维修方法选配、组装、调整七、底盘维修传动系、转向系、制动系、行驶系的维护、常见的故障现象主要零部件的检修、装配与调整方法重点:离合器、主减速器的检查与调整前桥、转向系的检查与调整车轮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难点:主减速器的调整现场教学底盘主要总成零部件的检验维修方法组装调整八、汽车车身维修汽车车身维修工艺简介涂装工艺过程九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汽车蓄电池、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点火系、起动机、照明装置、信号、仪表、暖风、空调等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重点汽油机点火系的检修、电气设备检修的一般方法步骤九、汽车的总装与竣工检验汽车的总装工艺汽车修竣技术条件修竣检验十、汽车维修工艺文件的编制及维修质量的检查评定汽车维修工艺、工艺卡的编制大修基本检验技术文件质量检查评定维修业有关标准及管理办法介绍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现场教学、考试等1、课堂讲授⑴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际和自学获得知识、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及保养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掌握。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熟练操作维修工具及设备,解决常见故障,并进行常规的汽车保养工作。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个零部件的功能;2. 熟悉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3. 掌握汽车保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汽车基础知识-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汽车的分类和结构- 汽车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汽车电子系统- 车载电子设备的功能和原理- 车载电子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3. 汽车传动系统- 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和结构-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4. 汽车发动机系统-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发动机故障的诊断和修理技术5. 汽车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的原理和构造- 制动系统故障的检修和调整方法6. 汽车悬挂系统- 悬挂系统的原理和构造- 悬挂系统故障的检修和调整方法7. 汽车电器系统- 汽车电气设备的功能和使用- 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和维护方法8. 汽车安全及维护常识- 汽车安全驾驶常识与防护知识- 汽车日常保养与故障排除技巧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学生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维修工具和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保养等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实验实训:利用实验设备和模拟情景进行实验实训,模拟真实的汽车维修环境,让学生熟悉实际维修工作的过程和要求。
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讨论和问题提问的活跃程度。
2. 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和总结。
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参考教材1. 《汽车维修技术与实训教程》2.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3. 《汽车电子技术与维修实验指导》七、参考参考资料1. 《汽车维修技术实用手册》2. 《汽车维修诊断实用技术》3. 《汽车维修工具及设备应用指南》八、备注本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训练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汽车修理工教学大纲

汽车修理工教学大纲汽车修理工教学大纲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修理工作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职业。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汽车修理工,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汽车修理工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内容框架以及培养目标,旨在为汽车修理工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制定原则制定汽车修理工教学大纲的原则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用性原则:教学大纲应紧密结合汽车修理工的实际工作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系统性原则:教学大纲应按照一定的系统性和层次性进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汽车修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3. 更新性原则:教学大纲应与时俱进,及时反映汽车修理技术的最新发展,确保学生具备应对行业变化的能力。
二、内容框架汽车修理工教学大纲的内容框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包括汽车结构、汽车原理、汽车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为学生理解汽车修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 维修技能:包括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汽车保养与维修、汽车电器维修等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汽车维修的能力。
3. 安全知识:包括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应急处理措施等,确保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注意安全。
4. 沟通能力:包括与客户沟通、与同事合作等方面的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三、培养目标汽车修理工教学大纲的制定应明确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 技术能力:学生应具备独立进行汽车维修的能力,能够准确诊断汽车故障并进行修复。
2. 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具备分析和解决汽车故障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3. 学习能力: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掌握汽车修理技术的最新发展。
4. 沟通能力:学生应具备与客户和同事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满意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8
六
发动机维修
4
4
8
七
底盘维修
2
6
8
八
汽车车身维修
1
7
8
九
汽车电气设备维修
4
4
8
十
汽车机修
4
4
8
十一
汽车电工
3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十二
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与检修
2
6
8
十三
汽车故障初级诊断技术
6
2
8
十四
维修视频
8
8
十五
汽车的总装与竣工检验
4
4
8
总计
64
56
120
汽车维修工技能培训教学大纲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获得汽车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大纲及课时分配
序号
课题教学时数
授课内容
理论
实操
小计
一
开学典礼及绪论
8
8
二
汽车零件的失效
6
2
8
三
汽车零件的检验分类
8
8
四
汽车零件的修复
2
6
8
五
汽车接收的、清洗和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