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汽车修理工教学大纲

汽车修理工教学大纲

汽车修理工(初级)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在本课程设置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重要环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与原理;汽车的维护作业与检测;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共计120学时,其中理论部分40学时,实操部分80学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初级汽车级修工培训,熟悉汽车一般构造,能对汽车进行简单的维护与检测,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的操作能力。

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能识别简单的零件图,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三、教学内容模块一汽车的发动机部分(一)理论部分发动机的种类、总体构造和工作循环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活塞环、活塞、汽缸和汽缸平面的技术标准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汽油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发动机润滑系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发动机冷却系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结构和原理(二)技能实训内容发动机总体构造认知曲柄连杆机构拆装气缸盖拆装正时皮带更换更换活塞环凸轮轴和液压挺杆拆装进排气门拆装模块二汽车底盘部分(一)理论教学内容底盘各总成的基本作用和组成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转向器、制动器、变速器、主减速器的拆装工艺(二)技能实训内容变速器(2轴)拆装钳式制动器的拆装鼓式制动器的拆装轮胎的拆卸和换位转向器的拆装更换传动轴更换离合器模块三汽车电气部分(一)理论教学内容汽车电源系汽车起动系汽车的点火系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汽车电路(二)技能实训内容汽车发电机的拆装汽车起动机的拆装汽车点火系统的检修汽车整车电路的认知模块四技能训练(鉴定前辅导)(一)理论教学内容汽车维护概述一级维护作业项目和规范汽车的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和规范(二)技能实训内容更换发动机机油检查更换变速器油更换火花塞更换发电机、空调传动带检查与更换蓄电池轮胎拆卸与换位检查与调整离合器制动助力器踏板位置手制动器的检查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四、大纲说明(一)本教材按照“模块式”教学思路,确定教学的核心技能模块,以此为基础,完成每一个技能训练单元所需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训练等结构体系。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汽车维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今后的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维修设备的使用、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空调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维修内容。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和技能;2、掌握汽车主要部件的维修方法和工艺;3、学会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和工具;4、了解汽车维修行业的规范和标准;5、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汽车维修概述1、汽车维修的定义和分类;2、汽车维修的发展历程;3、汽车维修的重要性。

第二章:汽车维修设备与工具1、常用汽车维修设备;2、常用汽车维修工具;3、设备与工具的安全使用。

第三章:发动机维修1、发动机的基本结构;2、发动机的拆卸与安装;3、气缸体与曲轴箱的检查与维修;4、燃油系统与点火系统的检查与调整;5、发动机润滑系统与冷却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第四章:底盘维修1、底盘的基本结构;2、底盘的拆卸与安装;3、传动系统的检查与维修;4、制动系统的检查与维修;5、转向系统的检查与维修;6、悬挂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第五章:电气系统维修1、电气系统的基本结构;2、蓄电池的检查与维护;3、发电机与调节器的检查与维修;4、起动机的检查与维修;5、其他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护。

第六章:空调系统与排放控制系统维修1、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2、空调系统的拆卸与安装;3、制冷系统的检查与维修;4、暖风系统的检查与维修;5、排放控制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汽车营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汽车营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汽车营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汽车行业。

本课程涵盖汽车营销策略、销售技巧、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学生在汽车营销领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掌握汽车营销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方法;2、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3、掌握汽车营销策略和销售技巧,能够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和定位;4、学会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汽车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适用于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一、指导思想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本行业造就全面的高级技能人才。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体,按照职业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重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足进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开展的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试、技术升级带来的变化。

3.遵循职业教育根本规律和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彻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到达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表达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课程中强调任务导向、情景导向,加强知识与技能的一体化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培养目标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两年制中职中专汽车维修专业,使读者在经过两年专业课程学习之后,掌握机械类根本知识,掌握常见汽车的构造,掌握汽车维修的常用知识和根本技能,能够对汽车常见故障进行检测和修理。

1.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冲诚信、守纪律,自觉遵守公共行为标准,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团队协作精神。

2.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根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专业能力具备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具备从事较复杂生产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线路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用与维护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生产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查阅各种工具手册,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能力。

《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概要5篇

《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概要5篇

《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概要5篇第一篇:《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概要《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制订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化机系执笔人:郭会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汽车维修工程2.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Maintenance Engineering3.适用专业:交通运输4.总学时:32学时5.总学分:2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汽车维修业在体制上的改革,汽车维修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维修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解决汽车使用中出现的新问题。

针对汽车技术的新发展,更为了提高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素质,而把《汽车维修工程学》作为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第一章绪论(1学时)讲述国内外汽车维修业的发展与现状;汽车维修工程学的形成、研究范畴和维修思想。

掌握汽车维修工程学的研究范畴和维修思想。

2.第二章汽车故障理论基础(4学时)讲述故障的概念、故障分类及其等级划分;故障统计及分析原理;故障数据的收集方法以及数据的统计处理;汽车故障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汽车的维修性;汽车的有效性;维修性分配和验证;维修性设计。

教学要点是故障统计及分析原理、故障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处理。

掌握故障的概念和分类,理解故障统计及分析原理、故障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处理。

3.第三章汽车零件的损伤(4学时)讲述摩擦学的基础知识;零件磨损的含义和分类;气缸、活塞环、曲轴轴径与轴承的磨损;金属零件的变形和疲劳断裂机理;金属零件的腐蚀与气蚀;其他损伤。

掌握典型零件磨损机理、金属零件变形和疲劳断裂的机理,掌握金属零件的腐蚀与气蚀以及其他部件损伤机理。

4.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4学时)讲述故障诊断概述;汽车故障诊断原理;动态参数图形的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油质分析技术;模式识别方法和应用。

掌握动态故障信号的分析方法和油质分析技术。

5.第五章汽车维修管理(2学时)讲述汽车维修体制;汽车维修管理工作;汽车大修时机的确定和汽车大修经济界限的划分;汽车修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2)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2)

江西省精英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以适应市场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新,动手能力强”的适用性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扎实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掌握现代汽车的维修工艺及先进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具备汽车维修中级技术技能,能独立排除现代汽车的一般常见故障,合理使用汽车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

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目的1、教育学生爱党爱国,听党的领导。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写作和分析计算能力。

3、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

4、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子电工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

6、具有正确使用工量具、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7、掌握现代汽车构造、汽车空调、汽车电气设备工作原理。

熟悉现代汽车的维修工艺和设备设施,并能掌握一般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具有汽车维修中级工的操作能力。

三、教学要求1、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艺先学做人”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2、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目标教育,在教育的目的和专业的方向上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教育目标要达到的最高点为宗旨,让学生有目的的学,有兴趣的学。

2、本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采用现场直观教学,尽可能应用教具、模型、实物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并着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实施因材实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并深受欢迎的毕业生。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及保养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掌握。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熟练操作维修工具及设备,解决常见故障,并进行常规的汽车保养工作。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个零部件的功能;2. 熟悉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3. 掌握汽车保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汽车基础知识-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汽车的分类和结构- 汽车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汽车电子系统- 车载电子设备的功能和原理- 车载电子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3. 汽车传动系统- 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和结构-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4. 汽车发动机系统-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发动机故障的诊断和修理技术5. 汽车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的原理和构造- 制动系统故障的检修和调整方法6. 汽车悬挂系统- 悬挂系统的原理和构造- 悬挂系统故障的检修和调整方法7. 汽车电器系统- 汽车电气设备的功能和使用- 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和维护方法8. 汽车安全及维护常识- 汽车安全驾驶常识与防护知识- 汽车日常保养与故障排除技巧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学生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维修工具和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保养等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实验实训:利用实验设备和模拟情景进行实验实训,模拟真实的汽车维修环境,让学生熟悉实际维修工作的过程和要求。

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讨论和问题提问的活跃程度。

2. 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和总结。

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参考教材1. 《汽车维修技术与实训教程》2.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3. 《汽车电子技术与维修实验指导》七、参考参考资料1. 《汽车维修技术实用手册》2. 《汽车维修诊断实用技术》3. 《汽车维修工具及设备应用指南》八、备注本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训练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汽修专业教学大纲

汽修专业教学大纲

汽修专业教学大纲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汽车结构与拆装》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时了解国内外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及其构造原理。

本课程要求理论必须与实训密切结合。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现代汽车发动机、底盘零部件结构、工作原理等汽车构造理论方面知识;2.掌握汽车运行材料,如:燃料、润滑油、制动液和防冻液等的性能、牌号及选用原则等汽车材料方面内容;3.通过实训要求学生熟悉发动机、底盘零部件的拆装工艺及简单的调整等技能方面要求;4.树立汽车维修技术职业岗位所必须的质量意识、守时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及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条件1.课堂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应有一张工作台,便于进行现场教学;2.实训教学条件:应有不少于100㎡的室内实训场地;有1台举升机;2台拆装台;有一批发动机、底盘的零部件;有若干可供拆装的整车。

四、教学内容:(一)绪论:理论教学:1.国内外汽车发展史2.汽车类型、编号、总体构造实践项目:1、参观汽车零部件展柜,认识各零部件2、介绍维修工具使用(二)发动机总论:理论教学:1.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3.汽车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与型号(一)绪论理论教学1.国内外汽车发展史2.汽车类型、编号、总体构造实践项目1.参观汽车零部件展柜,认识各零部件2.介绍维修工具使用(二)发动机总论(三)理论教学1.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3.汽车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与型号(三)曲柄连杆机构理论教学1.机体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活塞连杆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曲轴飞轮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实践项目1.拆装曲柄连杆机构(二)安装活塞环(四)配气机构理论教学1.配气机构布置及传动2.配气相位3.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实践项目1.拆装配气机构2.调整气门间隙3.找出各种不同发动机配气相位的正时记号位置(五)汽油机供给系理论教学1.供给系构造2.混合气形成机理3.汽油的性质、牌号、选用原则4.化油器工作系统、构造、工作原理5.汽油供给装置的构造、工作原理6.进、排气装置的构造、工作原理7.汽油机排气净化措施实践项目1.观察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2.化油器EQ101的拆装与调整3.拆装汽油泵总成(六)柴油机供给系理论教学1.供给系构造2.柴油的性质、牌号、选用原则3.喷油器的构造、工作原理4.喷油泵的构造、工作原理5.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的构造、工作原理6.柴油机排气净化措施7.发动机进气增压原理、构造实践项目1.观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2.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输油泵、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的拆装与调整3.喷油泵试验台的检测试验(七)冷却系理论教学1.水冷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防冻液性质、牌号、选用原则3.风冷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实践项目1.观察水冷却系的组成和构造2.水泵的拆装3.节温器的工作状况试验(八)润滑系理论教学1.润滑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润滑原理和油路3.润滑油性质、牌号、选用原则4.曲轴箱通风原理和构造实践项目1.观察润滑系的组成2.机油泵的拆装3.观察旁通阀、安全阀的位置和结构4.观察曲轴箱通风装置(九)发动机整机的拆装与调整实践项目1.汽油发动机的拆装与调整2.柴油发动机的拆装与调整(十)汽车底盘总论理论教学汽车底盘的总体构造和各系统的功能实践项目观察各种汽车底盘的构成(十一)传动系理论教学1.传动系的组成2.离合器及操纵机构的构造、工作原理3.变速器和分动器的构造、工作原理4.万向传动装置的构造、工作原理5.主减速器、差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6.半轴与桥壳的结构、工作原理实践项目1.离合器及操纵机构的拆装2.BJ212变速器的拆装3.万向传动装置的拆装4.主减速器的拆装与调整(十二)行驶系理论教学1.行驶系的组成2.车架的类型3.车桥的类型及四轮定位参数4.车轮的类型和牌号5.汽车轮胎类型、组成及规格表示方法6.悬架系统的类型、组成和工作原理实践项目1.汽车轮胎的拆装2.观察悬架系统的组成3.四轮定位仪的使用和汽车四轮定位参数测量4.减震器的工作状况试验(十三)转向系理论教学1.转向系的组成2.机械转向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3.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实践项目1.观察转向系的组成;转向传动机构球头联结的拆装;横拉杆长度的调整方法2.循环球式转向器的拆装及调整3.动力转向控制阀工作原理试验4.动力转向器的拆装及调整5.动力转向泵的拆装(十四)制动系理论教学1.制动系的分类、组成2.人力制动系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3.伺服制动系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4.制动液的性质、牌号和选用原则5.气压制动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6.制动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实践项目1.鼓式制动器拆装2.盘式制动器的拆装3.制动主缸、轮缸的拆装4.液压制动系统排空5.真空助力器、真空增压器拆装和工作原理6.观察实车和气压制动台架的气压制动回路7.气压制动控制阀的拆装8.空气压缩机的拆装《汽车维修》教学大纲理论教学部分绪论汽车维修课程性质、汽车维修的主要概念、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和动态。

汽车修理教学大纲

汽车修理教学大纲

《汽车修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汽车维修是现代汽车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主要任务:讲授汽车零件磨损规律及影响因素;合理维护、修理,改善或恢复汽车技术性能。

使学生获得汽车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240学时,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课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一)汽修工基本知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在专业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了解必要的汽修功工知识(二)发动机的维护发动机各个组件的维护重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拆装方法难点:各个组建的原理与联系(三)汽车底盘的维护离合器、变速器、驱动桥、转向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的维护重点:各个组件的认识难点:各个组件的工作原理(四)汽车电器设备的维护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启动机、传统点火系统的维护方法重点:了解各个设备的工作方式难点: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启动机、传统点火系统的维护方法与步骤。

(五)汽车简单故障与排除汽车故障、发动机故障、底盘故障的诊断重点:各个故障的诊断方法难点:各个故障的检修步骤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等1、理论教学⑴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际和自学获得知识、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⑵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实物、挂图、教学录像和现场教学2、教学辅助资料汽车维修录像3、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汽车维修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掌握汽车维修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本课程实践教学以现场教学、实验演示为主。

另每天安排单独的汽车维修实习,以及毕业综合实习,培养学生从事汽车维修实际操作的技能,并达到汽车维修工的初级水平五、说明1、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维修基本理论,应使学生建立汽车维护与修理的整体概念,各机构、系统和总成之间的关系;汽车维护与修理工艺、规范、技术要求、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精英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以适应市场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新,动手能力强”
的适用性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扎实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掌握现代汽车的维修工艺及先进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具备汽车维修中级技术技能,能独立排除现代汽车的一般常见故障,合理使用汽车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

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爱党爱国,听党的领导。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
德素养。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写作和分析计算能力。

3、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的使用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

4、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子电工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
应用技术。

6、具有正确使用工量具、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7、掌握现代汽车构造、汽车空调、汽车电气设备工作原理。

熟悉
现代汽车的维修工艺和设备设施,并能掌握一般故障诊断和排
除方法,具有汽车维修中级工的操作能力。

三、教学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艺先学做人”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
教育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2、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目标教育,在教育的目的和专业的
方向上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教育目标要达到的最高点为
宗旨,让学生有目的的学,有兴趣的学。

2、本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多采用现场直观教学,尽可能应用教具、模型、实物
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并着重实践动
手能力的培养。

3、实施因材实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
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并深受欢迎的毕业生。

四、学制
学制三年。

本专业实行2+1的教学模式(即:学校学习二年,工厂实践实习一年)。

五、课程安排
(一)、公共基础课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经,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择业观、就业观。

2、法律基础知识
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与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3、应用写作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应用写作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常用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专用文书的特点、体式规范和写作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应用文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工作的沟通。

4、计算机应用基础
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5、体育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身体素质,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程
1、汽车材料
学习汽车维修常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以及汽车运行材料的性能与使用等有关知识。

要求掌握常用材料的牌号
及其使用性能,掌握材料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的基本知识。

2、汽车英语
学生能读懂相关的汽车说明书为主要能力,掌握汽车专业的一些常用专业英语词汇及英文缩写,汽车结构、维修、检测、电路图和各种信号等具有阅读的初步能力,能笔译成中文,译文基本正确、通顺。

同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

3、机械识图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识读机械图,特别是与汽车常用零件图和装配图,能正确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具有正确的绘制简单零件图的基本技能和识读机械的能力。

4、机械基础
掌握机械原理的初步知识和机械传动、常用构件、零件、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熟悉常用零件的性能、分类、应用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能对一般机械传动系统进行简单分析和计算;了解常用液压元件的类型、用途,熟悉液压基本回路。

解决机械
传动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5、汽车电子电工基础
掌握交、直流电路的概念、基本定律及简单分析与计算方法,磁场、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动机、变压器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必需的电工基本技能,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特性和常见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基本分析方法。

(三)专业课程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掌握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以及发动机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各系统、总成
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汽车零部件耗损、
检验、修复的基本理论。

初步具有发动机零件耗损分析,发动
机维修、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2、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掌握汽车底盘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底盘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

使学生掌握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
本工作原理。

初步具有底盘拆装、底盘零件损耗分析、底盘维
修、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3、汽车电器设备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汽车电器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使用、维护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掌握电器设备的基
本原理和基本结构;初步具有汽车电器设备的拆装与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4、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现代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故障诊断,维修等知识,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控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现代电控汽车发动机的性能指标,维修的基本方法;掌握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特点及诊断方法。

具有电控发动机拆装能力;具有电控发动机检测与维修的基本能力;具有诊断和排除现代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能力。

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5、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
通过学习,了解掌握液力传动与液压控制基础、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检修仪器的设备的使用、自动变速器的检修、其他行星齿轮结构及典型自动变速器结构与原理、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检修。

6、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
在掌握汽车构造基础上学习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工作、汽车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汽车安全环保检测、汽车四轮定位、汽车车轮平衡检验、汽车维护检验、汽车修理检验。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7、汽车空调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的基本知识、控制原理,使学生对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送配风系统、控制系
统有全面的认识。

8、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通过学习常用检测工具及其使用、常检测仪器及其使用、汽车日常、一级维护的质量检验、汽车二级维护过程质量检验、汽车维护竣工检验、汽车修理之前的质量检验、汽车修理过程
中的质量检验、汽车修理质量相关国家法律、汽车维修质量管
理相关行业规章、汽车维修质量相关标准、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知识、为实习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考试考核
(一)、理论考核
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

采用笔试结合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

笔试采用闭卷形式(占总成绩6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由上课提问、作业完成情况、考勤等因素给出。

(二)、实践考核
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

采用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结合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

实际动手能力(占总成绩60%)+ 平时成绩,组织纪律,考勤等因素给分(占总成绩40%)
(三)、实习考核
根据实践用人单位评定与《实习生管理规定》做出考核,
考核成绩分优、良、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四)补考及毕业资格认定
学生只有通过所有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合格,才具备获得毕业证书资格。

凡考试或实践操作技能不及格者,可补考一次,补考一次仍不合格者,按“学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