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创造和发展

合集下载

简短介绍汉字来历

简短介绍汉字来历

汉字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来自八卦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河图洛书说,这是文字神赐的典型代表. 结绳说,《说文解字》:“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刻契说,古人从接绳记事演变成的刻削符号记事,再系统化成为汉字.仓颉造字说,《说文解字》:“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依类象形”“分理别异”而来. 目前,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实际上,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在此之前,应该有一个从发生、发展到渐趋成熟的过程,因此有人主张推至夏末;也有人主张推至夏以前,各执己见.。

2.汉字的来历简短些汉字的来历演变起源发展历史汉字的来历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特别喜欢观察身边和周围的事物,他也非常爱动脑筋或者是想问题。

他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背上的花纹、雀鸟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

久而久之就创造丁文字。

苍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上天下起鱼点一样的粟米,怕人们光顾写字。

将来人们饿肚子。

鬼在黑夜里偷偷的哭泣,龙也藏躲起来,是因为怕文字把他们的丑恶行为记录起来,昭告天下,使他们遗臭万年。

这就是汉字的来历。

一个伟大的苍颉,我特别佩服他。

汉字的起源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汉字的来历演变起源发展历史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汉字的来历演变起源发展历史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最简单的汉字的起源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第二节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节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熊(左上角):女方的图腾 泥鳅(左下角):男方的图腾 这两形是表明发信者与收信者的姓氏 曲线:应走的路 帐篷:聚会的地方 人(帐篷里):她在等候 旁有三个十字:周围住的是天主教徒 大小三个湖沼:帐篷的位置
左图是印第安人部落酋长墓碑上的图
画文字。他的图腾是鹿(倒画的鹿表
示死去),左边 7 条横线表示他出征过 7次,右边9 条横线表示经过 9 次战役, 两个半月形表示历时两个月,在白天 被人用斧子砍死。(大意是:这位首 领出征过七次,经过九次战役,在连
续两个月的征战中被人用斧子砍死。)
印第安人酋长墓碑上的图画文字
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纳西族的东巴经文。 1 表示拿蛋, 2 表示解开,这里有白的意思, 3 表示风, 4 表示蛋,5表示湖,6表示蛋破发光,7表示山崖。
据纳西经师解释,意思是:把这蛋抛在湖里头,左边吹 白风,右边吹黑风,风荡漾着湖水,湖水荡漾着蛋,蛋撞到 山崖上,便生出一个光华灿烂的东西来。
契刻——是在竹木等物体上刻画记号。其作 用主要是用来记数,其次是用来提示事件。


于省吾《商周金文録· 序言》(1957年版)中说: “原始社会劳动人民创造文字,极质朴,极简单, 也是符合于客观事物的真相,所以,一二三都是 积画,以□为方,以○为圆,都是最原始的文字, 还要早于其它象形文字,这对于考证文字的发生 的萌芽状态时具有重要关系的。”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1977年版) 中说:“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 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又叫刻画系统,契刻当 是其主要渊源。
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甲骨文— 金文— 六国古文— 大篆—小篆
古 文 字
隶书——草书—— 楷书 —— 行书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分类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分类

汉字的创造者
关于汉字的创造者,历史文献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学者认为汉字可能是由一群具有文字书写能力的人共同创造的,而非某 一位特定的个体。
在古代社会,汉字的书写和使用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实践,因此可以推断,创造和使用汉字的人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和文化素养。
02
中国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01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出现在商代晚期,刻在 龟甲和兽骨上。
汉字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
网站和网页制作
网站和网页的标题、导航菜单、内容等都需 要使用汉字进行编写,以便用户理解和使用 。
网络交流
在网络聊天、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场合,人们使 用汉字进行交流,传递信息和情感。
数字媒体
在数字媒体中,汉字被广泛用于制作海报、 宣传片、游戏等,以吸引用户并传递信息。
汉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基础教育
汉字是中文教育的基础,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需要 学习和掌握大量的汉字,以便能够阅读和写作。
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中,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汉字的深入知识 和文化背景,培养语言和文化素养。
语言文字研究
学者和研究人员对汉字的起源、演变、结构等方面进 行研究,探究汉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形声字是汉字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它们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组合而成。意符 表示汉字的意义范畴,而声符则表示汉字的读音。例如,“河”、“洋”、“江”等都是形声字,其 中“氵”是意符,“工”、“羊”、“江”是声符。
假借字
总结词
假借字是通过借用已有的汉字来表示新 的意义的一类汉字。
VS
详细描述
02
甲骨文主要记录了商王祭祀、战争、卜辞等内容, 反映了商代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思考:
在汉字没有产生之前的远古时期,人们要 把事情记录下来都采用什么方法呢?
远古时期
车 册 雨 天 鱼 林 鸟
甲骨文
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
刻在兽骨上的甲骨文。
甲 骨 文
甲骨文:十二生肖


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汉字的演变

旧 由 旦
白 甲 申 电 田 目
落英缤纷
随着打字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 人们对古老汉字的生命力提出了质疑。 英文26个字母可以拼出所有的字词, 只需要有限的按键就可以解决,而汉字成千上万, 各不相同,怎么输入呢?有人断言,汉安与现代世界 文化格格不入,汉字必须西化,走拼音字母的路。 然而聪明的中国人攻破了这一难关,创造了汉字输入法。 特 别是五笔字型输入法,只需按四键就能输入 所有的字或词,比英文输入还简捷。汉字输入法 的发明又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 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小小的方块字,四平八稳,它不 但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更是中国人聪明智慧的象征,希望同 学们从小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做一个 充满创造力的中国人。
一笔一划写好字, 一生一世做真人。

汉字的起源与变迁

汉字的起源与变迁

中国字是象形文字。

中国字是谁创造?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五世纪—前三世纪),即已流行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最早的汉字的说法。

传说中的仓颉是河南濮阳人,现在于陕西存有纪念他的仓颉庙。

但现代学者认为,中国汉字应起源于原始图画,是古代许多人参与创造并慢慢形成的。

最早的汉字由大汶口文化晚期(约4800年前)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演变而来。

距今约3400年到2700年的殷周时代是汉字的“甲金时代”。

刻在龟甲兽骨上关于占卜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

从战国到魏晋时代(公元前五世纪—公元五世纪),人们主要是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写字,这称为简书,也有写在绢帛上的,称为帛书。

汉字的构成是有规律的,古代学者研究总结出汉字有六种构成方法,称为“六书”。

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比如“自”在甲骨文里写作一道鼻梁,两个鼻孔,像人的鼻子,是鼻子的意思。

后来慢慢发展出“自己”的意思。

古人很早就发现狗的鼻子十分灵敏,懂得辨识气味,所以“臭”字由表示鼻子的“自”和“犬”组成。

汉字在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成熟。

先秦时期的文字被宽泛地称为大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令丞相李斯统一全国文字。

李斯在秦国文字的基础上改造成通行的新字体,称为小篆。

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字音、字义一直在发生变化,只有通过各个时代的“字书”才能了解每个汉字在每个时期的意思。

中国最著名的字书是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写于公元二世纪的《说文解字》,该书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学经典著作。

它收录汉字一万多个,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汉字自萌生到东汉前的演变过程。

许慎还首创了沿用至今的部首编排法。

汉字的书写形式也在不停演变。

公元三至五世纪形成的楷书法则严谨,易于辨认,因此沿用至今。

古代书法家在书写楷书时创造出带有个人风格的书体,比如唐代欧阳询所创的“欧体”,颜真卿所创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到今天一直是中国读书人练习书法的模板。

在历史上,汉字一直在经历着简化的过程。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的结构——新说
汉字的结构是“外圆内方”。这法于古人 的“天圆地方”的理念。“○”是“[”的 简化形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图形。“○” 的周长与直径相比是一个常量 (π=3.14159……),“π”是物质世界 “变易”中的“不易”,可谓“万变不离 其中”。“○”是在线条长度固定时,可 以占据的最大“宇宙空间”。可见,汉字 的“外圆内方”结构是“完美”和“节省” 的构造方式。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 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 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 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 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 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 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 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 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 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 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 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 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资料小连接
• 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写到: “我还见过一幅这位仓颉的画像, 是生着四只眼睛的老头陀。可见要 造文字,相貌先得出奇,我们这种 只有两只眼睛的人,是不但本领不 够,连相貌也不配的。”说的真是 有趣。
汉字的起源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 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字型,即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 因为是刻写在形状各异的甲骨片上,刻写后也不 好改动,所以先人们顺势就章,一气呵成。整体 效果或规矩整齐、错落有致,或变化多姿、随意 大气,体现了人类追求均衡对称、和谐稳定的天 性。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 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仓颉造字的传说
于是,仓颉开 始日思夜想,到处 观察,看尽了天上 星宿的分布情况、 地上山川脉络的样 子、鸟兽虫鱼的痕 迹、草木器具的形 状,描摹绘写,造 出种种不同的符号, 并且定下了每个符 号所代表的意义 。
汉字的形成及演变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其 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 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 的。如今的汉字是人们在长期的劳 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演变而 来的。
甲骨文
简化字
木 人



力 月


四、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 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 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 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 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 字书写形式。
五、隶书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达 到顶峰。相传为秦末程邈(miao) 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 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 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 于书写。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金文十二生肖
























三、大篆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 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 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 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 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 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 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 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 的基础。
六、楷书
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更加简化, 横平竖直,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字 体。 古代有许多楷体书法大家,最著名 的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第三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一、汉字起源一、关于仓颉造字说汉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种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关于它们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人类未解之谜之一。

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文字有很多种,而汉字是最为古老的。

比起其他几种早已不用的古老文字,汉字历史是延续不断的,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人们越是感到汉字的生命力如此强大,就越想了解它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探讨汉字的起源不仅是探寻中华文明源头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而且也可以给人们探讨其他文字的起源及其形成过程提供参考,对于了解整个世界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中国人对汉字的起源也非常关注: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吕氏春秋·君守》)。

苍颉造文字。

苍颉,黄帝之史(《周礼·外史》疏引《世本·作》)。

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韩非子·五蠹》)。

这种传说无疑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在传世的战国晚期的古籍中却没有关于仓颉的时代以及他在造字之外的事迹的任何记载。

现存的早于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也从来没有关于仓颉的记载。

汉代人多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魏晋以后人则说仓颉是早于黄帝的远古帝王。

《尚书正义》孔颖达疏说: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玄皆云:苍颉,黄帝之史官也。

……崔瑗、曹植、蔡邕、索靖皆直云:古之王也。

汉代人把仓颉跟史官联系起来,很可能是因为人们认为史官在平时跟文字接触最多,所以才有此说。

魏晋人说仓颉是远古的帝王,过去多认为荒诞无稽。

其实,这个说法也不是魏晋人创造的,而有很早的根据。

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有一篇《容成氏》,第一简有这样的文字:……尊膚(盧)是(氏)、茖(赫)疋(胥)是(氏)、乔结是(氏)、仓颉是(氏)、轩缓(辕)是(氏)、(神)戎(农)是(氏)、椲是(氏)、是(氏)之又(有)天下也,皆不受(授)亓(其)子而受(授)臤(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识与能力:
知道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以及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互联网和其他文字资料了解关于汉字的知识。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古人记事的方法~了解古人造字的方法。

教师:象形字卡片、不同时期“马”字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猜猜看。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做的游戏叫猜猜看。

请看卡片,出示象形字卡片,~猜猜看~这是什么字,
2.师小结:这些符号就是古老的汉字。

这些古老的汉字是如何一步步演
今天我们就一起乘坐时间飞船~回到远古时代~变成我们今天的汉字的呢?
再现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板书课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二、情景模拟~探索汉字起源
1.师:同学们~汉字并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就产生的~那你们想知道在没有汉字以前~古人是怎样记事的吗,那就让我们通过时空隧道来到远古时代,课件:古人生活的图片,。

现在我们就是一群古人~此时太阳从天边升起来了~我们开始了一
天的劳动。

我是你们的首领~现在我来分配任务:我们分成几组~你们去猎羚羊~你们在家里守护那头快生产的母马~你们去采摘果子~你们去小河里打鱼……夕阳西下~我们满载而归。

我来看一看嗯~不错~你们的收获真不少呢:现在请各小组想一想~用最简单的方法把今天打猎的收获记录下来~但不能用文字。

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文字呢。

2.教师深入各组~引导~你们组猎了几头羚羊,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你们组负责守护母马~原来部落里有几头马,今天又新生了一头小马~你们打算怎样记录,你们组采了几篮子野果,哪边的树上果子比较多,你们组打了多少条鱼,……各小组尝试用各种方法记录。

3. 各组展示记录方式~让其他组猜测本组要表达的意思~并评论那组表达得
更简捷准确。

4. 刚才~我们尝试着用古老的方式来记事~谁来谈谈自已的体会?,生谈体会,
教师总结:正像同学们说到的那样~用这样的方式记事费时、费力~还不容易
清楚地把事情表达出来。

5.古人的记事方法
师:课前老师也请大家去了解了古人记事方法~除了刚才你们的方法外~古人
还使用了哪些方法,学生汇报~师板书。

,出示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画图记事三幅图)。

师:这是人们通过一些考古的发现和古籍进行推测的。

请大家来试着当当考古
学家~推测一下人们的记事方式。

怎样结绳记事,这种方式有什么不足,,生推测,
怎样刻木记事,这种方式又有什么不足,,生推测,
后来人们又用画图记事~这种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呢,,生~画图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意思~但是太慢了。

,
过渡:于是人们就想~可以抓住东西的特征~简化一下。

6、汉字的演变
就拿马字来说。

人们最早是画一头整马的图形~后来生产发展了~交往频繁了~人们没工夫画那么细致的画~便给它简化了。

再后来~还嫌麻烦~就将线条进一步简化~终于创造了“马”字。

(师边讲解边出示马字的演变过程~穿插甲骨文金文的知识。

让学生介绍资料。

)
师:从画整马到创造马字~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是人们根据实际需要~长期创造、改进的结果。

这个过程就是文字产生、演变的历史。

从“马”字的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谈自己的发现。

师引导板书~象形到象征~图形到笔画~简单到复杂。

总结: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了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7.仓颉造字的传说
汉字到底是谁创造的呢?说起“造字”~我们就会想到“仓颉造字”的传说~谁知道这个传说?生讲故事《仓颉造字》:说距今5000年前~有一位名叫仓颉的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有四只眼睛~看东西十分清楚~抬头看见月亮的时圆时弯~低头看见各种鸟兽的脚印~他从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文字。

好神奇的传说。

同学们~你们认为传说中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方面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学生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仓颉造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不是史实。

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

如果仓颉确有其人~他也只是寻找到了文字的“根”~并且发挥聪明才智使“文字根”长出了强壮的树干。

只有在后人的浇灌下“树”才会渐渐“分枝”~长出“绿叶”……
造字的祖先不是一个人~我们的祖先人人都在创造文字~都在参与这个活动。

直到今天~汉字都还没有“结果”~也永远不会“结果”~因为汉字还在不断创造~不断发展。

三、研究:汉字的造字方法
1.师:每一个汉字都是智慧的结晶。

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考的。

昨天~我请大家去了解古人造字方法~并收集了相关的资料~请大家分小组研究一下~下面这几组字有什么特点?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些字的?大屏幕出示: 人、木、山、眉
凶、上、、刃、中
众、休、尘、歪
噪、澡、躁、燥
2.学生分四组分别研究讨论这些字的造字规律。

3.汇报~总结:
第一组~象形字。

学生讲述自己的见解~再举几例。

第二组~指事字。

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师指出~这些字都是指事字~让学生尝试再举几例。

第三组~会意字,用语言与肢体动作来谈一谈、演一演字的意思。

再举几例。

师:看来(汉字的一笔一画都有奥秘。

因为汉字是我汉族祖先对大自然对当时社会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会的结晶。

咱们的祖先先后造出了“象形、指事、会意”字~但字还是不够用。

怎么办呢?聪明的祖先~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的形旁搭配起来~组成很多新字。

第四组~形声字。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给这组形声字编编识记口诀好吗?
师、生:有水可洗澡~伸手做早操~张口出噪音~易燃真干燥~跺脚好烦躁。

师:还能找出一组组这样的形声字吗?
4.总结:每一个汉字的创造都凝结着中华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有人说:“每一个汉字都是有生命的文字!”汉字产生以后~对周边国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的文字都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的
四神奇的汉字
1(我们来做个游戏
1)造字游戏
这是一个日字~我们看看~如果在这个字的基础上添加一笔~又可以组
旧、由、旦、申、甲) 成哪些新的字?(
小结:一个简单的独体字~加上一笔~就创造出了那么多的新字。

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富有创造力。

2)组字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组句的游戏。

请用这五个词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课件:大家完全说服没有他,
师:从这个游戏中~你又体会到了汉字有什么神奇之处?
小结:对!只有汉字才能有这样多灵活多变的组合~这也是汉字的神奇之处。

2(欣赏书法~感受汉字的独特艺术魅力。

3.课件出示印有舞字的衣服~印有书法的窗帘~服装等。

学生谈感受。

师总结:汉字不仅是我们交流的工具~它还是美的化身。

五、总结,播放课件,
从甲骨文、金文、隶书到楷书~汉字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的标志。

小小的方块字~四平八稳~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汉字发扬光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汉字作为记载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载体~博大精深~短短的一节课时间~我们只能感受到神奇汉字的凤毛麟角~也只能感受到我们祖先非凡创造力的冰山一角~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更进一步的去体会汉字的无穷魅力~感受祖先的无限智慧:做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华夏子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