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合集下载

第二节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节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熊(左上角):女方的图腾 泥鳅(左下角):男方的图腾 这两形是表明发信者与收信者的姓氏 曲线:应走的路 帐篷:聚会的地方 人(帐篷里):她在等候 旁有三个十字:周围住的是天主教徒 大小三个湖沼:帐篷的位置
左图是印第安人部落酋长墓碑上的图
画文字。他的图腾是鹿(倒画的鹿表
示死去),左边 7 条横线表示他出征过 7次,右边9 条横线表示经过 9 次战役, 两个半月形表示历时两个月,在白天 被人用斧子砍死。(大意是:这位首 领出征过七次,经过九次战役,在连
续两个月的征战中被人用斧子砍死。)
印第安人酋长墓碑上的图画文字
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纳西族的东巴经文。 1 表示拿蛋, 2 表示解开,这里有白的意思, 3 表示风, 4 表示蛋,5表示湖,6表示蛋破发光,7表示山崖。
据纳西经师解释,意思是:把这蛋抛在湖里头,左边吹 白风,右边吹黑风,风荡漾着湖水,湖水荡漾着蛋,蛋撞到 山崖上,便生出一个光华灿烂的东西来。
契刻——是在竹木等物体上刻画记号。其作 用主要是用来记数,其次是用来提示事件。


于省吾《商周金文録· 序言》(1957年版)中说: “原始社会劳动人民创造文字,极质朴,极简单, 也是符合于客观事物的真相,所以,一二三都是 积画,以□为方,以○为圆,都是最原始的文字, 还要早于其它象形文字,这对于考证文字的发生 的萌芽状态时具有重要关系的。”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1977年版) 中说:“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 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又叫刻画系统,契刻当 是其主要渊源。
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甲骨文— 金文— 六国古文— 大篆—小篆
古 文 字
隶书——草书—— 楷书 —— 行书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

• 一笔一划写好字, 一笔一划写好字, • 一生一世做真人。 一生一世做真人。
工人)(人工) )(人工 工、人 (工人)(人工) 上山)(山上) )(山上 上、山 (上山)(山上)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你周六做什么? 你周六做什么?
形:优美、多变 优美、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
学生正在参加爱德蒙顿孔子学院举办的汉语水平考试
小小的方块字, 小小的方块字,四平八 稳,它不但承载着中华文 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更是中国人聪明智慧的象 征,希望你们从小写一手 漂亮的中国字, 漂亮的中国字,做一个充 满创造力的中国人。 满创造力的中国人。
仓 颉 造 字 的 传 说
字 是 一个 造出来 的 造字
仓颉是皇帝的一名史官。一个冬天的早 晨,他上山打猎,在雪地上看见山鸡走过后 留下的印迹,得到启示就用爪印的形象表示 鸡。他看到太阳、月亮、田地、树木,就画 出了日、月、田、木的象形图画。后来,仓 颉经过一番思索,把这些符号做了简化,创 造出了文字。
甲骨文
你认识吗?
马字的演变过程
汉 字 的 演 变 过 程
图画பைடு நூலகம்

象形字


方块字


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魅力
百福图
畅所欲言:
你发现汉字有哪些神奇之处了 吗?请你谈一谈。
音:韵律美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意:简洁、灵活 简洁、
人教课标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
南小召中心校 田永忠
古时候的记事方法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兰高学校小学部王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以及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借助网络和其他文字资料了解关于汉字的知识,推想汉字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以及中国人的的创造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师: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汉字的产生、演变和造字特点。

2、制作课件。

学生:1、了解有关汉字造字的传说。

2、收集汉字造字方法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体会汉字的重要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阅读汉字,书写汉字,可是你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在汉字出现之前,人们是怎样记事的呢,下面这段视频,讲述了一个原始人发明鞋子的故事,请同学们一边看视频,一边试想你就是影片里的原始人,并且尝试用最简单的方式把这件事记下来。

师: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记录结果,(这位同学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当人们赤脚踩在石子或布满荆棘的地面上时,非常痛苦,于是人们用东西把脚包住,这样最早的鞋子就产生了。

)像这样采用画图的方式来记事的方法,就是画图记事。

除了画图记事外,古代的人们还采用了哪些方式来记事呢,(结绳记事,刻木记事) 比如: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表示昨天打了四只野兔,要怎样做,(在绳子上结四个结)今天又捕获了九只野鸡,就要再结9个结。

现在我们来看这些古老的记事方式,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记事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把事情表达清楚。

) 师:为了能将事情清楚、准确地记录下来,人类就开始尝试着用更简捷,更明白的符号来表达意思,这就是汉字。

有了汉字,我们就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和传递各种信息,还能记录下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留传给后人。

汉字可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呀~二、探究汉字的产生1、那汉字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板书:汉字)我国古代流传着仓颉造字的传说,让我们来看一看。

那么汉字真是一个人造出来的吗,2、介绍象形字师:那么汉字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来看看这些字。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思考:
在汉字没有产生之前的远古时期,人们要 把事情记录下来都采用什么方法呢?
远古时期
车 册 雨 天 鱼 林 鸟
甲骨文
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
刻在兽骨上的甲骨文。
甲 骨 文
甲骨文:十二生肖


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汉字的演变

旧 由 旦
白 甲 申 电 田 目
落英缤纷
随着打字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 人们对古老汉字的生命力提出了质疑。 英文26个字母可以拼出所有的字词, 只需要有限的按键就可以解决,而汉字成千上万, 各不相同,怎么输入呢?有人断言,汉安与现代世界 文化格格不入,汉字必须西化,走拼音字母的路。 然而聪明的中国人攻破了这一难关,创造了汉字输入法。 特 别是五笔字型输入法,只需按四键就能输入 所有的字或词,比英文输入还简捷。汉字输入法 的发明又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 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小小的方块字,四平八稳,它不 但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更是中国人聪明智慧的象征,希望同 学们从小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做一个 充满创造力的中国人。
一笔一划写好字, 一生一世做真人。

汉字的起源与变迁

汉字的起源与变迁

中国字是象形文字。

中国字是谁创造?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五世纪—前三世纪),即已流行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最早的汉字的说法。

传说中的仓颉是河南濮阳人,现在于陕西存有纪念他的仓颉庙。

但现代学者认为,中国汉字应起源于原始图画,是古代许多人参与创造并慢慢形成的。

最早的汉字由大汶口文化晚期(约4800年前)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演变而来。

距今约3400年到2700年的殷周时代是汉字的“甲金时代”。

刻在龟甲兽骨上关于占卜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

从战国到魏晋时代(公元前五世纪—公元五世纪),人们主要是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写字,这称为简书,也有写在绢帛上的,称为帛书。

汉字的构成是有规律的,古代学者研究总结出汉字有六种构成方法,称为“六书”。

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比如“自”在甲骨文里写作一道鼻梁,两个鼻孔,像人的鼻子,是鼻子的意思。

后来慢慢发展出“自己”的意思。

古人很早就发现狗的鼻子十分灵敏,懂得辨识气味,所以“臭”字由表示鼻子的“自”和“犬”组成。

汉字在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成熟。

先秦时期的文字被宽泛地称为大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令丞相李斯统一全国文字。

李斯在秦国文字的基础上改造成通行的新字体,称为小篆。

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字音、字义一直在发生变化,只有通过各个时代的“字书”才能了解每个汉字在每个时期的意思。

中国最著名的字书是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写于公元二世纪的《说文解字》,该书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学经典著作。

它收录汉字一万多个,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汉字自萌生到东汉前的演变过程。

许慎还首创了沿用至今的部首编排法。

汉字的书写形式也在不停演变。

公元三至五世纪形成的楷书法则严谨,易于辨认,因此沿用至今。

古代书法家在书写楷书时创造出带有个人风格的书体,比如唐代欧阳询所创的“欧体”,颜真卿所创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到今天一直是中国读书人练习书法的模板。

在历史上,汉字一直在经历着简化的过程。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的结构——新说
汉字的结构是“外圆内方”。这法于古人 的“天圆地方”的理念。“○”是“[”的 简化形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图形。“○” 的周长与直径相比是一个常量 (π=3.14159……),“π”是物质世界 “变易”中的“不易”,可谓“万变不离 其中”。“○”是在线条长度固定时,可 以占据的最大“宇宙空间”。可见,汉字 的“外圆内方”结构是“完美”和“节省” 的构造方式。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 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 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 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 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 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 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 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 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 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 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 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 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资料小连接
• 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写到: “我还见过一幅这位仓颉的画像, 是生着四只眼睛的老头陀。可见要 造文字,相貌先得出奇,我们这种 只有两只眼睛的人,是不但本领不 够,连相貌也不配的。”说的真是 有趣。
汉字的起源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 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字型,即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 因为是刻写在形状各异的甲骨片上,刻写后也不 好改动,所以先人们顺势就章,一气呵成。整体 效果或规矩整齐、错落有致,或变化多姿、随意 大气,体现了人类追求均衡对称、和谐稳定的天 性。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 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仓颉造字的传说
于是,仓颉开 始日思夜想,到处 观察,看尽了天上 星宿的分布情况、 地上山川脉络的样 子、鸟兽虫鱼的痕 迹、草木器具的形 状,描摹绘写,造 出种种不同的符号, 并且定下了每个符 号所代表的意义 。
汉字的形成及演变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其 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 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 的。如今的汉字是人们在长期的劳 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演变而 来的。
甲骨文
简化字
木 人



力 月


四、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 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 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 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 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 字书写形式。
五、隶书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达 到顶峰。相传为秦末程邈(miao) 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 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 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 于书写。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金文十二生肖
























三、大篆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 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 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 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 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 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 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 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 的基础。
六、楷书
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更加简化, 横平竖直,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字 体。 古代有许多楷体书法大家,最著名 的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第三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一、汉字起源一、关于仓颉造字说汉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种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关于它们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人类未解之谜之一。

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文字有很多种,而汉字是最为古老的。

比起其他几种早已不用的古老文字,汉字历史是延续不断的,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人们越是感到汉字的生命力如此强大,就越想了解它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探讨汉字的起源不仅是探寻中华文明源头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而且也可以给人们探讨其他文字的起源及其形成过程提供参考,对于了解整个世界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中国人对汉字的起源也非常关注: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吕氏春秋·君守》)。

苍颉造文字。

苍颉,黄帝之史(《周礼·外史》疏引《世本·作》)。

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韩非子·五蠹》)。

这种传说无疑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在传世的战国晚期的古籍中却没有关于仓颉的时代以及他在造字之外的事迹的任何记载。

现存的早于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也从来没有关于仓颉的记载。

汉代人多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魏晋以后人则说仓颉是早于黄帝的远古帝王。

《尚书正义》孔颖达疏说: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玄皆云:苍颉,黄帝之史官也。

……崔瑗、曹植、蔡邕、索靖皆直云:古之王也。

汉代人把仓颉跟史官联系起来,很可能是因为人们认为史官在平时跟文字接触最多,所以才有此说。

魏晋人说仓颉是远古的帝王,过去多认为荒诞无稽。

其实,这个说法也不是魏晋人创造的,而有很早的根据。

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有一篇《容成氏》,第一简有这样的文字:……尊膚(盧)是(氏)、茖(赫)疋(胥)是(氏)、乔结是(氏)、仓颉是(氏)、轩缓(辕)是(氏)、(神)戎(农)是(氏)、椲是(氏)、是(氏)之又(有)天下也,皆不受(授)亓(其)子而受(授)臤(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执教老师:昌吉市第十三小学周军【教材分析】《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汉字和书的故事》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侧重让学生了解汉字的产生、演变、特点以及汉字作为记载事物和进行交流的作用,从多视角、多层面展示了汉字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学情分析】在许多学生眼中,“汉字”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符号,会写、会用足矣!虽然学生每天跟汉字打交道,但对汉字缺乏整体的了解。

如何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神秘,追根寻源了解汉字的起源,从中了解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和聪明才智,思索、体验、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汉字发自内心的喜爱是本课教学的最终追求。

【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汉字文化的神奇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力。

3.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猜一猜、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及特点,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完成快乐的精神之旅!【重点、难点】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与现实事物的联系。

【设计思路】: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只是提示了一些示范性的知识点或信息资源,给学生留出了探究和思考的空间,可让学生体验学习探究历史的各种方法。

所以,本节课我设计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动手操作、猜一猜、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探索和研究汉字的起源、发展过程、发展规律及特点,体验、感受汉字文化的神奇魅力和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活动一:感受汉字的作用1.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着一本什么书?你是怎么知道的?假如没有这些汉字你能知道吗?2.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汉字,你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小结:看来咱们的生活的确缺少不了——汉字,这汉字可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啊!那汉字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演变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四课《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不过的书入手,让学生设想假如没有这些汉字我们会遇到哪些困难,从中体会到汉字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既然汉字这么重要,那么我们更有进一步探究汉字奥秘的必要性,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活动二:探寻汉字的产生1.尝试古人的记事方法在远古时期,汉字还没产生的时候,人们要想把事情记录下来,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做的呢?(出示古人记事的图片)(1)拿出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请同学来介绍古人是怎么用这些方式来记录事情的。

(2)大家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古人的这些记事方法?请各个小组长拿出档案袋,里面记录着远古时期部落里发生的几件事。

请大家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工具试着用古人记事的方式,把这些事记录下来,记住不能使用文字。

记好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请同学猜猜所表达的意思。

学生分小组用结绳、刻木、画图等方法记事。

(3)刚才我们尝试着用古老的方式来记事,谁来谈谈自已的体会?小结:正像同学们说到的那样,用古人的记事方式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清楚地把事情表达出来。

2.说说仓颉造字的传说为了能将事情清楚、准确记录下来,聪明的古人就开始尝试着用更简捷、又能让所有人都看明白的符号来表达意思,于是就产生了——文字。

说到文字,你们知道是谁创造了最早的文字呢?(生:仓颉)(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上第52页有关传说的文字,并思考两个问题:①仓颉是怎样造字的?②汉字真的是由仓颉一个人造出来的吗?(2)小结:仓颉造字的依据是——根据事物的形状画出一些象形图画,这些象形符号再经过不断简化最终成为汉字。

汉字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单独创造出来的,而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用古人记事的方法记录事情,让学生亲身体会古人记事方法的不方便,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清楚地把事情表达出来,由此深刻体会到创造汉字的必要性,吸引学生探究的热情。

让学生阅读书上仓颉造字的传说,说说仓颉是怎么造字的,初步了解汉字产生的依据,体会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及在文字上的创造能力。

】活动三:探讨汉字的演变1.认识甲骨文那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最早文字是什么吗?(1)让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甲骨文的资料出示甲骨文的图片,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小结: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哪里?(龟甲或者兽骨上)所以这种的文字就叫做“甲骨文”。

它是我们至今为止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汉字,它已经是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正是借助这些甲骨文,了解到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所以说甲骨文是非常珍贵的考古文物!据有关资料显示,甲骨文上的汉字,仍然有1250个字延用到了今天。

(2)老师收集了一些简单的甲骨文,请同学来猜一猜。

(3)从刚才的猜字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结:我们最早的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板书:图画),这种像图画一样的文字叫什么吗?(板书:象形文字)2.观看一组象形文字图片,进一步感受象形文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共同感受这像画一样的象形文字。

3.书写马字,探究汉字的演变规律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象形文字是怎样一步一步演变成我们今天的汉字呢?(1)教师示范书写各种“马”字大家请看黑板,老师将在上面写一个甲骨文,让大家再猜猜它是什么字?(马)你是怎么猜的?把它侧着看,就是一匹马,请看,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马字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这分别是金文、小篆、隶书、繁体楷书、简体楷书的马字。

(2)请同学们试着写看看这几个马字,写完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能发现汉字的发展有什么规律吗?小结: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了前一种字难写、难记的特点,这样由繁到简、由图画到符号,一步一步简化,最后演变成现在的方块字,这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完成板书:图画象形字方块字,繁简)【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说一说、看一看、写一写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师生、生生互相合作交流中共同了解汉字的发展过程。

让学生尝试写几个“马”字,目的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探索出汉字的发展规律,了解到汉字的发展规律是:从图形到方块字、从图画到笔画、从繁到简、由难变易的发展规律,同时领悟到中国人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活动四:挖掘汉字的特点1.形声字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象形文字,知道了象形文字是汉字最早的造字方法。

其实汉字的造字方法还有很多,请看屏幕——(课件)把“女、马”组成一个什么字,它的左右边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字的左边和什么有关(女性),像这样表示字义的部分叫形旁,右边部分表示读音(mǎ)的部分叫声旁。

小结:像这种字叫做形声字。

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如骑、驾,说说这两个字的形旁和声旁分别是什么?形声字是我们汉字最重要的造字方法,据统计,形声字占汉字的90%左右。

除了象形、形声两种造字方法之外,还有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四种造字法。

我们的祖先正是运用这六种造字法造出了90000多个汉字。

2.总结汉字的特点师:同学们,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真的很——聪明、厉害,创造了这么多的汉字,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课件)从刚才讲到的形声字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汉字始终保持着既有形又有声的方块字特点。

请同学们默读书P55小资料,看看汉字还有什么特点?(在世界的数千种语言中,我们的汉字最简短)(点击课件)小结:通过与其他国家语言文字“马”字的比较,非常明显地看出我们汉字的显著特点——那就是最简短,真为我们的汉字骄傲,我们的汉字也真是太神奇呀!【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重点介绍“六书”中的形声字特点,以及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对比,总结出汉字既有形又有声方块字特点和最简短的特点。

同时也能让学生领悟到中国人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五:感悟汉字的神奇欣赏百福图汉字的神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看屏幕——都说中国的汉字是有灵性的,一个“福”字竟有一百种写法,而且形态各异,无一雷同,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福”的向往和憧憬。

小结:一个“福”字,竟然蕴含着那么丰富的内涵!我们的汉字太神奇了!小结:从这一个个的艺术品中,我们一同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汉字神奇的美。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欣赏百福图,发现我校的校徽里面蕴含的内涵,从而让学生感受我们汉字的神奇魅力;通过展示学生课前收集到的生活中有关汉字的神奇的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汉字的神奇随处可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六:谈收获,话行动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汉字的产生、创造和发展,共同感受了汉字神奇的魅力。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仅要从小学好汉字,用好汉字,还应该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为我们的生活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设计意图:课的最后,让学生谈谈上完本课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同学们提出希望。

】布置作品集作业像老师这样,请同学回家后把收集到的资料装在档案袋里,并在封面写上材料名称,做成一份作品集。

【设计意图:布置完成作品集的作业,让学生学会把收集到的资料做成一份档案袋作品集,这也是我们学校《作品集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实验课题探索出的一种作品集成果展示形式。

】【板书设计】汉字的创造与发展图画象形文字方块字繁简【教学反思】一、紧扣课程性质,突出学科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汉字的物品;课中让学生尝试古人的记事方法,然后交流体会;写“马”字感受汉字笔画由繁到简的演变规律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二、关注体验,突出学科意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注重学生的体验是整堂课的主线。

课中我让学生模仿古人记事的方式表达信封里纸条上的内容。

学生通过尝试古人的记事方法,就能亲身感受到古人记事方式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清楚地把事情表达出来,由此深刻体会到创造汉字的必要性。

让学生亲手动笔书写几个“马”字,学生就更能切身体会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规律。

总之,课堂中体验无处不在。

三、关注教学策略,突出创新意识。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使用者自己去完善的课程。

如我选择学生熟悉的校徽让他们体验汉字的神奇,这样既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表达的兴趣和欲望,也是一次巧妙的校史教育。

四、不足之处:1.上课时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够全面,语言方式有些单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