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舒适性.ppt

合集下载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弯曲性能测试(斜面法)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弯曲性能测试(斜面法)

结果与评判:
I. 分别计算两个方向的平均弯曲长度C(cm) II. 再计算抗弯刚度,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G=m×C3×10-3 其中m为单位面积质量(g/m2)
弯曲长度值越大 ,织物越硬挺,不 易弯曲。
检测仪器: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主要有莱州大 莱州大原LLY-01A
原、温州方圆、温州大荣、宁波纺 仪等品牌,主要型号如图示。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弯曲性能测试(斜面法) ➢ 标准解读:
GB/T18318.1-2009 纺织品 弯曲性能的测定 斜面法 织物弯曲性能:是指织物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以
抗弯长度(也称硬挺度)、抗弯刚度来表征。有斜 面法、心型法、格莱法、悬臂法等多种测试方法。
测试原理:将矩形试样放在测试平台上,沿平台长轴方向推进试样,使其伸出 平台并在自重下弯曲,当伸出的试样头端通过平台前缘达到与水平线呈41.5°时 ,停止并完成测试。
温州大荣YG(B)022D
温州方圆FY207-II 宁波纺仪YG207N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弯曲性能测试(斜面法)
取样要求: 取样应距离布边>100mm,尺寸为25mm×250mm,随机取12个试样,6个长
度方向平行于经向,6个平行于纬向。
25 mm
检测步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矩形试样
250mm 测试结果
校准和设置仪器
安放试样
测试并记录结果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弯曲性能测试(斜面法)

5-服装用织物及成衣加工性能

5-服装用织物及成衣加工性能

2.测定 (1)拧绞法 在一定张力下对浸渍后的试样拧绞, 在一定张力下对浸渍后的试样拧绞 , 释放 对比样照。 后,对比样照。 样照: 级最差。 样照 : 1-5 级 , 1 级最差 。 也可用湿态下折 痕恢复性评定。 痕恢复性评定。
10
(2)落水变形法 手执样品两角在水中轻轻摆动后提出水面, 手执样品两角在水中轻轻摆动后提出水面 , 反复数次,晾干与样照对比。 反复数次,晾干与样照对比。 (3)洗衣机法 按规定条件在洗衣机内洗涤,干燥后, 按规定条件在洗衣机内洗涤,干燥后,对 比样照。 比样照。 影响因素: 纤维的吸湿性、 影响因素 : 纤维的吸湿性 、 初始模量和织 物的湿态抗皱性。涤纶的洗可穿性最好。 物的湿态抗皱性。涤纶的洗可穿性最好。
6
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 试样对折在一定负荷下保持一定时间, 试样对折在一定负荷下保持一定时间,负 荷去除恢复一定时间测量折痕的回复角。 荷去除恢复一定时间测量折痕的回复角。 指标: 指标: 抗皱性好; 折痕恢复角(急,缓),大,抗皱性好;
7
形状记忆面料
8
9
又称免烫性) 三、洗可穿性(又称免烫性) 1.洗可穿性 1.洗可穿性 织物洗涤后不加熨烫或稍加熨烫就可保持 衣服可穿用)性能,称之为~ 平挺(衣服可穿用)性能,称之为~。
16
2.纱线性质 2.纱线性质 (1)捻度高不易起球(纱线结构紧); 捻度高不易起球(纱线结构紧) 纱线条干均匀,不易起球; (2)纱线条干均匀,不易起球; 股线不易起毛起球(结构紧,条干好) (3)股线不易起毛起球(结构紧,条干好); (4)花式线,膨体纱易起毛起球(结构松)。 花式线,膨体纱易起毛起球(结构松)。
服装气候
22
影响服装穿着舒适性各因素相关图

纺织面料舒适性检测—织物透湿性能检测

纺织面料舒适性检测—织物透湿性能检测

3
两面不同的织物,无特别说明,应分别计算两面的数据。
仪器设备
试样透湿量(透湿率)
WVT 24 m S t
公式中 : WVT--每平方米每天(24h)的透湿量,g/(m2 ·d); △m--同一试验组合体两次称量之差,g; S--试样试验面积,m2 ; t--试验时间,h。
样品透湿量为三个试样透湿量的算术平均值[修约到10g/(m2 ·d)]。
热传递性能
辐射
湿热
湿蒸汽传递
湿传递性能
液态水传递
冷暖感
皮肤接触舒适性
刺痒感
1
透湿性概念及 影响因素
2
织物透气性测试 方法及操作步骤
3
检测数据处理 及检测分析
4
试验报告
5
影响织物透湿 性的因素
任务导入
本任务介绍了用透湿杯法测定织物透湿量的方法。具体分两种方法:方法A吸湿法和方法 B蒸发法。仲裁时使用方法A。国标GB/T 12704-1991规定,此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类织物,包 括透湿型涂层织物。
测试步骤 装填干燥剂→放试样、做组合体→平衡1h→再平衡30min,称量→再次放入,再称量→结果计算 ①装填干燥剂。清洁、干燥的透湿杯中加规定的干燥剂(无水氯化钙)约35g , 振荡均匀,装填高度 距 试样下表面4mm左右。 ②放试样、做组合体。试样测试面朝上置于透湿杯中,装上垫圈、压环,旋紧螺帽,用乙烯胶粘带 封住,组成实验组合体。 ③平衡1h。将组合体放置于规定条件试验箱内。 ④再平衡30min,称量。迅速盖上对应杯盖,在20℃的硅胶干燥器中平衡30min ,逐一 称量(单个 时间不超30s ) ⑤再次放入,再次称量。称量后, 轻微振荡,混合干燥剂并避免与试样接触,除去杯盖,迅速将组合体 置于试验箱内,1h后取出再称量。 ⑥结果计算。计算透湿率、透湿度和透湿系数

(整理)织物的舒适性.ppt

(整理)织物的舒适性.ppt
a)水汽直接通过织物空隙传递。 b)水汽被纤维吸湿,由纤维将 水汽从高湿空气一侧传递到低湿空气 一侧。
透湿汽性的测量:
(1)吸湿法:透湿率:U= 60G tA
(2)蒸发法:相对透湿量: B= G 100% G0
织物
l
支承板
锥形实验杯 橡胶圈
G0→G
正杯法
织物 试样
硅酮粘合剂 底板
倒杯法
8 *
Part 1
涉及织物的透通性、热湿舒适性、刺痒作用、静电及湿冷刺 激等具体内容。 前两项一般属热湿舒适性范畴;后两项属接 触舒适性。
4 *
织物的透通性
Part
22
5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织物的通透性
厚度变化
透通性:气体、液体、光子、电子以及其
它微小质点通过织物的性能。
1.织物的透气性 2.织物的透湿汽性 3.织物的透水性 4.织物的透光性
Part 2
Part 3
Part 4
织物的透水性:
1.织物的透水性涵义 (1)定义:液态水从织物一面渗透到织物另 一面的性能。 (2)机理:织物透水的实质是水的液相传递, 即织物两边存在水压差时,水从压力高的一 面向压力低的一面传递的过程。 (3)与服装舒适性的关系 织物应该阻止来自外界的水到达,如雨水等, 即织物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当人体表面出 现汗液湿,应尽快使汗液通过织物排出;理 想的织物是既能防止外部水进入,又能保证 人体的湿气能及时排出,即具有防水透湿效 果。
皮肤
人体 (热源
湿源)
织物
内 气流
外环境 热冷 环
辐射

位置变化

2024版纺织品ppt课件[1]

2024版纺织品ppt课件[1]
生物基纤维
生物基纤维是以生物质为原料制成的纤维,如竹纤维、麻纤维等。这些 纤维具有环保、可再生和可降解等优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024/1/27
03
高性能纤维
高性能纤维是指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特性的纤维,如碳纤维、
芳纶等。这些纤维在航空航天、军事和高端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
10
2024/1/27
24
绿色环保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环保原料
采用可再生、可降解的环保原料,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
绿色生产工艺
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环保认证
通过国际环保认证,如Oeko-Tex Standard 100 等,确保产品的环保性能。
2024/1/27
25
智能纺织品的研究与应用
23
新型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1
生物基纤维
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如植物、动物或微生物 等,通过生物或化学方法生产的新型纤维。
2 3
高性能纤维 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优 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建筑等领 域。
功能性纤维 具有特殊功能的纤维,如导电、抗菌、防紫外线、 吸湿排汗等,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27
平纹、斜纹、缎纹等基本组织及其变化组织 的形成原理与特点,织物密度与紧度的概念 及其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2024/1/27
13
印染工艺及设备
2024/1/27
印染前处理
退浆、煮练、漂白等工序的目的、方法及设备。
染色工艺
染料的选用与配色原理,染色方法(浸染、轧染等)及其设备,染色 牢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第十九章织物的舒适性-PPT课件

第十九章织物的舒适性-PPT课件

舒适区 35
图19-5 热湿舒适区及Ws 与Ts曲线
三、影响织物热湿舒适性因素 四、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应用
1.夏季服装面料的选择 2.冬季面料的选择
第三节 织物的刺痒作用
一、织物刺痒性及产生机制
1.基本定义 2.刺痒产生机制
织物 纤维针
痛觉游离 神经末梢
表皮层
真皮层 神经
图19-6 织物表面毛羽刺扎皮肤示意图
一、静电刺激
1.现象及起因解释 2.静电刺激评价 3.影响因素
二、湿冷刺激
1.现象及起因解释 2.湿冷刺激评价 3.影响因素
p 压差计 1
h
图19-2 织物透气仪原理图
3.影响织物透气性的因素 二、织物的透湿汽性 1.透湿汽性涵义 2. 透湿汽性的测量
织物 支承板 锥形实验杯 橡胶圈
l
织物 试样
硅酮粘合剂 底板
G0→G
正杯法 倒杯法
图19-3 蒸发法测量原理示意图
3.影响透湿汽性的因素 三、织物的透水性
1.织物的透水性涵义 2.织物透水性的测量方法
二、影响织物刺痒性的因素
1.纤维性状 2. 毛羽数量与形态
图19-7 织物表面毛羽形态
3.织物和纱线结构 三、刺痒感的测量方法 1.刺痒感评价
图19-8 刺痒感前臂实验示意图
2.织物表面毛羽的评价
刺扎力(mN)
Pcr
(%)பைடு நூலகம்
位移(mm)
0.3mm
图19-9 刺扎曲线
四、刺痒感的消除方法
第四节 织物的静电与湿冷刺激
第二节 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一、织物热湿舒适性内涵
1.决定热湿舒适感觉的因素 2.热湿舒适感的环境条件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折痕回复性测试(回复角法)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折痕回复性测试(回复角法)
测试原理与表征:将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折叠加压保持一定时间,去除负荷后 ,试样经过一定的回复时间,测量折痕回复角,并以这一角度来表征织物的折 痕回复能力。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折痕回复性测试(回复角法)
取样要求 取样应距离布边>150mm,且应避开疵点、折皱和变形部位至少取20个,
经纬各10个,每一方向正方各5个。日常测试也可以只测正面,取样可以减半。 取样尺寸如下: 水平法试样——40mm×15mm
所测折痕回复角越小,表明织物抗皱性越差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折痕回复性测试(回复角法)
检测仪器: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主要有莱州大原、温州方圆、温州大荣、宁波纺仪等
品牌,主要型号如图示。
莱州大原YG541L
温州大荣YG(B)541E
温州方圆YG541E
宁波纺仪YG541E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折痕回复性测试(回复角法) ➢ 标准解读:
GB/T3819-1997 纺织品 织物折痕回复性的测定 回复角法
织物折痕回复性:织物在规定条件下折叠加压,去除负荷后,织物折痕处 能回复到原来状态至一定程度的性能。
根据折痕回复时,折痕线是与水平面平行还是垂直,分为水平法和垂直法。
回复翼 固定翼 垂直法试样
15mm
20mm 折痕线
40mm
20mm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折痕回复性测试(回复角法)
检测步骤(垂直法):
试样装入试样夹
对折试样放上透明压板源自加压去除负荷 回复5min
压力10N 时间5min
测折痕回复角
结果与评判: 经、纬向折痕回复角取均值,修约取整,两者之和为总折痕回复角。

纺织面料舒适性检测—织物透气性能检测

纺织面料舒适性检测—织物透气性能检测

1.测试指标 织物透气性指标为透气率。透气率是指以在规定的试验
面积、压降和时间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 织物透气性越好,单位时间通过的空气量越多;反之,
所通过的空气量就越少。
2.测试方法 透气率的测试原理为,在规定的压差条件下,测定一定时间内垂直通
过试样给定面积的气流流量, 计算出透气率。
纺织面料舒适性检测
目录
CONTENTS
01
织物透气性能检测
02
03
04
织物透湿性能检测
织物拒水性能检测
织物静电性能检测
织物透气性能检测
织物如果既能吸湿,又能把湿和热传递到环境中,温、 湿度恒定并符合最舒适条件,人就感到舒适。这种热湿传递 性能是五十年来织物研究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还有织物 与人体接触时,软硬、粗糙、刺痒、刺痛、静电、冷暖、合 体等亦给人触感舒适程度。
织物透气性检测仪器 及测试原理
任务实施
测试指标及方法
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主 要因素
任务导入
织物通过空气的程度称为透气性。夏令服装用织物一般选用透气性较好、结构疏松的 薄型织物,凉爽舒适;冬季服装用织物如透气性好,则难抵风寒,应选择具备良好的防风 功能的织物。透气性对服装用织物具有重要意义。
任务导入
织物透气性决定于织物的经纬纱线间以及纤维间空隙数量与大小,亦即与织物经纬密度 、经纬纱线特数和纱线的捻度等因素有关,此外还与纤维性质,纱线结构、织物厚度和体积 重量等因素有关。本任务主要学会如何检测织物面料的透气性能。
空气通过织物的能力称为织物的透气性,以在规定的试验面积、压降和时间条件下,气流 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表示。织物的透气性以 L/m2·s表示,即在织物两侧压力差为100Pa的条件 下,每平方米织物每秒钟可通过多少升的空气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