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的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孔子拜师》说课稿(精选8篇)

《孔子拜师》说课稿(精选8篇)

《孔子拜师》说课稿(精选8篇)《孔子拜师》篇1一、说教材《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

2学习根据具体语境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品词赏句,积累和发展语言。

.3.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师要真诚、无私。

三、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我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揭示课题。

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这本书引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我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直奔中心,提炼问题。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

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节。

再回到全文让学生找出孔子和老子有什么品质得到人们的敬重?在学习完二、三两自然段,学生通过品读感悟了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后,再次让学生读这一句中心句,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我想这样会使教学显得清晰、连贯。

我的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围绕中心、品读感悟。

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

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

我先让学生找出能表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再通过读一读这些词语,播放风雨雷电声让学生感受孔子拜师路上遇到的恶劣天气,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

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

《孔子拜师》优秀教案设计

《孔子拜师》优秀教案设计

《孔子拜师》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过程。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孔子拜师的故事中体现出的儒家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会尊师重道的价值观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2.1 故事情节的理解学生能够把握《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意义。

2.2 儒家思想的感悟学生能够从故事中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理解孔子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3.1 故事背景的把握学生需要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理解古代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

3.2 儒家思想的内涵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四、教学方法4.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情境。

4.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五、教学准备5.1 教材准备准备《孔子拜师》的故事文本,可以是教材、图书等。

5.2 教具准备准备与故事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具,以丰富教学手段。

5.3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故事内容,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基本知识。

六、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孔子拜师》的动画片段或讲述相关传说,激发学生对孔子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6.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故事文本,了解故事情节,对不理解的部分进行标注。

6.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探讨孔子拜师学艺的过程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6.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和儒家思想。

6.5 课堂实践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亲身体验孔子拜师的过程,感受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

六、教学评价7.1 过程性评价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儒家思想的理解。

《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感受到孔子谦虚好学、尊重师长的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学习、主动求知的意识。

2. 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谦虚、请教、技艺、表演”等词语。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故事大意。

二、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尊重师长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孔子拜师学艺的过程,体会孔子的谦虚、诚恳态度。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孔子对技艺的敬仰和对师的尊重。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孔子画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关于孔子的故事,为新课学习营造氛围。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教师检查学生字词认读情况,并对难读字词进行指导。

3. 精讲细读,体会感情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尊重师长的品质。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反复品读,感受孔子的内心世界。

4. 感悟拓展,提升认知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谦虚好学、尊重师长的认识,分享学习感悟。

5. 总结反馈,巩固成果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孔子谦虚好学、尊重师长的品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做一个尊敬师长、热爱学习的好孩子。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我心中的孔子”话题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孔子,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知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创编,以“孔子拜师”为主题,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富有创意的故事。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新词新句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合作交流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3. 课后收集学生创编的课文,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新孔子拜师教案

最新孔子拜师教案

最新孔子拜师教案《孔子拜师》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积累好词佳句,能用、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重点难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具: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孔子拜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先写什么了?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课文的最后写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受到人们敬重,那么孔子和老子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行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孔子拜师》,师板书课题。

二、研读课文,感悟品行(一)、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

出示学法指导: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找出相关的语句或事件,用笔画出来。

(二)、同桌交流自学结果。

(三)、集体交流自学情况,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以下几点:第一自然段:抓住以下几方面:1、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还想拜老子为师,说明孔子有谦虚好学的品质,板书“谦虚好学”。

2、理解“渊博”一词。

3、幻灯片简介老子。

第二自然段:抓住以下几方面重点理解。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孔子的什么品质?(师根据回答板书,不怕吃苦。

)(1)幻灯出示以下句子,比较词语的区别。

1、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2、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迎候。

多谢老师等候。

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孔子有什么品行?(2)老子又是怎样说的?(3)理解“风尘仆仆”。

(4)拓展:孔子怎样称呼自己,老子怎样称呼孔子的?为什么不同?教师介绍古人的姓名、字、号及适用不同场合。

(5)当学生交流到“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2023最新-《孔子拜师》教案最新3篇

2023最新-《孔子拜师》教案最新3篇

《孔子拜师》教案最新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3篇《孔子拜师》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一、复习引入1.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咱们班听课,你们的心情怎样?这让我想起了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希望你们能用你们积极认真的学习状态来欢迎所有听课的老师和领导们。

好吗?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生齐)《孔子拜师》。

3.通过第一课时的初读课文,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交流)4.师:那课文是用怎样的语句写出孔子的这些特点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能表现孔子谦虚好学、尊敬老师、求知若渴的句子二、品味研读,感受孔子品行1.相机出示:第一句:曲阜到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用心读读这句话,看哪些词给你印象很深。

用小圆点画下来。

)顺学而导:(1)孩子们,上千里是个什么概念呢,从团结到壶镇有3公里,也就是说,曲阜到洛阳相当于从团结到壶镇距离的330倍多。

而那个时候,没有轮船、没有汽车,更不可能有高速公路,孔子全凭一双脚,踏遍千山万水,求访名师。

读到这,你有什么话想说吗?(2)风餐露宿什么意思?谁来说说(在风雨中吃饭睡觉,形容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呢?(不分白天黑夜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孔子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几个月的旅途中会遇到些什么困难?请仿照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小黑板出示:从曲阜到洛阳,上千里路,孔子可能___________指名说说。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优秀8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优秀8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优秀8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理解“远近闻名”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勤奋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设计】一、叙述揭题,激趣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课件滚动出示)你知道是谁说的吗?关于孔子,你还知道些什么?(课外收集资料)为什么中国的孔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学了《孔子拜师》这一课,相信对你会有所启发。

二、初读感知,自学生字、词1、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先去读一读课文,碰到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且想一想,孔子向谁拜师?(生自读)你知道孔子向谁拜师了吗?(点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老子,或老聃。

老师听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老子和老聃到底是两个不同的人还是同一个人呢?老师这儿有些资料,看能不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师介绍古代人的姓名)课件出示:古代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称。

如孔子、老子等。

2、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课文中有许多新朋友,见咱们班的同学这么能干,都急着要出来和大家见面呢。

来看看他们是谁。

(课件出示全部词语,生自读)请几个小老师带读。

(卡片形式)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认识完这么多新朋友,接着咱们去研究课文了?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自读以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2、汇报交流:⑴ 课文第一自然段:① 找到这自然段② 你们知不知道他的理由?(认为孔子谦虚或好学?)追问: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算知识渊博呢?③ 现在字面上的意思懂了,那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吗?自己先去试试?(生自己读)点名读我好像听到他读的时候强调了几个词语,你听出来了吗?(点名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想读的站起来读)⑴ 曲阜和洛阳……走到了洛阳。

语文教案8篇

语文教案8篇

语文教案8篇小学语文教案篇一《孔子拜师》是关于孔子虚心求学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描写了孔子去拜见老子,让老子成为他的教师的故事。

在孔子去拜师的时候,孔子已经是远近著名的学者了,但是他还孜孜不倦地努力求上进。

在设计上这节课时要留意引导学生从孔子的言行中学习其虚心的精神。

一.教学目的:1、观赏文章中的简练句子。

2、能够用自己的话句复述孔子拜师的故事。

3、归纳总结孔子和老子的为人处世及求学上进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精要简练地把事情进展表达。

2、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典型事例在表达文章时候的重要性及形象性。

三.教学过程:1、引入:多媒体引用老子的名言警句。

2、快速阅读:叫学生把文章读一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1)孔子为什么要拜师?(2)孔子与老子的一番话说明了孔子当时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练习的设计可以采纳合作学习的争论方式,争论的主要内容是:(1)把文章中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语表述出来。

(2)争论为什么要拜师。

最终后叫学生起来把孔子为什么要拜师的缘由及孔子的性格特征在同学面前说出来。

为了让学生对孔子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可以布置学生回家上网搜寻有关孔子的资料。

反思方面,就是觉得学生对当时的情景难以想象。

语文教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熟悉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傲岸、严肃、局促担心、如果、沉着不迫、侍候、脾气、供给不周、架子十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对白鹅的宠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对白鹅的宠爱之情。

培育学生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从“鹅”字入手,激发兴趣1、谈话沟通,出示丰子恺先生画的“白鹅”图。

2、指导写“鹅”字。

3、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词预习状况1、自读生字、读准字音;读给同位听。

2、检查难读的词语,如:“净角”一词,借助图片理解词语,提示“角”一字的不同读音。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及反思4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及反思4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及反思4篇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优秀的人民教师总是从准备工作就做好,作为教师要懂得编写标准且有自己风格的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及反思(篇1)教材分析《孔子拜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开篇讲读课文,是引领学生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大门的金钥匙,主要是介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课文内容蕴含丰富,但并不深奥,只是有几个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对于一个刚升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课堂教学时要创设情景,读词语想画面、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有机渗透,才能更好地体会孔子的求学精神,从而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主次两条线索分开讨论和研究。

学情分析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

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通过标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拜师的优秀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的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介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孔子年轻时代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于是不惜行千里去拜访老师,得到了老师的热情接待和毫无保留的传授。

赞扬了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的精神和老子真诚无私、谦和大度、诲人不倦的大师风范。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孔子基本不了解,所以,首先必须在上课前介绍关于孔子的一些资料,尤其是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激发他们学习孔子精神的热情。

课后也印发一些孔子的语录给学生背背。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班上寻找谦虚好学、彬彬有礼的同学,以他们的事例说说对课文的理解。

3、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说说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1、.会读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等14个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习是无止境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体会
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3、阅读课后的选做题与资料袋,并通过补充其他资料,加深对孔子的了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二自然段,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尤其是他克服重重困难的词句。

难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这句话的含义。

五、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资料介绍孔子,板书课题。

1、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

”(齐读)
2、提问:你们知道这三句话是谁说的吗你还知道他说的哪些名言警句
3、板书小结:孔子(齐读)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不仅在中国有广泛影响,在世界上也有较大影响。

4、导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什么中国的孔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5.学生自读课文后的《资料袋》,感受孔子的伟大,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受“诚心”
1.学生自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可回读。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毫无保留
日夜兼程?远近闻名?学问渊博
传授?佩服?纳闷?止境?敬重
等候?迎候?拜访?拜见?请教
3.同桌互读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感受到了什么?
4.教师板书,小结。

(三)研读“诚心”
1.自主阅读,用“——”划出孔子诚心拜师的'句子,用“。

”画出重点词语。

2.交流
(1)“屈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a)你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孔子的诚心,圈一圈,读一读,说一说。

b)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表明途中生活艰苦的词是(风餐露宿),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的词语是(日夜兼程)等。

c)指导朗读。

(2)孔子想:这位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a)自读,体会到了什么?
b)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的这句话。

联系自己实际谈感想。

(3)“从此,孔子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a)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b)教师补充资料。

3.积累:用一分钟时间,背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四)拓展,深入感悟“诚心”。

1.你还知道孔子拜师的其他故事吗?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两则孔子拜师的故事。

1)孔子跟师襄子学琴。

2)孔子拜项橐为师。

(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第二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孔子,谁来说说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老子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二)自主研读
1.自主阅读思考,划出相关的词句,朗读体会。

2.交流。

重点研读“迎候”与“毫无保留”两词。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孔子文化交流
1.你还想知道关于孔子的其他资料吗?
师生交流。

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习了解孔子的《论语》及“三孔”方面的文化。

(五)布置作业
1、回家跟父母讲《孔子拜师》的故事。

2、综合性学习:用多种方式搜集、了解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准备在班上开展一次口语交际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