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3最新-《孔子拜师》教案最新3篇

2023最新-《孔子拜师》教案最新3篇

《孔子拜师》教案最新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3篇《孔子拜师》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一、复习引入1.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咱们班听课,你们的心情怎样?这让我想起了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希望你们能用你们积极认真的学习状态来欢迎所有听课的老师和领导们。

好吗?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生齐)《孔子拜师》。

3.通过第一课时的初读课文,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交流)4.师:那课文是用怎样的语句写出孔子的这些特点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能表现孔子谦虚好学、尊敬老师、求知若渴的句子二、品味研读,感受孔子品行1.相机出示:第一句:曲阜到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用心读读这句话,看哪些词给你印象很深。

用小圆点画下来。

)顺学而导:(1)孩子们,上千里是个什么概念呢,从团结到壶镇有3公里,也就是说,曲阜到洛阳相当于从团结到壶镇距离的330倍多。

而那个时候,没有轮船、没有汽车,更不可能有高速公路,孔子全凭一双脚,踏遍千山万水,求访名师。

读到这,你有什么话想说吗?(2)风餐露宿什么意思?谁来说说(在风雨中吃饭睡觉,形容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呢?(不分白天黑夜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孔子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几个月的旅途中会遇到些什么困难?请仿照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小黑板出示:从曲阜到洛阳,上千里路,孔子可能___________指名说说。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三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三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三篇篇一:《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知课文大致内容。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孔子拜师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与说教学准备:查阅孔子与老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题解读。

1、上新课前,老师要考考大家:春秋时代出了一位著名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知道是谁吗?(孔子)真不错!那么大家一定想知道这位大教育家的老师是谁,对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孔子拜师(板书课题)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知道孔子的老师是谁了吧?(老子)对,是老子。

(板书)3、借助资料带了解孔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现在大家对孔子和老子有了初步的了解,请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习生字与词语的情况。

3、检查读课文情况,教师适当作指导。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解释“远近闻名”和“渊博”,造句练习。

2、孔子年纪轻轻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老师,可他为什么还要拜师呢?找出原因,全文找。

(知识不够渊博,学习没有止境)板书:渊博、学无止境(用自己的话概括)3、再读,这是孔子拜师的开始。

4、学习并讲解孔子的语录。

(课文后面选做题。

)四、板书设计17、孔子拜师老子渊博学无止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学习孔子虚心好学、尊敬师长,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区别“拜访、拜见”、“迎候、等候”两组词语。

教学重点: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孔子和老子的对话,通过朗读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和上下文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

孔子拜师教案(优秀8篇)

孔子拜师教案(优秀8篇)

孔子拜师教案(优秀8篇)孔子拜师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 认识兼仆等7 个生词。

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点:1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

2 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胸襟博大的品行等。

教学难点:从文中的词句表达中体会、学习任务精神。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全解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全解一、导入1. 板书:孔子拜师。

2. 简介孔子的情况。

(1)学生自由发言所收集的材料。

(2)教师归纳总结。

3.质疑:孔子是拜谁为老师呢?带着这一问通读课文。

二、读课文、粗知主要内容,生字词过关。

1.自由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齐读生字词:(1)读准生字词(2)认清字音。

3.理解词语意思。

(1)互相解词意。

(2)查工具书解词意。

闻名:有名、著名。

渊博:学识深而广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都在赶路。

纳闷:因疑惑而发闷。

止境:边际,尽头。

4.孔子的老师是谁?课文主要讲谁和谁之间的事?什么事?生讲后师归纳:孔子的老师是老子;课文主要讲了孔子向老子拜师求学的事。

(出示挂图)三、讲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懂哪句说那句?2.教师适时点拨学生人士孔子勤学上进的品质。

3.直到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小结勤学上进的孔子是怎样去拜师的呢?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部分生字词。

2体问:课文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二、学习第2?4自然段1师范读。

2讨论作答。

(1)孔子是怎样拜师的?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着句话,从中你会感受到什么?(2)从那些词看出孔子旅途艰辛呢?能想象出途中的情景吗?(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2023最新-孔子拜师教案(优秀3篇)

2023最新-孔子拜师教案(优秀3篇)

孔子拜师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孔子拜师教案(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孔子拜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难点: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课前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理解。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

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

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二、交流资料,认识孔子: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现在来开个小小交流会,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交流:(1)出示词语,认读: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结合了解“名”、“字”。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优秀8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优秀8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优秀8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理解“远近闻名”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勤奋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设计】一、叙述揭题,激趣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课件滚动出示)你知道是谁说的吗?关于孔子,你还知道些什么?(课外收集资料)为什么中国的孔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学了《孔子拜师》这一课,相信对你会有所启发。

二、初读感知,自学生字、词1、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先去读一读课文,碰到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且想一想,孔子向谁拜师?(生自读)你知道孔子向谁拜师了吗?(点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老子,或老聃。

老师听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老子和老聃到底是两个不同的人还是同一个人呢?老师这儿有些资料,看能不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师介绍古代人的姓名)课件出示:古代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称。

如孔子、老子等。

2、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课文中有许多新朋友,见咱们班的同学这么能干,都急着要出来和大家见面呢。

来看看他们是谁。

(课件出示全部词语,生自读)请几个小老师带读。

(卡片形式)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认识完这么多新朋友,接着咱们去研究课文了?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自读以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2、汇报交流:⑴ 课文第一自然段:① 找到这自然段② 你们知不知道他的理由?(认为孔子谦虚或好学?)追问: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算知识渊博呢?③ 现在字面上的意思懂了,那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吗?自己先去试试?(生自己读)点名读我好像听到他读的时候强调了几个词语,你听出来了吗?(点名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想读的站起来读)⑴ 曲阜和洛阳……走到了洛阳。

2023年《孔子拜师》教学设计3篇

2023年《孔子拜师》教学设计3篇

2023年《孔子拜师》教学设计3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针对文本特点和孩子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

(板书:孔子拜师)2、学生交流、介绍孔子和老子通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

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孟子)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做记号;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新词: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相距止境长进敬重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曲阜(注意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是读准:兼、宿)(指名2个读,开火车读,齐读)3、再认真、仔细地读读课文,了解孔子为什么拜师?是怎样拜师的?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出示):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2、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呢?3、理解“渊博”:什么叫渊博?师提示:通过,渊就是深,博就是广,这里“知识不够渊博”是什么意思?【预设: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懂得还不够多,不够广。

】4、理解:远近闻名孔子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那他的知识是不是真得不够渊博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5、补充资料,体会孔子的好学:是啊,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已经是一个大学者,甚至连当时的国君鲁昭公和秦国的国君齐景公都经常向他请教,但是孔子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还要拜师求学,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谦虚好学6、指导朗读。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最新3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最新3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最新3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篇一《孔子拜师》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内容。

这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拜访,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

所以,可以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文的生字和有关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使用生字卡,工具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学习生字和词语;2,激发学生采用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3,组织学生交流和搜集资料,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学无止境"的含义,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1,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1.谈话: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课题)2.师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图片和资料,阅读资料袋。

(重点交流《论语》,老师出示幻灯片)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2,认读生字和词语(借助工具书自学,适当指导)3,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正音。

4,同桌读文,相互正音。

三,小组合作交流汇报1,交流汇报搜集的名言。

(1)读一读(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2)背一背。

2,谈一谈初步学习的体会3,师生评价四,作业布置1,书写生字2,综合性学习(可以课后完成)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继续学习(出示幻灯片)说一说孔子拜谁为师为什么拜师二,深入研读感悟品质(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流程:课前三分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或名人。

一、学习单元导读:师:翻开课本66页,请大家一起把第五组的单元学习目标读一遍。

想想看,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吗?生:齐读。

师:读完过后,你们知道了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吗?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大思想家,了解神话故事??等。

生:我们要以自豪的心情阅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灿烂。

师: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生活中,这些传统文化又是怎样体现的呢?现在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古人。

(板书:孔子)二、走近孔子,略知孔子。

1、学生交流心目中的孔子。

2、读课后资料袋,进一步感受孔子形象。

3、教师小结:一个人能称为“家”不简单,孔子却同时誉为两个“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

孔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成就呢,学了今天这篇课文可能会有所启发。

板书课题:孔子拜师三、走近课文,初步感知。

1、读题。

提示:“子”在这里读第三声,古代特指有学问的人。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遍,你们能从课题中想到什么吗?生:齐读课题《孔子拜师》问:孔子为什么拜师?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孔子拜的是谁为师?师:同学们的这些疑问提得很好,抓住了__的主题,那么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在我们学习过这篇__过后,你们自然就明白了这些问题了。

首先,请同学们自读一边课文,并勾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文中讲了几个人物,写了怎样一件事?(2)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拜师》的教学设计
关于《孔子拜师》的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画像)。

今天课文会讲他的什么事呢?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谁?干什么?
3、选择学习:你们是想先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呢?还是想先学课文,从课文了解孔子的为人呢?
二、交流资料,认识孔子: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现在来开个小小交流会,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学生自由发言,注意不要重复人家的`发言。

)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听录音读课文,听出哪些字词的读音跟你平时的朗读是不一样的,做上记号。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重点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渊博、曲阜、洛阳、老子、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2)(课文中到底写了几个人?结合了解古代人的“姓”、“名”、“字”。

)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1、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初说印象,不必求全求对,引导学生找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来说明。

)
2、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能看出孔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的句子。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关的句子,关键词语用红色表示。

(1)“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从这句话中,你认识到孔子有什么样的品行?引导学生理解“远近闻名、渊博”,引导学生感受“谦虚好学“的品质。

(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艰辛、求知若渴
你是从句子的哪些地方看出孔子的品格的?
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听音乐想象,孔子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样想的呢?(个人思考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孔子也许从春暖花开的季节一直走到了炎炎夏日,烈日当头照着,
他……也许他从硕果累累的秋季一直走到了寒风刺骨的严冬,寒风凛冽,……渴了,他……;饿了,他……;累了,他……;摔倒了,他……几乎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再次带着敬仰的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3)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话。

(结合插图进行教学)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4)“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联系生活实际,交流。

(5)“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感悟品行:虚心求教
4、小结学习方法和孔子的品行。

五、生字指导:(学生认为有困难的字,教师点击多媒体课件分笔画书写演示)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感悟老子的为人。

1、用上节课的方法,边读边划出能表现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感悟品行:爱护晚辈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感悟品行:诲人不倦
3、自由练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这两个词语可以调换嘛?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拜访”和“拜见”呢?
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师引读,演读感悟,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三、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
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四、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灿烂的文化”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

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五、课外实践
开展“灿烂的文化”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