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书信规范
书信的标准格式范文

书信的标准格式范文
《书信的标准格式》
亲爱的XXX,
你好吗?希望你一切都好。
我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并对你在信中提到的事情感到非常興奋。
非常感谢你花时间写信给我,让我知道了你的近况。
首先,我想对你说声对不起,因为我最近确实有些忙,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回信。
但是,我一直都很想念你,也很期待能和你保持更紧密的联系。
另外,我很高兴听到你最近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我真的为你感到高兴。
我知道你一直在寻找一份能让你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现在你终于如愿以偿了。
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出色。
我想向你请教一些事情,希望你能够给我一些意见。
你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好朋友,我很信任你的判断。
希望你能够帮助我顺利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我想说一句话,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是我们的友谊会一直保持下去,不会因为距离的远近而减淡。
我会一直记得你的好,希望我们能够一直保持联系。
希望很快能够收到你的回信,期待和你的再次相见。
祝好!XXX敬上。
书信的正确格式标准

书信的正确格式标准作为现代社会交流的一种方式,书信已经很少用于日常生活中,但对于某些场合和某些人来说,书信仍然是不可取代的交流方式。
不论是借助电子邮件、微信,还是传统的纸质信件,书信的格式和规范都是必须注意的。
本文将针对书信的正确格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信纸和信封首先,要注意信纸和信封的质量和规格。
信纸应该使用高质量的纸张,光滑,厚实,不易褶皱。
通常使用A4或者信笺尺寸的纸张。
信封也要使用高质量的信封纸,避免损坏信封。
信封大小应根据信纸的尺寸来进行选择,通常大约为信纸的1.5-2倍大小。
在选择信纸和信封的颜色时,应当考虑场合、对象及性格等因素,一般而言,信纸以浅色为宜,信封则以深色为佳。
二、信封的折叠方式信封的折叠方式也是需要注意的,通常折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信纸折成三等分,再将左右两边向中间对折,折成信封的形态,再将下方向上方对折即可。
另一种方式是将信纸折成四等分,左折到右边,右折到左边,再将上方的一角向左下角对折即可。
无论哪种方式,都应该注意折痕是否清晰,大小是否正合适。
三、信中的内容信纸的开头应该有清晰明了的抬头,包括写信日期、地址和称呼。
写信日期应该写在信头的右上角。
地址应该写在信头左侧,包括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邮编等信息。
写称呼时,首先应该确定收信人的称呼、头衔,写明他的名字或者职位,写信人自己的称呼应当在信头下面,右侧或者左侧,具体位置可以根据书写风格和惯例来决定。
书信内容应该条理清晰,语言得体,语气应该友好、真诚。
写信人需要注意称呼、用词,书写过程中不要出现错误和涂改,文中尽量不出现错别字和语病。
信件结束时,需要有恰当的结束语。
如果是正式场合,可以选择尊重、礼貌的语气,比如“敬礼”、“敬祝”等。
如果是私人信件,可以适当应用亲近、亲切的语气,例如“你好”、“祝好”等。
四、签名最后在信纸的末尾需要署名。
署名可以写上自己的姓名、电话等,这样收信人可以很容易地知道信函的来源。
五、总结总之,书信是一种传统而又重要的交流方式,书信的格式规范化可以更好的传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
信函的礼仪规范

信函的礼仪规范信函,又称书信,它是人类最古老又最常用的一种沟通手段。
时至今日,在公务交往中,信函依旧是职员所常用的有效而又实用的交流方式之一。
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及其职员在正式的公务交往中所使用的信函亦称公务信函。
相对于普通书信,由于公务信函使用于正式场合,在礼仪方面通常有着更为标准而规范的要求。
总体而言,公司职员在使用公务信函时,应注意言辞礼貌、表达清晰、内容完整、格式正确、行文简洁等五大要点。
因为在英文里,礼貌(courteous)、清晰(clear)、完整(complete)、正确(correct)、简洁(concise)等五个单词皆以字母“c”打头,故此这五大要点亦称做公务信函写作的“五c”法则。
具体来讲,使用公务信函时,主要应当在写作信函、应用信函等方面全面地运用礼仪规范,此外,写作电子信函也要注意遵守其礼仪规范。
一、写作信函写作公务信函时,一定要对信函的内容与格式斟酌再三。
以下五个具体问题,尤须认真对待。
1.抬头一般的公务信函均由抬头、正文、结尾三部分构成。
作为一封公务信函的开端,抬头决非可有可无,而是应当认真推敲。
抬头的基本内容包括称谓语与提称语,二者均应根据具体对象具体对待,力求恰如其分。
一是称谓语准确。
在写作信函抬头时,应以称谓语称呼收信之人。
在称呼收信者时,下列四点必须注意:其一,姓名与头衔必须正确无误。
在任何公务信函中,写错收信者的姓名与头衔都是绝不允许的。
称呼收信者,有时可以只称其姓,略去其名,但不宜直呼其名或者无姓无名。
其二,允许以直接致信的有关单位或部门作为抬头中的称谓语。
在许多时候,以有关单位或部门直接作为收信者在礼仪上是许可的。
其三,可以使用中性名词称呼收信者。
当不清楚收信者的性别时,以董事长、经理、主任、首席代表等毋须辨别性别的中性称呼去称呼对方是比较稳妥的。
其四,切忌滥用称呼。
初次致信他人时,千万不要滥用称呼。
诸如先生、小姐一类的称呼,在不清楚收信者性别时就不宜采用。
家书的格式要求与规范

家书是一种与亲友通信的书信形式,它能够传递爱、关怀和祝福。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有很多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但是家书作为一种传统书信文化仍然具有着特殊的意义。
那么,如何写一封符合格式要求和规范的家书呢?本文将为您提供详细的指导。
一、格式要求信头:在家书的开头,应该包含写信人的姓名和地址,以及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
这样可以保证信函能够准确地送达到收信人手中。
日期和称呼:在信头的下方,右对齐写上日期,并在日期下方写上收信人的称呼。
根据收信人的身份不同,可以使用“亲爱的父母”、“尊敬的长辈”等称呼方式。
引言:在家书的开头,可以简要介绍写信人的情况和所在环境,以及写信的目的和意义。
也可以表达对收信人的思念、关心和祝福。
主体内容:在引言后,可以详细地叙述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感受,可以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和心情,也可以给收信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结尾总结:在信的结尾,可以再次表达对收信人的祝福和关心,并强调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同时,也可以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收信人回信或进行电话联系。
结尾礼貌语:在结束信件时,使用适当的礼貌语,例如“谢谢”,“祝好”等。
二、规范建议真诚态度:写家书要保持真诚的态度,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想法。
避免过多的虚伪言辞和奉承话语,让收信人感受到写信人的真心。
适量抒发情感:在家书中可以适当地抒发情感,但是要注意掌握分寸和节制,避免过度情绪化或过于煽情。
生动形象:在叙述生活细节和趣事时,可以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加读者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不涉及敏感话题:写家书要避免涉及敏感话题和政治敏感问题,以免引起争议和冲突。
注意语法和拼写:在发送信件之前,务必仔细校对并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
一个粗心的家书会给读者留下不良印象。
符合规范:遵循正式的信函格式,使用标准的字体和字号,如宋体、黑体等,并注意段落之间的空行和对齐方式。
结论:家书作为一种传统的书信文化,它能够传递爱、关怀和祝福。
写家书需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和规范,通过真诚的态度、适量的情感抒发、生动的形象描写等方式,能够使家书更加生动有趣。
手写书信的格式-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手写书信的格式-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重温经典:手写书信的格式与规范在数字化交流日益普遍的今天,手写书信的独特魅力依旧无法替代。
它承载的情感温度、个性笔迹以及深深的人文关怀,使其成为一种庄重而亲切的沟通方式。
本文将详述手写书信的基本格式和规范,以期帮助读者重新拾起这一传统而又不失优雅的交流艺术。
一、信封格式:1. 收信人信息:信封左上角书写收信人的姓名、地址,从大到小,依次为省(州)、市、区、街道、门牌号,姓名位于地址之上。
2. 寄信人信息:信封右下角或背面写明寄信人的姓名及地址。
二、信笺内容格式:1. 信头:通常不强制要求,但可以选择在信纸顶部中央或右侧写上日期,如“二〇二三年四月一日”。
2. 称呼:在信纸正文左侧顶格写上对收信人的尊称,如“亲爱的XX 先生/女士”,并在此行末尾加冒号。
3. 正文:称呼下行空两格开始书写正文,内容可包括问候、主要内容表达以及结束语等部分。
段落之间通常需要空一行。
4. 结束语: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左对齐书写结束语,例如“敬祝商祺”、“顺祝安康”等,之后空两格写上自己的名字。
5. 签名:在结束语下方,可根据习惯亲笔签名,或者在名字旁边画上个人印章。
三、附件和附言:如有附件或附言,可在信件正文结束之后,于下一行注明“附件”或“又及”(P.S.),然后描述附件内容或补充信息。
以上就是手写书信的基本格式规范,当然,书信的内容与形式应遵循礼仪,且充分展现个人诚挚与尊重之情。
愿我们都能在字里行间传递真挚的情感,体验那份只有手写书信才能赋予的独特韵味。
示例2:标题:回归传统之美:手写书信的格式与规范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数字化通信方式已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手写书信这一传统的交流形式却承载着独特的温度与深情。
它不仅体现了书写者的修养与诚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写书信的基本格式和规范,带领大家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一、信封格式:1. 收信人信息:信封的左上角应清晰书写收信人的姓名、地址,从大到小依次为省(州)、市、区、街道门牌号,确保邮件能够准确送达。
书信的写法

书信是一种传统的沟通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以下是书信的写法详解:
信封的写法:书信的信封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左侧是收信人的地址,右侧是寄信人的地址。
在信封的左上角,需要写上寄信人的邮政编码,并在右下角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
在信封的正中央,需要写上收信人的姓名,以便邮递员进行投递。
称呼的写法:在信纸的第一行,需要写上称呼,即收信人的称谓。
对于不熟悉的人,可以使用“尊敬的XXX先生/女士”,对于熟悉的人,可以使用“亲爱的XXX先生/女士”。
在称呼的后面,需要使用冒号。
正文的写法:在称呼的下一行,需要写上正文内容。
正文需要简洁明了,表达清晰。
在写正文时,可以使用段落、缩进、加粗、斜体等手法来区分不同的内容和表达情感。
在正文结束时,需要使用“此致”、“敬礼”等用语来表达敬意。
结尾的写法:在正文的下一行,需要写上结尾用语,如“敬礼”、“此致”、“祝您健康”等。
在写结尾用语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情境选择合适的用语。
签名和日期:在结尾的下一行,需要签上寄信人的姓名和日期,以便收信人回复。
签名需要使用全名,日期需要使用公历。
总之,书信的写法需要注意细节和礼仪,要表达清晰、简洁明了,同时要注意文字的书写和格式的规范。
应用文——书信

应用文——书信汇报人:2023-12-25•书信的格式•书信的语言和风格•书信的种类目录•书信的写作技巧•书信的礼仪01书信的格式信头01信头位于信纸的右上角,包括发信人的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和邮政编码。
02信头的字体应比正文大一些,可以选择加粗或斜体以突出显示。
03信头的位置应与信纸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保持整洁美观。
信内地址信内地址位于信头下方,包括收信人的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和邮政编码。
信内地址的字体大小应与正文保持一致,且应与信头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混淆。
称呼位于信内地址下方,用逗号或冒号与正文隔开。
称呼应根据收信人的性别、职务或关系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用语,如“尊敬的XXX先生/女士”、“亲爱的XXX”。
称呼应简洁明了,表达出尊重和亲切之情。
01 02 03正文是书信的核心部分,应简洁明了地表达出写信人的意图和内容。
正文应分段书写,每段开头空两格,以保持整齐美观。
正文中应避免使用过多的缩写和俚语,以免造成误解。
结尾部分应根据书信的性质和目的选择适当的敬语,如“此致”、“敬礼”等。
结尾部分应与正文保持一定距离,以突出显示。
结尾部分应与称呼部分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混淆。
签名部分位于书信的右下角,包括写信人的姓名和日期。
签名部分的字体大小应与正文保持一致,且应与正文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混淆。
日期应写明具体的年、月、日,以便于收信人了解书信的发出时间。
02书信的语言和风格03信件的结构应完整,包括称呼、正文、结尾敬语和签名等部分。
01正式语言通常用于正式场合和正式关系之间的书信往来,如商务信函、官方文件等。
02使用正式语言时,应使用规范、准确的措辞,避免口语化和个人情感色彩。
正式语言非正式语言适用于亲友之间的通信、私人信件等场合。
使用非正式语言时,可以更加随意、亲切,使用口语化和个人化的表达方式。
信件的结构可以相对简单,不一定要包括所有正式书信的部分。
非正式语言商业语言01商业语言适用于商业场合,如推销、商务谈判等。
给同学的书信格式范文

给同学的书信格式范文篇一:小学生书信格式及范文小学生书信格式书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
一般的书信由六个部分构成。
这六个部分是:称呼、问候、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
下面分别说说它们在格式上的要求。
(1)称呼写一封信,先要把收信人的称呼顶格写在第一行,然后,再在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问候语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
它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3)正文正文一般分为连接语、主体文、总括语三个部分。
每一个部分开头都应另起一行,空两格落笔。
(4)祝颂语祝颂语是表示致敬或祝贺一类的话,如“此致”、“祝”等。
它可以紧接着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
另外,在写与“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礼”、“健康”一类表示祝愿的话语时,一般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5)署名写完信之后,在信的右下角写上发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名。
在署名的前面一般还要加上合适的称谓,如“同学”、“好友”,“弟”“妹”等。
(6)日期发信的日期可写在具名的后边,也可以另起一行。
给妈妈的第一封信亲爱的妈妈:您好!这几天天气变化异常,要注意穿多点衣服,别着凉了。
亲爱的妈妈,想起您的爱,我就有千言万语在心头了。
亲爱的妈妈,从我降临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您就开始辛苦了!为了使我健康成长,您付出了多少的心血,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呀!听爸爸说,小时侯的我常常在半夜哭闹,每一次我一哭,你就会一把把我抱起来,轻轻地摇我,哄我,让我安睡了,您才躺下。
一个晚上反复几次,您根本就没怎么睡觉!为这,你熬红了眼睛,本来丰满的身材变苗条了,每一次想到这些,我都会非常感动。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不再半夜哭闹了,可是您依然睡得不安稳。
冬天,你起来为我盖被子。
夏天,您起来看我有没有把手脚伸出蚊帐外,给蚊子咬。
妈妈,为了我的健康,您真是费煞苦心了!妈妈,您不但关心我的健康,而且关心我的学习。
我是个电视迷,不管是什么电视节目都爱看。
每个假期,我都会围着电视转,为了帮助我改掉我这个毛病,您连您最喜欢看的电视剧都不看,陪我去散步、打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教授向学生介绍了书信的格式和方法。
他说,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 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
据周教授介绍,书信中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
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 前加敬字, 或者称字和号。
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 比如社科院的庞朴 先生, 学术界一般都称他为庞公。
夫人这个词是专用来称对方或他人妻子的, 绝对不能称呼自己 的妻子为我夫人。
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公子,也称令息,息就是子息的意思。
称对方为贤兄、仁 兄、台甫、 台鉴。
一般来说称对方的字号比称名字尊重。
他还举例说, 电视剧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昀和纪晓岚混称是错的。
周教授还特别强调了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 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
比 如“你”可以称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称阁下。
他举例说,他有一位同学是北大的博士,和女朋 友第一次鱼雁传书,那女孩在信封上也称他为某某砚兄。
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 小弟。
信中 的“他”应该用 “渠 ”来代替。
周教授说,古人 “自谦而敬人 ”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
比如古代皇帝都称孤道寡,这就是谦称。
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拙荆,绝对不能说夫人。
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 “菲 ”、“芹 ”、 “寸 ”、“薄 ”。
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
请人家吃饭叫做 略具菲酌。
常用书信套语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 父母:膝下、 膝前、 尊前、 道鉴长辈:几前、 尊前、 尊鉴、 赐鉴、 道鉴师长:函文、 坛席、 讲座、 尊鉴、 道席、撰席平辈:足下、 阁下、 台鉴、 大鉴、 惠鉴同学:砚右、 文几、 台鉴晚辈:如晤、 如面、 如握、 青览女性:慧鉴、 妆鉴、 芳鉴、 淑览- 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 长辈:恭请崇安 师长:敬请教安 敬请教祺 敬颂海安平辈:顺祝叩请金安敬请福祉 敬颂颐安署名——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对晚辈:字示白谕-礼仪作用E-mail 该有传统书信礼仪学习中国传统书信礼仪,可以使我们在不能见面的时候,从字里行间体现出揖让进退。
此外,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不注重书信礼仪,但在我国港台、韩国日本以及华侨地区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书信礼仪,掌握基本的书信礼仪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文化礼仪素养,而且还有助于增进交流。
周教授收到过很多韩国和日本友人或者我国港台学者的来信,他们都非常讲究书信礼仪。
比如一位韩国朋友写信中有“将命考”的字样,周教授问他的学生,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一种自谦,不敢给您写信只好给传命的人,“将命”是指传命的人,“考”是副手,这句话的意思是给您传达室的人的副手,可谓谦而又谦。
周教授珍藏一封钱穆先生夫人给他的信,除了抬和阙以外,还有很多传统的书信格式。
她写道,匆匆不及所言,并候双安,又称他们夫妻为俪,这封信充分体现了传统书信礼仪。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看鲁迅写给母亲的信和毛泽东写给老师的信,可以体会出中国传统礼仪的魅力所在。
现在人写信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多数人都用E-mail ,但其实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书信的结构敬语称呼等还是应该和传统书信一样的。
学会写信是一种文化素质和个人涵养的最基本体现。
原来我不会写信人艺术院一位女生:我学了这么多年中文,现在才发现其实我连一封信还都不会写,也不知道写信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我平时很少写信,最多不过就是发个EMAIL ,也不讲求格式。
不过现在觉得书信礼仪还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有的时候我读到名人书信中有些地方看不懂也没有注意,其实这些细枝末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
另外,一封措词得体恰当的信也反映出个人修养。
连一封信也写不好,会让人笑话我这个学中文出身的人。
\u0013-不用完全照搬经管学院一位男生:我觉得很长知识,书信是一种礼仪和文化,学习书信礼仪可以增加个人修养和文雅气质。
我觉得了解书信礼仪是很重要的,但并不说明我们就要完全照搬,因为真的完全写旧式书信会有掉书袋的嫌疑。
有一些过于复古的东西不太适用了就应该被改进或者抛弃,只要有一套大家都接受和认可的书信礼仪就可以了。
在书信礼仪这个问题上,我们保持尊敬别人和谦虚的传统是最重要的-去信别让人“跪启”周老师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有一个学生给父母写信:“敬爱的爸爸妈妈我钱不够用了。
”一点拐弯都没有,应该先委婉问候一下,说,“敬爱的爸爸妈妈天气暖和了,可是有的时候还很凉,一定要注意增减衣服,保重身体”等等,然后再说“我的钱不够用了”。
一个男孩收到一封女孩来信,很激动,但一看提称语,上面写某某跪启,本来还想说一句有文彩的话,可是让别人跪着看信,实在是欺人太甚。
-名人书信鲁迅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日前寄上海婴照片一张,想已收到。
小包一个,今天收到了。
酱鸭、酱肉,昨起白花,蒸过之后,味仍不坏;只有鸡腰是不能吃了。
其余的东西,都好的。
下午已分了一份给老三去。
但其中的一种粉,无人认识,亦不知吃法,下次信中,乞示知。
上海一向很暖,昨天发风,才冷了起来,但房中亦尚有五十余度。
寓内大小俱安,请勿念为要。
海婴有几句话,写在另一张纸上,今附呈。
专此布达,恭请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一月十六日毛泽东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澄宇先生夫人道席: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
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
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
肃此。
敬颂运使学士阁下 (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 )、 教安。
不具。
书信是人们生活中最为普通、最为古老的一种沟通方式。
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
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 选择得体的称呼。
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
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 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
1、问候语:问候语要单独成行,以示礼貌。
有 “你好”、“近好”、“节日好 ”等。
2 、先询问对方近况和谈与对方有关的情况,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和关切。
3、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谈自己的事情和打算。
4、简短地写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联系之事。
敬语:写信人在书信结束时身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
多用 “此致、即颂、顺祝 ”等 词紧接正文末尾。
下一行项格处,用 “敬礼、 X 安、安康 ”等词与前面呼应。
落款及时间: 在信文的最后, 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 右位置。
一般写给领导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庄重、严肃;如果写给亲朋好友,可只 写名而不写姓;署名后面可酌情加启禀词,对长辈用 “奉、拜上 ”,对同辈用 “谨启、上信人的姓名应写在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一些。
在姓名后空二、三字处写上 士”等称呼,后加 “收、启、鉴 ”等字寄信人地址、 姓名要写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 并尽量写得详细周全一些。
最后填写好寄信 人的邮政编码。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 (龚自珍《与吴虹生书》 ) ;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信封:信封上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 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 姓名和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要填写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内,收信人的地址要写得详细无误, 字迹工整清晰。
收同志、先生、女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
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 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
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
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
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
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
撰,即著述。
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1) 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如: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同上。
敬启者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
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
用于同辈。
径启者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拜,表敬词。
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恳启者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兹,这里,现在。
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
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
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 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如:顷诵华笺,具悉一切。
忽奉手教,获悉一是。
奉诵钧谕,向往尤深。
顷获大示,井所赐物。
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幸承明教,茅塞顿开。
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
展读琅函,甚感盛意。
接阅华简,幸叨莫逆。
捧读德音,喜出望外。
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
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
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
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
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
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