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论语名言名句大全

合集下载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解释: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篇》解释: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解释: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篇》解释: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篇》解释: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篇》解释: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

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篇》解释: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篇》解释: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篇》解释: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篇》解释:君子考虑的是德行,小人考虑的是利益;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论语名言名句

论语名言名句

论语名言名句论语名言名句论语名言名句1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0、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1、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2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9、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3、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经典名句

论语 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名句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2.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篇》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篇》4.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篇》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篇》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篇》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篇》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篇》9.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篇》1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篇》11.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阳货篇》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篇》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篇》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篇》1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篇》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篇》17.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篇》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篇》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篇》21.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篇》2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篇》2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篇》24.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篇》2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经典名句三十句

论语经典名句三十句

论语经典名句三十句以下是《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篇》) -学习并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为政篇》) -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为政篇》) -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为政篇》) -人如果没有信用,就不知道他是否可靠。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为政篇》) -君子宽宏大量,不拘泥于小节;小人只会斤斤计较,不顾大局。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为政篇》) -有真知识的人不会困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虑,有勇气的人不会害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学篇》)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茫然失措,思考而不学习则会陷入危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为学篇》) -无论与谁一起行走,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地方;选择他的优点去学习,对他的缺点进行改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学篇》) -温故而知新,就可以成为他人的老师。

●"君子不器。

" (《为学篇》) -君子不会只关注形式和仪器,而是注重内在修养和品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怨,勇者不惧。

" (《为政篇》) -有真知识的人不会困惑,有仁德的人不会抱怨,有勇气的人不会害怕。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政篇》) -当别人对你不了解或对你有所误解时,你能保持平静和宽容,这不正是君子的风度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里仁篇》) -在处理好实际事务之余,还要有余力去学习文化知识。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

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进行阐述。

第一组:教育与修身1.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孔子关于修身养性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名言。

孔子认为要成为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并且要有一颗真诚正直的心,对待他人要友善体谅,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

2. 不学而时习之,不思则罔,疑则有错:这是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名句。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和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避免错误。

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子对于修身的要求,强调人们要遵循良好的礼仪,从穿衣、言谈、行动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第二组:政治与治国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是孔子对于君子和小人的描述。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胸怀广阔,心胸开放,对待世事和人情要大度,而小人往往心胸狭窄,计较小利,为人处世常常小心谨慎。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观念。

君子注重道义和正义,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升华,而小人只追求私利和功名。

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孔子教育子弟的名言,他认为只有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目标,才能推动一个人不断努力,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第三组:友情与人际关系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这是孔子对于真正的友谊的描述。

孔子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是淡泊无私的,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交朋友。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待人处事应该遵循的原则。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待人真诚、宽容和善良,不去伤害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第四组:学习与修养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强调。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努力去学习,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

国学经典《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国学经典《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国学经典《论语》经典名句100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以下是一些孔子的名言名句: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7.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8.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10.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这些名言名句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名言名句,可以提供相关信息,我将尽力为你提供帮助。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摘要:一、前言- 论语简介- 论语的重要性二、论语经典名句100 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三、论语名句解释- 对每句名句进行详细解释正文:【前言】《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圣经”。

学习《论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教育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论语经典名句100 句】以下是《论语》中的100 句经典名句,以及它们的意义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之后要时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通过温习旧知识来启发新知识,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但不思考是无益的,思考但不学习则会导致危险。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到有才德的人就想要和他们一样,看到不才德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饮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敏捷,言语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

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尊敬有才德的人,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献出自己的生命,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即使没有学问,我也必定认为他已经学到了。

8.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就不扎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论语名言名句大全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而成,是记载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

下面为你分享的是古代论语名言名句大全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1)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

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
4) 以约失之者鲜矣。

(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
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
6) 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
7)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

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它的人,不
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9)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
10)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
11)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
1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
13)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14)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
15)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
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
古代论语名言名句大全精选1)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
2) 礼之用,和为贵。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
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4)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
5)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7)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
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9)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论语》简介
10)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
11)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2)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
13)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

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
14)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
15)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
古代论语名言名句大全锦集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
2)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
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
4)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
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
7)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
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

小人则与此相反。

)
9)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
1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
1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
12)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
1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
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
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
1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
16)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
17)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
18) 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
19) 当仁,不让于师。

(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
20)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

他犯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敬仰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