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与内容

合集下载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本位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本位教学
悲 快 岚 认 为 :词 汇 主 义 具 有 一 种 趋 势 , 就 是 从 语 法 结 构 事 实 的 个 新 的 知 识 点 容 易 得 多 。 又 如 “ 伤 ”可 以解 释 为 “ 解 释 转 移 到 词 汇 事 实 的 解 释 。词 汇 功 能 语 法 更 强 调 词 库 的 乐 ”的反 义词 ,这样 经过解释 ,学生 的大脑 里就会立 刻回 作 用 ,让 词 汇 承 担 起 更 多 的 语 法 任 务 。 因 此 , 当前 词 汇 语 忆起 悲伤 的感 觉 ,并和 这个 词 关 联 起 来 ,形 成 新 的记 忆 。 义 学 的 研 究 成 了语 言 学 研 究 的重 要 任 务 , 词 汇 教 学 也 就 在
些手势和 动作 ,如 “ 握手 ” “ 再见 ” “ 蹲下 ”等动 词 ,这
2 0 ), “ 中心 教学法 ” ( 02 字 张德鑫 ,助 学 生 理 解 ; 实 物 和 图 片 主 06
椅 学 方 法 。 我 们 这 里 想 讨 论 的 是 “ 本 位 教 学 法 ” 。 词 作 为 要 用 于 理 解 自然 界 中实 际 存 在 的物 体 , 如 “ 子 ”一 类 的 词 语义表 达的基本 单位,它 的语义大体 是明确 的、固定 的, 名 词 , 老 师 就 可 以结 合 眼 前 的 椅 子 或 借 助 一 些 图 片 来 告 诉
这样 就 会 导致 消耗 时 间 、冲淡 主 题 、扰 乱认 知 ( 玲 , 王
2 0 ) 。 因 此 , 我 们 认 为 以 词 为 单 位 进 行 的词 汇 教 学 ,也 为第 二语言 的教 学上 了一个 新 的台阶,如在教 汉字笔顺 笔 05 就 是 词 本 位 教 学 是 符 合 人 的认 知 规 律 的 。 下 面 探 讨 几 种 词 画 的 时候 , 我 们 就 可 以运 用 P w r o n 2 0 来 制 作 汉 字 的 o eP it0 3 本 位 的教 学 法 。 . 笔 画 演 示 动 画 , 这 样 的视 觉 效 果 比老 师 背 对 着 学 生 在 黑 板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初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

初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
较好 地发挥 自己的作用 , 这无疑是我 们思 考的问题。
强调对学生采取一视 同仁 的态度 。 在新疆 , 南北疆 民族 学生 的汉语 水平有 差别 ,城市 和 乡村学生 的汉语 水平 也有差别 。在北疆 和城市 , 汉语是 强势语 言 , 而在南疆 和乡村 , 少数民族语 言则是强势语 言。我们在汉语 教学 中, 校园 、 宿舍 、 教室等场所 创造成汉语 的人文环境 , 应 充 分利用各种条件调动学 生学习汉语 的积极性并激发
用, 新疆 民族教 育的重点在 汉语教 学 , 这一 点 已达成 共识是无可质疑 的 , 广大的民族学生只有 熟练 掌握 了我 国的 主题语言汉语文字 , 才能繁 荣振兴新疆的 民族教育。汉语作 为第二语 言教 育是科 学教 育, 当体现培养全面发展 应 人才的教 育 目的。 因此 , 作为从事第二语言教 学的教 师 , 应该如何认识教 学、 如何在教 学中定位 、 如何较好地发挥
Hale Waihona Puke 力。 分体现 “ 当堂达标 ” 。 六、 练思维 , 训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课 堂练 习的设 计过程 中 ,在注意进 行一定 的思 路开拓性 的练 习设计 , 以便学 生们发展 自我思考能 力 。 在练 习中进 行一些 多解答式 的练习 ,或 者是一些多 角 、 度问题 , 者设 计一些 不必要 的多个条件 , 或 分散学生 的 注意 , 进行一些开拓性 的练习。这种方式 的练 习在实践 中已经证 明有利 于同学们创新 大胆地思 考 ,拓展 同学 们的思维空 间 。提 高同学们 的分 析推理 能力和创新 意
【 教法研究 】
初探 汉语作 为第二语 言 的课 堂教学
夏热 帕提 . 阿不都克力木 ( 新疆艺术学院附属 中等艺术 学校文化部 , 新疆 乌鲁木齐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的语块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的语块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的语块教学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深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需求日益增加。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语块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的语块教学策略,分析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介绍语块教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接着,将详细阐述语块教学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语块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方面。

本文还将探讨语块教学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包括提高语言流利性、准确性和地道性等方面的作用。

本文还将对语块教学的优势和挑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推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语块教学的应用与发展,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加高效、实用的学习方法。

二、语块教学的理论基础语块教学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块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预制好的语言单位。

这些语块可以是固定的短语、习语、搭配或者句子框架。

语言学研究表明,语块在语言使用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能够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文化特色。

因此,语块教学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汉语。

心理学的研究也为语块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和记忆是以块状或者组块的形式进行的。

语块作为一种预制好的语言单位,符合大脑处理信息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率。

同时,语块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直觉,使他们能够更快速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教育学也为语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教育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块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鼓励他们在实际语言使用中灵活运用语块,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块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言学习中来。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还有一项任务。

即以自身的学科理论建设,为第二语言教育学科甚至整个语言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做出贡献。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与学的全过程和整个教学系统中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本质特征以及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办法,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以提高学习效率。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P21)①、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②、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③、以基础阶段为重点④、以语言对比为基础,找出难点、重点,进行分析和纠错。

⑤、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⑥、集中、强化的教学,课程集中、课时密集、内容多、速度快,班级规模小。

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P77)乔姆斯基在60年代提出“语言能力”的概念,并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

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语言能力”主要是与语言形式结构有关,实际上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语法能力,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人的内部心理机制。

主要表现在:能正确组合声音和语素;能区分是否合乎语法的句子;能区分结构相同或相似但意义不同的句子;能区分结构不同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能区分同一结构的歧义;能区分句子中的语法关系;而最根本之处则是能运用这一有限的规则体系创造出无限的句子。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首次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

即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他还进一步提出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语法性(语法是否正确)、可接受性(交际中能否被接受)、得体性(是否在语境中恰当,合乎社会文化)、现实性(是否在现实中常用)。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二、学科地位
1. 学术界和政府的认可
1978年: 吕必松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1982年: 正式确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 1983年:正式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 1984年:王力题词“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 1984年:朱德熙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在 国 外,已经变成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 1989年:朱德熙重申“现在强调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专门的学科, 要有一定的素养和训练才能胜任这个工作,这一点越 来越得到大家的理解。
按洲别统计: 亚洲的留学生人数占首位,计141,689名,占全 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2.47%; 欧洲为26,339名,占13.47%; 美洲为19,673名,占10.06%; 非洲为5,915名,占3.03%; 大洋洲为1,733名,占1.07%。 其中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人数较2006年增加了 2,178名,同比增长58.28%,成为增幅最大的地区。
(4)发展阶段(1978年以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热”带来了“汉语热”。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有了大发展。据统计,从 1950年至2006年底,我国已累计接受各类来华留学 人员1047010人。其中2006年全年共有来自184个 国家和地区的162695名来华留学生,比上年同期增 加了21608名,涨幅达到了15.3%。
2.产生、发展史: (1) 初创阶段:(1950~1961年)(共3315人)
1951年 :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正式开课 1952年:“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成立 1960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1961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诞生 1953-1957年:广西桂林开办对越南学生的“中国语文专修学 校” 成立了“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SL)的习得研究对于中国的语言教学和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相关的研究进展和主题、习得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等内容。

首先,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学者们主要关注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和影响因素。

其中包括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语法知识、语音和语调等方面。

例如,研究发现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汉语发音上存在较大的困难,而俄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则更容易掌握汉语的语音系统。

除此之外,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也会影响习得过程。

在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语法和词汇的掌握、听说能力的提高、文章阅读和写作能力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通过语言输出来提高口语水平,通过阅读来扩展词汇量和语感,通过写作来提高表达能力等。

同时,研究也发现与母语的对比和交互式教学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特别有效。

此外,习得研究还包括对于教材设计和评估的探讨。

学者们致力于开发适合不同水平和目标的教材,以及评估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的方法和标准。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和学习者更好地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起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对于促进汉语教学质量、丰富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
性、教材设计和评估等方面,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2009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2009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1、教学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既有成人,也有少
年儿童。从目前中国国内的情况看,成年 人学习者比少年儿童多得多。因此,本书 主要讨论对成年人的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 语言的教学,必要时也涉及对少年儿童的 汉语教学。
2、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概况:培养出能用汉 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由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不同,“人才”的含义可 能不同。如一般的短期速成教学,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的 听说能力、能应付一般日常生活需要的人。而长时间的专 业(如本科)教学,则要求培养具有听说读写多种交际能 力、在一定程度上系统掌握汉语知识的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不但学习汉 语的人数迅速增加,对汉语的需求面也不断扩宽。目前, 对职业汉语的需求日益强烈,相应地,要求学习商务汉语、 经贸汉语、旅游汉语、文秘汉语、法律汉语、医科汉语的 人越来越多。对职业汉语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将是对外汉 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

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 英文名为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使用这个名称有两个原 因。第一,汉语对学习者来说基本上都是外语; 可以将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排除出去。第二, 不少学者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名 称不够准确。在目的语(所学语言)环境里学习 的语言才叫“第二语言”,如在中国汉语环境里 学习的汉语。而在非目的语环境里学习的语言叫 “外语”,如在外国非汉语环境里学习的汉语。 目前在非目的语环境里学习汉语者占绝大多数。 它的不足,是未能涵盖在中国国内目的语环境里 的汉语教学。
1、教学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跟一般的语言习得不同。一
般的语言习得,主要是在目标语环境里接 触所学习的语言,并自然掌握该语言;没 有专门的教师、教材、课堂、测试,看见 什么学什么,听到什么学什么。而对外汉 语教学不管在不在目标语环境里,主要都 是在课堂上进行,有一套正规的教学程序 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决定教学内容。第二语言教学是为了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第二语言 教学的内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可以概 括为四个方面: 1、语言要素(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2、言语技能(汉语听、说、读、写); 3、言语交际技能(汉语语用规则、话语规则、交际策 略); 4、相关文化知识(汉语的文化因素、中国基本国情和 文化背景知识)。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
3、语用文化 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 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成决定的。 语用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也是汉 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
①称呼; ②问候和道别; ③道谢和道歉; ④敬语与谦辞; ⑤褒奖与辞让; ⑥宴请与送礼; ⑦隐私与禁忌。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的六种 工作语言之一。汉语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语言,它是 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文化的结晶和载体。长期以来, 汉语一直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着 世界各国的学习者。法国有的学者还认为学习汉语有利于 儿童智力的发展,因而汉语可以作为儿童的启蒙语言。
一、第二语言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的目的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近20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经济持续稳 定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长。 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也越来越密 切。在这种形势下,汉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 世界各国人民与12亿中国人民沟通的桥梁,在国际经济、 贸易、文化、政治事务中所起的作用也在不断扩大。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
语言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四方面: 1、语法能力------也称语言能力,指对语言规则系统的掌握。 2、社会语言能力。 3、话语能力。 4、策略能力。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
(二)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 自学能力。 (三)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知 识,提高思想品德、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
(二)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语言的文化因素是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首先 接触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指语言系统中各 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 语言文化因素主要隐含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 和语用系统之中,在跨文化交际中制约着语言的理 解和使用,甚至可能造成一定的交际误解和障碍。 缺少语言文化因素的教学就不能达到语言教学的目 的。
一、第二语言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的目的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国内,56个民族使用80多种民族语言和30多 种文字。其中汉语是我国汉族、回族、满族等民族共10多 亿人口使用的语言,在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自然成为各民 族共同的交际工具。我国各民族长期交往的历史上,汉语 一直发挥着各民族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四节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 目的与内容
一、第二语言具,在当今社会的经济、文化、 政治生活和国际交往中将发挥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语言 教育,特别是第二语言教育,也将成为直接关系到社会进 步、国家发展和世界和平繁荣的极其重要的学科之一,并 受到特别的重视。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
1、语构文化 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 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
2、语义文化 语义文化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是词汇中所包含 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 方式。这是语言中文化因素最基本、最大量的表现 形式,也是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 语义文化常和词汇教学结合在一起。
一、第二语言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的目的
(一)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外语学习的标准:迎接21世纪》:语言和交际对人类 获得经验至为重要,今天学习一种外语不仅是为了做生意、 交朋友,更是为了有能力去理解别人并被别人理解。因此 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语言和文化的素养,从而能在多元化的 社会和世界进行成功的交际。
一、第二语言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的目的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
(一)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 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教学目的,体现了语言教学的 根本任务。 汉语基础知识是指有关汉语语音、语法、词汇、汉字 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规则。 汉语基本技能是指听、说、读、写的技能。这是掌握 一种第二语言的基础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