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六文学文化常识课件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题

2018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题

2018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题1. (山东临沂201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首,这些诗歌按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

B.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集《春水》,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D. 《海燕》的作者是俄国作家高尔基,他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应该是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各类诗歌305首。

C诗集《春水》在作者是冰心。

D《海燕》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2. (山东枣庄2018)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

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 《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D.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答案】B 说、记、铭、序、表是古代常用五种文体,不包括“书”。

3. (山东潍坊2018)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B.《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的“足下”和《惠子相梁》中“子知之乎”的“子”,都是古人称呼对方的敬辞。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D1.【答案】.楷书,但字体饱满,不满足“骨力矫健”特B【解析】A.书法应该是隶书,字体扁平,不满足瘦劲特;D.楷书,瘦硬、骨干;故选D。

.书法应该是行书,收放结合,疏密得体;点;C 【考点】汉字临摹B2.【答案】动”的“躁”是“急无路”的“投”,是投靠的意思,不能是“头”;“【解析】通读句子,“走ozàutó“迸”是易读错字,”;所以不能是“干燥”的“燥”;“挣”是多音字,此处应该读“躁”的意思,ɡènzh B”,不能误读“”。

综合以上分析,对照四个选项,正确。

应该读“ngbēènɡb【考点】易误读常见字;常见易错字.A3.【答案】.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权贵气焰之盛。

是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明BA.正确;【解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DC.捕风捉影: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

比喻各搞一套。

贬义,不合乎题意;星”;。

脚: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不合语境,是错误的;故选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4.C【答案】【解析】A.有误,“射者中,弈者胜。

”其中的“射”,为行酒令游戏;B.有误,“见谅”不是谦辞;C.正确;D.有误,“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十六;故选C。

【考点】古代文化常识。

5.【答案】(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重点字:柝)(2)梨花落后清明(重点字:梨)(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重点字:奉)4 )落日故人情,白云千载空悠悠(重点字:载)(【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6.【答案】(1)A.大名府B.鲁智深C.李逵1 / 6D.关胜(2)辛弃疾豪放3)夏洛克(莎士比亚认真阅读材料会发现,选段)解答此题要根据书中内容,挑选自己熟悉的人物和情节进行回答。

【解析】(1吴用智取大名时迁火烧翠云楼中有人物吴用,有“智取”字样,所以这一段写的应是水浒传第六十六回从“拍从“睁圆怪眼,咬定牙根,手搦双斧”判断是李逵;府。

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15.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手法来 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离奇曲折。 如《皇帝的新装》。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重点考向
(二)作家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
重点考向
5.表,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文辞往往恭敬恳切。表的主要用途就是表达臣子 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例如《出师表》
6.记,古代的一种散文,可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传记、楼记等。以记叙描写为主,大多数 是游记,用来记叙旅游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以及名胜古迹等。例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重点考向
11.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如《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12.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 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大类。如《智取生辰纲》 《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等。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重点考向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 (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 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1.【答案】D【解析】A.书法应该是隶书,字体扁平,不满足瘦劲特;B.楷书,但字体饱满,不满足“骨力矫健”特点;C.书法应该是行书,收放结合,疏密得体;D.楷书,瘦硬、骨干;故选D。

【考点】汉字临摹2.【答案】B【解析】通读句子,“走tóu无路”的“投”,是投靠的意思,不能是“头”;“zào动”的“躁”是“急躁”的意思,所以不能是“干燥”的“燥”;“挣”是多音字,此处应该读“zhènɡ”;“迸”是易读错字,应该读“bènɡ”,不能误读“bēng”。

综合以上分析,对照四个选项,B正确。

【考点】易误读常见字;常见易错字.3.【答案】A【解析】A.正确;B.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权贵气焰之盛。

是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明星”;C.捕风捉影: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

比喻各搞一套。

贬义,不合乎题意;D.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不合语境,是错误的;故选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4.【答案】C【解析】A.有误,“射者中,弈者胜。

”其中的“射”,为行酒令游戏;B.有误,“见谅”不是谦辞;C.正确;D.有误,“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十六;故选C。

【考点】古代文化常识。

5.【答案】(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重点字:柝)(2)梨花落后清明(重点字:梨)(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重点字:奉)(4)落日故人情,白云千载空悠悠(重点字:载)【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6.【答案】(1)A.大名府B.鲁智深C.李逵D.关胜(2)辛弃疾豪放(3)夏洛克莎士比亚【解析】(1)解答此题要根据书中内容,挑选自己熟悉的人物和情节进行回答。

认真阅读材料会发现,选段中有人物吴用,有“智取”字样,所以这一段写的应是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

从“胖大和尚,抡动铁禅杖”判断是鲁智深,从“睁圆怪眼,咬定牙根,手搦双斧”判断是李逵;从“拍动赤兔马,手舞青龙刀”判断是关胜。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6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6

【思路点拨】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学常识是一种常规题型,因为它具有较强的
综合性,便于多角度设点,仍然具有生命力。A项考查现外国当代主要作家作品的识 记,B项考查中国现代主要作家作品的识记,C项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D 项考查古典诗歌作品名句的识记。名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出自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崔颢的《黄鹤楼》中最流传甚广的经典佳句是“
三而竭”中的“三”都是这个意思。
C.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诗、词、曲,从文学角
度看,都是诗歌。
D.“狼来了”“大人国”“智取生辰纲”“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分别出自《伊
参考答案:(1)对“我”的关爱,为“我”操心(2)少年闰土或闰土(3)热情好客,淳朴善良(4)《父亲的病》
当堂练
文学常识自测
一、选择题
1.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
B.“三”在古汉语中往往泛指多次。“吾日三省吾身”“一鼓作气,再而衰,
课中讲解
三、考点典题
题型一:选择题──常考不衰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B.鲁迅的《孔乙己》和《故乡》都是短篇小说。
C.《关雎》和《蒹葭》是《诗经》中歌咏纯真爱情的名篇。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崔颢《黄鹤楼》中的名句。
名著阅读,一箭双雕。题目中的语段出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是初中生名著
阅读中的必读书目。在名著阅读中必须了解基本的一些东西,如作者、作品、情节、人物、人物
的性格特点等。只要在初中阶段利用好课下时间真正的“读过”了,这类题目的解答就可迎刃而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 课件(共71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   课件(共71张PPT)
2.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 怀古》。 3.《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 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 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我们学过的《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3.《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 公四孙书丑:等《人论共语同》编《著大的学。》孟《子中,庸名》轲《,战孟国子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 称为“亚圣”。教材篇目涉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1 数据透视 知识梳理
一、教材重点文学常识梳理 二目导航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返回知识梳理 返回栏目导航
一、教材重点文学常识梳理
(一)重要作家作品梳理
(二)古代重要的文体知识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返回知识梳理一 返回知识梳理 返回栏目导航
1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我们学过他的《夜雨寄北》《贾生》《无题》。 15.范仲淹,字希文, 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我们学过他的 《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 16.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7.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我们学过他的《卖油翁》《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醉翁亭记》。 18.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我们学过他的《爱莲说》。 19.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 的《登飞来峰》。

001.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

001.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

德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28分)1.柳公权的楷书用笔出自颜真卿,但又改变了横细竖粗的态势。

柳体笔画匀衡瘦硬,爽利挺秀,结体严紧,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属于柳体的是()(3分)2.下面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3分)生活中总有些人,尽管不够幸运,甚至深陷泥沼、走tóu()无路,但内心始终翻腾着一股zào()动,就像遥远地平线上的光,挣.()脱山峦的围缚,越过无垠的原野,迸.()射出野蛮生长的力量。

A.头燥 zhènɡ bìnɡB.投躁 zhènɡ bènɡC.投燥 zhēnɡ bènɡD.头躁 zhēnɡ bìnɡ3.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一系列藩篱..的不断消失,游戏行业的天花板被不断突破,整个行业又将迎来黄金期。

B.新版《鹿鼎记》将于2018年6月开拍,制作方所选的演员都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明星。

C.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嘉宾们就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让政府和市场各行其是....,相得益彰。

D.小明买了一束玫瑰花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丽,但被她毫不客气地退了回来,他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射者中,弈者胜。

”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B.“君与家君期日中。

”“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张”是姓,“十八”是他的排行。

唐代以称人排行为高雅的风尚。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其中“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六;“既望”,农历十五。

5.默写(8分)(1),。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 ppt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  ppt课件

PPT课件
32
二、文学常识
(一)古代文体
(二)古代作品 (三)古代作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现代作家作品
(五)古代作家作品
PPT课件
33
(一)古代文体
各个时期的文学式样:
(1)上古:神话传说; (2)先秦:诸子散文; (3)汉魏: 乐府; (4)唐:诗; (5)宋:词; (6)元:曲; (7)明清:小说;
PPT课件
PPT课件
22
与人分别用“____”;看望别人用“____ 请人勿送用“____”;麻烦别人说“____ 求给方便说“____”;请人指教说“____ 欢迎购买叫“____”;好久不见说“____ 中途先走用“____”;请人改文用“____
PPT课件
23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赔”;请人改文用“斧正”。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PPT课件
15
姓名文化
姓:单姓、复姓 名:称己用名,称人用字 字:对名的解释、补充 号:别号、尊号、谥号
PPT课件
16
礼仪用语
1、敬词 2、谦词 3、礼仪用词 4、特定称谓
PPT课件
17
敬词(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
PPT课件
24
特定称谓
桑梓、桃李、杏坛、巾帼、轩辕、社稷、 白丁、布衣
PPT课件
25
匹夫 丹青世家
丈夫 杏林世家
布衣 梨园世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 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
“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
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
《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例2 (2015·德州中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 的一项是( )
A.《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记录 了孟子的仁政、民本等政治主张。 B.《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范进、 贾雨村、严监生等都是其中的艺术典型。
C.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骆 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D.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解题技巧】识记文学文化常识,最有效的方法是注重 平时的积累。在备考过程中,对文学文化常识要进行精 心梳理,构建知识网络。特别是对中外重要作家、作品 等基本常识的识记,宜抓住“时间一条线”“人物作品” 两大块进行梳理,在时间纵轴(主线)上横向拓展,纵横 交织建立起文学文化常识知识网络。
Hale Waihona Puke 【解析】例1: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例2: 贾雨村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 【答案】例1:D 例2:B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
例1 (2016·德州中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 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 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 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 达到一定的造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