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输入(恒流源,Ube倍增)音频功率放大器教案

合集下载

音频功放电路教案(详案)

音频功放电路教案(详案)
1、根据引导问题,要求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
2、根据音频功率放大器结构分析,画出总框图;
3、适时相互讨论,保证进度
引导文、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
设计任务书
讨论法
20分钟
项目
计划阐述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代表阐述项目计划
汇报法、讨论法、张贴法
项目计划书
操练
20分钟
总结
归纳小结、评价
教师引导
学生总结
讨论
自由发言
能力
训练
任务
任务1:找出双面印制板加工工艺流程图
任务2:制作一块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板
重点
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
制作一块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板
解决办法:
1、查找资料
2、教师指导
参考资料
《电子技术技能训练》主编杨元挺张大彪
《音响技术》王泽祥国防工业出版社发行部
《PROTEL 99SE印制电路板设计教程》郭勇机械工业出版社
3分钟
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教师列举
查阅方法
课外自学
资料查阅
2分钟
后记
采用目标教学功率放大器教案设计(二)
本次课标题: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授课班级
课时
4
上课
时间
上课
地点
电子技术工作室
教学
目的
能熟练应用CAD(PROTEL)技术设计各类电路
《PROTEL 99SE印制电路板设计教程》郭勇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次课教案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引入
(任务项目)

差动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差动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差动放大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分析方法,并运用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解释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和差模增益的概念,并分析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差动放大电路,并运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测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中差动放大电路的相关问题。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电路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通过学习差动放大电路,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电路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达成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电路分析及实际应用展开。

具体安排如下:1. 差动放大电路基本原理:- 简介差动放大电路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场景。

- 介绍差动放大电路的组成部分,包括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和反馈网络。

2. 电路分析:- 静态工作点分析:讲解差动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

- 动态分析:介绍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和差模增益,分析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3. 实际应用:- 介绍差动放大电路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如传感器信号放大、音频放大等。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差动放大电路。

4.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差动放大电路基本原理及组成部分介绍。

《功率放大器》课堂教学设计

《功率放大器》课堂教学设计

按静态工作点位置分,即三极管在一个正弦波周期内的
导通状态,可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丙类、丁类。按放大电
路与负载间耦合方式分类,重点讲解 OCL、OTL 核心电路的 组成。对于本层次的学员,简单介绍交越失真。
③讲解集成功率放大器。
按照输出功率发展变革,放大器从初始的 1W 小功率发 展为 10W 以上的中功率,到 25W 的厚膜集成功率放大器。
2.3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要以实际应 用作为重点
我们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能够通过实际应 用来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加强,但即使这样一旦我们选择了运 用实际应用这一教学思路的话就需要对这一内容进行认真的 对待,使实际应用能够得到极为充分和形象的展现出来。结 合这一思路在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 要以实际应用作为关注的重点,由此来使实际应用能够得到 有效的落实。
图 2:扩音系统的组成结构 接着明确电压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并没有本质区别, 都是能量的控制与转换。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依负载情况强调了某一方面,自追求 的指标不同:前者要求负载得到不失真的电压信号,其输出功 率不一定很大;通常为小信号放大电路。后者要求获得尽可 能大的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通常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 功放须满足的性能指标:要有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效率 要高;非线性失真要小;功放管加强散热和保护。通俗来讲, 好的功放,在放大过程中音质损失少,散热好,输出功率大,推 动的音箱不吃力。 ②讲解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①首先明确功率放大器的定义。 电子系统中,模拟信号经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并被放大
础知识了解较少;但同时他们喜爱动手操作,擅长实验环节。 后,往往要推动实际负载工作。如扬声器发声、继电器工作、
结合上述特点,在设计本节课时,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仪表指针偏转等。而推动实际负载需要的功率很大。能输出

音响放大电路设计与制作教案(详案)

音响放大电路设计与制作教案(详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

2.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元件进行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3. 掌握音响放大电路的调试与优化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音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2. 常用电子元件的选择与使用。

3. 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步骤。

4. 音响放大电路的制作方法。

5. 音响放大电路的调试与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电子元件、电路板、multimeter 等。

2. 教学软件:电路设计软件(如Altium Designer、Cadence 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思考音响设备是如何放大声音的。

2. 理论讲解:讲解音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常用电子元件的选择与使用。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个简单的音响放大电路设计案例。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5. 成果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音响放大电路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6. 调试与优化:指导学生使用multimeter 等工具对音响放大电路进行调试,优化电路性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音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3. 学生能够对音响放大电路进行调试与优化,提高电路性能。

六、教学方法1. 采用“理论+ 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2. 利用电路设计软件,进行虚拟仿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响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3. 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音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讲解音响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介绍其主要由功放芯片、音源信号处理电路、功率输出电路等部分组成。

2. 常用电子元件的选择与使用: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功放芯片、电阻、电容等元件,并讲解其作用。

3. 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步骤:讲解如何根据音源信号的特性进行电路设计,包括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参数的计算。

模电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

模电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音响放大器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澎指导教师:松华职称副教授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子1201班学号: 12303401362014年6月课题三音响放大器的设计(一)设计目的1、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部电路工作原理2、掌握其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测试方法3、掌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与电子线路系统的装调技术(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1、技术指标额定功率P≥0.3W,负载阻抗为10Ω,频率响应围为50Hz-20KHz,输入阻抗大于20KΩ,放大倍数≥20dB。

2、设计要求(1)设计话音放大与混合前置放大器、音调控制级、功率放大级;(2)选定元器件和参数,并设计好电路原理图;(3)在万能板或面包板或PCB板上进行电路安装调测;(4)测试输出功率;(5)测试输出阻抗;(6)撰写设计报告。

(三)设计报告要求1、选定设计方案;2、拟出设计步骤,画出设计电路,分析并计算主要元件参数值;调试总结3、列出设计电路测试数据表格;4、进行设计总结和分析,并写出设计报告。

(四)设计总结与思考1、总结话音放大器的设计和测试方法;2、总结设计话音放大器器所用的知识点;目录第1章绪论11.1 音响的意义11.2音响的技术指标11.2.1 频率响应11.2.2 信噪比11.2.3 动态围21.2.4 失真21.2.5 立体声分离度21.2.6 立体声平衡度3第2章音响放大器电路设计42.1 音响放大器的基本原理42.2 前置放大电路(A1)52.3 音调控制电路(A2)52.3.1 低音提升62.3.2 高音提升62.3.3 高音衰减72.3.4 低音衰减72.3.5 反馈型音调控制电路72.3.6 信号在低频区82.3.7 信号在高频区82.4 功率放大级102.4.1 TDA2030A介绍102.4.2 功率放大电路说明11第3章用multisim仿真音响放大器电路12第4章组装与调试134.1电路元件组装134.2作品调试13结束语14参考文献15附录A 实物图16附录B 元件清单17第1章绪论1.1 音响的意义音响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各有其特点。

实训3-1-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

实训3-1-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Shenzhen Polytechnic实训项目单Training Item实训3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一、实训设备、工具与要求1.实训设备、工具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示波器、音频信号发生器、烙铁、吸锡枪、斜口钳、螺丝刀等常用电子工具。

2.实训要求⑴每位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制作、调试并撰写实训报告;⑵项目制作完成后由制作者按“验收标准”测试功能与参数,指导教师验收并登记成绩;⑶项目经指导教师验收后,由制作者将全部元件拆卸后装入元件袋,交指导教师验收并登记;⑷实训结束后2周内交实训报告。

二、实训涉及的基本知识1.差动放大电路差动电路是模拟运放的主体,从结构和作用上是把两管(甚至四管)当一个管用,其结果是它的低频特性直逼零频,对抵制温漂及电源的干扰十分有效。

最基本的差动电路如图1所示,它们是改进型差动电路。

一款功放电路不管它有多么复杂,如何变换花样,均离不开差动电路的框架,尤其是功放电路的输入级,一般都设有差动电路来抑制温漂。

2.有源负载和电流密勒电路这也是一个常见电路,所谓有源负载就是恒流源电路,用在集电极(漏极)回路中取代RC可提高放大倍数,用在差动电路的发射极(源极)回路中取代Re则具有稳定直流工作点、提高抗干扰能力的作用。

图1中的VT5、VD和R5组成一恒流源电路,VT3、VT4、R1、R2组成电流密勒电路。

一般场效应管差动电路的两臂加入电流电流密勒电路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降低FET管的漏源极压差,在用FET管作差动输入级的功放中运用极为普遍,其中电流密勒电路在差动电路的两臂更具有自动平衡两管电流之作用。

图1三、实训电路、原理及器件清单1、实训电路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原理图2、电路原理图2电路主要由一级差分放大输入电路、一级差分电压激励放大及全互补推挽功率放大输出电路组成。

为了使电路更加稳定,性能更加优良,还采用了二极管恒流源电路、共射-共基电路、温度补偿恒压偏置、二极管对电压、电流放大级电源隔离电路等。

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哈哈电子技术综合训练设计报告题目:音频功率放大器姓名:梁一一学号:10086班级:兰州成员:恩恩指导教师:哈哈日期:2011/12/29摘要设计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完成了音源的切换,音频的放大,音量的调节等功能。

本次设计的只是一个很基本的音频功放,失真度比较大,放大倍数一般,只是实现了一些基本的功能。

关键词:音频功放,切换,放大,调节目录1 设计任务和要求 (4)1.1设计任务 (4)1.2设计要求 (4)2 系统设计 (5)2.1系统要求 (5)2.2方案设计 (5)2.3系统工作原理 (6)3 单元电路设计 (9)3.1前置放大电路 (9)3.1.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9)3.1.2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12)3.1.3 前级放大电路仿真 (13)3.2后级放大部分 (13)3.2.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5)3.2.2电路仿真 (16)3.2.3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17)3.3音源选择电路 (17)3.3.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7)3.3.2电路仿真 (18)3.3.3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19)3.4电源 (19)4系统仿真 (23)5 电路安装、调试与测试 (26)5.1电路安装 (26)5.2电路调试 (28)5.3系统功能及性能测试 (28)5.3.1测试方法设计 (28)6.结论 (31)参考文献 (32)总结、体会和建议 (33)附录 (35)1 设计任务和要求1.1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音频功率放大器,将MP3输出的音乐信号放大1.2设计要求1.放大器有两个MP3输出输入接口;2.能够使用电子开关进行音源选择,并且能够用发光二极管指示;3.放大器设有音量控制,功率放大功能;4.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额定输出功率:2×1W(或2×5W)(THD≦0.5﹪)(2)负载阻抗: 8(3)输入阻抗:≧6005.电源:220V/50HZ的工频交流电供电;(注:直流电源部分仅完成设计即可,不需制作,用实验室提供的稳压电源调试,但要求设计的直流电源能够满足电路要求)6.按照以上技术要求设计电路,绘制电路图,对设计的电路用Multisim或OrCAD/PspiceAD9.2进行仿真,用万用版焊接元器件,制作电路,完成调试,测试,撰写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音频功率放大器

模电课程设计-音频功率放大器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音频功率放大器二、技术指标:〈1〉输入信号为vi=10mV, 频率f=1KHz。

〈2〉负载阻抗为8Ω。

〈3〉额定输出功率Po≥2W。

指导教师:学生:2010年6月29 日目录摘要这次的模拟电路课程设计题目为音频功率放大器,简称音频功放,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用于推动扬声器发声,凡发声的电子产品中都要用到音频功放,比如手机、MP4播放器、笔记本电脑、电视机、音响设备等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带来了不可替代的方便享受。

我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一种利用了A386集成芯片对其进行放大输出,另一种是利用二极管进行偏置的互补对称电路,即分立元件进行设计放大。

期间遇到了不少问题,不过好在在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下终于成功调试成功,听到了悦耳的嗡嗡声,设计题目也算比较圆满的完成了。

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对自己的设计思路有个整体的认识,即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了解,在查阅了很多资料,以及对实验器材有了初步了解以后,利用课本及一些资料上所描述的同相放大电路和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对比评析确定了下面的课程设计。

总体设计步骤开始↓研究探讨设计任务及要求↓音频功率放大器原理分析↓确定总体设计思路↓原理图仿真↓调试电路以达到设计要求↓结束1 设计概述 1、1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作为模拟电子课程设计课题设计,本课题提出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性能指标比较低,主要采用理论课程里介绍的运算放大集成电路和功率放大集成电路来构成音频功率放大器。

1、1、1 设计任务和要求采用运算放大集成电路和功率放大集成电路设计音频功率放大器,其要求如下:① 输入信号为vi=10mV , 频率f =1KHz;② 额定输出功率Po≥2W ; ③ 负载阻抗RL =8Ω。

1、1、2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音频功率放大器实际上就是对比较小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使其功率增加,然后输出。

其原理如图(一)所示,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使用一个同向放大电路对输入的音频小信号的电压进行放大,得到后一级所需要的输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动输入(恒流源,Ube 倍增)音频功率放大器一体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差动输入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电路调试、直流工作点参数测试与计算;
3.理解并掌握两种恒流源电路的原理和特点,学习复合管第三种结构; 4.在理解差动输入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能排查简单故障。

二、教学实施
1.抄画电路
如图1所示,这是笔者为中山技师学院电子专业三年级同学,在讲授《实用音响电路》一书时,为大家.设计的第四个中功率音频功放电路。

图1 差动输入音频功率放大器
(1)要求大家抄画投影上的电路(学生行为)
说明:图中方框中的为说明文字,帮助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为了简便起见,可以不抄。

(2)展示PCB 元件布局图(老师行为)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焊接成功率,老师专门设计一份模拟的PCB 元件布局图(图2)在此展示,供大家参考。

在制作实施阶段,打印给大家(2人一份)。

说明:为了减轻同学们的焊接任务,PCB 元件布局图中省略了1R 、2R 和1C 。

这些元件的省略并不会影响电路正常工作。

时间:2014-5-21 地点:项目实验室 班级:112电子512
图2 PCB 元件布局图
2.工作原理
由图1所示电路可以看出,从电源到地有5条直流通路,各支路参考静态电流也不相同,见表1。

1R 是输入电阻,与1C 组成低通滤波电路,滤除信号源或电路板引入的杂散高频干扰。

2
R 为2C 提供放电通路,在系统断电后放掉2C 残存的电荷。

5R 与3C 、4C 组成去耦电路,消除输出级电流波动引起的电压纹波对输入级的影响。

电阻3R 、4R 组成分压电路产生2/CC U 电压加到VT 0的基极,建立静态偏置电压(5R 阻值较小,直流电压忽略不计),此时输出端Q 点电压也约为2/CC U 。

若由于某种原因使Q 点电压升高,则将有以下自动反馈平衡过程:
↓↓→↑→=↑→→=↑→=↑↑→↑→Q C B C C B E EB E E B Q U U U U I U U U U U U U 6611111122)()-()(
VT 1与VT 2构成差动放大级,6R 、8R 、VS 1与VT 3组成恒流源,给差动管提供恒定的静态电流,即使电源电压有较大范围的变动,该电流也基本保持不变。

用恒流源代替差动管发射极电阻不影响差模放大,却能较好地抑制共模信号。

差动级输出的信号经VT 1集电极送到激励级VT 6。

VT 1对差动级的输出信号再激励放大,得到摆幅较大的电压信号,经复合管互补电流放大输出供给负载。

VT 4与VT 5组成镜像恒流源给激励管VT 6提供静态偏置。

RP 1、0R 和VT 0构成BE U 倍增电路。

静态时,调节RP 1可使AB U =3BE U ,抵消VT 7、VT 8与VT 9发射结“死区”压降,其电流调节能力、温度补偿性均优于两只开关二极管(1N4148)与可调电阻的组合运用。

6C 并联在激励级VT 6的输入、输出之间,用于高频补偿,防止自激振荡。

若把VT 1、
VT 2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等效成集成运放,则VT 1、VT 2的基极分别相当于集成运放的同相端和反相端,则电路的交流等效模型相当于同相比例放大器,于是系统的电压放大倍数同上一个电路。

3.电路制作 (1)安全教育
进入实验室要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用电安全教育,让大家都有安全意识,小心操作。

(2)分拣元件
由实验老师根据任课老师提供的PCB 图,从元件仓库里拣出所需要的元件; (3)由学生本人根据分发的PCB 图,从元件盒里挑拣出自己所需要的元件; (4)安排2位同学,把电路板统一打孔,为后续安装功率管和散热器; (5)指定同学分发焊锡及焊接工具。

4.电路调试(学生行为) (1)设置电源
设置电源电压为20V ,并用数字万用表验证之。

(2)调节静态电流
测试输出端Q 点10≈Q U V ,调节RP 1时(从零到大调节),用数字万用表200mV 挡测量16R (或17R )的压降,使其约为5~10mV ,设置功率管VT 7、VT 8集电极静态电流,这时所有晶体管均处于放大状态。

(3)试听测试
在上述直流调试完成之后,接上音频信号源试听,调节RP 1时使声音听起来比较清澈、明亮为止(注意:动态电流不能超过1A ,否则散热器发热严重,TIP41有烧毁的危险!)。

5.测量计算(学生行为) (1)测量晶体管及中点电压
按上述“第3项”调节好电路后,测量Q点电压
U= ,这时所有晶体管发射结
Q
电压都约为0.6V左右,各个晶体管都工作在放大状态,实测晶体管及中点电压填在表2中。

(2)根据表2静态参数计算相应支路的电流,填在表3中。

E )用数字万用表200mV 挡测量15R (或16R )两端电压为 ,流过它们的电流为 。

提示:Ω=25.015R U I 或,Ω
=25.016R U
I ,若13R (或14R )不是0.25Ω,应以实际参数计算(注意:
单位是mA )。

三、收缴、批改电路板和实验报告 五、教学总结
1.电路板存在的问题及反馈
列表分类找出“电路板”几种常见的电路故障,探寻故障排查的顺序、方法。

2.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反馈
列表分类找出“实验报告” 几种常见不合理、不规范之处,指出改正措施。

3.老师的“电路样板”测试与分析
以老师的“电路样板”为范例,引领学生如何测试、和计算电路的有关参数,如何根据不合理或互相矛盾的数据分析出问题所在等。

如何正确完成实验报告。

2014-5-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