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视觉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国潮风格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

国潮风格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潮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开始在产品包装上运用国潮风格。
国潮风格,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的有机结合,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文化底蕴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在食品包装上,国潮风格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运用。
国潮色彩以红、黄、绿、蓝、黑、白为主色调,运用这些颜色可以使包装更加鲜明明亮,同时也能够突出产品特点,增强产品的视觉冲击力。
二、图案设计。
国潮图案的设计多以传统的纹样、图案为基础,再结合现代设计元素,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图案。
这种图案设计不仅能够突出产品的文化特色,还能够提高产品的美观度和品质感。
三、字体运用。
国潮字体主要以楷书、隶书、篆书等传统字体为基础,再结合现代设计元素,形成具有现代感的字体风格。
这种字体不仅能够突出产品的文化特色,还能够提高产品的观赏性和品质感。
四、材质运用。
在包装材质上,国潮风格通常会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材质,如红木、竹子、布料等。
这种材质的选择不仅能够突出产品的文化特色,还能够提高产品的质感和价值感。
总的来说,国潮风格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能够使产品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能够提高产品的品质感和美观度,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 1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是一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探讨了具体运用和影响,分析了文化符号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方法和建议。
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不仅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具有启示和指导作用。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创新与传承,重视文化价值的表达和传达。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借鉴传统文化,为食品包装设计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可能性。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食品包装设计、历史演变、具体运用、影响、文化符号、重要性、融入现代设计、启示、发展趋势。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是当前设计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能够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
食品包装作为商品的外观和形象代表,不仅仅是保护产品和传达信息的工具,更是展示企业形象和文化底蕴的窗口。
如何通过包装设计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为设计师们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审美和文化内涵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正变得日益重要和必要。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历史演变、具体运用、影响和重要性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可以为设计师们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意,丰富食品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1.2 研究意义食品包装设计是将食品包装的传播功能、保护功能、便捷功能与美学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包装。
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独特魅力的文化资源,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二﹑情感与联想:设计师使包装做到醒目并不太困难,但要做到与众不同,又能体现出商品文化内涵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在商品包装设计元素中,色彩冲击力最强,商品包装所使用的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诱发各种情感,使购买心理发生变化,但使用色彩来激发人的情感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律。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绘制食品包装时,不要用或少用蓝、绿色彩,而用橙色、桔红色则使人联想到丰收、成熟,从而引起顾客的食欲促使购买的行动,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购买保健类商品,大多会对大面积暖色调的商品包装感到满意,而对洗洁用品则对冷色调包装感兴越﹙如图4—1﹚,这既是商品主观传达效果,又是消费者情感联想图4—1的作用。
成功的商品包装不仅能引起消费者情感和联想,而且还应当使消费者“过目不忘”,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现,记忆是心理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其中识记和保持是前提,回忆和再认是结果,只有识记保持牢固,回忆和再认才能实现。
在人的情感世界里,审美心理地位特殊,居于思维立体网络中心,贯穿思维的全过程,从隐性至显现,内涵丰富,中国人传统审美心理基本性质是顺天应命﹑天道合一﹑去伪存真﹑任性自然,体现了东方美学观念,取自然之美的内容。
包装中传统图形造型质朴﹑率真和随意与现代社会紧张冷漠的文化氛围形成强烈对比,传承了广大民众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这些图形使人们感受到世间万物与人的合意﹑和谐,昭示一种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第五章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代包装中我们首先确立设计的表现重点,表现重点重在回答“表现什么”?重点是指表现内容的集中性,包装设计是在有限的空间进行的,要注意空间上的局限性;同时,包装在销售中是经过短暂的时间便为购买者认识,要注意到时间上的局限性,这种时空上的限制要求在设计中不能盲目求全或面面俱到,应该有侧重点,重点的确定要有利于提高销售力,要求在设计前对商品、消费、销售三方面的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和选择,例如:该商品的商标形象、品牌含义、商品的产地背景和地域等因素,这些都是设计构思的媒介性资料。
民族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近年来,民族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民族风格的包装设计,经常使用国画、民间剪纸、绣品等元素,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红色、黄色、绿色等颜色,给人以文化的氛围和传统的感受,极富有吸引力。
下面,本文将阐述民族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民族风格的产品包装设计,不仅是简单的图案和色彩搭配,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传统积淀的表现。
其蕴含着设计师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例如,对于一款来自某个地方的特色食品,如果它采用了民间传统纹样的图案,使消费者在看到包装的瞬间就能够感知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加深了消费者对于这个地方的文化认同感,使产品更具有吸引力。
二、提升产品档次民族风格的包装设计也能够提升产品的档次。
民族图案和色彩的运用,会使产品看起来更加具有质感和品位,使商品显得更加高端和有品质。
例如,许多奢侈品品牌的包装设计大多采用类似中华文化的风格,这种古朴典雅的感觉让消费者想要将其收藏起来。
三、区分产品种类针对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民族风格,能够更好地区分不同的产品种类。
不仅可以使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加容易记住某个品牌的产品,而且通过不同民族的特色来区分同类商品,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感到更加有趣和新奇。
例如,一些奶茶公司就喜欢采用民族风格的包装设计,以此来体现出不同的口味和种类。
四、增强品牌格调民族风格的包装设计能够增强品牌的格调和视觉效果。
在消费市场中,品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在质量和口碑上非常出色,而且在设计上也拥有自己独特的品牌定位。
民族风格的产品包装设计,能够增强品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赋予品牌更具有吸引力的持久优势。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民族风格的产品包装设计在当今的市场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市场空间。
恰当运用民族风格的元素和纹样,可以使品牌和产品更具有受欢迎的性质,给消费者一种不同于平凡的视觉体验和精神享受。
国潮视域下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国潮视域下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作者:***来源:《绿色包装》2021年第04期摘要:国潮视域下开发创意产品包装是推动中国文化创新发展,增强国家创新竞争力,打造文化强国,推动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产品包装适应和融合的重要渠道,对打造“中国制造”的文化创新品牌,拓展中国设计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产品包装设计是现代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流行文化中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通过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精神、文化艺术形式,依托现代社会人民的生活理念和情感诉求,探讨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路径。
文章从“国潮”艺术风格的特点及其文化元素在产品包装中的应用,对其艺术设计理念展开相應的研究。
关键词:国潮;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包装;设计中图分类号:T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21) 04-0042-05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in Product Packaging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uochaoHUANG Xuan(Huizhou Economics and Polytechnic College, Huizhou, Guangdong 516057, 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product packaging under the vision of Guochao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innovation, enhance national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build a cultural power, and promote the adapt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ssence and modern product packaging. It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and value for building a “Made in China”cultural innovation brand and expanding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design on the world stage. Product packaging design is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ic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spread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modern popular culture. By analyzing the spiritual culture and art fo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relying on the life philosophy and emotional appeal of people inmodern society,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pat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in modern product packaging design.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national tide”art styl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product packaging, the article carries out a corresponding research on its artistic design concept.Key words: national tid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duct packaging; design关于“国潮”这一概念,其最早在2017年被提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该理念在国内产品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核心的内容为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元素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元素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领域中的运用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元素进行概述,分析其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色彩、图案、文字和材质等方面的运用。
接着,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将总结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传统元素概述传统元素,是指那些深植于某一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中的,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形成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元素。
这些元素往往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内核、审美观念、生活习惯以及技艺水平。
在中国,传统元素涵盖了众多方面,如哲学思想、宗教信仰、艺术风格、手工艺技能等。
在视觉艺术领域,中国传统元素包括但不限于书法、绘画、剪纸、刺绣、陶瓷装饰、建筑雕刻等。
这些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色彩运用和构图技巧,传达出中国文化的深邃和韵味。
例如,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在点画之间展现出气韵生动的美学意境中国画则通过笔墨的干湿浓淡、构图的远近虚实,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空间感。
除了视觉艺术,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无为而治,以及佛教的因果报应等。
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应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设计师寻求文化认同感和创新灵感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传统元素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应用,设计师可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创造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时代感的包装设计作品,从而推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和创新。
包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视觉应用研究
包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视觉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10-13T07:51:46.59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8期作者:杨柳[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包装设计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占据重要地位,杨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410211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包装设计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图形元素应用的主要途径,在工业文明场景中,包装对于商品而言早已不再是纯粹的“容器”,除了具备保护、存储等功能之外,同时也兼具着审美功能、艺术功能。
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文化价值,为商品赋予增值效应,能更好地打造国产品牌。
将商品包装作为载体,在包装设计中应用契合商品主题、企业文化的传统图形元素,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是增强我国软实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包装设计;传统图形;视觉表现;文化传播近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进而带动消费领域对国产商品的认同。
在这一背景下,各类国货品牌迅速兴起,在外观形态的视觉设计方面更加注重传统图形元素的运用。
其中,包装设计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传统图形元素应用的主要途径,在工业文明场景中,包装对于商品而言早已不再是纯粹的“容器”,除了具备保护、存储等功能之外,同时也兼具着审美功能、艺术功能。
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文化价值,为商品赋予增值效应,以更好地打造国产品牌。
另一方面,将商品包装作为载体,在包装设计中应用契合商品主题、企业文化的传统图形元素,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不失为增强我国软实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基于“包装设计”的物理形态分析,国内外包装出现源自于不同的社会背景。
我国最早的包装设计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出现的彩绘漆化妆盒可以认为是最早的包装形式,此后各朝代不断完善包装形态,主要材质为木、竹子、纸、麻布等,孟尧(2015)的研究中指出,宋代出现的“刘家针铺包装”已经具备现代包装设计的基本特征(包装材质+图案印刷),但整体上我国包装设计属于手工业的产物。
包装设计中“五感”的应用研究
包装设计中“五感”的应用研究【摘要】包装设计在商品销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五感的应用则能有效地增强包装的吸引力和产品的体验感。
本文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个角度出发,探讨了五感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对每个感知方式在包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如何在包装设计中充分利用五感来吸引消费者注意,提高产品的销售效果。
结合实例展示了五感综合应用在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展望。
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包装设计的实用性和美感,同时也对商品销售和消费者体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综合运用五感的设计策略,包装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产品包装,推动商品的销售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包装设计、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综合应用、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包装设计作为消费品的外包装,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商品,在现代社会中,包装设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美感要求的不断提高,包装设计不仅需要具有吸引力和创意性,更需要能够利用各种感官来传达信息和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传统上,包装设计主要依靠视觉上的吸引力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但视觉感知只是五感中的一部分,而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对五感的综合利用,包装设计可以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增强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研究包装设计中“五感”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深入探讨和分析五感在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灵感和设计思路,为品牌打造和消费者体验提供更多可能性。
这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包装设计作为商品推广的重要环节,其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愈发显著。
而包装设计中的“五感”应用,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更是成为制定包装设计策略的关键因素。
研究“五感”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情感体验,还可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视觉思维创意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094丨学术平台丨设计艺术与理论视觉思维是一种直观感性的信息和概括思维信息的整合。
视觉思维具有思考的一切特征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视觉是认知外部世界和掌握客观世界的重要获取信息途径,视觉与思维的进一步完善,使新颖的食品包装设计不断地创意创新,将达到有效向受众传播商品信息的目的。
而且视觉思维引发创意,可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视觉思维创意1视觉思维创意是提升设计手段的依据,视觉思维创意不仅是一种直观的感性经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视觉思维创意的进一步完善,会产生有效的传播思想和情感信息的推动作用,使设计师的视觉思维创意得以延伸与拓展。
视觉思维1.1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视觉,而不同的视觉现象会构成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和传达,并伴随着相应的心理活动的感受和体验。
将视觉思维运用视觉信息形式的传达给受众。
定义:视觉思维的概念是在二十世纪,由国际美学大师鲁道夫·阿恩海姆,首次提出并发展而来的视觉心理学的独特体系。
视觉思维又称为视知觉,它是继承了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而逐渐形成的较为新颖的概念。
视觉思维是传达视觉形式的感受方式,借助于视觉形式语言进行思考与表达,也运用图形语言对所见所思进行描绘的视觉信息。
特性:视觉思维主要具有六大特性:一是概括性,对某一事物的思维只包含大的成分,成分与成分之间具有基本的关系;二是非线性,在不断交替、变化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对物体的感知不是按顺序进行的,而是靠空间性、非线性的特点;三是创造性,视觉思维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掌握,即使事物一部分被掩盖、中断或暂时缺席也能被“看”出一种互补的关系;四是审美性,审美性就是对客观对象的美感属性,使人会在情感上感到愉悦的心理状态;五是情感性,即视觉思维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对受众的情感传达力较强;六是直观性,主要是在设计中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印象和心理刺激,突出设计创意的视觉效果。
视觉思维升成创意:视觉思维是生动的、智慧的,它对创意有着重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是以视觉思维为基础的升华创意。
浅析传统艺术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152浅析传统艺术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陈韶强(河南物流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3500)摘要: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审美要求逐渐提高,对包装艺术的要求也不例外。
现代包装设计师们对包装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于此产品的购买,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艺术理念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展流传下来的产物,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满足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传统艺术;现代包装;设计;应用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包装逐渐成为一股潮流,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包装是否精美也逐渐成为自己选购商品的影响因素,因此,商家及设计师们也逐渐对产品的包装重视起来。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历史,有着丰厚的艺术积淀及艺术底蕴,若在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寻找灵感,无疑会成为包装设计中的一大亮点,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提高人们对带有此包装的商品的购买欲。
现代包装设计是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兼顾了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艺术元素,是新时代的一种艺术表达手势。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融入传统艺术理念,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优良的传统艺术内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增加了公民及社会的购买欲,中国商品不但涌入海外,也推动了中国国家软实力的传播等,传统艺术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价值及重要性。
本文将主要从传统艺术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影响、传统艺术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中国传统艺术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传统艺术理念的产生条件及内涵首先,传统艺术理念是中华民族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过程象征着古文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关系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在远古时代,人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物质和非物质产品,这一时期,以小农经济为主,一家一户,人们的认识及思想受到生存条件的制约,加上科技发展有限,于是,人们将人力不能解决的问题求助于神灵等,在此基础上信仰也就随之诞生,而这些信仰不仅包括宗教艺术,还包括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精神要素等,它决定着人们发展的方向、发展目标、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2·美学技术传统视觉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郭振山 陈 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141)摘 要:民族文化是在历史长河的不断沉淀与升华中诞生的,传统文化中美妙的视觉元素都是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
民族的特性由传统文化反映出来,其思想文化、观念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物质极大的丰富,人们针对商品的视觉效果更加注重,因此造就了包装设计的蓬勃发展。
食品包装设计已经从简单的实用性转化为具有针对性的感官服务,具有很强的个性与自我推荐性。
最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吸引力的就是商品的外观,所以人们会更加注重选择符合自己审美的商品。
关键词:传统视觉元素;食品包装;再设计1 传统文化与食品包装设计1.1 传统文化对设计者的影响传统文化根植于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所换来的精神,民间与宫廷的匠人们将自己的生活与感悟夹杂在劳动中,以多种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因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延伸性。
民间对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有许多,常见的形式有年画、编织、印刷以及剪纸等视觉表达形式。
这种表现手法有许多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但他们的艺术表现力也能够通过设计者的手表现出来。
图案、排版格式和字体都体现出浓郁的民间美术特色。
事实上,传统文化一直延续渗透在传统民俗包装之中,它们手工精美又实用环保,是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
传统文化一直在设计者的手中绵延着自己的历史。
1.2 食品包装设计的发展食品包装设计在一定层面上是文化与理念相互结合并体现在商品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对食品包装设计的深入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设计者意识到,食品包装设计是否具有独特性是关乎包装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
在包装设计实践中,只有不断彰显优秀的文化,通过对题材广泛、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合理恰当的使用,才能使包装设计达到独特效果,从而得到购买者心灵上的认同感。
民俗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可以增强设计作品的民族性、文化性和艺术性。
只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设计才有可以依赖的精神支柱。
传统图案的再设计可以让购买者对自己的文化更加具有认同感,所以将传统视觉元素加入食品包装设计当中,即可让品牌食品更加具有内涵,给购买者带来亲切感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得到了肯定。
具有民俗视觉元素的商品,可以最大化的用直观的方式来传扬民族精神。
传统的图案既能够引导文化共鸣,也能够标准地传达商品的信息,因此包装设计中的文化与民族精神必不可缺。
2 传统视觉元素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2.1 食品包装设计的必要性“民以食为天”是中国的一句经典古训,出自《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纵观古今,食品的安危几乎成为一个民族是否能够存活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社会的稳定注定会唤起商业的繁荣。
因此食品的包装设计一直随着我们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革新。
将民俗传统艺术元素与时代融合,独立而又具有丰富的个性,既能在食品包装中突出自己的民族特性,又能够拉动整体的消费,是现在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发展趋势之一。
2.2 食品包装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再设计没有文化灵魂的设计作品是缺乏内涵的。
在设计之中,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就是其核心设计理念的源泉,其概念的繁复性渗透入了多种思想。
良好的设计都应当具有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特性。
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民俗艺术文化代表着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于生活的期盼,人们将其内心感受具象化,慢慢形成一种大众化的、具有代表性的视觉语言。
构图、色彩及造型大都灵活多变且不受拘束,充分体现了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在历史不断推进中,民间的艺术造就了具有包容性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
传统视觉元素无拘束的视觉感受,受到世界上众多设计师的青睐。
食品包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商品表现形式,而包装设计对于传统文化视觉元素的运用是为了表达设计者对于消费心理的一种心理共鸣,这种共鸣能够促进消费者对品牌认同感,同时加深了购买者自身的文化归属感。
所以,在设计中应当合理的运用视觉元素,并对传统元素有了一个前卫的解读与再应用。
因此,世界各地的设计师纷纷推出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视觉元素,来增强其设计的内涵与深度。
传统文化的视觉元素是构成现代设计的一个基础,通过对传统图案及纹样、色彩与造型的分析与再设计,形成崭新的,具有现代审美的食品包装设计作品。
这样,能够促使传统视觉元素不断地与时俱进,创造新的视觉感官刺激。
2.3 传统图形与图案的结合应用时代的发展犹如年轮一般,每层封闭的圆环都留下了独特的历史印记。
传统图案具有超越其本身的情感色彩。
传统图形代表着人民内心的展望,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丰富的文化气息,形成了比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具有中国风的视觉元素时至今日已经深入人心,这些视觉元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成新的视觉元素,会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入而日新月异。
食品包装设计在当今的设计中,多数还是采用照搬原有视觉元素这样的设计形式居多。
然而,经过巧妙提炼的视觉语言元素,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感受,人们在接受食品包装视觉体验的同时,又可以感受到独有的传统艺术在现代食品包装设计中的美感。
设计者应当承接元素与设计的桥梁,更好的分析与提炼传统的视觉元素,更进一步地将传统与现代的设计相结合。
3 传统色彩对现代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人对于色彩都有相应的偏好,是食品包装的设计中最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之一。
诸如,红色能够极大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兴奋,振奋甚至警觉。
这也与中国的传统色彩观相契合,人们对红色与黄色有特殊的审美依赖,会不自觉的使用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颜色去表达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即使在食品包装设计中,依旧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心里共鸣。
在生活中,人会因为色彩的感官刺激而去消费。
鲜明的色彩与独特的对比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加深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印象。
食品包装设计的品牌形象通过色彩合理的表达设计情感,有趣的色彩视觉冲击可以使食品包装设计最大限度地调动消费者的主动性,促进消费的欲望。
这种设计意识既可以让产品有别于同类,也可以促成品牌形象的推广。
4 字体设计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传统的表达方式包含文字的运用,而文字与图形的结合是包装设计最为流行的表达方式。
汉字是高度抽象化的图像表现形式,每一个文字都有着不同的书写方式与其背后的故事,文字发展数千年,我们却还能从其中依稀寻找出原始的情感表达。
中国地大物博,地方文明不断的融合,人们已知的民族有56个,在这些民族中有20个左右的民族是拥有自己的文字的,如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等。
这些文字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故事背景。
文字的背后透出古老、朴实的审美,也有着足够的设计资源提供给设计强有力的生命力。
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合理地利用这些文字设计资源,既能够表达出设计的情怀,又能够呼唤出购买者与设计者的情感共鸣,正确地传达商品信息的同时,又给予人们视觉上的审美与心理感受。
文字的表达是最直接的视觉感官刺激,在食品包装中文字可以精准的表达设计思想与产品信息,这是一种相对直接的视觉语言来表达食品的内涵和文化品质。
文(下转第255页)·255·美学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迎合网络的快消品包装设计也成为现代快消品包装设计的一个重要渠道。
江南礼棕可以说是三全食品一次成功地包装革命,富有互联网元素的龙粽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行李箱的外在包装,主要形象为卡通,材质为麻布,再加上网络流行语,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在互联网引领这个时代的背景下,三全食品也是秉着用户至上的思维模式。
产品具有互联网元素,在三全龙粽粽的包装盒里,有八种不同的贴纸,分别是送给不同群体的问候,而这些问候更有网络流行语的色彩,例如“兄弟,是否还记得澡堂地上那块肥皂吗?睹粽思皂。
”包装盒里还有空白的贴纸,也可以自己绘制贴纸送给他人。
作为三全的董事长陈南就曾表示过,不仅仅要专注专业的提升产品的质量,更应该注重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在互联网成为未来趋势的情况下,我们很有必要结合互联网思维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6.3 快销品包装迭代化由于快消品的使用周期较短,消费者会在短时期内多频次的购买,所以迭代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长期以来,统一的创新能力在快消品市场来说还是比较出众的,给许多品牌创意带来启发,很多产品的首发也来自于统一。
2014年“革面”被统一隆重推出,不仅仅是在面和配料上创新,在包装上,也是不走寻常路大走复古风,文艺复古的劳动人民插画,革命年代的广告语,如:“革面的责任,就是为吃面的人负责”等,着实有些不走寻常路。
从当时的成效来看,统一的包装迭代革命是成功的。
“革面”的包装是独树一帜、另辟蹊径的。
独特的创意元素在年青一代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6.4 快销品包装设计立体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种社交媒体的出现,传统的快消品包装形式同样也面临着挑战,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仅只在传统的包装设计上创新,更要和互联网媒体相结合。
2014年,华美食品举办的一场“会说话的月饼”的销售活动,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到微信、微博、微视的祝福平台之中,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这一次成功的商业策划活动,摒弃了传统的节令食品的销售方式,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这也是史无前例的销售活动,虽然很多企业试图脱离传统的销售方式,但是创新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然而,华美食品运用互联网的思维通过媒体网络的平台的成功实验,验证了互联网思维模式、多样化的媒体立体包装对于快消品发展的重要性。
7 结语互联网不再仅仅是一种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用具,而变成一种思考方式,一种文化状态,一种在日常劳动和生存的一种形态。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也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转型。
而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快消品,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力,也应该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对整个快消品的包装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迎合现代消费者的求异心理,就要做到包装设计个性设计。
此外,还要尽量迎合网络实事热度,不断迭代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多种流通渠道,多方位的对快消品包装设计进行改良。
参考文献:[1] 易忠.包装设计理论与实务[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2] 栀梓.包装设计中的情感诉求[J].上海包装,2006.[4]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40.[6] 陈祁岩.艺术设计中的异质同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7] 陈瑰丽.论现代消费心理与包装设计的双向互动[J].包装工程,2006(8).[8] 陈勇军.互动体验性包装创新设计探析[J].包装世界,2012:3.[9] 孙淑萍.包装设计的原则和趋向[J].艺海,2005(03):79-82.[10] 张瑞敏.互联网思维是零距离和网络化的思维[DB/OL].凤凰网.[12] 周鸿祎:网络思维是常识的回归[Z].作者简介:郭振山(1962—),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设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