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
高中历史选修二笔记

高中历史选修二笔记一、开辟新航路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一)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4)商业危机:奥斯曼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二)可能性(条件):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2、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3、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于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一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发现非洲的最南端一“好望角”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形成): 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经济和贸易联系;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二、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粗耕”或“石器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
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一一牛挽型),而且耕型基本定型。
三、土地私有制的确立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夏商周): 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 : 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原因: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成: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士地所有制。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道点人教版资料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二(人教版)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一、背景:资本主义在封建母体中孕育1、经济发展:(1)工业出现及发展(2)农场和牧场的出现(3)商业和海外贸易的繁荣2、资产阶级的壮大:(1)力量壮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2)宗教形成——清教(3)思想发展——反对“君权神授”;法律至上;议会力量不断增强二、斗争概况1、向君主呈递《权利请愿书》(1)背景: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政治上:“君权神授”,推行专制经济上:垄断制度,擅自征税宗教上:迫害“清教徒”(2)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是“法律至上”还是“王权至上”(矛盾激化的导火索是“税收问题”)(3)《权利请愿书》时间:1628年目的:抗议和约束王权的滥用内容:财产和人身安全;议会决定税收结果:国王擅自征税,解散议会实质:资产阶级民主与封建专制王权之争的斗争2、提交《大抗议书》(1)背景:社会矛盾的激化○1查理一世的暴政——宗教迫害,苛捐杂税○2议会与王权斗争——限制王权,国会有权(2)《大抗议书》时间:1641年内容:反对专制要求自由和议会权利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2、民主与专制的斗争(1)两次内战(1642年—1649年)——克伦威尔纳西比战役处死查理一世(2)英吉利共和国(1649—1653年)(3)护国公政体(1653—1660年)(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年)——查理二世《人身保护法》詹姆士二世(5)光荣革命(1688年)——建立代表英国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制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一、美国《独立宣言》1、背景:(1)欧洲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理论基础)(2)进步思想家的宣传(富兰克林杰斐逊潘恩《常识》)(3)英国的殖民统治,特别是对北美人民的反抗进行血腥镇压,使殖民地人民的和解幻想破灭2、发表:1776年,大陆会议指派以杰斐逊为首的五人委员会草拟一份独立宣言,7月4日,《独立宣言》被通过3、主要内容(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高度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被迫拿起武器的第四部分:庄严宣告独立4、体现的民主思想:(1)平等与天赋人权(2)主权在民(3)人民革命权利5、评价(1)历史意义:○1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2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一、经济史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的内容,主要围绕经济史展开。
经济史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指导未来。
1. 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古代农业经济和古代手工业经济。
古代农业经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手工业经济则以家庭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为主。
2. 近代中国经济史近代中国经济史主要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同时也开始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 现代中国经济史现代中国经济史主要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世界近代经济史世界近代经济史主要是指16世纪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经历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先导,逐步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洲的一场技术革命。
工业革命使人类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 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指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并发展的过程。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渐完善,资本积累和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特征。
3.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中垄断组织逐渐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三、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们学习经济史的重要内容。
1. 经济全球化的萌芽阶段经济全球化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
高二选修二历史知识点梳理

高二选修二历史知识点梳理在高中历史学科中,高二选修二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下面对高二选修二历史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了梳理。
1. 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1.1 科技进步与对历史的影响1.2 科学技术革新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融合1.3 元明时期的科技进步与对中国古代科学的贡献2. 近代科学技术与社会2.1 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与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冲击2.2 近代中国的科技现代化与社会变革2.3 近代中国科学家的杰出成就及其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3. 中国古代科学家与科技发明3.1 古代著名科学家及其对中国科学史的贡献3.2 古代中国重要科技发明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3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影响4. 世界科技文明的发展与交流4.1 世界各文明古国的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科技文明的影响4.2 世界科技文明的发展轨迹与各国间的交流合作4.3 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与地位5. 高二选修二历史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1 高二选修二历史知识点的核心要点梳理5.2 重点知识点掌握与答题技巧5.3 复习与备考建议高二选修二历史是一门需要掌握大量知识点的科目,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提升自己的历史学习成绩。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建议同学们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与整体把握,同时注重与其他课程知识的关联,加强综合性思维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答题的能力。
通过对高二选修二历史知识点的梳理,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近代科学技术与社会、中国古代科学家与科技发明、世界科技文明的发展与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希望同学们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同学们历史学习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二历史选修二知识点

高二历史选修二知识点一、近代中国的开埠与鸦片战争近代中国的开埠政策使中国与外国建立了贸易联系。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开埠政策近代中国开埠指的是中国政府在19世纪中叶后,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允许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港口城市建立租界,开展贸易活动。
这一政策使中国与外国接触更加紧密,但也给中国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2. 鸦片战争的爆发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大战争。
此战由于中国禁止鸦片贸易,英国为保护其贸易利益而发动。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不得不签订了《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时期。
3.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被迫割让香港,赔款巨额,开放多个港口给西方列强,丧失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其次,这场战争意味着中国的封闭经济被打开,并进入了与西方列强进行不平等贸易的时代。
最后,鸦片战争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政治体制的危机,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二、甲午战争与中日战争后的中国甲午战争是清末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海国崛起的开始。
1. 甲午战争的爆发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是中国与日本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的一场战争。
此战中国惨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巨额,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更加巩固。
2. 对中国的影响甲午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彻底颠覆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战败震惊了当时世界各国,使中国被列强称为“东亚病夫”,在国际上失去了独立的地位。
此外,这场战争也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军事落后,激发了中国近代化的思潮。
3. 改革与变革甲午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纷纷呼吁改革,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变革主张,如戊戌变法等。
然而,这些变革努力在清政府的保守派阻挠下未能成功,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庚子赔款等事件的发生。
高三历史选修二复习知识重点

高三历史选修二复习知识重点愿你的付出收获丰厚回报,愿你的努力赢得似锦前途。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的。
高三历史选修二复习1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1.王权与教权的斗争2."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1.都铎王朝2.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重点:"君权神授"、"君权神圣"主要内容难点:"君权神授"和"君权神圣"的区别问题什么是专制和专制主义二者有什么区别专制:与民主相对。
指统治者拥有无限制的权力,以自己的意志对国家进行独裁统治。
--一种政体形式专制主义:维护专制统治的学说和理论。
--一种理论形式导入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何时建立的(秦朝,秦始皇)什么时候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汉武帝时)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君权神授说,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君权与神权结合,更加强了君权不可侵犯的神圣性。
当时一般的社会意识,莫不认为皇帝就是天子,是秉承天命统治人民的。
而在西方最早给君权披上了一层不可侵犯的神圣性最早提出"君权神授"又是哪国何人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1.王权与教权的斗争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占据精神和政治主宰的是(基督教会);教会拥有哪些权力(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拥有世俗和宗教权力。
)教会宣扬君主权力来自神的意识,给封建制度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但是,王权不甘心屈尊于教权之下,同教权展开长期的斗争。
教会与反教会的斗争在哪个国家最为剧烈(意大利)为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后,概括指出:基督教势力中心;市民、农民和国王的世俗力量不断壮大;先进思想的冲击。
面对教会神学受到严峻挑战,一些神学家从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意大利人托马斯▪阿奎那便是其中的一个。
2."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先首先给学生介绍一下意大利人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是的巴黎大学有一位年轻的神学教授,因沉默、温顺、人送外号"哑牛"。
但他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已崭露头角,一些有名望的学者很赏识这位年轻人,阿尔伯特就曾断言:"哑牛"之声必将闻名于世。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选修二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选修二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重要性:农业生产的基础,文明的摇篮。
- 法老制度:政治权力的象征,宗教与王权的结合。
- 金字塔与神庙:建筑技术的代表,宗教信仰的体现。
2.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 苏美尔人:最早的城市文明,楔形文字的发明者。
- 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法律与社会秩序的象征。
- 亚述与新巴比伦:军事帝国的兴起与衰落。
3.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哈拉帕与莫亨佐-达罗:城市规划与排水系统的先进性。
- 印度教的起源:宗教信仰与社会结构的初步形成。
4.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封建制度的确立,青铜文化的繁荣。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兴起。
二、中世纪文明的发展与交流1.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政治制度的演变。
- 罗马法律与建筑: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 基督教的传播与成为国教:宗教对文明的影响。
2.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创立:宗教与政治的结合。
-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对亚欧非文明的融合与传播。
- 伊斯兰文化与科学: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3.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的特点与影响:领主与农奴的关系。
- 教会影响:教会权力与王权的斗争。
- 文艺复兴的萌芽:人文主义的兴起,对古典文化的复兴。
三、近现代文明的变革与冲突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艺术与科学的革命,人文主义的高潮。
-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改革,宗教分裂与国家权力的加强。
2.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结构的变化。
-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体系的变革,阶级关系的重组。
3. 民族主义与殖民扩张- 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意识的觉醒,国家统一运动。
- 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与影响。
4.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原因与结果,国际秩序的重塑。
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印度古代史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时期。
1、印度古代史的基本特征(1)印度的地理环境对古代印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北邻喜马拉雅山系,南临印度洋,是一个地势东高西低的三角形半岛。
印度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季风气候,使得印度古代有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的条件。
(2)古印度社会的阶层分化明显。
古印度的社会阶层分化非常严重,社会被分为四个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贵族和平民,这四个种姓地位不平等,且相互之间的差异较大,种姓制对古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古印度的宗教多样。
古印度宗教多样,印度教、佛教两大宗教诞生于古印度,这两种宗教对古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历史发展时期(1)早期印度的发展——早期城市文明。
早期印度的古城市文明是印度古代史的发展时期之一,古城市的建立对印度古代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摩揭陀国王阿育王的执政。
阿育王是印度最伟大的国王之一,他在位期间实行了淳朴和睦的统治政策,还支持佛教,这对推动了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希腊、帕提亚和萨珊王朝对古印度的影响。
希腊、帕提亚和萨珊王朝的建立和发展对古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为印度带来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4)长期以来古印度的政治统一。
古印度各地区的政治统一是印度古代史的重要发展时期之一,政治统一对印度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章佛教的创立和传播1、佛教的创立。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北部,其创立者是释迦牟尼,佛教创立之初成为一个盛行于印度的宗教。
2、佛教的传播。
佛教自创立之初便开始传播,其传播路径主要经过中亚、东南亚,一直传播至中国,并对这些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佛教的传播对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佛教的特点。
佛教有自己独特的信仰、教义和仪式,包括:四谛、八正道、四圣谛等。
佛教信仰的传播和发展,使得佛教成为了印度古代的主流宗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航海家国籍开辟的新航线所经大洋扶持国家方向
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葡萄牙向东
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大西洋西班牙向西
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大西洋、印度洋葡萄牙向东
1519-1522年麦哲伦等葡萄牙环球航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西班牙向西
3、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
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
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
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1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
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③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
④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采用奴隶制劳动,贩卖黑奴等
4、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为西欧国家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
1进程:①首先开始于纺织业;
②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
③交通运输业火车和汽船
3影响:①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逐渐由农业文明走进工业文明
③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起——电气时代
1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2主要成就:①电力的广泛使用,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
机、电灯、电影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飞机
③化工技术的发展
④电讯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联系更加方便和紧密
3影响: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3、高新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①计算机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②网络大大缩小全球空间距离;③生命科学的发展逐步打开生命的奥秘;④航天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开辟了更广阔的活动和生存空间等。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