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是胆赵子龙

合集下载

赵子龙的歇后语故事

赵子龙的歇后语故事

赵子龙的歇后语故事关于赵子龙的歇后语赵子龙打仗——常胜赵云摔阿斗——收买人心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对着赵云摔阿斗——收买人心长坂坡上的赵子龙——单枪匹马;孤军奋战赵子龙带兵——一世不打败仗赵子龙出征——一身是胆;百战百胜黄鹤楼上的赵子龙——英雄无用武之地赵子龙战长板——浑身是胆赵子龙出兵——回回胜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赵子龙上阵——百战百胜;单枪匹马赵云出兵——回回胜赵云大战长板坡——大显神威赵云救阿斗——拼老命关于赵子龙的故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赵子龙是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然而,民间流传的赵子龙凿井的故事,可能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

在山东诸城县城南25华里处,有一座山叫常山,常山背面的石崖上有一个泉眼,至今还哗哗地淌着泉水。

相传那石崖上的泉眼就是赵子龙用长枪凿出来的。

传说赵子龙小时候就十分爱好习武,刀枪剑戟无所不好,尤其是长枪,更是喜好得吃饭抱着,睡觉搂着,那份好学劲儿就甭提啦!但是,因为没有师傅指教,赵子龙到了10岁,枪法还不见什么长进。

子龙的父亲也是武将出身,一心指望儿子能练就一身好武艺,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所以他千方百计地为儿子求师找门路。

这天,父亲把子龙叫到跟前,捋着胡子笑吟吟地说:“孩子,你真是福大,名师总算让我找到啦!就在离咱家不远的东边有座山,叫常山,山上住着一位道人,人称云山长老。

此人武艺十分高强,但性情很怪癖,轻易不收徒弟。

如果你乞求他收下你,就是熬个三年五载,只要能学到一身真本领,也是值得的。

孩子,今天你就动身去拜那道人为师吧!”说罢就叫人给子龙打点了行装。

子龙高兴得跳了起来,当天就背上行装,跨上战马,带上长枪,拜别了父亲直奔东方而去。

赵子龙走了3天的路程,果然看见前边有一座山,一打听,正是常山。

他不由得喜出望外,赶忙牵马顺路上山。

山不高,一会儿就上到了山顶。

只见在山的顶峰,有一座方方的大院,大院里边排列着3栋瓦房,灰瓦灰墙,绿树环绕,很是僻静。

大门前边的石凳子上,正端坐着一位老人,此人白眉白须,一身青袍褂,赤红的脸膛半仰着,在眯着眼睛晒太阳。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三国演义》人物分析--赵云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三国演义》人物分析--赵云

摘要赵云是《三国演义》里最闪亮的名将之一。

他功绩卓著,一身是胆,智勇双全,长坂坡一战成名,汉水一战获得“一身是胆”的美誉,老了仍然力斩五将,武力勿庸置疑。

至于品德,自追随刘备后一直肝脑涂地,出生入死,而且为人刚正耿直;他又深明大义,目光长远,在政见上表现出了为国为民的的良臣风范。

他谦虚谨慎,使得这一人物形象在塑造上堪称完美。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赵云《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故事,始于黄巾军起义,止于西晋统一。

全书以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曹操等一些中心人物,又贯穿了作者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矛盾的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军事、政治、外交的种种斗争。

暑假期间,我通读了《三国演义》这部名著,还看了电影《赤壁》,里面塑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如:奸诈的曹操、忠贞智慧的诸葛亮、义重如山的关羽等......但我最欣赏常山赵子龙。

他武艺卓群,英勇过人,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铁血汉子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他又深明大义,目光长远,不仅在军事战略上书写了许多传奇,更在政见上表现出了为国为民的的良臣风范。

加上他谦虚谨慎的性格,使得这一人物形象在塑造上堪称完美。

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

赵云严于律己,胸襟开阔,虽然在功业上没有超过关、张二人,但却具有其他人不及的美德。

我以《三国演义》为依据,论述赵云勇、谋、忠、义皆俱的人物形象特点,浅析他完美艺术形象的原由。

一、赵云之勇赵云作为一员勇将的形象,在民间早已深入人心。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这一形象更加生动、性格更加传神。

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一回中,刘备就曾对诸葛亮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那么,赵云的“胆”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赵云的“胆”是以卓然不群的武艺为基础,在千军万马中英勇无惧的血性汉子的大无畏气概,是他勇猛过人的具体体现。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里,就有对赵云的武艺进行颇有诗意的描述:“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

赵云的外貌描写作文300字

赵云的外貌描写作文300字

赵云的外貌描写作文300字《三国演义》对赵云相貌的描写是“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云别传》记载:“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汉代的八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88米,而“姿颜雄伟”也说明赵云这个人器宇轩昂,相貌堂堂。

扩展资料:一身是胆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

黄忠于定军山斩夏侯渊,曹操亲领大军至汉中。

一次,曹军运米至北山下,黄忠领兵去夺取,过时未还。

赵云领少数骑接应,中途突然和大队曹军遭遇。

赵云毫无惧色,突击其阵,将敌军打散。

赵云且战且退,曹军又汇合起来,追至赵云营寨。

赵云入营之后采用“空营计”,大开营门,偃旗息鼓。

曹军怀疑有埋伏,不敢进攻,急忙退走。

这时赵云令军士齐击战鼓,鼓声震天,并用劲弩在后面射击曹军。

曹军惊骇,自相践踏,大败而走。

第二天,刘备来到赵云营寨,察看昨天作战的地方,不禁称赞说:“子龙一身都是胆啊!”于是大摆宴席,作乐喝酒欢娱直到天黑。

军中将士亦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参考资料:赵云_百度百科《三国演义》对赵云相貌的描写是“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英俊潇洒、白脸无须、身高八丈,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云别传》记载:“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汉代的八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88米,而“姿颜雄伟”也说明赵云这个人器宇轩昂,相貌堂堂。

原文(赵范笑曰:“中间有个缘故,乞兄勿阻:先兄弃世已三载,家嫂寡居,终非了局,弟常劝其改嫁。

嫂曰:‘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与家兄同姓。

’你道天下那得有这般凑巧的?今尊兄堂堂仪表,名震四海)相貌堂堂者必是仪表出众,庄严大方。

至此,赵云的相貌终于有了定论,即便不是天下少有的美男子也是一个身材威武,仪表出众,庄严大方的人。

常山赵子龙他三国中少有的几位文武双全的武将之一,是继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猛将,单骑救主即是其能力真实写照!但其谋略也相当了得,是刘备最为器重的大将。

从事小心谨慎,人称常胜将军!三国演义中,刘备亲赐五虎大将军的称号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赵云仅次于关张位居第三。

三国演义里赵子龙的歌

三国演义里赵子龙的歌

三国演义里赵子龙的歌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字子龙)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被誉为武圣。

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武艺高强,深受人们的敬仰和喜爱。

虽然赵云没有自己的专属歌曲,但是有一首流传甚广的歌曲与他紧密相关,那就是《赵子龙》。

《赵子龙》是一首表达对赵云英勇战斗和忠诚精神的歌曲,歌词中充满了对他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这首歌曲通过歌颂赵云的战功和忠诚,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

以下是《赵子龙》的歌词:
赵子龙,赵子龙,蜀国英雄赵子龙。

一身是胆三分骨,七进七出赵子龙。

忠心耿耿护主公,千军万马不惧逢。

赤壁之战立奇功,单骑救主显威风。

虎痴龙儿心气高,剑指天空战苍茫。

百万雄师皆望风,世人皆知赵子龙。

长坂坡上单刀赴会,智勇双全震敌胆。

七进七出犹如神,一声吼叫震山川。

赵子龙,赵子龙,蜀国英雄赵子龙。

这首歌曲通过简洁明了的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赵云的英勇形象和威武风采。

它成为了赵云的代表歌曲,也被广大读者和观众所喜爱和传唱。

总结起来,尽管《三国演义》中没有专属于赵云的歌曲,但《赵子龙》这首歌曲通过歌颂赵云的英勇和忠诚,成为了与他紧密相关的歌曲,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

赵子龙歇后语

赵子龙歇后语

赵子龙歇后语1、赵子龙出兵——回回胜2、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3、赵子龙战长板——浑身是胆4、长坂坡上的赵子龙——单枪匹马;孤军奋战5、赵子龙打仗——常胜6、赵子龙带兵——一世不打败仗7、黄鹤楼上的赵子龙——英雄无用武之地8、赵子龙上阵——百战百胜;单枪匹马9、赵子龙出征——一身是胆;百战百胜1、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2、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3、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4、张飞娘姓吴——吴氏生飞;无事生非5、说曹操曹操到——冤家路窄6、蒋干劝周瑜——有口难张7、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迫不得以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8、张飞胡敬德剃了胡子——都也不是善茬儿9、曹操作事——干干净净10、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11、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12、张飞耍扛子——轻而易举13、张飞捉刺猬——强手遇刺手14、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嫁祸于曹15、隔着门缝看孔明——瞧扁了英雄16、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17、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18、刘阿斗的江山——白送19、张飞打铁——人也硬,活也硬;卖硬货20、东吴招亲——上当一回;弄假成真21、属阿斗的——扶不起来22、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巧用天时23、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24、蒋干盗书——上了大当25、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26、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27、孔明七擒孟获——以德服人28、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29、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30、隔着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3————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三国演义赞美赵云的诗

三国演义赞美赵云的诗

三国演义赞美赵云的诗
哇塞,那赵云可真是太厉害啦!他就像那战场上的无敌战神,锐不
可当!
“一身是胆赵子龙,银枪白马立战功。

长坂坡上显神威,单骑救主
留英名。


想那长坂坡之战,赵云单枪匹马冲入曹军重围,这是何等的勇气啊!就好像一只孤狼闯入了狼群,却毫不畏惧,奋勇杀敌。

他难道不是在
创造奇迹吗?他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这难道不让人惊叹吗?曹
操在高处望见,都不禁感叹:“真虎将也!”这不就像是我们看到了超
级英雄一般震撼吗?
还有那截江夺阿斗,赵云的果敢和机智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面对孙
尚香等人,毫不退缩,坚决要夺回阿斗,这是怎样的一种坚定信念啊!就如同守护自己最珍贵的宝贝一样,不容有失。

这难道不令人敬佩吗?
赵云的一生,都是为了蜀汉的大业而拼搏。

他跟随刘备南征北战,
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的忠诚,就像那磐石一般坚定不移。

他难道不是
我们心中的英雄榜样吗?
在我看来,赵云就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他的勇猛、忠诚、智慧,都值得我们永远赞美和学习!他就是三国演义中最璀璨的那颗将星,
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之上!。

常山赵子龙一身是胆

常山赵子龙一身是胆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

汉末三国名将。

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

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

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从攻汉中。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

次年卒。

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一身是胆,出自史书《三国志·赵云传》,赵云于汉水之战取得大胜,刘备亲临战场后赞誉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形容人非常英勇胆大,无所畏惧。

也作浑身是胆。

【成语出处】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历史典故】三国时期,魏国与蜀国为争夺汉中而打仗,刘备和诸葛亮统率十万大军攻打曹操。

曹操十分恼火,就亲自统率四十万大军到了汉水,准备和刘备决一死战。

刘备和诸葛亮便商议退敌之计,诸葛亮说:“现在曹操由于粮草没有准备好,所以还不敢轻易进兵。

此时如果派一支部队去攻打曹营,把曹军的粮草烧掉,便能大大挫伤曹军锐气。

”老将黄忠再三请求出战,诸葛亮便派他和赵云字子龙一同领兵前往。

黄忠争打头阵,但曹军早有准备,与黄忠厮杀起来。

黄忠前后受敌,被围困未能取胜脱身。

赵云便带领几十名轻骑兵杀人重围救出他们。

曹操亲自带兵追赶赵云。

赵云寡不敌众,退回汉中营地。

部将们劝赵云闭门防守拒敌:不料赵云反而下令打开营门,叫一部分士兵埋伏起来,然后放倒军旗,停止击鼓,自己单枪匹马挺立在营寨门外,准备迎敌。

天快黑的时候,曹军赶到。

曹操见蜀军营中毫无动静,又见赵云单枪匹马挺立营寨门外,威风凛凛、毫无惧色,怀疑有伏兵,恐怕中了赵云的计谋,不敢冒然进攻,便收兵回营。

赵云领兵紧紧追击,杀声震天,金鼓齐鸣。

曹军因昏暗难辨,摸不清赵云到底有多少兵马,吓得丢盔弃甲,争相逃命,死伤无数;溃不成军,赵云以少胜多,反败为胜。

战后刘备亲临军营慰劳将士,封赵云为虎威,赞誉他“一身是胆”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赵云的外貌描写作文300字

赵云的外貌描写作文300字《三国演义》对赵云相貌的描写是“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云别传》记载:“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汉代的八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88米,而“姿颜雄伟”也说明赵云这个人器宇轩昂,相貌堂堂。

拓展资料:一身是胆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战汉中。

黄忠于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曹操亲领大军至汉中。

一次,曹军运米至北山下,黄忠领兵回去夺回,过时未还。

赵云领少数骑接应,中途突然和大队曹军遭遇。

赵云毫无惧色,突击其阵,将敌军打散。

赵云且战且退,曹军又汇合起来,追至赵云营寨。

赵云入营之后采用“空营计”,大开营门,偃旗息鼓。

曹军猜测存有伏击,不敢反攻,急忙攻至。

这时赵云而令军士齐击战鼓,鼓声震天,并黑唇弩在后面射击曹军。

曹军惊恐,自二者残害,大败而跑。

第二天,刘备来到赵云营寨,察看昨天作战的地方,不禁称赞说:“子龙一身都是胆啊!”于是大摆宴席,作乐喝酒欢娱直到天黑。

军中将士亦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参考资料:赵云_百度百科《三国演义》对赵云相貌的描写是“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英俊潇洒、白脸无须、身高八丈,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云别传》记述:“云身长八尺,姿颜壮丽”。

汉代的八尺,大约相等于现在的1.88米,而“姿颜壮丽”也表明赵云这个人器宇轩昂,相貌堂堂。

原文(赵范笑曰:“中间有个缘故,乞兄勿阻:先兄弃世已三载,家嫂寡居,终非了局,弟常劝其改嫁。

嫂曰:‘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与家兄同姓。

’你道天下那要出这般不巧的?今尊兄堂堂仪表,名震四海)相貌堂堂者必是仪表出众,庄重大方。

至此,赵云的相貌终于存有了定论,即便不是天下鲜有的美男子也就是一个身材威武,仪表出众,庄重大方的人。

常山赵子龙他三国中少有的几位文武双全的武将之一,是继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猛将,单骑救主即是其能力真实写照!但其谋略也相当了得,是刘备最为器重的大将。

赵云的外号叫什么

赵云的外号叫什么赵云打了那么多的胜仗,也是三国中比较出名的之一,关于他的外号当然也不少了。

那你知道叫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赵云外号叫什么不过他最出名的外号就是常胜,因为他善于打仗,又总是打了胜仗回来。

赵云在当时很得刘备重视,据说在长坂坡战役中他救回了刘备的儿子刘禅,他的妻子甘夫人。

赵云回来的时候刘备首先不是关注自己的儿子和夫人,而是赵云,还怨刘禅这个小孩子差点让赵云死了。

赵子龙是他的自称,他常常对刘备说“主公,莫怕,常山赵子龙来也!”这也说明了他对刘备的关切,常山是赵云的故里,那么常山赵子龙也是赵云的一个外号之一了。

还有什么白袍,也有叫他白皮的,是人们根据他的外表来定的,出战的时候赵云喜欢穿白色战甲,白袍也就由此而来了。

因为他好打胜仗,除了叫常胜之外还有叫他威武的,火哥、虎威。

赵云是个战神,打仗杀人毫不畏惧,也有叫他一身是胆的。

赵云是蜀汉有名的五个虎将之一,因救刘备幼子阿斗,单骑突破曹操大军有功被人传颂称赞。

他最具代表性的外号应该就是常山赵子龙了,至于其他的称呼,也都是后来的人根据他的事迹说的,此处根据个人理解来定。

赵云成名之后他的外号更多的可能就是常山赵子龙和常胜了,在那个时候一打起仗来,谁不是听了常山赵子龙的消息都为之一震的?赵云与吕布谁厉害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吕布武艺超群,是天下第一的候选者,然而吕布与张飞大战,上下几百回合还不能分出胜负,可见这吕布的武艺要担当“天下第一”的称号还差了点。

不过与赵云相比应该也算是平分秋色,各有所长。

但是两个人要是真的打一战,那么取胜的肯定是赵子龙。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赵子龙不仅是武艺好而且还有头脑,但是吕布武艺虽好但是脑子有点不太好使,虽没有张飞那样鲁莽,但也没有赵云的机智。

所以两个人大战,吕布必定会被赵云看中弱点,那么赵云就会针对吕布的死穴寻求突破,最终战胜吕布。

这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差别。

虽然武力差不多,但是真正到战场上并不是只靠武力就能取胜的,也就是说赵云与吕布相比,还是赵云在计谋方面略甚一筹。

赵子龙的歇后语

赵子龙的歇后语关于赵子龙的歇后语关于赵子龙的歇后语黄鹤楼上的赵子龙——英雄无用武之地赵子龙战长板——浑身是胆赵子龙出兵——回回胜长坂坡上的赵子龙——单枪匹马;孤军奋战赵子龙带兵——一世不打败仗赵子龙出征——一身是胆;百战百胜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赵子龙上阵——百战百胜;单枪匹马赵子龙打仗——常胜赵云摔阿斗——收买人心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对着赵云摔阿斗——收买人心赵云出兵——回回胜赵云大战长板坡——大显神威赵云救阿斗——拼老命关于赵子龙的人物介绍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名将之一。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

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

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

赵云死后,刘禅又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以“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跟随刘备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

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二人同床眠卧。

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余部,袁绍并不知道此事。

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后来随他至荆州。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曹操派夏侯惇、于禁等领军进攻刘备,双方战于博望。

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赵云于战斗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而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自小相知,于是向刘备求情,免夏侯兰一死。

而夏侯兰又明于法律,刘备用他为军正。

赵云不将这位同乡为自己所用,由此可看出赵云谨慎、明智的处事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身是胆赵子龙作者:西武来源:《小学生学习指导·小军迷联盟》2019年第09期与刘备相会东汉末年,汉献帝在位时期,群雄割据,多方势力登场。

袁绍仗着自己的良好家世,招揽各路英雄豪杰。

东汉初平二年(191),董卓被杀,袁绍成为当时所有势力中较强的一支,而他的死对头公孙瓒(zàn)同样手握强兵,占据着青州等地。

青州是一个香饽饽,袁绍同样有意夺取,两强之间自然有了直接冲突。

这日,远处蹄声渐近,一支白马铁骑直奔齐地大营。

队伍领头的是一位年轻人,乃是常山真定人,姓赵,名云,字子龙,身材伟岸,面容端正大气,一看就是心胸坦荡之人。

齐地大营就在青州附近。

青州位于山东地界,属于青州刺史田楷的管辖之地。

田楷和赵云一样,如今都为公孙瓒效命。

时下,袁绍大军来势汹汹,田楷担心阻挡不住,慌忙向公孙瓒求助,公孙瓒便派赵云率兵前去支援。

不多时,白马铁骑减缓速度,他们面前的正是齐地大营。

迎接赵云等人的,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青州刺史田楷,还有一个则是刘备。

赵云下马,见到这情景,心中暗道:刘备怎么会出现在公孙瓒的地界呢?转念又一想,突然反应过来。

他记得有人曾同他说过,前不久刘备失利,刚好公孙瓒是他的旧相识,所以刘备赶来投靠,倒也在情理之中。

此刻,刘备也同赵云一样,都是奉了公孙瓒之命,与田楷一同准备迎击袁绍的。

田楷见了赵云,例行公事般聊上几句,便借口为赵云安排住处走开了。

可刘备并未离开,反倒同赵云寒暄了起来。

“阁下便是常山赵子龙?幸会!”刘备施礼,十分客气。

“正是。

”赵云还礼。

“我曾听说您是被郡里的人民推举,率领大家投奔公孙瓒的?”“没错。

”赵云答。

“这可是一段佳话。

听说公孙瓒见了您还问,为何别人都去依附家世显赫的袁绍,你却独自来见他……”“我回答:‘天下大乱,择明主才是王道。

’我和大家商量后,之所以决定投奔公孙瓒,不是因为谁的实力强,而是因为我们要追随仁政。

”赵云说完,看向刘备,此时见其目光灼灼,似有火一般的热情。

赵云再仔细打量,刘备臂长过膝,眼能视耳,长相气派,颇有一番帝王之相。

回顾刚才的谈吐言行,刘备谦逊有礼,热情有加,给赵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在赵云的心里,刘备不久后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自此以后,赵云、刘备共奉公孙瓒之命,一同率兵出征,合力攻打袁绍。

在这段日子里,两人英雄惜英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可惜,友谊的小船还没扬起风帆,赵云却突然选择离开。

“怎么走得这么匆忙?”刘备送别赵云,忍不住问。

“家兄已故,得回去料理后事。

”赵云心情不好,闷闷回道。

赵云低头不语,心乱如麻。

正恍惚间,忽觉双手被人握住。

再抬头一瞧,顿时一怔。

原来是刘备上前两步,握了赵云的手,正真挚地看着他,眸中尽是不舍。

赵云动容不已,昔日与刘备的种种过往,不禁重现眼前。

“我永远不会辜负你的恩德。

”说完,赵云转身上马,匆匆离开,生怕再耽搁片刻,感动的热泪会夺眶而出。

赵云虽然暂时离开,但心里一直记挂着刘备。

后来他处理好私事,又专程跑到邺(yè)城去见刘备。

从此,赵云便加入了刘备阵营,一生追随。

举荐夏侯兰赵云在邺城投奔刘备,那时刘备已转投袁绍门下。

后来,曹操派军打败袁绍,刘备又去投奔刘表,赵云作为好兄弟,当然是随其左右。

刘表占据荆州,派刘备驻扎在新野。

曹操派出猛将夏侯悖(dūn)、于禁同刘备在博望相持。

刘备设下伏兵,夏侯悖等人中了埋伏,大败而逃。

赵云参加了这次伏击战,战场上俘虏了一个人。

他的出现,令赵云有些意外。

战斗结束后,趙云将此人带回营内。

“怎么是你!”赵云看着对方,有些不敢相信。

营帐外,巡逻兵脚步声响起。

赵云噤声,再无多言,只紧紧盯着对方,千言万语全都藏在目光中。

“是我。

”对方说着,也有些激动。

他同样认出了赵云。

这人名叫夏侯兰,是赵云的同乡。

两人打小就认识,所以赵云对这个老乡的人品、性格十分了解。

半晌,赵云回过神来,立刻为夏侯兰解开了绳索。

军迷小卡片赵云的正大光明,还体现在另一件事上。

赤壁之战后,赵云跟从刘备率军南征四郡。

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命其担任桂阳太守,取代了投降的将领赵范。

赵范心眼儿多,想跟赵云套近乎,于是要把自己国色天香的寡嫂许配给赵云。

赵云得知后,完全不为所动,而是婉言推辞说:“我们既然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我对其只有尊敬之心。

”这之后没多久,诡计多端的赵范竟然偷偷逃走了。

正是由于赵云正大光明,不存私心,所队末受牵连。

“坐下休息片刻,我与你有事商量。

”赵云道。

他一面为夏侯兰递上热茶,一面道:“你我虽为同乡,却选了二主。

曹操生性多疑,刘备却待人真诚,有明主的姿态和心胸。

如今你已被俘于刘备营中,不如借此机会,我将你推荐给他?你明于法律,正是我们目前急需的贤能之士!”夏侯兰举茶送至唇边,正要啜饮,忽听赵云这番言论,不禁停下动作。

他略一思索,随即便点头答应了。

不多时,赵云带着夏侯兰来到刘备帐内。

刘备听人来报,说是赵云有事求见,心中正有些不解,现在见赵云入帐,身边还跟着个人,更是疑惑。

“子龙来了!”刘备上前说,“今日一仗打得爽快,我开心得很,正想唤大家来庆祝一番。

子龙此时前来,是有什么要事吗?”“主公。

”赵云作揖一拜,道,“确有要事禀告。

”“哦?说来听听。

”“这位是我同乡,夏侯兰。

博望一战,我将其俘虏。

因我二人从小相熟,所以十分了解他的秉性。

夏侯兰明于法律、为人正直,我愿做担保,将他推荐给主公。

”刘备听闻此番言论,上下打量着夏侯兰,见其确是一表人才,再看看赵云,道:“既然是子龙推荐的人,想来也是极为可靠,那便这么办吧。

”说罢,立刻拜其为军正,也就是军队中的军事法官。

赵云主动向刘备推荐夏侯兰,这样一方面赢得了夏侯兰的感激,一方面也向刘备表露了忠心,举荐贤能。

赵云没有暗地亲近同乡,将其为己所用,而是正大光明地推荐给刘备,避免了“结党营私”的嫌疑,实在是谨慎明智。

长坂坡救主建安十三年(208)九月,赵云随刘备退至当阳长坂坡。

这一年,曹操发动进攻,南征刘表,打算顺势占领荆州。

刘表故去后,他的儿子刘琮继位,随后迫于压力,投靠曹操。

此前,刘备早已转投刘表门下,被刘表派在樊城。

听到刘琮投降的消息后,刘备感到无比震惊,急忙带领人马撤退,躲避曹军。

赵云此时也在撤退的大军之中。

曹军精兵快马一路追击,在长坂坡附近,追上了刘备一行人,掳获了刘备的妻儿。

“益德,你率两千骑兵断后。

”刘备下令。

张飞奉命,立刻催马上前,率领精兵前去阻挡。

情况危急,刘备顾不得许多,丢下妻儿,带着赵云等亲信部下,打算逃往南边。

可赵云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心里盘算:如今关羽已奉命率船队提前至江陵,接应刘备部队。

除了张飞,刘备手下良将无多,如果自己不出手,刘备的妻儿这一番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不能就这样离开。

”赵云心中暗暗下了决定。

就在其他人跟随刘备往南奔逃时,赵云却掉转马头,朝北面曹军冲去。

马鸣萧萧,赵云的背影渐行渐远。

赵云离开后,有人马上便向刘备告状。

“他肯定是投奔曹操去了!”那人满脸愤怒,盯着赵云远去的方向。

“我看也是,否则怎么走得好好的,他又返回去了呢?”“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群臣众说纷纭,吵得不可开交。

“您说怎么办?我们听您的!”一片闹哄哄的声音中,有人向刘备请示。

此话一出,顿时,逃亡队伍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看向刘备,静等他的指令。

“不!”刘备摇摇头,轻叹一声,他手持长戟,指着告状的那人,强调了一遍,“子龙不会弃我而去的。

我相信他!”大家还想再说些什么,可忽然,北边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像是个高大男子。

等他渐渐走近时,人们才发现,那人正是返回的赵云。

“他竟然没走!”众人惊呼,唏嘘不已。

更令他们诧异的是,赵云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身侧则跟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

“子龙!”刘备迎上前去,热泪盈眶。

“我把他们接回来了。

”赵云将怀中婴儿阿斗交给刘备,又把甘夫人搀扶到刘备面前。

看着刘备满脸欣喜,赵云长舒了口气。

此前,赵云见刘备顾不得妻儿,身边又无其他良将相助,心中不忍,不愿让刘备妻离子散,这才只身返回,从曹军手中夺取人质。

现下,他的任务完成,也算不负所望。

长坂坡一战,曹军最终退去,刘备、赵云等人侥幸脱险。

赵云也因救护甘夫人、少主阿斗有功,被刘备感念在心。

此后,刘备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以肯定赵云的文武双全。

军迷小卡片在历史土,赵云其实不止一次救过阿斗。

刘备率兵入益州以后,赵云曾留守荆州,被任命为留营司马,管理军事事务。

谁知,刘备前脚刚走,孙权便派人来了,他要接回自己的小妹——刘备当时的妻子孙夫人。

孙夫人离开时,顺手把阿斗也带走了。

赵云听说后,率兵一路追赶,在江边截住东吴的船队,这才把阿斗重新夺了回来。

不贪功,不敢进言赵云的行动轨迹,基本是跟随着刘备的脚步的。

他原本奉命留守荆州,可一段时间后又收到了刘备的召集令。

原来,刘备应刘璋请求,率兵入益州。

本是雪中送炭,前去救援的,谁知刘璋听信谗言,对刘备有了戒心,将刘备扣留,两人关系自然就此破裂。

总被困着也不是办法。

刘备赶紧召人入蜀营救自己。

赵云、诸葛亮、张飞等人听令后,立即率军溯江西上,平定沿路郡县。

行至江州,赵云带一路兵马从外水深入,攻入江阳,在成都与诸葛亮会合。

建安十九年(214),刘备成功占领益州大部分地区。

赵云因有战功,被任命为翊军将军。

当然,攻下成都,平定益州,这并不只是赵云一个人的功劳。

刘备作为领导,总得给大家集体意思意思。

为了稳定军心,鼓励大家再接再厉,这天,刘备召集群雄,摆设筵席,开起了表彰大会。

蜀地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刘备论功行赏,发的“红包”可谓大手笔。

众将都拿到了丰厚的金银赏赐。

不过,不少人并不满足这些。

筵席上觥筹交错,有将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成都少有战乱,百姓富足,城外还有不少的庄园田地。

主公,您不如把这些屋舍一并赏给大家,我们就此安居乐业,岂不美哉?”众将听了,纷纷点头附和,房屋田地是不动产,谁能不動心!一时间大家饱含期待,齐刷刷地望向刘备。

这时,赵云却开口说话了:“当年霍去病曾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霍将军都说自己不灭匈奴就无心考虑安家的事。

现在天下大乱,国贼曹操还未灭,怎么大家竟然有心思考虑安家呢?”赵云话音刚落,便遭到反驳。

有人道:“赵将军这么说,我就不爱听了。

咱们攻下益州,功劳又不是捡来的,安家置地怎么不行?”“若想安家,不如等将来天下太平,众将领重返家乡,到时耕田置地,随便大家怎么做。

”赵云说完,高举酒杯,向在座众将恭敬地一揖。

接着,赵云又对刘备说:“主公平定益州,刚刚结束战乱,百姓们好容易盼来安定。

眼下,最应该将田地、房产归还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再考虑征税和征兵。

这样一来,既能顺民意得民心,也能满足财政军备的需要,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刘备听后,当即采纳了赵云的建议,将交战得到的粮食、布帛之类的物品,全都归还给百姓,一心建设蜀汉政权。

都说良将英勇无敌,赵云的“勇”不光体现在战场杀敌上,更体现在敢于不卑不亢进言。

这样的政治勇气值得称赞,令人刮目相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