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上风电项目220 kV海底电缆施工工序

合集下载

海上风电项目海底电缆敷设流程及技术要点

海上风电项目海底电缆敷设流程及技术要点

海上风电项目海底电缆敷设流程及技术要点海上风电项目正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这些项目需要大量的电力输送,因此海底电缆的敷设成为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海上风电项目海底电缆敷设的流程及技术要点。

一、海上风电项目海底电缆敷设流程1. 前期准备:在正式进行海底电缆敷设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项目评估、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施工计划制定等。

同时还需要办理相关的手续、取得必要的许可证和执照。

2. 海底勘测:在确定具体的敷设方案之前,需要进行海底勘测工作。

通过潜水员、水下机器人或声纳技术等手段,对海底地貌、海底沉积物、地形地貌、水流、海底生态等进行详细调查,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3. 终端站建设:海上风电项目通常会建设终端站,用于收集、转换和传输电力。

终端站通常位于离岸一段距离的海上。

在建设终端站时,需要考虑供电稳定性、设备可靠性、紧急维修等因素。

4. 电缆铺设:电缆是海上风电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电力传输的主要通道。

电缆铺设通常采用海上敷设和海底沉贮两种方式。

海上敷设是指将电缆从陆地或者终端站铺设到风力发电设备的过程,而海底沉贮则是指将电缆从终端站直接沉入海底的过程。

在进行电缆敷设时,需要使用专业的敷设船只、潜水器材以及终端连接设备。

5. 电缆连接:在完成电缆敷设之后,需要进行电缆的连接工作。

通常会使用特殊的连接器将电缆末端连接到风力发电设备或终端站的相应设备上。

同时还需要进行电缆的绝缘、密封等处理,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防水性。

6. 电缆测试:在完成电缆连接后,需要进行电缆的测试工作,以确保电缆正常工作。

电缆测试通常包括绝缘测试、导通测试、载流能力测试等。

只有通过了严格的测试,才能保证电力的可靠传输。

7. 运行维护:海上风电项目的海底电缆一旦敷设完毕,就需要进行日常的运行维护工作。

这包括定期巡检、故障排除、维修维护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巡检、维护记录体系,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2)

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2)

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一、前言海上风电场是利用海域区域内的风能资源进行发电的一种新兴能源形式,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海上风电场的规模和装机容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将海上风电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输送到陆地上的变电站,需要进行海缆敷埋施工。

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施工方法,它可以保证海缆的稳定敷设和可靠运行。

二、工法特点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水深和地形的海域,可以满足不同海缆敷设的需求。

2. 施工周期短:采用机械化施工和先进的施工设备,能够大量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3. 敷埋深度可调:根据海域的实际情况和项目要求,可以灵活调整敷埋深度,确保海缆的稳定敷设。

4. 施工质量可控: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海缆的安全敷设和正常运行。

5. 易于维护: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减少了后期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三、适应范围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范围:1. 水深:海域水深在30米之内。

2. 地形:适用于各种地形,包括软底质、坚硬岩石和海洋泥等。

3. 风力资源丰富的海域:适用于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海域,能够有效利用风能发电。

四、工艺原理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将海缆安全、稳定地敷设在海底,并进行适当的敷埋和固定。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海缆敷设路径确定:根据工程要求和海域情况,确定海缆的敷设路径。

2. 海缆敷设方法选择:根据海缆的长度、直径和材料特性,选择适合的敷设方法,如直接放槽敷设、水下切割敷设和吊挂敷设等。

3. 海缆敷设工艺控制:通过施工设备和技术手段,控制海缆敷设的张力、速度和角度,保证敷设的稳定和准确性。

4. 海缆敷设后的敷埋与固定:在海缆敷设完成后,采取适当的敷埋和固定方法,确保海缆的安全和稳定。

五、施工工艺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阶段:1. 敷设线路规划:根据设计要求和海域情况,确定海缆的敷设线路,包括起点、终点和中间节点。

浅析海上风电项目220 kV海底电缆施工工序

浅析海上风电项目220 kV海底电缆施工工序

浅析海上风电项目220 kV海底电缆施工工序海上风电项目的发展已成为新能源发展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海上风电项目需要海底电缆将风电场接入陆地电网,因此海底电缆施工工序十分关键。

本文将对海上风电项目220 kV海底电缆施工工序进行浅析。

一、前期准备工作1. 海洋勘测:在进行海底电缆施工前,需要进行海洋地质勘测,以确保电缆敷设的安全性。

勘测包括海底地形、水深、海底土壤条件等,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电缆设计和选型:根据风电场的具体情况和陆地电网的要求,进行电缆的设计和选型工作。

考虑海底环境、电缆输电能力、耐候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电缆类型。

3.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电缆敷设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敷设路径、海上设备选型、施工队伍组织等内容。

二、海底电缆敷设工序1. 海底电缆敷设前期准备:首先需要确定好电缆敷设的路径,然后将敷设线路上的障碍物进行清理,比如岩石、废旧船只等。

清理完毕后,在选择敷设路径时,需要考虑避免渔区、船舶航行通道等,以减少不必要的影响。

2. 电缆敷设船舶的选型:电缆敷设需要专门的船只作为工具和平台。

一般需要选择电缆敷设专用船只,这些船只通常拥有大型卷扬设备,可以对电缆进行有效的卷放操作。

3. 电缆敷设过程:电缆的敷设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铺设在海底上,另一种是埋设在海底。

在敷设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电缆的张力和速度,避免电缆发生扭曲或者受力过大而损坏。

4. 电缆连接和测试:电缆敷设完毕后,需要将海上敷设的电缆与陆地电网相连接,并对连接点进行测试,以确保电缆的传输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5. 海底电缆保护:为了保护海底电缆不受外界因素损害,例如海流、海浪、渔网损坏等,可以在电缆下部进行相关保护措施的施工,如敷设防护壳等。

三、风电场与陆地电网连接工序2. 陆地电网连接:将海上电缆陆续引入到陆地的变电站,将风电场的电力与陆地电网相连接,并进行相关测试和调试工作。

3. 逐步投入使用:当风电场与陆地电网连接完毕后,可以逐步进行风电场的投产和使用,使得风能转化为电能送入电网供电。

浅析海上风电项目220 kV海底电缆施工工序

浅析海上风电项目220 kV海底电缆施工工序

浅析海上风电项目220 kV海底电缆施工工序
海上风电项目是利用海洋风能来发电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项目。

在海上风电项目中,海
底电缆是将海上风电场中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传输到岸上的关键设备之一。

220 kV海底电缆施工工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海底电缆布放:首先需要在海上风电场中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电缆布放。

布放电
缆前,需要对海底地形进行勘测,确定电缆的最佳路径和布放区域。

然后,使用专业的船
只将电缆运输到海上,并通过特定的设备将电缆逐段布放到事先确定的位置。

2. 电缆铺设:在电缆布放完成后,需要将电缆铺设在海底。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专业
的电缆敷设船进行操作。

船上的设备会将电缆沿着事先确定好的路径进行铺设,并将电缆
固定在海底。

为确保电缆的安全和稳定,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修复和保护措施,如使用防护管、锚链、浮标等。

3. 测试和绝缘处理:在电缆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电缆的质量。

常见的
测试包括绝缘电阻测试、电压测试等。

如果发现电缆有问题,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为了
保护电缆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可以对电缆进行绝缘处理,如涂抹绝缘层。

4. 连接和接地:完成与陆上电网连接的工作。

包括将电缆与陆上电网设备进行连接,并进行接地处理。

确保电缆能够正常传输电能,同时保证安全可靠。

35KV_220KV海底海缆敷设施工技术探讨

35KV_220KV海底海缆敷设施工技术探讨

35KV/220KV海底海缆敷设施工技术探讨发布时间:2021-11-23T05:59:41.24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9期作者:薄忆主[导读] 当前,海岛经济发展迅速沿海区域岛屿用电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的海缆敷设施工数量越来越多。

薄忆主中节能(阳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广东阳江529500摘要:当前,海岛经济发展迅速沿海区域岛屿用电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的海缆敷设施工数量越来越多。

本文以某海缆敷设施工项目为例,对海缆敷设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对海缆敷设施工重难点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进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关键词:35KV/220KV海底海缆;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一、工程概况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某岛东南侧海域,场址面积约58km2,外围风机包络海域面积约为42km2.水深在23m~32m之间,距离陆地最近距离约28km。

本项目本期规划装机容量为300MW,拟布置55台5.5MW的风电机组,配套建设220kV海上升压站及陆上集控中心。

风电机组发出电能通过35kV集电海底电缆接入海上升压站,升压后通过220kV海底电缆接入陆上集控中心,然后通过架空线路送到电网。

二、35KV/220KV海底海缆敷设施工技术2.1铺设前准备工作组织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将施工要点、数据、工艺及注意事项等详细的告知各岗位施工人员;清点、准备足量的浮球、腊旗绳、自喷漆等物品,并将腊旗绳提前按照设计长度分段:检查保养牵引机、转盘、埋设犁等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提前在电缆上做标记,标记米数。

2.2 35KV/220KV海缆登平台(或升压站)起始端铺缆船舶到达施工海域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抛锚作业,抛锚完成后,交通船将风机牵拉海缆人员送达到风机位置,安装牵拉导向等工作;准确测量船舶与平台的距离、水深和平台高度以及海缆余量,计算出海缆牵拉所需长度。

海底220kV电缆施工工序分析

海底220kV电缆施工工序分析

216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探讨与创新中国设备工程 2018.07 (上)1 220kV 海底电缆简介江苏东台200MW 海上风电项目220kV 送出线路采用3根1×500mm 2铜导体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铅护套金属铠装海底光电复合缆,单根长度34km,总长102km,海缆外径140mm,单根重约1300t,埋深2~3m,间距5~25m,截面大,单根海缆的长度、重量等均创造了国内新的记录。

2 220kV 海底电缆施工工序施工工序总体包括:工程测量→电缆过驳、运输→ 试航→路由扫海(养殖、障碍清除)→主牵引钢缆敷设→ 浅滩及登陆段施工→海缆埋设施工→电缆终端登陆→集控中心登陆施工→复合缆引接光缆敷设及熔接→电缆保护→终端制作→竣工耐压试验→余缆处理。

2.1 工程测量施工船抵达施工现场前,利用GPS 测量系统对路由两端登陆点以及工程的各主要控制点进行测量复核。

在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利用海缆埋设监测系统对海缆的具体位置及埋设装置进行监控。

施工有关数据的采集主要通过埋设犁倾角传感器、电子罗经、姿态传感器、水深传感器、计米器、水泵压力传感器、电缆张力传感器、GPS 导航定位等组成。

其中倾角传感器、姿态传感器、水深传感器在施工过程中能显示当前埋设犁在海底的姿态、当前的水深以及海缆的埋深情况,电子罗经、GPS 定位系统则在施工的过程中直观的反映当前的船位和埋设轨迹及当前埋设的数据。

这些数据都将为施工提供依据,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施工方法,确保海缆的安全以及施工的质量。

2.2 电缆过驳、运输2.2.1 海缆盘设计海缆盘设计既要满足海缆容载的要求,又要考虑施工船只的选择。

针对220kV 电缆截面大、长度长,以及对海缆盘容量及退扭要求高的特点,选用电动电缆托盘船舶-建缆1号作为主施工船,采用平面退扭方式,大大减少电缆的残余扭力,提高施工质量。

每根长度34km,重量约1300t,故1次过驳1根。

海上风电项目220kV海底电缆敷设质量及安全管理研究

海上风电项目220kV海底电缆敷设质量及安全管理研究摘要:简要对220kV海底电缆敷设进行了介绍,从进度、质量和安全等角度总结了220kV海缆敷设过程中的经验,为我国类似海上风电项目海缆敷设安全、进度和质量方面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220kV海缆;安全管理;敷设进度;敷设质量引言:海上风电项目通常由升压站、风机基础及安装、海底电缆和陆上集控中心等四大工程组成。

其中,风机与风机、风机与升压站间通过35kV海底电缆连接,升压站与陆上集控中心通过220kV海底电缆连接。

220kV海缆敷设路由区地质条件往往比较复杂、海况较差、施工难度大。

本文从质量及安全等角度总结220kV海缆敷设经验。

1进度控制管理1.1组织方面施工前期,对海上张网区、集控中心侧陆上登陆部分、路由交叉跨越等需政策处理部分及时组织协调,切实保证落实到位,同时做好施工相关许可证办理,避免影响后续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施工条件,制订出详尽合理的工期进度计划,包括施工计划的细化和优化,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针对海缆交货时间,制订多种计划,调整好劳动力、船舶、机械设备及各种材料的使用、供应中的各种关系,保证船舶、机械设备和材料到位及时、完好。

在施工期,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对节假日、休息日进行合理安排。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使各部分工序以最大限度进行合理搭接,保证施工流水能按计划正常运转,前道工序为后道工序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充分发挥施工组织管理的优势,成立多个施工队伍,组织多个流水作业班组,开设多个工作面,按工区、工序流水施工,进行全过程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1]。

1.2技术方面积极与相关单位联系,落实施工现场范围内的路由拐点、交越点、各侧登陆点等控制坐标,进行技术交接工作[2]。

对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复审,对图纸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请示解决,并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及现场核对,针对技术难点采取切实可行的专项技术方案、技术措施,以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来缩短各施工工序的施工时间,做到既保证质量又缩短工期。

海上风电220kV、35kV海缆敷设施工技术

海上风电220kV、35kV海缆敷设施工技术摘要:海缆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实现目标,全体参建人员应牢固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把本工程建成优质工程的重要性。

本文以江苏东台某海上风电项目为背景,论述了220kV、35kV海缆敷设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要点,进攻与同仁交流。

关键词:海上风电项目;海缆敷设;施工技术1.工程概述江苏东台2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南沿海,具体位置为东台市川水港的东侧,东沙东南江家坞东洋海域。

风电场拟建于规划的东台C1-1#风场区,其中心位置离岸约36km,场区整体呈“┫”形状。

220kV海底电缆路由区域泥面高程3m~-12m(85高程,下同),35kV海底电缆区域泥面高程1m~-8m,深浅不一,局部有潮沟,其东北侧与陈家坞槽-10m以深水道连通。

风电场设置8回35kV集电线路,各联合单元由1回35kV集电线路接至220kV海上升压站,35kV海底电缆路由长约49.6km。

在东台C1-1#风电场中间偏西侧43#、44#风机间设置一座220kV海上升压站,所有风电机组所发电能经220kV海上升压站升压后以1回共三根1×500220kV单芯XLPE海底电缆接入海缆登陆点,220kV海底电缆路由长约31.8km。

工程海底电缆采用海底埋深敷设方式,设计埋深2-3米,其中220kV登陆点外1km路径范围内及35kV风机间集电海底电缆铠装外缘至海底泥面的埋置深度>2m,220kV其余段路径范围内海底电缆铠装外缘至海底泥面的埋置深度>3m。

2.工艺介绍因本工程水深较浅,滩涂距离较长,故拟采用无动力平底方驳建缆1号作为海底电缆施工船,该施工船可根据高潮位冲滩施工,最大可能增加电缆的机械埋深的长度,确保电缆的安全。

采用的施工工艺为,慢速绞锚牵引式敷埋施工。

电缆敷埋采用高压水力射水埋设机进行敷埋施工,敷、埋同步进行,最大埋设深度达到3.5米。

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

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是指在海上风电场建设中,将220kV海缆进行敷设和埋入海底的施工工艺。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前言、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一、前言随着海上风电场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力输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能够高效、可靠地将电能从海上风电场输送到陆上电网,是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关键工艺之一。

二、工法特点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的特点包括:1. 系统可靠性高:采用双回线设计,确保电力输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防护性能强:采用高强度的海缆和防护层,能够有效防止海洋环境因素对海缆的损害。

3. 施工效率高:采用现代化施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海缆敷设和埋入海底工作。

三、适应范围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海上风电场,既包括浅海风电场,也包括深海风电场。

同时,该工法也适用于不同海底地质条件下的敷设需求。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依据海缆敷设和埋入海底的理论和实际需求,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海缆敷设方案设计:根据风电场的布局和海底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敷设方案,包括敷设路径、敷设深度、敷设速度等。

2. 海缆保护层设计:在海缆表面加装保护套管或防护层,以增加抗外力和防腐蚀能力。

3. 海底固定工艺设计:采用合适的固定工艺,使海缆能够稳定地埋入海底,防止海底地质因素对海缆的影响。

五、施工工艺海上风电场220kV海缆敷埋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海缆敷设准备:准备敷设所需的海缆、保护套管和机具设备,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测试。

2. 海缆敷设:根据敷设路径和方案,使用敷设船舶将海缆逐段敷设到预定位置,并确保海缆的张力和敷设深度符合要求。

3. 海缆埋入海底:使用埋缆机械将已敷设好的海缆埋入海底,并进行海底固定,确保海缆与海底接触紧密并稳定不动。

海上风电海缆铺设施工方案

海上风电海缆铺设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电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在海上风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海缆铺设是关键的一步。

海缆铺设的质量和施工方案直接影响着海上风电站的运营和可靠性。

本文档将介绍海上风电海缆铺设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过程、设备和工具要求以及安全措施等内容。

2. 施工过程2.1 准备工作在进行海缆铺设施工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海缆的铺设路线和位置。

2.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没有障碍物和危险物品。

3.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2.2 海缆铺设海缆铺设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其具体过程如下:1.安装首段海缆:将第一段海缆连接到离岸风机塔架上,确保连接牢固并进行必要的固定。

2.铺设海缆:使用铺缆船或半潜式船将海缆拉到离岸风机间隔上,沿着预定的路线进行铺设。

3.海缆连接:当需要连接两段海缆时,使用合适的连接器将其连接起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查,确保连接质量。

4.固定海缆:接下来,使用海底权重或特殊的固定设备将海缆固定在海底,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5.测试和监测:在海缆铺设完毕后,进行必要的测试和监测,确保海缆的质量和性能。

2.3 管理和记录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管理和记录,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可控。

1.管理:包括施工人员的组织和安排、设备和材料的管理、施工进度的跟踪等。

2.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问题,包括海缆连接质量测试、固定设备的安装记录等。

3. 设备和工具要求在海上风电海缆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适当的设备和工具,以确保工作的高效和质量可控。

主要的设备和工具包括:1.铺缆船:用于将海缆拉到离岸风机间隔,并负责铺设工作。

2.半潜式船:用于海缆铺设和海底固定等任务。

3.测试设备:用于海缆连接质量的测试和监测。

4.固定设备:包括海底权重、海底固定器等,用于固定海缆在海底的位置。

4. 安全措施海上风电海缆铺设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施工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海上风电项目220 kV海底电缆施工工序
作者:任启锋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9年第08期
摘要:220 kV海缆作为联系陆上集控中心和海上升压站的通道线路,被称为风电项目的主动脉。

简要对海上风电项目220 kV海底电缆进行了介绍,全面总结了220 kV海底电缆施工工序,为风电行业从业人员在海缆施工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220 kV海底电缆;施工工序;海上风电;敷设水平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5913/j .cnki.kjycx.2019.08.043
1
220 kV海底电缆简介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速。

离岸距离较远的海上风电项目中,220 kV海缆作为联系陆上集控中心和海上升压站的通道线路,被称为风电项目的主动脉。

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离岸距离越来越远,220 kV海缆具有长度长、质量大等特点,必须重视220 kV海缆的施工。

本文针对220 kV海缆施工工序进行简要介绍。

2 220 kV海底电缆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总体包括:工程测量、路由扫海一电缆过驳、运输一电缆始端登陆一海缆埋设施工一电缆终端登陆一陆上段及高滩电缆施工一电缆水下保护及裕量设置一终端制作及耐压试验一余缆处理。

2.1 工程测量、路由扫海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即施工船舶还未到现场,就安排相应的船舶进行试航,熟悉路由区关键点的海域情况。

并且通过GPS测量系统对登陆点以及各个关键点的数据进行复核测量。

采用声呐等扫海工具,对路由区进行反复扫海,确保路由区没有任何影响海缆敷设的障碍物。

一旦发现,则立即安排潜水员下海处理。

海缆经过浅水区登陆,一般经过养殖区,协调好与养殖户的关系,提前清理养殖设施,避免施工时出现窝工。

2.2 电缆过驳、运输
出厂前须对海缆进行性能检测,包括交流耐压、绝缘电阻、电容等测试。

只有海缆通过这些性能测试后才能过驳。

电缆过驳时,厂方将海缆沿栈桥输送至海缆排线架顶,然后启动电动电缆托盘与之同步,将电缆盘至缆盘内。

海缆在盘内采用人工沿俯视顺时针方向盘绕。

盘绕前海缆头部预留3m长度在海缆盘圈内,以方便海缆测试。

过缆速度控制在平均500 m/h左右。

将海缆装船后,在船上对海缆的性能进行测试,确保海缆在过驳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过缆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避免划伤海缆外层。

2.3 电缆始端登陆
在电缆始端登陆前,施工船应位于附近的路由轴线上,配合锚艇抛设牵引锚。

然后连接主牵引钢缆进行敷设。

当施工至靠近岸边的高滩区,锚艇无法行驶时,在高滩区搭设脚手架,脚手架上固定滑轮。

通过绞磨机在滑轮上牵引海缆。

长距离在脚手架上牵引海缆,并且海缆路由存在多处拐角,拐角处或过驳时容易产生扭力。

海缆在牵引过程中不能翻身,扭力无法释放。

海缆铠装层如果外表不平滑,滑轮与海缆摩擦容易造成海缆外皮划伤,海缆在过驳时也容易划伤。

扭力会在划伤处集中爆发,形成“鼓包”现象。

为防止扭力集中释放损坏海缆本体,除控制弯曲半径外,建议牵引过程中加大巡视力度,及时用细钢丝绳捆扎海缆外皮划伤处,让扭力均匀释放。

2.4 海缆埋设施工
2.4.1 埋设犁投放
海缆装入埋设犁腹部,关上门板,采用40 t巴杆吊机将埋设犁缓缓吊入水中,搁置在海床面上。

埋设犁依靠水枪冲出沟槽,海缆随着埋设犁前行陆续放人沟底。

黄海海床主要是沙石,不需要专门填埋沟槽,随潮水作用自然淤平,这种作业方式尽量减少悬浮物,减少对渔业养殖和海中微生物的影响。

2.4.2 埋设调节与控制
为保证海缆敷设在设计路由上,一般选择天气良好的条件下作业。

建议通过绞锚和锚艇顶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锚链的控制防止施工船漂移,从而导致海缆敷设偏离。

埋设犁的埋设速度由卷扬机的绞缆线速度来决定,并由连接于卷扬机的变频器来控制与调节;埋设速度一般控
制在3-10 m/min。

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测量,主要采用海缆埋设监测系统来进行实施监控,并进行数据采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变频器对埋设速度进行控制。

2.4.3 海缆截断封堵
利用相关的测量工具测量并计算登陆距离,计算出余缆的长度。

由于余缆上岸后再装船比较困难,建议把余缆在船上截下,临时放在施工船上。

对截取的两端采取铅包封堵工作,避免海缆截取后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5 电缆终端登陆
采用J形管的方式对电缆进行保护和固定。

因此,在施工前,潜水员需要通过水下吸泥装置将J形管清理干净,在此基础上将一根牵引钢丝穿过J形管。

在J形管上口,安装一门架,设置导向滑轮。

电缆引入J型管前,用测量工具测算登陆海缆长度,标注中心夹具和弯曲限制器安装位置。

在船上安装好中心夹具和弯曲限制器后再牵引海缆人J形管。

考虑到以后更换电缆终端和基础冲刷,在进入平台前采用大S形敷设,预留长度作为备用。

设计时应考虑J形管上端出口与塔筒海缆孔洞保持一定距离,在保證海缆海缆弯曲半径的前提下,海缆本体垂直方向进入塔筒,方便防火封堵的安装。

海上环境潮湿,避免盐雾通过海缆孔洞进入塔筒内部。

在锚固装置位置处剥铠,并将电缆与光缆分离。

分离后的光缆需接入光缆接续盒内,转接成无金属光缆后引入升压站中控继保室内的光纤配线架或风机光纤配线架,并完成光纤熔接工作。

2.6 岸上段及高滩电缆施工
高滩区施工主要依靠挖掘机敷设,用柔性绑带将海缆从脚手架上放人已挖好的沟槽中,吊运时控制弯曲半径,防止损坏海缆。

受涨落潮的影响,水陆两用挖掘机在高滩区工作时间有限。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埋深在2m以上。

高滩区地形受潮流影响变化较大,深理才能保证海缆在运营期不会露出泥面。

考虑到以后更换电缆终端,海缆预留一定长度作为备用,需在靠近电缆沟外侧采用S形敷设,并且复合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20D(D为复合缆外径)。

集控站内部电缆施工,按照电力电缆穿越电缆沟设施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高滩区和岸上部分,在两侧各50m范围内设置固定的警告标志,严禁在海缆保护区范围作业,必要时设置栅栏,防止渔船抛锚搁浅。

2.7 电缆水下保护及裕量设置
海缆登陆完毕,对海上升压站和风机平台附近无法用敷设犁敷设的海缆,采用水下人工冲埋方式进行保护。

首先由潜水员潜入水底,摸清水底的真实情况,然后采用小型高压水枪按照实际的海缆敷设路由将海缆冲至海床以下1.5 m。

2.8 终端制作及耐压试验
海缆牵引至GIS室,依据相关要求制作终端电缆头,并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测试工作,确保电缆头符合要求。

专业机构提交交流耐压试验方案,经审核后方可进行,确保试验设备检验合格、试验接线正确、试验程序和电压符合规程、试验方案,核对试验结果,如有击穿应详细记录,及时处理。

2.9 余缆处理
海缆质量大,运输困难,余缆上岸后再装船困难,建议业主单位在码头或海边设立缆池,把余缆存放在缆池进行保护。

不具备条件的业主,可以与电缆生产厂家、海缆施工单位协商,将余缆极其相关附件运输到上述单位的储存场地并保证余缆的安全,尤其是要注意余缆的防火保护。

3 结论
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离岸距离越来越远,220 kV海缆具有长度长、质量大等特点,必须重视220 kV海缆的施工。

本文详细介绍该种海缆的施工工序,可以为220 kV海缆及类似海缆的敷设提供宝贵的施工经验。

未来,随着施工经验越发丰富,我国海底电缆敷设水平会达到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沈光.海底电缆先敷后埋施工关键设备研究[J].建筑施工.2016, 38( 7): 963-965.
[2]刘兵.海上风电场工程220 kV海底电缆敷设施工简介[J].中国工程咨询,2016(5):60-62.
[3]张小明,邹新.埕岛浅海海底电缆敷设工艺浅谈[J].科技资讯,2011(12):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