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刀笔吏”到“在野法曹”:知识转型与近代律师的角色认知

合集下载

戊戌前后知识分子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戊戌前后知识分子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戊戌前后知识分子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侯强
【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卷),期】2005(018)005
【摘要】在戊戌前后法制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政治法律文化的东渐实质上是一个近代中西政治法律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也是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思想启蒙的过程.在"西法东渐"过程中,戊戌前后处于转型中的新知识分子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起着独特的作用,对推动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总页数】9页(P1-9)
【作者】侯强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法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092
【相关文献】
1.五四前后知识分子转型及其法制现代化思想 [J], 侯强
2.清末新知识分子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J], 侯强
3.社会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以1840至1928年中国法制现代化为研究中心 [J], 侯强
4.洋务教育启蒙与戊戌变法运动的孕育——洋务教育对近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转型的作用及意义 [J], 曾军
5.社会心理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转型的影响研究 [J], 陈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法学的发展路径从传统到现代

法学的发展路径从传统到现代

法学的发展路径从传统到现代法学是一门关于法律的学科,涉及对法律的研究、解释和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法学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探讨法学发展的历程,并分析传统法学与现代法学的区别和转变。

1. 传统法学的基础在传统法学中,法律是被视为一种传统和权威的规范体系。

这种法学的基础主要是从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中延续下来的,例如古代中国的法家学派和古代罗马的法律思想。

这些传统法学倾向于依赖于文字记载,并强调法律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2. 现代法学的崛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法学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

现代法学的崛起与法学体系的变革紧密相关。

现代法学基于常识、经验和科学方法,以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法律问题。

现代法学也强调法律的社会功能和影响。

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的交叉关系逐渐显现。

3. 传统法学与现代法学的区别传统法学注重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应用,侧重于形式和规范性。

而现代法学更加关注法律的实际运行和社会影响,强调法律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传统法学重视法律的制定过程和权威性,而现代法学更加关注法律的效力和适用性。

传统法学偏向以法律条文为中心,而现代法学更重视法律的背景、目的和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4. 现代法学的发展趋势现代法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法学在国际法和比较法领域的研究愈发重要。

现代法学的范畴也逐渐扩展,包括环境法、人权法、国际经济法等新兴领域的崛起。

同时,现代法学在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加持下,也逐渐转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例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加强法律研究和应用。

5. 法学教育的转变随着法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法学教育也在不断演变。

传统的法学教育强调对法律条文和经典案例的研究,而现代法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现代法学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法律需求。

总结起来,传统法学和现代法学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趋势等方面存在差异。

论述中国律师职业的发展历程

论述中国律师职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律师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中国,存在着类似律师的角色,如"御史"、"提纲"等,他们负责辅助法官和官员处理案件,但其职责和地位与现代律师还有很大差异。

近现代中国的律师职业发展历程如下:1. 前现代律师的起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随着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推进,西方法律概念逐渐传入中国。

1896年,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律师事务所"仁和堂",为中国律师职业的起步打下了基础。

2. 律师事务所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30年代):20世纪20年代,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相继建立了律师事务所。

1928年,国立北京大学法学院成立,成为培养现代法律人才的重要学府。

3. 新中国成立后的律师职业(1949年以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先的律师事务所被废除。

在1954年的第一个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律师职业。

1957年,中国共产党政治局会议决定重新设立律师事务所,但是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律师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4. 改革开放后的复兴(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法律领域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1980年,中国恢复了第一个律师事务所"万泽律师事务所"。

随后,各地相继恢复了律师职业。

5. 法律职业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进入21世纪,中国律师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007年,中国实行律师制度改革,废除了政府律师制度,明确了律师的独立地位和职责。

法律市场逐渐开放,律师事务所数量迅速增加,律师执业人数大幅增加。

6. 律师行业的现状和挑战:目前,中国律师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且多元化的职业群体,律师在法律服务、诉讼代理、法律顾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律师执业自由度不足、行业规范不够严格、司法保障有待完善等问题。

中国律师职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起步到复兴的过程,如今已成为中国法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律师发展历程

律师发展历程

律师发展历程律师这个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律师的角色主要是为君主和贵族提供法律意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律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律师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转变。

在18世纪和19世纪,律师的职责扩大到为个人和普通公民提供法律代理和咨询服务。

这个时期,律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始得到更多的重视,并且建立了律师行业的组织和规范。

律师考试和律师执业证书的制度也逐渐形成,为确保律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供了保障。

20世纪的律师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律师事务所成为主要的律师工作场所。

律师们开始形成不同的专业领域,如刑法、民事法、商法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这个时期,律师进入了政治舞台,参与了更多的社会活动和公共事务,为维护公正和法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律师行业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律师们需要与国际法律标准和国际业务相适应,以便为跨国公司和全球化的客户提供咨询和服务。

另外,律师行业也面临着法律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冲击,这对传统的律师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今天的律师行业不仅仅是为客户提供法律代理和咨询服务,更加注重解决问题和达成解决方案。

律师们需要具备更广泛的技能,如协商、调解和解决争议的能力。

同时,律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要求律师以诚实、公正和专业的态度服务于客户。

总结而言,律师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从为君主和贵族提供法律意见到为广大公民提供法律服务的演变。

律师行业的发展经历了法律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专业领域的分化、参与公共事务的深化,以及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

如今的律师行业要求律师具备更广泛的技能和更高的道德标准,以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和社会。

中国律师历史沿革

中国律师历史沿革

中国律师历史沿革古代中国的律师制度可以追溯到古代,尽管不同于现代的律师职业。

在古代,律师主要是指能够代表当事人进行辩护的人。

他们通常是有经验的学者或军事将领,被选派或指定来处理特定的案件。

宋代在宋代,中国律师职业逐渐形成并趋于规范化。

法律爱好者开始以专业律师的身份提供法律咨询和辩护服务。

一些著名的律师组织也开始出现,如公平社和文林坊。

他们帮助当事人准备案件材料,提供法律意见,并代表当事人在法庭上进行辩护。

清代清代是中国律师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随着法律制度的发展,律师职业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清代设立了法官学校和律师考试,为律师的培养提供了更为系统的教育和选拔机制。

律师逐渐成为许多案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律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

律师成为维护公民权益和法律公正的重要力量。

中国设立了中央和地方的律师协会,对律师的执业进行管理和监督。

律师们代理各种类型的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

当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律师职业在当代变得非常重要和多样化。

律师事务所的数量不断增加,法律服务的领域也日益扩大。

律师们不仅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辩护服务,还参与到国家法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中。

结语中国律师历史沿革展现了律师职业的发展和演变。

从古代的代表辩护者,到宋代的专业律师,再到当今的法律服务专业人士,律师在维护法律公正和维护公民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律师职业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并不断适应新的法律挑战和需求。

参考文献- 张燕玲. (2008). 中国律师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趋势. 政法与改革, (6), 56-57.。

漫谈刀笔吏

漫谈刀笔吏

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故事与法给大家漫谈刀笔吏,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律师职业在法制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他的基本职责,就是依照法律维护当事人,和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可是在中国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司法历史中,却没有律师这个职业,甚至都没有律师这个名词,是舶来品,尽管如此为人代写诉状,代打官司的人,在古代社会还是有的,这就是在古代被称为,刀笔先生或讼师,也就是刀笔吏,接下来我们就一五一十,给各位观众说说刀笔官吏的由来。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一直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在那个阶段没有笔没有纸,人们要写文写字,都是要用刀在木板泥板,或者竹简上进行刻,这种刻字在竹简上的这种行为,是中国前半期,就是中国古代社会前期的,一个普遍现象,而且那个时候的古人,往往身边都带着两个东西,一个东西叫刀,是准备在,木板泥板竹简上刻字的,另外一个东西叫削,削铅笔的削,用削来改正,已经写上去的那些错别字,刮掉或者削掉来改正错误,这样一来,当时在官府衙门里,专门从事刻文写字秘书归档,这类工作的那些低级的官吏,就被人称之为是刀笔吏,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一提起刻文写字,秘书归档之类的人,都把他叫做刀笔吏,尊称刀笔先生,那么在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他就是刀笔吏出身,,譬如说秦汉之际,刘邦萧何就是当时秦朝末年,沛县的刀笔之吏,唐宋之际特别是唐朝,魏征房玄龄等等很多人,他们在最初就是造反之前,他们的身份是刀笔吏,在宋朝水泊梁山明文记载,《水浒传》里头就记载,水泊梁山英雄第一位宋江,是运城县县衙里头的一个刀笔吏,他就是一个书吏,当官员升堂问案的时候,这个刀笔吏负责记录,一问一答的所有情况,将案卷材料进行归档整理,这种书吏就是刀笔吏。

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我国刀笔吏的祖师爷,也就是讼师的祖师爷,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个大夫,叫邓析邓析他生活的年代,应该是在公元前500年,当时郑国执政的是子产,也就是首相是子产,子产他推行新政,他不满意过去的这种,奴隶制贵族专权的这种体制,他特别推崇新兴地主的权益,那么为此颁布了刑书,而且子产把这个刑书著在刑鼎上,成为国家的大法,就是铸在青铜器皿刑鼎上,这样昭告于天下,让人们看来这是国家的,一个成文的立法,大家必须一体地遵守,在子产铸刑鼎以及撰写,相关条文的时候,邓析作为子产执政集团的,一个重要成员,他参与修订了这个刑书,不仅如此,邓析还业余以自己的名义,写了一本书,叫《竹刑》就是刑法学的专著,称为《竹刑》,只不过他的这个刑法的草案,或者是学说的文章,没有铸在刑鼎上,因为那个东西必须是带有,国家政权的属性,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到刑鼎上的,而是什么呢刻到了竹简上,称为《竹刑》,邓析除了写作,私家的法学专著之外,他还照顾那些新兴的地主阶段,乐于为他们打官司,帮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老旧的,奴隶的没落贵族进行斗争,取得了很多的效果,被人们传颂于一时,从而邓析就被视为,中国封建史上刀笔吏和讼师的,祖师爷和鼻祖,在邓析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司法生活中,应该说刀笔吏都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举足轻重的这样一个角色,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离不开刀笔吏,刀笔吏又在,各种各样的诉讼官司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呢,原因何在,我认为大体有这样的几条。

律师职业的起源

律师职业的起源

律师职业的起源其实律师的前身是内阁大学士,是懂知识、明事理的高级知识分子,往前是刘伯温、诸葛亮、张良,其职能是辅佐帝王争霸天下的,再往前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士族的崛起。

士人在春秋争霸、战国风云中因其本身的良好素质,地位大大提升,士人有儒士、侠士、隐士、兵士等。

但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帝王在争霸赛中更需要军师的辅佐,需要有人为其出谋划策,“谋士”应运而生。

争霸应有法儿(fār),治国需办法,法家思想适应这一紧迫形势的需要,在治国理政方面地位凸显,特别是商鞅变法推动秦国的强大,法律人士成为各国领导者争抢的人才。

“法儿(fār)”的规范化、制度化即为“法令”,“法令”的表现形式即为“法条”、“法典”,“法条”、“法典”的集结统驭即为法律。

法律是治国理政的骨干和脉络,通过律法才能号令天下、统领全局。

法律人士通过为帝王出谋划策,施以律法来争霸天下、治理天下,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依法治国。

非常朴素的道理,治国、齐家要有法儿(fār),即必须有招法、有方法、有道道。

比如,就现今来说,国家要发展经济,咋发展?----办企业呀。

但办企业有风险,谁愿投资?为了减少风险,咋办?方法、办法就是有限责任制,方法、办法的制度化、刚性化,上升到法典形式即为《公司法》。

春秋末期“法”字广泛使用,后秦商鞅把《法经》中的“法”改称为“律”,如秦律、汉律、唐律、明律;法律讲规则、讲技术、讲道理,正是由于法律规则的广泛实施,中华民族才有了博大的经济和深邃的文化。

法律本意有招法、办法、套路、规律等,《说文解字》中对“律”的解释,“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一,故曰均布也”。

因为有“统一”、“均布”的思维理念,才有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的深远举措。

而律师就是懂招法、明道理的高级人才,在战争时期怀有统兵御敌之术(如兵法),和平时期怀有治国理政之道(如商法、经济法)。

法律人的地位下降,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朱元璋借丞相胡惟庸谋反,杀胡惟庸全家,撤丞相之职,由皇帝统领六部,孤家寡人一人理政,受知识层次、结构及个人精力、能力的制约实在困难,此后不得不设内阁大学士协助辅政、批阅奏章。

专业律师的学习路径从基础法律知识到专业领域

专业律师的学习路径从基础法律知识到专业领域

专业律师的学习路径从基础法律知识到专业领域法律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对于想要成为专业律师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从基础的法律知识到深入的专业领域。

本文将探讨专业律师的学习路径,以及如何在不同阶段取得成功。

第一阶段:法学院的学习成为一名专业律师的第一步,是在法学院学习基础法律知识。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学习法律原则、法规和案例研究等基本概念。

法学院提供了广泛而深入的法律课程,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各个领域。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模拟法庭等活动,锻炼自己的辩论和法律分析能力。

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注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将来的专业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实习和法律实践在完成法学院的学习后,学生需要进行实习和参与实际的法律实践活动。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将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

学生可以选择在律师事务所、法院或其他相关机构实习,观察和参与真实案件的处理过程。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学到法律实践中的技巧和策略,并与其他律师和法律专业人士建立联系。

第三阶段: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在实习和法律实践阶段,学生应该开始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专业律师需要成为某个具体领域的专家,例如商业法、刑事法或知识产权法等。

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研讨会、培训课程和专业组织的活动来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

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第四阶段: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作为一名专业律师,学习永远不会停止。

在实践中,法律领域的知识和法规不断更新和变化。

专业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保持竞争力。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法律培训、研讨会和继续教育课程来持续学习。

此外,专业律师还可以参与专业组织,与其他专业人士交流和分享经验,拓展自己的专业网络。

结论成为一名专业律师需要经历从基础法律知识到专业领域的学习路径。

学生需要在法学院学习基础法律知识,然后进行实习和法律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代 表人 物 , 同时又精 通律 法 , 曾作 中国第一 部 成文
建, 中国律师职业才得 以出现。与传统讼师相比, 近
代律 师 有着 完全 不 同的 知识 基 础 , 其社 会 角 色 的认
知也 出现 了根本 性 的变化 。


传 统 讼 师 的 知 识 基 础 与社 会 角 色
所 谓讼 师 , 是古 代 中 国社会 专 门替 人 写诉 状 打
官 司的人 。因其 常 唆使他 人兴 起诉 讼 , 用笔 如 刀 , 又
被称 为 “ 笔 吏 ” 中 国历 史 上 最 早 有 记 载 的讼 师 刀 。 是 春秋 时期 的郑 国大 夫 邓 析 ( 元 前 5 3年 一公 元 公 4 前 51 ) 0 年 。史 载邓 析 能 言 善 辩 , 操 两 可 之 说 , “ 设 无穷 之 辞 ” 其 办 案 酬 劳 是 “ 狱 一 衣 , 狱 襦 , 大 小
从“ 刀笔 吏 " “ 野 法 曹 ” 到 在 : 知识转 型与近代律师的 角色认知
李 卫 东
( 江汉大学 政法学 院 , 湖北 武汉 40 5 ) 3 0 6

要: 古代讼师 的主要知识 来源是讼 师秘本 , 师秘 本所 包含的知识 内容 不仅 与传 统律 学有很 大的 区别 , 讼 与
近代政 治、 法律原理更是相 去甚远 。在 传统的法律观念和制度 下 , 讼师是一种社会 地位低 下并被 法律 禁止 的职 业。 近代律 师制度伴 随着近代法 学知识 的转 型而产生。作 为一 个新 的知识群 体 , 近代律 师与 同时代 的法 官、 察 官一 检
样, 源于近代新式法 学教 育。律 师在 法律地 位上 与 法官和检 察 官对等 , 并对二 者 予以 牵制 , 是一 种独 立的 自由职
基金项 目: 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研 究项 目“ 教 中国近代律 师职 业群 体与组织” S 2 1 . ) ( Z 00 1 9 作者 简介 : 李卫 东( 9 1一) 男 , 北武 汉人 , 17 , 湖 江汉 大学政 法学院教授 , 江汉大学城 市研 究所研 究员 , 主要从 事 法制 史和城
户之 内 , 讼 成 风 ; 校 之 中 , 律 为 业 ” 。 在 宋 学 乡 校
中的一项 重要 内容 。公 元 1世 纪 左 右 , 随法 学 家 伴
这一 社会 阶层 的形 成 , 马 出 现 了世 界 上 最 早 的律 罗
师—— 辩 护 士 。辩护 士 的出现 既是 罗 马商 品经 济发 展 的结果 , 是 罗 马 法学 发 展 的产 物 。 中 国古 代 历 也 史上 也 曾 出 现 过 一 个 准 律 师 的 社 会 角 色—— “ 讼 师” 。不 过 与 欧 洲 不 同 的是 , 中 国古 代 的 法 律 观 在 念 与制 度下 , 讼师 是 一 个 被 当 政 者严 厉 禁 止 的秘 密 职业 , 被称 为 “ 棍 ” 被 认 为 是 利 欲 熏心 、 常 讼 , 专钻 法 律 空子 、 颠倒 黑 白的社 会秩 序 的破 坏者 。直 到 近代 , 随着 西 方法 学知 识 的传人 和 中 国近代 法律体 系 的构
人所 辑诉 讼判 词 和 官府 公 文 集— — 《 明公 书 判 清 明
集》 , 中 有关讼师的判词就有二十余篇 , 讼师名称也 多种 多样 , 括 “ 师鬼 官 ” “ 持 人 ” “ 食 人 ” 包 讼 、把 、茶 、 “ 健讼 之 民 ” 珥 笔 之人 ” 、“ 等 j这 说 明宋 代 讼 师 的 ,
自春 秋 以后 , 书对讼 师 的记载 很少 , 到唐 宋 史 直 之 际才逐 渐 多 了起 来 。宋 朝 时 期 , 些 地 区 的 “ 一 讼 学” 开始兴 盛 。欧 阳修记 载安 徽 歙 州 “ 习律 令 , 民 家 家 自为薄 书 ”2。《 州府 志 》 l 袁 J 也记 载 江西 一 带 ,编 “
活动 是广 泛 存 在 的。 至 明 清 时期 讼 师 活 动 更 加 普
遍, 虽然 屡遭 官府 严厉 禁止 , 师依 然成 为诉 讼 过程 讼 中不 可缺 少 的一个 角 色 , 至许 多有 功 名 的士 子 也 甚 加入 到讼 师 的行 列 之 中。 明清 时 期 的官 箴 、 牍 中 判 也有 大量 的讼 师记 载 , 讼师 与讼 学都 已极 为 普遍 了。 作 为一种 专 门职业 , 师必 须具 备 专 门的知 识 。 讼 从早 期讼 师 的代 表 人 物邓 析 来 看 , 既是 当时 名 家 他
祷 ” 11 ll
收 稿 日期 : 01 2 1—0 6—2 2
法《 竹刑 》 因此又 属 于法 家 群 体 。可 以说早 期 讼 师 ,
的知识基 础是 建立 在 明辨 之学 和法 家学 说 的基 础上
的。至汉 代 中期 , 中国法律 开 始儒 家化 , 至唐 代 法律
儒 家化达 到 高峰 。无 论是 “ 秋 决狱 ” 春 还是 “ 引礼 入 法 ” 儒 家思 想 和 学 说 开 始 深 刻 地 影 响 法 律 的 精 神 , 和 内容 , 给法律 解 释 留下 了巨大 的空 间 , 并 十分 有利
业, 具有较 高的社会地位和理 想追求
关 键 词 : 师 ; 师 ; 识 转 型 ; 色认 知 讼 律 知 角
中 图分 类号 :9 9 9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66 9 2 1 )50 7 - D 0 .2 A 10 -3 X(0 1 0 -0 00 7
自法律 产生 以 来 , 讼 活 动 成 为人 类 社 会 生 活 诉
第2 8卷 第 5期 21 0 1年 1 0月
江 汉大学学 e i ( oi c ne d i ) on a h n i r t S c l i c i n u a oJ n U v sy aSe E t o
Vo _ 8 No 5 l2 . Oc . 01l t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