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北师大版)15.1《立夏节到了》(第2课时)公开课课件
《立夏节到了》PPT

嚷(rǎnɡ )着 鲜嫩(nèn ) 韭(jiǔ )菜 茶叶蛋 石凳(dènɡ ) 垒(lěi )起 喷(pèn )香 春笋(sǔn ) 柴堆(duī ) 河滩(tān ) 豆荚(jiá ) 飘散(sàn ) 习俗(sú ) 德高望重 掩(yǎn )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合作探究】 立夏节到了,有哪些水果成熟了?(读第一自然段)
【启发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你知道什么事是立夏节吗?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 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 节的正式开始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 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 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 夏日称人的习俗。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摘着
)肥大的豆荚,小男
孩儿用石头、瓦片( )锅灶。垒不起
一会儿,饭( 煮 )好了。【自主探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孩子们为什么要吃百家饭?
立夏节,孩子们要吃“百家饭” ,预兆着他们会长得健康、聪明 ,是种庄稼的好手,会给村里人 造福。
【自主探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立夏节长辈们为什么要个孩子们称体重?
大树下又支起一杆大秤来,两个大汉抬着,由村 上德高望重的长辈看秤花,立夏节的称人活动便 开始了。男女孩子用手攥着秤绳,荡在空中,旁边 的孩子唱着、嚷着:“称猫哇,称狗哇,吃百家饭 哪,长骨哇,长成个壮小伙儿呀(长成个俏姑娘啊 )……”最后的一句,都掩着口,哧哧地笑着,再也 唱不下去了。另一批小孩儿又上来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第十五单元·夏天·第一课
立夏节到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5 夏天 ①立夏节到了》公开课课件_13

炊烟袅袅
孩子们围着锅子吃,村子里的大人 围着孩子看,年年如此。
有的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 还有的_____________……
孩子们围着锅子吃,村子里的大人 围着孩子看,年年如此。 老一辈传下来 的习俗:立夏节,孩子们要吃“百家 饭”,预兆着他们会长得健康、聪明,
布谷鸟在田野里鸣唱,杜鹃花开得正红, 这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呀!
布谷鸟在田野里鸣唱,杜鹃花开得正红, 这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呀!
作业: 1.给家里人讲一讲立夏节的习俗。 2.了解《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还
有哪些习俗?
斗蛋
喝立夏茶
村东的孩子抓白米 _村__西__的__孩__子__拣__嫩__笋_ _村__南__、__村__北__的__孩__子__讨__香__油__、__抽__柴__火__
村东过来一群孩子,从箩里抓了几把 米;村西的孩子过来了,从石凳上拣走了 几根笋;村南的、村北的孩子却向主人讨 点香油,还从柴堆里抽了几根柴......
村东的孩子抓白米 村__西__的__孩__子__拣__嫩__笋__ 村__南__、__村__北__的__孩__子__讨__香__油__、__抽__柴__火___
村东过来一群孩子,从箩里抓了几把 米;村西的孩子过来了,从石凳上拣走了 几根笋;村南的、村北的孩子却向主人讨 点香油,还从柴堆里抽了几根柴......
河滩边,青蚕豆地里,小姑娘们摘 着肥大的豆荚;大树下的场地上,小男孩 儿用石头、瓦片垒起锅灶。
村东过来一群孩子,从箩里抓了几把 米;村西的孩子过来了,从石凳上拣走了 几根笋;村南的、村北的孩子却向主人讨 点香油,还从柴堆里抽了几根柴......
河滩边,青蚕豆地里,小姑娘们摘 着肥大的豆荚;大树下的场地上,小男孩 儿用石头、瓦片垒起锅灶。
二年级语文下册 15.1《立夏节到了》(第2课时)课件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2/12/2021
12/12/2021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村西的孩子过来了,从石凳上拣走了几根笋。(改成“把”字句) ____村__西__的__孩__子__过__来__了__,__把__几__根__笋__从__石__凳__上__拣__走__了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字词组成一句话,别忘了加标点符号! 都 的 箩里 米 家家 摆着 的 门口 雪白 ____家__家__门__口__的__箩__里__都__摆__着__雪__白__的__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立夏节到了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2/12/2021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 (重点)
2.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体会立夏节时人们 的喜悦心情。(难点)
12/12/2021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理解: 梅子熟了,枇杷黄了,还有那红得像宝石般的樱
桃已摆在竹篮里卖着了,不知不觉立夏节到了。 从梅子、枇杷、樱桃三种水果写起,交代了立夏
节的时令特点。“红得像宝石般的樱桃”运用比喻修 辞,写出了樱桃的可爱。
12/12/2021
认识环境描写
概念: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的描写。 好处: 写文章时恰当地运用环境描写,一方面能交代故事发生 的时间、地点以及背景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的心情。
造福
支
三、照样子,写词语。 1.哧哧地(AA地) ____呼__呼__地____ ____哗__哗__地____ 2.炊烟袅袅(ABCC式) __长__夜__漫__漫___ __得__意__扬__扬____ 3.德高望重(含有近义词) __志__同__道__合___ __欢__天__喜__地___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1《立夏节到了》∣北师大版()(共12张PPT)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嚷(rǎnɡ )着 鲜嫩(nèn ) 韭(jiǔ )菜 茶叶蛋 石凳(dènɡ ) 垒(lěi )起 喷(pèn )香 春笋(sǔn ) 柴堆(duī ) 河滩(tān ) 豆荚(jiá ) 飘散(sàn ) 习俗(sú ) 德高望重 掩(yǎn )着
嚷着
鲜嫩
习俗
德高望重
韭菜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32021/8/232021/8/238/2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32021/8/23August 23, 2021
嚷着:“称猫哇,称狗哇,吃百家饭哪,长骨哇,长成个壮
小伙儿呀(长成个俏姑娘啊)……”最后的一句,都掩着
口,哧哧地笑着,再也唱不下去了。另一批小孩儿又上
来称……
健康、聪明
【协作交流】
立夏节如此有趣,你还知道其他哪些传统节日与习俗呢?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穿新衣、拜年等。 元宵节: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等。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 除夕:吃年夜饭、守岁等。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32021/8/232021/8/23Aug-2123-Aug-2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32021/8/232021/8/23Monday, August 23, 2021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立夏节到了》

买卖
jiǔ
不知不觉 喷香 飘散 德高望重
鲜嫩 蚕豆
zhào
春笋 男孩 造福 鸣唱
韭菜
niǎo
炊烟袅袅 支起
预兆
rǎng
嚷着
亲爱的同学: • 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 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认识和了解它们。 • 仔细找找立夏节的习俗吧!
读了课文, 你知道立夏节 有哪些习俗吗?
称人活动
大树下又支起一杆大秤来,两个大汉抬着, 由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辈看秤花,立夏节的称人活 zuàn 动便开始了。 男女孩子用手攥着秤绳,荡在空中, 旁边的孩子唱着、嚷着:
称猫哇,称狗哇, 吃百家饭哪,长筋骨哇, 长成个壮小伙儿啊(长 成个俏姑娘啊)……
布谷鸟在田野里鸣唱,杜鹃花开得正 红,这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呀!
你感受到了江南 最美的季节的美了 吗?美在哪里?
梅子熟了,枇杷黄了,还有那红得像 宝石般的樱桃已摆在竹篮里上市了,不知 不觉立夏节到了。
梅子
pí pá
樱桃
枇杷
当这些水果成熟 了,什么季节已经 来到了?
哎哟,怎么家家门口的箩 里都摆着雪白的米,石凳上摆 着鲜嫩的春笋、韭菜,还有用 茶叶煮得喷香的立夏蛋?
立夏蛋,是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立夏 前一天,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 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 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 上好的绍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 又香又入味。
一群孩子跑了过来: •村东过来一群孩子 从箩里抓了几把米 •村西的孩子过来了 从石凳上拣走了几根笋
想想孩子们要做什 么?
。 。
•村南的、村北的孩子讨点香油,读第四自然段,去了解这个习俗吧!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1 迷人的夏天》课件

写法点拨
先分后总的方法 先后后总是文章的一种结构 方式,指先具体条理清晰地 阐述,最后总体概括全文。 《迷人的夏天》前四个自然 段写夏天“炎热、多彩、有 趣、悠闲”,末尾总述全文, 迷人表现在上述方面。
课件PPT
拓展提升
与夏天有关的诗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课件PPT
心灵感悟
夏天的夜晚,天上有许多闪 闪发亮的星星。 这些闪闪发亮的星星装着我 们童年的梦想, 让我们奋发学习,去探索更 加美丽而神秘的太空吧!
课件PPT
随堂练习
照样子,写出你对四季的感受
例如:夏天是炎热的、多彩的、有趣的 春天是 冬天是 秋天是 凉爽的 多彩的 绚烂的 寒冷的 飒爽的 单调观看
字词乐园
课件PPT
课文详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写 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 “火辣辣”“尽情地洒”写出了 夏天炎热的特点。 2.第二自然段,写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 “草地”“植物”写出了夏天的多彩
快速阅读第三自然段: 1.这段中用了什么修辞? 拟人 2.写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
有趣的特点。
北师版
二年级 语文 下册
课件PPT
15 迷人的夏天
课件PPT
资料宝袋
夏,有诸多的别称。我国最早的 词义 专著《尔雅》中,称夏为“朱 明”、 “长赢”、“九夏”、“昊天” 等。
课件PPT
预习检查
1.汇报搜集的有关夏天的知识及图片。 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3.讲讲夏天为什么迷人
课件PPT
在第四自然段中,写出了夏天的什 么特点?
悠闲的
北师大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 夏天 ①立夏节到了》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迷人的夏天学科语文学段第一学段年级二年级相关领域低年级语文教学教材书名:语文二下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5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低段要让学生喜欢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迷人的夏天》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十五单元《夏天》中的一篇主体课文,也是一篇小散文。
(一)汉字分析本课生字较多,其中学认“辣、厚、浓、鸣、耀、钓、拌、佳、椅、畅”10个生字,学写“炎、量、尽、显、街、趣、捉、或”8个生字,其中“量”是多音字。
引导学生做到据义定音。
从字形来看,“趣”是形声字;“捉”、“街”是形旁表义的字;“街”字笔画繁多,可以借助汉字的字理,帮助学生建立形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汉字表意的特点。
(二)课文结构分析本文结构清晰,全文运用分总的结构。
前四个自然段分别描绘了夏天炎热、多彩、有趣、悠闲的特点,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概括夏天给人的总体感受——迷人。
本文前四个自然段均采用了总分段式,段中第一句话概括夏天某一方面的特点,其后语句一一分述夏天的这一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夏天“炎热”,作者通过描写太阳的光热、人们的衣服及在雨中冲洗凉水澡来表现夏天的这一特点。
“痛快”这个词语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夏日的陶醉之情。
第二自然段写夏天的“多彩”。
作者描写了植物和人们衣裙颜色繁多,西瓜的红籽黑瓤鲜明的颜色来多表现夏日的多彩。
“那感觉真好!”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夏天的由衷喜爱。
第三自然段写夏天的“有趣”。
本段结构清晰,行文对仗。
围绕白天和晚上孩子们做出的有趣的事情写出了夏日的有趣。
这两句分述句结构上也是相似的,包括时间、地点、听什么声音,看什么景物。
“浓浓树荫”预示出后文的“点点光影”是指阳光透过浓密的树枝洒下的光斑,作者观察光影的变化觉得非常有意思。
北师大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 夏天 ①立夏节到了》优质课PPT课件_1

【炊烟袅袅】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气缭 绕上升的样子。 【造福】给人带来幸福。 【德高望重】形容人品德高尚,名望很 大。一般指长者。 【预兆】 (某种迹象)预示将要发生某 种事情。
听朗读,思考课文主 要讲了什么节日?
课文主要讲了立夏节。
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句话写梅 子、枇杷、樱桃有什么作用?
立夏节到了
北师版 二年级下册
同学们,你们喜欢夏 天吗ān
zhāi
卖 村烟摘
【竹篮】用竹子编制而成的篮子。 【不知不觉】没有觉察到,没有意识到。 【鲜嫩】新鲜而质嫩。 【喷香】香气浓厚。 【锅灶】做饭菜的锅炉和灶台。 【飘散】 (烟雾、气体等)飘扬散开; 飞散。
5.七夕节:穿针乞巧、吃巧果等。 6.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 7.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8.除夕:吃年夜饭、守岁等。
与前文照应,解开悬念,是为了 做百家饭。
“称猫哇,称狗哇,吃百家饭哪,长 筋骨哇,长成个壮小伙儿呀(长成个俏姑 娘啊)……”
语言描写,语言朴实, 心愿真诚,体现了大 人们对孩子美好的期 望与祝福。
课文写了立夏节的那些习俗?有什么预兆?
1.“百家饭”,预兆着他们会长得健康、 聪明,是种庄稼的好手,会给村里人造福。 2.称人活动,预兆着孩子们长成个壮小伙 儿呀(长成个俏姑娘啊)。
布谷鸟在田野里鸣唱,杜鹃花开得正 红,这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呀!
景物描写一语双关,不仅表明江南自然风 光美,更表明江南乡风民俗美。
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写立夏节孩子们吃“百家 饭”和称人活动等习俗,表现大人对孩 子们美好的期望与祝福,同时也展现了 江南水乡民风的淳朴、乡民的善良,传 递给读者节日的喜悦。
结构梳理
家家
摆米、茶、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三画:画出描写立夏节美景的句子。 梅子熟了,枇杷黄了,还有那红得像宝石般的
樱桃已摆在竹篮里卖着了,不知不觉立夏节到了。
布谷鸟在田野里鸣唱,杜鹃花开得正红,这是 江南最美丽的季节呀!
4.四悟:这些句子写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 突出了江南夏天的美丽。
课文结构
立夏节到了
立 夏 节 到 了
立夏节的习俗
国学诵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
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1
立夏节到了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 (重点) 2.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体会立夏节时人们 的喜悦心情。(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背景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渲 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立夏节,孩子们要吃“百家
饭”,预兆着他们会长得健康、聪明,是种庄稼的好手,
会给村里人造福。 孩子们为什么要吃“百家饭”呢? 人们希望孩子健康、聪明,为村里的人造福。 “百家饭”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布谷鸟在田野里鸣唱,杜鹃花开得正红,这是江
四、从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到括号里。 ( 宝石般 )的樱桃 ( 喷香 )的立夏蛋 ( ( ( 鲜嫩 )的春笋 肥大 )的豆荚 美丽 )的季节
( 种庄稼 )的好手
五、选择恰当的语气词填空。 啊 吗 呀 呀 ! 啊 ! 呢
1.这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
2.立夏节这天,孩子们过得多么快乐
3.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
吃“百家饭” 称人活动
喜爱、赞美
传统文化
最美的季节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江南地区立夏节活动内容的描写,以 及对吃“百家饭”、称人活动的重点介绍,表达了作 者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推荐阅读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夏节吃蛋的由来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 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 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 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
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立夏节到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立夏节的哪些习俗。
2.二思:选择一个习俗,想想是怎么进行的,给大家介
绍一下。 3.三画:画出描写立夏节美景的句子。 4.四悟:这些句子写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立夏节到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立夏节的哪些习俗。 吃“百家饭”和称人活动。
2.二思:选择一个习俗,想想是怎么进行的,给大家介绍 一下。 示例:在大树下支起一杆大秤,两个大汉抬着, 由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辈看秤花,这就是立夏节的称人 活动。
统节日的喜爱。同学们课后也可以了解一下其
他中华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文中提到了立夏节的哪些习俗?
参考答案:文中介绍了立夏节的吃“百家饭”的活 动以及称人活动。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鲜嫩 ﹒ 喷 ﹒ 好哇 ﹒ nèn 韭 ﹒ 香 嚷 ﹒
jiǔ
菜
pèn wɑ
rāng
嚷
二、拼拼写写我最棒。
买 卖
孩 子
理解:
梅子熟了,枇杷黄了,还有那红得像宝石般的樱
桃已摆在竹篮里卖着了,不知不觉立夏节到了。 从梅子、枇杷、樱桃三种水果写起,交代了立夏
节的时令特点。“红得像宝石般的樱桃”运用比喻修 辞,写出了樱桃的可爱。
认识环境描写
概念: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 然环境的描写。 好处:
写文章时恰当地运用环境描写,一方面能交代故
呢 ?
?
4.我们一块儿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好 吗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村西的孩子过来了,从石凳上拣走了几根笋。(改成“把”字句)
村西的孩子过来了,把几根笋从石凳上拣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字词组成一句话,别忘了加标点符号!
烟 花
飘
造 福
支
三、照样子,写词语。
1.哧哧地(AA地)
呼呼地 ____________ 长夜漫漫 ___________
哗哗地 ____________ 得意扬扬 ____________
2.炊烟袅袅(ABCC式)
3.德高望重(含有近义词)
志同道合 ___________
欢天喜地 ___________
(李白《夏日山中》)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关于中华民族习俗的谚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节,划龙船。
挂蒲挂艾在屋檐。
雨打上元灯,云罩中秋月。 腊雪是宝,春雪是草。
立夏节到了,一派热闹的景象,人们的心
里充满了欣喜。字里行间透漏着作者对中华传
南最美丽的季节呀!
感叹句
以布谷鸟鸣唱和杜鹃花开得正红,写出了江南的 美丽。结尾一句感叹句,点出了对江南夏季的赞美 之情。
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的节日,以及节日习俗? 示例:端午节。 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 相信你还能说出 更多的传统节日, 试一试吧!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
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
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 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立
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人们把
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 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 肉卤、桂皮、姜末,从此,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 品,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