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练习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综合练习(考前热身)(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前热身一、积累与运用(30分)L根据课文默写(7分)(1)僵卧孤村不自哀,。
(2),崔九堂前几度闻。
(3),思而不学则殆。
(4)不知何处吹芦管,o(5)夜发清溪向三峡,。
(6)《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是:,(出自《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江南逢李龟年》)(《论语十二章》)(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李自《峨眉山月歌》当作“志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6分)静mi ()安xidng ()余hui ()羞性()螃()伏感kGi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动物笑谈》一文的作者是英国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
其代表作是《所罗门王的指环》。
B.《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新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C.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意思是记述,“异”指的是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这本书虽然写的多是鬼怪故事,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现实生活。
I).《猫》一文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之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这最后一天的番禺区中小学足球比赛是开赛以来最激烈、最精彩的一天。
B.读整本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速读,还有利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C.通过个区中小学生诗词大赛的成功举办,使社会上掀起了诵读诗词的热潮。
D.究竟要不要努力学习?是不是随便应付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5.综合性学习。
(5分)材料一: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
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其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
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
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闵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语文综合训练1

语文综合训练(1)第一部分:诗歌鉴赏1.(2013茂名二模)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7分)荔枝香近宋·周邦彦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
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
黄昏客枕无憀①,细响当窗雨。
看两两相依燕新乳②。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
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
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③。
共剪西窗蜜炬。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
②燕新乳③报鹦鹉:都暗含鸟雀恋巢之意。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3分)(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相关诗句做简要分析。
(4分)2.(韶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庚辰西域清明(元)耶律楚材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漫不知名。
葡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1)有人认为将“玛瑙杯寒醉眼明”中的“醉眼明”改为“醉眼迷”更能体现出酒醉的情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3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4分)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江陵使至汝州①王建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②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注】①本诗是王建一次出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时写的。
汝州,今河南临汝县,离王建的家乡颖川很近。
②寒食,即寒食节。
每年四月四日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
(1)这首诗的第二、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3分)(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4.(汕头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始闻秋风①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②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①此诗为刘禹锡晚年的作品。
②飕飗(sōu liú):风声,这里指天亮前秋风带来的寒意。
高三综合练习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综合练习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从前的孩子认字,全凭记忆。
如今的孩子读书,先学注音符号,这是一大改革。
本来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
我们的文字不是拼音的,虽然其中一部分是形声字,究竟无法看字即能读出声音,或是发音即能写出文字。
注音符号(比反切高明多了)是帮助把语言文字合而为一的一种工具,对于儿童读书实在是无比的方便。
我们中国的文字不是没有严密的体系,所谓六书即是一套提纲挈领的理论,虽然号称“小学”,小学生谁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说过这样一段话:北京语实在是一种最可怜的方言,总共只有四百二十个音缀;普通的语词不下有四千个,这四千多个的语词,统须支配于四百二十个音缀当中。
同音语词的增进,使听者受了极大的困难,于此也可以想见了……这是外国人对外国人所说的话,我们中国儿童国语娴熟,四声准确,并不觉得北京语“可怜”。
我们的困难不在语言,在语言与文字之间的不易勾通。
所以读书从注音符号开始,这方法是绝对正确的。
(取材于梁实秋《从开蒙说起》)1.“反切”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
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有时单称反或切,所使用的两个汉字,前者取其声母,后者取其韵母,声母韵母相碰撞组合,产生出被注音汉字的读音。
文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无分切B.切,千结切C.只,诸氏切D.缀,尺过切2.形声字是用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合起来构成的字。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2分)A.广袤振聋发聩邂逅缠绵悱恻B.尘寰肝肠寸断发酵风声鹤唳C.忖度川流不息福祉比比皆是D.癖好刨根问底步履甘之如饴3.根据语境,文中黑体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合而为一B.提纲挈领C.娴熟D. 勾通4.“所谓六书”中“六书”指的是(2分)A.风、雅、颂、赋、比、兴B.《诗》《书》《礼》《易》《乐》《春秋》C.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D.篆书、隶书、魏书、草书、行书、楷书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 之后的陈独秀又编了一部《小学识字读本》,是文字学方面一部杰出的大作,但是显然不是适合小学识字的读本。
语文综合练习册及答案

语文综合练习册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题。
文章:《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 文章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特点?答案:文章中描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色彩斑斓、气息清新、春雨绵绵等特点。
2. 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春天的景象?答案:作者通过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来表现春天的景象。
3.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对春天的感情是怎样的?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可以认为作者对春天充满了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古诗文赏析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4-5题。
古诗:《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5. 诗中的“明月”象征着什么?答案:诗中的“明月”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
三、作文训练题目:请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作文要求:1. 描述这本书的内容和特点。
2. 表达你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3. 分析这本书对你的影响。
作文示例:(此处应为学生自己撰写的作文内容,此处省略)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语文综合练习册会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学要求有所变化。
语文综合练习

语文综合练习一.1.下列列中加点的字的读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剽.窃瓢.虫漂.亮缥.缈膘.满肠肥B.砧.木毡.帽鲇.鱼站.立拈.轻怕重C.假.日蒹葭.闲暇.遐.想白璧微瑕.D.匮.乏昏聩.馈.赠溃.退功亏一篑.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安详耸人听闻揣摹踌躇满志B.瑕疵融会贯通笼络负隅顽抗C.廉耻明辩事非诠释按部就班D.芜秽金碧辉煌企慕水泄不通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事实俱在,证据确凿,无论他怎样___________也是没有用的。
②心脏病患者常常有___________脉搏,病人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③虽然工程浩大,涉及的人员众多,但只要全组成员同心协力,对这一事件还是可以___________清楚的。
A.辩白间隙考察 B.辩解间隙考查C.辩白间歇考查 D.辩解间歇考察6.下列四句话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是()①仰望着蓝天白云②摘下一条碧绿的柳叶③吹一声尖厉的哨子④卷成一个小筒她跟着大姐姐,___________惊得两个小黄鹂飞起。
A.④③①②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二.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的注音全部都相同的一组是()A.片(piàn)片.面片.刻分片.片.言只语B.强(qiáng)强.大强.制坚强.强.词夺理C.供(gòng)供.销口供.提供.保证供.给D.仆(pú)仆.人仆.从公仆.前仆.后继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授奖立功受奖洪慌仓慌失措B.蜚语飞短流长缥悍虚无缥缈C.连网连锁反应丰姿丰姿绰约D.震撼振聋发聩赏光爽心悦目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十几集、几十集的习以为常....。
B.这次在浦东的参观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他俩同窗八载,一直是相敬如宾....,从来没有为琐事吵过架。
语文综合运用练习题

语文综合运用练习题一、阅读理解小明是一位热爱阅读的学生,他最喜欢看的是科幻小说。
一天,他听说一本著名的科幻小说即将在电影院上映,于是他迫不及待地买了票,准备去观看这部备受期待的电影。
小明看到电影院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他心里非常兴奋。
在等候的过程中,他拿出了自己带来的一本小说,开始阅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小明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不知不觉中,轮到他购买电影票的时候了。
小明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他还有十分钟才能走到售票窗口。
于是他决定计算一下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问题1:如果小明用了五分钟排队,读了小说的时间占了总时间的三分之二,那么他看小说的时间是多少分钟?解答1:设小明看小说的时间为x分钟。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 = 2/3 * (5 + x)解方程可得:x = 10所以,小明看小说的时间是10分钟。
问题2:小明走到售票窗口的时间是多少分钟?解答2:小明排队用了5分钟,看小说用了10分钟,所以他一共用了15分钟。
因此,小明走到售票窗口的时间是15分钟。
二、语法运用阅读以下句子,选择括号中的正确词语填入空格内。
1.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好处),我们可以去户外运动放松一下心情。
2. 阿姨给我们点了一些点心,感觉真是太(甜/甜蜜)了!3. 这道数学题对我来说真是(容易/容器),我很快就解答出来了。
4. 小狗见到主人回家非常(高兴/高度),摇尾巴跑过去迎接。
5.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的(故事/故意)。
正确答案:1. 好 2. 甜 3. 容易 4. 高兴 5. 故事三、写作练习假设你是小明,最近你们班上多了一位新同学,请你根据以下提示,给他写一封欢迎信,介绍一下班级情况、同学们的特点以及表达欢迎之情。
提示:1. 表示欢迎新同学的到来;2. 介绍一下班级情况(例如班级人数、班主任等);3. 描述一下同学们的特点(例如善良、乐于助人等);4. 表达欢迎之情。
尊敬的新同学:您好!首先,我代表全班同学热烈欢迎您的到来!我们班级有XX人,班主任叫XX老师,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老师,他总是很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二年暑假语文《综合练习第二周》

语文综合练习①一、看拼音,写词语。
xiān huāwèi dào lóng zhōu yàng zi gōng zhǔbiàn huàmáo bìng zhōu yóu zhǐ diǎn cǎo dì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树苗一( )绿毯一( )衣服一( )老牛一( )米糕一( )枝条一( )小河一( )叶子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乌龟与水井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路过一口水井,想到井边喝水。
水井提醒乌龟说:“喂,伙计!请离得远一点,掉进我这儿是很危险的。
”乌龟笑着说:“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还怕你这小小的一口井?”水井对乌龟说:“我这儿的环境与那些地方不同。
”“什么相同不相同,还不都是水!我这就下去给你看看。
”说着,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
乌龟跳到了井里,一会儿就明白过来,他再也没法爬上去了。
1.“危险”一词中,两个字的意思相近(相近相反),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明亮、灾难。
2.“我这儿的环境与那些地方不同”一句中,“这儿”指水井里,“那些地方”指江河湖海。
3.“什么相同不相同,还不都是水!”这句话应该用( )的语气朗读。
A.不以为然 B.嘲笑 C.疑惑不解4.你同意下列说法吗?同意的画“√”,不同意的画“×”。
A.文中的乌龟没有听从水井的劝告,是因为他太自负了。
( )B.不区分情况,不听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
( )C.文中的乌龟和《小马过河》中的小马一样,勇于尝试,是对的。
( )语文综合练习②一、看拼音,写词语。
měi hǎo tuán yuán sēn lín shǎn diàn xǐ zǎoyīng gāi yě tùcǎo zǐshén qíng zhǐ nán zhēn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六年级语文综合运用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综合运用练习题一、填空题1.人们常说,“勤俭持家,光明磊落”,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_______(美德)。
2.小明是个_______(机灵)的孩子,总能抓住重点问题。
3.在困难面前,她从不_______(退缩),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
4.阅读是我们学习的_______(途径)之一,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5.这次活动,我们需要分成两个_______(小组)进行任务分工。
6.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当从点滴做起,____________(减少)用塑料袋的使用。
二、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发自内心(yī)B. 假如你觉得(huò)C. 身体健康(què)2.下列词语中,含有同音字的一组是:()A. 需要花销从不退缩B. 尝试具体提前一定C. 概念途径优秀琢磨3.下面各组单词中,都是由同一个字母打头构成的一组音节的是:()A. 谜度次卜B. 互湖呼胡C. 霜绩紧拾4.把下列词语的错误字写在横线上,并改正:()A. 仔细zhī 武地反复B. 紧密圎跟心紧左____ ____C. 自己打zhī 上门____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理论是真实可靠的。
B. 他一到校就开始学习。
C. 你不能没有身份证就坐飞机。
三、简答题1.请你总结一下一个彩虹的形成原理及由外到内的颜色顺序。
(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由阳光照射到水滴上后发生折射、反射、折射等过程形成的。
彩虹的颜色顺序由外到内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2.你认为“爱国倡导者身上应有的素质”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你的观点。
(爱国倡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爱国心、奉献精神、爱护环境意识、勤俭持家、感恩之心等。
)四、应用题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古时有一座小村庄,村子的两头都有一个水井,中间穿过村子的是一条用石板铺砌的小街道。
村子里的人们过得很宽裕,因为他们既有农田又有渔场,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结合拼音写出汉字。
(17分)确凿.() tǎng()若 jiàn()赏人迹罕.()至 yuān()博人声鼎.沸()叮嘱.()花pǔ()讪.()笑 zǐ()妹沮丧.() mí()漫瞬.()息 zhù()立简lîu()嫉.()妒山diān( ) 狂lán( ) 浊.( )流哺.( )育 yùn( )育wǎn( )转喧.( )闹踱.( ) chà( )异惩.( )罚赚.( )钱戎.( )机朔.( )气祈.( )祷穿著.( ) 哽.( )住阻yì( ) 滑ji( ) 炽.( )痛泛làn( ) 怪dàn ( ) gân( )古污huì( ) suǒ( )事默契.( ) 军帖.( ) 燕.( )山回环qū( )折宰.割( ) 开拓.( ) 妇孺.皆知( ) 锲.( )而不舍赫.然 ( ) 潜.( )心贯注惹.( )人注目钦.( )佩义愤填膺.( ) diàn( )基鞠躬尽cuì( ),死而后yǐ( ) 当之无kuì( ) jiã( )然不同锋芒bì( )露典jí( ) shuî( )果 jiǒng( )乎不同一反jì ( )往门kǎn( ) 一拍jí( )合二、课内名句识记 22分①,云从窗里出。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③山际见来烟,。
④而那过去了的,。
⑤独坐幽篁里,。
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⑦,明月来相照。
⑧,思君不见下渝州。
脱我战时袍,,⑨,惟闻女叹息。
,影入平羌江水流。
⑩此夜曲中闻折柳,。
(11)愿为市鞍马,。
,散入春风满洛城。
(12)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13)策勋十二转,。
,送儿还故乡。
(14) ,当户理红妆;,雌兔眼迷离;(15)《木兰诗》中表现了军营生活苦寒无比的一句:。
(16)《木兰诗》中表现了因战事吃紧,而木兰不远万里急速奔赴战场的一句:(17)《木兰诗》中表现了战争凄惨壮烈的一句:。
(18)《江南逢李龟年》中以对比的手法了表现了现在的衰落情景,抒发了作者无穷感慨的一句:(19)写出两句抒发爱国情感的诗句:(20)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名句:阅读理解(一)鲁人身善织屦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或谓之曰(2)以子之长2.翻译: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⑪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 ⑫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⑭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⑪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⑫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
(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三)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车古保祥①有位哲人说过:生命原本是一个不断受伤又复原的过程。
因此,每想起往事,我的心中总会充满莫名的感慨,许多回忆像微笑一样,带着一份阳光般的温暖和感伤,让人难以忘怀。
②18岁那年,我没能冲上那座梦想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的独木桥,望着桥上那些意气风发的同窗好友,我的心剧烈地疼痛着。
③有一个星期,我始终活在高考失败的阴影下,索性关了门,谢绝所有的人,包括我的父母亲,一个人躲在自已的小屋里暗自垂泪。
那时候,我觉得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冲过了最后的防线,而比他们优秀的我却跌倒在战场上?一向自信的我,从来没有受过如此的打击,难道命运是如此捉弄人,注定我终究走不出这生我养我却囿人视线的村落?④一天下午,父亲可能怕我闷坏了,要我去外面走走,我很不情愿地答应了。
这么多天来,父亲从来没有责备过我,也没有像母亲那样苦口婆心地劝我。
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
⑤我们走在林边的小路上,父亲不说一句话,刹那间,我注意到父亲似乎苍老了许多。
路边,一群小孩子拿着风车,这种纸做的迎风转动的玩意儿是我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
由于没有风,我看见他们一个个哭丧着脸。
父亲走到他们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玩风车?”“没有风,风车不会转。
”一个小孩稚嫩的声音。
“我告诉你们,如果想要风车转动起来,你们不能在这儿等风,风是不会说来就来的,你们必须跑动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转动得越快……”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同时回过头看了我一眼。
那几个孩子举着风车跑了起来,而那风车,由于受了外力的影哨,越来越快,并伴着孩子的欢声笑语渐行渐远。
⑥我忽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用一个极其平常的道理告诉我:我不该这样沉沦下去。
整日生活在失志的阴影下,只会裹足不前。
我需要做的是跑起来,启动生命的风车,让它转动起来,这样,我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⑦原来,希望本身就是一只美丽的风车,而如果想让风车转动起采,必须依靠风。
但风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它就像人生的机遇,稍纵即逝。
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要让风车转动起来,惟一的办法就是跑起来,跑得越快,你就越能接近成功的彼岸。
⑧从那天起,我从迷惘中苏醒过来,重新拾起书本,走上了自考的道路。
两年后,我拿到了自考的大专毕业证,那一刻,我泪流满面⑨现在,我在舒适整洁的办公室里,想起父亲的话仍会感慨万千:要想让风车转起来。
你自己必须先跑起采,你跑得越快,风车就会转得越快!(选自《经典美文》206年第2期,有改动)1、作者开篇引用哲人的话总领全文,结合全文看,“受伤”指的是:___________“复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反映“我”从“受伤”到“复原”这一过程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很不情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②③④段,想一想:父亲为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程”?3、在父亲良苦用心的开导下,“我“明白了什么?4、文章多次出现“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会转得越快”这句话,请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5、“生命原本是—个不断受伤又不断复原的过程”,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九)鲁人身善织屦答案1、(1)有人(2)凭2、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
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3、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炳烛夜读答案1.C2.①迟、晚②怎么③再次、重新④ 等到、到3.(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大意相近即可)4.年纪大;事务多。
(意思正确即可)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答案:1、“高考失利”或“高考失败、高考落第”“通过自学取得了大专毕业证书”或“从迷惘中苏醒过来,重新拾起书本,走上了自考的道路。
“剧烈地疼痛”或“疼痛”→“暗自垂泪”或“垂泪”→很不情愿→“忽然明白”或“明白”→“从迷惘中苏醒”或“苏醒”。
苏醒过来”2、我的的高考失利也沉重地打击了父亲,我的迷惘沉沦更让父亲心痛,父亲正苦思如何让我振作起来。
3、我”明白了:不能这样沉沦下去,要启动生命的风车,让它转动起来,这样才能接近成功的彼岸。
4、人生要获成功,必须依靠奋斗,你越努力奋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分5、①生命免不了受伤;②要正确面对受伤;③坚信受伤一定会复愿;④受伤是生命中常有的,受伤让我们成熟,不断受伤、复原的过程就是生命的过程,生命因这样的过程而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