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2018年(第8卷)第25期体育前沿DOI:10.16655/ki.2095-2813.2018.25.009“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①易顺虎(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重庆 402160)摘 要:中职体育教学属于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体育改革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要有效利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实现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可强化体育教学的目标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质与能力;使学生在和谐、开放性的体育氛围中增强互动性与规范性,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对此,本文则主要探究“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职体育 课堂有效性 体育素质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009-02①作者简介:易顺虎(1986—),男,汉族,四川广安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用“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突破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继而通过教师的教与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体育技能。
在学做一体化的基础上,使学生将体育技能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并在浓厚的教学情景中增强自身的体育素质,进而推动“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1]。
为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应用“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往创新化、求知化、技能化发展,进而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理念。
1 转变体育教育理念,明确教育价值取向在体育改革的深入影响下,中职体育教师应更加注重体育教育理念的发展价值。
而“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中职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与体现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在增强学生体能素质的同时,使学生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进而使其在今后的学习及工作生涯中具备良好的体育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故“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中职体育教学理念应该是有思想、有角度、有价值、有情感的,能帮助学生了解与认知世界,并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理念。
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概述、必要性、设计、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以及实施效果评估的探讨,揭示了这一模式在提升学生体育教育质量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
文章总结了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所获得的启示,为中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职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资源、实施效果评估、优势、未来发展方向、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体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和团队精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中职体育课程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内部,缺乏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对综合素质教育需求的增加和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提出,中职体育教育亟需创新教学模式,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已经成为当前中职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和社会实践资源,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环境,为中职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1.2 研究意义中职体育课程在中职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中职体育课程往往只关注课堂内的教学,忽视了课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构建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将学生在课堂内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全面、自信。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通过将课堂教学与校园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摘要】中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效果。
在概述了该教学模式的特点后,提出了构建该模式的策略和实施途径。
通过对实施该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总结,揭示了其在中职教育中的意义。
本文还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强调了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还可以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习惯。
结语部分将强调该教学模式对中职教育的促进作用,为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策略、实施、效果、意义、发展方向、结语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中,体育运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和选拔优秀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的中职体育课程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内的理论学习和体育技能的传授,缺乏与实际运动的结合和实践操作的机会。
这种课内知识与课外运动相分离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限制了他们体育技能的提高和运动能力的培养。
面对当前中职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急需探索一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内学习与课外运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全面发展。
通过构建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研究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背景和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有效地指导中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实施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育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深入研究,找出当前课内外教学分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体育课程的整体素质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
中职学校体育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

中职学校体育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中职学校体育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近年来,中职学校体育一体化教学改革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体育一体化教学是指将体育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互为支持、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这种教学模式的落地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探究中职学校体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及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中职学校体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培养。
而体育一体化教学改革将体育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使体育不再是单一的运动项目,而是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整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体育一体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施中职学校体育一体化教学改革时,我们必须面对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需要提升。
传统的体育教师主要注重运动保健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对于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较为陌生。
因此,体育教师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学科知识水平。
其次,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需要加强。
体育一体化教学需要合理利用各类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网络等,以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支持。
此外,课程设计和评价体系也需要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中职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建立师资培训机制,及时开展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可以邀请具有相关经验的教学专家开展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对体育一体化教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加强学校内外资源整合,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制定合作方案和课程整合计划,促进教师间的沟通和资源共享。
此外,学校可以建立评价体系,对体育一体化教学进行科学评估。
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了解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体育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经济与现代化发展,人们对中职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传统模式的教学弊端逐渐展现,无法较好的完成新课标下对学生要求体育核心素养的相关人才培养。
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应该及时探索新型的体育课堂模式,以达到新课标下要求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精神和体育品德,以学练赛评为基础,对体育课堂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学练赛评;中职体育;一体化教学模式前言:中职体育存在于学生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应该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起优良的促进作用。
不应该单纯关注学生的传统学科学习成绩,而忽视对体育学科的具体培养,导致学生无法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让学生具有终身体育锻炼和自主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
而将学、练、赛、评分为四个阶段,融合之后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一体式教学,有助于传统体育学科打破传统教学固有教学体系,有助于整体提高中职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学练赛评的具体意义,则是把学习、练习、比赛和评价拆分成具体含义,以一体化的形式融入开展教学,能够使学习目的更加直观,学习目的更加强烈,通过练习和比赛的方式巩固学习到的内容,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胜负欲,让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更好的巩固和完善体育运动的技能知识。
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念,真正的做到尊重比赛,尊重观众,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在积极奋斗中勇得桂冠,养成正确的胜负观念。
“学”是指身体练习和理论学习,在体育教学的指导中,具体的体现为中职体育课堂的授课内容和教学设计。
“练”是指身体练习或体能练习等相关体育技能的具体实践演练,能够让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巩固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相关知识。
“赛”是指在中职体育课堂中出现的游戏性质或比赛的形式,加强学生体育技能的身体练习,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技能的运用水准。
“评”则是对体育运动的结果进行公平公正的合理评价,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开展中认识到自身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有关不足。
浅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 二 ) 达 威 目标 的 多元 性 , 强化 教 学 目标 意 识
( 四) 实行开放式教 学,体现 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做一体化应包含深层含义 ,这就 是建立一套 开放 式 的教学模式 ,使不符合 时代需要 的传统教 学模式 自动退 出历 史舞 台。 开放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使 学生在体 育教学 课堂上 多发挥 主观能动 性 , 使学生在 自由轻松 的教学 氛围 中, 自有合理 安排 自己的体育 活动时 间 , 以此激发 自己的体育激情 和体育精神 ,使其获得体育锻 炼的幸福感 。开 放式体育教学秉持一个基本 原则 , 就是充 分尊重 和保 障学生的体育教 学 主体地位 ,打破 以往教师 主导 的做法 ,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课 堂上 自由学 习体育理论知识并作 出 自已的总结 和心得体会 , 从而在 潜移默化 中获得 体育教学学 习方法和学 习能 力,使其在 以后 的学 习生活 中能够继续保持 体育热情 ,努力创造属 于 自已的人 生奇迹 。 高 职体育教学教学做一 体化具体包含两个 内容 :其一 ,必须把 富有 时代气 息的新鲜血液 注入 到体育教 学课堂 中。高职体育 教学在教学 过程 中要及 时关 注体育 学科 的发展动态,及 时掌握最新 的教 学 目标教学 要求 和教学理念 , 使学生学 到最新 的体 育理论 和实践 知识 。其二 ,在开放 式 体育教学中 ,不能一味放任 学生 自学 ,而要对 开放式教 学内容进行 认真 删选 , 选择切 实利于学生 身心健 康发展的体育课 程资源。开放式教 学资 源筛 选科学化 , 目的就是使 学生掌握 良 好 的体 育技能 ,体育知识 和体育 能力 ,为未来全民具备 良 好 的体育素养作出铺 垫。
一体化背景下中高职体育课程衔接问题研究

一体化背景下中高职体育课程衔接问题研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正逐渐走向一体化。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在中职和高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中高职体育课程的衔接问题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探讨一体化背景下中高职体育课程衔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推动中高职体育课程融合发展。
一、中高职体育课程现状分析1. 中职体育课程特点中职学生学习以实用技能为主导,体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内容主要涉及到运动技能的训练和实践操作。
由于中职学生未来就业后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因此体育课程通常注重技能培养和实践操作。
2. 高职体育课程特点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体育课程内容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注重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 中高职体育课程之间存在的问题由于中职和高职教育的不同性质和教学目标,中高职体育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衔接问题。
中职学生在接受体育课程教育时注重技能培养和实践操作,而高职学生更注重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两者在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实现无缝衔接。
二、解决中高职体育课程衔接问题的思路与措施2. 加强中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衔接中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有所衔接,以便更好地实现教育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中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为高职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实现中高职体育课程的有机衔接。
3. 推动中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中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上,应注重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和实践操作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应鼓励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校教育和职业实践的无缝衔接。
4. 健全中高职体育课程教师队伍中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师队伍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素质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提高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提高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体育课堂教学是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中职学生具有特殊的特点和需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中往往难以发挥其最大效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新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中职学生的需求。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及中职学生的需求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能力和技能。
其次,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此外,体育教学更加强调团队合作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培养,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互助互动。
中职学生相比普通学生群体,具有一些特殊的需求。
首先,中职学生的学业负担较大,时间压力较大,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兼顾学习和体育活动。
其次,由于中职学生多从事劳动实践和职业技能培训,他们的体能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中职体育课堂教学需要更加针对中职学生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实施。
二、提高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为了提高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中职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引入不同的体育项目、比赛和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往往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训练。
然而,中职学生更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更加开放和互动的教学方法。
可以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化教学、项目制学习等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技能和素质。
3.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中职学生在学校中往往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需要体育课堂成为他们放松、调节情绪的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 , 育教育的价值反 思与追求 ; 学 目标意识 的强化 ; 体 教 学生体 育素养的培养 ; 学习内容的开放性策略 ; 强教 学过程的互动性 , 增 提 高动作 示范的规 范性 ; 创设合作学习情景 , 营造和谐教 学氛 围等几个方 面论述“ 学做一体化教 学” 式下中职体育课堂教学 教 模
有效性策略。
【 词】 关键 一体化 ; ; ; 究 体育 有效 研
1 “ 学做 一 体化 教 学 ” 式下 中职体 育 课 堂教 学 教 模有效性 内涵
早在上世纪初 ,陶行知先生就指 出:教学做是 一件事 , “ 不是 =件事 。” : 极为深刻地阐明了职业教育 的本质特征在 于 教学做一体化。“ 、 、 ” 教 学 做 一体化教学 旨在改变传统的课 堂 内的静态教学模式 , 通过教师的教 , 学生 的学 , 以及任务或项
体化教学” 模式 下体育有效教学 的终极 目标取 向是实现体育 教育理想 , 发展学生体能素质 、 增进学生身体健康 、 培养学生 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 使学生成为具有 良好 的体育素养 的现 代公 民, 引导 学生学 习对生 活有用 的体育 和学习对终身发展
目的实施一气 呵成 。其 实质是将教室与工作 间融为一体 , 将
源于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改革 的需要 , 实质上也是有效教学 的
客观要求。中职体育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来实现有效教学
的 目的 ,有效教学则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的一个客 观需 求。
它不仅 能培养学生 的综合职业 能力 。同时还能促进 学生做 人、 做事 、 求知 、 创新 等素质 的全 面提高 , 培养学生终 身体育
2 “ 学做 一体 化教 学 ” 式 下 中职 体 育课 堂教 学 教 模
有效 性 策略
21 关注体育教育理念 , . 反思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 爱因斯坦说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瞬即逝 . “ 但只有事物背
后的本质——理念是完美 的永 恒存 在。” 育教师在专业发 体 展的道路上 , 应当关注和追求理念的转 变和升华 。“ 教学做一
有用的体育 , 促进 学生整体发展 。体育教育应该有思想 、 有技
能、 有情感 、 有视角 、 有生 活 , 帮助学生认识世 界 , 发展 自己 , 从而实现教师 的人生价值 。
在课堂上直接对具体 的项 目进行讲解 , 充分挖掘学生理解 和
掌握知识技能方面 的潜能 , 学生 能把 理论 知识和实践贯穿 使 起来 , 教师和学生 之间形成沟通 配合的有机 整体 , 使 使教 与 学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 。“ 、 、 一体化教学该教学方法 教 学 做” 着眼点在于 以学生发展 为主 旨,强调 以科学理论为 指导 , 关 注教 学的有效性 。 供教学方式 的多样化 . 提 以尽可 能少 的时 间、 精力和物力投入 , 取得尽可能好 的教学效果 , 从而实现特 定的教学 目标 , 满足社会 和个人 的体育价值需求 。“ 教学做一 体化教学 ” 与有效的体育教学一样 , 不仅注重教 学的质量 , 更 注重社 会性 , 更体现个 体的主体价值 , 是体育有效 教学社 这 会化 、 人性化 的一次飞跃 , 两者相互相成 。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21年 o 月第 0 期 02 3 8
Sn& e oyi 科 c Thl i c e c o界 o i 技 视 g s e n Vn
职校科 技
“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模式下中职体育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林 淑玲
( 高州农业学校
【 摘
广东 高州 5 5 0 1 2 2 0
要 】 文结合 中职体 育教 学的特 点 , “ 学做 一体化教 学” 式下 中职体育课堂教 学有效性 内涵 。 育教 育理 本 分述 教 模 从体
我们知道 , 学校体 育是终身体 育的基础 , 运动兴趣 和习
惯是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 锻炼 的前提 , 兴趣是学习 的初始动 机 , 也是有效学 习的保证 , 学生进行 兴趣浓厚 的活 动, 再苦再 累也不能把他们拒之 门外 , 反之 , 如果学生没有兴 趣, 再愉快 的活动也会让他们 觉得乏味 ,教 、 、 一体化 “ 学 做” 教学就是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 使学 生 自觉 、 主动 、 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和学习和锻炼 的有效课堂教学。 2 达成 目标 的多元性 , . 2 强化教学 目标意识 体育教学 目标是指导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的依据。“ 教学 做一体化教学” 中职体育每堂课教学 目标 的确立 , 的 都要 以体
育课程 的“ 课程 目标”“ 、水平 目 ” 学习领域 目 ” 标 和“ 标 为标准 ,
从三个维度来表述 。 达成 目标的多元性 , 强化教学 目标意识 。 课 堂教学 目标 的制定 必须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 而不能 服从于教师的主观意愿 , 更不能僵化地执行 某些文件 。总 的 来说 :1课 堂教学 目标要明确 , () 要单一。体育课不像其它课 , 体育课有 其本身 的特点 , 为教师 , 作 在上课前 必须根 据单元 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出三维 目标。并且 目标必须要 明确 , 这 堂课 , 你需要 让学生掌握什 么 , 理解什么 , 了解 什么 , 教师都
理念 以及 对 于学 生 零 距 离 就 业有 极 大 的好 处 。
8 科技视界 s I E& T c No o YV s N 4f cE Nc E H L G I0 1
f
Sin e& Teh lg s n ce c cnoo yVio i
教学与实践 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 的氛围 。 在 课题 或案例教学 中学习技能 , 获得 能力 , 使专业理论 知识与
实践技能 的学 习有效地融为一体 。做到在实践 中教 理论 , 在
运用 中学技术 , 提高职业素质 在体育课实施 “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 使课堂教学 围绕实 , 际项 目来组织教学 ,打破现行教材和教学模式 的条 条框 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