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点评
2011年全国各地语文作文题目赏析

2011年全国各地语文作文题目赏析2011年全国卷I作文:期待成长
2011年全国卷II作文:诚信
2011年新课标卷高考作文:中国崛起的特点
2011年北京市高考作文:对世乒赛的看法
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拒绝平庸
2011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苹果的香味
2011年安徽省高考作文:时间在流逝
2011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这世界需要你
2011年广东省高考作文:回到原点
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2011年浙江省高考作文:我的时间
2011年湖北省高考作文:旧书
2011年四川省高考作文:总有一种期待
2011年重庆市高考作文:情有独钟
2011年湖南省高考作文:谢谢大家
2011年福建省高考作文:根据袁隆平的话写作文2011年陕西省高考作文:中国的发展。
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

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
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是“梦想”,这个话题无疑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深刻的话题。
对于每个人来说,梦想都是生活的动力和目标,它可以激励我们前进,让我们拥有奋斗的方向和信念。
梦想是一种力量,它可以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困难时找到勇气。
每个
人的梦想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可以是成为一名医生、教师,也可以是环游世界、成为一名作家。
无论梦想是什么,它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正如马云所说,“不要放弃你的梦想,坚持下去,梦想终将成真。
”。
然而,梦想不是轻易可以实现的。
实现梦想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实现梦想也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自己,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正如李嘉诚所说,“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需要有准备、有目标和有毅力的。
”。
总之,梦想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它可以激励我们前进,让我们拥
有奋斗的方向和信念。
实现梦想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坚持,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因为梦想,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让我们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2011年高考(广东卷)优秀及满分作文评析

2011年高考(广东卷)优秀及满分作文评析2011年高考(广东卷)优秀及满分作文评析一、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二、【作文解析】提示语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大千世界告诉考生思维要放得开,写作范围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指考生要选准一个切入点;道路的起点长河的源头坐标的中心事物的根本提示考生什么叫原点,弱化了考生审题的难度;生活体验与认识,指明了考生可以选择的文体,或是记叙文,或是议论文。
原点究竟是什么?它的的本意是指出发的地方,提示语里的原点,都是其比喻义。
那么,文题回到原点这个动宾结构的词组,亦即回到初始的状态。
也就是说,这个原点代表或者象征着一种美好的东西,例如人之初,性本善即是典型一例,这也回答了为什么要回到原点的原因。
当然,原点也代表了一种蒙昧、启蒙和混沌。
禅界有言: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最高的境界就是回到原点,经历沧桑岁月,历览世事变幻,回归本真,再次回到原点。
新加坡有部电视剧就叫《原点》,故事叙述3名好友自小就许下同一个愿望,但因长大后的3人有了不同的际遇,从此分道扬镳,好友变成了仇敌、情侣也两地分离。
这是不能回到原点的悲剧。
因此,这个原点考生很容易联想到一切的真善美、纯自然的环境、淳朴的民风等等,那么,与此相关的主题就范围更广了。
三、【满分作文】回到原点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
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
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
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
2011年全国高考作文深度解读

2011年全国高考作文深度解读写作佳苑2011-07-01 07092011年全国高考作文深度解读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一、2011高考江苏卷作文题【原题回放】不避平凡,不可平庸。
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要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不必面面俱到;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深度解读】【特色解说】这是一个关注人生修养的作文题目,与时代主旋律一致,有积极的人生启迪意义。
【写作导向】要写好此题,要注意提示语。
第一句是总说,意思是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第二句是分说,一是强调为人不可平庸及其理由;二是强调处世不可平庸及其要求即“两有”“一要”。
【疑难指引】这篇作文偏重议论,可从“为人”“处世”两方面任选其一来说,前者,可有三个分论点,这就是“创造”“发展”“上进”;后者,也有三个分论点,这就是“有原则”“有鉴识”“要坚守”。
要写为记叙文,可从写人、叙事来思考,写出寻常人事中的不寻常、不平庸,也可写自己追求卓越,不做平庸之人的过程或故事。
这篇作文还可从“做事”“思想”“精神”等不平庸方面来立意构思。
二、2011高考广东卷作文题【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
“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深度解读】【特色解说】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意味的题目,写作空间广阔,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写作导向】“回到原点”这一标题,属动宾短语。
先要思考什么是原点,可根据提示就实指物(道路的起点、长河的源头、坐标的中心)进行思考,就比喻义(事物的根本等)从社会、人生、心灵三方面将抽象的表述具体外,实例化。
还要思考“回到”的意思,除了本身动作义外,还有“反思、调整、重做、回归”等引申义。
2011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广东卷)

2011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广东卷)回到原点一考生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想要建立一个函数或方程的图像,第一步工作就是确立原点。
然后,才能建立坐标并作图。
图像上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于原点来确定位置的,原点就是整个图像的根本。
同样,对于国家这个宏大的函数图景,尽管它有着各种复杂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对应关系,但它只有一个原点、一个根本,那就是人民。
从先哲们“民贵君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观点,到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舟之辩,再到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三民主义大同理想,以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无不点明了原点所指、根本所在――以民为本。
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
例如部分官员心中已无公仆之心,反以封建时期“牧人者”自居。
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失,原点的无视,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
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不顾,只为政府“风水”者有之,为GDP增长而暴力强拆者有之……我们的公民,也有许多人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
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没涨,股票升未升,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任躲之避之,不愿投身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
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民权利以及人民幸福感,于是有了GDP世界排名第二、幸福指数排名却在100多名的现象。
所幸,近年来,国家终于认识到原点的重要性。
从温总理两会上“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与“执政为民”论断的提出,到今年来关于“幸福”的全民大讨论,无不体现出政府向“民本”这一原点的回归。
我们的社会,公民意识也在逐渐觉醒。
君不见广州地铁的“举牌哥”,君不见各地纷纷出现的“维权斗士”,他们都是回到原点的先行者。
回归原点,抒写真我——2011年广东卷高考作文分级点评

大千世界 ,原点” “ 无所不在 ,原点” “ 可以是道
路 的起 点 ,可 以是长 河 的源 头 ,可 以是 坐 标 的 中 心 , 以是 事 物 的根本 … … 可
请 以“ 回到 原 点 ” 标 题 , 系 生 活 体 验 与认 为 联
识 , 一篇 文章 , 定 文 体 , 少 于 80个 字( 标 写 自 不 中心” 回归, 向都是众 多 方
的 。三 维 的“ 坐标 ” 成 的是立 体 的世 界 , 构 向其 “ 中
第二部 事 路” 赣 独立成段 , 构极 为类似 :00年 “ 邻” l 心 ” 和 “坐标就更一 个 抽 象“ 名词相对 于括道一 一一 . 作 文题 的短句结 0 2 譬 与你为 , 是 “ 的回 归 当然 ” 显 复杂 。的 物”, …“万事 一 。 - ◇ 誊 要求。再次 两年 长 河” 辨 分为标题 和写作 一 ■— 1 _ 一 誓 一 一 是 它包
试题 解析 2 1 年广东 卷 的作 文命 题保 持 了和 2 1 相 01 0 0年
维 的 。 两维 的“ 标 ” 成 了平 面 , 坐 构 无论 是 从 其
同的方式。 首先 , 两年都考查 了 题作文 。 命 其次 , 两年 的题 目 由两部分 组成 : 都 第一部分 为引导语 , 并且都
行 明确 、 落实 。 具体 来 讲 ,道 路” 以是 直 线 的, “ 可 也可 以是 弧
展开。“ 大千世界 ,原 点’ ‘ 无所不在” 是一句总括 ,
它 与 引导语 最后 的省 略号 相 呼应 ,提 示 考 生对 于
“ 原点” 的思考不应该局 限于题 目中列举的几种情
况, 而应 当是 无 穷无尽 的。 引导语 中列举 了四个 类
线 的。 当我们 沿着 一 条笔 直 的道 路前 进 , 走过 一 段 路 程之 后 可 能会 发现 自己的方 向会 有 所偏 差。 比如 改革 开放 三 十年 , 检验 三 十年 的成 果 , 们 我 会 发现 有 一 些东 西 背 离 了我们 改革 的初 衷 , 么 那 就 需 要 回到原 点。在 我们 的生命 中有 许许 多多的 轮 回, 比如从 “ 到 “ , 从“ 到“ 。每 一 无” 有”再 有” 无”
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0和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研究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相比2010年的语文卷难度整体有所下降,平均分比去年有所提高。
2011年广东省的语文试题,考点指向基本稳定,主要集中在字音辨析、词语选用、病句辨析、语段连贯、文言词语释义、文中关键信息的筛选提取、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名句名篇的识记、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语言的表达等历年高考常考的内容;作文仍然是标题作文。
2011年语文试卷,从题型、结构和考点看,与往年保持一致,较为稳定。
从整个试卷的情况看,是结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
考点都是在考试大纲以内,题型比较稳定,没有偏题、怪题。
一、总体分析总体感觉2011年的高考试题朴实中显睿智,试题看似简单,却十分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检阅,着眼于考查学生积累是否丰富,阅读面是否宽广,能不能结合语境理解文意,有没有厚实的文化积淀。
如今年的高考作文,从审题看,标题为比喻型动宾短语。
“回到”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成长与认知来说话,避免不着边际任意发挥,能够写出有思想性、真情实感的东西,将人生积极向上的东西辩证地、有效地提炼出来。
题目之前还有一段导语,对“原点”作了解释说明,考生一般不致离题,可写空间大,角度多。
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抒情。
可侧重写为什么要回到原点,也可侧重写怎么样回到原点。
很明显,命题者是要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自身,思考生活。
可以说,这篇文章貌似好写实则不易,学生对生活认知的深浅是能否拉开得分距离的关键。
总的来说,此次作文命题不易套作,格局开阔,给考生较大的思维空间。
如何构思立意,选择什么来写,反映何种社会现实或人生观,体现出考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与感悟。
高考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语文题不难,这与评卷组的感知一致。
二、试题的特点1、注重基础,设题难易适中。
纵观全卷,没有偏题、怪题、难题,如前四道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不设高门槛,有利于考生克服紧张情绪。
不少试题勾连教材,考生均能凭借对教材相关内容的熟练掌握而准确解答出来。
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紧扣《考试大纲》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同时力求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要义,试卷结构固定,题型稳定。
从整体上看,试题难度降低、选材贴近生活、文本可读性强以及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诉求,是这套试卷的基本特点。
一、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的基本特点(一)试卷难度降低难度比往年有所降低。
这是广东卷的第一个特点。
具体来说,前面四道题是考查汉字的读音、词义的理解、语义的连贯和句子的运用。
对于一个稍微有点语文素养的学生来讲,这四道题不会形成答题的障碍。
在这四道题中,唯一有些难度的是判断语病这一题,学生对于B项中缺少相应的介词和D项中的多重定语的语序问题,容易出现疏忽。
而文言文阅读所考察的对几个实词、虚词的理解,基本上没有难度,因为这几个词都是最常见的词语。
而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分析判断,由于文本本身阅读的难度不大,其解题的难度也相应降低。
要求翻译的两个句子中,“洵”比较冷僻,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只要熟悉粤教版选文《诗经·静女》中的“洵美且异”就不存在问题了。
名句默写的难度偏低。
至于诗歌鉴赏和现代散文、实用文和一般论述类现代文的阅读,试题难度一般,基本上是紧扣文本的内容进行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
探究题通常这样命题:试题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研究的结果。
一般来说,探究的类型大致有两种,一是探究事物的逻辑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二是探究事物的规律或特征。
这类题大多要求从几段材料中归纳事物的共性或个性,所以探究题一般是语文试卷上比较难的题目。
但是今年广东卷一般论述类现代文阅读的探究题难度也不大。
题目是这样设计的:‚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
几个小时后,他们迷路了。
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
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的原理,对这种想象做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点评:
这道作文题目最重要的是弄清“原点”的内涵,“原点”,词典给出的解释是出发的地方,题目中也举了几个例子。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习惯往前看,急着追寻名利、生活,很少回望过去,忘了最初出发的地方。
本道题旨在引导学生反思过去,属于写人生态度和生活感悟的范畴。
考生在审清题意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采取倒叙的写作手法,写自己经历的某件事,如果回到原点,你会选择怎么做,结果会不会和现在一样,从而抒发自己对“回到原点”的独特感悟。
另外,这道作文题其实跟时空有关,如要有所创新,可以尝试“穿越体”的写作模式。
但一定要慎用“穿越体”,因为要写一篇精彩绝伦的“穿越文”对学生来说难度还是很大,不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