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试题(广东卷)答案详解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广东卷)答案详解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解析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B、对峙/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D、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边塞【标准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字音,这是基础,(A项分别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项zhì/shìjùn/jùn qiǎng/jiàng;C项yì/yìtī/tímǒ/mā;D项pàn/bàn òu/shūsè/s ài)【高考考点】对新课标所要求的注音要求掌握!!【易错提醒】A项和B 项考生容易判错!!【试题解析】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群众普遍不满。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高考考点】成语是基础!【易错提醒】对成语也是不能理解!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标准答案】D【试题解析】A“反而”使用不当;C“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D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2008年广东高考卷语用题(剪纸画)满分样卷

9.下图一幅剪纸画。
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
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
(2008年广东卷)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和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E。
评分标准:内容与画面的意蕴相关,2分;语言鲜明生动,2分:两个修辞方法,2分。
示例l:您用三尺教鞭为我们指点人生道路的迷津,您在五尺讲台为我们展现大干世界的奥秘,您用七彩粉笔为我们描绘知识王国的地图。
示例2:我仰着头,凝视着您山花灿烂的笑靥;我踮起脚,聆听着您山泉叮咚的话语;我捧着书,思索着您醍醐灌顶的讲解。
阅卷场的6分样卷:
1.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放学之后用您给我的零用钱买了一面镜子,希望您像天使一样美丽,像大树一样健康,像小鸟一样快乐。
妈妈,生日快乐!
2.孩子,先别急着走,让妈妈再看看你那双炯亮的大眼睛,让妈妈
再理理你额上凌乱的发丝,让妈妈再整整你身上那套可爱的新衣裳。
从今天开始,你不再是妈妈怀里的娇弱花朵了,你是雏鹰,终要学习飞翔。
3.妈妈,您明亮的眸子深似海,饱含对我的深情;您温暖的双手暖
似火,温暖着我的心窝。
4.老师啊,你是一盏明灯,在黑暗之中为我照路,引领我前进。
现
在我把最真诚的祝福包裹在这礼物中,愿你永远美丽,愿你永远慈爱,愿你永远幸福。
5.孩子,快注视妈妈的眸,那儿是一泓清泉,让受伤的你得到治疗;
孩子,快牵紧妈妈的手,这是最牢固的绳索,紧绑着你我不易断开;
孩子,快靠近妈妈的怀中,这儿是最温暖的海湾,不让风雨淋湿你小小的躯干。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B)参考答案(仅供参考)1.D(A项分别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项zhì/shìjùn/jùn qiǎng/jiàng;C项yì/yìtī/tímǒ/mā;D项pàn/bàn îu/shūsâ/sài)2.D(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群众普遍不满。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3.B(A“反而”使用不当;C“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D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4.B(按总分结构排序。
)5.C(A应为“赈济”;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6.A(A于是、就;趁机。
B跟、同。
介词。
C来、用来。
连词。
D到。
介词。
)7.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8.C(A“厉武将军”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访的官名。
B文中“被皇帝赏识”并非因“蒙冤不会忍气吞声”,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
D把“采纳”误解为“收集粮食等军需品”。
)9.访练兵简卒/ 欲宣力中原/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善于抚纳士众/ 皆为致死/ 闻敦有不臣之心/ 访恒切齿/ 敦虽怀逆谋/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翻译(1)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2)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10.(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Ⅱ)

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一、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眷顾 伺.候(c ì) 怯.生生(qu è) 不揣.冒昧(chu ǎi ) B .糅合 愠.色(y ùn ) 闹别.扭(bi è) 闭目塞.听(s è) C .遴选 舛.误(chu ǎn ) 煞.风景(sh ā) 飞扬跋扈.(h ù) D .做梗 咋.舌(z é) 处.方药(ch ǔ) 唧唧喳.喳(ch ā)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 .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 .“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D .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在不断靠近。
‘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 很深。
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 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 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 .感受 依托 未免 B .感触 依附 未免 C .感触 依托 不免 D .感受 依附 不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 .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体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A、祛qū;B、帧zhēn;D、挟xié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 一组是( D )
A、蹊(qī)跷 切(qiē)磋 殒(yǔn)命 驯(xún)服
B、押解(jiè)
C、粗糙(cāo)
虚妄(wàng) 机械(xiè)
罹(lì )难
剖(pāo)析
阔绰(chuò 斡(wò ) )旋
3.(200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 相同的一项是( C) A.木讷 纳税 呐喊 方枘圆凿 B.蝉联 单于 禅让 蟾宫折桂 C.旌旗 菁华 荆棘 泾渭分明 D.彪悍 飞镖 漂染 虚无缥缈
漂染 piǎo
方枘圆凿 ruì
4.(200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 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A.崛起 茁壮 罢黜 咄咄逼人 B.拾掇 辍学 啜泣 缀字成文 C.委托 萎缩 倭寇 虚与委蛇 D.亵渎 木牍 牛犊 买椟还珠
2.语文复习方法指导
第一、挤出时间,细读大纲和课文; 第二、注意基础知识的复习;
第三、要适当训练做题,找到考试的感觉。
3.语言知识及运用一:语音
(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能力要求:A 级; (2)复习要求: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2500字、次 常用字1000字并标拼音; 高中语文课本中容易读错的字。 (3)课本P124.
解题的技巧——以意辨形
广东省湛江市2008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一)(语文)

广东省湛江市2008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一)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共14页,l一10页为试题部分,1l一14页为答题卡;全卷六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选择题时,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答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填入11至14页的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否则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花卉.财会.污秽.不容置喙.B.游弋.飘逸.肄.业毁誉.参半C.虔.诚掮.客颧.骨黔.驴之技D.狭.隘辖.制狡黠.瑕.不掩瑜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去年,北京大学一批曾接受过社会无偿资助的学生成立了学生义务劳动服务队,队员表示,社会予以他们帮助,他们理应用义务劳动来。
②公民见义勇为,是对政府职责“缺失”的实时、现场“补救”,政府应该责无旁贷地公民见义勇为的付出,包括医疗费、误工损失等。
③这项工作如果做得好,不但不会降低效率,有助于提高效率。
当然,如果采取平均主义的办法,是可能影响效率的。
A.回报赔偿而且B.回报补偿反而C.报答补偿反而D.报答赔偿而且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于丹日前来到拥有“江南第一文庙”之誉的湖南浏阳文庙讲学,成了众矢之的....,受到热力追捧,足有三千余人聆听了于丹的精彩演讲。
B.德国诗人歌德作《浮土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的作品,都不是侥幸偶得之物,而是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
C.人生的海上变幻莫测,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却波浪翻天,我们只有勇敢地披荆斩棘....,才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新航道”!D.真正聪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能正确分析事情的发展状况,他们常用的思维方式或是见微知著,或是管窥蠡测....。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解析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B、对峙/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D、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边塞【标准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字音,这是基础,(A项分别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项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项yì/yì tī/tí mǒ/mā;D项pàn/bàn îu/shū sâ/sài)【高考考点】对新课标所要求的注音要求掌握!!【易错提醒】 A项和B 项考生容易判错!!【试题解析】 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群众普遍不满。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高考考点】成语是基础!【易错提醒】对成语也是不能理解!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标准答案】D【试题解析】A“反而”使用不当;C“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D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2008年18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

2008年18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1全国一、2全国二、3北京、4天津、5上海、6重庆、7山东、8江苏、9辽宁、10宁夏、11安徽、12湖南、13湖北、14浙江、15广东B、16江西、17四川、18福建十一、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说明:本试卷为完整版,附答案及大部分试题的详解。
详解部分,虽然耗费了不少精力,但由于本人学识水平的有限和手头资料的缺乏,仅是一孔之见,定有不少疏漏乃至谬误之处,请使用者斧正。
本人已经连续三年对安徽试卷进行了详解,目的是用于同行切磋。
本人保留对详解部分版权的享有,不得用于营利,转载请注明出处——淮南六中语文组:程道流)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语言知识仍然是4题,语音在多年停考后又回归了,成语、病句还是必考题,第四题考查的应该是属于句式知识。
总体难度不是很大。
1.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清澈./掣.肘殷.红/湮.没瞠.目/螳.臂当车B.箴.言/斟.酌蛊.惑/商贾.船舷./扣人心弦.C.联袂./抉.择整饬./炽.烈辍.学/风姿绰.约D.徘徊./脚踝.戏谑./琐屑.惬.意/锲.而不舍【解析】:答案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校对版)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B、对峙/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D、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边塞1.【解析】D。
A项分别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项zhì/shì jùn/jùn qi ǎng/jiàng;C项yì/yì tī/tí mǒ/mā;D项pàn/bànòu/shū sè/sài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
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
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B.怨声载道C.义无反顾D、怒形于色2.【解析】D(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群众普遍不满。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3.【解析】B(A“反而”使用不当;C“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D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⑤③①④②B、⑤③①②④C、④②③⑤①D、④②③①⑤4.【解析】B。
按总分结构排序。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
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
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
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
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
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
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
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
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
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
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
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
性谦虚,未尝论功伐。
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
②海昏:地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作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收留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前往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愉快5.【解析】C(A应为“赈济”;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因家庐江寻阳焉弘因阵乱突围而出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与贼战,斩首数百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访作长岐枨以距之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又破之,奔于临贺6.【解析】A(A于是、就;趁机。
B跟、同。
介词。
C来、用来。
连词。
D到。
介词。
)7、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3分)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7.【解析】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
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
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8.【解析】C(A“厉武将军”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访的官名。
B文中“被皇帝赏识”并非因“蒙冤不会忍气吞声”,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
D把“采纳”误解为“收集粮食等军需品”。
)9、断句和翻译。
(10分)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4分)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⑵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9.【解析】访练兵简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于抚纳士众 / 皆为致死 / 闻敦有不臣之心 / 访恒切齿 / 敦虽怀逆谋 /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翻译(1)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2)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10.【解析】(1)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在秋天冒着霜雪开放的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2)前一首诗中的木芙蓉开在小池得南边,不必像桃李一样,凭借东风才能开放,即便是在雨后霜前也一样开得鲜艳。
作者颇有以木芙蓉自喻之意。
后一首诗中的木芙蓉冒着微寒,在秋天孤单地开放,虽然艰辛,但它仍向霜神致意,不惧寒冷侵袭,不会象一般花朵那样,动不动就是一副可怜相。
突出了木芙蓉在困境中的坚强。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⑴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吾尝跛而望矣,______。
(《荀子•劝学》)⑵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⑶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11.【解析】(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醉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诗与直觉朱光潜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
这里“见”字最紧要。
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
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
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
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
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
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
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
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
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