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__聚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类型,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知道聚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描述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通过联系实际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通过读图训练,进一步培养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快乐点击1.乡村和城市(1)聚落——我们把人们的集中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2)聚落的分类:①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②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3)不同聚落的景观差异:(4)同类聚落的景观差异:①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有不同的特征:②世界各地的城市聚落也风格迥异。

2.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港口等)。

(2)聚落的分布:①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比较密集。

②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1)聚落发展带来的利与弊①聚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

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②聚落的发展过程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有特色的民居正逐步消失。

(2)聚落的保护①原因:传统的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②措施: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学习目标:
1、知道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

学习过程:
【预习】
一、聚落与环境
1.什么是聚落? 聚落分为哪两大类?
2乡村聚落一般分为哪些类型? 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哪些活动?
3.一般来说先有________聚落后有_______聚落,全世界大约有________的人住在城市.
4. 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中的描述乡村和城市景观差异。

并填写下表
房屋院无农田
6.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7.聚落有哪些形态?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传统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有什么关系?
2.为了发展经济和城市规划,一些传统聚落需要拆迁,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

2021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新人教版

2021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新人教版
3.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和乡村景观没有差别B.城市里有很多池塘;种了很多树
C.乡村里有很多商店、医院、学校、道路纵横交错,车辆很多
D.城市里有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医院、学校、道路纵横交错,车辆很多
4.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是()
A.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B.高山地区C.荒漠地区D.冰原地区
【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图4.16和4.17,自制表格从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乡村与聚落的景观差异。看谁列举得全面。
2.结合P66的图4.5世界人口的分布和P80的图4.19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说说目前世界上的聚落为什么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平原地区,而高山、荒漠地区就较少或没有聚落的分布。
3.仔细观察图4.23、图4.24、图4.25,思考并交流下列问题:
1)1)讨论各图所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达标测评
1.下列有关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B.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C.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居住在城市聚落D.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2.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的工作是()
A.耕作业和畜牧业B.工业和服务业
C.渔业和林业D.副业和建筑业
2.难点: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区别。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教材P78-P81部分的乡村和城市、距离与环境部分。圈点并识记你认为重要的内容,然后合上书,看看自己能做多少。
1.我们把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和统称为聚落。一般来说,现有,后有。
2.乡村聚落有、、渔村、等不同类型,人们分别从事、、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业等工作。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4.3.1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1)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案新人教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聚落的主要类型,判断聚落类型并描述其差异。

2.举例分析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3.举例分析聚落发展变化对文化遗产影响的利与弊,说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聚落与环境1.聚落的分类:聚落分为和。

2.聚落的比较:聚落类型聚落规模生产活动乡村_____ 人们一般从事_____、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_____ 人们主要从事工业、_______等工作3.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①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_________、地形平坦等。

②聚落的分布:一些_______________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密集;在高山、_____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③聚落的形态:一般在平原地区聚集的聚落呈_____状,沿河流、山麓、谷地分布的聚落呈_____状。

④民居与环境: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具有_____、_____特点;东南亚热带地区,乡村聚落中常见_________或_____。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1.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有些聚落从不同角度记录着当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便于后人了解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状况。

2.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__________城,我国山西省的__________古城、云南省的__________古城、安徽省的__________古村落、澳【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你能解释下面两种居民建筑特色形式形成的原因吗?①寒冷地区的居民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

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坡度大。

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__聚落资料拓展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__聚落资料拓展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独特的世界十城世界水城: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处处是水,故称为“世界水城”。

世界雾都:英国伦敦,有时一连数天浓雾不散。

壁画之都:墨西哥城,以画迷人,素有“壁画之都”之称。

万塔之城:缅甸的文化古城蒲甘,古塔林立。

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

花园都市:保加利亚的首都索菲亚,到处是花。

无雨之城:秘鲁的首都利马,一年中降雨量只有37毫米。

表都:瑞士的伯尔尼,盛产各种钟表。

鞋城:捷克斯洛伐克的哥特瓦尔德夫,被称为世界“鞋城”。

蛇城:意大利的哥酋洛,每年举行一次“蛇节”。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自己喂养的蛇放出来,任其满街爬行。

我国民居的主要类型北京四合院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

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

窑洞中国黄河中游一带,是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

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直立性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窑洞。

窑洞又分为土窑、石窑、砖窑等几种。

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

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

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窑洞的建造不断改进,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越来越舒适美观了。

安徽古民居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许多古代的民居。

这些古民居大都用砖木作建筑材料,周围建有高大的围墙。

围墙内的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

比较大的住宅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后种植着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座座小楼,就像一个个艺术的世界。

建筑学家们都称赞那里是“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

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__聚落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__聚落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5.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聚落文化的是(C)
A.有人在古建筑物上刻写“xxx到此一游”
B.为了招揽游客,在旅游风景区大兴土木,建设大面积的宾馆和饭店
C.敦煌博物馆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人数
D.某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建经济开发区,拆掉了古建筑群
厚墙,小窗
降水少,节约建筑材料,防止外面热量进入
D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在黄土坡上挖掘而成
黄土直立性好,就地取材造价低,冬暖夏凉
【精讲点拨】各地的景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风格迥异,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聚落的概念、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异、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其中聚落的建筑形态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D.乡村聚落的出现要比城市聚落晚一些
3.下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D)
A.aB.bC.cD.d
4.关于聚落的发展变化,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
B.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群和遗址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D.遗址没有实用价值,应拆旧盖新
读图,回答乡村和城市有哪些差异,并完成下表。
【教师总结】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很大,城市聚落一般也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聚落
规模
建筑物
道路
生产方式
乡村


稀疏
农业
城市


稠密
工业、服务业
2.影响聚落分布的条件
在下图的横线上填写适合聚落分布的条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学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学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说出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2.通过模拟圈地运动,理解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通过不同聚落房屋建筑设计活动,能举例说出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4.培养学生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

学习过程
一、小组活动:勇闯亚欧非
如果你是一位原始部落的勇士,肩负着为部落寻找最有利栖息地的责任,面对广阔的大地,你将作何选择?
规则:1.设计自己部落的图腾,并将它作为图例绘制在所选地区。

2.每组派一位代表在选定的位置插上自己部落的图腾,先到先得。

3.代表要阐述理由,并且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

总结: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等。

二、动手一试:依据图片所示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符合环境的民居,并解释原由。

三、我看聚落:谈谈你了解的或者你参观过的传统聚落,发表你对聚落发展与保护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小组活动:
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水源、地形、土壤、交通、资源等。

二、动手一试:设计合理即可
三、我看聚落:略。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
4、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
、云南省的丽江古城、、澳门历史城区等。
【模块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探究学生提出的疑惑问题(交流展示,你不理解的地方)
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乡村和城市的不同之处。
比较项目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环境状 况
发展程度
建筑物与道路密度
人口数量的多少与人口密度
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建筑特点
因纽特人的冰屋
黄土高原的窑洞
傣族的竹楼(热带雨林地区的高架屋)
新疆的平顶屋
西亚的乡村
【模块三】【当堂检测】
1、我们把人们的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 。
2、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
(填稀疏或密集);在、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连线: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聚落发展的原因:随着的增长和的发展,聚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2、传统聚落的作用: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等信息,应加以保护。
3、为了更好地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与
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材料四深圳原来是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因紧邻香港和国家的政策扶持得以迅速发展为中国的窗口城市。
材料一说明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材料二说明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材料三说明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材料四说明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四、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 然环境对聚落影响较大,聚落特点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
不同地区的特色 建筑
意大利四合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分析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习内容】
课本第81页到第86页和听101《城市与乡村聚落的差异》微课。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即聚落的分类。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分析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等工作
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林业等工作
2.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
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
3.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
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
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
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4.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
A.江苏省B.四川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D.云南省
5.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
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
B.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
C.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
【课堂探究】
1. 聚落分为哪两种类型?它们的特征有哪些不同?
2. 为什么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3. 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过程
4. 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有不同的景观特征,三张照片所示的村落哪个分布于亚洲?哪个分布于非洲?哪个分布于欧洲?
5. 如果你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带领人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甲、乙、丙三地你会选择哪里?请说明理由。

聚落与环境
1.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