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二元结构的重要关键在于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合集下载

我国走出城乡二元结构战略研究(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及城镇化有关问题研究——我国二元经济社会

我国走出城乡二元结构战略研究(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及城镇化有关问题研究——我国二元经济社会


维普资讯
_
锈所硒宪季考 20 0 6年第 6 a 总第 22 9a ( 09期)
必造 成产品 大 量过 剩 、 本 上 升 、 源浪 费 , 广 成 资 而 大农 村则得不 到产 业 、 品和 品牌转 移 , 其是 急 产 尤 需 的劳动密集 型产业 和产 品转移 。 4 .我 国城 乡 经 济 发 展 的产 业 结 构 、 动 力 劳 和资源 结构 分布 不合 理 , 中西 部农 村 出现 大 量 空 壳村 , 经济 发 展 不 可 持 续 。有 资 料 研 究 表 明 , 近 十几年 来 , 由于 东 部 地 区加 快 了企 业 的 产 品 升 级、 产业 调 整 、 权改 革 , 产 加快 了发展 速 度 。而 中 西部地 区的乡镇 企业 大 多 陷入 困境 , 结果 导 致 其 了中西部 地 区 “ 展 陷 落 ”的状 态 , 部 与 中 西 发 东 部地 区 的发展差 距越 拉越 大 。从 产业 角 度看 , 近
和超高双塔等地标建筑 为重点 , 形成新城 市中轴
线 :另一座 白云新城 规划 也已 出炉 。此项 目拟 在对 白云机场 旧址进行 改造 的基础上 , 建设成广
州市城 市副 中心 天津市将 以 目前 的塘 沽中心
本文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炭 研兜套组成 的“ 拽匡走出城 乡二元结构 战喀研 究课

县 本处于同 基 等发展 水平, 0 年, 但2 1 环京津贫 0 困 4 农民 均 收 、 均GP 均 带2县的 人 纯 入 人 D、 地 县 方 政收入, 分别为京 财 仅 津远郊区县的1 、 4 / 1 3/ 和1 0 在 京和 津 / 。 北 天 周围, 绕着3 8 1 环 7 个贫困 9 村、 个贫困 2 .万贫困 。 3 2 县,2 76 人口 这种悬 殊的 差 距和2世纪初 1 期拉美 地区的 况很相似。中 情 国 家 计 国 统 局资料 显示,0年 24 北京市 0 人均GP D j4 0 元,京 收 达 等发 家  ̄ 3 美 北 市民 入已 到中 达国 0 和 区 平 在2 3 前 绝 多 拉 家 地 水 。 0 年 后,大 数 美国 0 的 均 入 达到3 0 元以 个别国 甚 人 收 也已 0 美 上, 0 家

解决农民工问题:当前我国战略全局的关键

解决农民工问题:当前我国战略全局的关键
贾俊 民 , 炜 中 赵
( 河北 农 业 大 学 , 河北 保 定 0 10 ) 70 1
摘 要 : 过对 当前我 国发展 全局 的分析认 为 , 通 解决农 民工问题是保 持我 国经 济快速健 康发展 的
主动 力 , 是深化 改革 的最佳切 入 点 , 是保持 社会 和谐 稳 定的 最重 要 支点 , 因而 , 成为 连接 改 革 、 发展 和 稳定全局 的战略 的关节点 , 目前和今后 相 当长 时 间内我 国战 略全局 的 关键 。 是
有决 定性 意义 。l 过去 十几 年 里 , 民工 以其 特 殊 入总水平的提高。再次 , _在 j 农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现代 的功能 和辛 勤汗水 , 已经 为创造 我 国经济长 期 、 稳定 、 农业 , 增加农 民 收入 的必要 条 件 。 因为 , 土地 资 源少
快 速发展 的奇迹做 出 了巨大 贡献 。今 后 , 挣 陕速 而农村 劳 动力多 , 要保 是制约 我 国现代农业 建设 和农 民增
健 康发展 的势头 , 必须解 决好农 民工 问题 , 否则 , 种 收的根 本 原 因。据 国家 统 计 局 农 调 总 队调 查 显 示 , 这 良好 势头将 难 以为继 。这可 以从农 民工 在 目前 和 未 2 0 0 4年 , 国农 村劳 动力约 4 8亿 人 , 农林 牧 渔业 我 . 而 来“ 三农 ” 问题 的缓 解与解 决 、 三产 业发展 以及城 市 实际需要 的劳动力 只有 17亿 人 , 二 . 剩余 劳动 力 为 3 1 .
关键词 : 民工 ; 农 发展 ; 革 ; 改 稳定
中 图分 类 号 : 7 5 G 2 文 献 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18 (0 8 0 —0 80 10 —9 12 0 )30 8 5

《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一、引言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农民工群体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其市民化进程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二元经济转型的视角出发,探讨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问题及策略。

二、二元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现状1. 农民工市民化的定义与特点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最终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

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等特点。

2.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当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如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三、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1. 户籍制度限制户籍制度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之一。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难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和权益。

2. 就业与收入问题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且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

这导致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3. 社会融入问题由于文化差异、心理障碍等因素,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

这表现在社会关系网络、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四、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策略与建议1. 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城市居住权和市民待遇。

2. 提高就业质量与收入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就业扶持力度,提高其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权益。

3. 促进社会融入加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

通过举办各类社会活动、文化节等,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

五、结论农民工市民化是二元经济转型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以及促进社会融入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这不仅可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还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之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答案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之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答案

1、【单选题】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需求结构不合理问题。

AA. 正确B. 错误2、【单选题】2012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B)。

A. 0.3B. 0.346C. 0.4D. 0.453、【单选题】2012年世界居民平均消费率约为(B )。

A. 0.5B. 0.604C. 0.7D. 0.81、【单选题】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

BA. 正确B. 错误2、【单选题】2014年中国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是(B )。

A. 0.45B. 0.481C. 0.5D. 0.531、【单选题】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排序,中国在人的创新相关的“技术储备度”方面排名为第(A)位。

A. 83B. 50C. 80D. 1002、【单选题】中国过去30年经济发展主要靠拼劳动力、拼资源、拼环境,如今这条路走不通了。

AA. 正确B. 错误1、【单选题】常修泽教授认为,美国人透支了环境资源、人力资源。

BA. 正确B. 错误2、【单选题】常修泽教授认为,中国人透支了家庭资产。

BA. 正确B. 错误3、【单选题】常修泽教授认为,美国人透支的是家庭资产,中国人透支的是国民资源——从人力资源到自然资源到环境资源。

AA. 正确B. 错误1、【单选题】“毛城镇化率”和“实城镇化率”并无本质差异。

BA. 正确B. 错误2、【单选题】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D )。

A. 0.4B. 0.45C. 0.5D. 0.551、【单选题】从反映区域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来看,(C)地区处于绝对优势。

A. 东北B. 西部C. 东部D. 中部2、【多选题】反映区域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包括(ABCD)等。

A. 地区生产总值B. 固定资产投资C. 对外贸易D. 地方财政收入3、【单选题】从反映区域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看,东北地区发展中存在较多问题。

AA. 正确B. 错误1、【单选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4.28•【字号】新政发[2006]37号•【施行日期】2006.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民工工作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06〕37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重大意义(一)农民工问题事关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

农民外出务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同时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具有重大意义。

(二)维护农民工权益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从现实情况看,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2024年学习《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学习《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学习《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范本(理论热点面对面(____)(16)连载十六:“民工潮”与“民工荒”的背后—如何正确看待农民工问题专题:理论热点面对面(____)____宣传部理论局编(____):《理论热点面对面(____)》,____:学习____、人民____,200。

自____世纪____年代后期以来,每年春节前后,在中国大地都有一股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浪潮,给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造成巨大的压力,形成极为繁忙的周期性“春运”。

而构成这一潮涌的主体部分,是返乡和回城的农民工。

这一景象被称为“民工潮”。

可当人们司空见惯了十几年的“潮”起“潮”落之后,近年来又出现了“民工荒”现象:____年、____年春节之后,“缺工”成为沿海地区一些企业面对的现实问题。

“民工潮”中又出现了“民工荒”,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民工的深层次问题。

当前农民工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

____全会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大量外资企业陆续兴办,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非农就业机会,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农民进城务工。

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____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____亿左右。

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市场导向、____、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闯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

事实说明,农民工是一支不可缺少的新型劳动大军。

但另一方面,农民工数量巨大,无论是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生活条件而言,还是从政府及社会的引导、管理、服务而言,都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试析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负面影响与政策反思

试析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负面影响与政策反思

试析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负面影响与政策反思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而城乡二元结构正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成因,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改革思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文章拟从对建国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影响的分析中,探寻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主要途径,提出深化改革,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劳动力流动;城乡统筹;转型发展“二元制度”是发展经济学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劳动力流动隔绝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但是时至今日,在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阻碍。

因此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我国农业发展相对于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来讲,严重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和989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2:1,这已经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农民工问题——从城乡二元结构看农民工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农民工问题——从城乡二元结构看农民工问题
受 到 良好教 育 的市 民与大 量文 盲 半文 盲 的农 民并存 ;奔 驰 “皇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冠 ’ 毛驴 拉 板车 并 驾齐 驱 。 在这 种 权利 的显 著差 别 和 利益 的 与 ”
巨大落差中,跳农门” “ 就成 为中国农 民梦寐以求 的人生理想 。
长 期生 活 在二 元 社会 结 构 中 的中 国人 , 若 看 到法 国思 想家 皮 倘 埃尔 ・ 勒鲁 10多年 前 写下 的下述 有 关平 等 方 面 的话 语 , 不 6 定
对 农 民不 平 等 的 观念 和 体 制 已经 渗 透 到政 治经 济 社 会 生 活 的 各 个方 面 。笔 者 比较 赞 同张英 洪 的观 点“ 国农 们 问题 的实 质 中
特 有 的 一个 社 会 现象 。“ 民工 ” 如 概念 本 身 一样 , 映的 是 农 就 反

个 极 为矛 盾 的 社会 现 象 。 一方 面 , 们 的户 口在农 村 , 其 他 但
工 作 场所 、 生活 地 域等 却 大 多 在城 里 。另一 方 面 , 他们 大 部 分 的生产 劳动 和 社会 生 活 都 是在 城 市 中进 行 , 们服 务 的对 象 是 他
工 厂 和城 市 , 们 已经成 为城 市社 会 不 可缺 少 的一 部 分 ; 是 , 他 但 在 城 市 生 活 中 , 们 却难 以被 接 纳甚 至 是 排 斥 的对象 , 仅 自 他 不
会 感到 陌 生 : 一 部 分人 享 有权 利 , “ 另一 部 分 人却 没 有 权利 , 这 “ 民工 ” 农 是特 殊 的历 史 时期 产 生 的一 个新 概 念 , 是 中 国 也
是 一种 特权 制 度 , 这样 就 确 立 了人 的 两种 截 然 不 同 的种类 和 状 况 , 由此会 派 生 出一 系 列 别 的种 类 和状 况 , 必 然形 成 城 邦 并 它 内 外人 们之 间的 等级 和 差 异 , 邦 外 的人 丧 失 一 切权 利 , 邦 城 城 内 的人 却享 有 一 切权 利 。0 ” 当代 中 国农 民生 活在 不 平等 的制 度环 境 中 已达半 个 世 纪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 打破资金稀缺 困局 , 获得奇迹般 的发展 , 而且 找到 了凝 固多 年的城 乡二元 结构体制 的突破
口, 闯出一条通过劳动力流动转移 、 以工业 化 、 城镇化带动“ 三农 ” 问题解决和城乡融合发展 的新路子 。 进入新世纪 , 党和 国家尊重农 民的创造 和选择 , 顺应市场经济和工业化 、 城镇化 发展 的趋势 , 对农 民工 的政策 做 了重大调整 , 修改 、 清理对农 民进城就业 带有歧视性 的政策 , 加强农 民工权益保 护 、 就业 培训和服务 。一个 以人 为本 、 公平对待 、 协商式管理的农 民工政策范式正在形成 。
业人员 总量 的 4 % 。农民工闯出了一条符合 中国国情的农 村劳动力转移道路 。 0 农 民工 由农村富余 劳动力寻求就业增收和适应工业 化发展 的需求而生 。农 民工冲破 了限制他们转移 就业 的 城乡二元体制 , 构造 了城乡连 通的企业 和劳 动者双 向选 择 的劳动 力市场 , 他们 向城镇非农产业 的转移 , 为改变 成


农 民工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巨大动力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 的重大成果 。改革开放 3 0年来 , 乡镇 企业异军 突起 , 以不发 达地 区为主的农村富余 劳动力跨 区域流动 , 进城就业 , 铸造 了推进工业 化 、 城镇化发展 的新 型劳动大军 。我 国农 民工 的流动 , 2 在 0世纪 8 0年代初期到 8 0年代末期 的第一阶段 , 乡镇企 业是主要的转移就业 渠道 , 出就业 农 民工从 最初 的 2 0万人左 外 0 右发展到 3 0 00万人 。2 世 纪 9 0 0年代初期到 2 世纪初期为第二 阶段 , l 外出就业农 民工从 6 0 00万人左右发展到 1 亿多人 , 进城就业 的增长超过 了就地转移 。2 世 纪初期到 目前 为第 三阶段 ,0 6年外 出就业农 民工达到 13 1 20 .2亿 人, 加上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 90 60多万农村劳动力 , 全国农民工数量达到 2 3亿人左右 , . 已超 过农 村劳动力从
文献标识 码 : A
党的十七届三 中全会集 中研究农村改革发展 , 一个鲜 明的特点 , 是把解决 “ 三农 ” 问题 同破 除城乡二元结 构 、 构建城乡经 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联系在一起 , 对统筹城乡就业 、 解决好农 民工 问题 给予高度重视 。全会通过
的《 中共中央关 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 简称《 ( 决定》 指出 , 的形势下 ,推进农村改 ) 在新 “
城乡二元结构 、 推动经济社会 变革 的巨大力量 。农 民工一 头连着农 村和不发达地 区 , 一头连着 城市和发 达地 区,
带动城 乡之 间劳动力资源和生产力 布局优化配置 , 创造性地 以市 场机制把解决“ 三农” 问题 和工业化 、 城镇 化 、 现 代化有机地联 系在一起 。既解决 了两亿 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 , 成为农 民增收 的新 的重要 渠道 , 又使工业
( ) 民工 劳 动权 益 保 护 制 度 不 健 全 一 农
农 民工工资水平普遍偏低 。外 出农 民工的实际工资收入 ,0世纪 9 2 0年代基本上没有增 长 ,04~ 07年年 20 20 均增长 7 %左右 , 增幅 比同期城镇 职工实 际工资年增长率低 3~ 4个百分点 , 两者 的工资差距继续加大 。农 民工群 体工资偏低 , 是造成初 次分配 中劳动收入偏低的一个 主要 原因 , 导致农 民工在城市 压低消费水平 , 也影响其 在城 镇安居 , 谈不上购置耐用消费品 , 对整个经济 内需扩大造成不利影 响。
二、 当前农民工面临 的突 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
目前 , 农民工工作 已取得显著成效 , 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和突 出问题。农 民工的合法经济权益 、 权 、 居住 受
教 育权 、 社会保险权 和参 与社会管理 的权利在制度上还没 有得到切 实保 障 。有些关 于农 民工 的政策和管理制 度 还没有摆脱城乡分割二元体制 的影 响 , 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
神 , 照科 学发展观 的要 求, 按 椎进改革 , 强农 民工权 益保 护, 加 促进农 民工 市民化。 [ 关键词 ] 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 :3 1 1 2 7 二 元结构 权益 改革 文章编号 :0 0— 66 20 ) 1 0 3 0 10 7 3 (0 9 0 — 0 9— 6
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 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 , 特别是城 乡二元结构造成 的深层次矛盾突出 。 针对 由城乡二 ” 元结构 、 体制带来的农 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突出问题 , 决定》 调促进 生产要素在 城乡之 间 自由流动 , 《 强 加 强农 民工权益保护 , 逐步实现农 民工 与城镇居 民享有 同等待遇 ,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 和居住 的农 民有序转 变为城镇 居民。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政策 定向 , 是指导今后一个 时期走 出二元结构 、 解决好农 民工问题 的纲领性文件。
走 出二 元 结 构 的 重 要 关 键 在 于 解 决 好 农 民工 问题
崔传 义
[ 内容提要 ] 农 民工是我 国改革开放的重 大成果 , 们向城镇非农 产业转移 , 他 成为 改变城 乡二 元结构 、 推动 经济社 会 变
革的 巨大力量 。当前农 民工 工作还存在一 些薄弱 环节 、 体制 矛盾 和 突 出问题 , 要贯彻 党 的十七 大和十 七届 三 中全会 决定精
收稿 日期 :0 8—1 20 2—1 6
作者简介 : 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农村部研究员 , 中国农 村劳动力开发研究会副会长 , 中国社会发展促进会副秘 书长, 北京 , 0 1 。 1 0 0 0
经济 与管 ̄
(o9年第 1 ) { R sac nE o o is n ngm n 2o 期 eerho cnm c dMaae et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