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合集下载

马克思矛盾原理

马克思矛盾原理

马克思矛盾原理
矛盾观(全面的观点):
(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①原理内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对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②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①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②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要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①原理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事物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②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①原理内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转化.②方法论: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也就是遵循从特殊——普遍,再由普遍——特殊的认知秩序.
(5)主次矛盾关系原理.①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
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方法论: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①原理: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②方法论: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不能忽视支流.。

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依存并会依据一定条件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明眼人 的优势在看得见,盲人的劣势在看不见,在通常情况下, 这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在一定条件下。优势与劣势会向 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这里的条件就是暗室,按时使明 眼人的优势丧失殆尽,成了睁眼瞎,在暗室里工作有如 被蒙上了双眼,性情浮躁,不知所措,工作效率低下。 而盲人由于平时就看不见,已习惯在黑暗环境里生活, 让盲人来做暗室的工作,稍加培训就能上岗,而且干得 活要比正常人精细地多。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区别
比较内容 主要矛盾 1. 前 提 不 在复杂事物 同 中 2. 对 立 面 一个主要矛 不同 盾与多个次 要矛盾 3. 决定作 决定事物的 用不同 发展 4. 方法论 抓重点、关 不同 键、中心 矛盾主要方面 在一个矛盾中 一个主要方面与 另一个次要方面 决定事物的性质 分清主流与支流
练习 以下备选项中属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的具体运用的有: A学会“弹纲琴” C走“群众路线” B“杀一儆百” D“解剖麻雀”
BCD
矛盾分析方法之三: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哲学依据: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2、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对立统一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
练习 1、一些大型电力企业的废渣越来越多,有的已形成灾 害。但科学家研究认为经科学加工处理可以使这些废渣 变成建筑材料。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 A.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B.矛盾双方具有统一性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指出:“对党的作风状况要有清醒的全面的估计,看不到 主流,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丧失警惕,不 下大力气加紧解决,是危险的。” 请运用有关的唯物辩证法知识简要说明上述论断。

哲学矛盾观知识点整理

哲学矛盾观知识点整理

哲学矛盾观知识点整理
哲学矛盾观是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事物的本质、发展和变化等方面。

在哲学中,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以下是对哲学矛盾观的一些知识点整理:
矛盾的概念: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这种关系表现为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

矛盾的性质: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客观性指矛盾是事物内部存在的客观关系,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特殊性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矛盾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产生,是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同时,矛盾也是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重要工具。

矛盾的解决方法:解决矛盾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包括分析矛盾、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寻找矛盾的解决办法等。

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总之,哲学矛盾观是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深入理解矛盾的概念、性质、作用和解决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改造事物,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矛盾的客观普遍性

矛盾的客观普遍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 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二者互相联 结,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的辩证统一。 第一,普遍性不能离开特殊性而存在, 第一,普遍性不能离开特殊性而存在,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第二,特殊性也不能离开普遍性而存在, 第二,特殊性也不能离开普遍性而存在, 特殊性又总是和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的。 特殊性又总是和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的。
矛盾客观普遍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矛盾客观普遍性原理给我们认识问题和解 决问题指出了一个总的确的方向。 决问题指出了一个总的正确的方向。正因 为矛盾是客观普遍的,所以, 为矛盾是客观普遍的,所以,我们在任何 情况下, 情况下,都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 敢于承认矛盾 揭露矛盾,善于解决 承认矛盾, 题,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解决 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矛盾, 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矛盾,掩盖 矛盾. 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的现实意义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坚持 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 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 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 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 抓”。
第三,在事物发展的一个完整的大过程中, 第三,在事物发展的一个完整的大过程中, 往往又区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不同的发展阶段, 往往又区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 中的矛盾也有其特殊性。 中的矛盾也有其特殊性。 例如, 例如,在新中国建立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 过程中,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过程中,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改 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几个阶段 中的矛盾,就有很大的不同。 中的矛盾,就有很大的不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又产生,在新旧矛 盾之间绝没有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
(2)矛盾的客观性
——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 转移。(不管人们认识未认识、喜欢不喜欢、承认不承
认、接受不接受,矛盾都客观存在着,它不会因为人们
任意夸大或缩小而改变,也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回避
它而消失)
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 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着烟嘴
带领我们富起来 带领我们站起来 带领我们强起来
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学校中存在着教与学、教师之间、学 生之间、一线教师与后勤服务人员等诸 多矛盾。
矛盾双方 不同特点 花言巧语、、软磨硬缠,目的是以较高的价格尽 快地把商品卖出去 半信半疑、货比三家,目的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回 称心如意的商品
寓 于
苹 果
水果
寓于
水蜜桃 菠萝
个性 离不开 共性
共性:含果酸,糖类,多汁。。。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 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问题:普遍性和特殊性为什么在不同
场合可以变化?举例说明。
可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没有不 可逾越的鸿沟,随着场合的变化, 普遍性和特殊性也是可以变化的。
娴雅端方的宝钗
的 特 殊 性同 区是 别贵 开族 来小 。姐 , 可 凭 借 各 自
多愁善感的黛玉
温柔顺从的袭人
桀敖不训的晴雯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 扶风。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 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 青龙偃月刀。

辩证法原理知识点

辩证法原理知识点

辩证法原理知识点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客观世界的普遍存在形式。

在任何事物和现象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的不同方面,这些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形成了事物的各种性质和运动。

2.矛盾的特殊性: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或现象都有其特殊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为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特殊关系和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

3.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中存在着主要的矛盾方面和次要的矛盾方面。

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次要矛盾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受主要矛盾方面的制约和影响。

5.矛盾的转化:矛盾的转化是矛盾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事物内部的矛盾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方面受到次要矛盾方面的制约,产生新的矛盾,从而推动事物的进一步发展。

辩证法原理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的思维活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自然科学中,辩证法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解决自然界中的矛盾,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社会科学中,辩证法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辩证法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处理思维中的矛盾,提高思维能力。

辩证法原理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握事物运动的趋势和方向。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解决事物内部的矛盾来推动事物的发展,并可以通过转化矛盾来改造和创造事物。

总之,辩证法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通过深入研究辩证法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科学的指导。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及方法论是什么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及方法论是什么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及方法论是什么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7-10-27 21:59提问者:xuguoqing369 - 一级最佳答案(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学习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于我们科学地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这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其次,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第四框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 含义: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是指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指同类事物中各个事物所具有的,在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规律方面的不同特点。

2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不是各不相干的,而是不可分割的。

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⑵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3 正确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须注意:⑴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事物的共同性质和特殊性质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⑵不能认为“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也不能认为“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则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的特殊方面,只是概括了、抽象出它们的共同本质。

矛盾的七个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矛盾的七个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七个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6、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7、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A、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B、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反对】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反对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关键词】“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成就……困难……;机遇…挑战;相反相成”【该原理经常应用于】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A和B的关系------(通常是一对反义词,二者之间存在冲突,顾此失彼)【答题模式】(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2)一方面, A与B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分析……另一方面, A与B也具有统一性……分析……(3)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既要……又要……(或把……和……有机结合或兼顾……)2、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性
共性: 共性 : 都是四边形
个性
个性: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对边平 个性: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个性
行 长方形:有一个角为 度的平行 长方形:有一个角为90度的平行 四边形 正方形: 正方形:邻边相等的矩形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 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 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
A.否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与区别 A.否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与区别 B.肯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与区别 B.肯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与区别 C.否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C.否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D.肯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D.肯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地位
1、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是马克思主义普遍性原理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3、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 据。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什么是矛盾 1、矛盾的同一性 (2)矛盾的同一性 (3)矛盾的斗争性 和斗争性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A、时时有矛盾(纵向) 时时有矛盾(纵向) ①含义 B、事事有矛盾(横向) 事事有矛盾(横向) (1)矛盾的普遍性 ②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普遍性是坚持唯物 ③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 辩证法的前提 辩证法的前提 含义: (2)矛盾的特殊性 ①含义: 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②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 个性、一般与个别) 个性、一般与个别)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是特殊性; 例:人,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是特殊性;相对于每 一个具体的人来说,是普遍性。 一个具体的人来说,是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 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 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 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 ①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 的认识秩序。 的认识秩序。 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②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 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解剖麻雀” 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 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扁鹊见蔡桓公
蔡桓公“讳疾忌医”,结果病入膏肓。这个 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当遇到问题和矛盾的时候,我们不能回避, 矛盾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不存在,如果我们一 味地回避问题和矛盾,而不想方设法解决矛盾, 问题则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最后到了不 可收拾的地步。
问题情境:
情境一:《水浒》这部小说我们大家都比较 熟悉,尤其是对梁山一百零八将更是了如指掌, 现在就请同学们判断以下描写的分别是谁。
C
5、“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 冬岭秀寒松”所包含的这里有: 冬岭秀寒松”所包含的这里有:
B
①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②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原理 ③事物是运动的观点 ④事物是发展的观点 A.①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6、医生叫病人吃水果,但该病人拒绝吃沙 、医生叫病人吃水果, 苹果。因为他认为这些不是水果。 梨、苹果。因为他认为这些不是水果。从哲 学上看, 学上看,该病人的错误在于
1、为什么“他们的理 想只能是一种空想” ? 2、我们应如何对待现 实生活存在的矛盾?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1.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原理: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 )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每一事物中都存在矛盾,你能
举出实例吗?或者你能举出不存在矛盾的事物吗? 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矛盾?
从中国古代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 从中国古代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陶渊明 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国莫尔的“乌托邦” 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国莫尔的“乌托邦”, 他们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 没有任何矛盾的 他们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 想世界” 然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 想世界”。然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 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种空想。 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种空想。
他“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出身于枪棒教 师家庭,是武艺高强、仗义疏财的一条好汉。号 称“豹子头”的他统率东京八十万禁军。他本身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却因官逼而终于走上梁山 成为造反骁将。
豹 子 头 林 冲
他号称二郎,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他武艺高强、秉性刚烈、食量如牛、勇猛过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景阳冈上,赤手空 拳打死猛虎,使他做了阳谷县里的都头。
8、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数的关系 4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 统一的关系
C 2多数与少
5对立与
3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6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A、1235 、 C、356 、
B、246 、 D、2345 、
再 见
B

4、前些年国家用提高存款利率等办法对付通 货膨胀,近几年则用扩大投资、 货膨胀,近几年则用扩大投资、降低利率等政 策解决通货紧缩,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 策解决通货紧缩,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 健康发展。 速、健康发展。上述做法体现的哲理是 ( )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B.矛盾双方的依存是有条件的 B.矛盾双方的依存是有条件的 C.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 C.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 特点 D.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审核:王伟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
庄稼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是一对矛盾,这 一矛盾贯穿庄稼生长过程的始终。 工厂的生产与消费,也是一对矛盾。生产决 定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要工厂存在,生 产和消费的矛盾就不会停止。 生命体的同化和异化是一对矛盾,只要生命 体存在,这一矛盾就不会消失。
六国时,赵人公孙龙善辩。据说, 六国时,赵人公孙龙善辩。据说,他有一次骑马 过关,关吏说: 马不准过。 公孙龙回答说: 过关,关吏说:“马不准过。”公孙龙回答说:“我 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 说着就连马一起过去了。 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说着就连马一起过去了。
想一 想 公孙龙的论断 有无合理性? 从哲学角度看 它错在什么地 方?
情境二: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歌曲生动地概括了以毛泽东、
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带领 中国人民经历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同学 们想想,是哪三个阶段呢?
走进新时代 改革开放富起来
当家作主站起来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同时代存在不同的矛盾。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不同时代存在不同的矛盾。 中国不同时代存在不同的矛盾
武 松
他一团仇恨和反抗的烈火,是一股扫荡恶势 力的“黑旋风”,他要用他那板斧“杀尽天下不 平人,砍尽天下不平事”。直到后来他吃毒酒死 后,宋徽宗还梦见他“抡起斧头,向自己砍来, 吓出一身冷汗”。
李 逵
问题探究:
同学们为什么能根据上述描述准确地说出 被描写的人物呢? 是因为《水浒》在描写不同人物时抓住了人物 的外貌、个性、语言、行为等特征,因而把人物刻 画得栩栩如生。不同的个性描写刻画不同的人,不 同的人又有不同的个性。 这正好说明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即矛盾特殊性的第一个方面的表现。 即矛盾特殊性的第一个方面的表现。
情境三:买卖双方的特点比较 卖方: 卖方:花言巧语、王婆卖瓜、软磨硬缠、迫
不及待,目的是以较高的价格尽快地把商品卖 出去。
买方: 买方:半信半疑、货比三家、挑三拣四、不
慌不忙,目的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回称心如意的 商品。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上面材料反映了矛盾特殊性的
什么表现? 这说明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 这说明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 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
2.矛盾的特殊性 2.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 )原理(含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 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特殊性的三种情形: )特殊性的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事物)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事物)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 区别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盾(区别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 殊性。 殊性。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 矛盾的特殊性, 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下列说法中, 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下列说法中,符合材 料内容的是( 料内容的是( )
A
A.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A.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B.精神不是万能的, B.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精神不是万能的 C.无风不起浪, C.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 无风不起浪 D.虚心使人进步,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使人进步
2、下列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的成语 或俗语有( 或俗语有( )
A
①因地制宜 ③抽薪止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