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李白《侠客行》

合集下载

侠客行李白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侠客行李白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侠客行李白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李白是唐朝的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的风格和广阔的想象力而闻名于世。

其中《侠客行》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该诗以宏大的气势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李白高远的诗歌境界。

本文将为您带来《侠客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侠客行》原文: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閤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译文及赏析: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赵客,缠绕着皮肤的缨络,吴钩上覆盖着明亮的霜雪。

这里的“赵客”指的是身份尊贵的客人,缨指的是其头上所佩戴的饰物。

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示了侠客的威猛和高贵。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银鞍映照着雪白的马匹,飒沓间犹如流星般闪耀。

银鞍照白马,表达了骑士的豪迈和王者之气。

而流星的形象则暗喻了侠客行走的迅捷和无影无踪。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步行十步就能杀一人,行走千里却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这句诗描述了侠客的高超武功和神秘身影。

他能够以惊人的速度行走千里,并且能在转瞬之间击杀敌人,不留一丝痕迹。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完成了使命后,轻轻拂去衣袖离去,将身份和名声深深隐藏。

侠客行走江湖,乃是为了正义,完成了使命后,便会毫不留恋地离去,将自己的身份和声名融入茫茫人海。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闲暇时光,来到信陵饮酒,剑横于膝前。

侠客行走江湖,为国家百姓除害,但也有自己的闲暇时光,可以放松心情,品味人生。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品尝着炙热的朱亥肉,举杯劝慰君王。

这句诗表达了侠客的豪迈以及奉献精神。

他不仅有与死神搏斗的侠客风度,也有尽忠报国的君子之风。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喝下三杯酒后,便郑重地答应了请求,五岳山也变得微不足道。

这句诗展现了侠客的豪情壮志和无畏精神。

李白《侠客行》译文及赏析

李白《侠客行》译文及赏析

李白《侠客行》译文及赏析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

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这任侠意识为尚的背景之下创作的。

侠客行唐代:李白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译文及注释译文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

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

十步之内,稳杀一人,千里关隘,不可留行。

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点声,深藏身名。

有时空闲,步过信陵郡,来点酒饮,脱剑横在膝前。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三杯下肚,一诺千金,义气重于五岳。

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气吞虹霓。

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

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声名煊赫大梁城。

身为侠客纵死侠骨也留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能学杨雄那个儒生,终身在书閤上,头发白了,还在书写《太玄经》。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乐府三一首中的一首。

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

”缦,没有花纹。

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

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

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吴钩,宝刀名。

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

这两句原自《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里是说侠客剑术高强,而且勇敢。

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李白侠客行原文解析

李白侠客行原文解析

李白侠客行原文解析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闻名于世。

其中,他的《侠客行》一诗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侠客的生涯和他们的英勇事迹。

本文将对李白的《侠客行》进行解析,探究其中的意义和艺术特色。

《侠客行》开头写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这两句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了主人公赵客的形象。

在这里,李白巧妙地使用了富含视觉和触觉元素的词语,如“缦胡缨”、“吴钩霜雪”,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种描写手法,李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读者更能够体验到侠客的英勇与豪情。

诗中接下来的几句“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更进一步展现了侠客的英勇和矫健。

李白通过短短几句,生动地展示了侠客行动的速度和威力。

这种形象化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侠客的无敌与威武,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在接下来的几节中,李白写道:“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这两句诗表达了侠客选择放弃尘世荣华富贵,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红颜、轩冕以及白首、松云的对比描写,李白以极简的语言,传达了侠客坚守初心、不拘世俗的精神追求。

这种抒发个人情感的描写,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们的心灵,激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最后一节,李白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两句诗表达了侠客追求英勇事业的决心和信念。

通过“生”和“死”的对比,李白表达了侠客视死如归的精神境界,他们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为正义和信仰而战斗。

这种对理想和信念的高度追求,以及对生死的超越,使得李白的《侠客行》在文学史上成为永恒的经典。

总的来说,李白的《侠客行》以其雄浑豪放的风格和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示了侠客英勇无畏的形象和他们追求自由与正义的精神。

通过对红颜、轩冕和白首、松云的对比,李白传达了侠客追求真我、坚持初心的人生追求。

同时,通过对生死的描写,李白表达了侠客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这些元素使得《侠客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独特意义的经典之作。

诗词鉴赏李白《侠客行》

诗词鉴赏李白《侠客行》

诗词鉴赏李白《侠客行》李白《侠客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蕴含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鉴赏,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其艺术魅力。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豪放的风格和豪情万丈的情感而著称。

《侠客行》是他以叙事的方式表达自己豪情壮志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侠客忠诚勇敢的形象,以及对传统侠义精神的推崇。

诗的开篇,李白即以豪迈笔触勾勒了主人公的形象:“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这四句诗以描写的方式立即勾勒出一个英勇、神秘、落魄英雄的形象。

线描到位、一气呵成,恰到好处的遣词造句使读者第一句即被吸引。

紧接着,诗人又通过表演了主人公忠诚的行为,用他洒脱的复仇模式浓缩出对权贵逼迫、欺凌百姓的反抗和对民众痛苦的深切同情,将自己的世界观融入到诗中,“少年生刈楚。

家在燕山下,关车数马队。

十岁能走险,十五作强梁。

”这两句写出侠客的出生和天赋异禀的忠义之心,生动的形象描写,展示了他的豪情壮志。

接下来的几句诗中,李白运用瑰丽的想象、辉煌的词藻,以及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表达方式,透彻地揭示了侠客行追求自由、正义的精神追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这两句诗展示了侠客敏锐的洞察力和对自身命运的总结。

他在诗中表达出"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忏悔之情,以及他对个人奋斗和追求的坚持。

在诗的结尾,李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侠客对人生义无反顾、豪迈不羁的追求,以及对自由和正义的坚定信念:“千秋万岁名,寻常百姓家。

乾坤李氏钧,洪炉燎原博。

”这两句诗仿佛在诗人心声中回荡,代表了他对个人命运以及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寄托。

总的来说,李白《侠客行》是一首以豪放的笔墨描绘了忠诚、勇敢的侠客形象。

通过极富感染力的文字,李白成功地表达了自由、正义的追求和对民众痛苦的同情。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第四讲 李白《侠客行》

第四讲 李白《侠客行》
《白马篇》
李白的任侠人格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范,即有意识地 追求并创造一种相对平等的君臣关系。侠士的一个很重要 的行为和道德准则就是“为知己者死”。李白的许多任侠 诗里表达了愿为帝王一死报效的决心“横戈从百战,直为 衔恩甚”《塞下曲》之二
4、李白写“侠”的原因 李白热衷任侠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渴望建功立业。所以
《史记·游侠列传》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 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2、唐代 “侠”的英雄主义
《新唐书·高祖本纪》载
李世民、李建成起兵时即阴结四方豪侠。 玄武门事变中,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初盛唐吐蕃、突厥、吐谷浑等少数民族不断入侵中原,骚 扰边关,战争频繁,统治阶层也有意招募强勇之士,镇守边关。 “侠”与政治军事集团、国家命运联系。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 《秋浦歌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 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3、描绘自然风景,歌颂高山大川。
“一生好入名山游”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歌颂爱情和友谊 。
“愿同尘与灰”《长干行》
《与韩荆州书》
自幼好任侠,有四方之志,年十五而修剑术,二十而怀纵 横之策,欲遍干诸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虽身长不 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所至尚意气,重然诺,轻财好施, 常为人急而不敢自为。尝游扬州时,不逾一年,散金三 十余万,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3、狂狷独立, 傲视权贵, 笑傲王侯
李白《与韩荆州书》
盛唐气象 少年精神 布衣感 林庚《诗人李白》1954.11 檀作文《大唐第一古惑仔》“诞而无畏”

侠客行—李白

侠客行—李白

侠客行—李白千古文豪李白,作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展现了他多彩的人生和卓越的才华。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有一首五言律诗《侠客行》以其豪迈的气势和英雄主义的题材而脍炙人口。

本文将对《侠客行》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一、诗歌概述《侠客行》是李白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一首五言律诗。

全诗共四十八字,分为十二句,每句四个字。

诗中通过对忠诚侠义的赞美,展现了侠士高尚的品德和精神风貌。

二、诗意解读《侠客行》以李白个人英雄传说为蓝本,歌颂了侠客的勇猛和忠诚,表达了作者对侠义精神的崇敬和追求。

诗的开头两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展现了侠士的形象:“赵客”指的是赵匡胤,他作为后周开国皇帝,李白将其塑造为侠客形象;“缦胡缨”是指袍上所系的长带,暗喻侠客的豪情;“吴钩霜雪明”则指侠客手持的武器,显示了侠客的英勇和锐利。

接下来的两句“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描绘了侠客骑着白马在战场上驰骋的场景。

白马象征纯洁,与侠客气质相得益彰;“如流星”一词则形容侠客的速度之快和威风。

接着诗中出现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两句堪称整首诗的核心,展现了侠客的勇猛和忠诚。

他们临危不惧,十步即能一击必杀,绝不留下任何踪迹。

最后四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中,诗人表达了侠客行将事情办妥后便潇洒离去的豪情壮志,他们不留芳名,只留下传说。

“闲过信陵饮”描绘了侠客们在闲暇之余的放松和欢乐,而“脱剑膝前横”则是对武士精神的最后致敬。

三、诗歌特点李白的《侠客行》融合了传奇、豪杰和英雄的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细节的生动描写使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

诗人运用富有节奏感的平仄和韵律构建了一首豪放激昂的诗作,极大地提升了整首诗的表现力。

四、诗歌意义《侠客行》以侠客这一形象传递了作者对真正的英雄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作为李白个人传奇的创作,这首诗歌展现了作者个性的特点和他对侠士生活方式的憧憬。

侠客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定义,更是一种精神的凭证。

《侠客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侠客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侠客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侠客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侠客行唐代:李白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译文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

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

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感动苍天,可贯长虹。

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

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声名煊赫大梁城。

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愿像扬雄那样的儒生,白首著书,老死窗下呢?注释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乐府三一首中的一首。

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

”缦,没有花纹。

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

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

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吴钩:宝刀名。

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

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

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

李白《侠客行》译文及赏析

李白《侠客行》译文及赏析

李白《侠客行》译文及赏析李白的《侠客行》被誉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它以雄浑的词句和豪放的意境展现了侠义的精神和英雄的形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侠客行》译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风骚老将闲。

不矫健武夫狂,难消受侠客之名。

赖有大刀日夜陪,四百里长峰连叠障。

百步穿杨,人脚稳:睥睨万人,不降眸,往来独傲然。

杨志挂冠过朝﹔酣歌脱帽掷青缸。

相逢处,便是山川名。

黄海太行绝壁峭,白天片云深处藏;沙场秋点兵,星星草木更咏诗。

江山千古事,快意拜云天。

《侠客行》赏析:李白的《侠客行》通过描绘一位侠客的形象,将骑射技艺、英雄气概和侠义精神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古代侠客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在诗的前两句中,黄河远远地上白云之间,将侠客置于辽阔的河山之间,给人一种豪迈的开朗感。

描述中提到的“风骚老将”则表达了侠客身份的高贵和超凡脱俗的风采。

诗中提到的“不矫健武夫狂,难消受侠客之名”揭示了侠客的特殊身份和责任,不仅有超人的武技,还要承担道义的担当。

然后,在诗的第三、四句中,李白以极富力量感的词语来描绘侠客的武器,表现出侠客的威武和不凡。

大刀是侠客的象征,日夜相伴,显示出侠客的坚毅和忠诚。

四百里长峰连叠障则是指侠客行走的路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障碍和困难,这种艰辛并不能动摇侠客的决心和信念。

接着,在诗的第五句中,李白用“百步穿杨,人脚稳”来形容侠客的射箭技艺,显示了侠客的英雄本色和过人的能力。

而“睥睨万人,不降眸,往来独傲然”则展现了侠客的高傲和自信,他们不畏强权,独立思考,以坚定的信仰引领自己的人生。

随后,在诗的第六、七句中,李白以杨志为例,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英勇而豪迈的侠客形象。

杨志挂冠过朝,显示了侠客不拘一格、不受世俗桎梏的特质。

诗中的“酣歌脱帽掷青缸”则是揭示了侠客豪爽洒脱的个性和豪情壮志。

最后,在诗的末句中,李白通过“相逢处,便是山川名”展现了侠客四海为家、不受约束的自由状态。

他们行走在黄海和太行绝壁之间,追求自己的理想与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身 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其义气。”《与韩
荆州书》
“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
(《为宋中丞自荐表》)
“诗人之文,犹山无烟霞 ,春无草树,李白之文 ,清雄 奔
放,名章俊句,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动人。”《上安
第四讲 李白《侠客行》
1. 李白的生平与创作 2. 李白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3. 李白任侠人格的特征与意义 4. 细读《侠客行》
诗仙 李白的魅力
唐文宗(李昂),诏以“三绝”: 白歌诗、裴旻(mín)剑舞、张旭草书。
《新唐书·卷202·李白传》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 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 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 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 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 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 止。……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 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着宫锦 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长女 平阳,许氏所生,出嫁后死。 次子天然,李白在东鲁时和一女子所生,不知所踪。
李白的思想与个性
1、天才横放,强烈的自我意识,自信自负、自命不凡。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 《赠张相镐》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魏万、魏炎)
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瞠 若乎後耳。白久居峨眉,与丹邱因持盈法 师达,白亦因之入翰林,名动京师,《大 鹏赋》时家藏一本。故宾客贺公奇白风骨, 呼为谪仙子,由是朝廷作歌数百篇。
《寄李白二十韵》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不见》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杜甫《饮中八仙歌》
李白斗酒诗百篇, 天子呼来不上船,
长安市上酒家眠。 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杜优劣之争
宋 苏辙: 李白诗类其为人,骏发豪放,华而不实, 好
事喜名,不知义理之所在也。…杜甫有好 义之心,白所不及也。 欧阳修: 李白“天才自放,非甫可到也”。
魏颢《李翰林集序》
李白家族亲属
1.许氏,结发妻子,前宰相许圉(yǔ)师的孙女。有子伯禽 (明月奴)女名平阳 。许氏于公元738年去世。
2.安徽刘氏,同居后分手。 3.东鲁某氏。有一子,婚后五年妻亡。 4.宗氏,最后一个妻子,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自代内赠》 子女:长子 伯禽,许氏所生,李白去世30年后去世。
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
李白《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
“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俦视巢许。”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家族亲属
父母:《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名叫李客,为任城尉。 族谱:西凉国武昭王李暠—西凉后主李歆—李重耳是北魏
的弘农太守—李熙(唐高祖的高祖父)—李天锡—李 虎—北周骠骑大将军李昞\(娶独孤信女为妻)—李 渊—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李客—李白 妻子:李白一生,先后有过四个妻子。
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 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间携昭阳、金 陵之妓,迹类谢康乐,世号为李东山。
韩愈《调张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李白有一二妙处, 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 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 子美之沉郁。
李白(701—762)字太白,陇西成纪人。 凉武昭王暠九世孙。 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酝 籍。曾受道箓于齐,有青绮冠帔一副。少 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魏颢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杜甫《七绝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3、狂狷独立, 傲视权贵, 笑傲王侯
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与韩荆州书》
自幼好任侠,有四方之志,年十五而修剑术,二十而怀纵 横之策,欲遍干诸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虽身长不 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所至尚意气,重然诺,轻财好施, 常为人急而不敢自为。尝游扬州时,不逾一年,散金三 十余万,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3、狂狷独立, 傲视权贵, 笑傲王侯
李白《与韩荆州书》
《唐才子传·李白》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 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 “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 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 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璘起兵反, 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 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 流夜郎。
1、蜀中时期(25岁以前) 2、出蜀漫游时期(25—42) 3、长安三年(42—45) 4、再度漫游(45—55) 5、安史之乱时期(56—62)
李白之死有三种说法: 一是醉死。
《旧唐书》“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二是病死。
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
三是溺死。
民间传说李白在当涂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溺死。
州裴长史书》
2、 好剑术,任侠仗义,轻财好施
魏颢《李翰林集序》:“少任侠,手刃数人”。
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李白《侠客行》“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笑进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羞道亿水寒,徒令日贯虹。
《少年行》
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