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铌合金表面热氧化膜结构研究
铌合金抗高温氧化涂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The Re s e a r c h St a t us a nd De ve l o pm e t o f
Hi g h Te m pe r a t ur e Ox i da t i o n Re s i s t a nc e Co a t i ng s o n Ni o b i um Al l o y
吕艳 红 ,吴子 健 ,张 启 富
(中国钢 研科 技 集 团有 限公 司 ,北 京 1 0 0 0 8 1 )
摘要 :铌 合金表面抗高温氧化 防护涂 层分为耐热合金涂层 、贵金属涂层 、铝化 物涂层以及硅化物涂层等几类 。本 文综述 了各类 涂层材料 的特点 、应用 、研 发现状 以及硅化物涂层 的制备技术 ,对 硅化物涂层研究 中存在的问题及 今后 的发 展方 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铌合 金 具有 优 良的高温 力 学性 能 和可加 工 性 , 密 度适 中、熔 点 高 、 固溶 能 力 强 【 1 】 ,广 泛 用 于 火
是提高其抗氧化性能 。 合金化和表面涂层保护均可提高铌合金 的抗
箭 、飞船 、 导弹、 高速飞行器等装备的关键部件 ,
并且有望替代镍基和钴基高温合金用于超高速 飞 机 发 动机 ,应 用 前 景 广 阔 。但 是 ,铌 合金 材 料 抗 氧化性能差 , 纯金属铌在 6 0 0  ̄ E 即存在氧化现象 , 随着 氧化进一步加重 ,氧化物与金属界面上产生 的内应力使氧化层开裂 ,之后发生灾难性氧化 , 严重影响了材料在高温有 氧环境下 的应用 [ 2 】 。因 此 ,铌合金作为高温结构材料应用 的关键性问题
铌合金高温力学性 能下 降,有一定 的局限性。表 面涂层既能保护基体不受高温 氧气腐蚀 ,也不会
第 7卷 第 1 期
铌合金MoSi2抗氧化涂层制备及组织性能分析

H am n eK i i
J hnh a i Z ogu a
Li o gu t n jn H
C e ay n h nD o o g
H ul u G oi n
( eop c eerhIstt o ae a A rsaeR sa ntue f tr l Poes g eh o g , e i 10 7 ) c i M i s& r si s c nl y B in c n T o j g 0 0 6
维普资讯
铌 合 金 Moi抗 氧 化 涂 层 制 备 及 组 织 性 能 分 析 S 2
何开 民
文 摘
贾中华
吕宏 军
陈道 勇
10 7 ) 00 6
胡 国林
( 航天材料及工 艺研究所 , 北京
在铌合金棒试样上喷涂 M 粉 高温烧结制得 M 层 , o o 然后在添加 活化剂的 S 粉 中扩散渗制得 M . i o
在铌合金上制备的 M S 涂层 , oi : 高温下形成氧化 钼是挥 发性 氧化 物 , 形 成 比较 纯 的玻 璃 质 SO 层 , 可 i 因而具有良好 的抗氧化性能 ; oi M S 与铌合金有相近
P e a a i n a d S r cu e P o e t a y i fOx d t n r p r t n tu t r r p r An l ss o i a i — o y o Re it n o i ssa tM S 2 Co t g o l mb u Al y a i s f r Cou i m l s n o
貌、 结构及组成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 , 抗氧化和抗热 震性能试验验证 了涂层具有 的综合性能。
2 实验
陷的情况下, 造成裂纹底部铌合金的快速氧化。采用 加入其 他元 素 的方 法 使硅 化 铌 改 性 可 达 到 减 少 穿 透
一种铌合金表面耐高温高阻氧隔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铌合金表面耐高温高阻氧隔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冯晶,陈琳,张陆洋,王建坤,苏涛
申请号:CN202111275683.8
申请日:20211029
公开号:CN113969394A
公开日:
202201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铌合金表面耐高温高阻氧隔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涂层包括粘结层、抗氧化层、阻氧传播层和隔热降温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金属钽在铌基合金表面制备形成粘结层;将粘结层放置于空气中,金属钽发生氧化,使粘结层表面形成氧化钽抗氧化层;用陶瓷材料在抗氧化层表面制备形成阻氧传播层;用陶瓷材料在阻氧传播层表面制备形成隔热降温层。
本发明制备的涂层材料具有隔热降温、耐高温、抗氧化、阻氧传播和耐腐蚀等性能,能使铌基合金在接近其熔点的温度下长期服役,打破了传统铌合金材料的工作极限温度。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地址: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文昌路6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张博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铌基合金抗高温氧化研究进展

铌基合金抗高温氧化研究进展1赵陆翔,郭喜平(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摘 要:铌基合金由于其高熔点、低密度和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而可能成为替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首选材料,但抗高温氧化性能差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问题。
本文从合金化、晶粒细化和高温涂层三个方面综述了铌基合金抗高温氧化的防护,并分析了研究中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铌基合金 高温氧化 合金化 晶粒细化 高温涂层0 前言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与核工业中制造高温结构件的重要材料。
从50年代起,高温合金的发展就侧重于镍基高温合金,目前应用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由于受其自身熔点(1400℃左右)的限制,连续使用温度上限仅为1100℃。
随着工业建设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在1093℃-1370℃温度范围内使用的金属材料。
因此,研制替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超高温结构材料势在必行[1]。
铌属VB族难熔金属,熔点2468℃,为bcc结构,其热膨胀系数为7.2×10-6/℃。
密度与钢相似,强度能保持到1649.9℃,并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变形。
铌在腐蚀介质中极为稳定,热中子俘获截面小,导热性能好,塑-脆转变温度低(-160℃)。
纯金属铌对许多强化元素如Mo, W, V, Ta等都具有很高的固溶度[1-4]。
基于其本身优越的物理及化学特性,铌基合金而可能成为替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首选材料。
但是,铌合金的抗氧化性能较差,纯金属铌甚至在600℃就发生“pest”氧化现象[5]。
其氧化属于具有明显氧化物层裂纹的体系,随着氧化层的增厚,氧化物与金属界面上产生的内应力会使氧化层开裂,随后发生灾难性氧化[6]。
因此,改进铌及铌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 合金化提高铌基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在已发表的文献中,认为能够提高铌基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元素有Si, Cr, Al, Ti, Hf, V,和Zr及各种稀土元素,其中Si, Cr, Al, Ti和Hf是提高铌基合金高温抗氧化性极其重要的元素。
铌及其合金高温抗氧化涂层研究

N O 生成。 b 由于 N b 与基体的体积比较大( . ) O 一6 , 2 9 在 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 ,研究者 已利用激光熔覆 的方 。但是该方法受界面结合力 的 表层产生很大的双向内应力 。当氧化皮长大到极 限 法制备耐热合金涂层嘲
收 稿 日期 :0 2 0— 5 21—70
抗 氧化 金 属 与合 金涂 层 系统 主要 是 在 铁 、镍 和 铌 在 常温 下 化学 性 质稳 定 ,从 10℃开始 发 生 8
铬为基 的耐热合金 以及贵金属作为塑性抗氧化防护
缓慢的氧化 , 20℃时氧化 比较明显 , 到 3 铸锭与烧结 层 的基 础上 发展 起 来 的 。研 究 中遇 到 的 困难 是 耐 热 块在 7 0℃时氧化显著。铌在 40o 以下氧化产物 合金涂层与铌合金基材 的结合力较差 ,使用温度也 0 5 C 高温冲刷下容易腐蚀剥落 , 其涂层多孔性为氧 具 有保 护 作 用 , 4 0—60o氧化 皮 层 中氧 化铌 晶 较低 , 在 5 0 C 体密度发生变化 ,并导致氧化皮层开裂与粉化 , 在 原子提供了大量扩散通道 ,在长期使用时防护层与 60 70℃时 氧化速 度 与氧压 成正 比关 系 ,在 70~ 基材铌合金之间的互扩散形成脆性相 ,导致铌合金 0 0 0 此类涂层 由于其成分本身的缺 陷 , 无法适 80c 5 时内层氧化皮起控制作用 , 80 在 5 ℃以上时氧化 基体失效 , 7 ] 。近年来 , 随着制备 产 物转 变 为 B— bO,在 低压 下还 会有 少量 N O和 用于铌合金 的高温抗氧化防护1 N s b
摘 要: 主要介 绍 了铌及 其合金 的氧化机理和铌合金高温表面涂层保护的 3方面技 术一 抗氧化金属与合金 涂层 、 属 间 金
化合物涂层 、 复合防护涂层以及 目前存在的主要 问题 , 简要 的提 出了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发展方 向。 并 关键词 : 合金 ; 铌 抗氧化涂层 ; 问题 ;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 8 O4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5 5 ( 0 2 1 — 1 0 0 1 7 — 4 X 2 1 )0 0 5 —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年9 00 B
原
子
能
科
学
技
术
Vo . 4 No 9 14 , .
Sp 2 0 e . 01
At mi e gy Sce e a d Te hn l y o c En r inc n c o og
铀铌 合金 表 面 热 氧化 膜 结构研 究
s mp e n ar f o r o t m p r t r o 2 0 ℃ , n n s o c i m e rc U O2 ( a ls i i r t i + UO2 +
罗丽珠, 杨江荣, 萍 周
( 表面 物 理 与 化 学 国 家 重 点实 验 室 , 1 阳 四J I绵 610) 2 9 7
摘 要 : 用 X 射 线光 电谱 分 析 技 术 、 合 Ar 子 枪 溅 射 , 究 了 大 气 环 境 、 同 温 度 ( 温 、0 、0 采 结 离 研 不 室 i0 2 0和 30℃ ) 0 条件 下 铀 铌 合 金 样 品表 面 氧 化 膜 结 构 的 变 化 情 况 。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 温 度 升 高 , 化 膜 厚 度 增 随 氧 大 , 化 膜 结 构 发 生 明 显 变 化 。不 同温 度 热 氧 化 处 理 后 , 铌 合 金 初 始 表 面 N 氧 铀 b主 要 以 Nb O 形 式 存 。 在 , Nb O 与 金 属 Nb之 间 , 存 在 一 定 厚 度 的 Nb 及 少 量 其 他 价 态 氧 化 物 Nb ( < < 1 在 总 O ( 0 , 1 z 2 的 混 合 层 。室 温 ~ 2 0 ℃ 热 氧 化 合 金 样 品 表 面 铀 均 以 含 间 隙 氧 的 UO + P 型 ) 在 , < < ) 0 ( 存 其 U 4 7 结 合 能 较 UO 低 约 0 7e ,/ . V。室 温条 件 下 , 化 膜 成 分 主 要 为 UO ;0 、0 氧 10 2 0℃热 氧化 后 , 化 膜 氧 中除 uO 外 , 含 有 少 量 P型 UO + , U 4 星 峰 的 结 合 能 为 3 6 6e 2 还 其 A/卫 9 . V。3 0℃ 热 氧 化 后 的合 金 0
中图 分 类 号 : 1 . 2 06 4 6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0 6 3 ( 0 0 0 — 0 70 10 —9 12 1) 914 —7
S u yo t d n The m o Ox d y r f Ur n u — o i m l y r - i e La e s o a i m Ni b u Alo
样 品表 面 为铀 的高 价 氧 化 物 ( 0 或 U(r 2 < 3 , 4 U。 ) , < ) U f特 征 峰 的结 合 能 分 别 为 3 1 8和 3 2 2 V; 8. 9 . e
氧化 层 为 U0z 金 属铀 的混 合 物 。热 氧 化 过 程 中 , 度 对 铀 氧 化 的影 响 较 对 Nb的 明 显 得 多 。 和 温 关键 词 : 铀铌 合 金 ; X射 线 光 电谱 ; 氧化 膜 热
M in a yang 62 907,Chi a) 1 n
Absr c : Sura e xi e s r t e ur n um— i bi m a l ys ta t f c o d s t uc ur Of ai no u lo whih c we e nn a e r a e ld u e f e e tt mpe a ur s ( oo t mpe a u e,1 0,2 0,3 0 ℃ ,r s e tv l )i i nd r dif r n e r t e r m e rtr 0 0 0 e p ciey n ar we e s ud e by r t id X— a r y ph0 oe e ton s e t o c py ( t lc r p c r s o XPS) a a yss n d p h r fl. n l i a d e t p o ie Th c ne s o h r — i e l y r n nc t t e i r a i g ox d e i k s f t e mo ox d a e s e ha e wih h nc e sn i e t mpe a u e, a rtr nd o i us c ng s t i s s r t e a e o e v d U n r d fe e t e t m p r t r s bv o ha e o ox de tuc ur r bs r e . de if r n d h e e a u e , Nb r t c e n t e i iiIs f c Nb al s,a a e 2 05a e de e t d o h n ta ura eofU_ loy nd a ly rofNb0 i e t m x d wih s m e Nb o O ( < < 1,1 x% 2)a wa s e i t e we n Nb nd Nb m e a . De ln O % l y xss b t e 2 05a t 1 aig
LUO i h ,YANG in —o g,ZHOU ig L— u z Ja g r n Pn
( t n l y L b r tr o u f c y i n h mi r P Na i a a o a oy f rS r a e o Ke Ph s s d C e s y, .0 o 1 — 5 ca t .B x 7 8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