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补肾强督祛寒法联合火龙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补肾强督祛寒法联合火龙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一、引言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柱病变,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僵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该病属于“痹症”范畴,多因肾虚督寒所致。
本文旨在探讨补肾强督祛寒法联合火龙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共XX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XX例。
2. 治疗方法(1)治疗组:采用补肾强督祛寒法联合火龙灸治疗。
补肾强督祛寒法以中药为主,包括补肾壮骨、温阳散寒的药物。
火龙灸是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在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达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目的。
(2)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
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等指标的改善情况。
(2)安全性: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三、结果1. 临床疗效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在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XX%,高于对照组的XX%。
2. 安全性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有X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但均未影响治疗。
四、讨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复杂,中医认为肾虚督寒是其主要病因之一。
补肾强督祛寒法通过温阳散寒、补肾壮骨的药物,达到调和阴阳、温通经络的目的。
火龙灸则通过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达到止痛的效果。
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补肾强督祛寒法联合火龙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药物治疗。
这表明,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中医的辨证施治结合火龙灸等外治法,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五、结论补肾强督祛寒法联合火龙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等指标。
运用补肾强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疗效观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7月第5卷第7期 W orl d Hea lth D ig e stM edica l Peri odica l病例分析运用补肾强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疗效观察■杨 钧 袁 静(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 561000)【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nkyl osi ng spondylitis 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在青壮年男性中最常见,主要症状为腰背部僵硬疼痛和非对称性下肢关节肿痛。
髋关节受累是强直性脊柱炎预后不良的标志,常发生在发病的前5年内,严重者髋关节畸形强直而造成终身残疾丧失劳动力[1],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的“痹证”、“骨痹”、“肾痹”等范围。
其发病与正气不足、感受外邪、气血受阻有关,病程日久可累及肝肾。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826164 【文献标识码】A我们运用祖国医学中补肾强督法针对性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1 病例来源 临床观察30例病例均来自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风湿科门诊确诊为AS的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3例,男女之比9:1,平均年龄1815±1112岁,平均起病年龄1615±619岁。
1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年强直性脊柱炎的纽约分类标准。
②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强直性脊柱炎中医分型,分为湿热阻络证、寒湿痹阻证、肝肾亏虚证、气滞血淤证4个证型。
1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四诊合参后将30例强直性脊柱炎进行中医分型,运用补肾强督法辩证组方治疗,每日一剂,水煎取200m l,早晚分两次服,饭后服,60天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
试析补肾壮督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应l 引 。中 医中 扶正 补 益类 中药 能对 患者 机体 免疫 系统 进 行调 控 , 促使 患者免 疫能 力增 强 。在 中医理论 中 , 加 味参 芪汤具 有健 脾益 肺 、 燥 湿 利水 、 补 益肝 肾 、 益气 固表的作 用 ; 在现 代 医学 中 , 加 味 参芪 汤具 有 增 强免 疫 能力 的作 用 , 能增 加患 者 机体 血液 中 自细胞 总数 , 增 强 巨噬 细 胞 的吞 噬功能 和杀 菌能 力 , 能 刺激 N K细胞 增殖 , 增 强细胞 免 疫功 能 , 进 而达 到增 强免 疫 功能 以及 减 少严重 毒 副反 应 的 目的[ 5 1 。总 之 , 加 味
为对 照组 , 给 予柳 氮磺 胺吡 啶 治 疗 ; 选取 同期 同类 型 患 者2 0 例 作为 观 察组 , 给 予补 肾壮 督 方加 减 治 疗 。对 两组 临床 治疗 效 果 、 腰 背疼 痛积 分、 晨 僵 时 间进行 分析 和对 比。结 果 : 观 察 组的 治 疗 总体有 效 率显 著 高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 观 察组腰 背疼 痛积 分 、 晨僵 时 间显著优 于对 照 组 ( P < O . 0 5 ) , 差 异有 统 计 学意 义 。讨论 : 对 强直性 脊柱 炎采 用补 肾壮 督 方加 减 治疗 , 效 果显 著 , 提 高 了患者 的 满意度 , 值得 在 临床 上推 广 。
节炎、 脊柱及 附着点炎 , 近 年发病率极 高 , 严重 干扰 患者 日常生活 质量 。 临床采用西 医治疗 , 虽然 可在一定 程度上缓解 患者疼 痛症 状 , 但长 期使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1 4 年7 月一 2 0 1 5 年 7月我 院收治 的强 直 陛脊 柱 用柳氮磺胺 吡啶等西 药 , 容易产 生副作用 , 造成 诸多不 良反应 。 炎患者 2 0 例作 为对照组 , 给予常规 治疗 ; 选 取 同期 同类 型患者 2 0 例作 从 中医角度 分析 , 强 直性 脊柱 炎属 于 “ 大偻 ” “ 骨痹 ” 范畴 , 认为。 肾 为观察组 。 对 照组男性 1 8 例、 女性 2 例, 年龄 4 3  ̄ 7 6 岁、 平均 年龄 ( 5 4 . 1 ± 虚督 滞为 该病 的主 要病 理特 点 , 虚实寒 热 、 气血 两 虚为 主 要表 现 。本 2 . 5 ) 岁; 观 察组 男 性 1 5 例、 女性 5 例, 年龄 4 5  ̄ 7 6岁 、 平均 年 龄 ( 5 4 . 6 ± 次研 究 中采 用补 肾壮督 方 加 减 治疗 方法 , 方 剂 中独 活 、 狗 脊为 君 药 , 2 _ 3 ) 岁。 所 有患者 在 自愿 情况下参 与本次调 查研究活 动 , 均排 除患有严 独 活性 微 温 , 狗 脊 主 肾虚 腰 痛 脊 强 , 二 者 合 用补 肾壮 督 ; 续断味苦 , 重 的精 神疾病 以及不愿 参加本 次调查研究 者 。 两组 资料 ( 性别 、 年龄 、 体 辛 , 在强 筋 骨 、 壮腰 膝方 面效 果 显著 ; 桑 寄 生 苦甘 、 平, 不但 可 以 祛风 质、 病情) 对 比分 析后发 现不存在显 著差异 P > O . 0 5 , 对 比有意义 。 湿, 还可 以有 补 肾强筋 之效 , 主要 用 于腰 酸膝 软 、 风 湿痹 痛 等 症状 ; 补 1 . 2 治疗 方法 : 对 照组接 受常规 治疗方法 : 患者 一次 口服 l g 柳氮磺 胺吡 骨脂 、 骨 碎补 具有 补 肾阳活 血 、 修 复 骨 的作 用 ; 桂枝 性 甘温 , 可 疏 风散 啶片 , 2 次, d 。观察 组采用补肾壮督方加减治疗方法 , 药剂组成 : 独 活2 O g 、 寒、 温通 督滞 ; 白芍 味 苦 , 平, 可 补肝 肾舒 筋 ; 桂枝 合 白芍有 和 营 护卫 狗脊 1 5 g 、 续断 1 2 g 、 桑寄 生 1 2 g 、 补骨脂 1 5 g 、 骨碎补 3 0 g - 桂枝 1 0 g 、 白芍 提 高免疫 功能之 功 ; 蜂房又名 马蜂窝 , 性甘, 平, 具有显 著的祛 风以及温 1 0 g 、 蜂房 l O g 、 地鳖虫 1 0 g 、 乌梢蛇 1 2 g 、 穿 山龙 3 0 g 、 甘草 5 g , 颈 部疼 痛 肾止 痛的作用 ; 地鳖 虫有助 于破 淤血 、 续筋 骨 ; 乌梢 蛇祛 风活血 、 通络 止 甚者 加葛根 3 0 g 、 丹参 1 5 g 、 地龙 l O g , 腰部疼 痛甚加全 蝎 5 g 、 蜈蚣 2 条。 痛; 穿 山龙可祛风止 痛 , 活血舒 筋 ; 甘草性 平 , 味甜 , 不但 可补气 益脾 、 清 1 - 3 效 果评 价 : 治疗 效果 可分 为显效 、 有效 以及无 效 三个等 级 。治疗总 热 降火 , 还可对诸药 进行调 和。根据患者 辨证分 型进行 加减治 疗 , 对 于 0 g 、 丹参 1 5 g 、 地龙 l O g , 腰部疼痛甚加全蝎 5 体有 效率 = ( 显效 + 有效 ) / 2 0 x 1 0 0 %。 对 两组 腰背 疼痛 积分 、 晨 僵 时间进 颈部疼痛甚者加葛根 3 行 分析 和对 比 , 详 细记 录数 据 。腰背 疼痛 积分 采 用十 分 满分 制 , 分数 蜈蚣 2 条 。诸 药 合用 , 效 果显 著 , 充 分发 挥协 同作用 , 通过 改善 颈腰椎 活 动度 , 达到补 肾壮督 、 强 筋健骨 、 活血 通络 、 止痛 的治疗 目的 。 越 高代 表疼 痛情 况越 严重 , 分数越 低代 表疼 痛情 况越 轻_ 1 卅 。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1 . 4 统计学方法 : 所有数据使用 S P S S 2 2 . 2软件进行计算 。计数资料采
补肾强督法治疗大偻(强直性脊柱炎)47例分析

著。
在治疗中,我 们 选 择 均 为 中 医 辨 证 属 肾 虚 督 寒 证 的 患
者,这主要是因为在临床治疗中发现肾虚督寒证较为常见,
我们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素体肾、督二经阳气不足,感受
风寒湿邪,阳气不得开阖,气血不化,经脉瘀阻。脊背腰胯之
阳气失于布化而致关节俯仰不利,脊柱僵曲。又因本病病程
较长,病情复杂,虚实夹杂,久病治本为主。因此,在临床治
根据以上的 论 述,更 清 楚 地 知 道 此 病( 大 偻 )的 病 因 病 机,在肾、督二经并与其二经的经别、经筋均有密切的联系。 所以,我们认为大偻之病的病因病机是肾、督二经的阳气不 得开阖,又受寒邪深侵所致。为什么我们重视本病的经脉、 经别、经筋呢?因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 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因此,不但在 认识病机时重视经脉理论在辨证论治中也运用了经脉理论, 指导立法、处方、选药。
治疗方法 治疗组合给予补肾强督治偻汤加减治疗,药 用骨碎补 !.8,补骨脂 !&8,金狗脊 *"8,鹿角镑 !"8,羌活 !&8, 川断 !.8,炒杜仲 &"8,川牛膝 #8,赤白芍各 !&8,知母 !%8,防 风 !&8,制附片 !&8,等 &! 味药组成,水煎取药汁 *""D4,分 & 次服,早上 # > !" 时和晚上临睡前各服 &""D4。)" 天为 ! 个
观察结果 治疗后患者舌脉基本正常。有 !. 名患者在 治疗一年后复查了 @ 线或 EF,放射检查显示有一定改善或 无发展。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改变见表 ! $ )。
表 # 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
补肾强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抗骨化作用初探

补肾强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抗骨化作用初探目的:1.通过对应用中医补肾强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文献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为补肾强督法治疗AS提供初级循证医学证据。
2.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客观评价中医补肾强督法综合方案治疗AS在关节功能状态及影像学方面的临床疗效,揭示其抗骨化潜能,并为后期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提供参考。
3.以Connexin43 (Cx43)为靶点,研究补肾强督方药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纤维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初步探讨补肾强督法抗AS异位骨化的机制,为其临床疗效提供科学证据。
方法:1.系统评价系统评价近30年间发表的应用补肾强督法治疗AS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通过分析文献确定检索主题词,计算机检索PubMed (1985/2015-5)、Embase (1985/2015-5)、ScienceDirect (1985/2015-5)、CBM (1985/2015-5)、VIP (1985/2015-5)、CNKI (1985/2015-5)和WANFANG(1985/2015-5),使用Note express V3.0.2.6367进行文献数据库的管理,通过Excel进行数据的提取,采用Cochrane Review Manager 5.2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和Meta分析。
2.临床研究纳入肾虚督寒证AS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中医试验组及西医对照组,两组各15例,均采用功能锻炼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服用补肾强督治偻汤加减,并联合督灸,对照组服用塞来昔布,疗程均为48周,采用ASAS工作组推荐的基于CRP的AS疾病活动指数(ASDAS-CRP)为主要疗效评价标准,并通过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巴氏AS测量指数(BASMI)和胸廓活动度,AS生活质量问卷(ASQoL)及骶髂关节核磁(MRI)评价补肾强督综合方案治疗AS在关节功能状态及影像学方面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抗骨化潜能。
补肾强督方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补肾强督方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韩清森;谢卫平;李彦枝;杨卫星【摘要】目的:探讨补肾强督方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小针刀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外加补肾强督方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BASFI、BASDAI、BAS-G、医生总体评分及晨僵时间等临床症状和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等体征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ESR和CRP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00%(P<0.05).结论:补肾强督方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减轻患者脊柱疼痛和术后炎症反应,缓解脊柱部位肌肉痉挛,改善临床症状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8(039)008【总页数】3页(P1141-1143)【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针灸疗法;@补肾强督方;@小针刀【作者】韩清森;谢卫平;李彦枝;杨卫星【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开封475000;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开封475000;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开封475000;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开封4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3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肌腱韧带骨附着点和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AS早期临床表现为轻度贫血、腰背疼痛、消瘦、乏力等轻微症状,往往容易被患者或者医生所忽视,误诊漏诊率相对较高,延误最佳治疗时机[1-2]。
补肾强督治偻汤结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笔者用补肾强督治偻汤结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70例,均为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
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20~70岁,平均(45.68±5.11)岁;病程1~15年,平均(6.52±1.32)年。
实验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1~71岁,平均(45.98±4.98)岁;病程1~15年,平均(7.12±1.13)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欧洲脊柱关节的初步诊断标准。
①骶髂关节、腰背部、颈肩部、膝/踝关节部、髋关节疼痛,时间在3个月以上,活动后症减,休息时无明显改善;②腰椎在前屈、侧屈和后伸的3个方向运动均受限;③胸廓扩张范围小于2.5cm。
放射学标准为双侧骶骼关节炎大于等于2级,或单侧骶骼关节炎3~4级。
④查体见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枕-墙距、“4”字试验、Schober试验、骶髂关节定位试验有不同程度异常。
⑤临床表现为乏力,晨僵时间0.5~3h。
排除标准:AS晚期畸形、残废、妊娠及哺乳者、合并神经系统、心、肝、肾多脏器损害严重疾病者。
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第1周柳氮磺胺吡啶片(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40)0.25g,每天3次,第2周开始每周增加0.25g,直到1g。
第1周甲氨蝶蛉(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44)7.5mg,每天1次,第2周开始增加10mg。
实验组给予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督灸治疗。
杜仲20g,骨碎补20g,地黄15g,防风15g,土鳖虫15g,补骨脂15g,桂枝15g,羌活15g,知母15g,白芍15g,独活15g,制附子15g,赤芍15g,牛膝15g,鹿角霜10g,干姜10g,当归10g,狗脊30g,薏苡仁30g,水煎400mL,分早晚2次进行温服。
补肾壮督汤联合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光明中医2020年7月第34卷第14期CJGMCM July 2020. Vol 34. 14• 2163•补肾壮督汤联合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卞俊荣摘要:目的综合性评估补肾壮督汤联合针刀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4月一2019年4月于抚 顺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病房住院并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入组病例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 30例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补肾壮督汤内服方案,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刀方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 c h o b e r及胸廓试验指数、晨僵时间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经临床治疗,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11.24 ±1.31)分,S c h o b e r试验指数 (4.53 ±1.81),胸廊试验指数(491 ±1.63),晨僵时间(2432 ±9. "71)m i n;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15.33 ±2. 10)分,Schobei■试验指数(3.12±1.23),胸廓试验指数(3.25 ±1.34〉,晨僵时间(43.32 ±12.48) m i n,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肾壮督汤联合针刀疗法可显著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椎功能活动度,舒筋活血、理气通络,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 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S c h o b e r指数;晨僵时间;补肾壮督汤;针刀疗法d oi:10. 3969/j. issn. 1003-8914. 2020. 14. 019 文章编号:1003-8914(2020)-14-216343Observati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ushen Zhuangdu Decoction Combinedwith Acupotomy on Ankylosing SpondylitisBIAN Junrong(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E ducation, Fushu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Liaoning Province, Fushun 11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ushen Zhuangd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otomy o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hods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60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who were hospitalized and treated in the rheumatology and immunology ward of Fushu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envelope method. 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 combined with Bushen Zhuangdu decoction. 30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otom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CM symptom score, Schober, thoracic test index and morning stiffness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clinical treatm 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scores of TCM symptoms were (11.24±1.31),Schober test index was (4. 53 ± 1. 81 ),thoracic test index was (4. 91 ± 1. 63),and morning stiffness was (24. 32 ±9. 71 ) min. In the control, the scores of TCM syndrome were ( 15. 33 ±2. 10),Schober test index was (3. 12 ± 1.23),thoracic test index was (3. 25 ± 1. 34),and morning stiffness was (43. 32 ± 12. 48) m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尸< 0• 05 ). Conclusion Bushen zhuangd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otom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 ords:ankylosing spondylitis;Schober index;morning stiffness tim e;Bushen zhuangdu decoction ;acupotomy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为主要病灶的组织纤维化和骨化的疾病目前临床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中药辨证内服结合针刀局部治疗,以控制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恢复关节功能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03-26T14:56:14.71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6期作者:夏子茗
[导读] 证明了该疗法的安全性。
因此,应用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脊柱一科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应用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均接受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研究组40例均接受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
结果:完成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达92.5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70.00%(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枕墙距、指地距、脊柱痛等指标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应用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产生较为满意的效果,其安全性高,有助于促进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补肾强督治偻汤;小针刀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084-02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类型为中轴关节慢性炎症[1]。
该病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则可累及内脏及相关组织,进而发展为慢性进展性风湿病[2]。
进而对患者的骨关节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相关功能丧失,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
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还没有发现针对该病的特效治疗方式。
一般采取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以及相关生物制剂等实施治疗[3]。
该病需要长期用药,而上述药物的长期服用,将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我院积极探索针对该病的中医治疗方式,探索研究应用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研究所纳入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总计80例。
含男44例、女36例;年龄16~52岁,平均(30.28±6.38)岁;病程2~12年,平均(6.65±1.95)年。
所有患者均具有强直性脊柱炎相关临床症状指标并经检查确诊,均符合中医肾虚督寒证类型。
其在近4周内未接受过相关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已对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原发疾病者、肿瘤及精神病患者以及其他无法耐受患者予以排除。
经同意,随机分组,各40例。
两组患者相关方面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
0.05)。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均接受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
方药组成为:蜜麻黄5g;鹿角霜、干姜、当归各l0g;补骨脂、地黄、熟地黄、土鳖虫、桂枝、赤芍、白芍、知母、防风、羌活、独活、制附子、牛膝各15g;骨碎补、续断、杜仲各20g;狗脊、薏苡仁各30g。
上述中药方剂每日1剂,水煎煮共取药液400mL,分早晚餐后30min内服[4]。
持续用药12周。
(2)研究组均接受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
补肾强督治偻汤与对照组保持一致。
手术设备选用4号0.6针刀,严格消毒。
帮助患者摆放合适体位,按照局部痛点,完成定点后常规消毒铺巾,以1%利多卡因实施局部浸润麻醉,以小针刀刀尖以垂直靶点方向刺入,再以小针刀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出针。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对应的剥离方法:(1)平行剥离:以针刀尖锋紧贴剥离组织进行平行方向切割,断离并松解横向粘连组织纤维。
(23)垂直剥离:以针刀尖锋紧贴剥离组织进行垂直方向切割,断离并松解纵向粘连组织纤维。
(3)斜向或不定向剥离:以针刀尖锋紧贴剥离组织进行斜向或不定向切割,断离并松解粘连组织纤维。
剥离过程中注意动作幅度,防止划伤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
完成剥离后,妥善处理创口。
1.3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疗效:痊愈:患者的相关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有好转;无效:无改善,甚或加重。
(2)测量指标:主要为枕墙距、指地距、脊柱痛等。
(3)安全性:记录随访不适表现,检测异常指标[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数据。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完成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达92.5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70.00%(P<0.05)。
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测量值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枕墙距、指地距、脊柱痛等指标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有水样便1例,研究组胃部不适1例,均对症处理后好转。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一般表现为隐匿性,其病程缠绵难愈,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目前尚无根治药物以及方法。
该病属中医学“肾痹”、‘疾痹’、“督脉病”范畴。
本研究所使用的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方法,源自于脏腑经络辨证结合观点,内服外治[6]。
以内服中药调理脏腑功能,联合外治方法驱除顽疾。
补肾强督治偻汤主要功效为补肾强督,并可祛寒化湿、通活血脉、强化筋骨。
该方可以有效调节骨代谢水平,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
进而针对强直性脊柱炎产生明显的效果[7]。
小针刀理论认为,该病主要诱因为力平衡失调。
脊柱主要依靠周围软组织实现和保持稳定,而力平衡失调,将导致脊柱疾病。
所以,采取有效方式积极恢复患者脊柱力学平衡,是针对该类患者实施治疗的基本途径。
研究表明,恢复脊柱力学平衡以及改善脊柱功能的关键,就是有效处理对脊柱应力失调后产生的高应力点,而高应力点主要表现为起周围发生局部压痛筋结以及条索状物。
小针刀疗法就是以手术方式对粘连组织实施松解剥离,以恢复脊柱的动态平衡,促进组织修复。
对粘连组织松解和剥离的程度及效果,决定了小针刀疗法的治疗效果。
该手术所使用的4号0.6针刀,其针尖适中、刀锋锋利、造型适用,可以有效松解剥离粘连组织,配合规范操作,则具有明显优势。
本研究中,对照组均接受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研究组均接受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
完成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枕墙距、指地距、脊柱痛等指标均得以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这证明了该项疗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无严重不良反应。
证明了该疗法的安全性。
因此,应用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海涛,安玉光.银质针配合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2):58-59.
[2]王延涛,刘伯昊,乔忆莲,等.中医补肾强督治偻汤与督灸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22-23.
[3]吴超,娄玉钤,杨亚飞,等.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06):69-72.
[4]章玲艳,林洁华,周颖燕,等.补肾强督治偻汤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0):190-194.
[5]李连泰,韩贵俊,李海然,等.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评价[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01):116-118.
[6]冯兴华,姜泉,刘宏潇,等.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3(10):1309-1314.
[7]欧阳波.补肾强督法治疗大偻(强直性脊柱炎)47例分析[J].中医药学刊,2015(03):46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