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概述

合集下载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

社会学鉴赏: 社会学鉴赏 应该意识到美术这种文化现象不 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 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有着特 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 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要理 解不同创作目的以及社会背景对艺术 家的影响。 家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单靠表面的 观察就能完全了解的, 观察就能完全了解的,所以社会学式 鉴赏的核心在于探究、追问, 鉴赏的核心在于探究、追问,了解作 品的主题,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 品的主题,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并 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 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积累一定的 知识才能有很好的把握。 知识才能有很好的把握。
鉴赏: 鉴赏:
画面利用透视原理, 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 了自然延伸。 了自然延伸。为了构图使图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 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 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 的层次。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 的层次。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耶稣坐 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 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围紧张的 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 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 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 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他的 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 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
苏里柯夫( 苏里柯夫(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普桑( 普桑(法)《阿尔卡迪的牧人》 阿尔卡迪的牧人》
•作品名称:彩色 作品名称: 作品名称 人生 作者: 作者:康丁斯基 流派: 流派: 创作时间: 创作时间:1907 年 存放地: 存放地:德国慕 尼黑 尺寸: 尺寸: 材料: 材料:油画 简介: 简介:
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 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 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 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 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 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 象的活动。 象的活动。 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 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 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 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 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 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 现象。 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 识。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分析(2)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分析(2)
和真实感。
现代主义美术
追求创新与变革
现代主义美术强调创新与变革,反对传统艺术的束缚和限制,追 求艺术的自由和多样性。
注重形式与语言
现代主义美术注重形式和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创新,通过抽象、变形 、夸张等手法来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思考。
强调观念与表达
现代主义美术强调观念的表达和艺术的社会功能,通过艺术作品来 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形状
形状是由线条围合而成的二维空间。在美术作品中,形状可以是具象的,也可 以是抽象的。不同的形状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色彩与色调
色彩
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为直观的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可以传 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宁静等。 同时,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也能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色调
04 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政治环境
作品所处的政治环境往往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主题和风格 ,如战争、革命、社会稳定等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表现。
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对艺术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如繁荣时期可能产 生更多的装饰性艺术,而经济萧条时期则可能出现更多的 现实主义作品。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背景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土壤,不同时代的社会 文化观念、审美趣味都会对艺术作品产生深远影响。
05 美术作品的鉴赏技巧
观察技巧
观察作品的整体构图
注意作品的空间布局、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要素,理解作者的 创作意图。
观察作品的细节表现
关注作品中的笔触、色彩、明暗等细节,体会作者精湛的技艺和表 现力。
观察作品的材质与肌理
注意作品所使用的画布、颜料等材质,感受作品表面的质感与肌理 效果。
分析技巧
03 美术作品的风格流派

美术鉴赏基本知识

美术鉴赏基本知识
作品所属的艺术流派和风格,如文艺复兴、印象派、现代主义等。
作者生平与创作经历
作者的生活经历
作者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情 感经历等。
作者的艺术成就
作者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包 括代表作品、艺术风格、创新之处 等。
作者的创作过程
作者创作该作品的过程和灵感来源, 以及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体 验。
作品主题与思想内涵
目的
通过美术鉴赏,人们可以培养审 美能力、提高艺术素养,加深对 美术作品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 有助于推动艺术交流和发展。
美术鉴赏的重要性
拓展审美视野
美术鉴赏能够让人们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 美术作品,从而拓展审美视野,增强对美的 感知能力。
深化文化理解
美术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 会信息,通过鉴赏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念。
形状
形状是由线条围合而成的二维空间。不同的形状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如圆形柔和、方形刚硬等。同 时,形状的组合和排列也能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色彩与色调
色彩
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为直观的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可以传 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如红色热烈、蓝色宁静等。同时,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也能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质感与肌理
质感
质感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地所给人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在美术作品中,质感 的表现能够让作品更加真实和生动。
肌理
肌理是指画面表面的组织结构所呈现出的纹理效果。不同的肌理效果可以给人带 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如平滑、粗糙、细腻等。同时,肌理的运用也能增加作品的 层次感和丰富性。
03
美术作品的风格与流派
多样性与跨界
现代主义风格具有多样性 和跨界性,涉及多种艺术 形式和媒介的融合与创新。

美术鉴赏ppt课件

美术鉴赏ppt课件

在美术鉴赏中,既需要关注传统艺术作品,也需要关注现代艺术的发展
。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结合,能够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美术鉴赏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但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问题。如何 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是美术鉴赏面临的重要挑战。
机遇
全球化也为美术鉴赏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可以 获得更多的灵感和创意,推动艺术创新和进步。同时,全球化也扩大了艺术市 场的规模,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会。
THANKS
感谢观看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
影视制作
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 中经常使用美术元素来创 造视觉效果和氛围。
广告设计
广告创意中经常使用美术 作品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传达品牌形象。
游戏设计
游戏中的美术设计对于游 戏的整体视觉效果和用户 体验至关重要。
05
美术鉴赏的未来发展
美术鉴赏与科技结合的发展趋势
数字艺术
艺术评价
根据个人的审美标准和观念,对作品进行评价和 分析,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优缺点和艺术价值 。
03
美术鉴赏的分类
绘画鉴赏
绘画鉴赏概述
01
绘画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绘画作品的欣赏,可以深
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技巧。
绘画风格与流派
02
介绍不同绘画风格和流派的特点,如现实主义、印象派、抽象
美术鉴赏的内涵
美术鉴赏的目的
通过美术鉴赏,人们可以提升审美素 养,培养审美情趣,促进对艺术的理 解和热爱,同时也可以丰富精神世界 ,提高生活品质。
美术鉴赏不仅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更是对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历史 、社会价值的深入挖美能力

美术鉴赏第一章 美术鉴赏概述

美术鉴赏第一章 美术鉴赏概述
• 二、大学生应该主动成为审美的主体 • 三、大学生应该成为美的创造者
第四节 美术鉴赏课程的主要作用和目的
一、美术鉴赏课程的主要作用
1、提高审美认知作用: 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
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受到美的感化
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 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 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 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和世界观。 3、得到审美娱乐作用
按目的:纯美术 工艺美术(欣赏功能)
按表现方法: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 漫画)
按时间:原始、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现 代和后现代美术等等
第二节 美的形式法则与审美现象
• 一、美的本质与审美现象
美的本质是人类将自己作为审美主体,将外界作为审美 客体,在审美过程中自身意识和情感的丰富性体现。 简言之,美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丰富性在人的心灵和情 感上的丰富性反映。
艺 术 鉴 赏
美 术 鉴 赏
第一章 概 论
• 一、高校美术教育是重要的人文学科教育 • 二、高校美术教育具有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和完
善学生的心理结构的重大意义。 • 三、高校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和审
美技能,发展学生的审美实践,不仅需要学习和 理解基本美学概念和美学知识,还应该了解社会 历史和美术现象,用科学发展和人本主义的观点 来看待社会生活和美学实践。
3、培养创新能力:艺术具有不可复制性,是创新性最强 的学科,通过对美术的鉴赏活动学习美术家们的创造 性思维。
4、提高动手能力:通过观摩和学习美术种类,进行部分 美术实践,能够提高动手能力。
美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指通过美术欣赏活动,使 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 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 到放松和休息。

美术教育中的美术鉴赏

美术教育中的美术鉴赏

美术教育中的美术鉴赏在美术教育中,美术鉴赏作为核心要素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美术鉴赏的定义、历史背景、重要性以及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以期引起广大美术教育者的和重视。

一、美术鉴赏的定义美术鉴赏是指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分析、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它不仅涉及到对作品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的感知,还涉及到对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和情感意义的思考。

因此,美术鉴赏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素质和修养。

二、美术鉴赏的历史背景美术鉴赏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艺术评论家和鉴赏家如瓦萨里和布克哈特等对于艺术作品的评价和解读开始受到人们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术鉴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三、美术鉴赏的重要性1、培养审美能力美术鉴赏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感知、理解和分析作品的形式美和内涵美,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2、提升艺术修养通过美术鉴赏,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熟悉各类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和局限性。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

3、促进文化传承美术作品作为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人类历史、文化和思想的发展。

通过美术鉴赏,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美术鉴赏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1、教学方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讨论、对比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中,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标准。

2、教学内容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应该涵盖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各类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同时,教学内容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评价作品。

3、艺术实践除了理论教学外,美术鉴赏还应该结合艺术实践。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美术鉴赏概述

美术鉴赏概述

美术鉴赏概述●美术作品的门类:绘画(中国画、油画、版画、⽔彩画)、雕塑、建筑(园林)、⼯艺美术、设计艺术(空间环境设计、⼯业品造型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告招贴设计等)、书法、篆刻●南齐谢赫“六法”理论⽓韵⽣动、⾻法⽤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美术作品的特征1.造型、空间特征(美术作品的最基本特征。

)2.视觉特征3.材料、肌理特征。

“静态”也被认为是美术作品的另⼀个重要特点。

例如,与戏剧、舞蹈作品相⽐,绘画、雕塑作品的静态特点是艺术情感、主题表达的局限,但也同时显⽰了美术家们特有的创作智慧。

画⾯是静态的,⽽当美术家表达⼀个故事的主题时,对典型瞬间的选择往往能体现作者的创作构思⽔平。

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描绘了耶稣被⼈出卖后与12门徒共进晚餐时的情景。

这⼀题材曾被许多画家画过,但达·芬奇的画⾯设计最具有鲜明⽽完整的表现⼒:耶稣位于画⾯中央,摊开双⼿仿佛在说:“有⼈把我出卖了”。

12门徒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和表情,有的惊讶,有的激愤,有的难过,⽽犹⼤则紧紧地捂住钱袋……画⾯以典型的瞬间揭⽰了整个事件的戏剧性内容。

当代作家⽼舍曾以诗句“蛙声⼗⾥出⼭泉”为题,请齐⽩⽯⽼⼈作画。

⼏天后,齐⽩⽯创作出了这副作品。

画⾯中没有青蛙形象,⼏只在⼭溪中活泼游动的⼩蝌蚪,将诗句⾥空间悠远、声情并茂的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令⼈回味⽆穷。

汉代雕塑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铜奔马》将跑动中的马置于⼀只飞鸟之上来表现速度之快,现实了作者不凡的构思。

●中国绘画的画幅形式:长卷:⼀般⾼不⾜1⽶,长可达数⽶,⾼度更低的称为“⼿卷”⽴轴:幅⾯较宽⼤的称为“中堂”,常悬挂于客厅中;幅⾯较窄的称“条幅”或“条屏”,多幅条幅可因内容的联系⽽并排悬挂,如“花鸟四屏”⽃⽅:当代绘画中常见的⽅形构图扇⾯:在扇⼦形的幅⾯上绘画●西⽅绘画的幅⾯形式:壁画、天顶画、肖像画●鉴赏美术作品的三个⾓度:1.了结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

对美术鉴赏的认识

对美术鉴赏的认识

对美术鉴赏的了解与认识美术鉴赏是人们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审美知识等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鉴别的过程,是鉴赏者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特殊的精神活动,也是鉴赏者对美术作品再创作的过程。

美术鉴赏是既涉及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又涉及鉴赏者的知识、能力和修养的复杂心理过程。

可以说,美术鉴赏受到主客体两方面条件的制约,这两个条件即美术鉴赏的客体条件(美术作品)与主体条件(鉴赏者)。

美术鉴赏的客体条件是指被鉴赏的美术作品,如果客体不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便失去了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欣赏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

而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

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要在文化情境中来认识和理解美术“情境”,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

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

根据不同因素可将美术鉴赏分为以下几类:(1)感悟鉴赏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

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维驰骋而不受限制。

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2)社会学鉴赏美术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孤立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

要理解不同创作目的以及社会背景对艺术家的影响。

这些因素不是单靠表面的观察就能完全了解的,所以社会学式鉴赏的核心在于探究、追问,了解作品的主题,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并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积累一定的知识才能有很好的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作品的门类:绘画(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雕塑、建筑(园林)、工艺美术、设计艺术(空间环境设计、工业品造型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招贴设计等)、书法、篆刻●南齐谢赫“六法”理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美术作品的特征1.造型、空间特征(美术作品的最基本特征。

)2.视觉特征3.材料、肌理特征。

“静态”也被认为是美术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例如,与戏剧、舞蹈作品相比,绘画、雕塑作品的静态特点是艺术情感、主题表达的局限,但也同时显示了美术家们特有的创作智慧。

画面是静态的,而当美术家表达一个故事的主题时,对典型瞬间的选择往往能体现作者的创作构思水平。

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描绘了耶稣被人出卖后与12门徒共进晚餐时的情景。

这一题材曾被许多画家画过,但达·芬奇的画面设计最具有鲜明而完整的表现力:耶稣位于画面中央,摊开双手仿佛在说:“有人把我出卖了”。

12门徒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和表情,有的惊讶,有的激愤,有的难过,而犹大则紧紧地捂住钱袋……画面以典型的瞬间揭示了整个事件的戏剧性内容。

当代作家老舍曾以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请齐白石老人作画。

几天后,齐白石创作出了这副作品。

画面中没有青蛙形象,几只在山溪中活泼游动的小蝌蚪,将诗句里空间悠远、声情并茂的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汉代雕塑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铜奔马》将跑动中的马置于一只飞鸟之上来表现速度之快,现实了作者不凡的构思。

●中国绘画的画幅形式:长卷:一般高不足1米,长可达数米,高度更低的称为“手卷”立轴:幅面较宽大的称为“中堂”,常悬挂于客厅中;幅面较窄的称“条幅”或“条屏”,多幅条幅可因内容的联系而并排悬挂,如“花鸟四屏”斗方:当代绘画中常见的方形构图扇面:在扇子形的幅面上绘画●西方绘画的幅面形式:壁画、天顶画、肖像画●鉴赏美术作品的三个角度:1.了结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

——人文知识2.了解美术家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经历——信息搜集3.体会作品的形式美感。

——审美经验●“比较”是鉴赏美术作品的一个直观、有效的方法。

比较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横比:同样内容的作品,通过比较可以鉴赏不同美术家的不同创作特点;不同国家、民族的美术家在表现同一题材时所使用的不同美术技巧手法。

二是纵比:不同时代的作品,通过比较可以体会出不同时代中人们对美感趣味的不同追求。

如果我们能主动结合历史知识,体会出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与当时的社会生活习俗、科技文明发展状况的联系,我们通过美术鉴赏就会得到更多的学习收获。

中国美术鉴赏一、古代玉石艺术古代对玉的材料之美的欣赏与加工,不同时代体现着不同的审美观念,在原始社会后期和夏商周时代,玉器被赋予特殊的社会意义,成为贵族社会地位与财富的象征。

而汉代以后,特别被人们所看重的是它的珍宝性。

对玉的审美在中国文化中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玉近代学者认为主要应包括软玉和硬玉两大类。

●俏色:也称巧色,即因材施艺。

工匠利用玉石不同部位的色彩、纹理,设计成具有天然浑成特色的造型,●君子比德于玉:东汉到西周时期,人们把对于玉的审美,比附于社会道德规范,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

首先一条是“温润而泽,仁也”,玉的材质温和柔润有光泽,与儒家学说核心的仁可以相比。

对于贵族人物的最高赞誉就是“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再就是对于玉的材质之内在结构的欣赏,以玉体密致坚刚(“缜密以栗”)比附于知(智);以“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具有很好的透明度,比附于忠;以玉材的重量感“垂之如队(坠)”比附于礼。

还有对于玉之声音的美(“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诎然”)比附于乐。

二、古代陶器与瓷器1.原始社会彩陶与素陶两方面的艺术成就。

彩陶的主要代表是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彩陶作品。

素陶的主要代表是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黑陶器与白陶器。

原始社会陶器制作已充分掌握了工艺美术造型与装饰的规律。

2.中国古代瓷器制造对世界文化有重要影响。

古代瓷器艺术的成就突出体现在青瓷、青花瓷和彩瓷的作品上。

●彩陶:在彩陶的装饰装饰纹样上,新石器时代前期以写实、具象的纹样为主(鱼纹、鸟纹、鹿纹、人面纹、花瓣纹等),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逐渐演变为写意、抽象的纹样(抽象为点、线。

点、线是造型里最基本的元素。

如平行线、S线,漩涡纹、波状纹等。

)●陶与瓷的区别比较陶器瓷器用料易熔黏土瓷土和石英、长石等釉不上釉或者只上低温釉高温玻璃釉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1200℃以上质地胎质粗松,有吸水性(不上釉)胎质细密,不吸水或吸水性很小敲击声音低沉清脆●青瓷:商代创制出原始青瓷(原始瓷器),到东汉时期在江浙地区烧制成功真正意义上的青瓷器。

如:《凤首壶》●越窑青瓷色泽温润清新之美,受到唐代诗人的赞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唐三彩:是指以黄、绿、褐三色为主的一种陶器多彩陶器。

唐三彩的“三”有“多”的意思。

●宋代:瓷器艺术的高峰时期,名窑遍及南北各地,各有自己独特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江西景德镇:元明清时期,制瓷业的中心。

官府瓷器作坊,创制出卵白釉、青白釉、釉里红、蓝釉等色釉瓷器,以及青花、斗彩、五彩、粉彩等彩绘瓷。

●青花瓷:元代出现。

以氧化钴为原料在坯胎上绘成图像,施加透明釉后,在约1300摄氏度高温下以还原焰烧成的釉下彩瓷器,有永不褪色的特点。

在洁白的胎质上绘出的青色图像,具有素洁、高贵而又绚烂的艺术效果。

三、商周青铜艺术1.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

商后期至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都达到很高的成就,而又形成不同的时代特点。

2.青铜器艺术的成就具体体现于造型、纹饰和铭文等方面,青铜器中的礼器是奴隶主贵族政权、军权、神权和财富的象征。

青铜器中的铭文(金文)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青铜:青铜器铸造成功,使人类跨出石器时代,进入新的阶段,历史学家称之为“青铜时代”。

●青铜礼器:商、周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但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如最常见的生活用器鼎,用作祭祀、宴飨(用酒食款待客人,泛指请人享受)或婚丧礼仪时,便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奴隶主地位的体现,称之为“礼器”。

●鼎:夏代以后,青铜鼎为贵族统制者用以祭祀鬼神祖先的“礼器”。

《司母戊鼎》:商,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

以其巨大的体量和造型与装饰成功地体现了国家政权象征地作用。

●《四羊尊》:商代后期。

此尊花纹极其精细,在铸造工艺上,羊首、龙首均突出,羊角向内卷曲,据研究是用分铸法制造,显示了商代青铜工艺的高超水平。

●周朝出现了著名重器《大小盂鼎》、《毛公鼎》等,都为世人瞩目。

从出土的青铜器中能明显看出西周早期的铜器继承晚商的传统,纹饰以饕餮纹、夔纹、鸟纹等较为流行。

中晚期则有衰落趋势,造型简朴甚至有粗陋的迹象,但弥足珍贵的是这些器物多有长篇铭文。

像毛公鼎的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堪称铭文最长的铜器。

大盂鼎是现存著名的西周早期青铜器。

●《莲鹤方壶》:春秋。

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壶是一种盛酒器。

被学术界认为是春秋时期时代精神的象征。

战国以后,青铜壶盖以立鸟为饰的渐多,莲鹤方壶为此类器物的已知最早实例。

●《兽面纹》殷墟晚期青铜纹饰(选自商代殷墟出土的父辛尊。

)兽面纹它是正面描绘头部的纹饰,巨睛直视,显示一种威力,在商周青铜纹饰中最为普遍,宋代以来,人们把这种兽面纹称做饕餮纹,是一种被神化的、幻想出来的、具有某种威严的神秘意义的形象。

它和原始的图腾崇拜有一定的联系,在这幅兽面纹的左右下角各配置一小凤鸟纹饰,形态生动有力。

四、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北京故宫●北京明清故宫紫禁城为中国古代最高规格的宫殿建筑群,是明清皇室绝对王权的体现。

以三大殿为主体的紫禁城也是北京城市的中心。

:明清两代皇帝的皇宫,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总体规划:中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

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封建时代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

体现了传统的封建礼制“前朝后寝”的制度。

前朝(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朝(内廷)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

随着建筑物地位的变化,建筑的屋顶样式也随之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性的鲜明体现。

如,午门:重檐庑殿顶太和门:重檐歇山顶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中和殿:攒尖顶保和殿:重檐歇山顶北京天坛●北京天坛是坛庙建筑的代表,其主要建筑为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祈年殿运用多种象征手法体现祭天的功能,造型瑰丽而崇高。

天坛:是我国现存的封建王朝祭祀建筑中最完整、最重要的一组建筑,也是现存艺术水平最高、最具特色的优秀古建筑群之一。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祈年殿:祈年殿是天坛内最重要、最美的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祈谷礼的地方。

祈年殿本身由三层重檐构成,层层缩小,呈放射形;整个大殿由最大直径90米的三层汉白玉圆形基座承托,台基每层都有雕花汉白玉栏杆,仿佛镶嵌在台基上的美丽花环,它与三层殿顶配合层层收缩、层层升高,形成强烈的向上动感。

在色彩配置上,以蓝红白为主色调,三重檐都辅以蓝色的琉璃瓦,用以象征蓝天,顶上冠以巨大的鎏金宝顶,再加上朱红色的木柱和门窗,以及白色的台基,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这一建筑的色彩显得分外绚丽夺目,进一步突出了祈年殿作为天坛的主体建筑的重要性。

●中国建筑艺术的特点结构上的特点: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

布局上的特点: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即重要建筑都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

五、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造园经验,其代表性的理论著作为明代计成《园冶》。

中国园林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园林设计多以山水画的意境创造为旨趣,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表现效果。

相关链接:①现当代建筑;②民居。

●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主要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两大类。

此外还有融佛寺道观与园林为一体的寺观园林。

皇家园林——颐和园、圆明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以苏州地区造园艺术成就最高,保留下来的有苏州的留园、拙政园、网师园;扬州的个园、何园;无锡的寄畅园、瘦西湖;南京的瞻园和上海的豫园等。

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等●中国南方、北方园林有何不同?北方园林:皇家园林,气势辉煌南方园林:私家园林,小巧精致●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峰时期:明清两代●中国造园艺术的重要原则:“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明·计成:《园治》)●三山五园:圆明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颐和园:古代保留下来的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总体布局模仿杭州西湖,宫殿区体现“前朝后寝”的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