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述_张占仓

合集下载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作者:丁远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4年第6期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我国首个以航空港经济为主题的先行先试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作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个临空经济区域发展的战略实践平台,郑州航空港区在一年多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进程中,立足中原、站位前沿,大胆探索、稳准实践,在全国经济发展快中趋缓、稳中有升的当下,不但经济指标大幅跃升,全面开放的窗口、平台地位及优势初步显现,更难能可贵的是探索出的一些新方法、新举措,对于拉动河南省甚至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内涵式创新发展都有着难得的经验可供借鉴。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规划建设发展与实践(一)以超前的思想认识和科学筹划为支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获批过程,是原原本本的思想大转变、大解放的过程。

实事求是地讲,郑州经济发展步伐及经济总量,远不及同在中西部的武汉、重庆、成都等地,单就机场硬件建设基础来看,更比不上这三个地区的发展步伐,郑州机场现在只有一个跑道,属于客货共用,而武汉天河机场早在几年前就单独建设有货运跑道。

在强大的比较差距之下,郑州申报实验区之时,就提出要建设目前全国最大的机场,并远景规划出为2040年预期需求预留出建设第5条跑道的用地。

没有超前的思想认识和科学筹划作为支撑,是不敢想象的。

去年以来,河南省委主要领导时常调研视察实验区建设,面对“大招商”的时代格局,特别是紧扣“内陆中原区位交通”这个最大依托,创新提出了“大物流”的招商及建设发展路径的修正与补充。

从某些方面看,国家规划仅仅是“大枢纽、大产业和大都市”,实践上河南省委大胆提出把“建设大物流”理念坚持并固定下来,并放在“大产业和大都市”之前。

这样的战略调整,需要很大的胆量和思想提升。

“建设大物流”理念在实践上也逐步得到了落实。

预计不久的将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提供国际一流标准的现代物流服务设施。

(二)建立“两级三层”领导和管理体制,确保各级联动实验区的获批,是河南实现跨越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研究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研究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研究郑州航空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占地约415平方公里,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港区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郑州作为国家的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航空公司和物流企业入驻。

随着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和发展,其在国际航空物流领域的地位逐渐提升,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机构与郑州合作。

郑州航空港区与国际航空货运公司联合设立了航空物流公司,并与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了国际航空货运“兰港四化”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郑州航空港区还积极开展国际航空路线的开通和扩展,不断增加国际航班数量和航线网络的覆盖面,提升了郑州的国际化水平,增加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也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郑州航空港区位于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相互连接。

在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过程中,郑州与周边城市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了区域一体化发展。

郑州航空港区与周边城市合作建设了多个跨境经济合作区,推动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郑州航空港区还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各地的城市和港口进行合作,推动了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推动、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未来,郑州航空港区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报告(2017)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报告(2017)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报告(2017)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于2017年
正式成立,&&至2017年底共开发13个项目,总投资超过
200亿元,在郑州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一年的努力,实验区已经根据“以机场经济为中心,以物流、存储、信息交易、服务外包等产业为龙头,打造“一城,
一区,一产业”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发展策略,在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首先,实验区在重点产业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实验区紧紧围绕机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入驻,高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进驻实验区,形成了“一带一路”、国际航空枢纽、大数据中心、智能制造等重要产业集群。

其次,实验区也大力建设园区基础设施,为企业带来更多便利条件。

实验区共建设6.9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型园区,12000
平方米的技术交易类园区,11000平方米的服务外包园区等。

另外,实验区还建立了严格的政策制定体系,明确了实验区的发展方向,充分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推动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7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为郑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问题及路径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问题及路径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问题及路径作者:上官绪红来源:《现代企业》2018年第08期2013年3月7日,郑州航空港经济和实验区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形势,形成了新的发展优势,支撑了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一趋势下,河南要把握好发展机遇,正确迎接挑战,在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下,实现自身又快又好的发展。

本文将主要就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意义,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概述1.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地位。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是: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使郑州航空港区成为郑州经济发展的新模块和中原经济的龙头。

在2016年3月,国家又将郑州航空港区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并且在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支持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由此可见,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在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2.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意义。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称郑州航空港区,它将城际铁路、地铁、高铁、航空、高速公路这五个要素集于一身,是一个综合枢纽,是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附近的新政综合保税区为中心的航空经济体和航空都市区,整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规划面积有415平方公里之多。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对于实现我国航空布局的优化、推动中原地区的发展、间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可以推动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中原地区现代化城市的建设。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

”郑州作为我国的交通枢纽,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现在国家在这个的基础上,又建设了郑州航空港区,这进一步推进了郑州的发展。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条件探讨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条件探讨

内外所有的企业都提供同样的优惠政策。 持, 也将大大推动郑州航空港区加快建设。在
2 6 - 3 万人 , 初步 成为全球重要的智 能手机 生产 在富士康的带动下 , U P S 、俄罗斯空桥、 南
除了政 策支 持, 国家在组织实施 方面的支 基地 。
规划 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 实验区 ( 简 强化组织 实施方面 , 国务 院各相关 部门将按照 方航 空、 深圳航空等 1 6 0 多家 国内外知 名企业 职 能分工, 加强对郑州航 空港 区建设的工 纷至 沓来 ;超过 7 0家富士康配套企业 已在航 称 郑州航 空港区) 是国家站 在全局 和战 略高 各 自 加 大对郑 』 I , I 航空港 区基础 设施 、 自主 空港 区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 上 百家富士康协理 度, 立足 发展需要, 经过深 思熟虑 、 统筹研究做 作指 导 , 国家发改 厂商 落户 周边地区 ,并将带动 1 0 0多个 产业 、 出的重大决策。建设郑州航空港 区, 是新时期 创新和 生态 建设的支持力度 。同时, 0 0多个配套企业 陆续落户河南 。 我 国推进 实施区域 发展 总体 战略 的重要 组成 委将 会 同有 关部 门适 时组织 开展规 划实 施情 4
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交通 区位优 势突 出, 基础设 施 日益完 郑州航空港区地处 中国内陆腹 地 , 是重要 的航 空、 铁路、 公路交通枢 纽。具有四通八达 、 十 分便捷 的交通优 势 , 郑 康科技 集 团年销售 收入 1 , 1 7 5亿美 场 高速 、 郑 州少 林 高速 、 京广 澳 高速 、 连 霍高
开展联程联运 , 有 利于辐射京津冀 、 长三 个方面 对郑 州航空港 区的经济 发展条件 进行 发展壮 大 ,拥有 上百万 员工及全 球顶 尖客户 航线, 分析 , 探讨其是否满足临空经济发展的需要。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问题研究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问题研究

统计与决策MARKETING RESEARCH10.13999/ki.scyj.2017.08.018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问题研究◊郭晴摘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国内首个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也是中国首个内陆开放实验区,对于带动中原区经济和我国航空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三年来发展迅猛,但是还存在着高层次人才缺失、自主创新能力差、产业支撑较弱、核心驱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从人才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出发,在加快产业集群培育,构建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城市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经济;航空都市建设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 合实验区发展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内陆地 区对外幵放的高地、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是河南在“十 二五”时期高速高效发展的一大亮点。

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 大四次会议把“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写进 “十三五”规划纲要,航空港将围绕“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发展主线,积极融入到国家“一帯 —路”的战略中去,实现既定目标。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战略意义关酬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突破□,利于促进全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河南经济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构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突破口,是中原经济区的心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以航空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基地,是郑州乃至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是全面地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的战略突破 □。

航空港的建设有利于郑州市抓住机遇、争取发展成国际航空大都市,为河南走向世界打幵了新通道。

(二)推动我国航空港经济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对 放 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目前是我国唯一的航空经济示范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研究及对策分析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研究及对策分析

Aeronautical Finance andAccounting航空财会/2021-0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研究及对策分析王莉/广东培正学院航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近几年来,航空港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对于实现中原快速崛起、促进河南产业结构升级、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等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航空港区的发展现状及其促进作用最近几年,航空港区的生产总值都在飞速增长,在基础设施和航线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下,航空港区的经济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016年航空港区的GDP 总量达到了622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速13%左右;2017年其GDP 总量突破700亿元大关,增速超过13%;2018年其GDP 总量又继续突破800亿元大关;到2019年,航空港区的GDP 已接近千亿元水平,同比增长22.5%。

这说明航空港区自从建设以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

航空港区近年来GDP 总量变化见表1。

(一)带领中原地区交通运输网的快速发展郑州作为中原地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本身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已经十分发达贯通,根据国家的“十三五”规划,郑州将以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构建周边中原城市群之间的高铁半小时核心圈,一小时紧密圈和一个半小时合作圈。

发展至今,航空港区已占据了中西部地区物流发展的中心地位,再加上郑州高铁南站串联起来的“米”字形铁路轨道,和航空、铁路、公路融合发展,“三纵两横”的网络版图发展迅猛,形成了多式联运、智能物流的生态圈。

航空港区铁路快速网的高速发展,又带来了陆空联运发展的新体系,从整个全国地图版图来看,航空港区处在河南省的中心,也处在能有效连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国内国际航线的中心,以航空港区为中心节点,周边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以及包括成都重庆为中心的西部经济带,都可以进行有效地贯通。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在在 的“ 聚 全省 、 全市、 全 区 各 级 之 策 之 验 二 是 力” ,确 保 了从 中央 到 地 方 上 下 各 级 联 合 河 南 省 航 投 公 司 收 购 世界 航 空货 运 巨头 卢 5 %股 权 , 并 签 署 在 郑 州 机 场 建 设 全 联 动 。2 0 1 4年 年初 以 来 , 随着 实 验 区 人 民 森堡 3 法院 、 人 民检察 院获 得 国家批准 , 派 出 和 内设 机 构 初 步 完 善 。2 月 2 5 日 ,河 南 省
球第 二个 最 大 的 货 运基 地 协 议 。 这 为 实 现
“ 公路港 、 铁路港 、 航空港 、 信息 港” 四 港 一
委、 省政 府又把 实验 区确 立 为“ 深化 改革 体 无缝 对 接 打 下 了坚 实 基础 :立 足 中部 中 原和 区位 交 通 两 个 主 线 , 自贸 区研 究 申报 体 制 机 制 创 新 示范 区 ” , 并赋 予“ 六 大 战 略 地位 ” ,掀 开 了 实验 区 建 设 发 展 通 过 制 度 正在 加 紧推 进 : 国 家 肉类 口岸 已经 获 批 , 车 辆 整 车 进 口、 医药 医疗 和 7 2小 时 过 境 免 签 工 作 以及 申报 领 事馆 建 设 等 国 际 通 道 , 正在 加 速 推 进 。 把 郑 州 打造 成 国 际重 要 物 流商 贸城 的软 硬 支 撑链 条 , 已经 初 见 端倪 。
提供 国 际一 流 标准 的现 代物 流服 务 设 施 。
( 二) 建 立“ 两级 三层 ” 领 导 和 管 理 体
制. 确 保 各 级 联 动
前沿 , 大胆探 索、 稳 准 实践 , 在 全 国 经 济 发
展快中趋缓 、 稳 中有升的当下 , 不但经济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7期2013年7月河南科学HENAN SCIENCEVol.31No.7Jul.2013 收稿日期:2013-06-24作者简介:张占仓(1958-),男,河南偃师人,研究员,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文章编号:1004-3918(2013)07-1080-05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述张占仓1,孟繁华2,杨迅周1,李明2,陈峡忠1(1.河南省科学院,郑州450002;2.河南省社科联,郑州450002)摘要:国务院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彻底改变了河南地处内陆的区位条件,形成了临港发展新优势,支撑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郑州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为临空经济大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而临空经济发展将为中国经济升级版开创新途径,增添新内涵.因此,包括郑州在内的中国中西部地区未来建设与发展将出现新的重大跨越.关键词:临空经济;郑州航空港;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河南省中图分类号:K92文献标识码:AGeneralStatementon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ZhengzhouAirportEconomicComprehensiveExperimental AreaZhangZhancang1,MengFanhua2,YangXunzhou1,LiMing2,ChenXiazhong1(1.HenanAcademyofSciences,Zhengzhou450002,China ;2.HenanAssociationofSocialScience,Zhengzhou450002,China )Abstract:WiththeapprovalofbuildingZhengzhouAirportEconomicComprehensiveExperimental Area bytheStateCouncil,thepositioningconditionofHenan’sinlandlocationwascompletelychanged,withnewstrengths ofharbourdevelopment,whichaccordinglysupporttheconstructionofinlandopenhighland.ThestrategicpositioningofZhengzhouInternationalAviationLogisticCenterhascreatedhistoricopportunitiesforaviationeconomydevelopmentwhichinturnwillopennewpathforChineseeconomyupgradingandenrichnewcontent.Therefore,therewillbeanewandgreatstrideinthefutur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incentralandwesternChinabesidesZhengzhouC ity.Keyw ords:a viatione conomy;ZhengzhouA irport;c entrale conomicz one;d evelopments trategy;HenanProvince河南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5月24日召开第55次会议,专题讨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问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李自强副主任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室王明华主任重点介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基本情况和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研究员作了主讲发言,省社科联原副主席赵怀让研究员、省民营经济维权促进会郭运敏副会长、郑州市发改委王国安副主任、郑州大学商学院宋光华教授、副院长李燕燕教授、《河南日报》理论部孙德中主任、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绍东研究员、河南财专工商管理系主任陈爱国教授、郑州大学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合林教授、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杨迅周研究员、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综合处张广宇处长、郑州大学商学院孔喜梅副教授、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许广月副教授等作了大会发言,省社科联孟繁华副主席、省委政研室财贸处李兴山处长、河南人行政策法规处处长张树忠高级经济师、省财政厅政研室王银安副主任、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一平教授、省统计局统计科研所金美江所长、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3 15:01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41.1084.N.20130813.1501.038.html2013年7月部宋伟教授、新乡学院《管理学刊》常务副主编王建增教授、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赵志亮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美平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部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新安教授、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刘涛副教授、《河南日报》理论版记者王丹、华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伟华、省社科联办公室李新年主任、普及处李同新处长、李明副处长、郑州市社科联普及部余晓梦部长等30余名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媒体记者参加研讨.为了开好这次会议,使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会前部分专家学者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现将专家提出的主要观点综述于下:1实验区的地位与作用与会人员从不同角度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讨论.其中,张占仓认为,郑州是亚洲的地理中心,类似德国法兰克福在欧洲的区位.国务院批复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提出,在郑州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使郑州的建设与发展具备了重要的国际意义,为中原地区创造了临港发展优势.因此,实验区将支撑内陆开放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郑汴都市区实现一体化发展,为中原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升级版创造发展新优势,为中原经济区迎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为中原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新生活,促进郑州发展出现新的重大跨越并成为有国际影响的城市,为中国新型城镇化提供示范,首创中国内陆地区持续跟进式外向型经济发展新模式[1].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获批,激发了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浪潮[2],推动中国经济升级版释放出新的科学内涵,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寻求到新的动力[3].李自强认为,实验区的建设和发展将为河南省产业升级转型带来重大机遇,将增加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王国安根据知名专家约翰·卡萨达教授的航空城[4]与航空大都市[5]关系理论,就实验区与郑州市的发展关系绘制出“郑州航空大都市发展模型”.模型中,整个郑州航空大都市被形象地描述为一架正在起飞的飞机:主城区是机体,承载着城市发展的主要功能.东西两翼提供动力,郑州新区(郑东新区、经开区、中牟县)是东翼,已初具规模,发展动力强劲;正在谋划的郑上新区是西翼,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北部沿黄生态综合发展示范区是绿肺,意味着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块无污染的生态空间,为城市发展提供新鲜空气.实验区是尾翼,目标是建设世界著名的航空城,左右着郑州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机头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向着北京,盯着国家政策.模型图上标示:“历史上的郑州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未来的郑州靠飞机飞出去”,说明了郑州发展临空经济,建设航空大都市的重要意义.图上最下面一句话说明了建设郑州航空大都市的操作路径,就是以E贸易试点和富士康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打造航空货运枢纽,形成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航空综合交通枢纽,从而推动郑州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培育适合速度经济要求的大产业,最终把郑州建设成为世界级的著名航空大都市[6].杨迅周认为,实验区应充分发挥地处我国主要经济区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和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优势,将实验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高端临空产业集聚区、现代航空大都市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除发挥都市工业辐射等作用带动郑汴都市区建设外,还要充分发挥“增长三角”的作用,打造郑州—开封—许昌“金三角”核心区[7].按照“环形+交通轴”辐射的网络型格局,辐射带动更大地域的发展.王国安还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宁教授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继深圳和浦东之后我国改革开放第三极的认识,对此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陈爱国认为这个观点提得很好,符合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和事物内在发展规律;而张合林认为,以实验区为增长极的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外的第四极;但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持谨慎态度,认为应重点做好自己的工作.2实验区产业发展与布局张占仓认为,应瞄准临港发展优势,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业,包括特色产品物流、航空快递物流、国际中转物流、航空物流服务等.集聚发展高端制造业:发展航空航材制造与维修,包括机载设备加工、航空电子仪器、机场专用设备以及航空设备维修等[8];建设超级计算机和超级计算应用基地,为大数据时代提供基础设施支撑,为高端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持;建设智能产业研发与应用基张占仓,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述1081--第31卷第7期河南科学地,以此支撑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智能手机生产与研发基地,并进一步拓展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核心内容的产业集聚区[9];建设生物医药生产与研发基地,拓展优势产业.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基于超级计算的航空金融服务基地、电子商务中心、服务外包基地,发展专业会展,建设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产业创新中心[10].龚绍东认为,实验区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应协调好几方面的关系:一是核心区产业与外围地区产业的辐射带动关系;二是高端制造业、航空运输业等主导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辅助产业的关联依存关系;三是二产与三产布局的空间融合关系,使实验区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呈现无缝对接、产业链嵌入形态;四是在重视引进大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具有产业链生态关系的小企业集群;五是近期快速扩大规模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杨迅周认为,实验区产业发展要做到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对外开放与扩大内需相结合,大力发展航空核心产业、航空关联产业和航空引致产业,重点引进的产业和项目要培育其植根性.其产业布局遵循圈层结构,应根据产业的临空偏好度进行布局,跟机场关联性越强的产业,就应该离机场越近.要根据机场和区域的实际情况来布局临空产业,将好的空间位置留给优势突出的项目和产业,合理分布和配置临空产业,形成不同的临空产业集群.同时要注意在空间布局上留有余地.陈爱国在研究了我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实验区的优势特别是保税区优势,并借鉴舟山、青岛、上海等地的经验基础上,建议在实验区建造中国中部最大奢侈品消费市场,同时提出如下建议:转型升级高端产业同时积极发展贸易和旅游业;建立电子交易平台,创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开展工业贸易旅游等产业项目,带动周边经济发展;长远目标是建立自由贸易港区.宋光华认为,在实验区内应主抓以物流业引领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物流网络,重点应该是金融业、物流业、总部经济、进出口产业,对仅供本地居民需要的地方性产业、企业不予安排,污染性产业要迁出实验区.许广月也认为应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孔喜梅则强调发展创意经济和信息产业.李燕燕认为,中国高铁正处于高速蓬勃发展时期,高铁通过改变城市产业结构与商务活动带给中国巨大的影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的发展应该与高铁经济交融.张广宇认为,实验区经济发展要特别注意充分考虑新兴经济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航空业务拓展和港区产业布局等,要为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留足空间.3实验区建设路径张占仓认为,实验区建设路径包括: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多式联运;高起点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打造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现代航空都市;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宋光华认为,实验区要建成国内一流的航空港,建成世界级的国际化航空港和国际化大都市,大胆放开外引,重在内联共建,重点建设快速交通网络和物流网络两大网络.张合林认为,要突出郑州航空港的功能,加快提升郑州航空港的客货运转能力,加快建设和完善以郑州航空港为核心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E贸易,建设完善互联网和物联网体系,以郑州航空港为依托把郑州建成国际化、现代化的全国电商交易中心.杨迅周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在城乡一体、“四化”同步发展、“五位一体”总布局和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城镇化,特别是要走与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实现创新驱动的城镇化;二是城市体系合理、城市形态优化、产城结合,并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镇化;三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注重地域文化传承创新条件下的城镇化;四是适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五是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绿色、低碳、集约发展的城镇化.实验区建设要适应这些要求,特别是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作为规划面积达415km 2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不可能仅仅作为单一的产业功能区,要建设成为航空都市区,产业功能区与城市其他功能区要合理布局、科学结合,实现“产城融合”[11];第二,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12],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服务,倡导低碳文化和低碳生活,完善低碳信息,研发低碳技术,培养低碳人才,增加碳汇,制定高水平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13],实施一批重点项目.1082--2013年7月张广宇认为,实验区建设要注意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使中原文化在开放中吸收,外来文化在融入中适应.建议在建设中突出特色,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考虑规划建设国别特色产业园区或街区;鉴于我国中部地区没有设立美国等领事馆,可超前谋划、适时申请在实验区设立美国等国家领事馆.4实验区建设推进举措张占仓认为,实验区建设的主要推进举措包括:高起点做好建设规划,超前部署战略资源,在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上下工夫,在思想开放上要有新突破,尽快提高临空经济科学管理水平,在招商引资上围绕临空产业集群做大文章等.特别是要超前部署战略资源,将建设超级计算机作为支撑点,形成大数据处理中心,提升信息化水平;把人才集聚作为迸发点,营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大量引进各类人才,特别是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引进,为新形势下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环境、提供支持;把自由贸易区加网购中心作为燃烧点,重视为青年消费者提供时尚服务[14],促进郑州成为中原地区新的现代购物天堂.郭运敏认为,主要措施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有国际视野的建设规划;第二,有吸引力的政策;第三,要有出奇制胜的起点和切入点[15].王国安建议设立省市联合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基金,同时设立世界航空港经济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论坛,积极开展理论探讨.赵怀让建议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孙德中则认为应提高宣传的专业化水平,切实破解实验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难题.杨迅周认为,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要高端定位,注意把握“度”的问题,速度、程度、广度都要适度,优势和重要性的强调也要适度,既要积极主动,又要留有余地.张合林认为应打造港区一流人才高地.5对策建议5.1尽快形成全省推动实验区建设的工作合力枢纽机场是临空经济的发动机,临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所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务院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以国家的力量支持临空经济加快发展,将为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新的动力和内涵,为我们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新的契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的建设,各市县与省直机关也要结合实际把该项工作纳入工作议程,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出谋献策,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整体工作不断有新的进展.5.2按照集约智慧绿色低碳要求做好实验区现代航空都市建设规划在国务院批准发展规划以后,有关方面已经着手在全球范围内征集航空都市建设规划,力争在已经创造的郑东新区规划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基础上,再创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世界一流的奇迹.这个规划涉及415km 2的地域面积,又是我国第一个现代航空都市规划,要确实吸收与借鉴国内外最新城市规划理念,特别是约翰·卡萨达教授航空都市模型的先进思想,结合中原文化的特征,充分考虑大数据时代智慧发展的最新科技进步要求,从长计议,高瞻远瞩,增强战略性、国际性、超前性、科学性,拿出体现时代特征、能够吸引世界眼光的建设规划.只有规划具有战略性、具有世界眼光、具有重大创新标志,才可能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现代航空都市.5.3继续探索内陆地区持续跟进式外向型经济发展新模式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通过开放走向全球的伟大创举和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步履艰难的历史性困惑,河南省委省政府不等不靠,大胆开拓,勇于创新,高度重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先以行政效率高著称,坚定不移地引进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际化企业富士康,创造了所谓“郑州速度”.为了让富士康顺利发展,省委省政府又以超常规的方法在100天之内报国务院批准在郑州建设中部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保税区封关运行之后,富士康以及为其配套服务的物流企业、零部件企业等快速发展,并引致大批外向型国际化企业向郑州以及河南集聚,促进河南省进出口额在全国异军突起,连续两年增长速度都在58%以上,外向型经济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进出口总额从2008年占全国的0.68%提升到2012年的1.34%,特别是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2012年完成进出口额285亿美元,在全国31个保税区中迅速上升到第2位,并进一步导致郑州航空港客货运输飞速增长.2012年,郑州机场客货运输快速增长,货邮运输增长47.07%,增速居全国第一;客运量达1167.36万人次,同比增长15.01%,增速位居全国第二.因为客货运输持续快速增长,在全国各地竞相张占仓,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述1083--第31卷第7期河南科学竞争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过程中,国务院看到了郑州航空港的巨大潜力与希望,所以把全国第一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批复给位居“天下之中”的郑州,期望打造成亚洲的“法兰克福”.因为有了这个中国独具特色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市的建设与发展迅疾具备了现代国际都市的战略意义与前景,并将促进郑州市以及中原经济区外向型经济获得空前的大发展.这种内在逻辑性关联非常紧密的内陆地区持续跟进式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路径,具有重要创新意义.沿着这条路子持续探索,并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对河南省持续发展与转型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张占仓.临空经济为郑州插上腾飞翅膀[N].郑州日报,2013-4-4(6).[2]张占仓.郑州建设国际航空港的历史趋势与战略方向[J].区域经济评论,2013(3):142-144.[3]张占仓.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科学内涵与地方响应[N].河南日报,2013-6-19(13).[4]约翰·卡赛德.航空大都市:21世纪的商业流动性与城市竞争力[J].城市观察,2013(2):25-34.[5]JohnKasarda,GregLindsay,Aerotropolis:TheWayWe’llLiveNext[M ].NewYork:Farrar,StrausandGiroux,2011.[6]柯杨,栾姗,李红.建设枢纽见证转变[N].河南日报,2013-5-29(2).[7]杨迅周,杨延哲,刘爱荣.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战略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5):33-37.[8]曹允春.临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模式及演进机制分析[J].城市观察,2013(2):5-16.[9]张占仓.河南省安濮鹤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J].河南科学,2013(3):377-383.[10]张占仓.追寻世界科技创新轨迹高度重视青年人才成长[J].创新科技,2013(2):16-17.[11]王永苏.以港城互动促中原城市群跨越式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3(3):145-146.[12]张大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全球化时代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与实践[J].区域经济评论,2013(3):5-15.[13]王喜成.推进郑州航空港建设的路径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2013(3):147-149.[14]陈萍.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基于要素流动的空间效应[J].区域经济评论,2013(3):149-151.[15]杜君.现代服务临空升级[N].河南日报,2013-5-27(2).(编辑康艳)10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