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分析

合集下载

郑州发展区位讲解PPT课件

郑州发展区位讲解PPT课件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监督、土地管 理等方面的工作。分管东区规划分局、东区国土资源分局、土地规划勘测 中心, 联系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土地储备中心。
孟祥岭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 建筑质量安全、人防和城市供应工作、合村并城工作、拆迁、保障房建设 等方面的工作。协调房管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建设环保局、房屋征收办、 东区保障性住房办公室、合村并城办。
东风渠
(107 )
东 四 环 辅快 道速 路
9
.
10
.
11
龙子湖高校园区
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 里,主要由高等院校组 成。湖面伸入各大学校 区,湖中有近133公顷 的湖心岛,岛上规划有 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 设施。龙子湖区东南部 规划10.7平方公里作为 科技园区,主要用于安 排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 致力于开发IT、科技研 发等高新技术产业。
.
20
郑民、高速南2公里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京 港
三 公
(简称港区)




规划总面积 415平方公里



6
炎黄大道
.
21
区位图
.
22
简介
港区按照集约紧凑、产城融合发展 理念,优化功能分区,规范开发秩 序,科学确定开发强度,构建“三 区两廊”空间发展格局。
◆城市综合服务区 ◆航空港区 ◆高端制造业集聚区 ◆沿南水北调干渠生态防护走廊 ◆沿新107国道生态走廊
.
27
南水北调生态干渠 防护走廊
在南水北调主 干渠两侧建设 沿岸森林公园、 水系景观、绿 化廊道,打造 体现航空文化 内涵、集生态 保护和休闲游 览于一体的景 观带。

郑州发展区位讲解

郑州发展区位讲解
东风渠
郑州发展区位讲解
(107 )
东 四 环 辅快 道速 路
郑州发展区位讲解
郑州发展区位讲解
龙子湖高校园区
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 里,主要由高等院校组 成。湖面伸入各大学校 区,湖中有近133公顷 的湖心岛,岛上规划有 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 设施。龙子湖区东南部 规划10.7平方公里作为 科技园区,主要用于安 排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 致力于开发IT、科技研 发等高新技术产业。


万 三 公 路
郑民高速公路
郑州发展区位讲解
郑州国际物流园
通过快速交通线路加强与航空港区的联系,形成空陆一体的物流体 系,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物流亲和型产业,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包括 两个集装箱中心站、两个公路物流港和一个综合保税港区。
郑州发展区位讲解
中牟县
西起万三公路,东接古都开封。中牟县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 基础好,刘集组团以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服务业为主,布局商务 服务、科技研发、文体娱乐、房地产业等;远景规划的官渡组团呼应 中牟县城,主要以科技研发、现代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商 贸和文化旅游为主。形成了中牟大白蒜、中牟西瓜、雁鸣湖大闸蟹等 特产,是河南省最大的奶源和水产基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观光 、农产品加工、农业物流,以及农、牧、渔等基础农业形态。
郑州港区 投资环境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若干意见》,入区项目 建设应符合综保区(港区)总体规划、消防、环保等要求。 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235万元/亩,容积率达到1.0以上,建筑密度不低于60%,其 中工业地产项目税收贡献≥15万元/亩。 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用的面积的5%,绿地率不得超过20%。 征地类项目投资总额需1亿元以上,投资强度≥235万元/亩,产值≥500万元/亩,税收贡 献≥10万元/亩。

郑州向西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郑州向西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郑州向西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和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提出了向西发展的战略,通过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支持,促进长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郑州向西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郑州向西发展的现状。

郑州市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向西扩张。

一方面,郑州与周边省份加强了交通合作,修建了大量高速公路和铁路,便利了货物和人员的流动。

另一方面,郑州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减税、减免土地使用费和租金补贴等,吸引西部企业前来投资。

其次,郑州向西发展的未来趋势值得关注。

首先,随着郑州与西部地区的交通更加畅通,货物的快速运输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西部地区的资源丰富,如石油、天然气等,可以满足郑州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同时,西部地区的人口规模庞大,人力资源丰富,可以为郑州提供更多的劳动力。

这将促进郑州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另外,郑州向西发展也有一定的挑战和阻碍。

首先,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储备相对不足。

这将导致跨区域合作和资源整合的复杂性。

其次,西部地区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消费能力也相对有限。

这将对投资回报率和市场扩张产生影响。

此外,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也需要引起郑州的重视和解决。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郑州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与西部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和市场信息。

其次,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推动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引入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

最后,郑州向西发展将为该地区带来许多机遇。

首先,郑州的经济实力和产业优势将帮助提升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其次,这将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未来,郑州向西发展的趋势将逐渐清晰,成为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总结而言,郑州向西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也在积极地进行经济发展规划,以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

其中,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是关键之一。

本文将以河南省为例,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探讨。

一、河南省区域经济概况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

该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辖20个地级行政单位,人口1.11亿。

河南省地处中国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与中国东部、南部、北部等地相连,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路线。

此外,河南省还是中国中药材、食品、纺织、机械、建材五大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及应对1. 交通不便尽管河南省是中国的物流、交通枢纽之一,但由于内陆位置,市场地位不如直接面向海洋的东部地区。

此外,河南省南北分布,东部部分地区交通建设滞后,交通不便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应对措施:加强交通建设,建设具体化、多元化的交通网。

加大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内河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交通规模,提升运输效率,提高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2. 城乡差距河南省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土地资源相对匮乏。

因此,河南省农村经济在贡献河南省GDP中的比重很小。

应对措施: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减少与城市发展的差距。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机制,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

3. 绿色发展不足河南省的工业化进程比较快,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

工业污染严重,土地、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应对措施: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

尽快出台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企业加强环保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三、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展望在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下,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健康经济、新能源、智能制造成为河南省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河南省要加强新兴产业的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在区域经济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一、引言二、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及表现1. 地理条件的不利因素2. 产业结构的差异3. 城乡差距4. 发展模式的差异5. 政策的实施与执行三、如何解决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1. 调整产业结构2.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3.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5. 促进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四、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案例分析1. 河南省郑州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对比分析2. 河南省新乡市与南阳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对比分析3. 河南省信阳市与商丘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对比分析4. 河南省南昌县与开封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对比分析5. 河南省洛阳市与安阳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对比分析五、结论一、引言河南省经济总量大,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我将从河南省的地理条件、产业结构、城乡差距、发展模式和政策的实施与执行这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如何解决河南省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建议。

接着,我会根据实际的案例分析河南省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

二、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及表现1. 地理条件的不利因素河南位于华夏中部,自然条件优越,但由于地理局限,其交通运输网络不发达。

大河南的河南省中部地区,自北向南横跨南北山地,地势起伏落差较大,水网密集,交通不便,影响了中部经济带的发展。

因此,河南省区域经济呈现出南北分化的现象。

2. 产业结构的差异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主要以轻工业、冶金工业、建筑材料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和化学工业为主。

由于各地地理环境和基础条件的不同,以及政策的不同支持度,它们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了河南省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

3. 城乡差距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大城市(如郑州市、开封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迅速,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占据了河南省总人口的70%以上,却只贡献了40%左右的GDP。

这种城乡差距的存在,也是导致河南省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一、引言区域经济发展对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至关重要,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

H ·钱纳里(1986)分析了人均生产总值和阶段划分问题,把现代经济划分为三个阶段:工业化起始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西蒙·库兹涅茨(1989)则认为,工业化演变主要是由产业结构来反映的,由于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多,产业结构会从“一二三”型向“三二一”型转变。

陈栋生(1994)在《区域经济学》一书中提出将区域经济划分为待开发、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周学(1994)则认为区域经济划分为以农业为低收入、温饱、小康、富裕、高富裕五个阶段;杨森、廖福林(2011)把福州市的区域经济划分为恢复、经济调整、快速增长、调整改革等几个阶段。

苏芮等(2017)将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缓慢积累期、加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和平稳成熟期四个阶段。

由此可知,按照不同的标准和依据对区域经济进行划分,会有不同的划分结果,本文采用应用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钱纳里划分阶段为标准;学者研究的指标和方法各不相同,会得出不同的划分结果,且大部分研究都是以国家为研究对象。

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判别河南省的经济发展阶段,并据此提出该阶段下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河南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分析□文/张笑梅(郑州商学院河南·巩义)[提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划分关系着地区经济规划,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但是,由于划分依据和标准不一致,因此划分的阶段并不相同。

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在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的判别方法,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20年12月25日经济/产业《合作经济与科技》No.3x 2021图4河南省历年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统计图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图3河南省历年城镇化率统计图图1河南省历年人均GDP 统计图图2河南省历年产业结构优化图省的经济全面、长远发展。

郑州发展的趋势

郑州发展的趋势

郑州发展的趋势
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和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以下是郑州发展的一些趋势:
1. 经济发展:郑州市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郑州已成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企业落户,并且逐渐形成了以制造业、物流、金融和商贸等为主要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

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郑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

郑州已经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和华中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还是中国铁路物流中心和航空枢纽城市。

3. 城市建设:郑州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各类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郑州启动了一批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包括郑东新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

4. 人才引进和创新力推动:郑州市通过引进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了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郑州市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创新创业载体,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

5. 城市文化和旅游发展:郑州市注重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借助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点,推动了城市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郑州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建设加快步伐,人才引进和创新力推动,城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等方面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建议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建议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 建议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 对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河南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传统上以农业经济为主导, 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逐渐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 代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壮大主导产业 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培育发展新经济
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 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动能转换。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
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开放、重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新兴产 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分析
01
农业基础地位稳固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在地区生产 总值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02
工业主导地位突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河南的工业 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主导 地位日益突出。
03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 势互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打造人才 高地。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提高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
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和创新创业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海新区具有的诸多发展优势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势: 位于环渤海经济区内,辐射三北;地处东 ②资源优势:
北亚中心,离亚欧大陆桥起点近;可作蒙古、 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
有较多可供开发建设的荒地、滩涂和少量低产农田; ③交通优势 渤海海域石油、天然气、海盐等资源丰富。 滨海新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 ④工业基础优势 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与加工基地。电子 信息业名列全国前茅。海洋化工历史悠 ⑤体制创新优势: 久。 滨海新区拥有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区、 ⑥国家政策优势 出口加工区等一批功能经济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机 制。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概况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区位图 The Location of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ic Zone (ZAEZ)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 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是国务院批准的唯一一个以航空 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新区。
航空港区位于中国地理中心的河 南省省会郑州市中心城区东南约 20公里,规划区面积415平方公里。 战略定位(国务院批复):国际 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 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 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 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ZAEZ
Zhengzhou AEIZ
郑州机场航线网络发展
2012年民航旅客吞吐量1167.36万人次,全国排名第18位;同比增长15.01%,增速排名第2位; 民航货邮吞吐量15.12万吨,全国排名第15位;同比增长47.07%,增速全国排名第1位
2013年前九个月,旅客吞吐量完成971万人次,同比增长11%;货邮吞吐量完成14万吨,同比增长 40.6%,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20世纪80年代看 深圳、90年代看浦东, 21世纪看滨海新区。”
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天津 滨海新区的发展优势和主 要产业发展方向及其意义 。
华北地区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天津新港船厂搬迁项目于2006年下半年在天津滨海新 区塘沽临港工业区开工建设。
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
功能定位: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 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 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
问题3:分析富士康选择落户郑州的原因
郑州是中原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和航空港,交通便利;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城市,政策更为优越,政府信息更为快捷通畅(或城市基础设 施等工业集聚条件更为有利); 城市规模较大,劳动力更为充足且优质; 郑州市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大
问题3:富士康落户郑州(产业转移)给郑州经济、人口 和城市化的影响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当地的工 业化进程,带动产业分工和合作 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问题2:郑州空港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国内唯一一个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新区
国家政策的扶持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 便利 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 充足廉价的劳动力, 土地成本低
•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位于中国中部,中国区企业提供工商、
税务等配套服务
河南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实验区实现用地指标全覆盖
已开通航线129条,通达多个国内 外各城市。其中,客运航线105条; 全货运航线24条(中部国际航空枢 纽地位初步确定)

今年新引进南航、港航、东航 等6家航空公司,新开通国际航 线8条
(二)人文地理概况
1.郑州空港经济区
问题1:推测郑州空港经济区的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
航空物流业、高端制造业 (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电子信息、生 物医药、其他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专业会展、电子商务、航空 金融、服务外包)
河南省省情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十省通衢; 河南是人口大省、交通大省、经济大省 、能源大省、农业大省和文化大省。 人口大省。河南是全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总人口1.05亿。 交通大省。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830公里,铁路通车里程突破 4000公里,均居全国第一位。省内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 南阳姜营机场等五大民用航空机场。国家民航总局将郑州航空港列为全国 八大航空枢纽之一。 经济大省。2012年全省GDP达到29810.04万亿元人民币,连续九年位居 全国第五。
拍摄时间:2014.11.17 拍摄地点:唐山市
2010年,我国钢产量为6.27亿吨,其中二氧 化硫排放量达到176.7万吨、氮氧化物93.10 万吨,工业烟尘和粉尘排放量为56.28万吨和 93.47万吨,分别占工业排放量的9.5%、6.3%、 9.3%和20.7%;2011年,钢铁二氧化硫排放量 猛增到251.4万吨,工业粉尘为206.2万吨。
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
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 化水平不断提高。
存在的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区域合作缺乏协调 各个区域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小,缺乏完善的产业链,
产业结构趋同,以能源、钢铁、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该地区水资源缺乏,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整治艰巨。
198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时就指出:“你们在港口和市区之 间有这么多的荒地,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 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
(二)人文地理概况
1.郑州空港经济区
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位于郑州航空港区。自2010年富士康入驻港区 以来,这个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无可争议地成为航空港智能终端产 业发展的领头雁。报告显示,截至10月26日,富士康今年已累计生 产手机7450万部,预计到年底可生产出苹果手机1.2亿部。今年前9 个月,富士康完成外贸进出口215亿美元,约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 53%。富士康在航空港已累计完成投资148亿元,布局手机生产线 116条,累计生产手机2.3亿部,解决就业达25万人次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