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可视化及其应用
技术驱动的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实践

技术驱动的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实践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技术驱动的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实践正成为园林设计领域的重要趋势。
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方法,设计师能够更好地捕捉和展示自然景观的美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为城市居民带来更为宜人的居住环境。
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
首先,三维可视化技术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
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师可以将纸上的构想快速转化为三维模型,使用户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设计方案的效果。
通过虚拟漫游和全景展示,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未来景观的样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设计师的理念。
此外,三维可视化技术还能帮助设计师在景观规划和植物选材方面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无人机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通过无人机航拍,设计师可以获得高空的全景视角,全面了解景观空间的布局和组织,同时还可以捕捉到人工无法达到的角度和视野。
这些航拍图像不仅为设计师提供了宝贵的设计素材,还可以用于展示和推广设计项目。
而在施工管理阶段,设计师可以通过无人机实时巡视施工场地,提高工程的管理和监督效率,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另外,人工智能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呈现出日益重要的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提供更为智能和精确的设计建议。
例如,通过对气候数据和植物生长模型的综合分析,设计师可以预测和评估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智能推荐适合的设计风格和元素,提供个性化的设计方案。
在技术驱动的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实践中,用户体验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设计展示和决策支持,还能够为用户营造更愉悦和便捷的体验。
例如,在公园景区中,设计师可以利用智能导览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和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此外,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传感器,设计师还可以实现对景观设施和绿植的远程监测和管理,提供更高效和可持续的养护服务。
景观工程bim运用方案

景观工程bim运用方案一、BIM技术在景观工程中的优势1.三维可视化:BIM技术可以将整个景观工程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包括植物、道路、建筑等各个部分,使设计师、施工人员和业主可以直观地了解整个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思路。
2.协同设计:BIM技术可以将设计师、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不同专业的设计方案集成在一起,实现各专业协同设计,避免设计方案之间的冲突和不一致性。
3.施工过程管理:BIM技术可以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规划,通过三维模型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延期。
4.工程管理:BIM技术可以对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实现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控制。
二、景观工程BIM运用的具体方案1.前期调研和规划在景观工程项目的前期,BIM技术可以通过建立项目的数据模型,对场地进行准确地三维测量和建模,包括地形、植物分布、周边环境等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项目现状和环境特征,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方案设计在景观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BIM技术可以用于制作项目的整体设计模型,包括植物选择、景观布局、材料选取等方面,实现三维视觉效果的展示,并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完成设计决策。
3.协同设计景观工程项目中,设计师、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专业的设计方案需要进行协同,BIM技术可以将不同专业的设计方案集成在一起,实现设计方案的协同设计和统一管理,避免设计方案之间的冲突和不一致性,从而提高设计质量。
4.施工过程管理BIM技术可以对景观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规划和管理,通过三维模型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展示,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延期。
5.工程管理BIM技术可以对工程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实现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控制,利用BIM技术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数字化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景观设计是将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创造出美丽而功能性的室外空间的艺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景观设计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化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不仅能够提高设计效率,还能够创造更具创意和创新性的设计方案。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几个主要应用方向。
一、三维建模和可视化数字化技术为景观设计提供了强大的建模和可视化工具。
通过使用三维建模软件,景观设计师可以将设计概念转换为具体的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操作和修改。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展现自己的设计理念,还有助于与客户和项目团队之间进行更直观的沟通和交流。
此外,可视化技术还可以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景观效果,帮助设计师优化设计方案,并在实际建造之前预测和修正潜在的问题。
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景观设计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使设计师和客户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设计方案,通过佩戴头戴式显示器和手柄进行交互。
这种技术可以创造出沉浸式的设计体验,使设计师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和调整设计方案。
而增强现实技术则可以将虚拟元素与现实世界进行结合,提供更直观的设计展示和沟通手段。
设计师可以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将虚拟景观元素叠加到实际场地上,以便客户和项目团队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
三、景观分析和评估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进行更深入的景观分析和评估。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设计师可以获取大量的地理数据,并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地形、植被、水文、土壤和人文要素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场地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景观规划和设计。
此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帮助设计师对景观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包括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等方面。
四、智能化管理和维护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景观设计的初期阶段,还可以帮助实施和管理景观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数字化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系统设计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数字化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系统设计2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可视化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运用数字化技术,搭建景观数字化模型,优化景观设计流程,与建筑BIM、产品生命周期、虚拟设计建造、数字孪生等数字化方式相辅相成,构建景观专业特有的数字化方案,改进传统景观设计流程,推动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风景园林数字化的基本概念与现状,其次探讨了基于可视化技术的数字化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系统,以供参考。
关键词:可视化技术;数字化;风景园林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的生态文明和信息化要求基础上,风景园林规划行业,已经涵盖都市生态区域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城市风景园林规划难度不断增加。
为此,有学者提出数字化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运用计算机的运算和图形能力,分析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区域空间环境,理性建构客观严密的设计逻辑,使风景园林景观兼具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1风景园林数字化的基本概念与现状“数字化”的表面含义,是让图形信息、数据信息、行为信息等转化为计算机使用的数字信号,从而实现计算机自动化,辅助人们工作,甚至产生取代人类工作的人工智能。
单从景观数字化来看,数字化是从CAD绘图软件取代尺规作图开始,直到目前仍在发展初期的LIM(LandscapeInformationModeling)。
对于LIM应用来说,软件的功能并不够全面,数字模型系统目前仅在建筑设计行业进步较快,而景观LIM对于景观工程中的园林植物学、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建筑等缺少完善的框架作为支持,其中作为变量的美学因素也无法准确地通过数据来衡量。
同时,目前国内BIM大多数仍是先画施工图,再用数字化软件来“翻模”,其中一部分是甲方的建设需求或者学术需求,更多的则是为了给项目加上BIM的标签而本末倒置。
数字化不应是反向验证,而应是正向建模推敲。
因此,景观设计的数字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风景园林中的多感官体验:从景观可视化到环境模拟

度 ,主要是为了那些不能完全靠视觉导向的参
与者 。
2 多模型感知
人们 的感官不 仅在 我们周 围生 活 中发 挥作 用 。有 研 究
未 来 变 化 的反 应 。评 估 未 来 的 景观 变 化 关键 是 要 了 解 未 来 所 呈现 的 景 象 r 。虽 然 仿 真 的感 知 落 后 于 现 实世 界 的 体 验 ,但 可 视化 仍 频 繁应 用 于 景观 变化 的评估 中 2 ( 图1 ) 。 特 别 是对于 规模 和 空 间 而 言 ,身 临其 境 的 可 视 化环 境 提 供 了一
mu l t i s e n s o r y . Th e mo s t p r o mi s i n g s e n s o r y mo d a l i t i e s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i n c o mbi n a t i o n a r e s o u n d a nd v i s i o n . Si mu l a t i o n h a r d wa r e , t o ol s a n d t e c h n i q u e s h a ve r e a c h e d t h e po i n t wh e r e c o mb i n i n g 3 D l a nd s c a p e mo d e l s a n d a c o u s t i c s t i mul i i s a c h i e v a bl e a n d a f f o r d a bl e , wi t h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t o c o n t r i b u t e s i g n i ic f a n t l y t o t h e f ut u r e o f t he p l a n n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p r o c e s s .
景观设计的可视化技术应用

景观设计的可视化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可视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通过运用可视化技术,可以更好地呈现设计理念,提升设计效果,同时也方便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中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一、三维建模技术在景观设计中,三维建模技术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可视化技术之一。
通过使用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设计师可以将自己的设计理念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呈现给客户。
设计师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和场地条件,建立一个真实的三维模型,包括建筑物、植被、道路等元素,使客户能够清晰地看到最终成果。
同时,三维建模技术还可以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实时的修改和调整,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二、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全沉浸式的体验方式,在景观设计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戴上虚拟现实眼镜或者使用其他虚拟现实设备,客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景观设计的效果。
设计师可以将设计的模型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让客户在虚拟场景中漫步,感受不同时间和不同季节的景观变化,提前感受到设计带来的美妙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效果的准确性。
三、动画技术动画技术在景观设计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景观设计的元素进行动态展示,设计师可以更好地向客户传达设计意图。
设计师可以使用动画软件制作一个精致的动画片段,将设计带入到现实场景中,展示景观中植被的生长过程、环境的变化等。
动画技术还可以将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展示出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使客户更加生动地感受到设计的美感。
四、逼真渲染技术逼真渲染技术可以使景观设计呈现出逼真的效果,营造出真实的感觉。
设计师可以使用专业的渲染软件对设计模型进行逼真渲染,包括光照、材质、阴影等细节的调整,使设计效果更加真实自然。
逼真渲染技术可以呈现出景观设计的细节和质感,使客户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设计的美感和品质。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的可视化技术应用包括三维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动画技术和逼真渲染技术等。
探讨数字媒体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与实践

探讨数字媒体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与实践摘要: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也可以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的运用,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设计效果。
本文将探讨数字媒体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与实践,以期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景观设计;运用与实践一、概述(一)数字媒体艺术概念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将数字技术应用于艺术创作的艺术形式,它涵盖了多个艺术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音乐、绘画、雕塑、影像等。
数字媒体艺术家使用计算机和其他数字技术来创建、操控和呈现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通常具有交互性、实时性和多媒体性等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扩展了艺术表现形式,还对观众的参与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景观设计概念景观设计概念是指在规划和设计城市、公园、广场、街道等公共空间时所运用的理念和方法。
它不仅仅是对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要素的利用,更包括了人文、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旨在创造出具有美感、舒适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的公共空间。
景观设计概念需要考虑到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和融合,同时也要兼顾人们的需求和情感体验。
在实践中,景观设计概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通过景观材料、布局、灯光、雕塑等手段来营造独特的空间氛围和视觉效果。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更多创新的方式和手段。
它可以让设计师更好地展现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体验。
首先,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更好地展示设计方案。
通过使用数字媒体艺术工具,设计师可以将自己的创意通过虚拟的形式呈现出来,包括动画、模拟和渲染等等。
这不仅可以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也能够让设计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景。
其次,数字媒体艺术可以为景观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
基于景观设计方案的多媒体演示技术应用

汇报人: 日期:
• 引言 • 景观设计方案的呈现与感知 • 基于景观设计方案的多媒体演示技
术 • 具体应用案例 • 技术挑战与发展前景
01
引言
景观设计方案概述
设计理念
景观设计方案强调空间布局、生 态环境、人文关怀等多方面的综 合考量,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目标。
跨平台兼容性
考虑到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 演示技术应具备跨平台的兼容
性,如PC、平板和手机等。
THANK YOU
传统呈现方式及其局限性
传统的呈现方式
传统的景观设计方案通常通过平 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等方式进 行呈现。
局限性
传统呈现方式无法真实还原景观 的空间感和氛围,客户难以理解 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
通过多媒体演示技术提升感知效果
多媒体演示技术
采用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音 频处理技术等,将景观设计方案呈现 为多媒体演示。
01
景观设计涉及大量的地理信息、植被、建筑等数据,如何高效
整合并处理这些数据是一个技术挑战。
实时渲染与可视化
02
为了更真实地展示设计方案,实时渲染和高质量可视化是一个
难以避免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景观数据时。
交互性与定制化
03
用户期望在演示过程中有更多的交互性,如调整设计参数、更
换材料等,这需要更为复杂的多媒体技术支持。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1 2 3
沉浸式体验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景 观设计方案中的场景,增强对设计方案的认同感 和参与感。
实时交互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元素与真实环境相结合 ,使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AR眼镜等设备与景观 设计方案进行实时交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R 禹等: 景观可视化及其应用
8!24
视化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 笔者认为, 景观可视化 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遥感和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 景观要素的三维空间 表达 ( 包括显示、 查询、 浏览等) 过程。它一般具有 ! 方面的 特 性: 沉浸性 ( "##$%&"’$ ) 、 交互性 ( "()$%*+, )"’$) 、 智能性 ( "()$--".$(+$ ) 和信息强度 ( "(/0%#*)"0( "()$(&")1) 。沉浸性表现一种被环境包围, 身心融入 环境的状态; 交互性表现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 设计方式和在虚拟环境中保持方位和定向的能力; 智能性表现一种帮助认知主体解释虚拟环境的智能 水平, 用于模拟人在虚拟环境中的行为; 信息强度表 现一 种 呈 现 现 实 世 界 真 实 性 的 程 度 ( 陈 小 钢, 2334 ) 。 !" 景观可视化技术的发展 景观可视化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丁圣彦等, 2335 ) 。近 43 年来,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对复杂的自然系统进行模拟成 为可能。可视化技术逐步成为分析在不同管理措施 下, 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的有用工具和手段 ( 6*(. !" #$% , 2337 ) 。 景观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 ! 类: 8) 静态模拟, 如照片, 可以让人们从某个观察点来观察 某个地点; 2) 动态模拟, 主要是由静态图像序列构 成的计算机动画; 4) 类比 ( *(*-0. ) , 传统的类比可视 化工具包括平面图 ( 9-*( ) 、 截面图 ( &$+)"0( ) 、 素描图 ( &:$)+;) 、 绘画 ( 9$%&9$+)"’$ <%*="(. ) 、 蒙太奇照片 ( 9;0)0#0()*.$) 和物理模型 ( 9;1&"+*- #0<$- ) 。这种 技术最早发明于公元 !75 年的希腊, 经过几百年的 发展, 最后成为建筑设计师表达规划和设计思想的 有力手段。在类比技术中, 只有物理模型允许人们 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进行观察, 在 23 世纪 >3 —?3 年代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 数字模拟, 随着地理信 息系统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景观类比表现手法逐渐 被地理信息系统取代, 23 世纪 ?3 年代早期, 进行了 大量的用现有地图制作 4@ 模型的实验, 结果与真 实景观存在较大的差异。23 世纪末, 才出现了有效 的工具来真实再现 4@ 景观, 从而使景观的可视化 成为可能 ( A*(.$, 2338 ; B+;#"<, 2338 ) 。 #" 景观要素的三维可视化表达 #$ %" 地形 地形是可视化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 当前
生态学杂志 ,?@49H9 EB1J43M BL =:BMB;P! #$$& , 12 (&) : "(##+"(#)
! ! ! ! ! ! ! ! ! ! ! ! !
景 观 可 视 化 及 其 应 用!
常! 禹
" !!
! 胡远满 ! 布仁仓 ! 孟志涛 ! 杜强根 ! 赵家明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 ;# 呼伦贝尔市环境中心监测站,内蒙古呼伦贝尔 $#"$$& )
三维地形模型的建立大致有 4 种方法: 基于分形的 全自动生成法; 基于分形的半自动生成法和基于真 实数据的地形生成法 ( 涂超, 2334 ) 。基于分形方法 很难创建出符合实际地形的模型。这种方法创建的 地形模型通常用于游戏制作、 虚拟场景的构建等领 域; 基于真实数据的三维地形模型可以从已有的各 种分辨率的 @CD 中获取, 也可以通过高分辨率遥感 影像的立体像对产生 ( 张继贤等, 2335 ) 。为了使生 成的三维 地 形 看 上 去 更 逼 真, 通常采用纹理映射 ( E$F)G%$ D*99"(.) 技术 ( 袁艳斌等, 2332*) 。纹理是 指物体表面的细节, 一般用一个二维数组代表一个 字符位图, 该字符位图可以是用程序生成的各种图 形, 也可以是数字化图像, 纹理映射就是将给定的纹 理图像映射到空间实体表面, 是真实感图形生成的 有效途径。遥感影像 ( 如 ED、 BHIE 等) 常常被作为 地貌纹理图像叠放到 @CD 上, 从而使地形的三维空 间表达更逼真 ( 戴晨光等, 2332 ; 黄国满和何建邦, 2332 ; 袁艳斌等, 2332J ) 。此外, 随着高空间分辨率 卫星遥感 ( 如 KG"+:L"%<、 M:0(0& 等) 技术的发展, 正 射影像 ( @ID ) 与 @CD 的结合 ( 蒋欣和陈鹰, 2332 ; 李世华等, 2334 ; 张立强等, 2334 ) , 使地形的可视化 更形象, 著名的 N00.-$ C*%); 也是采用了这一技术。 三维地形的实时显示通常采用 AI@ ( A$’$- 0/ @$, )*"-&)技 术 ( 杨 志 强 和 尚 建 嗄, 2334 ; 胡 金 星 等, 233! ) 。 #$ !" 植被 植被的数字模拟是进行三维可视化的先决条 件, 由于植物体本身的复杂性和景观中植物的多样 性, 使植被建模成为景观可视化中最困难的工作。 植被可以在个体水平或景观水平上进行模拟。在个 体水平上需要对植物体各部分的形状进行详细的描 述; 在景观尺度上植被通常用地形纹理来表现 ( DG, ;*%, 2338 ; A*(.$ O L"&;09 , 2335 ) 。在 景 观 可 视 化 中, 常把前景植被模拟为三维植物体, 而把背景植被 表示为纹理图 ( DG;*%, 2338 ) 。数字植物的模拟方 法主要有以下 4 种: 8) 简单的三维符号表示法。如 PQ@ 中用球体表示灌木, 圆锥体表示针叶林, 也有 与植物体有很高接近程度的符号, 但是需要很大的 存储空间。2 ) 广告牌 ( J"--J0*%<& ) 法。在建好的几 何模型表面贴上树纹理是实现树木绘制走向真实 感、 实时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是采用单 个矩形面的广告牌技术, 把二维植物形态纹理图像, 通过 2 个相互垂直的长方形广告牌在三维地形上显
( #$$#,7"""S$%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 =563@M::?34;P1T @39F 3:F :4 收稿日期: #$$U5"$5#V! ! 接受日期: #$$&5$(5$#
") 数据、 模型和关系的可 视化包含 # 方面的内涵: #) 景观和变化环境的可视化。目前, 景观可 视化;
(@&@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生态学杂志T 第 &U 卷T 第 > 期T
示植物个体 ( !"#$%, &’’( ; )$*+, - ./0#12 , &’’3 ; 唐 &’’4 )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实用, 只需对植 丽玉等, 物个体进行拍照, 然后对照片进行适当的处理 (主 要是去除植物体的背景) 即可, 是目前广泛采用的 一种方法。5 ) 植物形态结构的自动生成方法。主 要包括简单的分形几何、 )6系统、 7!78 系统和 9%,, 系统等 ( !"#$%, &’’( ) 。用分形几何法生成的植物 形态的真实程度较低; )6系统是美国生物学家 )/*6 :,*;$<,% ( (=4> ) 提出的, 是一种用字符重写系统或 形式化语言来描述植物生长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植 物生长过程的经验式概括和抽象来表现植物的拓扑 结构 ( 雷相东, &’’4 ) , 该系统能够很好地模拟草本 植物的生长, 却很难模拟乔木树种的生长, 目前仍然 在不断发展中; 7!78 系统是一种基于特定现象 (如 分枝、 树干高、 结实等) 出现的统计概率而设计的一 种随机模型 ( !"#$%, &’’( ) , 系统应用蒙特卡罗方法 模拟植物的生长, 应用几何方法表达其形态规律, 是 一个比较完善的植物模型生成系统; 9%,, 系统是一 种比较简单的植物模型, 将植物分为阔叶、 针叶和棕 榈树 5 种类型 ( !"#$%, &’’( ) 。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方法外, 有的学者也进行 了其他林 木 单 体 模 型 的 建 立 方 法 研 究, 如贝赛尔 ( .,?/,%) 曲线法 ( 石松等, &’’@ ) 和 7%ABCD,AE0 控件 法 ( 周 翠 竹 和 向 南 平, &’’3 ; 向 南 平 和 周 翠 竹, &’’4 ) 。贝赛尔 曲 线 是 一 种 基 于 控 制 点 的 自 由 曲 线, 可用来描述林木的树干和树枝的形状, 利用对曲 线控制点的变动来控制曲线的形状, 进而生成形状 各异的单体林木; 7%ABCD,AE0 控件法采用 FA,*,G/,H6 ,%I1*E%1J 来生成单体林木模型。 !" !# 水 水是 一 种 动 态 景 观 要 素 ( )$*+, - ./0#12, &’’3 ) , 现有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显示三 维水体时, 都是把水体当作同一高程平面的水面来 处理。但是, 由于地表的高低起伏和下垫面条件的 差异, 使得空间上连续的地表径流高程并不相等, 现 有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无法显示具有高程差 异的连续水体。对水体可视化的表达, 不仅要能显 示某一时刻的水文现象, 而且能表达某个时段内完 整的水文过程, 具有动态显示的功能 ( 罗维佳等, &’’3 ) 。获取水体表面形状数据是地表水体三维显 示的关键, 水深数据是重要的地表形态数据, 它一般 保存在栅格数据文件中, 并与 KL! 的空间位置相对 应。某一点的水面高度是该点水深和高程之和,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