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论文答辩资料

合集下载

化学工程与工艺毕业设计(论文)-年产5万吨草酸初步设计[管理资料]

化学工程与工艺毕业设计(论文)-年产5万吨草酸初步设计[管理资料]

分类号_______________ 密级________________UDC 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年产5万吨草酸初步设计thesis Topic Annual 5,000 tons of oxalic acid preliminary design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现代科技学院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0701导师姓名职称完成日期2011年6月10日2011年6月10日编号:__________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许可证现代科技学院化工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0701学生李文飞所编写的毕业设计(论文) 页,字数,符合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的要求。

经审查:该生已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毕业设计电子文档最后一稿已交,准予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相关材料材料名称数量毕业设计(论文)1册答辩汇报稿1份毕业设计(论文)电子版(最后一稿磁盘文件)1套流程图1份主体设备图1份指导教师:(签名)院长(系主任):(签名)2010 年6 月10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年产5万吨草酸初步设计一、设计任务:年产5万吨草酸初步工艺设计年工作日300天,其余数据查相关文献二、设计说明书内容:1、说明书包括前言综述,工艺原理,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确定,以及主要设备的选择说明,对本设计的评述。

2、计算部分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有效能利用率计算,主要设备计算。

3、图纸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三、参考资料及说明:、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程书籍;。

校园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及外文);(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化学工程手册)。

四、提交的内容:1.设计说明书一份2.工艺流程简图3.主要设备图年产5万吨草酸初步设计摘要草酸不仅是基本无机化工的重要产品之一,同时也是无机化工的基本原料之一。

钙化法制草酸是工业上生产草酸的传统工艺,该方法操作简单,工艺基本成熟。

本设计采用钙化法制草酸初步设计了一个年生产50000吨的草酸生产车间。

高分子本科毕业论文聚合物多元醇在微孔高弹海绵中的应用研究(附答辩记录)

高分子本科毕业论文聚合物多元醇在微孔高弹海绵中的应用研究(附答辩记录)

本科毕业论文作者: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0年5月20日南通大学本论文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审查,确认符合南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委员签名:指导教师:答辩日期: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南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南通大学毕业论文立题卡注:1、此表一式三份,学院、教研室、学生档案各一份。

2、课题来源是指:1.科研,2.,3. 其他。

3、课题类别是指:1.毕业论文,2.毕业设计。

4、教研室意见:在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后,就该课题的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及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等内容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5、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可对该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

南通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题目:聚合物多元醇在微孔高弹海绵中的应用研究学生姓名杨铖哲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班级高064学号0608063044起讫日期2010.1.8~2010.5.20指导教师谭恺职称工程师发任务书日期2010 年 1 月8 日注:此表为参考表格,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对该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

南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双取代脲与异氰酸酯进一步反应生成缩二脲:在成脲反应中放出二氧化碳成为泡核,使反应体积膨胀,从而得到具有开孔有关系。

一般,聚氨酯弹性体合成的总反应可用下面的通式表示:1.3聚氨酯微孔弹性体1.3.1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分类聚氨酯(PU)微孔弹性体由聚酯或聚醚多元醇软段和二异氰酸酯、扩链剂构成的硬段所组成。

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

(四)香料植物皮的超声波萃取
全其根等对在超声波作用下从桂皮中浸提有效成分: 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功率0.75KW,超声时间60min,桂皮与浓 度为75%的乙醇用量之比为1:6(w/v)提取率为 18.95。
15
马丽萍等报道了超声波处理能使从柑桔皮渣中联合提 取香精油的得率相对直接蒸馏和添加NaCl高,达约2.71%, GC-MS分析精油最主要的组分为是柠檬烯(81.7%)。
超声波萃取技术与常规萃取技术相比,具有快速、价 廉、高效的优点; 与索氏萃取相比,①超声波技术增强了系统的极性, ① 提高萃取效率。②超声波萃取允许添加共萃取剂,以进一 ② 步增大液相的极性。③操作时间比索氏萃取短。 ③ 与超临界萃取相比,①超生波萃取仪器设备简单,萃 ① 取成本低的多。②可提取多种化合物。 ② 与微波辅助萃取相比其优点体现在:①比微波萃取速度 ① 快。②酸消解中,超声波萃取更安全。③多数情况下,超 ② ③ 声波萃取操作步骤少,过程简单,不易对萃取物造成污染。
2. 在天然香料超声辅助提取的进一步研究中,应对其作用机理和 动力学模型进行深入探讨,根据不同天然香料种类建立较为通用的 天然香料超声波提取的数学模型。 3. 注重有关工程问题的研究,解决天然香料超声辅助提取的工程 放大问题,研发出适合天然香料超声辅助萃取设备,如循环超声萃 取仪,而不是用简单的超声波清洗仪进行萃取。 4.研究复频或双频超声提取技术,代替当前得单频超声提取技术。 因为复频超声充分发挥了不同频率超声波的特点,消除了驻场波, 使声场更加均匀,提取效果更佳。
论文报告
1
2
3
下面是对本课题研究情况的评述, 下面是对本课题研究情况的评述,及本 对本课题研究情况的评述 文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方法、 文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方法、成果及 意义等。 意义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是对年产8万吨甲醇装置的Aspen模拟及工艺设计。

本设计依据锦西天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甲醇生产工段的工艺过程,在实际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

本文主要阐述了甲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业生产方法、生产原理、工艺流程。

采用Aspen对主要设备如:混合器、反应器、闪蒸塔、换热器、精馏塔等进行物料衡算,对甲醇反应器,进料-产品第一换热器,冷却器等六个设备进行热量衡算,并对甲醇反应器和换热器进行设备计算。

并使用CAD绘制相应的工艺流程图。

最后对此工艺过程的安全及环保问题做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甲醇;Aspen模拟;工艺设计;反应器;精馏塔;AbstractIn this paper, This is an update to 80,000 t/Aspen simulation of methanol plant and process design. This design was based on Jinxi natural gas Corporation Limited section petrochemical ethylene plant of methanol production process, in theory on the basis of actual production, develop reasonable feasible design. This article mainly on the status and role of methanol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 principl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production. Aspen on major equipment such as: flashing Tower, mixers, reactors, heat exchangers, distillation, such as material balance, on methanol reactor, feed-product of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cooler heat six devices such as accountancy, and device evaluation methanol reactor and heat exchangers. And using CAD drawing the flow chart.In the last, make a short illumination for the problem of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ist.Keywords: Methanol; Aspen simulation; design; reactor;rectify;目录内容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文献综述 (1)1.1甲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1.2甲醇在国内外的发展动向 (1)1.2.1生产技术 (1)1.2.2技术发展动向 (1)1.3甲醇的市场需求状况 (2)2工艺概述 (3)2.1甲醇的性质 (3)2.1.1甲醇的物理性质 (3)2.1.2甲醇的化学性质 (3)2.2生产方法的评述及选择 (3)2.2.1高压法 (3)2.2.2低压法 (4)2.2.3中压法 (4)2.3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种类及性能 (4)2.3.1几种国外催化剂种类及性能 (4)2.3.2几种国内催化剂的性状 (5)2.4甲醇的生产原理 (6)2.4.1合成反应原理 (6)2.4.2精馏工艺原理 (7)2.5工艺流程描述 (7)3物能衡算 (8)3.1物性数据 (8)3.2设计依据 (8)3.3Aspen模拟循环系统的物料衡算 (8)3.3.1进料组分的摩尔百分数 (8)3.3.2Aspen模拟工艺流程图的设备一览表 (9)表3.3 合成甲醇装置的Aspen的模拟设备统计表 (9)3.3.3 Aspen模拟工艺流程的数据衡算表 (11)4设备计算 (20)4.1反应器R301 (20)4.1.1反应器设计依据 (20)4.1.2反应器的计算依据 (20)4.1.3反应器R301 (22)4.1.4反应器的设计Aspen模拟流程图 (22)4.1.5反应器的设计和灵敏度分析 (23)4.2换热器的设计 (28)4.2.1换热器设计概述 (28)4.2.2管壳式换热器的简介 (29)4.2.3 换热器E302 (30)4.3精馏塔塔T401 (34)4.3.1精馏塔的设计依据 (34)4.3.2精馏塔的设计的Aspen的模拟流程图 (35)4.3.3精馏塔T401的设计和灵敏度的分析 (35)4.3.4精馏塔设计 (39)5设计结论 (48)5.1设计结论 (48)5.2安全问题的设计 (48)5.3三废处理 (48)5.4厂址的选择 (49)致谢 (51)参考文献 (52)附录 (53)1 文献综述1.1甲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甲醇,又名:木精、木酒精;英文名:Methanol;分子式CH3OH;分子量:32;是一种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有度液体,常温下对金属无腐蚀性(铅、铝除外),略有酒精气味。

化学工程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

化学工程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

化学工程毕业论文辩论自述稿在前,考生准备的充分与否是保证论文质量与效果的关键,下面是的化学工程辩论自述稿,欢送阅读查看。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叫XX,来XX班,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锦棉织物活性染料同色性染色工艺的研究”,现将我的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做一下简单的陈述:目前市场上锦/棉织物较为流行,常作外衣面料而被应用,以尼龙为经纱棉为纬纱或以尼龙为纬纱棉为经纱的织物都能见到。

由于锦纶和棉的染色性能不同。

故为了得到较好的同色性和色牢度,现在企业主要用中性或弱酸性、活性染料进行两浴法染色,但是工艺长,能耗大。

如果用活性染料进行同浴染色,那么减短工艺流程,不但提高生产效益,缩短了生产周期,并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水的排放,符合当前生态染整的需求。

这就是我的选题缘由、写作意义。

接下来我对我的写作思路与整篇文章的构成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为了找到活性染料的最正确配方于染色工艺,本文试想通过对多种活性染料对锦棉织物的上染固色研究,测定活性染料的上染速率曲线,获得每只染料的s、e、f、r值,选择进行拼色的三原色,同时围绕同色性染色的主题,研究了活性染料对锦纶染色的提升性、及染料浓度对同色性染色的影响等。

最后进行拼色试验,来探索所选染料的配伍性,寻找适合拼色的三原色。

在撰写论文当中我把论文分为五个局部:前言局部、理论局部、实验局部、实验结果局部和结论局部。

前言局部主要概述了选题缘由、写作依据、目的与意义。

理论局部分别从锦纶与棉的结构特点和染色性能角度、染料的结构特点和染色性能角度进行阐述,为接下来的实验做好理论根底。

实验局部于实验和结果局部是是本文的重点于难点。

本人做了以下实验:40余种活性染料的筛选、上染率的测定、固色率的测定、s、e、f、r值的测试、拼色实验、色差及织物同色性的测定。

经过实验筛选得出结论:某些活性染料对锦纶/棉的同色性染色效果较好,而且研究发现活性染料浓度增大,同色性变好。

蓝色的活性染料对锦纶具有较强的上染能力,与其他活性染料表现出不配伍的性能,而bes金黄、bes艳红这两只活性染料的配伍性较好,适合拼色。

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

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

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学时数或周数:12周学分数:4大纲主撰人:魏云鹤编写日期:2004/10/20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材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并进行各种实习和课程设计之后,在校期间进行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最强也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进行最后一次综合性训练,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科研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能否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依据。

2、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1)巩固、加深、扩大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科研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加强学生科研和工程设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作风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思路和设计思想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阅读、方案设计和论证、实验设备仪器的安装与调试、实验数据的分析、测试和处理以及外文翻译和熟练应用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5)培养学生撰写设计报告和论文的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学生应综合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各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有关的实际问题,按时完成全部设计任务。

2、查阅与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有关的资料和文献,按教育部规定,学生需上交5000汉字(或10万英文字符)的译文,并附交原文,译文内容应与课题紧密相关。

3、尽量将计算机应用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当中,如编程、计算、辅助设计、辅助绘图等,上机时间一般不少于40机时。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认证指标体系(讨论稿)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认证指标体系(讨论稿)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认证指标体系(讨论稿)一、认证指标体系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四年制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认证。

2.本标准提供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工程教育基本质量要求。

3.设7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从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出发,以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学生和师资为主体,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办学条件和管理机制为保障,构建工程专业质量保障体系。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认证指标内容(一)培养目标1.1 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

包括:1.专业设置的依据和论证明确充分,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的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2.学校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人才的服务面向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学生毕业后服务的对象,如为行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或是服务全国;二是指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类型,研究、开发,还是做基层的实际工作。

1.2 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为了培养合格的未来化学工程师,满足现代工程师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申请认证专业必须具有明确的符合学校办学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满足如下的本科毕业生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1.具有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

4.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具有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与化学工程相关的辩论赛题目

与化学工程相关的辩论赛题目

与化学工程相关的辩论赛题目
以下是一些与化学工程相关的辩论赛题目,可供参考:
1. 化学工程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化学工程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开发环保技术,可以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正方观点:化学工程对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反方观点:化学工程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2. 化学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化学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高效利用资源和减少能源消耗,可以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正方观点:化学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反方观点:化学工程对可持续发展没有实质性贡献。

3. 化学工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化学工程在制药、医疗、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对人类健康产生着重要影响。

正方观点:化学工程对人类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反方观点:化学工程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风险。

4. 化学工程创新与人才培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学工程领域需要不断创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正方观点:化学工程创新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反方观点:现有化学工程人才已足够满足需求。

5. 化学工程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与前景: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工程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方观点:化学工程在能源
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反方观点:现有能源技术已足够满足需求,无需过度依赖化学工程。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具体题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2θ (degree)
2017/7/14
2017/7/14
700℃ 3h
intensity
650℃ 2h
600℃ 3h
5
2017/7/14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2θ (degree)
2017/7/14
焙烧温度和金红石晶粒尺寸关系图
189.55
62.51 61.05 63.18 6.39
187.13
62.38 61.99 62.38 1.19
184.24
62.61 62.72 61.41 3.93
-
2017/7/14
直观数据分析
正交实验
67.5
65.0
62.5
60.0
57.5 4 6 8 3 4 5 600 650 700 2 3 4
实验技术路线
数据分析与结论
碳量子点荧光效应检测
单因素实验
产率
56 54 52
产率 (%)
50 48 46 44 2 4 6 8 10
n
水钛比对二氧化钛产率的影响
2017/7/14
单因素实验
产率
62
60
58
产率 (%)
56
54
52 2 4 6
放置天数 (Day)
不同放置天数对二氧化钛产率的影响
2017/7/14
2 2
2 10
0.154 1.580
-
0.996 10.193
-
*
方差分析表 最优实验组:A2B3C1D2
验证性实验
最优实验组TiO2纳米粉体的产率=
2017/7/14
m3 m2 × 100% m1 m2
=65.16%
不同焙烧温度对纳米二氧化钛晶型的影响
intensity
600℃ 3h
500℃ 1h
4000
ν (cm-1)
2017/7/14
RESULT
(1)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溶胶-凝胶法制纳米TiO2的最佳 条件:水钛比为6,凝胶放置时间为5天,焙烧温度600℃, 焙烧时间3小时。 (2)用不同水钛比的纳米TiO2在紫外光的条件下降解甲 基橙,得出水钛比为6时光催化效率最高。XRD分析发现在 600℃的焙烧温度条件下,TiO2晶型由锐钛矿向金红石转 变,并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TiO2粉末中金红石含量越高, 金红石的晶粒尺寸也越大。 (3)可见光催化降解实验证明了碳量子点能够敏化TiO2, 水钛比为6时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最好。TiO2/CQDs复合 材料的IR分析表明复合材料中含有羧基、羟基等官能团。 (4)TEM分析发现在TiO2/CQDs复合材料中有布纹状结构 与碳量子点表面结构相似,证明碳量子点复合成功。SEM 分析发现与P25/CQDs复合材料不同的是,TiO2/CQDs复合 材料的晶粒尺寸不均匀,表面含有杂质。
1 2 3 4
4 4 4 6
3 4 5 3
600 650 700 650
2 3 4 4
5
6 7 8 9
6
6 8 8 8
4
5 3 4 5
700
600 700 600 650
2
3 3 4 2
正交实验水平表
2017/7/14
正交实验
因素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k1 k2 k3 R A A1 A1 A1 A2 B B1 B2 B3 B1 C C1 C2 C3 C2 D D1 D2 D3 D3 产率(yi)% 63.07 61.33 62.54 61.11
2017/7/14
5KX
TiO2与碳量子点复合物显微表征
1KX
2017/7/14
5KX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分析
2017/7/14
红外光谱仪表征
醚键 羰基
100
P25+CQDs
90
Transmittance(%)
80
TiO2+CQDs
70
60
50
40 0
不含苯环
1000
羟基 双键
2000
3000
烷基 羧基
TiO2/CQDs的XRD表征图
3000
TiO2+CQD R
2000
R: 39% A: 41%
R R
intensity
1000
A A
0
A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2θ(degree)
2017/7/14
A:锐钛矿晶型 R:金红石晶型
P25与碳量子点复合物显微表征
1K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吸光度 (A)
1.0
0.8
2
4
6
8
10
n
2017/7/14
P25/CQDs的XRD表征图
1500
A
P25+CQDs
1000
R: 37% A: 63%
intensity
500
A R A R R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2θ(degree)
2017/7/14
A:锐钛矿晶型 R:金红石晶型
单因素实验
产率
62
61
产率 (%)
60
59
58 500 600 700
焙烧温度 (℃)
不同焙烧温度的二氧化钛产率
2017/7/14
单因素实验
产率
60
58
56
产率 (%)
54
52
50 0 2 4 6
焙烧时间 (h)
不同焙烧时间条件下的二氧化钛产率
2017/7/14
正交实验
因素 实验编号 水钛比 (n) 放置天数 (day) 焙烧温度(℃) 焙烧时间 (h)
水钛比
放置天数
焙烧温度
焙烧时间
不同因素的趋势图
2017/7/14
正交实验
差异源 A B SS 0.456 7.112 df 2 2 MS 0.228 3.556 F 1.476 22.942 * * 显著性 α=0.05 显著性 α=0.10
C D
误差 总和
0.309 3.161
0.31 11.348
黑龙江科技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答辩
碳量子点敏化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
1 2 3
实验目的与意义
实验技术路线
数据分析与结论
环保
经济
Limits TiO2
催化活性高
化学性质稳定
2017/7/14
全光谱高效 催化剂
2017/7/14
1 2 3
实验目的与意义
实验技术路线
数据分析与结论
1 2 3
实验目的与意义
70
65
金红石晶粒尺寸 (nm)
60
55
50 600 650 700
焙烧温度 (℃)
2017/7/14
TiO2光催化实验数据分析
空白样吸光度1.232
0.4
吸光度 (A)
0.3
0.2 2 4 6 8 10
n
2017/7/14
TiO2/CQDs复合粉体光催化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
1.2
空白样吸光度1.374
A2
A2
B2
B3
C3
C1
D1
D2
61.24
63.49
A3
A3 A3 186.94 185.84
B1
B2 B3 187.53 183.16
C3
C1 C2 187.15 185.96
D2
D3 D1 187.83 188.17
63.35
60.59 63.52 -
187.46
62.31 61.95 62.49 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