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与方法]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非常重要。

它是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量度单位,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关系,并进行定量计算。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物质的量的概念。

物质的量用化学式“n”来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表示的是一定物质的粒子数,类似于一打鸡蛋包含12个鸡蛋一样。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用来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利用物质的量,我们可以进行各种计算,例如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反应的理论产率等。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

例如,对于反应方程式2H2+O2→2H2O,我们可以看到1摩尔的O2反应会生成2摩尔的H2O。

这意味着反应中O2和H2O之间的摩尔比例是1:2、通过这个比例,我们可以计算出给定反应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

其次,利用物质的量,我们还可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我们可以通过摩尔质量(分子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将摩尔转化为质量。

例如,化学方程式2H2+O2→2H2O中,我们可以通过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得知,1摩尔的O2的质量是32克,2摩尔的H2O的质量是36克。

这意味着32克的O2可以与36克的H2O完全反应。

利用这个关系,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物质的量计算其质量。

此外,物质的量还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的理论产率。

理论产率是指在完全反应下,理论上可获得的最大产物量。

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系数来计算理论产率。

例如,对于反应方程式2H2+O2→2H2O,理论上1摩尔的O2可以生成2摩尔的H2O。

因此,如果我们有10摩尔的O2,理论上可以生成20摩尔的H2O。

通过这个计算,我们可以预测反应的产物量。

总而言之,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物质的量,我们可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质量和理论产率。

这些计算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反应的结果、确定反应条件以及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优化计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整理)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整理)

一、计算原理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ν的关系.【例1】2H 2 + O 2 点燃====== 2H 2O化学计量数ν之比: 2 ∶ 1 ∶ 2 分 子 数N 之 比: 2 ∶ 1 ∶ 2扩 大 N A 倍:2N A ∶ N A ∶ 2N A物 质 的 量n 之 比: 2mol ∶ 1mol ∶ 2mol 质 量 m 之 比: 4 ∶ 32 ∶ 36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二、解题步骤: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须按以下步骤进行:1.设未知数 2.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3.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4.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气体体积 5.列比例,进行计算。

6.写出答案。

【例2】:完全中和0.10 mol NaOH 需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解: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 (H 2SO 4) 2NaOH + H 2SO 4====Na 2SO 4+2H 2O2 10.1mol n (H 2SO 4)n (H 2SO 4)==0.05 mol答:完全中和0.10 mol NaOH 需H 2SO 4 0.05 mol .我们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决问题时,还经常涉及到物质的质量、浓度、体积等物理量的必要换算.而换算的核心就是——物质的量.三、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练习1】回答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H 2 + Cl 2 ==== 2HCl化学计量数比 粒子数之比 物质的量比 物质的质量比 气体体积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明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解什么,从而合理选择比例量的单位.列比例式时应注意,不同物质使用的单位可以不同,但要相应,同一物质使用的单位必须相同.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练习2】计算例2中所需H 2SO 4的质量是多少?2NaOH + H 2SO 4====Na 2SO 4+2H 2O 2 mol 98 g0.1mol m(H 2SO 4) 答:所需H 2SO 4的质量为4.9 g .【例3】:将30 g MnO 2的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足量12 mol·L -1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1)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 (2)生成的Cl 2的体积(标准状况). 请大家分析比较以下几种解法. 解法一:解:(1)MnO 2的摩尔质量为87 g·mol -1,设浓盐酸的体积为V [HCl(aq)]4HCl(浓) + MnO 2 ∆=====MnCl 2 + 2H 2O + Cl 2↑4112 mol·L -1×V [HCl(aq)] 0.26 mol (2)4HCl(浓) + MnO 2 ∆=====MnCl 2+2H 2O +Cl 2↑11 0.26 moln(Cl 2) V(Cl 2)=n(Cl 2)V m=0.26 mol×22.4 L·mol-1=5.8 L答:参加反应的浓HCl 的体积为0.087 L,生成Cl 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 解法二: 解:(1)MnO 2的摩尔质量为87 g·mol -12mol10.01⨯)SO H ()NaOH (42v v )SO H ()NaOH (42n n =m(H 2SO 4)==0.26 mol4HCl(浓) + MnO 2 ∆=====MnCl 2 + Cl 2 + H 2O ↑4 1 n(HCl)0.26 moln(HCl)=1mol0.264⨯=1.04mol V [HCl(aq)]=1L mol 121mol 0.264-•⨯⨯=0.087 L(2)4HCl(浓) + MnO 2 ∆=====MnCl 2 + 2H 2O + Cl 2↑1 mol 2.4 L0.26 molV(Cl 2)V(Cl 2)=mol1L22.4mol 0.26⨯=5.8 L答:参加反应的浓HCl 的体积为0.087 L,生成Cl 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 解法三:解:4HCl(浓) + MnO 2 ∆=====MnCl 2 + 2H 2O + Cl 2↑4 mol 87 g 22.4 L 12 mol·L -1×V [HCl(aq)]30 g×76.6% V(Cl2)V [HCl(aq)]=g 87L mol 1276.6%g 30mol 41⨯•⨯⨯-=0.087 LV (Cl 2)=g87L22.476.6%g 30⨯⨯=5.8 L 答:参加反应的浓HCl 的体积为0.087 L ,生成Cl 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 大家认为以上哪种解法更简单呢? -------第三种解法更简捷!【练习3】4.6 g Na 与足量的H 2O 反应,计算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标准状况下H 2的密度为0.0899 g·L-1). 【答案:2.24 L 】 【练习4】106 g Na 2CO 3和84 g NaHCO 3分别与过量的HCl 溶液反应,其中 A .Na 2CO 3放出的CO 2多 B .NaHCO 3放出的CO 2多 C .Na 2CO 3消耗的盐酸多D .NaHCO 3消耗的盐酸多 【答案:C 】五.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进行各项计算的最根本依据; 其次,计算时要注意物质的量与其他各物理量(如质量、气体体积、浓度等)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三.准确把握反应内涵,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四.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不纯物质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量再进行计算.第五,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实际发生反应的物质间量的关系.如反应2H 2+O 2点燃======2H 2O 表示发生反应的H 2与O 2的物质的量是2∶1,而不时体系中H 2和O 2的实际含量或量的关系,即使反应体系起始时H 2与O 2的量的关系为4∶1,反应也是按方程式规定的2∶1进行,最后会剩余H 2. 第六,计算单位要做到同一物质上下单位要相同,不同物质左右单位要对应.第七,存在过量问题时,要根据不过量的物理量来进行计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也称为阿伏伽德罗数),1 摩尔的任何物质都包
含6.022×10^23个粒子,这个数值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以摩尔表示)在化学方程式中起着平衡方程的作用。

根据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的摩尔数的改变会导致其他物质的摩尔数的改变。

因此,通过计算物质的量可以确定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量的关系。

使用物质的量来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量可以用化学计量学的概念进行。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以确定摩尔比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出不同物质的摩尔数。

然后,通过摩尔质量或摩尔质量比可以将摩尔数转换为物质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的比值,它通常以克/摩尔(g/mol)表示。

例如,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质量或化合物的分子质量计算得出。

在反应质量计算中,使用物质的量可以确定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摩尔比和化学方程式的摩尔系数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数和产物的摩尔数。

然后,根据摩尔质量,可以将摩尔数转换为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反应物质的质量或产物的质量,以及确定化学反应的理论产率。

总之,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用于确定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质量和摩尔比,从而计算出
反应物质和产物的质量以及反应的理论产率。

这种计算方法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物质的量应用于方程式的计算

物质的量应用于方程式的计算

这是最基础的题目,直接将物质的量应用到化学方 程式中.
练习1】 与盐酸完全反应, 【练习 】4 g NaOH与盐酸完全反应,需要多少克 与盐酸完全反应 3.65%盐酸? %盐酸? 解: 设需3.65%盐酸 x % NaOH + HCl = 1 1 4g 40g/mol
NaCl + H2O
X g ×3.65% % 36.5 g/mol
质量分数10% 【例5】某盐酸 ρ =1.05 g/cm3,HCl质量分数 % .计 】 质量分数 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算 :①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投入50ml盐酸中充分反应 生成的 盐酸中充分反应,生成的 ②将Zn粉0.65 g投入 粉 投入 盐酸中充分反应 H2的体积 标准状况 是多少?若反应完成后溶液体积 的体积(标准状况 是多少? 标准状况)是多少 保持不变则生成ZnCl2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保持不变则生成 ② Zn + 2HCl == ZnCl2 + H2 1 1 1 0.65 g n (ZnCl ) n (H )
Hale Waihona Puke Fe + 2HCl
1 mol 2mol
===
FeCl2 + H2
1mol n(FeCl2) 1mol n(H2)
11.8mol/L×0.2L ×
1mol×11.8mol/L×0.2L × × =1.18 mol n( FeCl2)= 2mol
HCl的质量分数为 【练习5 】某盐酸的ρ =1.18g/cm3,HCl的质量分数为 练习5 36.5%. %.求 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36.5%.求①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00mL该盐酸与过量铁屑充分反应, mL该盐酸与过量铁屑充分反应 的体积( ②200mL该盐酸与过量铁屑充分反应,生成 H2的体积( 标况状况下)是多少? 标况状况下)是多少?若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有多少克FeCl 则FeCl2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有多少克FeCl2? 解:② Fe + 2HCl === FeCl + H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化学反应通常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表示了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平衡状态下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守恒原理。

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物质的量来推算其他未知物质的量,并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2.反应物的计算已知化学方程式中部分物质的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推算出其他未知物质的量。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给定物质的量计算其他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可以通过给定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其他物质的量。

(2)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一些反应中,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可能不完全一致。

通过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可以利用反应物的比例关系计算其他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3)反应限量的计算:在反应中,如果将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过量给定,而另一个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未知,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以及反应物A和B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反应限量。

3.产物的计算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推算出反应产物的物质的量。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反应的理论产率:根据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利用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理论产物的物质的量。

理论产率是指在理想条件下,按照摩尔比例关系计算得到的产物的最大产量。

(2)反应的实际产率:实际产率是指在实验中实际得到的产物的量。

通过实验中测得的实际产物的量,可以计算出反应的实际产率。

(3)反应的副产物:在一些反应中,除了主要产物之外,还可以产生一些副产物。

通过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出这些副产物的物质的量。

除了以上常用的计算方法,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反应物的单位转换: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通常使用摩尔(mol)作为单位,而实验中常常使用克(g)作为单位。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是描述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中物质数量的重要概念。

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由摩尔数来表示,通常以化学式前的系数来表示。

物质的量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物的摩尔数、质量以及体积等。

在进行这些计算时,需要知道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比。

首先,可以使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来计算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摩尔比。

例如,对于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2H₂+O₂→2H₂O该方程式表示,2摩尔的氢气和1摩尔的氧气在反应中生成2摩尔的水。

这意味着摩尔比为2:1:2利用这个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物或产物的摩尔数、质量或体积。

例如,可以使用已知的摩尔数来计算其他物质的摩尔数。

如果已知有3摩尔的氧气参与反应,根据摩尔比,我们可以计算出需要6摩尔的氢气来完全反应。

同样地,如果已知有5摩尔的水生成,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中消耗了10摩尔的氢气和5摩尔的氧气。

除了计算摩尔数外,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这可以通过已知物质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来完成。

物质的摩尔质量是指一个摩尔物质的质量,通常以克/摩尔(g/mol)来表示。

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质量表来确定。

例如,对于氢气(H₂),其摩尔质量为2.016 g/mol。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摩尔质量来计算物质的质量。

例如,如果已知有5摩尔的水,根据水的摩尔质量(18.015 g/mol),可以计算出水的质量为90.075 g。

类似地,物质的量也可以用于计算物质的体积。

对于气体,可以使用理想气体定律来计算其体积。

理想气体定律表示为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力,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通过已知气体的摩尔数,可以使用理想气体定律来计算其体积。

例如,对于2摩尔的氢气,在已知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通过理想气体定律计算出氢气的体积。

总结起来,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数、质量和体积。

技巧与方法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技巧与方法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技巧与方法)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基础知识精讲】一、计算物质的量的公式1.已知m 、M,则n=Mm2.已知标准状况下V 、V m,则n=mV V3.已知N ,N A,则n=AN N4.已知溶液的c 、V ,则n=cV5.已知溶液的m 、w 、M ,则n=M wm •6.已知溶液V 、ρ、w 、M ,则n=M wv ρ7.已知饱和溶液m 、s 、M ,则n=)100(s M sm +•二、化学方程式中定量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各粒子之间是按照一定数目进行的.而这些数目的粒子又可以用不同的物理量来表示.例如:2H 2 + O 22H 2O(液)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1 ∶ 2 分子数目之比 2 ∶ 1 ∶ 2 扩大N A 倍2N A ∶N A ∶ 2N A物质的量之比 2mol∶1mol ∶ 2mol 质量之比: 4g ∶32g ∶ 36g 标况下体积之比:44.8L∶22.4L ∶ 忽略不计【重点难点解析】学会正确规范的解题方法 1.解题步骤(1)根据题意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写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关系(根据需要有时要将有的物质的物质的量转化成质量或体积).(3)把已知量和要求的量(用x 表示)分别写出化学方程式中相关物质下面. (4)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2.应注意的问题(1)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关系,因此不纯物质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量再进行计算. (2)在所列比例式中,同一物质上下单位要一致,不同物质左右要对应. (3)化学计算方法很多,其中守恒法、差量法、平均原子量法等在高一应掌握.过量问题的计算一般说来,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时,不足量的物质会全部反应转化为生成物,而过量的物质则要剩余.因此判断哪种物质过量,便是解这类题的关键.具体步骤为: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判断哪种物质过量.3.根据不足量求解.例 用agH 2和bgCl 2化合制HCl 气体,求所得产物的质量.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关系 H 2 + Cl 2 = 2HCl2 71 a b有下列三种情况:①若71a >2b ,则H 2过量,应根据Cl 2量求HCl 的量; ②若2b >71a,则Cl 2过量,应根据H 2的量求HCl 的量;③若71a=2b ,则二者恰好反应完,根据H 2或Cl 2的量求产物HCl 的量.【难解巧解点拨】例1 甲、乙两位学生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O 2,甲取一定量的KClO 3和0.10gMnO 2.经混合后装入试管加热.待收集到所需O 2时停止加热.试管冷却后乙称的甲留下的反应混合物的质量为4.04g 将它继续加热直到KClO 3全部分解完全得到O 2672mL(标况).求甲实验时KClO 3的分解率.分析 思路;要求出两个值:一个是总的KClO 3质量,一个是甲实验得到的KCl 质量而求得甲实验时KClO 3分解的质量做题过程:从后面的结论往前推.据: 2KClO 3△2MnO 2KCl + 3O 2↑2×122.5g 2×74.5g 3×22.4L0.672L知在4.04g 混合物中m(KCl)=4.04g-0.10g-L g 4.223672.05.1222⨯⨯⨯=1.49g 即甲分解时得到KCl 的质量为1.49g ,由此可算出甲实验时KClO 3的分解质量:g g 5.74249.15.1222⨯⨯⨯=2.45g故甲实验时KClO 3的分解率为g g g45.245.245.2+×100%=50%答:甲实验时氯酸钾的分解率为50%例2 取50mLNa 2CO 3和Na 2SO 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 2溶液后得到14.51g 白色沉淀.用过量的稀HNO 3处理后沉淀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CO 2放出,试计算(1)原混合溶液中Na 2CO 3、Na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2)产生标况下气体的体积.分析 物质的量和组成物质的微粒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会使解题简化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守恒法”它用得很广.据(1)Na2SO4~ BaSO4 4.66g不溶于HNO3的沉淀为BaSO4 1mol 233gn(Na2SO4) 4.66g n(Na2SO4)=0.02mol故 C(Na2SO4)=Lmol05.002.0=0.4mol·L-1(2)Na2CO3—BaCO3—CO2 1mol 197g 22.4L n(Na2CO3) (14.51-4.66)g V(CO2) n(Na2CO3)=0.05mol V(CO2)=1.12LC(Na2CO3)=Lmol05.005.0=1mol/L答:原混合物中Na2CO3、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和0.4mol·L-1产生的CO2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12L.【课本难题解答】P83 三、3 2KBr+Cl2=2KCl+Br2 2KI+Cl2=2KCl+I2(1)固体残留物中含KCl.(2)原溶液中n(KI)=36×10-3×0.86=0.031mol,参加反应的KI有n(KI)=2031.0=0.015mol.0.05molKI与Cl2反应生成0.015molKCl,6.1克KCl的量为5.741.6=0.082mol,故原KBr的量应为2×(0.082-0.015)=0.134mol,原KBr的质量为0.134×199=20g.(3)生成0.082molKCl需Cl2的量为0.014mol,故反应消耗Cl2的体积为0.014×22.4=0.92L.【命题趋势分析】本节高考要求是要学会运用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热点考题】例1完全中和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之生成正盐,需要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磷酸的体积比是( )A.6∶3∶2B.6∶2∶3C.3∶2∶1D.1∶2∶3解析此类无数据题目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列举法是把已知条件转化成简单直观的数据;另一种是用相同的化学符号表达已知数据.此题NaOH溶液实为n(NaOH)相同,再设HCl(aq)、H2SO4(aq)、H3PO4(aq)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NaOH + HCl =NaCl+H2O1 ∶ 1n c·V1 V1=c n2NaOH + H2SO4=Na2SO4+2H2O2 ∶ 1n c·V2 V2=c n 23NaOH+H3PO4=Na3PO4+3H2O3 ∶ 1n c·V3 V3=c n 3则V1∶V2∶V3=cn∶cn2∶cn3 =6∶3∶2∴本题正确选项为(A)答案 A例2往50.00mL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1120mL氯气(标准状况),溶液中还原性离子只有2/3溴离子未被氧化.求原溴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本题应用物质的量对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反应:Br2+2Fe2+= 2Fe3++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Fe2+>Br-,依题意,Br-部分被氧化,则Fe2+全部被氧化.设原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x,则Fe2+物质的量为x,Br物质的量为2x,被氧化的Br-的物质的量为2x/3.2Fe2++ Cl2=2Fe3++2Cl-x x/22Br-+Cl2=Br2+2Cl-2x/3 x/3氯气的物质的量:2x+3x=molLL/4.2212.1,解得:x=0.06mol.c(FeBr2)=0.06mol/0.05L=1.2mol/L.答案原溴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例3已知Cl2在70℃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现在49.7gCl2,将其通入足量70℃的NaOH水溶液,反应完全后得到500mL溶液.(1)写出Cl2在70℃的NaOH水溶液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总反应方程式.(2)计算完全反应后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除H2O处).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第(1)问.可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确定生成物NaCl、NaClO、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而确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算数.(1)依题意可设生成NaClO的物质的量为4mol,NaClO3的物质的量为1mol,设生成NaCl的物质的量x,根据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有:1×x=1×4mol+5×1mol,解得:x=9mol.NaCl、NaClO、NaClO3化学计量数之比与生成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即等于9∶4∶1.据此可写出总的化学字方程式:7Cl2+14NaOH = 9NaCl+4NaClO+NaClO3+7H2O(2)n(Cl2)=49.7g/71g/mol=0.7mol,由化学方程式可求得n(NaCl)=0.9mol,n(NaClO)=0.4mol n(NaClO3)=0.1mol,故可求得三种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NaCl)=1.8mol/L;c(NaClO)=0.8mol/L;c(NaClO3)=0.2mol/L.答案 (1)7Cl2+14NaOH = 9NaCl+4NaClO+NaClO3+7H2O(2)C(NaCl)=1.8mol/L,Cl(NaClO)=0.8mol/L,C(NaClO3)=0.2mol/L例4甲、乙两位学生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甲取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0.10g二氧化锰,经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待收集到所需氧气时停止加热.试管冷却后,乙称得甲留下的反应混合物的质量为4.04g,将它继续加热,直至氯酸钾全部分解,得到氧气672mL(标准状况).求甲实验时氯酸钾分解的百分率.解析设乙分解KClO3的质量为x,甲分解KClO3的质量为y.2KCl3△2KCl+3O22mol×122.5g/mol 2mol×74.5g/mol 3mol×22.4L/molx 0.672Lxmol gmol/5.1222⨯=672.0/4.223molLmol⨯,解得:x=2.45g.在4.04g混合物中:m(KCl)=4.04g-0.10g-2.45g=1.49g. 即甲分解KClO3时得到的KCl质量为1.49g,由此可计算y:ymol gmol/5.1222⨯=gmolgmol49.1/5.742⨯,解得:y=2.45g.故甲实验时KClO3分解的百分率为:gg45.245.245.2+×100%=50%答案甲实验时氯酸钾分解的百分率为50%.例5将0.04molKMn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amol气体,此时KMnO4的分解率为x.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又收集到bmol气体(设Mn元素全部以Mn2+存在于溶液中).试填写:(1)a+b= (用x表示).(2)当x= 时,a+b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 .(3)当a+b=0.09时,加热后取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 g.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结合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1)参加分解的反应的KMnO4物质的量为0.04xmol,剩余的KMnO4物质的量为0.04(1-x)mol,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KMnO4△K2MnO4 + MnO2 + O2↑0.04xmol 0.02xmol 0.02xmol 0.02xmol 2KMnO4+16HCl = 2KCl+2MnCl2+ 5Cl2↑ +8H2O 0.04(1-x)mol 0.1(1-x)molK2MnO4+8HCl △MnCl2+2KCl+2Cl2↑+4H2O0.02x 0.04xmolMnO2+4HCl △MnCl2+ Cl2↑+2H2O0.02xmol 0.02xmola+b=0.02x+0.1(1-x)+0.04x+0.02x=0.1-0.02x.(2)因为x≤1,当x=1时,a+b有最小值,(a+b)min=0.08.(3)当a+b=0.09时,0.1-0.02x=0.09,解得:x=0.5.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m(KMnO4)-m(O2)=0.04mol×158g/mol-0.02×0.5mol×32g/mol=6g.答案 (1)0.1-0.02x (2)0.08 (3)6g【同步达纲练习】一、选择题1.等质量的下列金属能从足量的稀硫酸溶液中置换出H2最多的是( )A.铜B.钾C.铝D.铝镁合金2.完全中和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并使其生成正盐.需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磷酸的体积比是( )A.6∶3∶2B.6∶2∶3C.3∶2∶1D.1∶2∶33.向10mLNa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得到1.17g沉淀.原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5mol·L-1B.1.0mol·L-1C.2.0mol·L-1D.0.025mol·L-14.0.4mol的强酸H x RO n+1溶液跟0.8molM(OH)Y溶液恰好中和.则X与Y的比值为( )A.2∶1B.1∶2C.4∶1D.1∶45.在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中,当有1.5molCu被氧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4molHNO3被还原B.有1molHNO3被还原C.有6mol电子发生转移D.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6.碱金属(LiNaKRb等)溶于水汞中可形成良好的还原剂“汞齐”,取某种碱金属的“汞齐”7g与水作用得到2.24LH2(标况)并得到密度为ρg/cm3的溶液1L1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是( )A. ρ8.0% B.ρ48.0% C.ρ32.0% D.ρ7.0%7.用1L0.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08molCO2所得溶液中CO2-3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A.1∶3B.2∶1C.2∶3D.3∶28.用VmL1mol/AgNO3溶液.都正好与同体积的下列溶液反应完全,则这些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KClB.CuCl2C.FeCl3D.SnCl29.0.1molNa2O2、Na2O混合物溶于水后.刚好被100g7.3%的盐酸中和则混合物中Na2O2与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2∶1C.3∶4D.任意比10.将1L1.00mol/L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1L1.25mol/L的盐酸溶液中.再做相反操作:即将1L.1.25mol/L的盐酸逐滴加入1L1.00mol/L的Na2CO3溶液中,两次操作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2∶5B.1∶1C.2∶1D.5∶2二、计算题11.将4.35gMnO2跟5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混合加热(不计HCl挥发且MnO2反应完全)试求:(1)标况下能生产多少升Cl2(2)有多少摩尔HCl被氧化?(3)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AgNO3.产生沉淀多少克?12.某金属硫酸盐8g溶于水后,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14g,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可得该金属的氯化物无水盐0.04mol求:①该金属的化合价②该金属的摩尔质量.13.将1.95gNa2SO4和Na2CO3的混合物溶于水的到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一定浓度的BaCl210mL.然后过滤得沉淀B和滤液C,在C中加足量的AgNO3溶液,又生成5.74g沉淀.在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沉淀增加0.180g.计算:(1)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原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素质优化训练】1.0.1mol/LCuSO4、Na2SO4、Al2(SO4)3三种溶液各50mL,若上述三种溶液中SO2-4完全沉淀,所用相同浓度的BaCl2溶液体积比为( )A.1∶2∶3B.3∶1∶1C.6∶3∶2D.1∶1∶32.在两密闭容器中分别盛有31g白磷和1mol氧气,控制条件使其发生如下反应:容器甲:P4+5O2=P4P10,容器乙:P4+3O2= P4O6,经充分反应后,两容器中分别所得的P4O10和P4O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5∶4B.4∶5C.4∶3D.3∶13.两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15g,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恰好得到11.2LH2(标况),下列各组金属不能构成符合上述条件的混合物是( )A.Mg和ZnB.Cu和ZnC.Al和FeD.Mg和Al4.硫在加热时能被N2O氧化成SO2,现用3.2g硫粉和224mL(标况)N2O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气体混合物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A.112MlB.224mLC.336mLD.448mL5.0.1mol的某单质跟足量的S反应,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6g,则构成这种单质的元素是( )A.KB.FeC.AlD.Na6.在50g含有1.70g硝酸银和1.85g硝酸钯[Pd(NO3)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I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5.245g固体.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银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B.钯离子(Pd2+)只有一部分沉淀C.碘化钯(PdI2)难溶于水D.碘化钠和硝酸钯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碘化钾溶液中滴入氯水 2I-+Cl2= 2Cl-+I2B.氯气和水的反应Cl2+H2O= H++Cl-+HClOC.漂白粉溶液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ClO-+CO2+H2O= CO2-3+HClOD.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Cl2+Ag+=2AgCl↓8.在3Cl2+6KOH △KClO3+5KCl+3H2O的反应中,得电子和失电子的原子个数比为( )A.5∶1B.4∶1C.3∶1D.2∶19.将由CaCO3、MgCO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小时,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的一半,则残留物中Ca、Mg两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B.1∶2C.1∶3D.2∶110.12.3gLiNO3·XH2O转变为LiNO3·(X-2)H2O时质量减少3.6g,则X值是( )A.3B.4C.5D.6二、计算题11.将1.95gNa2SO4和Na2CO3的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的一定浓度的BaCl2溶液10.0mL,然后过滤得沉淀B和滤液C.在C中加足量AgNO3溶液,又生成5.74g沉淀.向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沉淀增加0.18g.计算:(1)氯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12.将4.6g金属钠在空气中小心加热,使其燃烧,得到7g燃烧产物.(1)求燃烧产物中Na2O和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2)将燃烧产物全部溶解在18.8g水中,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3.Na2O2与H2O反应,如果反应中有1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O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若所得溶液为1L,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4.现有2mol/L的盐酸和硫酸溶液各100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为2∶3,求加入盐酸中的铁的质量.【生活实际运用】1.输送氯气的管道为检验其是否漏气,常用浓氨水来检验,试简述其依据的原理.解析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3Cl2+2NH3 = N2+6HClHCl+NH3 = NH4Cl现象及结论看到白烟,说明有氯气泄漏.2.无土栽培技术研究需配制一种营养液.1L此营养液应含0.5molNH4Cl、0.16molKCl和0.24molK2SO4.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物质来配制,则每升溶液需三种固体的物质的量依次是( )A.0.32mol、0.5mol、0.12molB.0.02mol、0.64mol、0.24molC.0.64mol、0.02mol、0.24molD.0.16mol、0.5mol、0.24mol答案 C【知识验证实验】如果一个化学过程中涉及到发生了两个以上化学反应,并且这几个化学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如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作为第二个反应中的反应物,依次下去),则同学们可以找出反应起始物质和终了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即关系式,通过关系式进行一步计算.例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得出的氯气对漂白粉的质量分数(X%)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漂白粉与酸的反应为:Ca(ClO)2+CaCl2+2H2SO4 = 2CaSO4+2Cl2↑+2H2O现为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2.00g,加水研磨后转入250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得漂刻度.摇匀后,取出25.0mL,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完全反应后,加入0.100mol/l的Na2S2O3溶液20.00mL,恰好与生成的碘完全反应:2Na2S2O3+I2 = Na2S4O6+2NaI试由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x%.解析要计算该漂白粉的x%.须求出漂白粉与酸作用产生的氯气的质量由题可知,发生了三个反应Ca(ClO)2+CaCl2+2H2SO4 = 2CaSO4+2Cl2↑+2H2OCl2+2KI= 2KCl+I22Na2S2O3+I2 = Na2S4O6+2NaI则有关系式:Cl2~2Na2S2O371g 2moly 0.100mol/L×0.02L y=0.071(g)故2.00g漂白粉样品产生氯气0.071×0.25250=0.71(g)所以x%=00.271.0×100%=35.5%答案 X%=35.5%【知识探究学习】同学们可以每两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分成若干小组,以“物质的量”的自述为题开一次“自我介绍会”,从物质的量的定义、如何理解物质的量这个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的几种计算方法开展一次活动课.本章实验总结一、Cl2、Br2、I2溶解性Cl2 Br2 I2水中 黄(溶) 橙(溶) 黄褐(微溶) CCl 4 黄(易溶) 橙红(易溶) 紫红(易溶) 二、碘跟淀粉的反应①淀粉溶液中加碘水 现象变蓝色 ②NaI 溶液中加淀粉溶液 无上述现象 说的单质I 2遇淀粉溶液变蓝 I -则不能 三、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①湿KI 淀粉试纸−→−2Cl 变蓝(现象) Cl 2+2I -=2Cl -+I 2②NaI 溶液−−→−氯水黄褐−−→−淀粉变蓝 Cl 2+2I -=2Cl -+I 2 ③NaI 溶液−−→−溴水黄褐−−→−淀粉变蓝 Br 2+2I -=2Br -+I 2 ④NaBr 溶液−−→−氯水橙色 Cl 2+2Br -=2Cl -+Br 2 ⑤NaBr 溶液−−→−碘水无明显变化 四、Cl -检验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C 2.A 3.B 4.A 5.BD 6.AB 7.A 8.A 9.D 10.D 二、11.(1)V(Cl 2)=1.12L (2)n(HCl)=0.1mol (3)m(AgCl)=57.4g 12.①+3价 ②56g·mol -113.(1)2mol/l (2)72.8% 【素质优化训练】1.D2.B3.B 、D4.C5.A 、D6.C7.C 、D8.A9.C 10.A 11.(1)2mol/升 (2)72.8% 12.(1)1∶1 (2)32% 13.0.5mol 2mol/L 14.8.4g友情提示:方案范本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本范文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由AlCl3+3AgNO3=3AgCl↓+Al(NO3 )3 得 AlCl3 ~ 3AgNO3 数目比: 1 3 物质的量之比: a· V( AlCl3) b · V3(AgNO3)
1 3 = a· V( AlCl3) b · V3(AgNO3) 3a· V(AlCl3) V3(AgNO3) = b
a· V(NaCl) V1(AgNO3) = b
(2)由MgCl2+2AgNO3=2AgCl↓+Mg(NO3 )2 得 MgCl2 ~ 2AgNO3 数目比: 1 2 物质的量之比: a· V(MgCl2) b · V2(AgNO3) 2a· V(MgCl2) 1 a· V(MgCl2) V2(AgNO3) = = b b · V2(AgNO3) 2
2
数目比: 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量之比: 2 1
2 c(HCl) · 0.3L
c( HCl)·0.3L = 0.03mol c( HCl)=0.2mol/L
672 1000 22.4
1 mol= 0.03mol
(二)甲中一样投入盐酸300mL,但放出的气体没达到 672mL,说明甲中盐酸过量,合金不足,可以通过甲组数 据计算合金的质量。 处理这类“二元混合体系”的问题,可以采用“量质 方程组法” :建立两个方程,一个是物质的量方程;一 个是质量方程。 设甲组合金中Mg、A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24g· mol-1· x+27g· mol-1=0.51g…………①(质量方程) 由Mg+2HCl=MgCl2+H2↑ 得 n1(H2)=n(Mg)=x 3 3 由2Al+6HCl=2AlCl3+3H2↑ 得 n2(H2)= n(Al)= y 2 2 甲组中H2的总量为标况下560mL n总(H2)= 0.025mol 3 X+ y =0.025mol………… ② (物质的量方程)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选择题1.等质量的下列金属能从足量的稀硫酸溶液中置换出H2最多的是( )A.铜B.钾C.铝D.铝镁合金2.完全中和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并使其生成正盐.需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磷酸的体积比是( )A.6∶3∶2B.6∶2∶3C.3∶2∶1D.1∶2∶33.向10mLNa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得到1.17g沉淀.原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5mol·L-1B.1.0mol·L-1C.2.0mol·L-1D.0.025mol·L-14.0.4mol的强酸H x RO n+1溶液跟0.8molM(OH)Y溶液恰好中和.则X与Y的比值为( )A.2∶1B.1∶2C.4∶1D.1∶45.在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中,当有1.5molCu被氧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4molHNO3被还原B.有1molHNO3被还原C.有6mol电子发生转移D.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6.用1L0.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08molCO2所得溶液中CO2-3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A.1∶3B.2∶1C.2∶3D.3∶27.用VmL1mol/AgNO3溶液.都正好与同体积的下列溶液反应完全,则这些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KClB.CuCl2C.FeCl3D.SnCl28.0.1molNa2O2、Na2O混合物溶于水后.刚好被100g7.3%的盐酸中和则混合物中Na2O2与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2∶1C.3∶4D.任意比9.将1L1.00mol/L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1L1.25mol/L的盐酸溶液中.再做相反操作:即将1L.1.25mol/L的盐酸逐滴加入1L1.00mol/L的Na2CO3溶液中,两次操作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2∶5B.1∶1C.2∶1D.5∶210.某氮的氧化物和灼热的铁的反应进行反应4N x O y+3y Fe=y Fe3O4+2x N2↑,在一个特定的实验中,2mol该氧化物通过500g(过量)红热的铁,生成1 mol N2和1 mol Fe3O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 B.NO2C.N2O D.N2O411.在9g水中投入1.15g金属钠,则所得溶液中H2O分子和Na+物质的量比是A.10∶1 B.9∶1 C.1∶10 C.90∶112.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A.1∶2B.2∶3 C.3∶4D.8∶913.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FeCl3溶液分别用VmL 1 mol /L的AgNO3溶液与之反应,都可使Cl-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A.1∶2∶3 B.3∶2∶1 C.6∶3∶2 D.2∶3∶614.200mL 0.3 mol /L的硫酸和100mL 0.6 mol /L的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4 mol /L B.0.8 mol /L C.0.45 mol /L D.0.9 mol /L15.完全中和24.6 g二元酸H2A,消耗烧碱24g,则H2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42 B.82 C.162 D.8416.将钠、铁、镁、铝各取0.1mol,分别投入足量的稀H2SO4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A.钠最多B.一样多C.铁最多D.铝最多17.能完全中和20 mL 1 mol /L NaOH溶液生成正盐的溶液是A.40 mL 0.1 mol /L盐酸B.20 mL1 mol /L硫酸溶液C.10 mL 1 mol /L硫酸溶液D.5mL 1 mol /L磷酸溶液二、计算题18.将4.35gMnO2跟5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混合加热(不计HCl挥发且MnO2反应完全)试求:(1)标况下能生产多少升Cl2(2)有多少摩尔HCl被氧化?(3)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AgNO3.产生沉淀多少克19.某金属硫酸盐8g溶于水后,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14g,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可得该金属的氯化物无水盐0.04mol求:①该金属的化合价②该金属的摩尔质量.20.将1.95gNa2SO4和Na2CO3的混合物溶于水的到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一定浓度的BaCl210mL.然后过滤得沉淀B和滤液C,在C中加足量的AgNO3溶液,又生成5.74g沉淀.在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沉淀增加0.180g.计算:(1)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原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素质优化训练】1.0.1mol/LCuSO4、Na2SO4、Al2(SO4)3三种溶液各50mL,若上述三种溶液中SO2-4完全沉淀,所用相同浓度的BaCl2溶液体积比为( )A.1∶2∶3B.3∶1∶1C.6∶3∶2D.1∶1∶32.在两密闭容器中分别盛有31g白磷和1mol氧气,控制条件使其发生如下反应:容器甲:P4+5O2= P4P10,容器乙:P4+3O2= P4O6,经充分反应后,两容器中分别所得的P4O10和P4O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5∶4B.4∶5C.4∶3D.3∶13.两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15g,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恰好得到11.2LH2(标况),下列各组金属不能构成符合上述条件的混合物是( )A.Mg和ZnB.Cu和ZnC.Al和FeD.Mg和Al4.硫在加热时能被N2O氧化成SO2,现用3.2g硫粉和224mL(标况)N2O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气体混合物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A.112MlB.224mLC.336mLD.448mL5.0.1mol的某单质跟足量的S反应,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6g,则构成这种单质的元素是( )A.KB.FeC.AlD.Na6.在50g含有1.70g硝酸银和1.85g硝酸钯[Pd(NO3)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I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5.245g固体.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银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B.钯离子(Pd2+)只有一部分沉淀C.碘化钯(PdI2)难溶于水D.碘化钠和硝酸钯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碘化钾溶液中滴入氯水 2I-+Cl2= 2Cl-+I2B.氯气和水的反应Cl2+H2O= H++Cl-+HClOC.漂白粉溶液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ClO-+CO2+H2O= CO2-3+HClOD.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Cl2+Ag+=2AgCl↓8.在3Cl2+6KOH △KClO3+5KCl+3H2O的反应中,得电子和失电子的原子个数比为( )A.5∶1B.4∶1C.3∶1D.2∶19.将由CaCO3、MgCO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小时,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的一半,则残留物中Ca、Mg两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B.1∶2C.1∶3D.2∶110.12.3gLiNO3·XH2O转变为LiNO3·(X-2)H2O时质量减少 3.6g,则X值是( )A.3B.4C.5D.6二、计算题11.将1.95gNa2SO4和Na2CO3的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的一定浓度的BaCl2溶液10.0mL,然后过滤得沉淀B和滤液C.在C中加足量AgNO3溶液,又生成5.74g沉淀.向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沉淀增加0.18g.计算:(1)氯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12.将4.6g金属钠在空气中小心加热,使其燃烧,得到7g燃烧产物.(1)求燃烧产物中Na2O和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2)将燃烧产物全部溶解在18.8g水中,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3.Na2O2与H2O反应,如果反应中有1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O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若所得溶液为1L,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4.现有2mol/L的盐酸和硫酸溶液各100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为2∶3,求加入盐酸中的铁的质量.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C 2.A 3.B 4.A 5.BD 6.AB 7.A 8.A 9.D 10.D)=1.12L (2)n(HCl)=0.1mol (3)m(AgCl)=57.4g二、11.(1)V(Cl212.①+3价②56g·mol-1 13.(1)2mol/l (2)72.8%【素质优化训练】1.D2.B3.B、D4.C5.A、D6.C7.C、D8.A9.C 10.A 11.(1)2mol/升 (2)72.8%12.(1)1∶1 (2)32% 13.0.5mol 2mol/L 14.8.4g1.9281答案: D2.9270答案:B3.9700答案:C4.9748答案:C5.9750答案:B6.9754答案:B7.9264答案:D8.974在25℃,10371答案:(1)5 5 (2)10<a<20 (3)(a-10)︰(20-a8.6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