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晚练实用类练习
高一语文晨读+晚练:第一周第4天+晨读、晚练+Word版含答案

一、多音字识记——语体辨音法有些汉字在书面语如复音词或成语中是一个读法,在口语中当单音词用或在反映日常生活事物的某些复音词中,又是一个读法。
举例如下:(1)刨〈书〉bào刨冰刨床刨花〈口〉páo刨去五天,只剩下十天了刨根问底(2)剥〈书〉bō剥削剥夺盘剥剥蚀剥落〈口〉bāo剥果皮剥橘子剥花生(3)薄〈书〉bó薄弱轻薄日薄西山薄利多销〈口〉báo薄饼被子盖得太薄了(4)差〈书〉chā差别差价差额阴错阳差差强人意cī参差不齐犬牙差互chāi差事当差信差受人差遣〈口〉chà差不多差一块就差你一个真差劲儿(5)澄〈书〉chénɡ湖水澄清澄清是非〈口〉dènɡ这水不澄清了不能喝(6)攒〈书〉cuán攒动攒射攒三聚五〈口〉zǎn攒钱(7)逮〈书〉dài逮捕力有未逮〈口〉dǎi逮兔子不知道上哪儿逮他去(8)给〈书〉jǐ供给配给补给给养给予家给户足〈口〉ɡěi拿给他给大家服务让我给忘了(9)矫〈书〉jiǎo矫健矫正矫揉造作〈口〉jiáo这个人太矫情(10)靓〈书〉jìnɡ靓妆〈口〉liànɡ靓丽生得好靓(11)嚼〈书〉jué咀嚼过屠门而大嚼〈口〉jiáo细嚼慢咽咬文嚼字贪多嚼不烂jiào倒嚼(12)勒〈书〉lè勒令勒索悬崖勒马勒石记功〈口〉lēi把绳子勒紧一点儿(13)露〈书〉lù露骨露天露水露宿原形毕露崭露头角〈口〉lòu露头露脸露相露马脚露一手(14)落〈书〉luò落差落点着落回落失魂落魄〈口〉lào落忱落色(shǎi)落不是là丢三落四落下东西了落下一大截儿luō大大落落二、思乡怀人诗归雁钱起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赏析古人认为,秋雁南飞,不越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它们飞到峰北就栖息在湘江下游,过了冬天再飞回北方。
高一级9月17日语文晚练(带答案)

高一级9月17日语文晚练一、根据下面情景和理解,在横线处默写出相关的语句。
1《氓》中写明男子抱布而来的真正目的的句子是:,。
2《氓》中女子向男子解释婚期延误的句子是:,。
3《氓》中女子抚慰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4《氓》中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写出其未见到心上人的难过表现的句子是:,。
5《氓》中女子在断桥上眺望心上人,写出其见到心上人后的高兴表现的句子是:,。
6《氓》中写出男子用卜、筮来预测婚姻吉凶的句子是:,。
7《氓》中以桑叶比喻女子容貌青春亮丽的句子是:,。
8《氓》中以桑叶比喻女子容貌衰老的句子是:,。
9《氓》中用斑鸠来规劝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10《氓》中,。
一句,写的是女子追忆被弃回娘家乘车度过淇水时的情形。
11《氓》中女子直接控诉自己没有差错,但男子却前后不一的句子是:,。
12《氓》中表现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13《氓》中写女子出嫁后天天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14《氓》中写女子多年做媳妇,家里家外都要操持的句子是,。
15《氓》中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16《氓》中写女子经过思考后,表达不愿与夫终老的句子是,。
17《氓》中写出男子婚前婚后巨大反差的句子是,。
18《氓》中直接规劝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19《氓》中用反喻写出世间万物都有终极,唯独女子愁思无边的句子是,。
20《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21《氓》中现女子没有想到男子会违反誓言的句子是,。
22《氓》中写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3小题翻译:(共9分)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翻译下列句子:(1)暮归,忘其牛,父怒之。
高一级语文晚练

第六周高一级语文晚练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愆.(qiān)期卜筮.(shì)沉溺.(ruî)乘彼垝.(guǐ)垣B. 骐骥.(jì)城隅.(ǒu)公姥.(mǔ)夙.(sù)兴夜寐C. 伶俜.(pīng)葳蕤.(ruí)纤.纤(xiān)呦.呦(yōu)鹿鸣D. 彷.(fáng)徨凝噎.(yē)阡陌.(mî)自出机杼.(zhù)2. 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 暧暧(ài ài)迢迢(tiáo tiáo)呦呦(yōu yōu)B. 机杼(zhù)羁鸟(jī)阡陌(qiān mù)C. 擢升(zhuï)吐哺(bǔ)三匝(zhā)D. 衣衿(jīnɡ)掇取(duō)脉脉(mî mî)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纤纤擢.素手(引、伸出) 相去.复几许(距离)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 羁.鸟恋旧林(束缚)B.人生几何..(多少) 何时可掇.(拾取) 方.宅十余亩(方形的) 榆柳荫.后檐(遮蔽)C.终日不成章.(经纬线交织成的幅面) 暧暖..远人村(昏暗、模糊)少无适.俗韵(迎合) 虚室..有余闲(指房间,也指人的内心)D.慨当以..(人心归服) 但.为君故(只) ..慷(音节助词,无义) 枉用相存.(问候) 天下归心4、下列词句中“相”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还必相迎取②相见常日稀③登即相许和④叶叶相交通⑤黄泉下相见⑥儿已薄禄相⑦怅然遥相望⑧不得便相许A.①③⑦⑧/②④⑤/⑥ B.①②⑤⑦/③④/⑥C.①②④⑤/⑥⑦⑧/③D.①⑤⑥⑧/②④⑦/③5.下列句子所含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黄.而陨②夏雨.雪,天地合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④逆以煎.我怀⑤昼夜..勤作息⑥黄.泉.下相见⑦便利..此月内⑧山不厌.高,水不厌深A.①⑦/③⑧/②⑥/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 D.①⑤/③/②④/⑥⑦/⑧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何乃.太区区②乃.投水而死B.①静女其.妹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C.①匪女之.为美②恐美人之.迟暮D.①后悔遁而.有他②不迎而.自归7.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士之.耽兮总角之.宴B.乘骐骥以.驰骋兮忽奔走以.先后兮C.于.嗟鸠兮摄提贞于.孟陬兮D.君还何.所望何.以解忧8.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①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②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③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④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⑥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A.①②④⑤B.③⑤⑥⑦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⑦9.对曹操的《短歌行》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作者感叹的是战争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
高一语文晚测-最新,经典试题,通用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晚测1一、选择题1、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老虎正要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下。
A. ①动词②方位词③量词B. ①介词②方位词③量词C. 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D. 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2、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列出四种,其中正确的一项是:()①跟着好人学好事②我跟他是同桌③我跟他学唱歌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A.①动词②介词③连词④名词B.①介词②动词③动词④名词C.①动词②介词③连词④形容词D.①动词②连词③介词④名词3、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B.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C.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D.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4、从下面选出词性相同的一项:()A.听战争经验希望拒绝B.各那么鲁迅我们旅客C.更从来单单经常渐渐D.胖伟大激动承担应该5、选出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相同的一项:()A.春回大地群山绿B.春风又绿江南岸C.一汪绿水慰平生D.红了樱桃绿了笆蕉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回流到餐桌的地沟油,早些年发达国家也都存在,但现在早有了规范而完备的法规及有效的实施办法。
B.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发生的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多为超速、超载、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致。
C.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D.预计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的交通,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二、名篇名句默写(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
(2)《马说》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3)《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必修一晚练一学生版

高一周末晚自修语文练习一(满分100分,做题时间70分)班级姓名学号一、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15分)百舸. ( ) 遏.止 ( ) 笔杆. ( )栖.息 ( ) 倔.强 ( ) 挣.脱 ( )摭.拾( ) 啮.噬( ) 纤.细 ( )鞭笞.( ) 字帖. ( ) 慰藉. ( )引吭.试啼( )恪.尽职守( ) 妄自菲.薄( )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5分)liáo 廓 qiú劲 shǔ光áo 翔沉miǎn 迷wǎng磕bàn 奢chǐ商quâ时máo miǎo视狭àijǐ角之势汗流jiā背 chēng目结舌三、在括号里写出加点字的通假字并解释。
(10分)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或师焉,或不.焉。
()四、在横线上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0分)1.輮以为..轮。
古义:今义:认为2.金.就砺则利。
古义: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今义:学问广博精深4.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今义:不需要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7.吾从而..师之。
古义: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8.今之众人..。
古义:今义:许多人9.小学..而大遗。
古义: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10.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今义:指托付或把情感、希望、理想等放在某人某事物上。
五、解释下列加点字(20分)(一)则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二)惑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三)所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圣人之所以..为圣。
()(四)而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语文晚练 人教版高一必修上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语文晚练人教版高一必修上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语文晚练一、本大题10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有三态,心灵温度决定了一切。
当心灵低落或冷漠时,我们的生活状态是冰的。
这段人生会走得艰难,感觉现在和未来都是灰暗的,又要作茧自缚,否定自我不求改变,只在麻木伤痛中虚度光阴。
平常是最真的生活状态。
有惊喜,有挫败;有碌碌无为,有硕果累累( )会抱怨,会满怀信心……幸福在,但平常更多。
人生多是这样□过。
对生活狂热,人生状态便是炽热的。
这段人生会匆匆而过,但得到的幸福是最多的。
1.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文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度B.渡C.镀D.读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作茧自缚”)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jiǎng bùB.jiǎn bùC.jiǎng fùD.jiǎn fù3.下列填入文中“( )”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B.。
C.、D.;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此茅台酒市场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________市场决定的,而是由茅台公司凭借这一秘密硬性制定的。
②年审________意味着需要老年人每年年底前来办理年审业务,而是从老年人办卡之日的那天开始算起作为一年。
③这不仅会对参与组建的各大评级机构产生毁灭性打击,________会进一步巩固三大评级机构对世界评级市场的垄断,使世界评级市场的公平性更差、随意性更强。
A.由于不只是然而B.由不是而且C.由于不是而且D.由不只是然而5.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近年来,清远楼市的红火有目共睹,随着产业转移和工业区不断增多,市区周边镇街的房地产市场也随之水涨船高,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其中的新都广场无疑是建设较早、知名度较高的镇区规模社区,它集居住、主题购物、特色饮食、休闲娱乐、学校教育等多元化配套设施于一身,让市民享受到高层次的居住环境。
如皋中学 高一语文假期延时综合练

高一语文延时阶段综合练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语说:“家花不比野花香。
”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
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
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
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
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是要注意的。
“距离”可以太过,可以不及。
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这个道理可以拿一个浅例来说明。
王渔洋的《秋柳诗》中有两句说:“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
”在不知这诗的历史的人看来,这两句诗是漫无意义的,这就是说,它的距离太远,读者不能了解它,所以无法欣赏它。
《秋柳诗》原来是悼明亡的,“南雁”是指国亡无所依附的故旧大臣,“西乌”是指有意屈节降清的人物。
假使读这两句诗的人自己也是一个“遗老”,他对于这两句诗的情感一定比旁人较能了解。
但是他不一定能取欣赏的态度,因为他容易看这两句诗而自伤身世,想到种种实际人生问题上面去,不能把注意力专注在诗的意象上面,这就是说,《秋柳诗》对于他的实际生活距离太近了,容易把他由美感的世界引回到实用的世界。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
高一语文晚修练习

徐闻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练习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俘虏./掳.掠妃嫔./濒.临埋.单/埋.没 B.辅.助/果脯.夫婿./须.臾纤.维/纤.尘C.殷.红/胭.红诀.别/角.色押解./解.差 D.内讧./杠.杆犒.劳/镣铐.创.伤/开创.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华裔球员林书豪通过刻苦训练,在NBA这座篮球殿堂开辟了一方新的天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球迷的喜欢。
如今他在休斯顿火箭队可以算得上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B 近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会见记者时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中方对日本的危言..危行..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对此提出抗议。
C.你放心,我们这么多年的好朋友了,你买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D.在起跑时,他身体过于前倾,以致..冲出去的时候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A.我国每年有很多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他们中有一些人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但沿海省份的企业高薪聘请技术工人,也出现招不到合适人员。
B.据了解,每年全球范围内发生最多3次月食,大多数是月偏食和半影月食,月全食较为少有罕见,本次月偏食是2013年唯一的一次月偏食。
C.高三学生语文成绩很难提高的深层原因,恐怕是学生课外阅读少造成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还要在忙碌的学习间隙多读点书。
D.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与国际基本接轨,但是由于多数食品企业规模小,素质差,所以添加剂的超范围和超量使用屡有发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
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①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②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③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④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⑤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A.①⑤③④② B.④②⑤③①C.①③⑤④② D.③①④②⑤5.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负荷.弹劾.干涸.一丘之貉. B.须臾.舆.论逾.越自娱.自乐C.溶.化金融.冗.长庸.人自扰 D.咀.嚼拮据.规矩.百废俱.兴6.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入南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县一中高一晚练1(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到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
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让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他讲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炮先生》中。
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
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
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炮先生。
蓝炮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炮,换上“列宁装”。
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
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炮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
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
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
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
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再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倍感启发。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
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
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
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
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
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
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
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
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相关链接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纪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
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应。
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参考答案1【答案】 D A【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
考生应重点分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吻含度。
C项“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理解错误;E项“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判断错误;B 项前半句“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对,后半句“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错,原文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才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2【答案】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曹县一中高一晚练2(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鲍勃·迪伦一直是个谜鲍勃·迪伦的原名是罗伯特·艾伦·齐默曼,他在大学开始唱民歌时改名鲍勃·迪伦。
他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模仿美国电视节目中的西部英雄马特·狄龙。
他的民谣生涯是从考上明尼苏达大学开始的。
鲍勃和不少当时的年轻人一样,厌倦枯燥无味的大学生活,他常出入酒吧,试图从音乐中找到自己。
当时的摇滚乐还没有成型,不少年轻人都嫌弃“三件套”式的音乐,于是鲍勃把手里的电吉他换成了一把钢丝弦的吉布森民谣吉他,随着时间的沉淀,迪伦慢慢摸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风格。
1961年1月,他寄住在别的民谣歌手家,他和别人组队去看望住院的偶像伍迪·格斯里。
后来他的偶像成了他的贵人。
在签约CBS唱片公司后,迪伦崭露头角。
1962年,迪伦在自己的第一张同名专辑的封面上略带羞涩地望着镜头,任由别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年轻的民谣偶像。
1963年和1964年的演出使得他的名声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也渐渐地从伍迪·格斯里的影响中走出,成为独一无二的民谣国王。
1963年的一场演出中,迪伦念了一首自己写作的献给伍迪-格斯里的长诗,这既是致敬,也是告别。
在这一阶段里,鲍勃·迪伦的主要创作方向是抗议民谣,这个时代的迪伦是最为人熟悉的,似乎全世界的乐迷都愿意他沿着这个模式永远走下去。
1965年初,受到披头士等英国摇滚乐队的影响,迪伦用时髦的西装和尖头皮鞋代替了皱巴巴的牛仔裤和工装服,在接受采访时也越来越“没正型”。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谈及准备制作的新电影时,他回答说那将是一部牛仔恐怖片,当问及是否在片中扮演牛仔时,他回答说:“不,我扮演我妈妈。
”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让迪伦在1965年的新港民谣音乐节上遭受了来自歌迷的敌对情绪。
在演出前一天,迪伦突然擅自决定挑战民谣音乐节的惯例,决定要带一支完全电声化的乐队上场。
当场的情况乱成一团,抗议歌手和歌迷认为他“背叛”了民谣,迪伦尊崇的民谣领袖皮特·西格尔甚至愤怒地用斧头把扩音器的电缆斩断。
他和乐队只演了三首歌就在嘘声中匆忙下台。
即使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歌迷们都难以忘记迪伦的离经叛道,为他取了个“犹大”的绰号。
后来的一场车祸让迪伦开始远离聚光灯的中心,而他的音乐风格也再一次地发生了改变,歌词也不再犀利地直指社会现象。
关于车祸后自己的转变,迪伦曾说:“我不知道别人的幻想是什么,但是我幻想能够朝九晚五地工作,在绿树成荫的地方有一所带白色栅栏的房子,庭园里盛开着粉红色的玫瑰。
那会很好。
那就是我最深遂的梦想。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主流评论开始推崇迪伦文学方面的造诣,有批评家称他为现代美国继卡尔·桑德堡、罗伯特·弗罗斯特之后最伟大的诗人;1976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竞选活动中引用迪伦的诗句并称其为“伟大的美国诗人”;1990年,法兰西文学院向迪伦颁发“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
外界的各种褒奖没有使迪伦沦陷,他对自己的评价调侃而中肯:“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60年代的游吟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一个从无人知晓的地方来的虚构的国家首脑。
我处在被文化遗忘的无底深渊之中。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新京报》《深圳商报》等)相关链接:①鲍勃·迪伦,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诗人,20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②鲍勃·迪伦创作的歌词,实际上都是最直白、最简单的诗歌,这种简单直白的诗歌形式,非常朴素,带有民间色彩。
(《专访作家肖复兴:谈鲍勃·迪伦——文字会骗人,音乐不会》)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A.鲍勃·迪伦是从考上明尼苏达大学开始自己民谣生涯的,他抛弃了大学学业,出入酒吧,想从音乐中找到自己。
B.因为受到偶像,伍迪·格斯里的赏识,所以鲍勃·迪伦在签约CBS唱片公司后就崭露头角,后来逐渐成为民谣领袖。
C.鲍勃·迪伦受到了披头士等英国摇滚乐队的影响,无论是着装造型,还是接受访谈时的语言,都非同寻常。
D.鲍勃·迪伦在新港民谣音乐节上,遭到歌手和歌迷的抗议,他们做出非同寻常的举动,用斧头把扩音器的电缆斩断。
E.鲍勃·迪伦在文学造诣受到一些主流评论的推崇,他的歌词被人认为是质朴的诗歌,他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不令人意外。
2.鲍勃·迪伦在音乐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CE(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A“抛弃了大学学业”夸大其词。
B因果关系牵强。
D“用斧头把扩音器的电缆斩断”应为民谣领袖皮特·西格尔)2.①善于模仿,坚持自我。
从模仿西部英雄马特·狄龙,到慢慢摸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
②突破自我,敢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