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概念图(1)
构建《高中生物学概念图》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构建《生物学概念图》——让记忆更加系统玉溪师院附中:李荣凯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本章核心概念1)大量元素(macroelement):细胞内含量较多的元素,如:C、H、O、N、P、K、Ca、Mg等。
2)微量元素(microelement):细胞内含量较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等。
3)糖类(carbohydrate):又称“碳水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构成。
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4)脂质(lipids):脂肪和类似脂肪物质的统称。
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
5)蛋白质(protein):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由核酸编码的α氨基酸之间通过α氨基和α羧基形成的肽键连接而成的肽链,经翻译后加工而生成的具有特定立体结构的、有活性的大分子。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6)核酸(nucleic acid):由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生物大分子。
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7)水(water):氢和氧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
细胞内的水有两种形式存在:自由水和结合水。
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血液凝固时,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
自由水/结合水的值越大,新陈代谢越活跃。
结合水约4.5%,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在细胞内的生理功能有:①、良好溶剂;①、参与多种化学反应;①、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8)无机盐(inorganic salts):无机化合物中盐类的统称。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无机盐在细胞内的生理功能有: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中含有Mg2+、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等;①、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①、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2)本章补充概念1)元素(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几种有共同特点的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质子数来决定元素的种类。
课题1-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

蛋白质分子概念图
知识1
表1-1 氨基酸
名称 三字母 单字母 名称 三字母 单字母
符号 符号
符号 符号
丙氨酸
Ala
A 精氨酸
Arg
R
天冬酰胺 Asn
N 组氨酸
His
H
天冬氨酸 Asp
D 异亮氨酸 Ile
I
半胱氨酸 Cys
C 亮氨酸
Leu
L
谷氨酸
Glu
E 赖氨酸
Lys
K
谷氨酰胺 Gln
Q 蛋氨酸
Met
一般把在动植物体内含量≥0.01%的化学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含量<0.01%的化学元素称物
营养物质组成:
动植物体
水分 干物质
无机物(矿物质):矿物质是无 机物的总称。是地壳中自然存在 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
有机物: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 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 衍生物总称为有机物。包括碳 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 生素。
5)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 色素、蜡质;
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动物脂肪含量高 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返回
知识2
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
题例问
水分:自由水或游离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可以自由移动) 结合水或束缚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移动)
粗灰分:动植物体在550--600℃高温电炉中充分燃烧后剩余的 残渣,主要是矿物质氧化物、无机盐和少量泥沙
动物含钠高,含钾低 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2)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
知识2
(三)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
2.化合物组成比较
动植物的化合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第三节 核酸

)
A.核酸就是DNA
B.DNA水解得到的碱基含尿嘧啶(U)
C.DNA水解的最终产物之一戊糖是二糖
D.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分子中能代表某一遗传性状的核苷酸序列
答案 D
解析 核酸包括DNA和RNA,A错;DNA水解得到的碱基有四种,分别是腺嘌
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RNA水解才能得到尿嘧啶
)
提示 √。人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小分子,即脱氧核
糖、磷酸和4种含氮碱基(A、C、G、T)。
(4)判断核酸种类可依据戊糖或碱基的种类。(
)
提示 √。构成DNA与RNA的核苷酸除了戊糖不同外,含氮碱基也不完全相
同,所以判断核酸种类可依据戊糖或碱基的种类。
2.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四章
第三节 核酸
内
容
索
引
01
课前篇 素养初探
02
课堂篇 素养提升
素养目标
1.通过对核酸的官能团、结构特点的微观探析,从官能团角度认识核酸的
结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
素养。
2.通过对人工合成核酸等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学习,认识
人工合成核酸的意义,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大贡献,形成科学态度
P等元素组成的生物高分子,B项错误;核酸按戊糖的不同分为核糖核酸
(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其中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
酸,D项错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的催化条件通常比较温和
B.酶在重金属盐作用下会失去活性
C.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微课用概念图解析细胞中的元素、原子、分子和化合物

微课:用概念图解析细胞中的元素、原子、分子和化合物授课过程:引言:有人说,生物体就是一个化学系统,因为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而代谢就是细胞中的各种化学反应,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命中的化学。
新课:作为生命系统的最小单位---细胞需要不断的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的最小单位是原子,自然界中有92种元素,在细胞中常见的只有20多种,它们是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我们把细胞中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叫大量元素,其中占人体原子总数99%的是CHON,其次是PSKCaMg等。
其余的必需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叫微量元素,它们是Fe Mn B Zn Cu Mo等。
(边画概念图边讲)过渡:在这些元素中为什么说碳是最基本的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呢?新课:这就需要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子的结构。
(图一)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很小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被原子核吸引绕着原子核在一定的轨道运行。
这是碳和氢原子的结构模式图,从图中可知,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因为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所以原子一般是电中性的,电子质量很轻,可以忽略不计,而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是相等的,所以,原子的质量就是质子数+中子数。
氢是唯一不含中子的元素,其它每一种元素的中子数是可以不同的,这样同一种元素就可以因为中子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亚型,称为同位素。
例如: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碳都是6个质子6个中子即原子质量为12的形式存在,用符号碳12表示,但是也有少数碳是有7个中子,也就是碳13,还有少数碳是8个中子的,即碳14,某些同位素因为原子核不稳定,容易裂变产生辐射,这就是放射性同位素,例如碳14,科学家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标记的CO2追踪到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轨迹,从而揭示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这种研究方法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过渡:我们了解了原子的结构,那么原子是怎样形成分子的呢?新课:我们知道,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第一层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就达到饱和,第二层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才能达到饱和,外层电子不饱和的原子是不稳定的,需要从别的原子那里得到或者失去电子,从而使其最外层电子达到饱和。
高中生物概念图汇总(完整版)

高中生物概念图汇编必修一(上)第1章走进细胞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概念: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命系统及层次,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病毒,细胞学说次要概念: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拟核,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1.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1.2 生命系统的层次性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2.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2.2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基本的元素,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核苷酸,糖类,脂质,结合水,自由水,无机盐次要: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肽键,二肽,多肽,氨基,羧基,生物大分子,单体,多聚体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1.1 组成细胞的元素2.1.2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4.1 细胞中的糖类2.4.2 细胞中的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2.5.1 细胞中的水2.5.2 细胞中的无机盐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细胞膜,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溶酶体,液泡,细胞质基质,细胞质,细胞核,生物膜系统次要:健那绿,细胞器膜染色质,核仁,核孔,核膜,糖被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方式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3.2.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3.2.2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运输方式3.2.3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胞吞,胞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次要:渗透作用,原生质层,质壁分离,选择透过性,磷脂双分子层,载体蛋白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4.1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4.2.1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4.2.2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必修一(下)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酶,ATP,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化能合成作用次要: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重铬酸钾溶液,酶的特性,细胞代谢,活化能,酶活性,高能磷酸键,同位素标记法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5.1.1 酶的作用和本质5.1.2 酶的特性第2节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5.2 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5.3.1 有氧呼吸5.3.2 无氧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5.4.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细胞增殖,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癌变,细胞衰老,细胞凋亡次要: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纺锤体,干细胞,致癌因子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的增殖6.1. 细胞周期第2节细胞的分化6.2.1 细胞分化及其意义6.2.2 细胞的全能性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6.3.1 细胞的衰老6.3.2 细胞的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交,反交,杂交,自交,F1,F2,测交,相对性状,性状分离,遗传因子次要: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杂合子,纯合子,基因型,表现型,假说-演绎法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精子,卵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次要:睾丸,卵巢,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极体,联会,四分体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2.2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2.3 伴性遗传第3章基因的本质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DNA分子双螺旋结构,DNA半保留复制,基因,遗传信息,遗传效应,肺炎双球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次要: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尿嘧啶,胞嘧啶,同位素示踪技术,密度梯度离心,解旋,DNA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的特异性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1.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3.1.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3.2 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3.3.1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3.3.2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4章基因的表达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基因的表达,转录,翻译,遗传密码,中心法则,生物的性状次要: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密码子,反密码子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略)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生物的变异,不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次要:重复,缺失,倒位,易位,二倍体,多倍体,染色体组,单倍体,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5.1.1基因突变5.1.2 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5.2 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5.3 人类遗传病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次要:目的基因,基因的运载体,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受体细胞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6.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2010-12-16 人教网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物种,生物多样性,种群,基因频率,隔离,共同进化次要: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基因库,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内环境稳态细胞外液组织液(细胞间隙液)血浆淋巴体液细胞内液渗透压酸碱度温度次要:外界环境血液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1.1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1.2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2 内环境的重要性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反射反射弧突触脑脊髓血糖平衡调节胰岛反馈调节分级调节内分泌腺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次要:兴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神经冲动突触小体细胞体树突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丘脑大脑皮层脑干小脑言语区运动性失语症 W 区 V区 S区 H区促胰液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靶器官靶细胞病原体艾滋病 T细胞 B 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抗体抗原过敏反应疫苗器官移植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1.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1.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1.3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1.4 人脑的高级功能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2.2.1 激素调节的发现——促胰液素的发现2.2.2 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2.2.3 激素调节的特点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2.3.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2.3.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实例二:水盐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2.4.1 免疫系统的组成2.4.2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5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学生版)-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一)

②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单体和多聚体
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
单体(基本单位)
多聚体(生物大分子)
单糖
多糖
氨基酸
蛋白质
核苷酸
核酸
2.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典型例题】
.图 1 和图 2 表示细胞中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 1 所示物质是构成 DNA 的基本单位,其碱基有 A、G、C、T 四种
B.图 2 所示物质是构成 RNA 的基本单位,其碱基有 A、G、C、U 四种
C.HIV 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由图 1 所示物质连接而成的链状化合物中
第 5 节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知识清单
一、核酸的种类及分布 1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DNA
1.种类 2 核糖核酸,简称 RNA
2.分布 (1)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 DNA。 (2)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二、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组成
(6)③在生物体中共有 8 种
A.(1)(6) B.(2)(5)C.(3)(4) D.(4)(5)
16.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含氮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生物
含氮碱基 五碳糖 核苷酸
A 酵母菌
5种
1种 5种
B 蓝细菌
8种
2种 8种
C 新型冠状病毒 4 种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糖类脂质蛋白质汇总

1.氨基酸
2、C、H、O、N等化学元素
3.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4、多肽
5.肽链
6.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123456
B、214365
C、214356
D、213456
血红蛋白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①氨基酸种类不同,肽链结构不同 ◇-◇-◇-◇-◇-◇-◇-◇-◇-◇ ★-★-★-★-★-★-★-★-★-★
结论:碳原子的结构和碳骨架决定了有机物的多样性
一、糖类: (碳水化合物) 1.组成元素: 由C、H、O三种化学元素组成 2.种类: 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五碳糖——是遗传物质DNA和RNA的组成部分
单 (脱氧核糖、核糖) 糖 六碳糖——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是细胞的重
(葡萄糖、果糖)
要能源物质之一。
⑵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⑶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⑷胆固醇: 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新陈代谢起着积极
的作用 过多有害。
4.单体(油脂) 甘油和脂肪酸
5.鉴定方法(油脂) 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橙黄色或红色)
糖类和油脂的组成元素比较表:
含量
成 分 (%)
C
H
O
脂类 75
12
13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无机物
水 无机盐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
糖类 脂质 (为方便,有时也归入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 核酸
碳原子结构示意图
1.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使得碳原子之间、或 者碳原子与别的原子都可以共用电子,从而形 成更多的物质。 2.多个碳原子间相互共用电子形成多种多样的碳 骨架,碳骨架上游离的键可以与氢、氧、氮、磷 等多种元素结合,形成数百种化合物。
新高考生物热点题型突破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题型示例精析
题型二
真核细胞内具有发达的细胞内膜结构,将细胞质区分成不同 的隔室,下图是真核细胞内区室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内填序号,________上填名称):
本讲栏目开关
题型示例精析
题型二
本讲栏目开关
(1)作为一个完整的高等动物细胞,图中还应该有________(细胞
器)。
(2)生物膜一般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
题型示例精析
题型一
下列各项分别表示一组概念的从属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
本学案栏目开关
题型示例精析
题型一
本学案栏目开关
解析 物质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 扩散和协助扩散,故 A 项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 液,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故 B 项正确。突触包 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故 C 项错误。反射弧包 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效应器 主要由运动神经末梢和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故 D 项 正确。 答案 C
本学案栏目开关
题型示例精析 下列有关概念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题型一 ()
题型示例精析
题型一
本学案栏目开关
解析 噬菌体属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故不属于原核生物, B 项错误;所有的抗体都是蛋白质,C 错误;可遗传的变异包 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D 项错误;核酸包 括 DNA 和 RNA,具有催化作用的 RNA 属于酶的一种类型, A 正确。 答案 A
本讲栏目开关
题型示例精析
题型二
本讲栏目开关
(1)若图1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有 ________(填标号),蓝藻与图1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而成的。该细 胞产生的抗体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生物膜 (填标号)。 (3)若图2细胞发生癌变,则该细胞易扩散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3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______,具有染色 单体的有________(填字母),D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