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可靠性分析

合集下载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
出在做 城市 电网规划 时 ,0k 1 v中压配 电网在不 同的城 市和 电网发展 的不 同时期应该采用的接线模式 。在此基础上 , 探 讨 了电网应 如何安全 、 可靠地过渡到 目标年 网架 。 关键词 : 电网 ; 配 接线模式 ; 目标网架
乡电网改造 以来 , 又一次较大规模 的城市配电网规
Co ne to o s o e u la e Dit i to t r s n c i n M de f M di m Vo t g s r bu i n Ne wo k
Z HUANG e— ig,Z L ir n HANG Ja — u I if U Xio xa g ,Z u in h a,L U Z —a ,S a - in HANG u fn 2 Xi- e g,YAN ig xn Jn — i
中图 分 类号 :M7 5 T 1
V0 . No6 1 26 .
Jn 2 1 u.00
文 献标 志 码 : A
中压 配 电网接 线模 式分 析
庄 雷明 , 张建华 刘 自发 苏小 向1张秀峰 闫景信 , , , ,
(. 北电 力大学 电气与 电子 工程 学 院,北 京 12 0 ; . 兴 电力局 ,浙 江 绍兴 1 华 0 2 6 2绍 320 ) 10 0
vlg ir ui e okfr eubnp w r I l n gi oaedsi t nnt r ra o e i pa i t tb o w ot h gd n n n
df r n ct s n d t t e i e e t s g s f t e p we r i e e t ie a a d r n t e o o r g d i h f a h i d v lp n .On i b s , id s u s s o e eo me t h t s a i t ic s e h ww k e t e o r d s ep h p we s f a dr l b e n r n i o o h tr e. ae n ei l i ta s int t ea g t a t KEY ORDS: it b to e w r ;c n e t n mo e ;tr e W d s u i n n t o k o n ci d s a g t i r o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的N-1准则评估分析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的N-1准则评估分析

1 ” 安 全 准则 校 验 方 法 ’ ,但 中压 配 电 网通 常 具 量 、转 供 能 力 、经 济 性 、协 调 性 5个 方 面 建 立 了
有 闭环 设 计 、开 环 运 行 的特 点 ,一 些 常 闭 、常 开 供 电模 型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并 对 典 型 供 电 模 型 进 行 开关 分 别 构 成 分 段 开 关 和 联 络 开 关 。 因此 , 中压 了评 价 ;文献 [ 1 2 ] 计 算 各 种 典 型 接 线 模 式 在 不 同 配电网 “ N 一1 ” 安 全 准 则 的接 线 模 式 评 估 与 输 电 负 荷 密 度 下 的可 靠 性 与 经 济 性 指 标 , 由此 确 定 该 网有 所 不 同 ,它 主 要 是 面 向 用 户 ,在 电 气 元 件 发 负 荷 密 度 下 各 接 线 模 式 的 最 优 分 段 数 。这 些 文 献 生 故 障后 ,对 能 否 通 过 分 段 、联 络 开 关 隔 离 故 障 尚缺 乏 在 变 压 器 和 中压 线 路 故 障 后 ,应 用 “ N一 区域 ,并 恢 复 未 故 障 区 域 供 电 ,实 现 负 荷 转 供 、 1 ” 安 全 准 则 对 中压 配 电网 任 意 接线 模 式 的全 面 应 线 路 不 过 载 和 用 户 电 压 不 越 限 等 方 面 进 行 分 用 分 析 。
“ N一1 ” 安 全 准 则 进 行 配 电 网 接 线 模 式 评 估 ’ 。 建 立 配 电 网故 障 重 构 评 估 的数 学 模 型 ,分 析 接 线
目前 ,在 输 电 网 中 已 经 形 成 了 比 较 成 熟 的 “ N一
模 式 的优 缺 点 ;文 献 [ 1 1 ] 针 对 供 电能 力 、供 电质
摘要 :配 电网规 划和配 电 自动化发展所 面临的一个重要 问题是 选择合理 的配电 网接 线模 式,为此根据 中

城市中压配电网的高可靠性供电模式及其应用

城市中压配电网的高可靠性供电模式及其应用

2 影响城市 中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当前我 国农村供 电模式 中普遍存在着 网架 结构薄弱 、 单辐 射线路多 、 导线线径 小、 电距离长 、 供 电压质 量较差 、 设备 陈旧 老化等 问题 , 农村配 网线路 缺乏运行 维护和管理 , 且 导致 事故 发生较 为频繁 ; 相较于农村 电网 , 市 中压配 电网供 电结构较 城 为合理 , 且便 于调度管理 , 但仍 然存在着不 少对供 电可靠 性的 不 利 因素 。影 响 供 电可 靠 性 的 主 要 因 素 , 总体 而 言可 将 其 分 为 故 障 停 电与 非 故 障 停 电这 两 个 大 类 , 并可 将 其 分 为 以 下 几 个 细
小的环节:
图 1 电缆 单 环 网 接 线
单环 网运行灵活 、 线简 单 , 利于配 网 自动化建 设和配 接 有 网 的扩 展 , 因此 较 为 适 用 于 用 电速 度 增 长 较 快 或 者 负 荷 密 度 较 低 的城 镇 配 电网 络 中 。
31 双 环 网接 线 方式 .- 2
311 单环 网接 线方 式 ..
单 环 网接 线 方 式 , 下 图 l 示 。这 种 接 线 方 式有 两个 电 如 所 源, 并通 常采 用 开 环运 行 的 方式 , 电可 靠 性 较 高 , 供 且运 行 较 为 灵 活 。这 种 方 式 的 各 主 观 线 路 负 荷 率 应 控 制 在 5 %左 右 , 0 以满 足整条线路互倒负荷 的要求 , 但线路 的负载率较低 。
城市配电网建设的当务之急 。结合工作实际, 从供 电可靠性 的内涵 出发 , 就城市中压配电网高可靠性供 电模式及应用进行 了分析 。 关键词 : 中压配 电网; 供电模式 ; 可靠性供 电; 应用

国内常见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

国内常见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

国内常见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发表时间:2016-07-05T10:59:27.3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7期作者:潘明吉[导读] 配电网位于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与用户相连,整个电力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最终都必须通过它来实现和保障。

潘明吉(国网福建永春县供电有限公司福建泉州 365000)摘要:针对全国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电网建设情况,提出在做城市电网规划时,10 kV中压配电网在不同的城市和电网发展的不同时期应该采用的接线模式。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网应如何安全、可靠地过渡到目标年网架。

关键词:配电网;接线模式;目标网架引言配电网位于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与用户相连,整个电力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最终都必须通过它来实现和保障。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电力市场的初步形成以及电价机制的完善,也对配电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实现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并达到接线模式的标准化、统一化要求,有必要对配电网规划时目标年网架所采用的接线模式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电网提出过渡到目标年网架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便为电网规划、运行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最近几年,国家能源短缺,煤炭价格上涨,而现状配电网依然存在较高的线损率,导致电网公司持续亏损。

因此,国家以及地方电网公司近期都加大了对城市电网规划的重视。

“十一五”期间,我国投资过万亿元用于电网建设,其中配电网的投资约占电网总投资的一半左右,因此配电网的发展与输电网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这是继1998年城乡电网改造以来,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城市配电网规划和改造工作。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配电网的规划与改造是与市政规划相结合的,因此更切合实际,并能有效防止之前电网规划建设的无序性、盲目性和重复性。

配电网的建设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远比输电网多,除了许多相互制约的技术因素外,还需要考虑许多外部的不确定因素。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研究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研究
展 , 不 同 回路之 间通 过建 立联 络 , 可 以发展 为更 为 在 就
2 中压 电网接 线模式分析和研究
中压配电网应依据高压变电站的分布 , 划分成为 几 个 相对 独立 的分 区配 电 网 , 变 电 站有 明确 的 供 电 各
范围 , 一般 不交 错 重 叠 。 随着 国 民经 济 的高 速 发 展及
2 1 单 电源辐射 接 线 .
单电源辐射接线方式简单 , 如图 l 2 一 所示 。干线
可 以分段 , 一般 主干线 分 为 2—3段 , 负荷 较 密 集 地 区 lm 分 1段 , 所 接 配 电 变 压 器 容 量 每 30 ~ k 按 00
4 0 k ABiblioteka 1 , 00V 段 以缩小事故和检修停电范围。 单电源辐射接线的优点是比较经济, 配电线路和高 压开关数量少、 投资小 , 新增负荷也 比较方便。由于不
图 1 单 电源辐射接线模式 ( 空线) 架
<电气开关> 2 1 . o5) (0 1 N .
母线
图 2 单 电源辐射接线模式 ( 电缆)
图 6 三分段三联络接线模式
2 2 双 电源手拉 手 环 网接 线 .
手 拉手 接 线模式 结构 简单 清晰 , 行较 为灵 活 , 运 可 靠 性较 高 。如 图 3~ 4所 示 。架 空 主 干线 通 常 可 分为
< 电气开关> 2 1 . o5 (0 1 N . )
2 1
文章 编 号 :0 4—29 2 1 )5— 0 1— 4 10 8 X(0 10 02 0
中压配 电网接 线模式研究
许迪
( 奉化 市供 电局 , 浙江 奉化
350 ) 150
摘 要: 首先对配电网各种接线模 式的特点和供 电可靠性等方面进行 了分析 比较 ; 同时研 究了随着小区负荷 S 形 发 展 中压 配 电 网衍 生接 线模 式。

基于最优分段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

基于最优分段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

假 设此 中压 配 网上 级 电源 为 10k 1 V变 电站 ,
主变 3 , 量为3 5 ,cs 台 容 *0MW o#为09 叩 6 ., 为8%,
1 V线 路均 采用 型 号为L J10 0k G .2 的导线 。手 拉手 接 线 的 负载 率取 为5 %, 段 两联 络 接线 的负载 0 分 率取为 6 7%, 31 “ — ”和 “ — ”的负载 率分 别为 6 % 41 7 和 7 %。选 取 供 电半径 为 为27k 5 . m、 1I r ̄07 . kn .
中压配 电网是 电力系 统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也
式 中 , 为变 电站额 定 总容量 ,cs o 为变 电站 功 率 因数 , 7为变 压器 负载 率【。 7 l 1
是 城市 现代 化 建设 的重 要基础 设施 之一 。随着城
市 电网滚动 规 划一年 一度 的开 展 ,配 电网 的规划 越 来越 得到 人们 的重 视 。为 了科 学的规 划 ,需要 对 各类接 线 模式进 行 定量分 析与 比较 。 文 献 [] 1 中对 线 路 的最 优 分 段 的方 法 做 了详
2 线 路 最 优 分 段
21 计算 思路 . 最优 分段 数指 的是 指在 选定 的接 线模 式 下 , 其 可 靠 性 和 经 济 性 达 到 最优 分 配 时 的 线 路 分 段 数 。其原 理如 图1 示 。因为 线路 的分段 数与 其供 所 电可靠 性成 正 比 ,也 就是 说分 段数 越 高其供 电可 靠性 也越 高 。由图1 可知 , 段数越 多线路 的停 电 分
细 介绍 ,若 考虑 进所 供 区域 的负荷 类 型 ,所 得 出
的结果会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文献[ 只对各接线 2 】
模 式 的经济 性 和可 靠性 指标进 行 对 比, 因此有 可 能 会造 成分 析 结果 的片 面性 。本 文在 引入 最优分 段 的 前提 下 ,不仅计 算 不 同最优 分段情 况 下各类

配电网接线方式影响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接线方式影响供电可靠性
影响中压配 电网供 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有 : 线路故障率、 故 障修复时间, 作业停运率、 作业停运时间 , 用户密度及分布等。 21 线 路 故 障 率及 故 障 修 复 时 间 . 线路故障可 能是 由于绝 缘损坏 、 雷害 、 自然劣化 或其他 等
原 因造成 。 对 架 空裸 导 线 :
表 1 配电线路 可靠性指标及参数
项目
数值
1 中压配 电 网基 本接 线 方式
中压 配 电网接 线 方 式 可 分 为 公 用 网 和 专 线 ( 两 类 。公 用 网) 网, 基本接线方式有 : 树枝 网、 分段隔离树枝 网、 干线( 部分) 联络
树枝 网和全联络树枝 网。
2 影 响供 电可靠性 的 主要 因素
基本接线 方式
树 枝 网
用户年平均停 电时 间(/ h 户)
1 56
供 电可靠率( %)
9 21 98 9
分段 隔离树枝网 干线( 分) 部 联络树枝 网 全联络树枝网
91 . 51 34
9 8 9 9 96 9 4 8 9 1 9 9 6 2 9 1 9
1 ,作业隔离操作时间计入作业停运时 间,对总长 同是 1 k h 2 m ( 每段线路长 2 m) k 的基本 接线 方式进行评估。 评 估 方 法 采 用 故 障模 式 后 果 分析 法 , 估 结 果 见 表 2 评 。 32 主要 因素对可靠度的影响 . () 1故障率 及故 障修复时 间: 降低 线路故 障率对全联络树枝网效益最高 ,若故障率降至 OO .5次 /m・ ,用 户年 平均停 电时间可 由 34 / k 年 .h 户降至 27 / .h 户 , 少 了 2 .% : 减 O6 而树枝 网效益最低 , 用户年平均停 电时间可 由 1 .h 户降至 1 .h 户, 56 / 38 / 仅减 少 1 .%。减 少故 障修复时间 5 1 有同样的结论。 , () 2作业停运率及作业停运时间 : 由于 用户 增 容 报 装 的原 因 , 对运 行 管 理 较 完 善 的 电网 , 业 作 停运率降低空间不大。缩短作业停运时间 , 若从 4 h缩短至 2 , h 对树枝 网用户年平均停 电时间可 由 1 .h 户降至 96 / , 56 / .h 户 减 少 了 3 .% ; 而 全 联 络 树 枝 网 用 户 年 平 均 停 电 时 间 也 可 由 85 34 / 降至 24 / , 少 了 2 .% 。 .h 户 .h 户 减 94

城市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与选取原则

城市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与选取原则

城市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与选取原则【摘要】本文对目前城市中压配电网的接线模式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针对单辐射、手拉手环网、多分段多联络和多供一备等典型接线模式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分析。

配网接线模式的选择应考虑供电可靠性、转供电能力、电能质量、网络损耗、灵活性、可扩展性、简洁性和经济性,并与业扩报装、计量方式、配网自动化建设和市政规划等因素结合起来,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和逐步完善的原则。

【关键词】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多分段多联络选取原则中压配电网主要由中压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组成,包含电缆、架空线、环网柜、柱上开关、变压器和配电自动化装置等。

目前城市中压配电网多为环网连接,开环运行。

合理选择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故障和计划检修停电范围和时间,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本文对国内外现有配电网接线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结合技术分析比较,提出了配电网接线模式的选择原则,给城市中压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1 接线模式分类按照线路的联络情况,配网接线模式可分为单辐射型和环网型两大类。

单辐射型接线模式是指无任何联络线路,单独运行的线路接线模式。

环网型接线模式可根据其联络线路的数量分为单联络和多联络两类。

单联络线路,又称单环网线路,是指只有一条联络线路的情况,其典型接线模式为手拉手环网。

多联络线路主要有多供一备、多分段多联络、开闭所接线、双环网接线、双T接线和4×6网络接线等,如图1所示。

2 接线模式分析要素(1)供电可靠性;(2)转供电能力;(3)电压合格率;(4)网络损耗;(5)灵活性;(6)可扩展性;(7)简洁性;(8)经济性;(9)配网自动化适应性。

3 典型配网接线模式分析3.1 单辐射型接线单辐射型接线是配电网早期的接线模式,多为架空线或架空、电缆混合线路。

该接线模式具有接线简单清晰、维护运行方便、建设投资省、线路利用率高等优点;尤其是辐射型架空线还具备易于T接,易于查找故障和实施带电作业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论文目录目录 (1)摘要 (2)ABSTRACT (2)第一章概述 (3)1.1背景与意义 (3)1.2国内外现状 (4)1.3本文所做的工作 (7)第二章中压配电网常用接线模式 (8)2.1 辐射式接线 (8)2.1.1 树枝状 (8)2.1.2 完全放射状 (8)2.1.3 中介点放射状 (8)2.2 手拉手环式接线 (8)2.3 分段联络接线 (9)第三章可靠性分析常用方法 (12)第四章可靠性分析指标体系 (18)4.1 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 (18)4.2 与系统相关的可靠性指标 (19)4.3 与负荷和电量相关的可靠性指标 (20)第五章接线模式可靠性分析 (21)5.1 可靠性分析基础数据 (21)5.2 可靠性计算结果及分析 (25)5.2.1 负载率小于50% 的情况 (25)5.2.2 负载率大于50%小于67%的情况 (32)5.2.3 负载率大于67%小于75%的情况 (35)5.3实例 (39)第六章结论 (45)参考文献 (46)摘要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七种常用的配电网接线模式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比较,综合考虑影响配电系统可靠性各种因素。

文章中主要采用了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与网络等值法相互结合可靠性评估方法,在分析常用接线模式可靠性时还考虑了负载率,主变等诸多情况,得到各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进而得到与系统相关的可靠性指标和与负荷和电量相关的可靠性指标。

最后以实例说明配电网接线模式对可靠性的影响。

关键字:配电网,可靠性,网络等值法,故障后果分析法ABSTRACTBase on the comprehensive reading of references about distribution system reliability, commonly used for seven cable distribution network reliability analysis model compared the impact of a comprehensive distribution system reliability considering a variety of factors. Article, the main consequences of a failure mode analysis and network reliability equivalent combination of assessment methods, the load point in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incident also took into account the load rate, the main variable, and many other circumstances, be a reliable point of the load indicators, and the whole distribution system reliability indices.KEY WORDS:distribution network,reliability,equivalent principle,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第一章概述1.1背景与意义电力系统可靠性是对电力系统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和所需数量不间断地向电力用户供应电力和电能量能力的度量。

为了便于研究和分析,人们把电力系统可靠性问题划分为发电系统可靠性、输电系统可靠性和配电系统可靠性几个部分。

配电系统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可靠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配电系统处于电力系统末端,直接与用户相连,是包括发电、输变电和配电在内的整个电力系统与用户联系,向用户供应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

据不完全统计,用户80%以上的停电故障是由配电系统的故障造成的。

主要表现在配电接线模式不合理,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配电网络上开关位置设置不正确,一旦出现问题便造成整条线路失电等等[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高度信息化、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自动化,人们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深。

任何短时间的停电、频率偏差、瞬时电压下降,都会对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因此电力行业作为公用事业,政府从行政及立法上对供电质量、安全、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随着电力系统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配电系统的故障给用户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必将成为左右电价的重要因素。

即使仅从加强配电系统可靠性所花费的资金及其对经济和社会所产生的效益来看,配电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可靠性工程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研究配电系统可靠性是保证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实现电力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改善和提高电力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城市电力网络建设和改造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一方面可以了解整个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分布水平,找到配电网络的薄弱环节,指出网络的改造方向,为城市配网改造提供参考意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定量计算得出不同增强性措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把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的增加系统可靠性。

可靠性已成为用户选择供电对象、竞争上网及政府审批电价的主要参考因素。

通过系统的投运,通过对可靠性的预测评估,可以找出影响可靠性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提高可靠性的具体措施,提高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手段,减少停电次数,减少停电时间,从而减少停电损失。

电力部己将供电可靠率指标列入供电企业“双达标,创一流”的必备条件之一。

可靠性评估已经成为配电系统规划决策中的一项常规性工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发生的多起停电事故都给我们不断敲响警钟,警示我们始终要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作为头等大事。

1.2国内外现状目前,国际上经济发达、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在电力工业领域大都采用了先进的、符合自身国情的供电可靠性管理方法。

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管理机构负责供电系统可靠性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工作,并将分析结果用于指导电网规划设计、调度运行及企业管理机制建设等诸多方面,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美国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开展得比较早,统计数据也比较完善。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曾与1980年形成第一个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行业推荐标准《可靠的工商业用户电力系统的设计推荐》,即IEEEstd-493系列标准。

目前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的供电可靠性水平均较高,尤其是日本东京的可靠性水平最高。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986年以后的供电可靠率都在99.99%以上,对应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基本上在0.876 h(约53 min)以下[2]。

可靠性指标分为3大类:持续停电指标;基于负荷量的指标;瞬时停电指标;文献[3]中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体系是目前国际范围内最全面、权威的。

我国及大部分国家目前所采用的可靠性指标或包含在这一指标体系之中,或由这些指标派生而来。

我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开始研究电力可靠性。

城市配电网可靠性研究和管理工作可以分为:可靠性数据收集和整理;可靠性指标分析和评价;可靠性指标预测。

前两部分是对城市配电网运行的历史和现状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和评价,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规划网或现状网的改造方案进行可靠性水平预测和评估。

早期研究人员发现,电力系统可靠性问题应该从可靠性管理入手。

从20 世纪80 年代至今,我国城市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发展。

国家电力管理部门先后颁布了关于配电设施以及输变电设施的可靠性数据统计管理办法,借鉴了英国和北美电力可靠性协会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工作中比较成熟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第一部分,也就是逐步建立起规范、统一的可靠性数据收集管理体系和制度。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国各重点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供电局已积累了10 年以上的可靠性数据资料。

进行可靠性评估通常分三个阶段:状态选择、状态估计和指标计算。

目前研究电力系统可靠性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解析法,另一种是模拟法。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法,它们的区别是在状态选择和指标计算这两个阶段中。

解析法在我国应用较为成熟,它是将元件或系统的寿命过程加以合理的理想化,并用一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一寿命过程,而后通过计算机运算程序求解,得出所要求的可靠性指标。

但是计算量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大而急剧增加,且不易处理相关事件。

而模拟法非常适合进行复杂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计算,是在计算机上模拟上述寿命过程的实际实现,并通过对此模拟过程进行若干时间的观察,估计所要求的可靠性指标,模拟法是把过程当作系统的真实试验来处理,只是其计算精度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

1、解析法解析法是用抽样的方法进行状态选择,最后用解析的方法进行指标计算⑴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

它是可靠性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分析方法[4]。

这种方法通过对系统中各元件可靠性数据的搜索,建立故障模式后果表,然后根据所规定的可靠性判据对系统的所有状态进行检验分析,找出各个故障模式及后果,查清其对系统的影响,求得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

面向大规模网络时,这种方法变得十分冗长,因此,这只适合与简单的辐射型网络。

⑵基于最小路的分析法。

这种方法适先分别求取每个负荷点的最小路,将非最小路上的元件故障对负荷点可靠性的影响,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折算到相应的最小路的节点上,从而,对于每个负荷点,仅对其最小路上的元件与节点进行计算即可得到负荷点相应的可靠性指标。

算法考虑了分支线保护、隔离开关、分段断路器的影响,考虑了计划检修的影响,并且能够处理有无备用电源和有无备用变压器的情况。

⑶网络等值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一个等效元件来代替一部分配电网络,并将那部分网络的可靠性等效到这个元件上,考虑这个元件可靠性对上下级馈线的影响,从而将复杂结构的配电网逐步简化成简单辐射状主馈线系统。

网络等值法不用对每个元件都依次进行可靠性分析,但多次等值也会花费大量时间,且只能得出网络的整体可靠性指标。

⑷分层评估算法。

对于大规模的配电网,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可由故障产生的原因分为三种故障模式,分别是馈线级故障模式、变电站母线故障模式及上一级电网故障模式。

文献[7]分析了三种故障模式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利用系统元件的可靠性数据与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建立了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在基于故障扩散的分层算法来进行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可快速算出可靠性指标并找出供电的薄弱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