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合集下载

基于多场景技术的有源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基于多场景技术的有源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基于多场景技术的有源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一、概述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有源配电网作为连接能源供应与终端用户的关键环节,其可靠性评估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往往基于单一场景进行分析,难以全面反映配电网在实际运行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基于多场景技术的有源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应运而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多场景技术通过构建多个不同的运行场景,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运行条件和影响因素,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有源配电网的可靠性。

这种方法不仅考虑了配电网的拓扑结构、设备状态等静态因素,还考虑了负荷变化、可再生能源接入等动态因素,从而能够更全面地反映配电网的实际情况。

有源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识别配电网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通过多场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精确地评估不同场景下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为配电网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基于多场景技术的有源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介绍多场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然后分析有源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指标和评估流程,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有源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配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1. 有源配电网的定义与发展趋势有源配电网,作为电力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大量接入分布式电源、实现功率双向流动的配电网,也被称为主动配电网。

这一术语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无源配电网的功能,更融入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电子设备等多种元素,形成了一个能量交换与分配的网络。

在有源配电网中,潮流与故障电流实现了双向流动,这使得传统的配电网潮流与故障分析、电压无功控制、继电保护方法以及运行管理措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进。

有源配电网的发展趋势紧密关联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与利用。

随着风电、光伏等分布式电源的广泛接入,有源配电网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还促进了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就地消纳。

配电网快速可靠性评估及重构方法

配电网快速可靠性评估及重构方法

02 配电网快速可靠性评估算 法
基于故障模式的评估算法
故障枚举法
通过枚举配电网中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对每种故障模式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 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此方法计算精度高,但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大,计算量呈指数 增长。
故障筛选法
通过一定的筛选准则,仅对部分重要故障模式进行分析,降低计算复杂度。此方 法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计算精度,同时减少了计算时间。
意义
它是衡量电力系统运行质量的重 要指标,关系到用户用电的安全 、经济、舒适等方面。
传统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基于故障模式的评估方法
通过对系统故障模式的分析,计算系统可靠性指标。这种方法计算精度高,但 计算量大,耗时较长。
基于元件的评估方法
根据元件的故障率和修复率等参数,评估系统的可靠性。这种方法计算速度较 快,但精度相对较低。
配电网实时运行可靠性评估
01
02
03
数据收集
实时收集配电网的运行数 据,包括负荷、电压、电 流等关键信息。
评估算法
采用高效的评估算法,对 配电网的实时运行可靠性 进行定量评估,确保评估 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风险评估
综合考虑设备故障、天气 等因素,对配电网的潜在 风险进行评估,为重构优 化提供决策支持。
配电网快速可靠性评估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方法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配电网快速可靠性评估概述 • 配电网快速可靠性评估算法 • 配电网重构方法 • 配电网快速可靠性评估与重构方法的
集成应用 • 案例分析与展望
01 配电网快速可靠性评估概 述
配电网可靠性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配电网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在规 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能 够有效地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的能力。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朝明,马春生
申请号:CN201710443589.6
申请日:20170613
公开号:CN107292502A
公开日:
201710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元件可靠性建模、负荷建模、系统状态选择、系统状态分析和可靠性指标计算流程计算配电网的可靠性,对配电网的可靠性进行有效评估。

采用基于频率和持续时间法建立元件的等效模型,作为元件可靠性建模的基础;基于二分法的聚类方法建立负荷模型,利用快速排序和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对应的负荷模型;采用状态持续时间抽样法确定元件或子系统在给定时间内的元件状态和状态持续时间,合得到系统的状态和状态持续时间作为本发明的系统状态选择;采用基于直流潮流的最优切负荷模型作为系统状态分析;可靠性指标综合评估包含系统严重程度指标SI、系统削减电量指标BPECI计算和参数可靠性灵敏度,通过参数摄动法找到对系统可靠性影响较大的元件。

申请人:南京软核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106号A栋3楼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研究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研究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研究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负荷的不断增加,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越发重要。

对配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从可靠性评估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开始,介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一、可靠性评估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可靠性是指一个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能力,具体来说,它是指系统完成其规定功能的能力,而不出现错误或失效。

可靠性评估是对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标是确定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正常运行的概率,即确定系统的失效概率,并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基础。

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故障概率:系统或元件出现故障或失效的概率。

2、可修复性:系统或元件发生故障后进行修复并重新启动的概率。

3、可靠性指标: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比如告警率、故障率、平均修复时间等。

4、系统性能:系统性能指标包括电压稳定性、电力质量、目标负荷满足率等,通过检测统计系统性能来评估可靠性。

针对配电网络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有多种,以下介绍其中几种主要方法和技术。

1、可靠性指标法(RII法)可靠性指标法,即“Relative Importance Index Method”。

该方法通过计算各设备的故障率、平均修复时间等指标,然后将指标加权平均,计算出系统的可靠性指数,根据可靠性指数进行评估。

对于一个配电系统来说,其要素通常包括发电厂、变电站、电缆线路、开关设备等,而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在RII法中需要建立模型,计算各个要素的权重,再根据权重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数。

2、故障树分析法(FTA法)故障树分析法,即“Fault Tree Analysis Method”。

该方法将配电系统的各种故障事件作为根,而事件后面则连接着各种故障的“原因节点”,利用逻辑门对各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形成一棵“树”。

对于一个特定的故障事件,其诱发因素的故障事件依次沿着原因节点向上回溯,终点为起始故障事件,同时根据不同节点的发生概率,计算其对于整个故障的贡献,从而对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分析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分析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分析冯金帅 刘 杰(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摘 要:电力相关企业正在逐渐把建设重点放到建设配电网方面,而配电网规划对于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需要对配电网的可靠性开展深入研究和分析,作为评估程序的重要构成部分,建立一个相对完善并且可行性较高的评估指标系统,配电网规划成效分析则可以为其提供依据。

并且,它的真实性与数据有效性对配电系统评估也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指标体系;评估分析;可靠性0 引言配电网络规划也就是在完善的规划下对于目标区域组织负荷预测和当前阶段网络架构的研究,在符合负荷标准和安全稳定性的基础上,对于目标区域电力网络在目前架构前提下进行合理布局规划,进而使其满足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要求。

完善的电网规划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满足公司竞争需求,同样有助于减少财政基建投资压力,为保障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1]。

配电网的设计方案的成功与否和落实程度都会对日后配电服务网络体系的负荷程度、经济发展度发挥关键性影响,配电网络的超前或滞后建设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网整体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2]。

对于配电网络规划方案而言,首要评估其是否满足发展需求,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这对于配电网络的长远发展是十分关键的[3]。

1 配电网的规划可靠性分析(1)可靠性分析方法配电网络的主要功能是销售、分配电力能源给目标客户,和目标用户的日常生活工作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电力网络的波动会对终端客户的经济利益产生重要影响。

因而精确的分析配电网络体系的稳定性对于保障民生质量、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此外配电网络体系的稳定性评估是电网建设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条件。

当前阶段,配电网络体系的稳定性评估重点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蒙特卡洛抽样法和解析法两类[4-5]。

(2)配电网评价方法1)鱼骨图分析法也叫作因果研究法,这一研究法的主要原理是寻求问题自身的特征和相关作用要素,此后利用专项的逻辑研究来建立层级明确、调理明细的程序图。

基于图论的故障影响遍历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基于图论的故障影响遍历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b t n s se i t rp e r o n ce n s r b e tr u h te r v res a c f a l if e c ,a d s v st e u i y tm n oa g a h t o c n e t d e sp o l m o g e e s e rh o u t n l n e n a e h o h y h h f u
化 描述 系 统或其 组 成部 分 的可靠 性 。 国 内外 采 用 的可 靠 性 指 标 略 有 不 同 , 基 本 含 义 是 一 致 的 。 但 以 国外 可 靠性 指标 为 例 , 绍 目前 应 用 较 多 的 可 介 靠 性指 标 。从 针对 的 对 象 而 言 , 靠 性 指标 主 要 可 可分 为负 荷点 可靠 性指 标 和 系统可 靠性 指标 。 负 荷 点可靠 性 指标 用 于评估 规定 时间 内系 统 中每个 负 荷点 的 可 靠 程 度 , 要 包 括 持 续 性停 电 主 指 标 和瞬 时 l停 电指标 两类 。持续性 停 电指 标 包 生 括 负荷 点 持续 停 电 率 A 、 年停 运 时 间 u 、 均 电 ,平 量 不足 E 、 均停 电成 本 c 等可 靠性 指标 。 平 , 系统 可靠 性 指 标 用 于 评 估 整 个 系统 的 可 靠 性 。Ⅳ 表示 负荷 点 J的 用 户 数 , 系统 可靠 性 指 . 则 标 可 由负荷 点 可靠 性指 标求 得 。 ( )系统 平均 停 电频 率 指 标 ( yt vrg 1 Ss m A eae e
后计 算各 负荷 点 可靠 性指 标 和系 统可靠 性 指标 。
本 文应 用 图论 的方 法 , 出 了一 种 新 的辐 射 提


状配 电网可靠 性 评估 的故 障遍 历 算法 。该 算法 基 于故 障枚举 的 思想 , 过搜 索故 障影 响 的开 关 状 通 态 , 配 电网 的可 靠 性评 估 问题 转 化 为 一 个 图论 将

简析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简析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简析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指该电网能够持续稳定地为用户提供电力,不出现长时间或频繁的停电、电压波动等情况。

供电可靠性是衡量电网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保障用户的电力需求和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停电频率:即电网停电的次数。

通常以每年的停电次数来表示,停电频率越低,说明电网的可靠性越好。

2. 停电时长:即电网停电的持续时间。

停电时长越短,说明电网恢复供电的速度越快,可靠性越高。

3. 电压波动:即电网供电的电压波动程度。

电压波动越小,说明电网的电压稳定性越好,供电可靠性越高。

4. 故障处理时间:即电网故障发生后,处理故障的时间。

故障处理时间越短,说明电网运维的效率越高,供电可靠性越高。

为了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电网设备和线路的设计与建设,确保设备的高可靠性和合理的容量,以应对负荷的变化和故障的发生。

2. 建立完善的电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3. 提高电网的自动化程度,通过智能开关、自动重启装置等设备,能够快速切换和恢复电网供电,减少停电时间。

4. 加强电网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和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故障,防止故障的扩大。

5. 增加备用电源和电路的设置,当主电源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能够及时接替供电,确保用户的用电需求不受影响。

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建设和运维中的重要工作,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容量、运维的效率和技术等因素,以确保用户的用电需求得到可靠和稳定的满足。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1 1 1 功 率 元 件 . .
由 故 障 状 态 向正 常 工 作 状 态 的 转 移 率 . 与 故 障修 复 时 间 t R互 为倒数; 一 由检 修 状 态 向 正 常工 作 状 态 的 转 移率 .与故 障修
复时间 t R互 为倒 数 。
图 1 功 率 元 件 的可 靠 性 模 型
稳定 情况 下其 马 尔柯 夫状 态方 程为 :
f ( 一 R+ M) P + R PR- /MPM = 0 -I

P\一 RPR一 0

( 2)
lMP 一 M PM= 0 = =
配 电 网中 的功 率 元 件 包括 变 压 器 、输 电线 路 、 母 线 、系统 补偿 器等 。在 可靠性 评估 中,还可 以将
市 总 体经济 发展 水平 。由于输 配 电系统增 长水 平远
远低 于用户 容量 的增 长水 平 ,在今后 很 长 的一 段 时
期 内 ,配 电系统 必将 获得 迅速 的大 规模 的发 展 ,而 配 电系统 可靠性 工作 是现 代化 配 电系统 管理 的重要

正 常 工 作 运 行 状 态 ; M 一 计 划 检 修 状 态 ; R一 故 障 俘 运 技
P\ , ,/ -2 ) + M ] 一1 E s (s s- R / R M / 一1
维普资讯
第 6 期 ( 、 16 ) ,第 3 期 营
20 0 6年 1 2月
山 西 电 力
SH A N XI EIECTR I C POW ER
NO. ( r 1 6 Se . 36)
De . O6 c 2O
配 电 网可靠 性 评 估 方 法
了这 种基 于 最小割 集 的配 电网 实用的 可靠性 评估 方 法 ,认 为配 电 网可靠性评 估 大 多数 的 区别在 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态空间分析法为计算网络可靠性提供了一种 基本方法 , 但随之而来的复杂性却不容忽视 。 电力 系统是由难以计数的电力元件构成的 , 1 个由 n 个 电力元件构成的网络 , 若每个元件保持 2 个状态中 的 1 个 (停运 、 运行), 那样系统的状态空间就有 2n 个 , 即使对于较简单的配电系统 , 其状态空间 也极其复杂 , 难以求解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将网络
第 6 期 (总第 136 期) 2006 年 12 月
山 西 电 力 S HA N XI EL ECT RIC P OW ER
No. 6 (Se r. 136) Dec. 2006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相晓鹏1 , 邵玉槐2
(1. 运城供电分公司 , 山西 运城 044000 ;2.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 太原 030024)
本参数 。当研究周期内元件不进行计划检修或不考
虑计划检修时 , 可令 λM =0 。
1. 1. 3 负荷
在配电系统 中 , 由于各负荷 点的负荷 规模较
小 , 且受到负荷性来描述 ;有的配电系统
缺乏细致的统计工作 , 要得到准确的负荷模型也非
件故障而造成停电的次数 。 各负荷点的 λ的大小说
明了该负荷点供电的可靠性程度 , 供电路径中所需
的割集数 (尤其是一阶割集的数目) 越多 , 则负荷
点的年停电次数越多 , 供电越不可靠 。
b) 年平均停运时间 U 是负荷点 1 a 内每次停
电的事件总数 。 它反映了该负荷点供电的可靠性 。
U 值越大则系统对负荷点的供电越不可靠 。
1 可靠性评估模型与指标[ 1-4]
电力系统的元件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配电网中
元件的功能 , 对其进行分类 , 可分为功率元件和操
作元件 。 由于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 对可
靠性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
1. 1 元件可靠性模型
1. 1. 1 功率元件
配电网中的功率元件包括变压器 、 输电线路 、
c) 平均停运持续时间 r 是指从停电开始到恢
复供电这段时间的平均值 。 r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 停电事故发生后恢复供电的类型 , 在有备用电源 、
备用元件可供切换的情况下 , 其停电后恢复时间较
短 , r 值也就越小 。
2006年12月 相晓鹏 , 等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1 个由独立元件构成的系统 , 每个元件均有 2 个状态 ———运行 (up) 和停运 (dow n)。两元件的 故障率分别为 λi , λ2 , 修复率分别为 μ1 , μ2 。图 4 为系统的状态转移率 。
图 4 二元件的马尔柯夫状态图
图 4 中状态 1 对应元件 1 , 2 都运行 ;状态 2 对应元件 1 停运 , 元件 2 运行 ;状态 3 对应元件 1
科技与信息化建设
1. 2. 2 系统指标 为了反映系统停运的严重程度和重要性 , 采用
以下指标对系统进行总体评估 。 a) 系统平均停电频率 =用户断电总次数 /用户
总数 。 b) 系统平均停运持续时间 =用户断电持续时
间总和 /用户总数 。 c) 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 =用户断电 持续时
间总和 /用户断电总次数 。 d) 供电可靠率 =用户用电小时数 /用户需电小
运行 , 元件 2 停运 ;状态 4 对应元件 1 , 2 都停运 。
转移矩阵
- (λ1 +λ2 ) λ1 λ2 0
A=
μ1 μ2
- (μ1 + λ2 ) 0 λ2 0 - (λ1 + μ2 ) λ

0
μ2 μ1 - (μ1 +μ2)
设 P ={P1 , P2 , P3 , P4 }分别为图 4 中系统
常不易的 。 因此用平均负荷来表征每个负荷点母线
上的负荷参数 。即将负荷描述为 1 a 中不变的平均 负荷 。 平均负荷 L a 可用两种方法得到 。
a)
L a =L p f ,
(9)
式中 :Lp ———负荷点峰值功率 ;
f ———负荷系数 。
b) La =所需的总电量 / 研究期间 。 1. 2 可靠性指标
可靠性的基本参数 。
1. 1. 2 操作元件
操作元件指执行开关操作 , 使系统状态和拓扑
结构发生改变的元件 , 包括断路器 、 负荷开关 、 隔
离开关 、 熔断器等元件 , 其故障状态比较复杂 。
原始模型如图 2 所示 。 这些状态 , 按照它们对
周围元件的影响及对系统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非扩
1
科技与信息化建设 山 西 电 力 2006 年第 6 期
4 个状 态的 稳定 概 率 ;则 系统 状 态概 率 方程 为 :
P A =0 。
由于 P1 +P2 +P3 +P4 =1 , 与上面方程中的 任意三式联立求得各个状态的概率 。
a) 若 2 个元件 构成的系统为 并联系统 , 即 2
个元件均故障时系统才停运 , 对应状态 1 , 则停运
概率
U s =λ1 λ2 r 1 r2 /(1 +λ1 r1 +λ2 r2 +λ1 λ2 r 1 r2 ) , (11)
图 3 操作元件的等效模型
λR =λm +λf ,
(4)
λs =λi +λst 。
(5)
设设备正常运行状态 、 计划检修状态 、 故障停
运状态和扩大型故障状态的概率分别为 P N , PM ,
PR , PS ,

PN +PM +PR +PS =1 。
(6)
在稳定条件下 , 其马尔可夫状态方程为 :
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 , 工程硕士, 工程师 ; 邵玉槐(1951-), 女 , 山西太原人 , 太原理工大学 电气与动 力工程学院电气教研组组长 , 教授 。
图 1 功率元件的可靠性模型
稳定情况下其马尔柯夫状态方程为 :
- (λR +λM )P N +μR PR +μM PM =0
λR PN - μR P R =0
(18)
U s =λ1 r 1 +λ2 r 2
公式 (17)、 (18) 表达了两元件系统的可靠性
指标情况 , 但其应用有许多约束条件 :如元件只考
虑 2 个状态 ;元件故障时不计断路器的运作时间 ; 未考虑检修计划等等 。 以上方法只能用于单一辐射
系统 。
3 网络简化 ———最小割集的故障模式[ 10]
PS =(λS / μS )PN PM =(λM / μM )PN =λM tM PN
, (8)
P R =[ (λS +λR)/ μR ] PN =(λS +λB)tR P N 其中 P N , P M , P R , PS 以及非主动 性故障率 λR ,
主动性故障率 λS , λM , tM , tR 为元件可靠性的基
安全可靠的电网是维持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 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配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是 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 能力的一个主 要指 标 , 也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体现 了配网技术 、 装备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 , 反映了城 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输配电系统增长水平远 远低于用户容量的增长水平 , 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 期内 , 配电系统必将获得迅速的大规模的发展 , 而 配电系统可靠性工作是现代化配电系统管理的重要 手段 , 无疑也会获得重大的发展 。
2
- (λR +λR +λS )PN +μR P R μM PM =0
λS PN - μS PS =0 λR PN +μS P S - μR PR =0
。 (7)
λM PN - μM PM =0
由 (6), (7) 式联立求解 , 各状态的概率为 :
PN =1 /[ λS /(λS μS +λR)/ μR +λM / μM +1]
母线 、 系统补偿器等 。在可靠性评估中 , 还可以将
上一级评估的电源 (或系统) 视为具有一定可靠度
的功率元件 。可采用三状态模型评估 , 其状态转移
模型如图 1 。
设正常运行状态 、 计划检修和故障恢复状态的
概率分别为 PN , PM , PR ,

PN +PM +PR =1 。
(1)
收稿日期 :2006-08-20 , 修回日期 :2006-09-20 作者简介 :相晓鹏(1973-), 男 , 山西 临猗人 , 2005 年 毕业 于太 原理
摘要 :对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理论进行了研究 , 采用网络基本最小路求取网络最小割集 , 并采用 了这种基于最小割集的配电网实用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 认为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大多数的区别在于 如何模拟和划分故障模式上 。 关键词 :配电网 ;可靠性 ;评估 ;模型 中图分类号 :T M 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320(2006)06-0001-04
λ2 r 2 +λ1 λ2 r 1 r 2) ,
(14)
系统的故障率 λs =λ1 +λ2 ,
(15)
系统的故障停运时间
r s =(λ1 r1 +λ2 r2 +λ1 λ2 r 1 r2 )/(λ1 +λ2 ) 。 (16)
在目前运行的电力系统中 , 通常 λ的值都很小
(在故障率较高的配电网中 , 是以缩短统计时间和
系统的故障率
λs =λ1 λ2 (r1 +r2 )/(1 +λ1 r 1 +λ2 r 2) , (12)
系统的故障停运时间
r s =r 1 r 2(r 1 +r 2) 。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