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2课新青时代的鲁迅课件2语文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课件 语文版必修2

K12课件
4
蚁熊清醒地认识到,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只能自 断后路;南美洲苍鹰清醒地认识到,历经苦难才能“涅 槃”成钢,翱翔蓝天!保持生命的清醒,方能拒绝诱 惑,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壮大自己。
K12课件
5
四、从历史中积累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当年屈子行吟泽畔,开 创了清醒于世而自绝的先河,他以死为镜,求得精神的永恒。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是何等光辉的结果!在漫长而污 浊的世风中,伟人以美德浣濯自我精神之缨,清醒之后的他们 更是熠熠生辉。很自然地想到了陶渊明,大野无边,五柳扶风, 素淡的情怀如月下一缕箫声。一顶草帽,一把镢头,到了南山 也就到了家。为了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他在清醒中放弃了官 场名利。“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溪而赋诗”,他逍遥而快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自在而清闲。面对现实,他 选择退去,息隐蒿莱,这是伟人们在血雨腥风里清醒后的选择, 是清醒让他的生命变得如夏花般绚美。
K12课件
15
代读了《居里夫人传》之后的感想:“我第一次感到当科学家 不仅能从事很有意义的科学研究工作,而且可以享有非常美好 的人生。”他下定决心要像居里夫人那样,把一生都献给科学。
人物传记还有道德功能,可以对读者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 传记以其最方便的形式,真实性和艺术性等特殊的魅力,对弘 扬和宣传人物的精神品质,取得极好的效果。罗马著名传记作 家普鲁塔克称他写作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把历史当作一面镜 子,以那些人物的善行为楷模指导自己的一生”。
(1)差强人意: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2)插翅难逃: 插上翅膀也难逃走。形容被围或受困而难 以逃脱。
(3)食肉寝皮: 割他的肉吃,剥他的皮睡。比喻除尽奸 恶,也表示对敌人的仇恨极深。
K12课件
22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2《〈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课件

(专 久,终》2制都)决于“。统要不答熟治闷”能应睡之 死以他的下了我也人的”之做们愚预必文”昧示无章用、受的了来麻封证,比木建明这喻的思,便处国想来是在民毒折最长。害服初期“、了的封不精他一建之篇所《谓狂(”醒3可人)用广“有日来大大;记比民嚷于喻众起是为而来我唤发
神麻木的国民可怕可悲的前途。
高效上好出每的节课“呐快乐喊上好”每。天学
2.梳理文章脉络,学习作者运用史料真实地反映 人物的手法;理解鲁迅“《新青年》时代”的人生轨 迹和情感世界。
3.参照画像,尝试描摹出自己心目中的鲁迅形 象。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曹聚仁(1900-1972),浙江兰溪
人,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和杰出的
爱国人士。作品有《中国学术思想史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 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 大人物——毛泽东、孙中山、邓小平。本单元第一课 我们就学习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我的回忆》。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学习目标
1.诵记鲁迅名言名句,了解“《新青年》时代” 的相关背景及人物传记的特征。
难暗破的毁旧的社,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
昏会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
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
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住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
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
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
2.“《新青年》时代”,鲁迅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写的东西, 为什么作者唯独选择以《狂人日记》为中心事件来叙述?
高中语文《〈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课件 语文版必修2

如许寿裳氏所说的,周树人开始 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 写小说,这是鲁迅生活的一个大 发展,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应该大 书特书的一章。不过鲁迅自己, 在当时只是一种助阵的意思。
第十页,共17页。
①为什么说这是 鲁迅生活的
一个大发展?
它燃起了鲁迅用文 学作品打倒吃人礼 教、替先驱者助威、 推动革命的思想和
第十六页,共17页。
谢谢大家
2023//14
生产计划部
第十七页,共17页。
• 第一部分(1),介绍新文化运动的时 代背景。
• 第二部分(2-3),与金心异谈话,改 变对《新青年》的态度。
• 第三部分(4-6),《狂人日记》的发 表及其地位。
• 第四部分(7-8),在《新青年》上 连续发表小说,燃起革命和生活的激 情。
第九页,共17页。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 白话文小说一事,在文中主要体现在这样一段话上:
第三页,共17页。
郑振铎:鲁迅 先生的死,不 仅是中国失去 了一个青年的 最勇敢的领导 者,也是我们 失去了一个最 真挚最热忱的 朋友。
第四页,共17页。
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鲁迅不 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 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认为他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 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 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 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 民族英雄。
生活的激情。
②为什么说这是
中国文学史上 应该大书特书
的一章?
虽然鲁迅只是主观 上支持新文化运动, 但他的创作却在客 观上极大地推动了
新文化运动。
第十一页,共17页。
③鲁迅在这 之前的生活 是什么样子?
鲁迅一直抄碑,别的 什么事都不管。
④这反映了 他怎样的 心态?
第十页,共17页。
①为什么说这是 鲁迅生活的
一个大发展?
它燃起了鲁迅用文 学作品打倒吃人礼 教、替先驱者助威、 推动革命的思想和
第十六页,共17页。
谢谢大家
2023//14
生产计划部
第十七页,共17页。
• 第一部分(1),介绍新文化运动的时 代背景。
• 第二部分(2-3),与金心异谈话,改 变对《新青年》的态度。
• 第三部分(4-6),《狂人日记》的发 表及其地位。
• 第四部分(7-8),在《新青年》上 连续发表小说,燃起革命和生活的激 情。
第九页,共17页。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 白话文小说一事,在文中主要体现在这样一段话上:
第三页,共17页。
郑振铎:鲁迅 先生的死,不 仅是中国失去 了一个青年的 最勇敢的领导 者,也是我们 失去了一个最 真挚最热忱的 朋友。
第四页,共17页。
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鲁迅不 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 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认为他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 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 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 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 民族英雄。
生活的激情。
②为什么说这是
中国文学史上 应该大书特书
的一章?
虽然鲁迅只是主观 上支持新文化运动, 但他的创作却在客 观上极大地推动了
新文化运动。
第十一页,共17页。
③鲁迅在这 之前的生活 是什么样子?
鲁迅一直抄碑,别的 什么事都不管。
④这反映了 他怎样的 心态?
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2课《新青年时代的鲁迅》ppt课件

在与金心异谈论之前,鲁迅早知道了
《新青年》了,可是他并不怎么看得起
它,周作人就说他初到北京,鲁迅就拿几 本《新青年》给他看,说这是许寿裳告诉 的,近来有这么一种杂志,颇多谬论,大 可一驳,所以买了来的,但是他们翻了一 回之后,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谬处,所以 也随即搁下了。他也说那时《新青年》还 是用的文言文,虽然渐渐你吹我唱的在谈 文学革命,其中有一篇文章还是用文言所 写,在那里骂封建的贵族的古人,总结的 说一句,对于《新青年》总是态度很冷淡 的,即使并不如许寿裳的觉得它谬。
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4.结合第二、三段,说说鲁迅为何要在《新青年》上发表《狂
人日记》。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假
答案 钱 玄同的来 访,使鲁 迅又燃起 了用文学
如一间铁屋子……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 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 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 望是在于将来,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 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 ”
课堂读写探究——疑点探究
6.作者没有更多地直接叙述传主的事迹,而是将传主自述、传主 亲友的评述穿插其中,这样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答案 (1)传主自述无疑是最具权威性的。
(2)周作人,传主的弟弟,虽然后来和传主失和,但他们毕竟一 起生活了几十年,是同胞,又共同游学,一起走向文坛,这就 决定了他对鲁迅的思想、生活、作品发言的特殊性。
(2)准确识记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①枕 狼藉 藉. .
jiè jí
抹.杀 m ǒ ②抹.布 mā
抹.不开mò
③拓 开.本 拓.
tà tu ò
⑤模 模. .型 样
高一语文(语文)必修2课件:1.2 《新青》时代的鲁迅

命事业美好前景的向往,洋溢着革命乐 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0 世纪 50 年代,海峡两岸的鲁迅研究朝两个极端发展:一是尽力神化, 二是竭力丑化。不是把鲁迅捧为“圣人”,就是把鲁迅说成“连起码的人的资 格都够不着的角色”。本文作者曹聚仁注意以文学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来 看待鲁迅,让我们见到了有血有肉的凡人鲁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赠画师①
鲁迅 风生白下②千林暗, 雾塞苍天百卉殚。
愿乞画家新意匠, 只研朱墨作春山。
一月二十六日 注:①《鲁迅日记》1933 年 1 月 26 日:“为画师望月玉成君书一笺 云:‘风生白下千林暗……’”望 月玉成是日本画家。②白下:古地 名,在今南京市西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辨近义 (1)爆发 暴发
辨析:两者都是动词,均有“突然发作”的意思。“爆发”多指因爆炸而发 生;“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另外,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 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暴发”指 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0 世纪 50 年代,海峡两岸的鲁迅研究朝两个极端发展:一是尽力神化, 二是竭力丑化。不是把鲁迅捧为“圣人”,就是把鲁迅说成“连起码的人的资 格都够不着的角色”。本文作者曹聚仁注意以文学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来 看待鲁迅,让我们见到了有血有肉的凡人鲁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赠画师①
鲁迅 风生白下②千林暗, 雾塞苍天百卉殚。
愿乞画家新意匠, 只研朱墨作春山。
一月二十六日 注:①《鲁迅日记》1933 年 1 月 26 日:“为画师望月玉成君书一笺 云:‘风生白下千林暗……’”望 月玉成是日本画家。②白下:古地 名,在今南京市西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辨近义 (1)爆发 暴发
辨析:两者都是动词,均有“突然发作”的意思。“爆发”多指因爆炸而发 生;“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另外,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 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暴发”指 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高中语文 第2课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第2课时同步教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2

7.为什么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 章”?(3 分) 答案 虽然鲁迅只是主观上支持新文化运动,但他的 创作却在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8.鲁迅在这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3 分) 答案 鲁迅一直抄碑,别的什么事都不管。
编辑ppt
9.抄碑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态?(4 分) 答案 鲁迅怀着满腔热情回国后,目睹了晚清政府的 腐朽、辛亥革命的失败、袁世凯的复辟、军阀的混乱, 又加上不幸婚姻的束缚,使他陷入了彷徨的境地。
编辑pp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析 C 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 也指暴露得很彻底。A 项“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 的,指什么坏事都干。B 项“安土重迁”留恋故土, 不肯轻易迁移。D 项“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 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答案 C
编辑ppt
4.下面空缺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 C )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
编辑ppt
运动。我的作品在《新青年》上,步调是和大家大概 一致的,所以我想,这些确是算作那时的‘革命文学’。 然而我那时对于‘文学革命’,其实并没有怎样的热 情。……既不是直接对于‘文学革命’的热情,又为 什么提笔的呢?想起来,大半倒是为了对于热情者们 的同感。这些战士,我想,虽在寂寞中,想头是不错 的,也来喊几声助助威罢。首先,就是为此。自然, 在这中间,也不免夹杂些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 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的希望。但为达到这希望计, 是必须与前驱者取同一的步调的,我于是删削些黑暗, 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那就是后
编辑ppt
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 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 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 要原因。
8.鲁迅在这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3 分) 答案 鲁迅一直抄碑,别的什么事都不管。
编辑ppt
9.抄碑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态?(4 分) 答案 鲁迅怀着满腔热情回国后,目睹了晚清政府的 腐朽、辛亥革命的失败、袁世凯的复辟、军阀的混乱, 又加上不幸婚姻的束缚,使他陷入了彷徨的境地。
编辑pp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析 C 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 也指暴露得很彻底。A 项“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 的,指什么坏事都干。B 项“安土重迁”留恋故土, 不肯轻易迁移。D 项“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 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答案 C
编辑ppt
4.下面空缺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 C )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
编辑ppt
运动。我的作品在《新青年》上,步调是和大家大概 一致的,所以我想,这些确是算作那时的‘革命文学’。 然而我那时对于‘文学革命’,其实并没有怎样的热 情。……既不是直接对于‘文学革命’的热情,又为 什么提笔的呢?想起来,大半倒是为了对于热情者们 的同感。这些战士,我想,虽在寂寞中,想头是不错 的,也来喊几声助助威罢。首先,就是为此。自然, 在这中间,也不免夹杂些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 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的希望。但为达到这希望计, 是必须与前驱者取同一的步调的,我于是删削些黑暗, 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那就是后
编辑ppt
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 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 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 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审美视窗
பைடு நூலகம்
曹聚仁眼中的鲁迅 曹著《鲁迅评传》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得 益于作者的写作原则,即把鲁迅作为一个“人” 来写。这样的原则现在看起来再正常不过,但了 解了对鲁迅评价的历史后,才知道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非常之难,因为即使在鲁迅健在时,人们 对鲁迅的评价已经判若天渊,用陈独秀的话说: “世之毁誉过当者,莫如对于鲁迅先生。”褒之 者在九天之上,贬之者在十八层地狱之下。在这 样的背景下,曹氏独抒己见,有“天下皆醉我独 醒”之概,其胆其识均令人感佩。
第 2课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修身名句·坚毅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孟子·滕文公下》 赏读:不忘:不怕。沟壑:此指弃尸山沟。元:首、脑袋。 志士不惧怕死亡,勇士不惧怕掉脑袋。英雄都是拥有超人的胆识 和勇气的人。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季冬纪》 赏读:石头可以被击碎,但不能改变其固有的坚硬;朱砂可 以被研磨,但不能改变它原有的红色。引申指高贵的品德可以倍 受考验而绝不改变。
曹聚仁为什么能够成功呢?这是由曹氏客观、主观两方面的 条件造成的。从客观方面说,他和鲁迅是同乡,又同是章太炎的弟 子。他对鲁迅作品中涉及的人物、环境、风土人情等都有研究的便 利,而且曹氏果真进行了实地踏勘。他还是鲁迅认可的忘年交,有 过深入的交往,相互通过四十多封书信,有过几次深谈。从主观方 面说,曹氏兼学人、报人、史家于一身,曾执教于数所大学,多年 从事报刊的记者、总编辑工作,于史学有深厚的造诣,鲁迅就曾请 他代查历史典故。为了写作该书,他进行了多年准备。他精湛的国 学修养又使他的表述思路清晰,文字简洁精练,显出大家气象。自 然,该书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只谈托尔斯泰、尼采对鲁迅的影响, 而不谈马克思主义对晚年鲁迅的重要影响,就显见得有些矫枉过正 了。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曹聚仁(1900—1972),浙江兰溪人,著名作家、记 者、学者。曾主编《涛声》《芒种》等进步文化刊物, 并在复旦等大学任教。与鲁迅先生交往甚密。抗战中带 笔从戎,为战地记者,曾率先报道淞沪、台儿庄等战役。 1950年赴香港,主办《循环日报》等报刊。一生著作颇 丰,留下文字四千万余,著作七十多部,主要有《鲁迅 评传》《文坛五十年》《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我与 我的世界》等。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 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 ——北齐·刘昼《刘子·大质》 赏读:燔:焚烧。销:融化。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变 它的红色,兰草可以被焚烧但不能消除它的芳香,玉可碎但不 能改变它的洁白,金可融但不能改变它的刚韧。引申指坚贞的 品格永不会改变。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赏读:荣:心喜。幸:侥幸。不惧怕为正义而死,不因侥 幸存活而心喜。
曹聚仁说他写鲁迅既不仰望,也不俯视,把 鲁迅视作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的人。作者通过对
鲁迅心路历程、文艺观、思想政治观的述评,剖
析他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鲁迅。他
认为,鲁迅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文坛的彗星,他的
眼光远大,头脑清晰,那是我们不可企及的,但
他绝不是“十全十美”、“无所不知”、“无所
不能”的神。
对于鲁迅思想发展的轨迹,曹氏也有自己与众 不同的看法。对于鲁迅后期的思想,曹氏举出鲁迅 自己的话,说鲁迅将自己比做一头瘦牛,“张家要 我耕了一弓地,可以的;李家要我挨一转磨,也可 以的;……要专指我为某家的牛,将我关在他的牛 栏内,也不行的,我有时也许还要给别人家挨几转 磨”。这十分有力地说明鲁迅的独立意识是非常之 强的。所以,曹氏说:“到他死去为止,他只是一 个文化斗士,从未参加政治组织。”
2.写作背景 《鲁迅评传》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在当时特定的 时空里,作者的思想,也少“羁绊”,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可以 自由地写鲁迅评传,包括自由的传记”。 《鲁迅评传·引言》中这样叙述写作的源起: 193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鲁迅先生在我家吃晚饭,一直谈到 深夜。他是善于谈话的,忽然在一串的故事中,问了我一句:“曹 先生,你是不是准备替我写传记?”他正看到我书架上有一堆关于 他的著作和史料。我说:“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适当的人,但是, 我也有我的想法。我想与其把你写成为一个‘神’,不如写成为一 个‘人’的好。”
课文的选材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1.课文是围绕什么来组织材料的?
提示
《狂人日记》
2.“《新青年》时代”,鲁迅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写的东 西,为什么作者唯独选择以《狂人日记》为中心事件来叙述?
提示 《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重大的,是鲁迅在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最突出贡献,以其为重点,不完全按纵的线索、 流水账式地叙述鲁迅生平,而是抽出专题单独评说,以加强横向 联系,这样纵横结合,又主线明确,重点突出,使鲁迅形象呈现 出一种立体感。
曹氏还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描写了鲁迅。鲁迅 在衣着上虽然不修边幅,但眼睛特别有精神。写 鲁迅擅长说笑话,大家笑,但他自己不笑。鲁迅 的书房,收拾得井然有序,纹丝不乱,不像钱玄 同、胡适那样一塌糊涂。他写作时虽然烟茶并进, 通宵达旦,但也注意调剂生活,不忙时看看电影, 而且买最贵的票,侦探片、打斗片、滑稽片、生 活风景片,他都喜欢看,“把心神松下去,好好 欣赏一番的”。这就给了读者一个丰满、立体的 鲁迅形象。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真善美是文章追求的最高境界,本文是作者 追求这种理想境界的一个具体表现。文章围绕鲁 迅以《狂人日记》为开端在《新青年》上发表白 话文作品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揭示了鲁迅 在“《新青年》时代”从原来不问世事、埋头抄 碑,到后来创作《狂人日记》等白话小说、投身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变化及其历史意义。
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之下,曹氏对长期流行的 说鲁迅为人老于世故、猜忌刻薄的说法进行了抉 剔、辩驳。在另一方面,曹氏也直言不讳地指出 了鲁迅平凡和有缺点的一面。例如鲁迅的外貌、 举止一点都不像伟人:“他那副鸦片烟鬼样子, 那袭暗淡的长衫,十足的中国书生的外貌。”以 至于真的鸦片烟鬼曾向鲁迅打问在哪里可以买到 鸦片。鲁迅第一次到女师大给许广平等上课,曾 引起她们哗笑。鲁迅并不像后来在电影、图片里 那样器宇轩昂、光彩照人。这才是真实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