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9高考化学一轮基础选习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
【配套K12】2019高考化学一轮基础选习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基础选习题(10)李仕才一、选择题 1.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B .“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C .“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D .“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解析: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固态的能量比液态的低,所以水和冰比较,水的能量高,A 项错误;“玉不琢不成器”是物理变化,“百炼方能成钢”是化学变化,B 项错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它们均没有甜味,C 项错误。
答案:D2.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其中青铜、陶瓷、造纸及黑火药等与现代化学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青铜的熔点比纯铜和锡都高B .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C .古代的纸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D .黑火药爆炸时,氧化剂只有硝酸钾解析:青铜是铜锡合金,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分金属都低,A 项不正确;古代的纸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项不正确;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KNO 3、S 、C ,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 3+3C+S=====点燃K 2S +N 2↑+3CO 2↑,氧化剂是KNO 3和S ,D 项不正确。
答案:B3.部分氧化的Fe -Cu 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 2O 3、CuO)共5.92 g ,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滤液A 中的阳离子为Fe 2+、Fe 3+、H +②样品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③溶解样品的过程中消耗H 2SO 4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④V=224 mL⑤V=336 mLA.粗铜电解精炼时,粗铜作阳极B.生产铝、铜、高纯硅及玻璃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黄铜矿冶炼铜时,副产物SO2可用于生产硫酸,D.粗硅制高纯硅时,提纯四氯化硅可用多次分馏的方法解析: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自身可以溶解,故B .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N 2都表现还原性C .向BaCl 2溶液中加入Na 2SO 3产生沉淀,再通入NO 2,沉淀完全溶解D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一定有NH +4解析:NO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 2,NO 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A 错误;N 2→NH 3,N 2表现氧化性,N 2→NO,N 2表现还原性,B 错误;NO 2与H 2O 反应生成HNO 3,HNO 3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SO 2-3氧化为SO 2-4,生成BaSO 4沉淀,C 错误。
【配套K12】[学习]2019高考化学一轮基础选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配套K12】[学习]2019高考化学一轮基础选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a60f48783e0912a2162abe.png)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基础选习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 1.某学生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结果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A .所用氢氧化钠已经潮解B .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 .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 .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 g NaOH 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解析:A 项,所用NaOH 已经潮解,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错误;B 项,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时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大,正确;C 项,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造成了溶质的损耗,溶液浓度偏低,错误;D 项,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若不使用游码,对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无影响,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若使用游码,实际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错误。
答案:B2.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c(H +)=0.1 mol·L -1,c(Al 3+)=0.4 mol·L -1,c(SO 2-4)=0.8 mol·L -1,则c(K +)为( )A .0.15 mol·L -1B .0.2 mol·L -1C .0.3 mol·L -1D .0.4 mol·L -1解析: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溶液中存在3c(Al 3+)+c(K +)+c(H +)=2c(SO 2-4)+c(OH -),而溶液中c(OH -)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有3c(Al 3+)+c(K +)+c(H +)=2c(SO 2-4),所以:c(K +)=2c(SO 2-4)-3c(Al 3+)-c(H +)=2×0.8 mol·L -1-3×0.4 mol·L -1-0.1 mol·L -1=0.3 mol·L -1,C 正确。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习练10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练(10)李仕才一、选择题1、己知八、B都为短周期元素,且甲、乙、丙常温下都为气体(如图所示)。
2 mol甲分子反应生成1 mol丙和3 mol乙,下列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D )2总一8 +3乙甲内O表示A原子O表示B原子A.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B.甲的摩尔质量为17 g • mol-1C.同温同压下,生成丙和乙的体积比为1: 3D.标准状况下,11.2 LAP溶于500汕水中,所得溶液中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17】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括号里的是类别)都正确的是(B )A.空气(混合物)、C2H50H(醇)、H2SOH离子化合物)、C02(非电解质)B.液氨(氢化物)、NH心住安盐)、HNO,含氧酸)、NaOH(强电解质)C.HC1 (共价化合物)、C&COOH(竣酸)、NaO(碱性氧化物)、卤代桂)D.曲(酸性氧化物)、CHsCHO(有机物)、CO(有机物)、CMOOCH,酯)解析A项,朋0堤共价化合物,错误;C项,NM)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错误;D 项,N0?不是酸性氧化物,CO是无机物,错误。
3、在A12(S0d3和MgSO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贝IJ原混合液屮A12(S0I)3-^ MgSO.(的物质的量浓度Z比为(D )A. 6 : 1B. 3 : 1C. 2 : 1D. 1 : 2解析溶解Al(0H)3耗碱10 mL,则生成A1(OH)3耗碱为30 mL,生成Mg(0H)2耗碱(50-30) mL = 20mL,故A严与十浓度之比为1 : 1,则Al2(S04)3与MgS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 : 2。
4、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b 2(aq)、C12(aq)+H2++Cr+HC1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饱和氯水中通入HC1,有c(H+) =c(Cr)+c(0H") +c(C10_)B.氯气在1 mol -「的NaCl溶液中比在1 mol •「的A1C13溶液中的溶解度小C.光照,氯水的漂白性增强D.若向饱和氯水中通入少量比S, C(H+)/C(C1(F)减小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A 项正确;1 mol • L 的NaCl 溶液中的c (Cl )比1 mol • L 1的AlCh 溶液中c(Cr)小,所以NaCl 溶液对氯气溶解的抑制作用更小,即氯气在lmol ・「的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大,B 项错误;光照时HC1O 分解,氯水的漂白作用减弱,C 项错误;若通入 少量£S,发生反应:C12+H 2S=2HC1+S I ,所以溶液中c(『)增大,Cl 2(aq)消耗使第二个 平衡逆向移动,c(C10-)肯定会减小,所以c(H+)/c(Cl(T )增大,D 项错误。
[配套K12]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选习练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
![[配套K12]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选习练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5250390740be1e650e9a8b.png)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3)含答案李仕才一、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将容器分成两部分。
当左边充入 28gN2,右边充入 8g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时,隔板处于如图所示位置(两侧温度相同)。
则混合气体中 CO 和 CO2 的分子个数比为()A.1:1 B.1:3 C.2:1 D.3:1【答案】D【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根据示意图可知氮气和混合气体的体积之比是4:1。
28g氮气是1mol,所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25mol,设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则x+y=0.25、28x+44y =8,解得x=0.1875、y=0.0625,所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3:1,答案选D。
2、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苏打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Ca2++OH-+HCO3-= CaCO3↓+H2OB.少量S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OH-+SO2=HSO3-C.双氧水作脱氯剂,用于消除水中的氯气:Cl2+H2O2=2HCl+O2D.FeI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2Fe2++2I-+ 2Cl2 = 2Fe3++I2+ 4Cl-【答案】C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a、b、c(“→”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A.A B.B C.C D.DC【答案】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答案】C5、已知:H2(g)+Cl2(g) 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条件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的ΔH不同B.反应的ΔH约为[2c- (a+b)]kJ·mol-1C.“假想的中间物质”的总能量低于起始态H2和Cl2的总能量D.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既有含极性键的物质,也有含非极性键的物质【答案】D应是放热反应,焓变应为△H=-[2c- (a+b)]kJ·mol-1。
精品2019高考化学一轮基础选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97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基础选习题(11)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的展现B.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其性质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C.“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D.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解析:B项,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其性质稳定,一般情况下不能与强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发生反应,如2NaOH +SiO2===Na2SiO3+H2O,错误。
答案:B2.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用于人民币票面方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C.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解析:葡萄糖遇碘不变蓝,淀粉遇碘才变蓝。
答案:D3.氢化亚铜(CuH)是一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
CuH不稳定,易分解;CuH在氯气中能燃烧,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
下列有关推断中错误的是( )A.这里的“另一种反应物”具有还原性B.CuH可作氧化剂、还原剂C.CuH+Cl2===CuCl+HCl(燃烧)D.CuH+HCl===CuCl+H2↑(常温)解析:Cl2具有强氧化性与多价态金属反应时,生成最高价态的金属化合物,应为CuCl2,故C项错误。
答案:C4.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和Cu2O。
某学习小组取0.98 g(用精密天平测量)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
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1中,A 到B 的过程中有0.01 mol 电子转移B .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 g 水C .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 和其中所含Cu 质量关系的曲线是XD .图1中A 和B 的化学式分别为Cu 2O 和CuO解析:0.98 g Cu(OH)2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 ,若加热时全部生成CuO ,则CuO 的质量为0.01 mol×80 g·mol -1=0.80 g ,所以A 点是CuO 。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选10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10)李仕才一、选择题1、单质M 与氧气反应为:2M+02~*2M0,参加反应的M 与生成的M0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M0的摩尔质量(g/mol)为()° 20 MO 质量僖A. 24B. 40C. 48D. 80【答案】B【解析】设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数据如下:2M+O2=2MO2x 2x(x+l6)12g 20g,解得x=24,则M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16=40,根据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其 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g/mcb 所以MO 摩尔质量40g/mol,故选E 。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再根据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进一步解决问题。
注意利用图像数据得到M 和MO 的质量关系。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铜溶于 0. 5mo/L 的硝酸:Cu+4H ++2N0; =Cu 2,+2N02 f+2出0 B. N&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0产+ 4H +二SO 产+ 3S I + 2出0C. 向Ba(0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iHSO.,溶液:B 『+OH 「+『+SO 广二BaSCh 1 +H2OD. Ca (HC03)2溶液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HCO :「+C/ +0H 二CaC0:N+H2O【答案】DM质量/g12 12g 20g ▲【解析】铜濬于0. 5mo/L 的硝酸生成NO,离子方程式是3Cu+8FT+2N8 =3Cu 尹+2NO | +4曲0,故A 错 误;N H 2S 2O3滚'液中加入稀硫酸,+2价S 发生歧化反应2生成S 单质、S6气体,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S2O 产+ 2rf=S6 t +S | +H2O,故B 错误;向Ba (OH) 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iHSd 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Ba 2>+2OH-+fT+SO42 +NH4-=BaSO41 +股6 NH 3 - H 2O ,故 C 错误:Ca (HCO3) 2 滚滋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氢钠、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HCCWhf 二CaCO 昇+HX ),故D 正确。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习练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全套10份)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1)含答案李仕才一、选择题1、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单位是g/mol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数值上等于式量,单位是molC.物质的量就是6.02×1023个微粒的质量,单位是g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答案】D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H++OH-+Ba2++SO42-=H2O+BaSO4↓B.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2Fe2++4Br-+3Cl2=2Br2+2Fe3++6Cl-C.用两个铜电极电解食盐水:2Cl-+2H2O=2OH-+H2↑+Cl2↑D.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答案】B【解析】A.溶液呈中性的反应为:2H++2OH-+Ba2++SO42-=2H2O+BaSO4↓,A错误;B.Cl比Br 的非金属性强,能将Br-氧化,同时将铁离子氧化,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B正确;C.阳极为金属时,将首先失去电子生成Cu2+,负极为H得到电子生成氢气,C错误;D.未配平,2Fe3++Cu=2Fe2++Cu2+,D错误。
故选择B。
3、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铜质地漏具有独特的杀菌功能,能较好的抑制细菌生长B.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消毒杀菌的作用C.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袋内的抗氧化剂D.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制造照明弹【答案】B【解析】A.细菌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铜是重金属,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故A 正确;B.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不能除掉可溶性杂质和细菌等,不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故B错误;C.铁粉具有还原性,易与氧气反应,可作食品抗氧化剂,故C正确;D.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用于制造照明弹,故D正确;故答案选B。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10)李仕才一、选择题1、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均不正确的是( )①可以燃烧;②能跟Na反应;③分子式为C11H14O3;④能发生酯化反应;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⑦含有2种官能团A.①③④ B.②⑤⑥C.③⑥⑦ D.④⑥⑦解析:此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三种官能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分子式为C11H12O3,故③⑥⑦三项不正确。
答案: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与各物质的浓度有如下关系:K=c2c2答案:A3、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②1s22s22p3,③1s22s22p2,④1s22s22p63s23p4,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B.具有下列价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3s23p1,②3s23p2,③3s23p3,④3s23p4,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C.①Na、K、Rb,②N、P、As,③O、S、Se,④Na、P、Cl,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④D.某元素气态基态离子的逐级电离能分别为738、1 451、7 733、10 540、13 630、17 995、21 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3+解析:A项,①为Si,②为N,③为C,④为S,原子半径最大的为Si,正确;B项,①为Al,②为Si,③为P,④为S,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为P,正确;C项,同一主族元素,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同一周期元素,电负性呈增大趋势,正确;D项,根据各级电离能变化趋势,基态原子的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与Cl2反应时应呈+2价,D错。
答案:D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N>CB.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C.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D.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解析: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趋势,但由于p轨道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相对稳定,这使得第ⅡA族、第ⅤA族反常,故第一电离能N>O,Mg>Al,A、B不正确;F的电负性最大,没有正化合价,C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基础选习题(10)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B .“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 .“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D .“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解析: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固态的能量比液态的低,所以水和冰比较,水的能量高,A 项错误;“玉不琢不成器”是物理变化,“百炼方能成钢”是化学变化,B 项错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它们均没有甜味,C 项错误。
答案:D
2.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其中青铜、陶瓷、造纸及黑火药等与现代化学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青铜的熔点比纯铜和锡都高
B .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C .古代的纸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 .黑火药爆炸时,氧化剂只有硝酸钾
解析:青铜是铜锡合金,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分金属都低,A 项不正确;古代的纸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项不正确;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KNO 3、S 、C ,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 3+3C
+S=====点燃K 2S +N 2↑+3CO 2↑,氧化剂是KNO 3和S ,D 项不正确。
答案:B
3.部分氧化的Fe -Cu 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 2O 3、CuO)共5.92 g ,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滤液A 中的阳离子为Fe 2+、Fe 3+、H +
②样品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
③溶解样品的过程中消耗H 2SO 4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
④V=224 mL
⑤V=336 mL
A.粗铜电解精炼时,粗铜作阳极
B.生产铝、铜、高纯硅及玻璃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黄铜矿冶炼铜时,副产物SO2可用于生产硫酸,
D.粗硅制高纯硅时,提纯四氯化硅可用多次分馏的方法解析: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自身可以溶解,故
B .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N 2都表现还原性
C .向BaCl 2溶液中加入Na 2SO 3产生沉淀,再通入NO 2,沉淀完全溶解
D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一定有NH +
4
解析:NO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 2,NO 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A 错误;N 2→NH 3,N 2表现氧化性,N 2→NO,N 2表现还原性,B 错误;NO 2与H 2O 反应生成HNO 3,HNO 3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SO 2-3氧化为SO 2-4,生成BaSO 4沉淀,C 错误。
答案:D
6.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O 2是红棕色气体
B .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C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与NO
D .催化转化总反应为2NO +O 2+4CO =====催化剂4CO 2+N 2
解析:NO 为无色气体,NO 2为红棕色气体,A 项正确;催化条件下,NO 和O 2反应速率增大,没有催化剂二者仍然反应,B 项错误;燃油不完全燃烧生成CO ,汽缸高温条件下,N 2与O 2反应生成NO ,C 项正确;NO 、CO 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成无毒的物质,D 项正确。
答案:B
7.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Fe 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负极反应:2H ++2e -
===H 2↑
C .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 均不变
D .工作一段时间后,NaCl 溶液中c(Cl -)增大
解析:铁比石墨活泼,Fe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 2+,石墨为正
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A、B错误;工作一段时间后,左边烧杯中生成Fe2+,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右边烧杯消耗H+,溶液酸性减弱,两烧杯中溶液的pH都发生变化,C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NaCl溶液中c(Cl-)增大,D正确。
答案:D
8.(2018·沈阳检测)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
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解析: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Cu上有气泡生成,故A正确;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灯发光时,电能转换为光能,故B正确;柠檬汁显酸性也能作电解质溶液,所以将硫酸换成柠檬汁,仍然构成原电池,所以导线中有电子流动,故C错误;金属性Cu比Zn、Fe弱,Cu作正极,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仍然由Cu流向负极,故D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的气密性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化学用语)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逆向移动而褪色。
溶液,若溶液重新变红,则上述解释正确。
②收
H2+HCl,故只产生白色沉
--+Br-+I
将长导管末端浸入水中,
导管口有气泡;松开手后,有水进入导管,则气密性良好
或方法二:关闭止水夹b,打开活塞a,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若水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良好
②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Cl2>Br2>Fe3+
(3)①过量氯气和SCN-发生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则平衡Fe3++3SCN-3逆向移动而褪色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上述解释合理或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上述解释合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反应BrCl+H2+HCl只产生Cl-,不产生Br-
③BrCl++KBr+I2(写分步反应的方程式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