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试卷讲评
初中历史《历史试卷讲评》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历史试卷讲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历史试卷的讲评,使学生掌握试卷中涉及的历史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试卷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 对试卷整体进行分析,了解试卷的难易程度、题型分布等。
2. 针对试卷中的每个题目,讲解答案及解题思路,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找出学生的错误原因。
3. 对试卷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试卷的整体情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评试卷:按照题号顺序,对试卷中的每个题目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
3.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的困惑。
4. 总结讲解:对试卷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策略1. 采用讲评结合的方式,既有教师的讲解,也有学生的自主学习。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试卷中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2. 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1. 历史试卷: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用于讲评和分析。
2. 历史教材:辅助讲解试卷中的知识点,提供更深入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试卷、图片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4. 练习题库:用于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环境2. 座位排列:采用秧田式排列,便于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设备,方便师生互动。
3. 教学设备:确保多媒体教学设备正常运行,满足教学需求。
八、教学方法1. 讲评法:教师对试卷中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
初三历史试卷讲评

3、试卷整体分析
1)从试卷完成情况来看,学生整体存 在以下一些问题:
(1)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3)答题不够规范,特别是文字表述上, 大面积出现用口头语替代学科专用语。
(4)不按要求答题,如要求要根据材料 答题的没有根据材料。
2)、试卷所反馈的信息和要矫正的内容 (1)全班出错率较高的题目有选择题7、8、
▪ 根据材料二,说说造成欧洲中世纪“黑暗”的原
因有哪些?(4分)
▪ 材料三 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 (3)中古欧洲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什么?(2分)结
合中古欧洲的文化背景,说说你对恩格斯这句话 的理解。(3分)
做材料题的方法: 一)审题(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
1认真读懂每则材料意思,把握观点和中心内容。 并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划出。精心思考背景材料与 所要求回答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忌盲目生搬 硬套旧题目,受旧框框限制思维)。 2把设问和材料联系起来,弄清设问的指向。 二)解题方法 (1)属于直问直答式设问的,采取问什么就答什么, 不必再作说明。 (2)属于简要说明式设问的,答出有关观点并说明 (或分析),并尽可能结合材料中的内容。 (3)属于扩展式设问的,就围绕问题指向,要求结 合材料的必须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地谈自己的 认识、立场、观点、看法、体会及具体的落实行 动。
初三历史试卷讲评课PPT课件

.
15
2、(2011·广东模拟)日本被称为 “日出之处的国家”。下列关于日本 大化改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7世纪中期实行的改革
B、改革仿效中国隋唐制度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力主改革的人物是明治天皇
.
16
3、(2013·佛山模拟)1760年,英国5万—10 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13个;10 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当时推动城市
错
误 人
2
10 4
9
5
6
4
6
8
3
数
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号
错
误 人
12
5
6
3
5
0
3
6
4
5
数
.
5
非选择题分析
题号 21题 22题 23题 24题
分值 15分 16分 15分 14分
平均分 12.1 9.5 7.98 12.4
满分人数 14人 1人 0人 15人
.
18
4、(2013·陕西中考)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 “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 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 国开创了一个新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
的有( C )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②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③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和生物进化学说
.
6
合作交流
❖方式:小组合作,分组交流。 ❖内容:分析错题原因。 ❖目的:认识不足,缩小失误;
相互借鉴学习。
.
7
.
九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评讲课

B.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 C.封臣从封君那里获得土地后必须向封君提供兵役服务 D.确立了以土地为纽带的奴隶制度
11
独立自学
目标引领 独立自学 引导探究 目标升华 当堂诊学 强化补清
13.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电视连续剧,
D 他们设计了一下场景,但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 它是( ) A.庄园土地耕作一般实行轮作制,耕地分为春耕,秋耕和 休耕地
C.西欧大学的兴起
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5.1200年,法国国王规定了巴黎大学的首批特权:世俗法官不能逮捕
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
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这说明当时的大学享有( )
A.免赋税特权 B.司法特权
B
C.教育自主权 D.信仰自由权
13
独立自学
目标引领 独立自学 引导探究 目标升华 当堂诊学 强化补清
14
引导探究
目标引领 独立自学 引导探究 目标升华 当堂诊学 强化补清
16.(1)【 √ 】
(2)【 × 】把“公元前2世纪”改为“2世纪” (3)【 × 】把“巴基斯坦”改为“巴勒斯坦” (4)【 × 】把“英吉利”改为“意大利”
自评“辨析改错题”,总 结考点,分析失分原因。
15
引导探究
目标引领 独立自学 引导探究 目标升华 当堂诊学 强化补清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6.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会让行使警察职能的
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如果有人因此在衣
初中历史试卷讲评教案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策略
仔细阅读题目
在答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出关键词。
排除法
对于一些选择题,可以通过排除法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答 案范围。
联系所学知识
选择题往往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答 题时,要联系所学知识,找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的答题技巧与策略
仔细阅读材料
在答题前,要认真阅读 材料,理解材料的主旨 和要点。
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缺 乏必要的答题技巧,如时 间分配、要点把握等,导 致答题不完整或不准确。
03 讲评策略与方法
针对不同题型的讲评策略
选择题讲评
针对选择题,重点讲解题目中的 易错选项,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
的陷阱,并总结解题技巧。
材料题讲评
对于材料题,注重分析材料中的关 键信息,指导学生如何从材料中提 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 回答。
针对审题问题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准 确理解题目要求,避免因审题不仔细 而导致的错误。
引导学生反思与总结的策略
反思答题过程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答题过程, 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思考如
何改进。
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本次考试的经验教训,提醒 学生避免再犯类似错误,并鼓励 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制定改进计划
问答题讲评
对于问答题,强调审题和答题思路 的指导,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 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针对学生答题问题的讲评方法
针对知识掌握问题
针对答题技巧问题
对于因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的问题, 进行重点讲解和补充,帮助学生加深 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分析典型错例,总结答题技巧和 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一、试卷基本情况。
1. 试卷结构。
- 本次初三历史试卷(人教版),满分10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共15题)、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共20空)、材料分析题(共30分,包括3个小题)和简答题(共20分,1个大题,包含2 - 3个小问)。
2. 考试范围。
- 涵盖了初三历史教材中的世界近代史部分,从文艺复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
二、成绩分析。
1. 总体成绩。
- 本次考试年级平均分为65分,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30分。
从整体来看,成绩分布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态势,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55 - 75分之间。
2. 各分数段分布。
- 90 - 100分:5人,占总人数的1%。
这些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综合分析能力都很强。
- 80 - 89分:15人,占总人数的3%。
他们基础知识牢固,在材料分析和简答题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但可能存在一些小的知识漏洞。
- 70 - 79分:30人,占总人数的6%。
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在一些较复杂的材料分析题上理解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
- 60 - 69分:50人,占总人数的10%。
他们能够掌握大部分的基础知识,但在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分析方面存在不足。
- 50 - 59分:60人,占总人数的12%。
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存在较多漏洞,在答题时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史实不够清晰。
- 40 - 49分:80人,占总人数的16%。
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在材料分析和简答题上失分较多。
- 30 - 39分:160人,占总人数的32%。
这些学生基础知识严重不足,对历史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或者学习方法不当。
三、试题分析。
1. 选择题。
- 考点分布。
- 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第1 - 3题):如文艺复兴的起源地、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
例如第1题:“文艺复兴起源于以下哪个国家?()A. 英国 B. 意大利 C. 法国 D. 德国”,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起源地这一基础知识的掌握。
历史试卷讲评课教案

历史试卷讲评课教案教案标题:历史试卷讲评课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讲评历史试卷,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引导学生分析试卷中的错误和不足,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历史试卷讲评:选择几道代表性的历史试题进行讲评,包括选择题、解答题和分析题等。
2. 错误分析与解释:针对学生在试卷中的错误和不足,进行逐个分析解释,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3. 解题技巧指导:通过讲解试卷中的一些经典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思维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历史相关的图片或故事,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
2. 讲评试卷:选择几道代表性的试题进行讲评,解答学生在试卷中的疑问,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3. 错误分析与解释:针对学生在试卷中的错误和不足,逐个进行分析解释,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的原因和解题思路。
4. 解题技巧指导:通过解析试卷中的一些经典题目,讲解解题技巧和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提高解题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教学资源:1. 历史试卷:准备一份历史试卷,选择其中的几道题目进行讲评。
2. 投影仪或黑板:用于展示试题和解析过程。
3. 教学课件:准备一份教学课件,包括试题和解析的内容。
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试题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历史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通过批改答案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方法的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1. 历史学习方法指导:在课后或下节课中,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关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2. 历史素材拓展: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和收集历史素材,以拓展他们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提示:1. 讲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历史试卷讲评教案

篇一:历史试卷讲评课教案篇二:9年级历史试卷讲评教案【学习目标】1正确对待成绩,胜不骄败不馁;2 反思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教训;3 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巩固复习【重点难点】1、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对格式要求的落实情况;2、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审题习惯和答题技巧3、反馈一个月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师生双方的彼此接受及融洽状态【学习方法】以学生自己改错为主【教学过程】环节一:自查改错要求:查阅教材或同桌商讨,用不同颜色的笔改在试卷原题处环节三:重点讲解,易错点辨析1、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区别2、美国独立和诞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3、直接原因有时候也可以表述为“导火线”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不同之处环节四:错题重做:1、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 ( )a.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b.《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c.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d.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市场2、下列各项,哪些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①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②新贵族形成,并和资产阶级利益一致,成为反封建的力量③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苏格兰人民起义()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③④3、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新贵族与旧贵族的主要区别是()a.对君主的态度不同b.身份地位不同c.对人民的态度不同 d.采用的生产方式不同4、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c.美国独立战争期间d.拿破仑帝国时期5、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说明()a .工业革命消灭了封建势力b.机器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劳动的积极性6、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 )a.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激化c.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时间是a 1640年b 1649年c 1688年d 1689年8、小红同学总结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是()a.都发生于18世纪 b.都是为了反抗殖民压迫c.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9、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依据是()a.具有反殖反封建的双重性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c、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d、鼓舞和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市实验学校
邓鸿
1.掌握试题涉及的知识点:(中国近代列强的侵 略,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兴起)。学会分析试卷的方法,查漏补缺,巩固 知识。 2.通过自查、合作交流、老师点拨等方式,总 结答题规律、方法,形成规范的答题思路,提 高解题能力。 3.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科学的应考观。
闪光足迹:
一选择题满分:
仪修佶 曹梓峰 孙来佳 左玉茹 仪修佶 韩蕊 翟家成 韩蕊
二、16题满分
二、17题满分
一、选择题(2分× 15=30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号 答 B C C C D D C D A A C A D C A 案
方式:同桌交换试卷,互评错题。 内容:改正错误,分析单选题丢分原 因,整理解题思路,理解答案来源 目的:相互借鉴学习。
二、16.(1)《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2)俄国 《尼布楚条约》 不同:一个是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一 个是不平等 基础上签订的。 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3)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17.(一)(1)《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4)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先胜 利 (二)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统治的第一枪, 1928年4月 遵义会议 18.(1)A洋务运动,B 变法图强 C辛亥革命 D民主科学 (2)共同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特点: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 (3)近代化的探索 ( 4)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30、参考答案
辨——辨别
31、
(1)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工业经济、 资本
主义工业)(1分) 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种植园经济、种植园奴隶 制) )(1分) 焦点表现:奴隶制的存废问题。(1分) (2) 根本目的: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1分) 解决土地问题:农奴解放时可以赎买份地。(1分) 局限: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保留了封建残余。 (1分) (3)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奴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的劳 动力;农奴解放时付出的巨额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资金。(2分)
规范答卷指导
• 段落化 • 序号化 • 要点化
大胆尝试----你来命题,他来答!
百年前, 这艘当时最先进、最大的被称为“永不沉没” 的巨轮“泰坦尼克”号在暗夜撞上冰山后沉没海底。
观察图片,出一道材料分析题,请同学 回答。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 100年前这艘“永不沉没”之船的倾覆,让 人们从征服自然的狂妄自负中惊醒,也让 人在大自然面前多了几分畏惧。 • 100年后,“征服”仍作为人类最自豪的字 眼,科技进步与开发自然的脚步从未停止, 却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发射火箭和 卫星不断“征服”外太空,却留下了庞大 的太空垃圾危及宇宙飞船;发明汽车和核 能,却污染了环境,甚至有毁灭地球的危 险;改造湖泊湿地,毁掉森林植被,却导 致洪水泛滥,泥石流爆发……
四、材料解析题(18分) 解题步骤
一、读
• 带着问题读材料,避免盲目性,又节约 时间。先读设问,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 标。解题就是有的放矢。
二、想
1、想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2、想材料与课本的相联点。 “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明确解析的方向。 3、想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即使 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 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 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 破口。
五、思考与探究题(18分)
第一步:审题。 第二步:回归课本,寻找结合点。 第三步:注重发散思维,多种方法并 用。 第四步:规范答题,力求完整。
32、参考答案
(1)、莎士比亚(1分) 人文主义思想(1分) 。 (2)政治: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君 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1分) 经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温馨提示:
• 解答开放式题目时,要将所学知识与材 料与自身的体会、感想结合起来,以达 到升华认识、指导今后的行动的目的。 应做到史论结合、敢于创新、充分表达 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把汗水变成珍珠, 将梦想变为现实!
三、答
1、问什么答什么 2、语言简洁、条理清晰 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 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 3、书写工整。
对照参考答案,分析失分原因。(请 用红笔标注)
(1)罪恶的三角贸易。(1分)欧洲的奴隶贩子把血腥钱 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2)进步性: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以法律形式初步 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博爱的思想。(2分) 优越性: 通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 迅猛发展。(2分) (3)①对比的方法看待历史事物。 ②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事物。 ③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事物。(任答两点 得2分) 辩——辩证
(1分)
(3)改良蒸汽机。 (1分) 把人类推进入蒸汽时代。
(1分)
生产组织形式:大工厂生产。 (1分) (4)要善于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科技,走科教兴 国之路等。 (2分) (言之有)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推 动作用。(1分) (2)不和谐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分) 例如:凡尔登战役,双方伤亡七十多万,被称为“凡 尔登绞肉机”(或答一战的影响也可,2分) (3)从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和各国友好共处,共同发 展的角度回答。(2分)
温馨提示:
• 不要凭经验答题,遇到曾做过的题目不要 盲目作答。题目考察的角度有可能不同。
• 选择题选好以后,如果没有十分把握就不 要改动,相信你的第一感觉。
(二)、填空题 (6分)
答好填空题应注意
• 准确。 • 杜绝错别字。 • 卷面整洁。
三、诊断题(10分)
• 通读全段。 • 逐句推敲,找错改正。 • 审读全文。
8.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 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D) A.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B.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D.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14.“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 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 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 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反映史实有( C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中国工农红 军第四军建立 ④井冈山会师⑤新四军成 立 A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